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引桥地基处理施工管理的论文(共含10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叔苯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引桥地基处理施工管理的论文
摘要:从安全、经济的角度阐述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对同等或相似的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满堂支架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基处理水泥稳定层预压沉降
1工程概况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北岸合安高速公路安庆连接线处,穿越安庆市区,在安庆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线相交,全长5.9km。其中,引桥长4.86km。
2水文地质概况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地质条件较差,具体自上而下依次为:0.8m~1.0m的杂土层、1.0m~1.2m呈可塑状的粉质重亚粘土、1.0m~1.3m呈可塑状的粉质轻亚粘土、2.0m~2.2m呈软~塑状的粉质重亚粘土及1.5m~1.7m淤泥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相对较差。桥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降雨的影响,该地段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几乎长期受雨水浸泡,给地基处理增加了难度。
3地基处理
上部结构为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等截面连续箱梁,梁高1.5m,箱梁顶板宽12.75m,底板宽6.216m,箱梁顶、底板厚均为0.2m,腹板厚均为0.45m,两侧悬臂长均为2.85m,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满堂支架逐孔现浇。
为保证箱梁浇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必须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具体步骤为:①在翼缘水平投影的外侧挖一排水沟,降低该地段地下水位;②由于土壤含水率较大,进行翻晒,翻晒深度大约0.6m~0.8m,接着进行分层回填、碾压,对出现弹簧土地段还要进行换填处理;③布设一层毛石或其他等代品,然后铺填一层嵌缝材料(石屑),接着进行碾压,该层厚度30cm左右;④铺筑一层15cm厚的水泥稳定层(做横向流水坡,坡度1%~2%),水泥用量为石屑重量的3%~5%,施工完毕要洒水养护7d以上。
4试验目的及方法
由于工期比较紧张,如按照原设计的要求进行逐孔预压,总工期很难保证,而且对相同或相似的地质条件,进行地基处理时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进行逐孔预压意义不大,可通过设置预拱度的方法加以解决。为了掌握箱梁施工过程中地基沉降量的大小,为支架搭设时预拱度的准确设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选择了荷载较大的一段进行地基承载力的试验,试压面积38.88m2,具体为横桥向选择了底板及斜腹板的水平投影范围7.2m,立杆分9排布置,每排间距90cm;纵桥向从墩身壁开始5.4m范围,立杆分6排布置,每排间距90cm,横杆步距皆为120cm。
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48×3.5mm),荷载分布完全按照箱梁的实际结构特点,并取压重系数为1.1。通过计算总压重106.56t,采用砂袋进行压重,砂袋重量取10个砂袋重量的平均值,通过,平均每个砂袋的重量为180kg,总共需砂袋592个。
5沉降观测
预压从5月23日开始,由于市场麻袋数量有限,当天只预压了234袋约42t,在5月29日将剩余的荷载全部压完(至晚8:00荷载布完),满布荷载后接着观测了8d,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分析,发现从6月5日~6月7日沉降很小,累计只有2mm左右,认为至6月4日上午7:00,沉降基本趋于平稳。
6理论沉降计算
根据《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桩柱状图》中提供的相关资料,有必要从理论上计算箱梁施工过程中地基的'沉降量,可按结构重力、施工荷载及土重采用(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
通过计算,理论沉降量为25mm左右,与预压结果基本吻合。
7数据分析
从沉降观测的结果来看,其中最大沉降30mm,最小沉降10mm,平均沉降19.4mm,去掉回弹量,实际平均沉降只有13mm,按照现在的地基处理方法,是完全能满足施工要求的。
8预拱度设置
根据地基沉降和支架变形之和确定预拱度的最高值,此最高值应设在梁的跨中,其他各点的预拱度,应以中间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为零,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取跨端为坐标原点,跨长为L,主梁跨中矢高为f拱,具体预拱度曲线方程为:y=4f拱×(L-x)/L2M。
9经济分析
目前只是局部预压,通过预压,积累该地段通过地面硬化处理后的相关可行性资料,并为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由于开始拟定的施工技术方案中,地面硬化处理中包括有一层10cm厚的混凝土面层,现在通过预压的结果来分析,完全可以取消该面层,而适当加厚水泥稳定层,为防止后期混凝土养护期间养护水的侵蚀,在支架搭设前在水泥稳定层上铺设一层防水薄膜。
通过现在的地基处理方案与原方案的比较,每平方米的费用要节省12.35元。
10结语
现在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引桥上部箱梁各个作业面已全部开始施工,地基处理都是按照取消混凝土面层的方法进行施工的,在支架搭设好后,按照设计要求都进行了预压,预压结果和上面的数据基本吻合。从混凝土浇筑前后的沉降观测来看,预压过的地基沉降量只有3mm左右,结果相当理想。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又节约了工程成本,减少了工程投资。
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解决城市人口激增的住房需求,房屋建筑的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地基处理技术作为房屋建筑的需求,在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首先从房屋地基处理的特点、技术类型和施工流程等出发,对其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和主要处理方法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
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地基施工是整个房屋建筑的基础,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使地基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我们有必要将新的施工技术和传统的处理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基处理技术的规范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为了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讨论。
