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共含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留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陕西省神木县第六中学孟春艳
【摘要】通过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关键词】高中英语;积极情感
【中图分类号】G56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07-0068-02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二、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这样,评价结果就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前面提到的教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此外它还可以体现在其他方面:
1、课堂中,结合教学进行信心教育。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例子,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注意例句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句子,如:在用although 一词造句时,以下两个句子都正确无误: (1)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didn‘t pass the exam.尽管他非常努力的学习,却没有通过考试。(2) Although he failed theexam, he didn’t lose heart.尽管他考试不及格,他并不丧失信心。
但是很显然,例句(2)比例句(1)更具乐观色彩。长期下去,这种乐观、向上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产生虽微妙却能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做出及时的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别忘了用“Very good!”(很好!)、“Excellent!”(好极了!);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好)、“well-done”(不错)“Clever boy/girl”来表扬,让他们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培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用“Make it easy.”(别紧张)、“It doesn’t matter, just have a try”(没关系,来试一下)、“Try it again.”(再试一次)、“I believe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是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紧张情绪。
2、课后结合作业检查,做出积极评价。所有的学生都十分关心和在意老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因为一个分数,一句评语都表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作业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一块园地,也是同学们之间相互比较的根据、相互竞争的动力。细致的批改、积极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还要对于学生写错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自己还要写好阅后记。试想一个老师改作业从来只有一个日期的话,恐怕学生连作业发下来后看一眼的兴趣都没了,长此下去,作业、学习的兴趣也就没了。
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办板报英语角、举办英语竞赛活动等,让他们充当其中能胜任的角色,从而在参与中充分表现他们的才干,在活动中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信心总是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树立信心。
三、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为了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课堂是语言学习参与者(即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导致不同的师生角色和师生关系,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因此课堂上的情感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活动方式和学习效果。普遍性的问题适体交流、集体讨论,个别学生的问题则适合单独沟通,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看它能否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能,而且还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师要按时上、下课,充分准备好教学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资料,设计好每一个活动和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独特个性倾向,给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在课堂上运用他们的.观点和建议,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这些都有助于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教师应该给学生以宽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又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经历了成功之后,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感,进一步转化为获取更大成功的内动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应该如此,对那些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即使有些学生在参与时,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教师大可不必急于纠正,因为有些错误仅属于暂时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的,教师仍要及时地鼓励他们;当他们完成任务活动遇到困难或受阻时,教师要常以“Don’t be shy. Don’t be afraid.Think it over. Try it again. Believe yourself. ”等话语进一步启发引导,其作用远远胜过于简单粗暴的指责。
此外,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倾注热情,激发自信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勇敢的付诸实践,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成功。只有这样,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诗朝,情感态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 年05 期
2、阚翠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J];中学教学参考 年16 期
3、赵志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培养[J];考试周刊 年18 期
4、赵永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积极的情感态度[J];魅力中国2009 年13 期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小学生的.情感稳定性差,可塑性大.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非常重要,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 者:马振洪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东营小学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培养 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红 梅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学校)
摘 要:对于现代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而言,英语教师的工作重心除了是将基础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英语的方法教授给小学生之外,最重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内心可以对英语知识产生积极健康的感情、观念与态度,这样学生才能够喜爱英语,积极学习英语学科的知识。为此,立足个人参与英语教育活动的经历,分析如何引导小学生养成健康的英语学习情感、态度。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人类的人格素质中最关键的构成要素,虽然当前许多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为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着手引导小学生养成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情感,但由于部分英语教师尚未掌握培养小学生积极情感的策略或没有转变过去的教学思维,因此难以在英语课堂上取得理想的情感、态度培养效果。为增加诸位同行对小学阶段英语情感教育的认识,笔者以自身经验为出发点,提出了引导小学生对英语知识养成积极情感的策略。
一、对英语知识的导入方式进行改良,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对一门学科的认识与喜爱主要立足于自身对这门学科的主观感受。要想让小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英语教师应该对过去常用的英语知识导入方式进行创新,并运用适宜的技巧为小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比如,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四年级上册Unit4“Friends”这章内容时,可以在讲课之前,让学生尝试运用英语简要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为提升课堂导入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为自己和朋友起一个英文名,并运用英文名进行介绍。()采用这样的方法导入课文知识,不但能够调动小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主动性,同时还能使小学生体会到应用英语的作用和价值。又如,在讲三年级上册Unit 4“We love animals”时,可以在课前给小学生播放英文版的《功夫熊猫》,然后再导入课文内容。在观看了影片之后,教师可以从中指出一些常见单词与常用的会话句型,使小学生能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学到有用的英语知识,令学生感受到认识单词、掌握英语句型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主动和小学生讨论电影的情节,拉近教师和小学生的情感距离。
二、通过师生交换身份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
要想使小学生对英语学科和英语教师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可以主动认识和掌握英语知识、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换身份的方式,让自己能够理解学生的'心情,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情感、态度,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认识与理解。比如,英语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六年级上册Unit 4“My Holiday”这章课文时,可以先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让小学生运用英语谈谈自己在假期中的经历,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在放假期间的见闻或自己参与的户外活动。随后,教师要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一遍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与单词。完成了基本内容的讲解之后,教师要运用余下的时间开展师生互换活动,通过投票形式或推荐的形式选出1~2名学生尝试充当英语教师的角色,而教师也要坐到学生的座位上听学生讲课。开展师生互换的活动,不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谅教师,让教师理解学生。
三、根据小学生的喜好选择英语资料,拉近师生距离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可能并根据小学生的喜好来选择英语学习资料,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英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比如,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五年级下册Unit 4“What are you doing”这章课文时,除了给学生介绍课文提及的现在进行时知识外,还要为学生扩展时态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把英文精简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部小说作品,并将其中涉及时态知识的具体和段落点出来。比如红心K曾说过“Begin at the beginning and go on till you come to the end then stop.”这句台词包含多种时态,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句子的结构进行探析。
总之,在小学阶段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小学英语中的情感、教学教学环节越来越重视。担任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职人员必须提升自身开展情感教育工作的能力,同时必须更新自身的英语教育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英语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作者根据自身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开展情感、态度教育的经历,总结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陆燕绮。浅议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02):699-701.
