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翊叶知秋yyds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共含7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翊叶知秋yyd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

篇1: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

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

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

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篇2: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精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 ?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 ?古义:平民。 ?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 ? 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

7、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 今义:无比憎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9、开张 ?古义:扩大。 ?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涕 ?古义:泪。 ?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1、兵 ?古义:兵器。 ?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狱 ?古义:案件。 ? 今义:监 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情。(《曹刿论》)

13、池 ?古义:护城河。 ?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居 ?古义:停留、过了。 ?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5、走 ?古义:“跑”的意思。 ?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汤 ?古义:热水。 ?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7、去 ?古义:离开。 ? 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8、但 ?古义:只,只不过。 ? 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9、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0、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 ?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

21、文理 ?古义:文采和道理。 ?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2、致词 ?古义:对……说话。 ?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句: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23、再 ?古义:第二次。 ? 今义: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4、何苦 ?古义:怕什么。 ? 今义:不值得做。

例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5、捐 ?古义:丢弃。 ? 今义:献出。

例句:乃捐金于野。(《乐羊子妻》)

篇3: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

关于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汇总

1、秋毫:古义“纤细的羽毛”;今义“比喻最细微的食物”如:明察秋毫《童趣》

2、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如:唯危楼一座《山市》

3、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

4、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十九”如: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5、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如: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6、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7、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典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8、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如:虽人有百手《口技》

9、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如: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

10、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1、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如: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2、新:古义“最近”;今义“跟'旧'或'老'相对”如: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13、至于: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如: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14、略:古义“一点儿”;今义“跟'祥'相对”如:人物略不相睹《观潮》

15、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如: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16、东西:古义“指代方向”;今义“泛指人或事物”如: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17、会意:古义“对书中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今义“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如: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

18、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19、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如: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0、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如: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21、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如:长跪而谢之曰《唐睢不辱使命》

22、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不道德”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3、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献十金《公输》

24、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如: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5、所以: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如: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6、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27、地方:古义“地方;方圆”;今义“区域”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8、何苦:古义“哪怕,怕什么,愁什么”;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篇4: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

1.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例: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2.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例:烈士暮年(《龟虽寿》)

3.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例: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4.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例:年已蹉跎(《周处》)

5.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例:令名不彰(《周处》)

6.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例:何坐(《晏子使楚》)

7.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 一事实的连词。)

例: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8.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9.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例:居数月(《塞翁失马》)

10.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例: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篇5: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知识点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

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走,奉献。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单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

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西门豹治邺》

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含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抒发心情。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列传》)

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②有某种打算。例如: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篇6: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 古:大腿。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 古:多少。今:语文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 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 (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 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 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 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 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 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 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古:这样。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 古:在这时。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 《核舟记》) 古:特别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彭端淑《为学》) 古:雇船。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出处同上) 古:及,到。今: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古:渐渐。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古:只不过。今:特殊,超出一般。

篇7: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1.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北面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古义:面朝北(称臣)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便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古义:便,就;利,吉利

例如: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4.便宜

今义:物品价格低;读piányi

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读biànyí

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史记?张释之列传》)

②方便

例如:我陪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5.博学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不避

今义:不躲开

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7.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8.不好

今义:坏

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9.不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例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成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古义:长大成人

例如: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

11.初一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12.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13.从而

今义:连词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4.大风

今义:大的风

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15.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

②土地方圆

例如: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

③大地的形状是方的

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16.反复

今义:重复

古文:①扭转形势

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②书信往返

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17.方面

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古义:方向

例如: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18.放心

今义: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

例如: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问说》)

19.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0.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

21.逢迎

今义:奉承、拍马

古义:迎接

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22.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古义:那个人

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23.改错

今义:改正错误

古义:改变措施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

24.感激

今义:深深的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

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25.根本

今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

古义:树根

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26.更衣

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27.供养

今义:动词,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

古义:名词,供人享用的东西

例如:事力劳而供养薄。(《五蠹》)

28.孤立

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古义:孤零零的一个人

例如: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报任安书》)

29.故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①先例,旧事

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②所以,事情……

例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察今》)

30.果然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古义:饱足的样子

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后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31.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32.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3.横行

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权势做坏事

古义:纵横驰骋

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4.会计

今义:会计,管理财务计算的人;读kuàijì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读huìjì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35.婚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儿女亲家

例如: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

36.活人

今义:活着的人

古义:养活人

例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徐光启《甘薯疏序》)

37.即使

今义:表假设性让步连词

古义:即,就;使,让,叫

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38.几何

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古义:多少日子

例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39.假借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古义:宽容

例如: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40.交通

今义:来往和运输

古义:①勾结

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互相通连

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41.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42.鞠躬

今义: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3.具体

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44.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45.可怜

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①可爱

例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②值得同情

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③可惜

例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46.可以

今义:能够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47.口舌

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义:口和舌,代指语言

例如: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8.空中

今义:天空中

古义:中间是空的

例如: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49.空文

今义:说空话的文章;有名无实的规章条文

古义:文章

例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也。(《报任安书》)

50.来信

今义: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古义:来送信的人,信使,这里指媒人

例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51.牢笼

今义: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古义:包罗,概括

例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52.老大

今义:长兄,长子,船老大

古义:年龄大

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53.烈士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4.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55.明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

例如: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56.模拟

今义:模仿

古义:想象,揣摩

例如: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模拟得之。(《与妻书》)

57.南面

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称帝)

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58.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59.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60.前进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

例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2.勤恳

今义:勤劳而踏实

古义:殷勤恳切

例如: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63.秋天

今义:四季之一,秋季

古义:秋季的天空

例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4.去就

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古义:舍生就义

例如: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65.然而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古义:这样,可是(却)……

例如: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66.人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古义:①人的常情

例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②人心、世情

例如: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原君》)

67.人物

今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古义:人和货物

例如: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货殖列传序》)

68.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69.孺子

今义:小孩子

古义:年轻人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70.扫除

今义:清除肮脏的东西;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

古义:打扫台阶

例如: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报任安书》)

71.山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义:①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例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例如:晋兵先下山东。(《史记?晋世家》)

72.伤心

今义:内心痛苦

古义:心灵受到损伤

例如: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报任安书》)

73.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74.审问

今义:审讯

古义:详细地询问

例如: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问说》)

75.师徒

今义:师父徒弟

古义:指军队

例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

76.使者

今义:奉使命办事的人

古义:送信的人

例如: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祭十二郎文》)

77.是非

今义:①事理的正确与错误;②口舌

古义:这不是

例如: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78.首领

今义:本指头和脖子,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古义:指头颅

例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五人墓碑记》)

79.束手

今义:没办法

古义:捆起手来,意思是投降

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80.树立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事情)

古义:做出的业绩和从事的职业

例如:何也?素所树立使然也。(《报任安书》)

81.虽然

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例如:虽然,董、聂不足道也。(《谭嗣同》)

82.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

20个常见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劝学》相关词语古今异义

兰亭集序的古今异义词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合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今异义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复习资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