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三历史复习资料(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ljlw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2.英国内战的简况:
1640年 “长期议会”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2年 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
1644年 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
1645年 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彻底击败王军
1648年 克伦威尔在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叛军
1649年 议会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1658年 克伦威尔去世
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光荣革命”
1689年 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3.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畏惧革命时期的战争和动荡,因此决定发动宫廷政变,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信奉新教的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这次政变由于没有发生流血斗争,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
理解: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借助议会在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自此英国的王权完全受制于议会,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了统治,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在议会的框架内解决,符合英国政治文化传统,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理解:
1、军机处的设立:清初——仿明制,设内阁,军国大事往往不经内阁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皇权因此受到一定制约。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草拟诏令御旨。雍正——设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复。乾隆帝——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2、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东北——康熙时,抗击俄国侵略(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维持长时间和平。西北——乾隆时,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平定新疆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管辖。西南——雍正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__、**的转世程序。东南——康熙时,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知道:
1、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农业——粮食产量大为提高(双季稻,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手工业——农村中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湖州丝、松江布);城市、市镇: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商业——商业快速发展(南京、广州、佛山,厦门);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2、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1.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深刻影响了两国的历史进程,民族意识增强,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因素及形成时间
统一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全国通用的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15世纪末,英、法两国发展为民族国家,
君主专制: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 历史复习资料
★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
★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
★ 八下历史复习资料
★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