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贯穿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教学效果分析教育论文(共含3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aah”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贯穿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教学效果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贯穿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对提高医学院校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中的效果。方法:在实习带教中,将临床病例与执业医师考试题有机结合,利用查房或专题讲座形式分别进行讲解,使学员加深对执业医师考题的理解。结果:学员普遍反映采用此种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好,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能够从临床和基础理论上解读国家执业医师考题。结论:将执业医师考试题与临床病例结合进行学习、讲解,对提高学员的认知水平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临床实习;职业指导;医师资格考试
学员在学完临床理论课以后要进入临床实习,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随着医疗形势的不断发展,新的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在我国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均要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有资格执业行医,否则就不能成为事实上的执业医师。因此如何提高学员的考试通过率同样是每个教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临床带教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理论与临床病例以及相关执业医师考题进行结合讲解,使实习学员收获很大,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基本实施方法
1.1 首先我们将本科常见病例进行总结,并摘选与我科疾患内容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题(试题选自国家正式出版的复习题内容),对来我科实习的学员进行讲解,使学员获得初步印象。
1.2 实施细则。在带教过程中遇到典型病例则进行详细讲解,比如遇到休克的病例以及抢救的不同时期时,在带领学员进行抢救休克病情稳定以后,将学员集中到一起,进行本病例过程的讲解并随即选择试题“纠正外科休克并酸中毒关键措施是:A.给予碱性药物;B.加大通气量;C.排酸治疗;D.改善组织灌注”,或在遇到脱水的病人时,选择试题“外科病人最易发生哪种体液代谢失调:A.等渗性缺水;B.低渗性缺水;C.高渗性缺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等,以及遇到其他类似病例时,教员均要不耐其烦给学员充分的.考虑、回答时间,讲解中对每个答案都要进行表述(选项和非选项的鉴别点等),当然也要留下疑问,以促使学员能够看书、讨论。诸如这样的示例在我科已有很多,我们根据时间和事情的安排采取不同的讲解形式,有的时候是在抢救病人后进行现场讲解,有的时候是在科室交完班后集中讲解,抑或在每周的教学例会上进行讲解,时间紧张只讲一个例题,时间充裕可以多讲几个,总之根据病例和时间的允许度进行安排。
2 结果
通过此种方法实习带教学员普遍反应学的生动、学的自然,对实习有兴趣,而且增加了主动看书讨论的机会,使学员自己在临床实习的同时加深了对相关执业医师考试题的了解,为以后顺利通过考试打下了基础。
3 讨论
采取此种形式的实习带教虽然增加了教员的工作量用以复习基础知识和阅读、筛选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但是对于学员来讲,在实习过程中就接触到执业医师考试题并与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应该是一个捷足先登的尝试。传统的实习带教都是教员对病例进行讲解,对学员进行提问[12],尚未见到与执业医师考题进行结合的方法进行带教。但是我们认为,既然要做好教学附属医院的教员,就应该把学员的学习质量放在首位,把学员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视为自己的一个教学任务,既真正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员,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教学附属医院的教员。当然我们科室内也把实习带教的水平作为考核每个教员的指标之一,以此来调动教员教学的积极性。
当然学员实习有很多方式进行学习,我们只是根据目前形势探讨了自己的一点体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员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顺利地通过国家组织的执业医师考试。(注:此实习带教方式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附属第260医院作为带教推广科目)
【参考文献】
1 江跃华,韩巧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外科实习带教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6(24):126127.
