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英语阅渎教学之我见(共含1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逍遥天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中英语阅渎教学之我见
初中英语阅渎教学之我见文 张红梅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应从夯实基础、加强学法指导两方面抓起,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指导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近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从夯实基础、加强学法指导两方面抓起,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立足课堂教学,夯实英语基础
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夯实语言基础。具体来说:
1.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掌握足够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2.重视句式教学
教师可从动词的五种基本句型抓起,分析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注重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的教学,注意辨别一些修辞性句式。学生只有在识别句式的基础上,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关键信息。
3.重视讲练结合,细读理顺文章
在学生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就文章内容进行问答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细节,限时完成课后练习。
二、加强学法指导,提高阅读技能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的捷径。其具体做法是:
1.阅读前
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其思考,引发阅读兴趣。如Unit 7 Period 4向学生提出“Do you like robots?What can robots do today?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the future?和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这样的问题后,让学生思考讨论片刻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做法能有效帮助学生顺利阅读文章。
2.阅读中
教师可帮助学生学会采用略读(skimming)和跳读(skipping)的方法,快速阅读,把注意力集中到理解读物的内容上,按意群向前跳跃,捕捉关键词(key words),抓住主题句(topic sentence),在限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设置的问题。
3.阅读后
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阅读体会,或就某一话题联系实际进行讨论。如在学习The robot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谈 What will your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可随时获取反馈信息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随时给学生恰当的建议,使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作者单位 甘肃省泾川县丰台中学)
浅谈初中英语阅渎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阅渎教学文 向 君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主要途径。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从而能够进行高效阅读。就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阅读重要性;实效课堂;阅读兴趣;阅读技能;阅读习惯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
二、英语阅读教学系统性和灵活性
(一)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阅读,这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为学生详细讲述有关背景知识,并赋予阅读内容更多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情感内涵,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来体会、理解、把握文章的.整体大意。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
1.充分根据学生学习实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从教学实践上发现,学生对于阅读的畏惧大于兴趣,所以应适当降低阅读的难度,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感,调动阅读的兴趣。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对周围的事物较为敏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要从材料的选择上进行改革,放弃以往常用的短文阅读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让学生体会到英语阅读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并能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三)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运用和进一步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整体理解与局部理解相结合,注重文章的主体思想,保持文章的连贯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整体素质。对于篇幅长、语言知识丰富的文章,可引导学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吸取局部理解的长处。具体做法是“整体呈现―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巩固”。这样可以逐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识记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技巧。
(1)搜集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要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选择一些符合学生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积累一些材料,如有关娱乐、运动、饮食文化、旅游、音乐等。通过搜集有意义的材料来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阅读速度。在各种阅读方式中,快速阅读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是学生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在中学阶段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能大大地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首先应训练计时阅读,即在阅读一篇材料之前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以自己最快的速度阅读这篇材料,只读一遍,读完之后记下结束阅读的时间,然后做理解练习。检查学生对内容的了解情况,根据检查结果(以正确率在70%以上为标准)决定学生是否能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在这种思想高度集中的气氛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习惯,又有利于学生适应新的阅读方法。
(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每次阅读都应该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1.养成默读的习惯
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
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
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3.遇上生词不一味地借助辞典
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不易理解的部分,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料,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对阅读习惯、技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取得英语教学的成功,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王爱芹。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能力的措施和策略[J]。考试周刊,.
[3]陈瑞萍。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J]。教育革新,2008.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第一初级中学校)
浅谈小学语文阅渎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渎教学龚玲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课,对于打好基础很有价值,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最重要的。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知识与精神的过程,简单地说,阅读是读者将别人的“言”内化为自己收获的过程,与文本产生碰撞、整合、内化。以实现知识积累和满足身心愉悦的建构过程。
它占用的课时最多,耗费精力最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新的《语义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有助小学生对于课本的认知,对于字词的认知,甚至可以增加小学生感悟世界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质疑入课,巧设问题等。
一般说来,教师上课时,可从课题入手。质疑课题,从课题开始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如:我在上《我要是葫芦》时。这样引入:我要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葫芦。我又质问: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请同学们自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讲了什么?初读后,我再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棵葫芦长的怎么样?让学生看图说。
再在文中找答案,看看文章中时怎样写的?再质问:这棵葫芦最后怎么样呢?再出示葫芦落光的图,看图说。并在文章中找答案,文章怎样说的?接着质疑:为什么葫芦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在带着问题研讨深入地学习课文。不断地质疑并在阅读中去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在书上勾画,并在勾画的旁边写上批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3多种读方式结合,有效地阅读
学习课文可采用多种方式阅读方法: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默读,大声朗读,赛读,分男女生读,小组赛读。引读。总之可根据课堂情况而定。
读书不是漫无目的的读。读书要有效的读。让孩子们从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文章索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写作方法。还可以从读中积累知识。
每天阅读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如:在预习时。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精读,可提出相应的问题,品读课文,从词句中品读理解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读中有所收获,并学习运用。
