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陇西地区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脱马马脱脱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西北陇西地区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论文(共含2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脱马马脱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西北陇西地区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论文

篇1:西北陇西地区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论文

一、地域特征对山水写生的影响

自南齐谢赫提出“应物象形”后,唐代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表达作者主观艺术情感,历代画家对自然山水的观察、描绘就从未停止过。关仝多画关陕一带山水;董源“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元四家”山水注重笔墨精神,风格迥异,但仍以真山真水作为创作依据。王蒙写黄鹤山,倪瓒画太湖,黄公望常年流连于富春山、虞山、三泖一带,遇佳景而写之。20世纪初,“岭南画派”将对景写生直接融入到中国画技法改良中,写生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日益明显,改变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面貌。西部地区风光为题材的中国画创作以“长安画派”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其著名的艺术主张。从生活中来,“长安画派”以陕北、太行山、秦岭的自然风光与当地农民形象为创作主题,创造了有强烈地域性、真实淳朴的艺术风格。干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画山水样式中,这是一次开拓性的变革,打破了中国画山水创作程式,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选题思路甚至绘画技法,而这些与“长安画派”画家重视写生,表达地域性特征密不可分。

地域特征的存在对近现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写生的融入改变了中国画创作的传统程式。在地域性对山水画影响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艺术家和理论研究者的成果。如南京大学地质学、美术学康育义教授出版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并由此创立了一门新的文理交叉学科“山水地质学”,将地域特征在山水画中的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地域性特征对山水画写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艺术风貌的影响。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地貌形式多样,从藏地高原到江南水乡,从沙漠戈壁到海滨椰林,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山水画呈现选题和风格的多样性。如吴冠中笔下的水乡小镇,线条舒畅、点划灵动,表现出清新浪漫的优美情怀。李可染长途写生,历时八个月画峨眉山、巫峡等地,行程万里对景写生创作,画作气势磅礴、浓重浑厚。2.对笔墨技法的影响。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要突破传统山水画创作技法就应当不断研究探索现实地域特征的表达。不同特点的地域地貌对山水画笔墨技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皴法与用墨方面。傅抱石在《关于山水画写生》中写道:“皴法是用以表现山峦结构、石纹变化的,它与山石的地质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山水画皴法多样,表现岩石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斧劈皴,表现土质松软山丘的披麻皴等,都是在长期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精心总结归纳形成的。南方气候湿润,山体草木植被繁密,裸露山体岩石少,可多用墨烘染水汽氤氲的自然特点。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多高山,植被稀疏,尤其冬季山体裸露有荒寒萧瑟的气象,可用适当的皴法加以表现。地域特征的复杂性,使写生技法不断创新,新的形式、新的笔墨技法,在不断探索锤炼中,必然会影响山水画形成新的风貌。

二、陇西地区山水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

(一)陇西地区山水写生的地质性特征

陇西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中黄土高原中部,海拔1612—2798米,陇西多山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气候较干燥、植被变化季节性强、土质松软,夏季降水集中,多受雨水侵蚀,形成沟壑交错的高山深沟状地表特征。

陇西地区最典型的地理环境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村落大多建筑在山脚下、河谷地带。黄土高原土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适合耕种,而与平原不同,大面积平坦耕地少,农田多分布在100—300斜坡上。为大面积利用土地,陇西地区多梯田,呈等高线形状层叠排列,有很强的形式美。201 7年陇西县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在陇西地区写生山水画中,要特别关注西北土山这一地质特点,可以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强调沟壑纵横或特有的山地梯田的形式美。与南方石山相比,皴法钝拙,浑厚苍老较能表达陇话高原贫瘠、朴拙的黄土精神。陇西山区地表水很少,在写生中几乎不会出现对水的表达,所以在处理画面总体效果时,应以干燥、苍茫为主体风貌。树木也因气候干旱,少有成片树林,枝叶茂密树冠巨大的树木,多窄叶低矮灌木,树木形态多矮瘦,生长在民居院前屋后或三两棵点缀在山脊山腰。在对树的绘画表达上,应少秀丽多“瘦”“干”。总体来说陇西地区的山水画写生应区别于南方山水画“多墨少骨”的表现技法,多用皴法表现松散的黄土地貌和植被特征。