[2]卢海燕。让学生在听力中找到自信[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165-167.
[3]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6):212-214.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有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学生一旦对英语发生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目的性教育。学英语的目的已经不仅是能说几句外国话,为了升学和就业,而是为了今后能在多元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学好英语对促进新世纪国际间的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有重大的意义,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学方法多样,教师要利用音像、网络资源、计算机和多媒体软件等各种手段,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向学生介绍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3)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亲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
二、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Dulay et al.1982)。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英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些学生英语学的差,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原因主要有:(1)学了英语派不上用场,认为英语对自己的生活或今后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2)英语难学,容易遗忘,缺乏意志力。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兴趣。(3)教师教的不得法。
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找出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1)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另外,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英文歌曲、演讲、短剧表演、英语角、办英文报纸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教师授课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使学生觉得英语不难学。
(3)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型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形式的学习动力。
三、尊重个体差异,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Brown(krashen,1985)说过:一般说来,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地发挥自己水平,更不容易受约束,而且这种自信心的力量使得他们的自信心更不易受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所威胁。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对自己更有信心,相反,成绩差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3)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交际情景应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难易适中,确保人人都能开口,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有耐心,对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容许个别学生沉默不语。
四、多一些关心、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是一种全新的语言,与汉语相比有极大的差别,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实践,要敢于开口,不怕出错,并要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才愿意与教师交流。
(2)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当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多一些赞许和表扬,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获得帮助。
教师应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如pairwork、discussion等),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另外,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初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连城二中 林小凤
摘要:本文就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进行剖析,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积极的情感态度 英语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整个人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育中,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情感空白。这种倾向在语言教学中表现为过分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新课程标准》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二 .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凡是符合人的需要或能满足人的某些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们积极的情感,包括兴趣、动机、自尊、自信、愉快或惊喜等心理状态。积极的情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如:具有乐观向上和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此相反,不符合或妨碍人们某些需要满足的事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情感,包括焦虑、抑制、害怕、愤怒、胆怯、沮丧、厌恶等。在英语学习中,消极情感是不利学生潜力的发挥的,如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考试过分焦虑,或由于过分紧张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利,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英语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积极的情感,是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有利于调整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品质,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增进师生共同参与及和谐发展。而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
三.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转变教师角色,铺垫积极情感的培养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作为过程的控制者和活动管理者,而且是学生成绩控制者和学生发展的制约者。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是主体、权威;学生是知识接受者,是客体、服从者。教学几乎是一种机械的单向传递方式,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压抑,造成情知分离及认知发展的困难,势必学生学习被动、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轻松心理氛围,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传统意义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达到教学相长。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作好铺垫。
2.以情感化学生,引发积极情感
动情是引发情感主体积极的情感反应。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是形成教育效果的条件,又是一种催化。教师必须具有真挚和丰富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情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多与学生谈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需要,及时地向学生伸出温暖的手,为学生排忧解难。如学生思想情感上出现障碍,辅之以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使之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学法指导、知识弥补,帮助树立信心;对经济上的困难生,发动全班一起想办法献爱心,感受集体的温暖;学生总有犯错时,绝不动辄批评、训斥,而要晓之以理使之认识、改正错误,以宽容的心善待学生。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真情和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身心愉快地参与语言学习。
3.注重教学方式,渗透积极情感的培养
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因此,悉心研究教材,精心策划,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最直接途径。下面结合高一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1)创设真实情景的任务
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新教材,任务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提供真实的情景,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任务,让学生有源可思,有话可说,有题可作,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综合应用的任务中来。如学习第6单元Good manners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Contrast study on table manne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去发现、比较和探究中西方的餐桌文化。在第3单元The silver screen 中,让学生写My favourite movie star,介绍他们最喜爱的电影明星,是他们熟悉乐做的。
(2)开展丰富的合作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开展采访、表演、辩论、演讲、编故事及研讨等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更多时空表现自我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观察、想象、探究、实践及合作互助等的欲望,培养积极的情感。如第15单元Warming up和第21单元Integrating skills中的看图编、演、写的练习,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合作表演等多种情感的渗透。第15单元的语法学习“主谓一致”,让学生分组归纳初中已学过的该语法现象并讨论、发现新规则用法,选代表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自编练习互测,实现探究合作中的自主学习。
(3)应用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新教材课文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许多鲜活的人与事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如有关Helen Thayler、Franklin、Oprah Winfrey、Yao Ming等名人的文章的学习领悟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过程。他们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成功不仅靠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气、意志、信心等因素。
(4)发挥例句的引导作用
英语教学中为引起学生注意、帮助理解、加深记忆语言现象,列举例句是十分必要的。举例讲求质量,富有艺术性。举高考题为例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幽默风趣的例句可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时事的例句可以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一些英语名言警句可以陶冶情操,迁移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The hen’s work today is laying an egg.
