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上册地理同步检测试题(共含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byhc”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一上册地理同步检测试题
1.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国
A.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B.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C.都是发达国家
D.都是发展中国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生活艰难。“南”谐音“难”,故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
B.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称之为“南”
C.发达国家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所以称发达国家为“北”
D.南美洲、非洲南部、南亚的国家多贫穷,所以称发展中国家为“南”
3.印度的经济发展以美、欧、日为重点,积极拓展同发达国家的全面合作。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中“南北对接”的一个“焊点”。由此你认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B.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
C.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D.法国与日本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
美国苹果手机设计和操作软件来自美国总部,芯片来自韩国,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国际市场。中国在组装中仅获取产品价值的7%。据此回答第4题。
4.苹果手机产销过程说明了()
A.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B.中国占据国际市场有利地位
C.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相互融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依然封闭
5.“南北对话”是指()
A.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商谈B.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谈D.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6.中蒙、中缅政府间的商谈合作属于()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
C.国际组织间的合作D.经济全球化
7.下列大洲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最低的一组是()?
A.亚洲欧洲B.非洲北美洲?
C.南美洲欧洲D.欧洲非洲?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主要销售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
B.发展中国家生产品种多样,经济落后
C.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廉价的原料
D.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效率不高
9.比较下面两幅图,反映了这两个国家在哪个方面的差异?()?
A.生活水平B.医疗水平?
C.教育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
10.“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也是有历史根源的,它们大多是()
A.从古到今文化不如发达国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落后的面貌
B.古代文明很发达,舍己为人,把自己的财富和经验拿来资助别国,让其成为发达国家
C.长期受殖民者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
D.长期闭关自守,居功自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历史(初一上册)同步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
B、东周
C、战国
D、秦朝
2、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60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
3、秦朝的`都城是()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阳城
4、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丞相分管行政③太尉分管军事④御史大夫分管监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5、秦统一后,规定全国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楷书
6、秦始皇发布的焚书令中,规定民间允许收藏的书是()
①医药书籍②种树书籍③儒家书籍④法家书籍⑤占卜书籍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④
7、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
A、收复河套地区
B、抵御匈奴
C、炫耀国力
D、防止风沙
8、灵渠沟通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B、氏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C、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
D、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
9、秦朝疆域东至()
A、辽东
B、临洮
C、大海
D、咸阳
初一地理上册学段检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卷I和卷II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卷II的答题表内或答题卡中,考试结束后只交卷II。
2.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经过漫长、艰苦的科学探索,我们终于知道了地球的形状是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标准的椭球体
C.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短的球体 D.标准的正球体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
A.0°经线B.赤道C.西经160°经线 D.东经20°经线
3.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A.10°NB.20°SC.40°ND.66.5°S
4.对经纬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经线都叫本初子午线B.纬线表示南北方向、经线表示东西方向
C.所有的纬线都叫赤道D.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
5.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0°EB.30°N、170°EC.20°S、120°ED.80°N、160°W
6.地球自转产生了①四季更替②昼夜更替③时区差异④昼夜长短的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有大面积的森林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8.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死海的海拔为-40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A.4844.43米B.9244.43米C.8840.43米 D.8444.43米
9.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缓D.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10.当你过国庆节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中的大体位置是
A.处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B.处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
C.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D.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
11.地球五带中,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是
A.热带B.温带C.寒带D.温带和寒带
12.同样的图幅,下列一组比例尺中,表示的范围最大的是
A.1/30000000B.1厘米代表250千米C.1:15000000D.1:8000000
13.东三区与东九区相比,两地的时差相差
A.3小时B.6小时C.9小时D.12小时
14.如果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地的等高线都相交在一起,则说明该地可能是
A.陡坡B.山地沟谷C.平地D.陡崖
15.某村庄想修一座水库,为了选择合理的库址,应该选择使用该村庄的
A.土地分布图B.公路和铁路分布图
C.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D.大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
16.A、B两地实地距离l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l0厘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B.