(二)陇西地区山水写生的季节性特征

西北陇西地区四季分明,季节性特征鲜明,不同季节景观风貌差距较大。对山水写生的影响尤其体现在色彩方面,每年三四月气候回暖,黄土高原春意复苏,农作物与植被开始生长,此时的陇西直到九月一直都是最有生机的时节。农田中新绿、油绿、深绿等各类色彩交织、层次丰富、草木茂盛。即使干煤的高原也被倔强的绿色生命占领,山头呈现出点点葱绿。这一时期是陇西地区最为湿润的季节,山水写生可使用小青绿设色方式,在皴擦的基础上用水墨的韵味表现此时的季节特征。从九月入秋,陇西山区就逐渐呈现出荒寒萧索的环境特点。枯树荒山更体现出黄土高原的凝重与苍茫,仿佛沉默的黄土完全可以承受千年时光的侵蚀,亘古不变。这样雄浑又敦厚静谧的意境在笔墨表现上应深沉苍老。用笔宜滞涩,层层积墨,减弱优美圆润的线条,打破皴擦之间的界限,浓淡相宜反复叠加,最终达到松动萧散、苍莽深郁的效果。秋季写生以浅绛山水设色为主,表现裸露的黄土。树木可用枯笔渴墨或焦墨勾写。冬季的陇西山区时常降雪,积雪覆盖的高原又是一派寂静清冽的景象。雪景山水是山水画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题材,自东晋开始,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较为详细的绘画技法的记载。冰雪世界的洁白冷逸,最符合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陇西山区的冬季白雪皑皑,掩映在白雪之下的村庄宁静、祥和;雪下依稀露出的黄土地有着母亲般的宽和、承载和包容。冬季的陇西写生为雪景山水画提供了鲜活的艺术创作来源。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审美怎样变化,根植于地域性的绘画探索将永远继续。尽管艺术作品充满了艺术家个人的语言和表现技法,但地域性气质风貌却始终统一。对地域性的研究是绘画写生和创作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祁自敏,西北地域性在当代山水画中的表现Ⅱ]艺术评论,(8).

[3]林顺文.写生直面自然之道U]书画世界,(1).

[4]周建朋,新疆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Ⅱ]石河子大学学报,(3).

篇2: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教学中如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论文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教学中如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论文

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历来讲究地域特征的表现。不同的地域形态、不同特色的地域蕴含着各有特色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形态,地域特色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表现,体现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集中了水画作品的个性、气质、精神,更体现了画家的个性、情感、审美意识、审美修养。画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地域特征,是画家从小耳濡目染、寄托情感的载体,包含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故土情结,是山水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高校美术教学中,中国山水画教学包括临摹、写生、创作。一般临摹教学过程中,多以临摹中国古代山水、现当代山水画为主,写生则根据学生出去采风地点及结合自己掌握的临摹技法进行写生,创作过程则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创作,其目的主要是学会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空间、虚实、主次、笔墨等基本表现技法。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对学生在作品的意境、情感、个性特征、审美意识等方面要求不严,让很多学生在写生创作时相对随意,由于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就无法让学生有明确的创作目的。创作中容易忽略结合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表现地域特征,使得学生的毕业创作不容易出现较为优秀的作品,没有真正达到山水画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中有意识的结合学生家乡的地域特征有目的进行临摹

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中,临摹课程由于相对的随意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只能喜欢什么就临摹什么,很多学生基本上不会想到今后自己写生和创作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等到自己想结合自己家乡的地域特征进行写生创作时,由于没有前期的明确的准备工作,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意境表现就很难表现出来,表现主题不清楚,不知道画什么、怎么画。自己的作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深度、没有品位、没有情感,学习目的和创作目的就没有做到学有所用。事实上,很多中国山水画家在写生创作过程中都认识到地域特征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性,而不是茫无目的的乱画。傅抱石外出写生时常随身携带的一本书是《地貌学》,其目的是能在写生创作中能很好的结合地域特征进行创作。宋振庭在《关于傅抱石先生》一书中认为“画山水你不从地质的纹理、地质的科学、地貌的科学去寻求事物的本来面貌,仅从纸上来画山水是没有出路的。”可见什么样的地域特征就要相应的选择什么样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这就是古人所谓“远看取其势,近看取其质”。山水画不是凭空捏造,画家都是在学习一定的技法表现后,观其表、察其形,意会其本质特征,表现其精神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地域特征明确学生今后可能的创作方向和主题,选择适合的临摹范本,学习相应的山水画表现技法,做好前期的'铺垫。