Let’s unite together to fight against SARS.
Success depends on hard work.
Doubt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5)实现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在英语教学中,尽量使多媒体手段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把知识用生动的视、听方式刺激学生的感知,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第11单元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世界及中国的音乐,既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又是一种愉快教学,容易激发学习动机和保持学习热情。
4.采用积极评价,促进积极情感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皮格马利翁效应及教学实际亦证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能起到较好的鼓励作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不足进行正确归因,使学生感到努力就有希望。重视使用积极鼓励语,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产生学习动力。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流露出热情。答对了,应及时肯定:Good Excellent Interesting I’m glad to hear that etc.教师的表情话语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参与的信心。答错了,要使用建议性的、易接受的、委婉的表达:Would you like to think it over? Work harder,and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使学生重树信心。作业中积极的评语可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如:Your handwriting is wonderful! You are creative ,but why not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 Failure is mother of success.Try again and again ,and you will catch up with others.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目标,采取适当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激发成就感和自豪感,促进参与欲,促进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结束语
外语教学专家HS Chuman 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在英语学习中不容忽视。教学中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利用能影响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9-31
[2]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7-18
[3] 张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03-404
[4] 李建平,黄萍. 实施英语情感教学 培养中学生运用情感策略的能力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5):23-25.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培养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情感培养是英语课程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教师通过自己的情感意识,采用适当的.情感策略,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 者:赵志成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8) 分类号:G63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情感态度 情感培养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情商的培养论文
一、情感与情商
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缩写。智商指的是智力系统;而情商指的是非智力因素, 即除智商外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而影响人认知过程的其它心理因素。通常人的情商有五个方面的表现:做一切事情的动力为自动自发、目光远大、善于情绪控制、认识自我自知之明、善于人际沟通与合作。英语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它既离不开智力因素(智商),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情商);它们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将情商和智商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智力活动由被动状态变为积极的活跃状态,大大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提高。
二、教师情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中以情感为突破口, 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要有亲切丰富的表情、端庄自然的教态、敏捷严密的思维、纯正优美的语音、规范漂亮的板书。在课外,教师最好能跟他们一起谈“超级女生”、粉丝、流行音乐……时代在变,学生的实际心理年龄在变,对教师的定义也在变。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对事物发展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往往教师点滴行为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是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学习英语的兴奋点。这是教师应该刻意设计的重点。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但它与语文又有明显的差异,关键在于它的“洋腔洋调”。所以教师在上课时的举止,面部表情,腔调就可迅速调动学生的新鲜感,让他们兴趣突增。再者,高中生也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凡是教师精辟的讲解和生动的描述、风趣的谈吐、幽默的话语都能激起他们心中层层的智慧浪花。生动的英语教育,可以增进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精选合作话题
在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写,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等,都具有大量的需要学生积极合作的言语交流活动。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利用这些授课形式,捕捉一些有利于合作的题材。这些话题应与课本内容相关, 以便学生能有话可说, 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师生之间的情感是真切而纯朴的,有时老师只需要一次精彩的授课,对学生有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就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一个冲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老师在自己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三、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其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是内因,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等都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是外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英语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它既离不开智力因素(智商),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情商);它们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智商高的能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但并不等于能学好知识。要使智力发挥潜能,还需情商的巨大推动作用。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只承担着对活动内容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任务。而非智力因素起着引发、定向、激励、强化智力活动的作用。情商不仅影响了智力活动过程,而且对智力发展速度也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建立师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
要提高学生的情商,融洽师生关系,情感培养是第一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师道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想感情的能动的主体、一个发展中的人。要理解学生的向师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情感,信任学生,增强自律。“信任才能亲近,自律方有进步。”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高中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提高学生情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牵引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和直观教具,借助动作、表情等非语言方法和手段,积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信的语言环境, 引导学生在这种贴近真实的语境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养成敢说、喜欢说的好习惯。
3.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 发展英语技能过程中采取的步骤、方法和技巧。(1)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2)根据学习内容或训练要求,确定专题培养目标,集中进行学习策略培训。如:词汇记忆策略培训、写作策略培训或交际策略培训等。(3)针对个别学习策略问题,以点带面进行培训,提高学习策略意识。(4)把策略培训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有意义的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交际活动的同时,既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意义,又提高策略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不是天生的, 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造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要捕捉有利时机,及时地用目光、语言、表情和动作表扬鼓励他们, 使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声中和同学的羡慕眼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进而产生努力学好英语的信心和欲望。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问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问情感的交流.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朱显愿 蒋小青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根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
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1.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
3.What questions could you rais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4.What would you write about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
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如:
-
教高一 Unit 9 Computers Lesson 34时,可问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our future life?
