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40年来沧州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共含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Velve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近40年来沧州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
利用沧州地区6个站点1970-的平均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分析沧州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初步得出:自1985年发生由冷到暖的突变以来,本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蒸发量和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季节分布和逐月分布一致,夏季降水最为丰富,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少;而蒸发量每年1月最少,7月最大.但降水量和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年际间变幅很大,且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变幅没有降水量变幅大,且年际间相对稳定.
作 者:龚宇 王璞 刑开成 GONG Yu WANG Pu XING Kai-cheng 作者单位:龚宇,王璞,GONG Yu,WANG Pu(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北京,100094)刑开成,XING Kai-cheng(沧州市气象局,河北沧州,061001)
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 年,卷(期): 24(4) 分类号:P343.1 关键词:沧州地区 水资源 气候特征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1961年至呼和浩特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40 a来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季节温度升高率:冬季>夏季>秋季>春季;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各年际之间呈跳跃性摆动;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很大,各年际之间呈现周期性变化;年潜在蒸散量(ET0)总体呈升高趋势,但季节变化有较大差别.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呼和浩特地区气候正在趋于暖干化,日照时数变短,这对本区发展农牧业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作 者:史建国 刘克礼 何文清 严昌荣 SHI Jian-guo LIU Ke-li HE Wen-qing YAN Chang-rong 作者单位:史建国,SHI Jian-guo(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刘克礼,LIU Ke-li(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9)
何文清,严昌荣,HE Wen-qing,YAN Chang-rong(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28(4) 分类号:P467(226HH) 关键词:呼和浩特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潜在蒸散量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及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以塔里木河流域的21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1961~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温度、降水及径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1)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代递增趋势,源流区的年平均气温增高了0.57℃,上游区增高了0.6℃,中游区增高了0.7℃,下游区增高了0.8℃,越往下游方向变暖趋势越明显,并且气温增高幅度逐步加大.(2)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也逐年递增,但是与温度的'增幅趋势相反,从源流区到下游区,降水增幅逐步减少,源流区平均增加了34.2%,上游区增加了22.0%,中游区增加了15.3%,下游区只增加了6.1%.(3)该流域各源流的出山口径流量除和田河减少外,阿克苏河增加9.04亿m3,叶尔羌河增加5.51亿m3,开都河增加9.27亿m3.(4)该流域源流径流受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双重影响,源流区的气候变暖和变湿是塔里木河源流径流量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作 者:满苏尔・沙比提 楚新正 Mansuer Shabiti CHU Xin-zheng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刊 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PKU CSSCI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6(4) 分类号:P461+.5 关键词: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塔里木河流域近40年来辽宁地区气候干湿界线年代际波动及其成因
应用1961~辽宁省内52个气象站的温度、降水、湿度、风和日照等气候资料,采用改进的`Penman模型计算了辽宁地区近40年的潜在蒸发量,讨论了其时空代表性及分布特征;以干燥度指数为干湿气候区的划分标准,通过对该地区近40年干湿气候界线波动状况的对比,在际尺度上详细分析了其干湿气候界线波动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辽宁省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显著,呈现出整体移动的特征,但半湿润与湿润、半干旱与半湿润两条界线并未表现出同进、同退的年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辽宁省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半湿润与湿润界限明显东移,半干旱与半湿润界线明显西移,半干旱和湿润区面积都显著缩小,半湿润区面积显著扩大.辽宁西部的气候干湿状况主要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季风控制,辽宁东部的气候干湿状况除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到地形降水的作用.
作 者:孙凤华 袁健 SUN Fenghua YUAN Jian 作者单位:孙凤华,SUN Fenghua(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110016)袁健,YUAN Jian(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沈阳,110016)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7(7) 分类号:P467 关键词:干湿指数 干湿气候界线 年代际波动 成因分析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气候特征分析
根据滕州市1956~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变化趋势、阶段性和突变特征.结果发现:近50年来,滕州年及夏季水资源呈显著减少趋势,水资源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丰枯期交替变化.1976年发生年水资源偏丰向偏枯的气候突变,突变后年水资源平均值减少了39%.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水资源与降水量和蒸发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作 者:张美玲 陈昭玉 夏云海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气象局,山东滕州,2775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4) 分类号:P468.0+24 关键词:水资源 气候特征 山东腾州近40年来珠江流域平均气温时空演变特征
利用中国气象局1961-80个观测站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借助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珠江流域各月平均气温进行插值,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平均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分量.结果表明:①40年来,流域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0 ℃/10a,并于1987年前后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暖突变(信度水平>95%);空间分布上,除红水河、柳江上游与右江中部地区平均气温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其它地方均表现为增暖.②夏、秋、冬三季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夏季的.信度水平超过95%,而春季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珠江三角洲是珠江流域四季增暖最为显著的地区,其次为东江与北江流域;季节性(春季)的降温区域主要发生在北盘江、红水河、柳江上游与右江中部地区.③从月平均气温变化来看,呈上升趋势的有9个月份,其中6月份增加最显著,而3、5、7等3个月份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
作 者:王兆礼 陈晓宏 黄国如 WANG Zhao-li CHEN Xiao-hong HUANG Guo-ru 作者单位:王兆礼,WANG Zhao-li(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广州,510640)陈晓宏,CHEN Xiao-hong(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黄国如,HUANG Guo-ru(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广州,510640)
刊 名:热带地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TROPICAL GEOGRAPHY 年,卷(期): 27(4) 分类号:P468 关键词:珠江流域 平均气温 Kriging方法 Mann-Kendall 时空演变西南喀斯特地区近4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基于黔、桂、滇3省(区)72个气象站点45年(1960-2004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借助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近45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的特征和总体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该区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其中气温变化的主周期约为7年,降水量变化的`主周期约为25年.该区气候变化的季节性特征和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通过计算过去45年中四季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率并对其进行GIS空间插值分析,得到了四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分异状况;通过SOFM网络分别选取分类指标对研究区近45年来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状况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聚类结果进行GIS空间插值分析,划分了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类型区域.RBFN模型预测的结果得出,该区2005-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均处于相对低值期.
作 者:王钧 蒙吉军 WANG Jun MENG Jiju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刊 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年,卷(期):2007 43(2) 分类号:P9 关键词: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西南喀斯特地区★ 第四节 气候特征
★ 气候特征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