1、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1.1主要特点
(1)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越范围比较广泛,所以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盐碱地、冻土地等。同时,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地基处理的情况比较复杂。
(2)隐藏性。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某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就会导致地基处理产生很多遗留的问题,增加房屋建筑的安全隐患。
(3)多发性。目前,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地基施工,就会增加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4)困难性。如果房屋建筑的某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然后据此对施工计划进行调节。要想让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地基施工质量就是关键。但是地基施工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中具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发生连带问题,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5)严重性。在房屋建筑中,地基是最基础的部分,只有在完成地基施工之后,才能开始其他项目的施工。所以如果没有对地基进行正确处理,除了会给后期施工增加困难之外,还会增加施工的资金,进行返修。所以地基处理技术的效果对于建筑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技术类型
地下环境是地基施工技术的主要根据,先后经过夯实、挤密、换填、排水固结、振密、冷热处理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2、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要点
2.1促进地基施工设计图纸的优化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施工图纸来完成的,其中包含着设计者对建筑的设计理念,可以减少施工技术的复杂性,是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施工环节的关键。
2.2预压处理
预压处理就是指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之前,就提前利用各种模型,将施工现场能够承载的最大负荷模拟出来,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土体空隙中的水分排出来。通过这一措施来增强地基中土体的密实度。同时,这一措施也能够有效缩小其中空隙的体积,增强地基施工的稳定性,增加其承载力。
2.3实现地基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处理
在房屋建筑的地基施工中,虽然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包含很多内容,但是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调节。目前,地基施工的主要过程如下:首先,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周围的建筑分布情况、地质条件等,并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制定初步的施工方案。其次,及时将地基施工方案告知承包商,这样才能方便相关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行优化。最后,在开始地基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根据现场勘察报告,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施工模型,为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地基处理技术施工的主要技术
3.1实现多种地基施工技术的有机融合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桩基技术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即将地基上部分的载荷传输到深部,通过缓冲的方式来缓解外力对地基产生的冲击力。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时,可以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来代替传统的碎石桩技术,并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明显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同时,通过处理技术的转换和融合,还可以解决地基上部的地层液化现象,所以可以有效缓解地基的沉降速率。
3.2融合碎石桩技术和强夯法
在地基处理施现场中,要对碎石桩进行良好的处理,可以采用填土层的措施,这样既可以实现地基的排水固结与挤密,有助于确定强夯点,从而将碎石桩有效的击散,还能够沿着碎石桩挤入护土层,形成紧密碎石,和土混合成为硬壳层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增强了地基的稳定性。
3.3增强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规范性
这种技术的主要适用范围是粘性土和砂性土,如果岩石的分化程度较弱,也可以采用钻孔灌注施工技术。这些都是由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决定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钻孔和成孔的速度较快;第二,人工的工作量较低,可以有效降低劳动的强度;第三,和其他技术相比,该施工技术的精确度更高,有有助于节约施工需要的空间范围。例如,在市政公路或者桥梁的施工中应用该地基施工技术,就可以充分利用导管来完成混凝土的灌注,对成孔的深度进行重复检测之后进行水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复杂性、隐藏性、多发性、困难性和严重性等5个方面对房屋建筑地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概括,同时其主要的技术处理类型和施工流程进行了阐述,从促进地基施工设计图纸的优化、预压处理方法和采用智能优化进行地基技术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要点,最后从实现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的有机融合、融合碎石桩技术和强夯法和提高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科学性等方面为该技术的合理运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作者:曾繁安 单位:深圳市鸿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斌.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18(06):73,75.