4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读,还从读中读学习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试着运用,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小学低段我更侧重于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高除了语言的积累,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如我在讲《匆匆》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找出文章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时间匆匆流逝的并仿照作者的手法自己写写时间是如何匆匆流逝的,那节课,孩子学习很认真。
也仿写了很多句子:即便我们班学习最吃力的孩子也能写很多,如:我在玩耍时,时间从玩耍中流逝,我在打游戏时,时间从鼠标边流逝……这节课很有意愿,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模仿作者方法写作,还能让孩子们从读者感悟时间匆匆流逝,知道珍惜时间。
为了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知识,我还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断,甚至篇。还开展读书中队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在小学阶段也是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开始分析,探讨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改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甚至是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浅谈英语阅渎的教学
浅谈英语阅渎的教学陶丽美
【摘要】阅读不仅是智力上或者是情感上借于文字表达、点亮知识的感知,同时也包含了作者的信息,理解什么是阅读并且能够拿捏包含作者所有可能的意思,等等。大体上说,对于英语阅读来说有三种技巧:精读、细读和泛读。而这三种阅读技巧都要取决于阅读材料和种类。
总之,老师应该正确的选择与阅读一致或者有效的阅读策略,而不仅仅是读。阅读是为了学习到新单词,语法和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抓好英语阅读训练,尤其是初中入门阶段的阅读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巩固甚至熟练掌握初中阶段常见的句式,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也扩大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学到现代英语;而且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动机和信心,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对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把我们的知识面扩展开来,这样才是一位合格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有耐心,要经常提供学生一些学习英语的技巧,使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把学生教好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因此,在今后,我会尽我最大努力成为最优秀的老师之一。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在我们乡村中学中,要让学生有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乡村的学生是从初中才开始上英语课,并非像城市里的学生一样在小学就开办英语课,因此,我们乡村中学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极大困难。
的确,成功与失败关系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好与坏,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加强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研究。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阅读理解在初中英语考试中的分值点30%,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在教学思想上,许多教师认为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分数,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2日常教学中的问题: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以致使学生失去信心、逐段分析,语法等。而有的教师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非常枯燥以致使学生没有阅读兴趣。
1.3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人在讲台上讲没有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2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
2.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的.过程。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我在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材料,让学生去阅读。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交通等,阅读材料。
2.3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
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欠缺,那么怎么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呢?因此,教师要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只有一个知识丰富,有能力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3解决问题
根据我个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在英语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下的认识:
3.1“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2“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兴趣是最好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总之,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无形地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提高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更合格,更称职的英语老师。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英语阅渎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英语阅渎教学重庆市大足区第二中学校 杨芳蕾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采用阅读前作有效的导入,阅读中要善于提出明确的目标,阅读后加强巩固和训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人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教学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阅读中有意去获取 篇章中某个具体的信息,如名字、某个日期、概念、事实等。例如就“JOURNEY DOWN THE MEKONG”这篇文章,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What wa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of a good trip?(2)Who pla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3)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Mekong and which sea does it enter?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碰到不会的单词,就要拿词典查,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阅读习惯。要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进行猜词和理解文意,同时,注意抓住 篇章信号词来处理句子关系。信号词主要有下列几大类型: 表达顺序/时间先后的first(ly), second(ly),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in the end等;表示递进的again,moreover, in the same way, by the way等;表示因果关系的therefore, as a result, as consequence等;同义词、反义词等。还可以根据词根等猜测生词词义。如:If you go without sleep,you might have problems with your memory or with your concentration. 此句中concentration 是生词,但根据句中or前面的单词memory(记忆力),我们便可大概推知其含义(注意力)。让学生有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在能够理解的条件下提高阅读速度。首先,可通过限时阅读来提高阅读速度,使学生的阅读速度由每分钟80个文字符号提高到每分钟120个文字符号,略高于国家标准,接近于母语阅读速度。这样可以改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或翻译的坏习惯。其次,没有足够的输入,也不可能有高效的'输出,所以需要阅读量的增大。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强语感,丰富英语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逐渐摆脱汉语思维习惯并学会用英语思维。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阅读技巧基本上可分为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猜测词义、预测、推断等。例如:在教学使用推断阅读技巧中,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推理、归纳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叙述的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境的描写等,从文中隐含的信息去推测文章深层结构的含义或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使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
一堂课如果导入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实践效率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王怀彬,1995)。问题也会产生悬念效果(胡春洞,1990)这一引入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为问题和疑问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答案的需求,而随后的讲解又形成了一种对答案的满足。例如在讲新课标必修2的unit2“the Olympic Games”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What are the olympic games?
②When and where were the first modern olympic games held?
③Would you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
利用这些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进行导入,使学生迫切想看课文的心情。结合历年高考题中学生阅读理解题上丢分十分严重的情况,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在课文教学中应该有效训练学生抓住要点,理解内涵,理清结构等能力。在语篇处理中,我们应在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设计多种训练模式,大胆探索适合课堂的新途径。目标应该包括五个方面:联系语境,猜测词义;分析结构,理解难句;把握脉络,理解文章;分析推理,深层理解;训练技巧,养成习惯。通常建议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巧用构词法猜测词义;
