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mf_0060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共含7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mf_006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

篇1: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

排列组合有关的题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查考生: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3、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论证一些简单问题。

与排列组合相关的高考题,它的知识背景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的形式主要基于“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数学能力”这三种方式结合的模式。排列组合相关知识内容并不难,但主要难在解题方法上面。

排列组合典型例题分析一:

有3名男生、4名女生,在下列不同条件下,求不同的排列方法总数.

(1)选其中5人排成一排;

(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

(3)全体排成一排,甲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

(4)全体排成一排,女生必须站在一起;

(5)全体排成一排,男生互不相邻;

(6)全体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中间恰好有3人;

(7)全体排成一排,甲必须排在乙前面;

(8)全部排成一排,甲不排在左端,乙不排在右端.

解析:(1)从7个人中选5个人来排,是排列.有A75=7×6×5×4×3=2 520(种).

(2)分两步完成,先选3人排在前排,有A73种方法,余下4人排在后排,有A44种方法,故共有A73·A44=5 040(种).事实上,本小题即为7人排成一排的全排列,无任何限制条件.

(3)(优先法)

方法一:甲为特殊元素,先排甲,有5种方法;其余6人有A66种方法,故共有5×A66=3600种;

方法二:排头与排尾为特殊位置,排头与排尾从非甲的6个人中选2个排列,有A62种方法,中间5个位置由余下4人和甲进行全排列,有A55种方法,共有A62×A55=3600种。

(4)(捆绑法)将女生看成一个整体,与3名男生在一起进行全排列,有A44种方法,再将4名女生进行全排列,也有A44种方法,故共有A44×A44=576种.

(5)(插空法)男生不相邻,而女生不作要求,所以应先排女生,有A44种方法,再在女生之间及首尾空出的5个空位中任选3个空位排男生,有A53种方法,

故共有A44×A53=1 440种.

(6)(捆绑法)把甲、乙及中间3人看作一个整体,第一步先排甲乙两人,有A22种方法;第二步从余下5人中选3人排在甲乙中间,有A53种;第三步把这个整体与余下2人进行全排列,有A33种方法.故共有A22·A53·A33=720种.

(7)(消序法)A77/2=2 520.

(8)(间接法)A77-2A66+A55=3 720.

位置分析法:分甲在排尾与不在排尾两类.

常见的求解排列组合题的主要方法有以下这么几种:

插入法:对于某两个元素或者几个元素要求不相邻的问题,可以用插入法。即先排好没有限制条件的元素,然后将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按要求插入排好元素的空档之中即可。

捆绑法: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以用捆绑法来解决问题。即将需要相邻的元素合并为一个元素,再与其它元素一起作排列,同时要注意合并元素内部也可以作排列。

转化法:对于某些较复杂的、或较抽象的排列组合问题,可以利用转化思想,将其化归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来求解。

剩余法:在组合问题中,有多少取法,就有多少种剩法,他们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当求取法困难时,可转化为求剩法。

对等法:在有些题目中,它的限制条件的肯定与否定是对等的,各占全体的二分之一。在求解中只要求出全体,就可以得到所求。

排异法:有些问题,正面直接考虑比较复杂,而它的反面往往比较简捷,可以先求出它的反面,再从整体中排除。

排列组合典型例题分析二:

用数字1,2,3,4,5,6,7,8,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至多有一个数字是偶数的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一共有___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解析 依题意按分类计数原理操作:

(1)当没有一个数字是偶数时,从1,3,5,7,9这五个数字中任取四个数,再进行全排列得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A54=120个(或C54A44=120个);

(2)当仅有一个数字是偶数时,先从2,4,6,8中任取一个数,再从1,3,5,7,9中任取三个数,然后再进行全排列得到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C41C53A44=960.故由分类计数原理得这样的四位数共有N=120+960=1080个。

一些考生容易在此块内容丢分,主要是由于排列组合试题知识相互交错,综合性强,思路灵活,解答时往往容易将二者的概念混淆,理不清,辨不明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进而造成解题失误。

