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最佳故事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最佳故事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篇1: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在已有速度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三峡水库区529个地震重新确定了速度模型和台站校正.并利用该结果对2 138次地震进行了定位.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仙女山断裂附近的地震平均震源深度为5.6km,而巴东地区的`地震平均震源深度为2.6km.以震源深度5km为界,浅于5km的地震的6值为1.16,而深于5km地震的b值为0.90,不同深度地震的频次变化与水位关系差异明显.

作 者:廖武林 张丽芬 姚运生 LIAO Wu-lin ZHANG Li-fen YAO Yun-sheng  作者单位:廖武林,张丽芬,LIAO Wu-lin,ZHANG Li-fen(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姚运生,YAO Yun-sheng(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刊 名:地震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 31(4)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地震定位   三峡水库   地震活动   earthquake locatio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seismicity  

篇2: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根据6月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对香溪河库湾的常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峡水库库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库湾TN、NO3-N浓度要显著低于库首,前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29mg/L,0.88mg/L,后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62mg/L,1.22mg/L.而PO4-P则是库湾显著高于库首,并且在7-9月库首的.TP/PO4-P有显著提高.结果同时表明库首的水土流失较严重,而库湾则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最后对TSIM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TP、TN都处于高水平,库首呈现中营养化(TSIM>37),而库湾则呈现严重富营养化(TSIM>53).

作 者:曹明 蔡庆华 刘瑞秋 渠晓东 叶麟 CAO Ming CAI Qing-Hua LIU Rui-Qiu QU Xiao-Dong YE Lin  作者单位:曹明,渠晓东,叶麟,CAO Ming,QU Xiao-Dong,YE Lin(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蔡庆华,刘瑞秋,CAI Qing-Hua,LIU Rui-Qiu(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刊 名:水生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0(1) 分类号:Q178.5 关键词: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初期蓄水   理化因子   富营养化  

篇3: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水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水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摘要:以月和4月的两次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初期的水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表明,蓄水初期水库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库有机污染甚微,但水体TN、TP浓度偏高,水库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根据水生态环境特征的差异性,水库水域可划分为3种类型区,即坝前水域、库区干流水域以及库区支流洄水河段.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流速、营养盐含量及水温是影响水生态环境特征的主要因素,而由于各类型区的TP、TN等营养盐含量均较高,水温及流速已成为三峡水库水生态环境特征的.控制性因子.探讨3类不同水域的富营养化敏感性,表明坝前水域及库区支流洄水河段是库区未来富营养化的敏感水域.作 者:罗专溪    张远    郑丙辉    富国    陆兆华    LUO Zhuan-xi    ZHANG Yuan    ZHENG Bing-hui    FU Guo    LU Zhao-hua  作者单位:罗专溪,陆兆华,LUO Zhuan-xi,LU Zhao-hua(中国矿业大学恢复生态学研究所,北京,100083)

张远,郑丙辉,富国,ZHANG Yuan,ZHENG Bing-hui,FU Guo(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100012)

期 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卷(期):, 14(6) 分类号:X1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    空间特征    三峡水库    富营养化   

篇4:三峡水库内源污染控制的研究

关于三峡水库内源污染控制的研究

摘要:根据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和泥沙在库区污染物迁移转化中的作用,指出水库持续不断的`泥沙淤积可能成为今后三峡水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内源污染.笔者认为,以前提出的以减淤、增容为目标的“双汛限”和“多汛限”等优化调度方式,同样对于清除水库河床表面淤泥、尽量消除污染物在水库的累积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三峡工程以汛期优化调度为基础,研究建立防洪、减淤与水库污染控制和改善上下游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调度措施.作 者:周建军    林秉南    李玉    ZHOU Jian-jun    LIN Bing-nan    LI Yu-liang  作者单位:周建军,李玉,ZHOU Jian-jun,LI Yu-liang(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

林秉南,LIN Bing-nan(中国水科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

期 刊:科技导报  ISTICPKU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24(10) 分类号:X5 关键词:三峡水库    泥沙淤积    内源污染    综合调度    控制   

篇5: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

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

摘要:采用一维水力学模型和30年的系列水文数据,计算了三峡库区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月滞留时间和月平均流速,通过统计不同类型滞留时间和流速的发生概率,综合计算了库区的富营养化敏感指数,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敏感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库区水体分为河流型、过渡型和湖泊型3种.根据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过渡型和湖泊型水体的营养指标分布概率、富营养化阈值及其与叶绿素a的回归关系,确定了库区过渡型和湖泊型2种水体的`营养指标分级标准值,提出了三峡水库营养指标指数值的确定方法和权重大小,对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敏感区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浮游植物密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三峡水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从库尾至库首逐渐增加,三峡库区长江在银杏沱以上江段为河流型水体,在银杏沱至坝前江段为过渡型水体,位于丰都县以下的支流的回水区以湖泊型水体为主.分别制定了三峡水库过渡类型区和湖泊类型区的营养状态标准值,依据该标准所开展的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与浮游植物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湖泊类型区的营养化程度高于过渡类型区,与三峡水库的现实状态相符合.作 者:郑丙辉    张远    富国    刘鸿亮    ZHENG Binghui    ZHANG Yuan    FU Guo    LIU Hongliang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100012 期 刊:环境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2006, 26(6) 分类号:X824 关键词:富营养化    标准    评价方法    三峡水库    敏感分区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水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龙滩库区水库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湖南省中南部地区地震区划研究

水库标语

三峡水库中期水文气象耦合预报应用试验及探讨

地震捐助活动方案

复杂网络三大特征的比较研究

抚仙湖及其附近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初步探讨

水库安全管理制度

水库作文400字

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推荐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