(2)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和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3)画图列表法;
(4)个体寻疑,小组探究解答;
(5)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分析;
(6)戏剧经典片段表演;
(7)用多种假设结果反推作者真实意图和观点。
三、迁移运用
(1)在相关语境中认识课文黑体字;
(2)组织小辩论;
(3)记录课堂发言,小组合作,形成集体小作文;
(4)续写或改写戏剧并表演;
(5)课后搜集摘抄有关好词好句好篇。
四、运用多种方法,强化阅读能力
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阅读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较抽象的概念经多媒体的演示变得形象、生动了。使教学更富直观性,教学过程更加活泼、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得教学是师生互动、人与电脑互动的过程,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并同时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做阅读冲刺训练,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以正常速度读5分钟,数一数共读了多少行,然后从停下来的地方往后面数同样的行数,用铅笔在空白处做个记号,尽量在4分钟之内读完;然后再从停下来的地方往后面数同样的行数,尽量在3分钟之内读完;继续往下数,最后争取在2分钟之内读完相同的行数,这时候,学生可能只能抓住几个单词,没关系,重要的是要让眼睛快速移动并从文章中获取些内容。最后再让他们以正常的速度阅读5分钟,数一数共读了多少行。和第一次的5分钟相比,所有学生都有了提高。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文/韩亚琴
摘 要:生动的英语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使英语课堂生动而有效呢?根据从教初中英语多年的经验,从课堂上如何记住易拼错单词、语法教学、课堂多样化等方面,谈谈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一词中的教,英文中译为teach,是“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看学生有无学到有用的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巩固得如何。我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帮助孩子们巧记易拼错单词
英语老师都深知孩子们学英语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识记英语单词。因此,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积累并自创了一些趣味识记易错单词拼写法,如girl/first/birth/tired 4个单词,除了girl中的ir 字母组合不会写颠倒,其他3个单词中的ir常写颠倒,于是我编了顺口溜when the girl was first at birth, she was tired.这样,孩子们在笑声中轻易地记住了4个易错单词;如,tree/true/truck3个单词,我又笑着对孩子们说:when you feel lonely, please go to a true tree by truck to tell it your secrets.孩子们狂笑之后又记住了tr字母组合;believe末尾两个字母e易漏写一个,我即兴发挥:when you believe others,you should use two eyes together not one of them。只要学生易写错的单词,我会及时纠正,教给他们一些趣味的记忆单词法,让孩子们感觉记单词也很有趣,由怕背单词变为爱背单词。
二、抓好语法教学
在英语交际教学法中,明确指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我在Grammar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白句意,再举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例如9A unit2 grammar中涉及would rather…than和prefer…to的用法,我先给出一些图画和短语,自己先以身示例:I would rather wear purple than wear red;My son prefers playing to doing homework;My husband prefers beef to fish.What about you?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试着用这两种句型进行口头操练,然后自己总结归纳,通过贴近生活的感知、理解来学习和使用语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论事。
三、课堂活动应力求形式多样
1.生活化的活动
“教育即生活”,让学生在一个简约的、生活化的课堂中学到直观的、有真实感的知识。如,我在教现在进行时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素材水果、饮料等,接着让学生欣赏一段英语歌谣后引入教学:
T:Do you like fruits,snacks or drinks?Ss:(Different ideas.)
T:Great!Next,I’d like to invite several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to eat them. Any volunteer?(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上去品尝,我选了几个学生叫他们在讲台上吃,边吃边提问下面的学生。)
T:Next,look at Kate,what is she doing now?S:She is eating a banana.
T:What about Millie?S:She is drinking juice…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吃中学到了进行时。
2.情景化的活动
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我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易于融入活动,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如在教My school day(Reading)中,我事先拍下了自己在校一天的录像。首先引导学生猜测What am I doing?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在校工作、生活的一些画面就被逐一点击打开,出现了工作的一个场景及短语。这时,学生纷纷脱口而出:Oh, have classes/do morning exercises/have lunch…接着,我在此设问: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school?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在校一天的生活及学习情景,说出have lessons/chat with each other/have a rest…此情此景,使课堂褪去了那份生硬和刻意,讲英语因有了真实的情景而成了自然又顺利的事情。
四、注意文化教学渗透
学英语要让学生通过英语文章、视频材料等的学习,了解西方人说话、做事等礼仪知识,了解其风土人情。如我在教授牛津英语9A Unit 5 Reading(Audrey Hepburn)中,学生对一些外国明星不是太熟悉,于是我组织他们观看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Roman Holiday,看完之后,对奥黛丽赫本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我再讲解这篇文章时,水到渠成,效果极佳。平时我在开课前也播放音乐、英文歌、对话材料,来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语言学习气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还孩子们说的权利,而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做他们的好朋友,提高英语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所向往的最快乐的地方。
参考文献:
张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
培养韩国语阅渎理解能力初探
阅读理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语言生活大致以有声语育和文字语言所构成.读写是文字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韩国语学习过程中的阅读是提高词汇能力和读解能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培养韩国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最根本的任务.
作 者:徐春喜 作者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刊 名:科技与生活 英文刊名:TECHNOLOGY AND LIFE 年,卷(期): “”(3) 分类号:H3 关键词:韩国语教学 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韩国语综合能力刘爱娟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中学)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开展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初中英语情景会话教学方式就是当前教学效率较高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能够有效地展开情景会话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完成课堂设计,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在初中英语情景会话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能够结合教材教学要求形成有重点、有难度层次的教学计划,同时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内容设计得更加充分,将中西方文化、政治因素等充分的融合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聊天,当然不能够涉及学生自身的个人隐私问题,从而将其创设成实用性较强的环境,以购物、问路等方式展开情景会话,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对教学活动感兴趣,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在情景会话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将一些基础词汇、语法结构等运用到教学中。
二、结合实际情况,删繁就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对于美国文化的认识,美国家庭对于举办一些小型的私人聚会是经常见的,但是在国内很多地方基本没有这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但是生日聚会是有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生日聚会为基本情景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情景会话学习的热情,能够使得学生正确运用有关的语法结构来完成学习过程。
三、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对一些语法结构等加强练习,比如,时态的学习就可以通过情景会话方式加以展现,学生能够真实地通过情景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以及将来时态等完成学习过程,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时态的学习更加具体和生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展开英语情景会话教学过程,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设计要求。
在初中英语情景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设计,能够将情景充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结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可以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情景,这样能够增加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变得充满乐趣,不断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杨毛毛。初中英语情景会话教学设计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10):20.