二、山水画写生中结合地域文化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

中国画自古就有“师造化”的传统和“应物象形”的绘画法则,也就明确告诉我们山水画应该有自己的形象外貌、气质特征,即地域文化特点。比如:东北地区有冰雪山水、北方太行山水、广西的漓江山水……等不同的山水画特点。不同的地域特征,画家们的表现意识、表现技法各不相同。有的是平原景色,有的是丘陵地带,有的是黄土地,有的是险峻高山,在表现上也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表现技法,才能把地域特征表现得形神兼备,才会有自己的艺术特点,才能更加吻合画家的心境、意境和情感。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各种不同的皴法,适用于不同地域形态。以贵州地域特征为例,贵州地形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多灌木,山势险峻秀丽,云遮雾绕,山上有地有村寨,多属于亚热带气候,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在表现技法上多以斧劈皴为主,才能把那种险峻的山势表现出来。同时贵州多吊脚楼、石板房,河流瀑布众多,使得贵州的山水更有灵气和灵性,表现技法上就需要有气势,要体现出贵州的秀丽、湿润、神秘、幽深、古朴等特性。贵州学生在写生时就不能过多选择北方山水画为参照,应多以南方的山水画为范本,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体现贵州的地形地貌。

三、山水画创作中表现好地域特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意境

山水画创作的情感表现和意境表现是绘画艺术的最高要求,正所谓的情景交融,触景而生情,以境来表情,是画家审美修养、审美情趣、人生感悟、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山水画中通过技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就是情感意境的表现载体,在客观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是艺术表现的至高境界。灵感来源于自然,表现又高于自然,只有画家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才能做到融情于境,以境表情。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和形象表现是为意境情感服务,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的表现才能做到中国画的所谓“气韵生动”“天人合一”的最高要求。李可染认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我们眼中的客观事物、思想感情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表现出来的如诗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黄宾虹说“六十岁画山水是先有山水而后有笔墨”,我们的高校学生画山水画是先有笔墨后有山水,不忠实于情感,更谈不上意境表现,使自己的作品苍白无力,没有特征,没有生命。这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明确学生的学习高度、深度、方向和目的,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和创作。

在我们的高校山水画创作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情感意识和审美意识,才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画山水画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主题、表现技法。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有自己的故土情结,而我们自己从小所处的地理环境就是我们最熟悉、最有感情的艺术灵感来源。这种对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特征的认识和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最自然的心灵表白和契合,没有修饰,不是无病呻吟。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山水画家作品来看,这些画家“闭”着眼睛就能画出自己熟悉的山水画,并能体现出意境和情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眼中的故土,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们心灵印记,只要我们自己把握好临摹学习的方向,这些能表现我们眼中的树木、山水、土地的基本技法学习不是难度,难的是如何去应用这些技法表现我们自己的“心像”。技法表现和情景交融是一个逐渐磨合的过程,不是谁都可以一下子就能做到笔到意到,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重新体会,才能达到一种艺术的升华,这种创作过程需要结合我们的个性、情感、观察视野、表现角度来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先画一些小的山水画,从基本笔墨技法来表现我们熟悉的山山水水,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滋生自己的情感意识和审美意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爆发出绘画灵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画大一些山水画作品,并在这些绘画作品中去推敲线条应用、虚实表现、空間表现、笔墨表现等,逐渐融情于景,就可以达到意境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画,还要去感受和体会古代画家山水画家艺术表现和情境表达,学习他们如何做到的“应物象形”,如何做到笔墨、形象、心像的高度统一。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达到“用心画画”,而不是“用笔画画”,只有这样,我们在表现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境和情感。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有气质和精神,有形象和个性,才能赋予作品的生命力。

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山水画临摹、写生创作教学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前期的学习铺垫都是为了学生很好的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要提高学生的山水画创作水平,必须从临摹开始,注重教学内容,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把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内容融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创作中有一个清醒认识,很好地结合自己熟悉地域文化特征进行表现,融入自己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艺术的表现自己的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达到意境与情感高度的融合,真正的表现出山水画的核心精神,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大学生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知识及文化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论文

青岛地区农村住宅抗震性能研究论文

高校山水画教学研究探索论文

研究西部体育产业化环境特征的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地区科技创新论文

文化武汉发展道路与地域文化研究

建筑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西藏地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论文

西北陇西地区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论文(共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西北陇西地区山水画写生的地域特征研究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