[2]吴家杰,王海平,姜永福.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15(05):166-167.
[3]张永涛.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02(18):202-203.
[4]崔贺富.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9):195-196.
[5]常捷.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02):138-139.
[6]张连忠.西北地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4(02)
摘要: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内容,专业性很强,工程难度也相对较大。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采用正确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效规避不良地基情况,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及特点,并提出具体地基处理方法,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
房屋建筑施工中涉及到的专业要素比较多,尤以地基处理最为重要。地基处理情况直接关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及效果,也决定了房屋建筑使用寿命。如果地基具备较强的承载力,且牢固性很强,可使房屋建筑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并延长它的使用周期。具体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要结合房屋建筑施工要求及具体工程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定因素降到最低,以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使房屋建筑更加安全、可靠。
3.1换填法
挖出原有房屋建筑中的不良地基土,应用强度较高的地基土进行换填,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和施工诉求。施工单位经常选用碎石和砂石作为换填材料,它们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具体工程实践中,挖除原有地基土之后,应用高强度填料进行替代,再应用机械设备将它夯实,以达到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采用该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而且可使软土层固结速度加快,使地基基础更具强度,避免在不良地基处理中出现塑形坡标现象,使地基具备较高的承载力,有效承担房屋建筑负荷。在寒冷区域采用该种地基处理方法,可避免外部温度过低,使地基发生冻胀。其在北方或冬天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普遍。
3.2强夯法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过程中,要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准确定位各夯点位置,使后续施工更加简单。强夯法应用初期,需要应用相关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进行预压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平整度,使测量放线和夯点更加统一。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地表水位比较高,可在地表填充一定量的砂石,避免水位过高,对施工设备造成破坏。应用强夯技术时,较常采用的是分段施工方法,由两侧向中间开始施工,使地层具备较好的平整度。施工人员也要对夯击处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使落锤平衡、准确,提高施工质量,达到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3]。
3.3预压法
房屋建筑施工初期,要对建筑工程的承重情况进行考量,并以此为前提,对施工现场施压,将土壤对地基施工的不良影响进行有效排除。预压法主要是指借助相关工艺和技术,排出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具体工程实践中,可将预压法分为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前者主要被应用到软土中,采用砂石或其他类别的土质对软土进行替代,使地基具备较好的承载力;真空预压主要被用以地面下部地基建设中,通过竖井将土壤中的水分排出,满足真空预压要求。
3.4新型地基处理技术
(1)粉煤灰吹填法。粉煤灰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具备较好的透水性。将其用以不良地基处理中,可使吹填土很快固结,使施工时间缩短,从而节约施工成本。采用粉煤灰吹填法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要使粉煤灰和吹填土充分融合,确保吹填土具备较好的固结性。(2)DDC灰土挤密法。该种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在孔内进行深层强夯,应用钻机开展钻孔工作,继而在钻孔内分层注入灰土。完成灰土注入工作之后,夯打每一层灰土,使其具备较好的承载力,满足房屋建筑地基处理要求。(3)强制固结法。其主要被用以砂井预压中,应用原理是通过贯通和纵向分布的砂墙,及时排出地基中的水分,加速土壤固结,以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采用该种方式,可对真空压力进行一次性施加,快速完成堆载工作,提高不良地基处理质量[4]。
4结语
不良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内容,它使房屋建筑施工更加安全、稳定,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地基处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认识到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正确的方式,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并对它的处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房屋建筑更加安全、稳定,提高其整体性能及使用寿命,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开拓广阔的竞争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俊鹏.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15):52,55.
[2]陈清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门窗,(09):353-354.
[3]张永涛.浅谈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02):202.
[4]陈伟.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94,96.