编辑 马燕萍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从教师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千方百计的想把学生教好。每节课精益求精,并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和增补内容,择其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而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当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他的课,并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这又提高了学习效果。反之,在师生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明确,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而检验一堂课是有效还是无效,最终要看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为了让教学更有效,在明确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紧紧扣住新课程标准。2)要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因为只有把教学内容研究深透了,才会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3).要确立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者是学生,教师不能凭自己主观臆断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计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社会背景、语言水平、语用能力等。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想实现的的、能够实现的、应该实现的。 4).在确定目标时,既要关注知识能力目标,又要考虑过程方法目标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如果教师总是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这样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灵活多样的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的方法很多,例如在教学单词时,我们可采用实物教学法(如aaple orange bana-na等 )、图片教学法(如river sun moon moutain building等)、动作教学法(如sing dance run jump等)、语境教学法、单词归类法等;在教学句型时,我们可以先用动作、表情、游戏、多媒体等方不同方式呈现句型,然后再灵活采用角色扮演、比赛、表演、唱歌、讲故事等多种方法操练句型;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可运用对比法、归纳法、情景法、图表法等不同方法。但是,一种教法也不一定单独使用,可以灵活地把他们结合起来,多种方法一起运用,效果会更理想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爱因斯坦曾说:“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 ”。只有让学生有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比如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语、画画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结果。课堂活动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有趣味性,更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的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语言内核,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时,就精心设计了一个”have a party”的教学活动。首先在上课前,我对教室做了一些简单的装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后,我对学生说:”Today is my birthday,so I will have a party,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引导学生回答Sure, I’d love to,或者I’m sorry, I can’t,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然后对学生说:Now,Today is your birthday,please invite your classmates to your party。此时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三、四人一组,练习发出邀请、接受邀请、委婉地拒绝邀请并说出理由的一些句子。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起来了,但是为了达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周边适时地加以指导和帮助,直到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句型。
五、注重课后反思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应当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我们应分析整堂课甚至某个具体环节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教法上有哪些突破和创新;引导是否得当;教学机智是否敏捷;知识点上有无缺漏;训练是否到位;组织教学方面有何妙招等等,尤其是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有趣的活动形式等进行总结。这样,教师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同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逐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初中英语总复习之我见
摘 要:初中毕业考试试题主要是为选拔高中新生而设计的,同时也要兼顾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这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对教师平时教学的宽度、深度与效果的检验。 关键词:英语总复习;检验;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17-036-01 初中毕业考试试题主要是为选拔高中新生而设计的,同时也要兼顾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这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对教师平时教学的宽度、深度与效果的检验。从我市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试题容量在逐渐加大、覆盖面在逐渐增加,对学生要求也愈来愈高,与实际生活也愈来愈接轨。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英语课程标准》。因此,要在短时间里完成对初中三个学年的全部知识的复习,让学得好的学生找出差距,让学困生学出信心,就要紧紧围绕这个“宗”字展开。 一、指导思想 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们复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整理,“温故而知新”,进一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将所学知识由点到线而面织成一张知识的网络。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就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二、复习计划 课标为纲,教材为本。 1、章节复习:抓重破难,温故知新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要掌握3300个单词和360条习惯用语和相关语法,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它们的复习,最好是以课本为基础,逐课逐单元旭纳语言点,注重语言点的运用,对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语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真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那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重点就是那些在整体中或各单元中起关键作用,发挥提纲挈领作用的.内容。同时重点又是相对的,在这个单元的重点下个单元就可能成为非重点。总之,在全面复习中,抓重点下个单元就可能成为重点。 2、系统复习: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我们的课堂复习,必须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要言不烦,精练不滥,启发点化。讲,要讲在点子上;练,要练在关键处,不要一味采取“题海战术”,而应精选习题,系统整理,反复筛选,加强习题的典型性,以下当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的介绍、训练多种学习外语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1)词汇:重复识记、学以致用 课堂上复习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复习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答配、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2)语法:条块分割、纵横比较 找准动词在各种时态中的变化规律的区别,记住各种介词的用法和配搭,把英语语法的纵向阶段性和横向联系性结合起来作宏观的理性的阐述,对英语语法各个单面进行新的组合,定期使学生在课堂复习中产生新感受,就能使学生从纵向、横向了解各种时态的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听力:看、测、听、推 听力考试已经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性。当然仅凭后期的复习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是不现实的,而后期主要是对学生做听力题的方法时行训练。首先听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题目了解所有的文字材料。其次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子。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而还要运用句子或段落中上下文,猜测这些句子和段落中不熟悉的关键性生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4)阅读:读、测、推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中考中阅读题大有愈考愈多、愈考愈难之势。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而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跨越生词障碍除了靠平时对生词的积累,还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前后逻辑关系,构词法等方法来猜测词义来解决。影响阅读速度的第二个障碍应该算是阅读习惯和技巧问题。有人阅读时总是逐词阅读,且常伴有一些诸如手指、眨眼、摆头等习惯动作,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 (5)写作:由简而难、循序渐进 要想学生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老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由字而词而句而段而篇,循序渐进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外,在短期的复习中教师可以考虑从以下途径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第一步,限时作文。第二步,范例引路。第三步,自改互改。最后,及时讲评。即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这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三、综合复习 模拟演练,对症下药。 近几年中考题题型特点可简单归纳为:知识覆盖面广,试题综合性和灵活性强,情景会话及交际英语比例逐年加大,强化语言运用及能力要求。 细察其测试目的,历年中考题无不围绕知识与能力两大主题。而综合复习是在前面各章节复习的基础上,根据中考试题的总设计,一般按语音、词汇、语法(选择填空、句型转换、动词项空)和综合应用(补全对话,综合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四个部分的枝型和顺序,通过全面的复习,使学生所掌握的各种知识更加巩固和扎实。教师在这一阶段要组织编写适量的综合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题,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学生经过考试、讲评、操练,再讲评,再考试,直至过关或基本过关为止。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阅渎理解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阅渎理解能力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甄 珍
【摘 要】高考英语试卷卷面分值150分,阅读理解占40分,占了总分值26.7%,因此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势在必行,但是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上来的,是要结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技巧和练习,逐步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能力;高中生
一、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英语阅读理解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一定信息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因此,英语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能力。但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高中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纯在很多的问题。下面针对这些问题一一阐述。