-
教高二 Unit 5 Charlie Chaplin (2) Lesson 19时,可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California at that time? Why?
-
教高二 Unit 9 Saving the Earth Lesson 33时,可问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opulation and pollution?
-
三、课文复述法: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 、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如:
-
教高一 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可以不断更换人称让学生复述:①Suppose you are Mr.Pattis\Mr.Little.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Ms King.②Suppose you are Ms King. 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yourself.还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改为四个短剧,然后进行表演。
-
教高一 Unit 22 Lesson 86-87 Britain and Ireland,教高二 Unit 1 Lesson 1 Disneyland, Unit 7 Canada Lesson 26等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为游客作介绍 :Suppose you are a guide. Please make an introduction of Britain\Ireland\Disneyland\Canada to a group of visitors.?
四、读后续论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的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如:
-
教高一 Unit 18 The Necklace Lesson 69-70时,可提出:How was Mathilde when she heard the necklace was made of glass? What would she do? What could you do if you were Jeanne?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和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课后还要求学生续写剧本的 结局篇。
-
教高一 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时,可提出:Would Ms King stay at Mr.Little's company? Why or why not? Please imaging the end of the story.
-
五、作业开放法: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 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如:
-
1.每上一个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时新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将这些词汇和句型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或对话中。
-
2.对于一些连词和句型,也可设计半开放型的题。如,Yesterday evening I was about to go out when .
-
3.经常布置一些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相当有益的。
-プ苤,“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应当在不同课型以及同一课型的不同环节中,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根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用下列内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1.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
3.What questions could you rais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4.What would you write about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
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如:
?
教高一 Unit 9 Computers Lesson 34时,可问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our future life?
?
教高二 Unit 5 Charlie Chaplin (2) Lesson 19时,可问What would y
[1] [2] [3] [4]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论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习得英语文化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过程,教师要采取种种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教师要将学生的思维训练放在核心地位,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笔者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问题导读诱发个体思维
问题驱动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问题始终终是课堂的焦点,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法方式既是课堂走向深入的途径,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应然需求。问题是思维的主要切入点,阅读课堂设计适切的问题,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驱动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师要研究个体,关注个体,在英语课堂上做面向个体的英语教学设计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排他性,任何其它的外部诱因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阅读这一大前提下,离开了它,培养学生的个体思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前后要有关联性、梯度性、渐次性。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以“剥洋葱”的方式将文本的核心价值揭示出来,只有问题本身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阅读才能走向深度对话,学生的思维才能愈发敏锐。当然,教师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问题在学生思维的王国里持续发酵,走向文本内涵的制高点。
2. 利用典型词语引发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指学生在文本自主解读过程中,从已知信息出发,思维向多个方向思考和联想,形成多维度、立体性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时空。阅读文本富含大量的思维“矿物质”,只有从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典型词语,并以此为中心向文本的前后左右扩散,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才能触发发散思维,形成思维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的编写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每个单元都有其核心话题和坐标,这在单元标题中表现地犹为明显,教师要抓住教材,吃透编者意图,在阅读设计时以典型词语为中心,设计出适合学生心理和想象的活动、问题,从而让学生围绕着这些典型话题、核心词语和目标词汇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Reading: The economy or environment此文本讲是经济和环境的关系,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和环境的核心词汇来展开,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 damaged by, be destroyed, poisonous chemicals, have a good effect on, cut back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 on,以这些核心词为主轴,课堂才能“形散而神不散”,生成有效的文本理解。
3. 利用关键信息启发聚合思维
关键信息是指在文本理解和文本发展过程中对文本内核起指示、强调、暗示和升华的词句,它是一篇文本价值得以体现的主心骨。众所周知,“文以载道”,一篇文本的“道”要通过各种方式让读者“会其意、悟其魂”,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文本的关键信息。无论是略读、速读,还是精读与泛读,都是将关键信息的获取作为重中之重,找到了关键信息,学生的思维便有意识地向其聚合、靠拢、集中,从而形成一个个“次中心”,这既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关键信息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微观层面有:特殊语义块、起承转合性连词,情感和态度类词。宏观层面有:主题句、段旨句、点睛句和引用句等,“挈领一顿,百毛皆顺”,抓住了关键信息,也就抓住了文本内涵的牛鼻子,为此,教师需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协助学生以关键信息为纲,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利用文本分析促发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或叫评判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以自我的见解和认知为基点,对原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批判性思考,作出评判性理解。它不是随意想象,而是有理有据的推断,是对文本的内在蕴义进行质疑、辨析、判断和反思后形成的别样评判。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4 Modern life 中Unit 1Advertising 的主题是广告,笔者在设计中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Do you think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completely right? And why? 在学生认识到本文只提到了广告的“弊”而忽视广告的“利时”,我便因势利导,提出后续问题:How do you think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Give your ways of rewriting the text. 后来,我便让学生大胆猜测,激活学生的心智,利用头脑风暴,让学生将广告的“利”也充分展现出来,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升级性修改,学生在重建文本的过程中促进了发散思维,体验了成功感和获得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情感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活