(1)复杂性。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区域地形、地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使房屋建筑地基处理难度较大,处理过程复杂。不同地区的土质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季节冻土和淤泥质土等在地基处理中比较常见。施工单位要依据施工现场具体地质情况,选用正确的地基处理方法,及时解决不良地基处理中的各类问题,提高地基处理质量,为房屋建筑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2)隐蔽性。地基处理工作不仅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且隐蔽性强。依据具体工程情况,分析地基处理施工工序,各工序之间紧密相连,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后一道工序的执行都需要以前一道工序为依托。而该工程性质决定了其具备很强的'隐蔽性,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该部分内容。地基处理过程中,要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并着重验收隐蔽工程,有效规避隐蔽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各类常见问题[2]。(3)难度大。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位于地面下部。如果完成地基施工之后,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疏漏,很难对其进行解决,也增加了后续施工难度,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障。与此同时,地基处理过程中,也容易受土质、天气及外部环境因素干扰,使地基问题处理更加困难。而地基往往处于特殊位置,涉及到的工程范畴比较广,也容易受外界条件的限制,使地基处理及后续施工困难。
因房屋建筑位于地表,故可将其称为上部结构。主要通过柱子和墙体等,将房屋建筑重量传递给地基,因而,房屋建筑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受地基强度和耐久性影响。房屋建筑施工中,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的。如果不能够依据具体工程背景,采用正确的方式,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很容易使房屋出现倾斜、开裂等情况,甚至会使房屋建筑坍塌,不利于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地基施工过程,依据图纸设计要求,执行各项操作,使地基施工过程更加合理,有效规避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地基位于房屋建筑工程下部,隐蔽性较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隐患。应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房屋建筑地基进行有效处理,保障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1]。
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论文
摘要:在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地基作为决定工程安全性和承载性的基础对水利水电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
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的建设施工来说,一般其施工地址是根据经济以及交通发展对工程进行选址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的施工环境相对来说一般都比较恶劣,使得水利水电地基施工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并且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地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并且我国水利水电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对新技术进行运用提升地基质量以及水利水电建筑的整体工程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基施工特点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就会遇到很多地基状况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完全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地基基础决定着工程的安全性和承载性能,而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就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在施工中,通常要面对很复杂的地质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因为性质原因一般会选择在水源处,因此有很大的可能遇到恶劣的地质条件,含水量大、强度小、承载性差等特点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
2.地基处理的施工要求
首先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充分掌握现场的地质、水文和气候状况,分析勘察数据,结合工程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另外要了解施工影响范围的基本情况,避免因为施工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其次要做好应对施工中,突发情况的准备,制定相应的预防机制与方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对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影响。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应该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解,在水利水电施工,施工材料和设备规模都比较大,需要便捷的交通状况为施工提供条件。
3.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
8.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来加强地基的粘合性,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粘度,由煤炭粉和碎石以及水泥组成,通过其与褥热层和桩间的组合产生复合地基。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比较大而其工程的使用率很高,使用年限比较长,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就相对较高,通常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当地基出现变形时就会将压力分散到水泥煤炭灰碎石桩和桩土上,使其在挤压的过程中提升受压力,同时还可以平均地基的压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
8.2预应力管桩技术
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是预应力管桩技术。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别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处理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性能。在施工中一般是采取静压法、锤击法、预钻孔法等方法,现在比较常用的是静压法进行打桩。在提升地基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施工噪音对周围群众的影响,另外在操作上还简单便捷,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4.水利水电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1换土技术与强夯技术
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热层法,通过运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的材料替换软土达到强化地基基础的作用,首先要将软土挖走,填入适合工程需要的材料,并进行夯实处理。通过机械和施工设备的击打产生的撞击力对地基进行压实,还可以有效减小土壤的孔隙,提高地基强度承载力。在进行强夯法施工时要注意施工的程度,最大化的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4.2动力排水与旋喷技术
软土地基的特点就是含水量高、强度低和透水陛差,这就决定了其容易变形和沉降,在施工中就要对其进行吸水处理,降低含水量,从而提高强度。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性和强度,实现紧实地基的目的。另外,旋喷技术是通过喷枪进行高压喷射,浆液在喷射中会剥落土体中的土粒,浆液与剩下的土粒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硬桩,从而提高地基强度。这两种技术都对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5.提高地基处理质量的要点
5.1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地基的处理施工,施工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施工的行为,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管理施工技术,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市场经验与技术和理念,促进技术的提升。对施工人员也要进行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落实个人的责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数据都进行记录,及时发现施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5.2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
