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凤飞飞12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课本。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1.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带有“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5.“两种制度”: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带有“三”的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
2.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三方面重要国情: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8.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9.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0.“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4.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
★ 高一政治复习资料
★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