动中有意传授的知识,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其中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时,就会开始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就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一、激活情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要使其变为有效的动力,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激发。通过激活学生的情感,向学生显示需要对象和学习活动间的联系,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和认知的渴望,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导入新课时,通过创设情境,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例如导入JEFC Book3 Lesson10时,教师先给学生看一幅街道上充满垃圾的画面,然后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reet?”诱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教师接着对学生说,“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Let's see how my
friend dealt with his rubbish?”。这样导入,接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道德感和美感同属情感因素,是由道德生活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与观念是否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满大街乱丢垃圾是不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污染了环境,毁坏了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在道德感和美感的驱使下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这一点得到了实验的检验。我们在初中二年级的一个教学班分别抽取了认知水平中等的两组样本,每组十人,同时阅读同一篇约150个单词的短文,规定三分钟之内读完,读懂后举手示意。教师在试验组阅读之前用了十秒钟激活学生的情感,对照组直接读。结果:试验组能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思路清晰,仅用两分零三十秒全部完成;对照组五十秒钟之后才理情思路,七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人后延了二十秒钟,时间差为四十秒。实践证明,学习新内容时,对情感有效的激发能使学生增强探究问题的动力,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发情感,有利于“任务型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为了达成某一结果,必然会产生成就动机,学生就会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
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这种成就动机与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
集体主义情感以及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是分不开的。因此交给学生
“任务”时,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课时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
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习JEFC Book 3 Unit 5,该单元的内容是谈论旅游方面的事情。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几幅祖国美丽的风景名胜画,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要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目睹名景圣地的欲望和动机,然后启发学生,“If you decide to travel around our beautiful county
,where and how will you go?”学生结成小组,讨论打算去哪些地方旅游,然后明确分工
,具体负责订购车票、食宿、日程安排及旅游路线、旅游景点地理风情介绍的学生分别搜集
语言材料。准备就绪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介绍并说明他们的旅游计划及安排。由于“任
务”具体明确,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会促使他们积极地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
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了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
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
到发展。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意愿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进行认知性学习也进行情感性学习,一旦经过自身的努力钻研与思考,完成了某项任务或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会表现出无比的喜悦,这无疑又有利于学生理智感的发展。
三、体验愉悦的情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去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因此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愉悦时间感体验呢?
(一)以教师的爱心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例如九八级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的纪律非常好,学生与教师配合默契,教学成绩远远高于其他七个同轨班。我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低成就的学生倾注了更多的爱。课上常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课下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爱屋及乌”心理效应,所以学生非常喜欢上我的英语课,并由此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二)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美感能够牵动学生的理智感,激起他们对科学知识热爱的感情。美能把学生带入想像世界中,使其想像丰富活跃起来,进而调动表象存储,进行重新组合构成新意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美的感受。有一位英语教师的美术功底比较好,他在黑板上画出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制出的投影片色彩搭配得当,并经常播放音乐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特别是在学生表演对话的时候播放音乐,学生精神振奋、积极乐观、心情愉快,丰富了心理活动。美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技艺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富有审美价值的技艺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师富有表情的动作和语言会激起学生相应的愉悦情感体验。情感是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人的情感体验往往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音、语调外显于交往的过程之中。人的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对该事物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例如学习JEFC Book 3 Lesson 26时,教师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会意的眼神,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轻重缓急的节奏介绍Thomas A1va Edlson的生平事迹,学生会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下,激起心中的情感之火,被Thomas A1va Edison的精神所感动,如果再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一体,会使学生忘身于英语学习的境界之中。学生不仅会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会更乐于接受所学内容的思想、观点。
四、实行以人为本的评价,巩固成就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的学习结果会时常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如何进行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人为本,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例如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或课上提问时,应依据学生的学力层次,把不同的作业或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并采用不同的成功标准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所有进步都应当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产生能力有效感。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的最主要原则是对学习目标的活动作肯定评价,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使低成就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获得成就感,形成一个“会走的走,会跑的跑,会飞的飞”的学习氛围,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更好。否则低成就的学生在竞争性评价的气氛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得到肯定。特别是具有高度附属感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某些努力暂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许,有时会丧失信心,其至学习积极性会下降。但是,教师对他们的表扬一定要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让学生感到有理有据,不要为表扬而表扬。如果当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教师仍然表扬他们“Very good!”,学生不会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更不会巩固成就动机,他们会得出“我是个笨蛋或傻瓜,老师是在安慰我”的结论,反而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学生通过努力仍不能问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首先应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然后给与适当的点拨并勉励他们继续努力,相信他们一定会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优美的教学艺术,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概要:
