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津地区的垂直形变与构造活动研究(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isss00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天津地区的垂直形变与构造活动研究
根据1992-的水准观测资料计算结果,研究了天津地区的地面垂直升降变化.使用多项式函数对每条测线上的漏斗进行了计算,排除因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沉降干扰,对所得结果分块拟合,绘制了垂直形变速度图,并计算了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垂直活动速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天津地区的块体和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形变反映出天津地壳块体有的为掀斜活动,有的为整体性上升或者下降;块体的垂直变化差异幅度亦有大有小,活动程度亦存在差别;本区断裂的垂直活动速率在0.13~0.48 mm/a,平均速率为0.29 mm/a.
作 者:郭良迁 薄万举 陈宇坤 姚兰予 塔拉 周海涛 郭赫 作者单位:郭良迁,薄万举,塔拉,周海涛,郭赫(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陈宇坤,姚兰予(天津市地震局,天津,300201)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P315.72+5 关键词:水准资料 地面沉降 地壳垂直变化 块体运动 断裂垂直活动速率长乐-诏安断裂带垂直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利用福建东南沿海7个跨断层短水准场地20多年的'资料,分析了长乐-诏安断裂带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乐-诏安断裂带全带活动性质基本相同,以压性逆断为主;断裂南段活动性强,北段活动性弱;沿海比内陆活动性强,总体呈现出从西北往东南、由内陆向海域逐渐增强的趋势.
作 者:林淑冰 王志鹏 占惠 作者单位: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厦门,361021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P315.72+5 关键词:跨断层短水准场地 长乐-诏安断裂带 垂直形变 断层活动 地震活动福建地区震源机制解与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研究了-福建及邻区5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和6组综合震源机制解,认为福建地区现今构造运动主要以拉张走滑运动为主,主压应力轴(P轴)总体为NW方向(300~320°).其中,沿海地区,地震破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内陆地区,地震以正断性质为主.主压应力轴方向自北而南呈规则性变化,北部(闽江断裂带附近)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W向;南部闽粤交界附近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WW至近EW方向.
作 者:林松建 丁学仁 陈为伟 陈祥熊 作者单位:福建省地震局,福州,350003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P315.72+7 关键词:福建地区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中小地震 主压应力中国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是密切相关的.活动构造可以直接引起地质灾害,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又可以派生出一系列地质灾害,人类不恰当的工程活动还可以恶化地质构造环境而加剧地质灾害.在活动构造与环境灾害相关性研究方面,我国急待启动四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基于现代大陆动力学的.中国大陆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地质灾害;活动断裂的工程危害及其防治;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耦合成因机理.
作 者:彭建兵 PENG Jianbing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西安,710054 刊 名:工程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 14(1) 分类号:P542 关键词:活动构造 地质灾害 青藏高原 活断层 地壳稳定性断块大地构造与地震活动的构造物理研究
断块大地构造理论几乎涉及地震活动的各个方面:1)地震记录表明不但是强震,大多数6级以上地震也分布在构造块体边界上,构造块体控制了地震分布;2)地震活动规律体现在块体整体活动中.例如,鄂尔多斯地块周边单个断陷带的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长短不一,无明显规律.但当把鄂尔多斯地块周边作为一个整体,其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显示了准周期性;3)地块运动通过周边断层交替活动实现.从断层活动相巨作用的时间间隔和错动形式出发可把它分为强震交替活动型(又可分长时间间隔和短时间间隔两类)和强震与弱震或断层蠕动交替活动型.强震交替活动型中时间间隔很短的双震活动较早被发现.强震交替活动型中时间间隔很长的类型虽然不易识别,但是依赖于中国历史地震目录,还是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周边山西断陷带与渭河断陷带在历史上的3次交替活动等;强震与弱震或断层蠕动型的交替活动型很不容易被发现,仅在台网较密,观测条件较好的`北京地区观测到.4)利用一些实验结果讨论了交替活动的规律.此外,结合断块大地构造理论对一些地震现象进行了讨论.
作 者:马瑾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地质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年,卷(期): 44(4) 分类号:P313 P541 关键词:断块 地震活动 断层交替活动构造活动盆地层序地层特征与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克-百地区二叠系为例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是二叠系发育起来的大型叠瓦冲断系统,构造活动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二叠系为火山岩和碎屑岩混积地层,分析表明二叠系为层状地层,存在由相对湖平面变化形成的、可作为层序界面的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面和岩层层面对含火山岩系地层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将二叠系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12个三级层序.下二叠统(PSQ1-PSQ7)以火山岩相和沉积岩相共存为特征;中上二叠统(PSQ8-PSQ9)沉积相类型主要包括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相.构造活动对层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构造沉降、火山活动、古地貌特征.构造沉降实质上是逆冲造山导致的挠曲沉降,反映了前陆逆冲作用与盆地挠曲沉降的盆山耦合过程,挠曲沉降是层序形成的内因和主要控制因素;火山作用形成的'快速堆积的火山岩体,对含火山岩系地层层序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受构造活动影响形成的坡折带控制了层序地层样式和沉积物充填.
作 者:耳闯 王英民 颜耀敏 刘豪 王晓州 ER Chuang WANG Ying-min YAN Yao-min LIU Hao WANG Xiao-zhou 作者单位:耳闯,ER Chuang(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王英民,WANG Ying-min(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颜耀敏,YAN Yao-min(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北京,100083)
刘豪,LIU Hao(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王晓州,WANG Xiao-zhou(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刊 名:沉积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9 27(6) 分类号:P593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克-百地区 层序地层 沉积相 主控因素 Junggar Basin Kebai Area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dimentary facies dominating factor★ 平行与垂直课件
★ 垂直与平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