1.学生词汇量不足。很大一部分学生词汇量贫乏,不能理解文章内容,导致阅读效率低,或者能理解文章大概内容,但不能体会文章的内涵,极大的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形成。2.学生的阅读兴趣低。这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他们缺乏阅读兴趣,做阅读题并不是自己兴趣爱好,而是在老师的逼迫下不得不做的作业,在他们看来阅读是负担,更别谈去提高阅读能力了。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学生阅读文章通常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整篇文章翻译完还没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是从表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4.阅读材料有限。学生接触的阅读文章一般都是与教材有关的话题,教辅材料也是针对书本选择阅读内容,导致学生阅读材料单一,不能接触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从而也限制阅读能力的`提高。5.没有阅读技巧。比如在阅读中碰到生词就查字典,没有推断词义的能力,长句难句就翻译不通,不会从全文的角度去理解长句难句,这些都是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二、针对问题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1.对大纲的词汇,学生要牢牢记住。而且要积累在平时做题中遇到的超纲词汇。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积极地背单词,词汇量巩固提高这样就可以轻松阅读了。2.学生在有一定的词汇量,语法知识,掌握一些基本阅读方法后,才能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而且我们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要知道学生对什么兴趣,然后再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数度与阅读的材料有很大关系。如果阅读的材料是自己熟悉的内容,阅读的速度就会很快,反之,如果阅读材料是非常陌生的话题,阅读速度就会很慢。所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对所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把好关,选择材料要积极健康,难易适中,话题广泛,语言地道,内容新颖。3.利用英语教材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对课文中长句,难句要进行详细地讲解。在长句难句中包含了从句和一些较难的语法结构,学生对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甚至是理解错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些复合句和含有较难语法结构的长句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的形成自己的正确理解,从而达到能自己独立分析的程度。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加以分析,不要逐字的翻译,通过长期训练学生分析课文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4.掌握一些阅读技巧。(1)在高考阅读中是允许出现5%的生词,这样往往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信心,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在遇到此种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告诉学生不要紧张,任何生词都不是孤立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有时候要读完整段或整篇文章至少要联系出现生词的上下句,然后才能理解其意义;其次要充分的利用构词法、同义词、近义词以及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才能理解。(2)阅读英语文章时要抓住首尾段,还要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其他的都是围绕主题句进行阐述的。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多多练习,提高阅读效率。(3)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反复练习,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4)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正确的处理一些推断题。阅读中会设计一道推断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做题时要遵循的原则是要以原文为中心,在原文中寻求答案。不要想当然,自以为是。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是需要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基础上,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我相信,只要平时加强阅读训练,篇幅不要很多,但必须天天读,天天思考,不要不懂装懂,要彻底理解,只要持之以恒的训练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2]胡纯洞。《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3]《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英语教学论文:“Supporting details”与阅渎策略的融合
英语教学论文:“Supporting details”与阅渎策略的融合作者/武剑蓉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摘要:“Supporting details”是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主阅读文章后增设的“阅读策略”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材中“阅读策略”的解读,思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围绕阅读教学的三大目的,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策略,特别是通过“Supporting details”关键词,不断探索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策略解读现状运用途径
“Supporting details”即“支持性细节”,指的是作者用来解释、详述和拓展更多的主题思想的各种材料(如举例、事实、观点、阐述、案例、轶事等)。它是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多种阅读策略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一、 解读: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控阅读环节的一系列阅读方法和技能。它对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实施、阅读兴趣的构建以及阅读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阅读板块中增设了“阅读策略”,在每个单元的主阅读文章后,以提示框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根据所阅读文章的不同文体,提供不同的阅读策略(前8个模块的阅读策略如表1)。内容大致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 阅读技巧类。例如“skimming and scanning”、“predicting information”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训练这些阅读技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2) 阅读体裁类。例如“reading a play”、“reading a newspaper article”、“reading an informal letter”等。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板块中阅读材料丰富,体裁具有多样性,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体现语篇的思想内容。(3) 阅读词汇类。例如“understanding sentences with‘how?ever’ or ‘but’”等。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在语篇层面上的交际能力,也要重视句子层面上的语言训练。
二、 思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困难,这直接影响他们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通过对日常教学及相关测试的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词汇、长难句的解码失败。英语阅读过程首先是对单个词汇的解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对某一单词的解码失败而导致阅读中断。另外,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有时学生对单词解码没有障碍,但碰到一个长句或某个意群,解码就容易“搁浅”。(2) 文化背景知识的短缺。很多英语单词源于文学名著、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或历史事件、名人逸事、风尚习俗、体育娱乐,带有丰富的文化涵义,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从字面上往往难以领会。(3) 生活经验及知识面的欠缺。
另一方面,有些英语教师对阅读策略重视不够,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不到位,大多只是浅显地作些介绍,导致学生拘泥于对阅读材料的表层理解,无法抓住文章的要点进行推断,更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及其引伸含义,从而影响了理解的准确性,阻碍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 实践:“Supporting details”在阅读策略中的渗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第一,从语篇角度,(教学论文 )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阅读速度,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第二,根据所学语篇的内容,向学生输入有关的语言和文化信息。第三,培养学生辨别文章体裁和表达方式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这三大目的灵活运用“阅读策略”,有机渗透“Supporting details”,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语篇阅读领先,培养学生的整体预测能力
阅读前设计的一些问题,往往是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社会生活经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入阅读策略“Predicting information”,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模块7 Unit 2的教学步骤如下:
【步骤1】 导入(Lead-in)
首先,播放一段与针灸(acupuncture)相关的.视频。喜剧化的内容,不仅给了一个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开头,也促使他们了解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接着,集体研讨。教师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acupuncture?”学生会说出想要了解的各种内容,然后让他们预测要学习的文章中涉及哪些他们想知道的东西。课堂上,学生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如图1所示。
【步骤2】 阅读(Reading)
教师要求学生“Scan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what aspects are mentioned in it”,指导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继而抓住引领每一段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即“supporting details”来证实他们预测的内容:history、past uses、acupuncture points、current uses、Pulses、benefits、theories、acceptance in the west。这里,要求教师能根据文章的内在线索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解。
(二) 阅读任务贯穿始终,提高学生辨别文体的水平
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体裁,教师可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分析讲授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利用文章线索进行积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准确获取信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例如,模块7 Unit 4的阅读策略“Reading a tourist brochure”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步骤1】 导入(Lead-in)
教师提问:“If you want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where you want to go , what can you do?”学生会给出寻找信息的不同方法。然后,教师展示一本旅游手册,提问:“What is a brochure used for?How to read it ?”并提醒学生,在阅读旅游手册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四个信息(即本单元“阅读策略”的内容):(1)它的发展历史(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ment);(2)影响或改变了发展进程的重要的人(Important people who influenced or changed the development);(3)有趣的事实(Interesting facts);(4)有说服力和有趣的语言(Persuasive and interesting language)。围绕这四个要素,可将阅读这篇文章的技巧训练贯穿整个课堂。
【步骤2】 略读(Skimming)
让学生用两到三分钟时间阅读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总结每部分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并显示在屏幕上。学生的回答如下:
Part 1reasons why 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was developed.