姓 名:张 伟
性 别:男
年 龄:29
职 称:中教二级
工作单位:南京九中
任教年级:高三
9月
高中英语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不仅把“培养学生在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而且还在“教学要求”部分对“写”作出了具体的达标要求。九十年代以来,英语高考试题中写作的分值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此外,还增加了与语篇分析相关的短文改错,这对中学英语语篇教学与写作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表明了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领域受到了重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常规的教学中英语写作教学相对滞后,多年来英语写作和语篇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已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从历年的高考结果来看,学生的听、读技能在逐年提高,而写作技能却停滞不前,写作部分的成绩尚未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和水平,短文改错也不尽人意。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必须着眼于语篇教学,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同步提高。
写作是教授语言技能的有用方式之一,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内化”。它有助于学习者检验语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习者用英文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和内化,为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读得好不一定就写得好,但要写得好必须懂得读,读得多,甚至要听得多,以增强语感;而说和写互有促进作用。因此,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本身也是教授英语的一个重要目标。
既然写作在学习英语和交际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我们该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从事高中英语人教版新教材(SEFC)六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重视语篇教学
据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不少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时,仍比较侧重“句”而不是“篇”,强调的是“语法”而不是“语义”。学生除了语法和句型外,别无所得。因此,我们在教授课文或是指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重视语篇的教学。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扮演写作者的角色。为此,教师应把范文分析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范文,系统地分析其内容、意义、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等。教学时,教师必须站在篇章的高度,教会学生从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入手,找出中心思想。然后分段,理清文章脉络和篇章结构,并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再将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与训练,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例如:在教授SEFC Book3A Lesson14 Feed the World(1)一文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处理文章:
Step 1: Pre-reading discussion
Questions: (1) What’s the present world population?
(2) How much of the world’s surface is land? Do you think it’s enough for farming?
(Aims: To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topic and prepare them for the reading.)
Step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Fast reading: ① What’s the text mainly about?
② 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What’s the main idea in each part?
(Aims: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know what is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xt.)
(2) Intensive reading-Make notes on the following subjects:
① Facts about present agriculture: _________________
② Reasons for loss of farmland: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Ways of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m: Get th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and grasp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graphs.)
Step 3: Explanation for some language points
(Aim: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text.)
Step 4: Consolidation-Oral practice based on the text
(Aim: Make sure the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both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tails in the passage.)
再如,教授完SEFC Book1A Lesson26 Earthquakes课文之后,我还通过以下任务加强学生的语篇建构能力:
1. 复述:Please describe the two earthquakes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
2. 仿写:Please write a report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时间:9月21日清晨
地点:台湾中部地区
基本灾情:强度为20世纪台湾地震之最,房屋倒塌,水电供应中断,死亡两千多人,伤者几千,许多人失去了家园。江泽民主席发表讲话,表示愿尽一切可能帮助受灾群众。(可适当发挥)
这样,通过“篇-段-句-篇”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掌握了一般文体应遵循的“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
二、重视语境教学
在分析课文和对话时,要注意语境分析。因为语言意义的理解、表达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都要通过语境来完成。所谓“语境”,即“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对话语的解释有作用的任何背景知识”。因此,分析研究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对于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极为重要。要注意把握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背景语境等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得体的英语。例如:在处理SEFC2A Unit2 Smoking对话课中的句型“Do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时,我设置了几个不同的简短对话,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1) -Can I smoke here?
-No, you can’t.
(2) -I must have a cigarette.I can’t go without it.
-Can’t you smoke? It’s smelly.
(3) -Do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
-I’m sorry, but it’s not allowed here.
表演时,几位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惟妙惟肖,其他同学在现场气氛的感染下,立刻能选出第三组对话最为得体,最符合情景语境,甚至有人提出在答语中还可加上“By the way, 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的句子,以便使语气更加委婉客气。
三、加强基本功训练
教学不仅要重视语境和语篇结构,还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要针对学生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易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单词的拼写,主谓的一致,时态的呼应,人称的照应,以及比较的照应等等。通过语法知识的训练,达到语篇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语义衔接的目的;分析理解词汇,以便能通过词汇的选择来达到衔接的目的。
四、坚持写作训练
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是以一定量的训练为基础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教师教学的策略应是自始至终地抓学生的写作训练。具体地说,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手段和方法:
(一)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训练时可采取连词成句、模仿造句、回答问题、换词改写、完成句子等形式。例如:
1.Combine the following words into a sentence.