考生要想拿到排列组合的分数解题时应注意不断积累经验,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若干技巧,使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排列组合问题作为高考数学常考内容,其考查形式大部分都以选择题、填题等形式出现,在一些省份的高考数学中会以解答题形式考查考生,试题的难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

篇2: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

“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12个选择题,若能把握得好,容易的一分钟一题,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

篇3: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通过一个既有的模型,数学结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通过列举简化,或者给出相关信息,来达到可以用教材知识思考的程度,有时候干脆直接出成理想实验题目或者资料类题目,这类题目往往突出的是细节,因为元素众多。

解题过程中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若题目有两问,第(1)问想不出来,可把第(1)问当作“已知”,先做第(2)问,跳一步解答。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如果一时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参变量退到常量,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篇4: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认真审题

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不要以为是“容易题”“陈题”就一眼带过,要注意“陈题”中可能有“新意”。也不要一眼看上去认为是“新题、难题”就畏难而放弃,要知道“难题”也可能只难在一点,“新题”只新在一处。

审题要认真仔细

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

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

解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时,我们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解题速度就越快。

篇5: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正确的心态

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

千万不要分心

专心于现在做的题目,现在做的步骤。现在做哪道题目,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道题目。现在做哪个步骤,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个步骤,不去想这步之前对不对,这步之后怎么做,做好当下!

重视审题

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5高中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规范答题。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有哪些

篇6: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1. 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按时到位。但发卷时间应在开考前5-10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2. 通览试卷,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易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哪些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稳定情绪。答题时,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3. 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数学选择题要求知识灵活运用,解题要求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逆代法、估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尽显威力。12个选择题,若能把握得好, 容易的一分钟一题,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

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

4.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5. 保质保量拿下 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6. 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规范答题。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

今年仍是网上阅卷,望同学们规范答题,减少隐形失分。

7. 遇到难题要学会:

(1)缺步解答: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

(2) 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假定某些结论是正确的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或从结论出发,看使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方向正确,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如果时间不允许,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

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 这也是跳步解答。

篇7: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数学填空题答题技巧

(1)要求熟记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数据公式、原理,复习时要特别细心,注意记熟,做到临考前能准确无误、清晰回忆。对那些起关键

作用的,或最容易混清记错的概念、符号或图形要特别注意,因为考查的往往就是它们。如区间的端点开还是闭、定义域和值域要用区间或

集合表示、单调区间误写成不等式或把两个单调区间取了并集等等。

(2)一般第4个填空题可能题意或题型较新,因而难度较大,可以酌情往后放。

数学常用思维

第一:高中数学答题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

(1)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时,起着重要作用

(2)方程思想是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运算能力的基础

高考把函数与方程思想作为七种重要思想方法重点来考查

第二:高中数学答题方法数形结合思想:

(1)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

(2)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数形结合中,选择、填空侧重突出考查数到形的转化,在解答题中,考虑推理论证严密性,突出形到数的转化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有什么

1.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拿到试卷,首先填写好姓名和考号,快速浏览试卷,把握全卷的难易,高中英语,把容易的题的题号写在草稿纸的最顶端,再做题,遇到卡壳,马上跳过去做容易的题。这样保证最大限度发挥你的实力,也解决了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的暂时遗忘影响考试发挥的问题。注意机读卡的填涂问题,做完一道大题就填一部分,把第一卷做完后及时填涂,以避免全部做完再填时没时间。

2.把握好审题关。

很多学生练习了很多题,题与题之间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做题一不小心就会习惯性主观附加已知条件,导致最终出错。要求“字字看清,句句读懂,理解题意”,审两遍题,明确已知条件和隐含的已知条件。

3.深刻理解“长题不难,难题不后”。

一般高考试卷中总会出现题干很长,语句环绕的试题。乍一看很难理解,摸不清意图。但往往多读几遍,把其中关系弄清,做起来就比较简单。这种题主要是考你的审题能力与心理素质。做长题的关键是审题。“难题不后”,主要是说最后一题一般不是最难的,所以要学会总体把握全卷,先做简单的后做难的。

高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第三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数学排列组合练习题10道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

考研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一数学解题技巧总结

排列组合教案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