Part 2developments of the first underground before World War Ⅱ。
Part 3some unusual uses of the first underground during World War Ⅱ。
Part 4expansion and popularity of the first underground system.
其间,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每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找出相应的关键词(画线部分),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阅读技巧,快速掌握各段的中心。
【步骤3】 查读(Scanning)
学生总结主题后,就应进一步掌握阐述和发展主题的主要事实,或按要求找出特定细节,把握语篇材料所包含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 篇章结构。回答这些细节性问题,查读法(Scanning)是最合适的(因为细节性问题是用来说明、论证或分析文章中心的),且大多以“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等形式来提问。在边阅读边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紧扣阅读旅游手册要特别关注的四个信息,指导学生运用图示法将重要信息进行概括。学生得出的相关的四个信息如下:(1) 它的发展历史(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ment):1854年,英国政府批准建造地铁;1863年,第一条隧道开通。(2) 影响或改变了发展进程的重要的人(Important people who influenced or changed the development):Charles Yerkes。①“What did he do?”“Under?took…by obtaining…and setting…”②“Why did he do so?”“Traveling…not convenient…as each line…by…,far from…”(3) 有趣的事实(Interesting facts):“What unusual uses did the underground system hav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It was used as a bomb shelter/ an airplane factory/ a center for directing the defense against air attacks/meeting rooms for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4) 有说服力和有趣的语言(Persuasive and interesting language):“Why not take a trip on the oldest underground system today? Visit our ticket office and buy…”。
这样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繁琐的材料中,迅速地提取信息,为后续的呈现、复述与评价等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四、 追索: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
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读什么”,更重要的应是“如何读”,即阅读策略的培育。根据认知学理论,阅读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快速阅读策略(快读、略读)和细读策略(找主题句、找细节、区分重点与次重点和推理);元认知策略则包括:读前策略(预习、预测、想象)、读中策略(自我询问与自我监控)和读后策略(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共有39篇“阅读策略”,对这些策略的处理,也要根据不同文章而做出选择。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解释策略,说明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益处;演示阅读策略;让学生模仿阅读策略,提出反馈意见;帮助学生做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
美国著名的阅读教学专家尼尔?J.安德森在其编写的《积极英语阅读教程》一书中,特别设有“阅读技巧”、“词汇技巧”和“实用技巧”等栏目,部分题目的设计遵循了现代应用语言学的规律,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特征特性讲解阅读技巧和策略,倡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阅读过程,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英语阅读教学经验的逐步丰厚,阅读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实质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 【美】尼尔?J.安德森。积极英语阅读教程[M].夏谷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夏日健康之我见初中英语作文
Health is important for everybody. Peopl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t. In summer, people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on it. Otherwise, they will get ill easily. In such high temperature, if people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they may get sunstroke. But if they often eat the food that can decrease internal heat, they will have less chance to get sunstroke. In addition, in summer, people always have hot temper because of the hot temperature. And it is easy to feel tired. So, they need to have enough rest to adjust themselves. In a word, people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in summer to live a healthy life.