(1) I, I, walk, walker, slow, never, a but, am, backwards.
I am a slow walker, 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2) the, meal, cleverest, cannot, without, cook, rice, housewife, a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2.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 The person whom I admire most is....
(2) Although slavery ended in the USA in 1865, blacks....
3.Join the sentences without changing their original meaning.
(1) After Mr Smith left the theatre.He headed straight for home.
After leaving the theatre, Mr Smith headed straight for home.
(2) It is impossible to remove in a few hours all the boxes.The boxes have been piled up in the room.
It is impossible to remove in a few hours all the boxes piled up in the room.
⒉ 发挥汉译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练习,不但能使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而且能提高他们用词的准确性。高中英语新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汉译英练习,教师必须从一年级抓起,以使学生练就连句成篇的扎实基本功。
⒊ 引导学生运用语篇衔接手段写课文的概要(Summary)和完成每个单元的写作练习(Writing)。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选词准确,结构严谨,语义连贯,教师可选出课文的一些关键词汇(Key words),并给出主题句(Topic sentence),让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在做写作练习和写课文概要时,要求学生运用语篇衔接手段使文章前后连贯。
⒋ 每周挑选一、两篇优秀的学生作文在课堂上集体评阅。在课堂评阅时,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构思、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等诸方面,充分肯定作文的优点,特别是对英语的使用给予较详细的讲评,使学生多接触正确的内容,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
正像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一样,英语写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活动。因此,导致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还需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要在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方面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强对写作教学方面的深层次研究。通过写作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以达到教授和学习英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胡兆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顾日国:《英国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初明:“以写促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戴军熔:“开展综合型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第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出版社,19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论文
摘 要:批判性思维所指的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应该具有质询、分析事物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学生自身辨别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及对于事物正确的认识上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我们就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批判性思维所指的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应该具有质询、分析事物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学生自身辨别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及对于事物正确的认识上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我们就能看出,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当中进行实际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于这种研究可以结合现阶段高中生英语教学的特点和方式,分析总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根据现阶段教材内容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英语是一种语言类学科,部分英语教材中包含很多有关日常人际关系和现阶段社会现象的内容,在很多英语教材中,经常会融入一些具有思想哲理的内容在里面,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以引导的方式进行培养,同时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此问题。对于课本所产生的是非判断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教师在一旁进行准确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辨别能力。对英语课本中设计的情景教学,根据不同事件的不同情景进行不同辩论,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事情组织学生进行辩证讨论,根据不同的学生意见进行批判性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思维提高,使其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形成有力的价值观念,可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1]。
二、利用英语阅读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个人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要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而且要在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比较强大的语感,更要借助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本中的信息的处理及获取能力。开展英语阅读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这是一种有目的的训练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主要应该注意的是学生是否通过阅读而获取阅读技能,不能只是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掌握语法及词汇。如果错误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那么对于整体的阅读就失去本来的意义。在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手段当中,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而作用于英语阅读手段里,有效培养出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在英语文章当中所出现的观点或是主题思想进行分析、概述都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实际的写作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方面,大多数情况都是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的同时可以分成很多角度进行研究与探讨,要求写作时学生突破自己的传统思维,融合自身的思想进行写作,这就与培养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学生在写作时参考老师给的题目及部分内容进行全面思考。同时对老师所给的参考资料进行批判性考虑,应当有自己的思想。对于不同于课本及教师的观点应当给予学生大胆鼓励并加以深刻的研究,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自身的思考,同时给予最好的建议和正确引导,还可以通过一些隐性手段对学生所提出的批判性思维给以一定量的启发。培养学生自身敢于批判性地看待教材当中所提及的内容,这对学生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2]。
四、结合实际实例培养学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时候,应该多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这对学生自身培养批判性思维有良好作用。通常情况下在英语教材当中就会包含很多当前的社会现象,比如空气质量整体下降,全球气温逐渐上升,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等等,这些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在教师进行观点问题阐述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调查现阶段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全球气温上升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同时也要对学生所列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考察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验证自己所总结出的结论是否合理,同时要对问题进行比较,学生还要能够明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是否正确,再通过教材所罗列出的具体实例和学生自身所总结出来的方案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和直观地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总结,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好的方式之一[3]。
在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多提出些建议和给予一些正确引导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自主思考,在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全面发展,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导师,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老师自身就要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针对当前英语的教学现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下面我结合阅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书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之举。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教学效果与质量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热议的话题。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仅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而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与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日常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结合学科特点,培养良好品德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英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学《I can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时,我先介绍 Sarah 的话语:“Hello, boys and girls. I am Sarah. I’m helpful.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pick up rubbish. Are you helpful?”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表达自己通过做志愿活动而获得的劳动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等优良品德。
二、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处理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利用四级制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T)―助手(TA)―组长(GL)―组员(GM)”的小组模式下,进行小组式探究、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彰显人格魅力,启迪习惯养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包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任务型活动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独特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使其分清是非对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活化教学方法,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创设情境,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形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品质。
五、整合学科知识,引导正确发展