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应该有进一步的提升。在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新的技术与设备不断涌现。施工单位要提高施工质量就应该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在结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的创新与优化。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我国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为了节省资源,增加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率,就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而地基处理技术对工程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水利水电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在施工要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合理洗选择施工技术和方案,满足工程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的要求。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
当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房建工程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也使得房建地基处理技术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以及挑战。作为有效保障房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地基处理技术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将地基处理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在房建施工工程当中。作为建筑施工工程的基础,地基不仅是建筑使用以及施工的基础条件,而且也会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目前,为了可以有效地满足房建工程日益提高的施工要求以及日益复杂化的施工环境,在当前房建施工中就必须要充分结合地基的处理特点,要采用更加科学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而有效地提升地基的处理水平,确保房建工程的安全质量,确保房建事业的有序发展。
一、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概述
1.定义所谓的房建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即为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使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地优化房建的地基渗透性和变形性,并且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有效增强房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为此所采取的一系列地基处理技术。2.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的基本特点(1)复杂性因为我国的国土宽广,而且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会存在软土地以及冻土地等许多不同的地质类型。并且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这样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复杂性,使其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2)多发性目前,在我国的房屋建筑中存在着很多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在房建施工中所采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不够科学,施工过程不够规范,那么就极易导致房屋建筑坍塌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会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财产与生命安全。(3)困难性在通常状况下,一般的房建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以后就可对其实施局部的整顿与改造,然而地基处理却不能够以此类方法进行处理。这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基施工工程属于一种地下的工程,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存在非常大的难度;第二个方面是地基具有较强的连带性,这样也会造成其不能够实施局部的整改,而是只可以从整体上进行重新施工处理,于是也会极大地提高施工的难度。(4)潜在性由于房建施工的各个步骤与环节都是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的,假如在实施地基处理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尚未及时、有效地发现以及解决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地基处理方面留下比较严重的问题,而且也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房建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
1.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1)碎石桩和CFG桩结合法桩基法主要是有效地把建筑物的荷载从地面逐渐送至地下较深的位置,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桩基础的承载能力。然而与此同时,桩基础也会对其四周的土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一旦无法满足桩基础的长度标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其功能的充分发挥。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会采用CFG桩法,以此来对某区域范围的土质进行改变,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桩基础技术要求。于是,把碎石桩以及CFG桩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得双方能够进行互补,有效地提高了处理效果。因为两项技术都必须要用到许多的混凝土,因此在浇筑桩的时候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桩基础的要求,进而有效地确保地基处理技术水平。(2)强夯法和碎石桩法结合法在此项技术施工的时候,就要将碎石桩体均匀地铺设在需要处理的地基区域,这样可以完成对土壤的排水固结以及挤密处理。于是在受到冲击力的状况下,就会充分地粉碎碎石桩体,使其能够在四周的土壤中进行均匀的分布。而且可以组合成比较紧密的土壤以及碎石的一种混合体,就会使得土壤的承载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3)粉喷桩和CFG桩结合法这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粉喷桩法以及CFG桩法两种方法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固结能力,之后再与天然地基土进行混合,共同形成一种复合地基。此方法不但能够充分确保CFG桩可以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而且能够在嵌入CFG桩的基础上,使得粉喷桩侧限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样粉喷桩就会具备更强的能力,促使上部的地基土发生变形,于是房屋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抗剪强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增强,而且有效地防止嵌入CFG桩对已经固结的土地所产生的破坏作用,进而有效地保护了房屋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2.新时期地基处理技术(1)粉煤灰吹填法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开始加强了对建筑材料与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并且也有更多的新型材料与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地基处理的操作当中。其中比较常见的新型材料就包括粉煤灰,这种施工材料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性,将其用于吹填操作,可以有效地节约施工成本,使得吹填土能够更好地进行固结,从而充分保障施工的质量。在采用粉煤灰实施吹填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确保施工的均匀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土体的固结效果,就必须要首先要合理地调整吹填土以及粉煤灰之间的比例,在确定这一比例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以后,再开始开展施工操作。(2)灰土挤密法这一种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孔内深层强夯法,首先借助于螺旋钻机完成钻孔的操作,之后再将灰土逐层地注入到孔内,在每一层灰土注入以后再进行反复多次地夯实,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桩径逐步地扩大,而且也会使得桩间部分土以及灰土构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3)IFCO强制固结法这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是在砂井预压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成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纵向贯通的多排砂墙,将其当成是排水的通道,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土壤能够快速地发生固结。不仅如此,采用此方法的加压系统也能够完成真空压力的一次性操作。与此同时,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堆载操作,这样施工效率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且也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各种费用,并且可以有效地确保地基处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房屋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逐渐进步,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也日益完善,而且也会更加广泛地被运用在建筑施工中。然而,随着当前房屋建筑施工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施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这也使得地基处理技术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以及难度。因此,必须要在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加强研究与探索,从而不断地优化地基处理技术,以此来有效地提升我国房屋建筑质量。