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大家都需要留意。夏天大家要特别的注意健康问题。否则,会很容易生病的。如此高的温度,如果大家不注意自己的健康,就可以会中暑。但如果经常吃一些降火的食物,就可以减少中暑的`机会。此外,在夏天,因为高温人们脾气总是会比较暴躁。而且很容易疲劳。因此,他们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来调整自己。总之,为了健康的生活在夏天人们需要特别留心。
在我的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感到最困难的是在阅读理解方面,我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得出这样几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对话法 起始阶段的阅读主要以对话形式出现,目的是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教学活动,比较自然地使用语言,因此应主要采用对话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通过几种听力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感的能力,然后让学生试着复读出来,教师再问一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回答,借此教授或复习其中的词语。接着要求学生用“看看说说”(Look and say)的方法进行练习,即看一下书,抬头说出句子。也可以在学生读熟之后让他们在班级前面表演。最后让学生按组通读对话,教师可巡视倾听,适时予以帮助和指导,在学生比较熟悉的阅读资料后,还可以适当的进行创作表演。
二、自读法 起始阶段除对话形式的阅读材料外,还有以阅读训练为主的短文。对于这些短文的教学,可以采用自读的方法进行。教师可先就短文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并将要出现的单词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默读短文,尽快找到答案,再口头检查纠正。最后,教师可以放录音或朗读短文,接着让几个学生读。当学生完全理解短文意思之后,再进行朗读,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并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由于课文短而且简单,多数是对话中出现过的常用句式,描述的是日常生活内容,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外进行仿写练习。这样一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短文的进一步理解,又可以及早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问答法 从初二开始,多数阅读文章设有“课前问题”(Pre-read questions),目的是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并就有关话题展开讨论。然后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吸取信息,掌握新知识,丰富经验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共同讨论“课前问题”。再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边读边寻找答案。要求学生阅读时尽可能地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并鼓励他们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学会使用字典或教科书附录中的词汇表及注释,适时表扬善动脑筋和使用词典的学生 学生读完课文并找到答案后,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回答,同时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遇到的语法困难。再让学生细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会学生生字的读音,正确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听读、跟读、朗读,课后进行问答练习。
四、复述法 对语法现象少、句法简单的课文,可采用复述式教学法。即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复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练习口语。在一个同学复述时,其他同学既可以接受听的训练,又可以和自己的复述内容进行比较,进一步改进。使用此方法时,可配合图片给学生以提示,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学生复述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据此作一些必要的讲解,使学生们完全理解全文的意思,最后听,读,巩固所教内容和所学知识。
五、填空法 与课文相配套的练习册中的填空题,是根据课文内容而设置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或用原文中词,或根据原文的意思填入适当的词。
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练习。首先,让学生阅读练习,了解需要填入什么样的词或短语,然后再读课文,读完一遍之后,试着完成填空练习,留下不会做的,再读课文,完成剩余的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个空的答案,并随之解释课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这样,学生不但会基本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也知道该从哪儿入手来复述课文,因为填空练习实际上也就是对原文的改写或缩写。
六、语法分析法 有时,课文里会出现一些新的句式或语法项目,句子结构复杂,生词多,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可先将生词呈现给学生,并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生能够听懂的句式和语言作介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等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之后,再对出现的新的语法项目进行讲解和操练。同时,也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思。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课后的问答练习,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全文。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英语知识的增长,学生会在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上获取一定经验。鼓励学生预习课文时适当地使用工具书、找主题句、猜测词义以及进行掠读和略读,也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轻松。
此外,也应该鼓励、要求并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难度适宜的报刊和书籍,也可以让学生去书店、图书馆或在网上寻找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强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阅渎教学,落实学段目标,体现学段教学的特点
阅渎教学,落实学段目标,体现学段教学的特点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乡中心学校 黎吉件
一次我镇举行青年教师“六个一” 比赛活动,我就是选手之一,当时我选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儿童认知水平,我做了“精心”的设计。预设是美好的,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然而,一篇课文教完了没有多少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没有多少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词语,更没有多少学生能够体会出作者的写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我失落地退出舞台,我的课与预想的效果甚远。这令我始料未及。我困惑,为何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我对这个问题不得不反思。
难道对教材把握不透?不对呀!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深入钻研教材,通篇课文我朗读了几十遍直至背诵下来,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放过;接着查阅了大量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包括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的历代图片、圆明园的建筑风格等;然后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突破的方法等。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难道教学方法不恰当?为了上好课什么引情导读、课件演示等许多特级教师的一些手段我都用上了,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今我在做“文本细读”课题时,认真的学习了新课标,进行了比读(原版与修订版),让我豁然开朗:
中年级阅读教学可定五项: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
3.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
4.培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5.突出段落训练。
高年级阅读教学具体指标是:
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习惯;
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
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
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习浏览,拓展阅读。
原来阅读教学目标没有把握: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段目标落实不到位。
细细想想,是啊,目前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不就是激情导入,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然后再读课文,重点往往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感悟上。语文教学千篇 一律,忽略了各个学段的的特点,没有落实各学段的目标,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费时、低效。我这节课也莫非如此?
五年级属于高年级(第三学段)学段,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 篇章训练”上。那么在本课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段目标,体现学段教学的特点呢?