英语教师要整合学科知识,列举一些正确行为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错误行为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判断自己言行的对错,从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现代网络,向学生传授核心素养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较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四川省盐源县盐源中学 谢春琼
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在此希望能和大家切磋。
一、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即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显示,那么课堂会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可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在合作制图中,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制作并组合插图部件,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制作插图时,要求:①制作灵活。②美育教育。③广泛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教师指令摆放小拼图到指令位置,进行大量的听说,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立足双基,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只有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首先,他们要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奠定知识基础,因为基础知识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即“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在英语教学中,要立足于双基教学和训练,力求做到学生学有发展、学得活、学得透。①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知识,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②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提问、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思维方法指导知识学习。
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与教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由于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全体教师深入开展“建立学生主动学习机制,培养学生自学英语能力”的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针对此课题,笔者与备课组全体成员一起协商,为学生精心设置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 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了、学活了。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教学,要求学生针对目标,做到读思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也无疑使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三、课堂中巧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不断改进教法,开发创新思维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开拓未来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的教材和科学的教法。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
1.创造性复述。复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大脑思维的过程,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因此,笔者在课文教学上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对原文内容和形式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可分为三种:①变更复述。②续篇复述。③概括性复述。
2.发挥性演讲。在上听说课时,尽可能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争取说话的机会。
综上所述,复述和演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种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选用适当方法,灵活使用,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以及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就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笔者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①鼓励性评价。②分层次评价。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
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浅析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语感在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它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需要加强英语语音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重视英语阅读、朗读;并且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还要重视师生问的情感沟通.
作 者:王若水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师范学院英语部,河南,4530030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 “”(14)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语感 培养方法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二、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结果就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前面提到的教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此外它还可以体现在其他方面:
1、课堂中,结合教学进行信心教育。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例子,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注意例句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句子,如:在用although一词造句时,以下两个句子都正确无误:
(1) 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didn‘t pass the exam.
尽管他非常努力的学习,却没有通过考试。
(2) Although he failed the exam, he didn’t lose heart.
尽管他考试不及格,他并不丧失信心。
但是很显然,例句(2)比例句(1)更具乐观色彩。长期下去,这种乐观、向上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产生虽微妙却能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做出及时的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别忘了用“Very good!” (很好!)、“Excellent!”(好极了!);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好)、“well-done”(不错)来表扬,让他们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培养激发他们学习
[1] [2]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重庆市秀山县高级中学校 熊亨秀
英语教学要注意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情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只有充分发挥情感的功能,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情”的氛围,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之“情”,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使之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成为课程教育内容的血肉和灵魂。情感态度与英语语言的关系密切,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
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氛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英语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文章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情感教育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这些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诸多方面,其中都渗透了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可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这些德育素材,强化其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思考和讨论,使其思想得到升华。
以新编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为例,我在授课前让学生收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资料,在上课时首先播放神舟六号模拟发射及模拟返回的全过程视频资料,让学生在领略中国先进的航天科技之余,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earth?How many planets are there in the solar system?在请学生就此作答之后,我引出“My Very Excellent Mum Just Sent Us Nine Pizzas.”这句话,以帮他们记忆以前所说的九大行星(Mercury水星、Venus金星、Earth、Mars火星、Jupiter木星、Saturn土星、Uranus天王星、Neptune海王星、Pluto冥王星)。此后,针对最近“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的.事件,我又在黑板上写出“My Very Extravagant Mother Just Sent Us Nachos(我非常奢侈的妈妈刚给我们送来了墨西哥玉米片。)”,来启发学生记忆剩下的八颗经典行星。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宇宙知识,我接着提出“How did the Earth come into being?”这一问题,并在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宇宙爆炸论”等信息。最后,在学生整体上理解课文后,我组织他们就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Do you think there are aliens on other planets?why?
(2)Do you think human being will disappear on the earth someday?why?
通过学习这类文章,学生对生命的起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课文中展现的中国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增强了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促使其课下积极、主动地上网搜寻有关“黑洞”和“行星”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过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但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也因有所不同。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指正,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让学生充满了上课的激情。
四、课外活动,扩展情感教育
课内外相结合,充实英语教学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重在教学的全过程,可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因而要注意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大力开展课外英语教学活动,这种活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该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机组合,开展英语朗诵会,英语听力比赛,英语板报评比,单词接力比赛,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作业中予以肯定的情感性的评语,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英语活动中,对学生的精心辅导将会进一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对语言内容的修改、对字词句的润色、对语音语调的定位、对表演技巧的指点等都能使学生相信:老师总是将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与他们的语言学习连在一起的,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语言中的情感交流与发展。
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英语学习是学习者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共作用的内化过程,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主体的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尊重学生的人格,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对授课教师的信任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可为其英语学习提供持久动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作 者:田睿 作者单位:抚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辽宁抚顺,113008 刊 名: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MANAGER COLLEGE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