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论文
【摘 要】本文是以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为中心,介绍了国内外质量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最新理论,分析了我国地基处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基处理项目的基本特点,以及影响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的诸多环节。
【关键词】地基处理 项目 项目质量管理
一、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上主要存在:项目经理责任心不强、素质低,项目班子不配套,人员配合协作性差,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缺少项目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缺少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职责不明确、分工不细、项目经理一人说了算,人员培训教育差、特殊岗位无证作业,企业对项目部的约束力降低、利润率下降、缺乏监督、审计、检查机制等方面。表现在项目经理的产生、项目成员产生、制度建设、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方面。
二、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项目质量管理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起步较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未完成,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加之地基处理领域在建筑行业属于特殊领域,长期没有引起管理者的注意,疏于管理。另一方面,地基处理项目有许多不确定性,施工工期短,工况复杂,地质条件差异大,前期市场调研、环境调研不到位,规划投入不足,定位不准,缺少规划。地基处理市场机制不完善,恶性竞争,竞相压低造价,价值与价格背离,不按建筑规律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项目人员、设备、仪器跟不上,项目质量保证不及时,设想与实际施工过程脱离,任意减少施工程序,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项目检查时,缺少项目质量专业人才,施工检验一家,相互隐瞒真相,检查流于形式。
三、地基处理项目质量控制
影响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五个方面,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下面分别论述:
1.人的因素控制
人是影响项目质量的首要因素,地基处理项目的成败关键在质量,质量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又是质量好与坏的关键因素,人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工程质量,特别是项目经理和项目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之关键。在组建项目班子时,公司应负责地对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试验人员、计量人员等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工作能力进行审查,以提高管理团队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的其它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个人素质也应与项目的质量要求相匹配。在特殊岗位、特殊工序上的一线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先培训后上岗。例如,地基处理项目的专用设备操作员、电焊工等。要引入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从人的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要进行考核,对不适应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淘汰,不留隐患。制定科学化的管理办法,做到引进人要慎重,用人要大胆,去人要彻底,使人事管理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从而达到用人的质量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2.材料因素的控制
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是提高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实现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目标的前提。材料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商
大宗材料应按公司合格供方名录进行采购,对于合格供方名录不包括的材料商,应由公司对供方进行合格供方评价,评价合格后纳入公司合格供方名录,方可进行采购。一般零星的和特殊材料项目经理部自行评审,合格后采购。项目有义务积极向公司提供最新材料、优良厂商的信息,以便公司及时变更,确保项目使用最新、最好的材料,保证工程质量。
(2)合理组织货源,保证施工连续进行
材料的进场必须留有检验时间,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进场材料不能过多,以满足一至两周使用为宜。过多容易造成材料在场区的保管费用增加和不必要的浪费,太少又不能保证工程连续施工。总之,材料的进场时间、顺序、数量、型号等要与施工进度相协调,保证材料及时、准确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浪费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各类材料应合理堆放、隔离、搬运和保管,以确保其适用性,保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标识,以确保对原材料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避免误用、错用材料,合理调剂材料,减少材料浪费。
3.机械设备的因素控制
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保证,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地基处理工程来讲,要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特点,机械设备特性,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等因素。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能,力求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设备进场
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关键性大型设备,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验收和试运转,这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2)机械设备的选择
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如干成孔螺旋成孔机的性能参数,必须满足桩的直径、桩的长度、桩的垂直度的技术参数要求,才能保证正常施工。
(3)正确使用机械设备
正确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机械设备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方可操作,操作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目前,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在国内外的大、中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质量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强和改进地基处理领域项目质量管理逐渐被重视。在我国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起步较晚,不论从组织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地基处理领域质量的发展,在大型的国际项目竞争中显现出了劣势和不足。如何进一步提高地基处理项目质量以适应实际需要和与国际质量管理接轨是地基处理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课题。但是,应该看到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建立几项制度,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够的,它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断改进完善,才能把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平.现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12.
