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道德的本质和存在(共含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人在何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道德的本质和存在
所谓道德,就是人们在一定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所生成或向往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则,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特殊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现象.道德现象存在于人生领域、社会领域、自然领域和信仰领域.
作 者:孔润年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陕西,宝鸡,721007 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道德本质 道德存在 人生领域 社会领域 自然领域 信仰领域关于道德本质的论述及道德作用的探讨
本文评析了西方和中国伦理学家对于道德本质的'论述,指出了他们的成就和缺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肯定了道德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作 者:滕汉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221000 刊 名: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6(4) 分类号:B0 关键词:道德 本质 作用马克思论人的存在、本质和特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以其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方式而存在的.因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特殊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塑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
作 者:孙晓毛 Sun Xiaomao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湖北,黄石,435002 刊 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1 21(1) 分类号:A81 关键词:人 存在 本质 特性道德本质及相关问题讨论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纯粹的、单一的思维活动.在此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活动没有受到任何其它因素的影响,完全是潜意识的、非理性的.道德意识活动源于社会性人类的公平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社会中一切善的行为的基础,也是道德社会性评价形成的'基础.以公平意识为起源的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作 者:王东 Wang Dong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57 刊 名:昌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 年,卷(期): “”(1) 分类号:B82 关键词:道德 道德本质 道德评价 道德实践行为 道德起源 道德与利益 道德与良心 道德与现实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费尔巴哈对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作了大量的论述,主要包括类存在与类本质的关系、感性存在(个体存在)与感性本质(个体本质)的关系以及类与个体的关系.在感性存在与感性本质的.关系问题上,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本文将对他的这一思想及其意义进行考察.
作 者:舒永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516.36 关键词:费尔巴哈 本质 存在试论诚信的道德本质
文章分析了诚信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并针对诚信的道德本质进行了探讨.
作 者:张文健 作者单位:平果公路局,广西,平果,531400 刊 名:企业科技与发展 英文刊名: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年,卷(期): “”(16) 分类号:B82 关键词:诚信 道德本质我→你存在关系中的道德作为论
当前道德状况的恶劣,在于越来越多的“我”信守“他→社会”式行动模式和道德评价模式,使我的道德不在场,由此形成我对道德的不作为,这种不作为行为本质上是我对我之存在故乡和生存家园的放逐.改变这种道德状况的有效途径是重建我的道德,使我重返以“我→你”为原初存在结构的关系世界,重建以我与自然、我与人、我与精神实体为三维向度的`生存家园.我的道德的重建的主体前提是重塑我的道德意识、明朗我的道德态度、明确我的道德责任,形成我的道德在场坚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展开道德作为;我的道德作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我所不欲勿施于你,我之所欲亦施于你;我欲立而立你,我欲达而达你.
作 者:唐代兴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 34(1)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道德转向 我→你关系 道德作为 存在故乡 生存家园★ 论道德
★ 道德本性论
★ 论道德情感体验
★ 论道德社会场
★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 秩序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