1.找准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设置准确的教学目标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读笑话――《圆明园不是我烧的》,引情则导致毁情。其二,圆明园的毁灭与昔日的辉煌学生完全能够自读自悟,我硬是通过课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一个来回。其三,学生早已明白的东西(内心有想法),我没完没了分析,真正需要教师点拨引导地方,我一笔带过。(如:为什么说这一园林是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教师应该抓住这句话,通过引读、品读、赛读等形式进行品读感悟,然后通过师生对话交流,把圆明园的“辉煌”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那么本阶段本课的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还是应该从检查、交流学生自学结果开始,从检查中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困惑,并根据学生需要的解决的疑难问题,设置准确的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新的阅读方法。这样做正是不同学段(三四与五六年级)阅读教学区别之处。
2.把它落实在教学中的实处,还要探寻适合本学段的特点的教学策略
(1)抓预习,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要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必须扎扎实实抓好预习工作。我班的学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知根知底,他们的语文能力有一定的“厚度”,同时对新课文也有预习的意识。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有疑难的问题。但是,从课堂的进行情况来总结,学生预习不太理想,如:第一段的“不可估量”的“量”读成了“重量”的“量”。为了避免预习流于形式,以后在新课进行前,我一定要组织学生互相检查。
(2)紧扣中心,板块推进。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分来那个大板块,一是描绘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二是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却为花三个自然段详写它昔日的辉煌?这是本文的构思巧妙之处。紧扣本文中心“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分两大板块细读文本。首先让学生带着疑问“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激发美感。正因为圆明园它是那么的“美”,所以它的“毁”就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学生们的愤怒与惋惜之情自然地溢于言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学生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感受。这样做从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又进一步领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写法。
(3)创设情景,换位思考交流。
在学习第5自然段时,通过抓重点词句“侵入、闯进”“凡是能拿走……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进行品味,感受侵略者的野蛮、贪婪。然后创设情境,采取不同的角色对话交流“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王公大臣或是士兵,或是京城的老百姓”等,你又会怎么做?“现在面对耻辱的历史,我们又应该怎样做?”阅读是个性的载体,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被调动起来,情不可抑,学生就敢想敢说。同时也解决了高年级的学生不爱发言的表面现象。
(4)多媒体从旁辅助,实现拓展阅读。
这是一篇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昔日壮观的圆明园已成为历史,当今的学生对圆明园情景再现仅仅靠语言文字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学中借助媒体手段,再次播放毁灭的影片,激发起学生对侵略者滔天罪行的仇恨,把这种心理转化为民族责任感。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使教学主题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切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从而教育学生多看有关“国耻”影片,阅读一些有关此类的书籍,查阅、收集侵略者的历史罪证,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把阅读落实在实处。
语文主题阅渎,孩子的“悦”读天堂
语文主题阅渎,孩子的“悦”读天堂冷漓锦
基于“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教学思想,我们建立了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思路。语文主题阅读从教材之“源”、教师之“授”、学生之“修”三个方向,诠释出一种全新的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我们希望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老大难困境,让课堂变得轻松,让语文变得简单,让教学高效。
一、“一主三冀”:重组语文教材体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孩子只有在书海中邀游,在语言中浸泡,才能有所得,有所用。我们打破“一学期学一本语文书”的禁锢,制定“一主三翼”教材选编策略,形成语文主题阅读教材体系。
(一)“一主”――苏教版《语文》
我们充分发挥苏教版语文教材“例子”作用,找准目标,一课一得、两得,“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围绕其鲜明的单元主题,从文体、语体等某一角度,做相关、相近、相反或相对的`延展链接,拓展丰富课内教学资源。
(二)“三翼’,_一“主题丛书”“主题学习馆”和“新经典读本”
基于单元主题,重点选择“主题丛书”和《日日诵》《小古文一百课》以及学校“主题学习馆”图书资源,形成“三翼”。
1.“主题丛书”。由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先生主编。丛书以苏教版教材为依托,根据教材的编写体例,每个单元都有一本相配套的读本,如苏教版六下共有7个单元,主题丛书配套相对应的有7本读物,文章的选择同苏教版单元主题保持一致,可以说主题丛书和苏教版教材一脉相承。
2.“主题学习馆”。2009年秋,我校主题学习馆正式投入使用。馆内藏书5000余种,30000多册,120柜,设36个主题,所有主题均由学生自编自拟。书柜下方存放学生阅读资料卡,记录学生探究足迹。主题学习馆环境优雅,藏书丰富,主题突出,是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的重要阵地。
3.《日日诵》《小古文一百课》。由著名教育策划人李振村先生领衔主编,是“新经典诵读”重要研究成果。它同样按照单元主题编写,汇集古今中外适合儿童趣味的诗词歌赋,是孩子品读、欣赏、积累经典的上乘之作。
二、“二周四块”:重构语文课时计划
以前只教―本,现在这么多本,哪有时间?面对实际,我们逐步调整改进,探索出新型的“二・四”语文课时计划。即两周之内,完成四块阅读教学内容一―个主题单元(苏教版教材)、―本主题书籍(主题丛书)、一篇(组)主题诗文(《日日诵》或《小古文一百课》)、一次主题阅读研究(主题学习馆)。主题好比―根藤,以“藤”串“瓜”,整体设汁,整体教学。 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孩子的课堂阅读量明显增多,积累量变产生质变。正如韩军老师说:“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
三、两“重视”四“策略”:改变语文教学方式
为了防止“假、大、空”,我们精准把握语文主题阅读操作要点,通过反复实践,我们提炼出“两‘重视’四‘策略”’教学方式。 (一)两“重视” 1.重视“自主互助”。语文主题阅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理建立“四人小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既独立自主,又团结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励、分享,相互质询、交锋、辩驳,发挥学生内在动力。
2.重视“学案导学”。语文主题阅读倡导“学案导学”。学案包括三部分:一是目标任务,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二是导读,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三是反馈,让学生知道“学得怎么样”。
(二)四“策略”
语文主题阅读体现“统合性”教学原则。“单元整体推进”“‘I+X’课例辐射”“主题诗文涌读”和“主题探究阅读”是语文主题阅读的四大教学策略。
1.单元整体推进教学。
例: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教学(2课时)
教学过程:①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②朗读过关,字词过关;③质疑问难,互助解决问题;④围绕中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⑤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开展语用训练。
然后再利用3课时完成主题丛书《生灵友情》阅读教学。学生能用5课时完成阅读,是我们坚持课内大量阅读教学,打造自主互助学习式课堂的必然结果。
2.“1+X”课例辐射教学。教学六上第五单元过程中,第一课时重点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引领学生掌握此类写景状物的文章学习要点:主要内容、景物特点、作者感情。第二课时通过学案,完成主题丛书《倾听自然的声音》两个单元阅读教学。
然后依照“1+X”课例辐射教学策略,完成苏教版另外两篇文章和主题丛书4个单元的阅读教学。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习得丰富的语言。
3.主题诗文诵读策略。六下第一单元主题为“壮丽山河”,我们选用《日日诵》中的《沁园春・雪》开展诵读。通过“四步诵读法”:情境导入――范读引领――玩味赏析――背诵积累,让孩子在反复诵读中尝到了一点涛文味道,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语言的认同和传承。
4.主题探究阅读策略,学完《鞋匠的儿子》后,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品读林肯”主题探究阅读随之产生。第一步――策划阅读方案,明确目标;第二步――进馆阅读,重点读好《林肯》《美国历代总统》等主题书籍;第三步―小组汇报,展示成果。主题学习馆为学生开辟了崭新的阅读渠道,也是语文主题阅读一道亮丽的风景。
语文主题阅读面向全体孩子,每个孩子在阅读中都能感受到成功和喜悦。它把学生从“题海”引向“书海”,通过提速、增容、创设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当然,在课改实验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我们坚信:找准了方向,就不怕路远!
作者简介: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 教学反思之我见
★ 阅读后感
★ 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