[2]赵涛,潘欣鹏.项目质量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3]李君,李果.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与认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08.
[4]张振栓等.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河北省建设厅,.
地基处理软件开发分析论文
摘要:针对Windows系统下地基处理计算软件的缺点,进行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开发,介绍了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基本流程及关键技术,指出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地基处理软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基处理,Android系统,软件开发
0引言
地基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均得以广泛采用。随着现代土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应用[1]。目前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开发逐步规范、便捷、应用软件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各个层面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软件不断涌现。但目前尚无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应用开发,因此使得开发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变得既可能又具有实用意义[2]。
1地基处理概述
土木建筑的发展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紧迫的要求。目前地基处理通常用于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将不良地质地区开发为建筑工地的迫切需求,以及降低潜在不良工程性能的风险,促进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CFG法等[3]。目前国内外地基设计主要通过基于Windows系统下的专业软件进行,尽管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但是在一些特殊或者小型的工程场地,用其来处理缺乏灵活适用性,而且这类专业软件费用高昂,因此这类专业软件难以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通过对于国内外地基处理设计软件的考察,尚未发现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的专业软件;而且在国内工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工程现场进行补充勘察及修改设计等工作,从而对适应现场个人灵活价格廉价的地基处理计算软件提出了要求。因此编制基于个人智能终端设备的地基处理软件具有显著的工程实际意义。
2Android系统应用
Android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开源操作系统,近年来在个人智能终端设备中得以广泛采用,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产品越来越普及,因其功能强大方便实用,且是开源性操作系统,具有流通广泛、操作简单、终端方便易携,应用开发方便等特点,迅速在各行业被推广应用,渐渐替代其他掌上系列电脑成为主流,成为全球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用户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以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为例,当前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形势:以2013年为例,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从2012年的47%上升到76.7%;同时所拥有的智能手机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用户交互能力等关键性指标都有极大的提升,这为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软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可扩充特性,在软件中编制预留相应的接口,为进一步拓展其功能提供了条件。通过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与推广,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实用价值,进一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3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基处理软件开发
3.1软件流程图
通过对现行地基处理软件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地基处理设计计算的基本流程,并且在此基础上编制了N―S流程图,如图1所示。
3.2关键技术
该应用可划分为总体设计、接口设计、模块设计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总体设计应重点剖析该应用在编制调解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相对于一般Windows平台下的编程开发,本应用所需涉及的其他方面主要技术有:1)程序加载与退出;2)SharePreference保存系统配置技术;3)Activity组件展示系统页面技术;4)Intent和IntentFiler页面跳转技术;5)xml资源文件管理系统资源技术。
4应用及推广前景
1)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及铁路建设等内容在不断的推进,各方面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2)目前的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和勘察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缺乏现场快速计算、分析及判别的计算手段和方法,如经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勘察等情况。3)可解决专业软件价格高昂,不便于现场及工程技术人员个人使用的问题。4)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基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可针对不同的行业、工程采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增加其适用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勘察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降低相应的重复性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5结语
从目前Android系统的发展速度、水平和地基处理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方面考虑,开发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复合地基处理软件越来越适应目前设计施工中方便、便携的要求;同时该应用具有价格低廉、可在使用人员个人智能设备上安装等特点。因而开发这种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地基处理计算软件符合了土木工程领域对于这种处理软件的需求,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致谢:本论文是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鹏副教授、刘伟超博士指导下完成的,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叶观宝,高彦斌,叶书麟.地基处理[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杨潇亮.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J].电子制作,2014(19):45-46.
[3]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