2 段凌.外科教学方法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7(3):131.(责任编辑:袁 朴)
周全中1 曾炜2
(1.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2.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 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影像中心实习的级48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 n=24)与试验组( n=24) ,临床实习带教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待实习期满,考核、比较两组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结果:在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成绩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试验组学生调查问卷得知,PBL教学效果极佳。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但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探索,以对其进行优化,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影像医师。
以问题为基础( PBL)教学法属于课程模式及学习方法范畴,基础为问题,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著名教授Barro提出。当前,PLB教学法在世界各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多所医学院已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教育。本文以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48例子影像中心实习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本科),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4例,实习期限为6个月。
1.2方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对24例学生进行再次分组,分为MRI组、CT组及影像科普放组,各组8例学生。给每组配置专业教师,把本院收治的接受过影像检查的患者影像图片作为教学案例,分步实施教学。教学包括6个阶段: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与查阅、小组讨论、讨论影像图片、教学总结及反馈。①问题的提出。教师备好课,预先设置问题,并围绕此问题延伸出更多问题,如:这张影像图片体现的征象有哪些?该疾病具备哪些临床表现,须进行何种检查?临床中采用何种诊断方法?②资料的收集与查阅。要求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正式学习前l周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题相关知识,并进行独立思考。③小组讨论。学生可互相交流、沟通以发表自身对影像图片的看法,进而实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④讨论影像图片。定期组织学生对影像图片进行讨论。学生可提前准备课件,然后课堂上发言,与师生讨论。在此过程中,带教教师应给予适宜的帮助及引导,以促使讨论更具意义。⑤教学总结。通过总结,教师可将与影像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除了总结该病例,还应补充并讲解其他相似影像图片,以拓宽学生知识层面、开阔学生眼界。⑥教学反馈。待结束实习,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对PBL教学效果加以反馈。
对照组。该组教学方法为“填鸭式”教学法,即教师居主体地位。待实习期满,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
1.3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BL及传统教学法成绩比较临床带教满6个月,分析比较可知,采用PBL教学法的试验组3项指标知识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l所示。
表1 PBL及传统教学法成绩比较
例数专业基础知识书写报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试验组2486. 33±6. 2189. 16±4. 7388. 28±3. 80对照组2479. 50±5. 4780.06±5. 0779. 78±5. 24X24. 043 26. 429 46. 433 2P<0. 05<0. 05<0. 05
2.2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24份问卷,收回2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qo。通过对试验组学生调查问卷得知,PBL教学效果极佳。
表2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评价
好一般差必要性22(91. 6%)2(8.4%)0(0)启发性21( 87. 5%)2(8.4%)1(4.1%)学习兴趣激发21( 87. 5%)1(4.1%)2(8.4%)学习能力提高21( 87. 5%)1(4.1%)2(8.4%)团队精神增强22(91.6%)2(8.4%)0(0)培养提出问题能力20( 83. 4%)3(12.5%)1(4.1%)培养分析问题能力20( 83. 4%)3(12.5%)l(4.1%)培养解决问题能力20( 83. 4%)3(12.5%)1(4.1%)培养语言表达能力18(75.0%)4(l6.6%)2(8.4%)培养阅片思维能力22( 91. 6%)2(8.4%)0(0)培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22( 91. 6%)2(8.4%)0(0)拓展理论知识20 (83. 4%)3(12.5%)1(4.1%)取代传统教学方法13( 54. 2%)4(l6.6%)7(29.2%)
3讨论
3.1 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疾病是学习及掌握影像学知识的基础,其并非等同于“看图”,而是对改变的形态学进行认真剖析。由此可见,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要求。PBL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范畴,学生主体是核心。该研究中,学生自行收集、查阅资料,使得临床与影像有机结合。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启发,学生可主动思考知识。考试可有效监控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由表1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专业理论知识、书写报告及综合读片分析能力方面差异显著,说明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在该研究中,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3.2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利用PBL教学法教学,教师须具备很高的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除了熟练掌握影像学课程内容及知识,还应具备提出与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须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大纲加以明晰,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科学规划。同时,选用恰当的疾病作为教学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精心准备课件,以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教师须具备良好的管理、学习能力,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等。如此,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升。
综上,PBL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但须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探索,对其进行优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影像医师。
参考文献
[1] 俞咏梅,陈基明,翟建,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68 -470
[2] 郭军.PBL与LBL结合法在放射医学专业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河北医学,2012,18(8):1187 -1189
[3] 陈婷,郭大静,钟维佳,等.PBL教学法结合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14,30 (13):2064-2065
[4]赵昱,王小成.PBL结合LBL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教育,2013,15( 8):785-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