C.1:100D.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l千米
17.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点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右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
19.包围大洋①的大洲没有
A.非洲B.亚洲
C.南极洲D.北美洲
20.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④B.③C.②D.①
21.甲地处于两个板块交界地带,乙地处于板块内部,对比甲乙两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地壳运动比较活跃B.乙地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C.甲地不易发生火山地震D.乙地多火山地震分布
22.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澡等生物化石,这说明: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③地壳发生了变动④人为遗弃于此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24.读下面四地太阳光照图,判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
25.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6.“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
A.地壳是静止不动的B.农田不能变成大海,大海可变成农田
C.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D.陆地和海洋是永恒不变的
27.关于右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岛B.海峡
C.岛屿D.群岛
28.小刚每天中午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请你帮她找到合理的解释
A.小刚的身高在变化B.小刚观察的位置不同
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D.小刚观察错误
29.右图是育才中学校园平面图,校门朝向是
A.南方B.北方C.西方D.东方
30.北京时间1月1日19点,小李明在莱州(37°N、120°E)给远在布宜诺斯艾利斯(35°S、59°W)工作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正确的是
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莱州市-第一学期阶段水平检测
初一地理试题
第Ⅰ卷答案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第Ⅱ卷得分栏:
题号3132333435总分
得分
第II卷综合题(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根据下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5分)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32.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7分)
(1)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2分)B.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判断A、B两点的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B点均位于___________半球。
(3)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方向。
33.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最恰当的地图(用直线连起来)。(4分)
①新闻报道:“半岛局势千钧一发”,A.市区交通图
我想知道朝鲜与韩国这两个国家在哪
②星期天,我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B.世界政区图
离我家比较远,我查看怎样乘车
③暑假我准备乘火车去上海姑姑家,C.北京旅游图
需要知道去上海经过哪些主要城市
④放假我想去北京旅游,需要查看D.中国交通图
北京的主要景点的位置
34.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上比例尺为1∶。
(2)甲山在乙山的方向。
(3)假如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米。
(4)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B.;C.;D.。
35.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赤道穿过的大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符号标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巴拿马运河是_____洲和_____洲的分界线,沟通的是_____洋与_____洋。
(4)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气温的显著特征是___(高、低)。
(5)绝大部分地处寒带的大洲是________。
(6)完全没有伸入热带地区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
(7)欧洲与非洲隔_______海相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
莱州市2011-度第一学期学段水平检测
初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BADACCBDCBABDD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BDABACDACCBCAB
二、综合题(60分)
31.(5分)
A.地轴B.纬线C.南极D.经线E.北极。
32.(7分)
(1)A.10°N,10°WB.10°S,10°E
(2)北东
(3)西北
33.(4分)
①------B②--------A③------D④-------C
34.(9分)
(1)50000
(2)西南
(3)1000
(4)12
(5)F
(6)鞍部山脊山谷陡崖(每空1分)
35.(15分)
(1)非洲、亚洲、南美洲(可颠倒)(2)略(3)北美洲与南美洲,太平洋与大西洋
(4)热带,高(5)南极洲(6)欧洲、南极洲
(7)地中海亚洲
初一上册历史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2.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道德经》
3.成都北门“驷马桥”这个地名的由来,与汉代文学家有着一定的渊源。这位文学家是()
A.杨雄B.司马相如C.杜甫D.薛涛
4.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游学十余年,回到家乡传播经学,造福乡梓。他的主要贡献是
A.宣传道家思想B.注释《墨子》
C.传播儒家学说D.编辑《郑志》
5.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6.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
A.《史记》
B.《水经注》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7.《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9.辨析:张良是汉高祖时期的一位读书人,为了更好地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他认真研读了《史记》,并深深地被作者的文笔所吸引。
文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DABCCACB
二、9.错误:张良研读《史记》。
理由:《史记》创作于汉武帝时期,由司马迁编撰的,此时,西汉王朝已建立100多年,张良是秦末汉初人物,不可能研读《史记》这部史学巨著。
初一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同步检测试题参考
1、在茎的结构中,运输水和无机盐与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导管C.都是导管D.都是筛管
2、面粉的形成是加工小麦种子的()
A、子叶B、胚C、胚乳D、种皮
3、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实验组最好选用()
A.干的种子B.煮熟的种子C.萌发的'种子D.刚收获的种子
4、下列不能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是()
A.根尖B.叶片C.叶柄D.嫩茎
5、我国有不少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鸽子树”的是()
A.水杉B.银杉C.桫椤D.珙桐
6、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也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7、“揠苗助长”会使幼苗死亡,这是因为损伤了()导致的。
A.幼苗的老根B.幼苗的幼根和根毛C.幼苗的茎D.幼苗的叶
8、青菜堆放久了会发热,原因是细胞进行()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
9、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A.地球B.植物C.太阳D.食物
10、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的现象,这是因为()
A.根细胞吸水过多B.根细胞失水过多
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
初一地理上册同步测试题
1.下图中字母C、E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为
A.岛屿、半岛
B.海峡、大洋
C.半岛、岛屿
D.大陆、岛屿
2.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
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
D.赤道穿过的大洲自东向西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3.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大洋洲
B.南极洲、欧洲
C.北美洲、欧洲D.亚洲、欧洲
4.按面积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5.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初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
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
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B.C.1/30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4.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
A.赤道B.南极C.北极D.北回归线
6.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鞍部的地形部位是()
ABCD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
8.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1:5000B.C一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20千米
9.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D.一样
10.表示山脊的是()
11.比例尺表示成数字式是()
A.1∶1000B.1∶10000C.1∶1000000D.1∶10000000
12.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13.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
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14.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
A.海拔B.相对高度C.与另一地点垂直距离D以上都不对
15.地点(60°W,10°N)位于另一个地点(15°E,70°N)的什么位置:()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
16.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常年河、湖B.铁路C.省、自治区、直辖市界D.水库
17.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1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9.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寻找方向。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定方向:
①晴朗的夜空用北极星定方向②用指南针定方向③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定方向④在森林中,用树木的叶子的稀密程度定方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做题(共7分)
(1)A、B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2)北京位于天津的方向。
(3)如果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长时间?
(4)A图中有一个符号表是京杭大运河,请找出来,画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图幅相同比例尺大的地图,内容(填详细或粗略),范围(填大或小)。(2分)
22.读图做题(共20分,每空2分)
(1)写出下列三幅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DF
GIH
(2)上述各点中,南半球的是,北半球、西半球的是,北半球,东半球的是,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23.下图是某校七年级学生画的一幅学校平面图。这幅图看上去很工整,但是不容易看懂,原因是缺少了一些基本要素。请你在图中和图的旁边帮他添上,把这幅图补充完整。(共5分)
24.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1)关于图中的地形类型,正确的是()(双选)(2分)
A.①处是山峰B.②处是山谷
C.③处是鞍部D.④处是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2分)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
(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C。
初一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测试题目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生活艰难。“南”谐音“难”,故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
B.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称之为“南”
C.发达国家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所以称发达国家为“北”
D.南美洲、非洲南部、南亚的国家多贫穷,所以称发展中国家为“南”
2.印度的经济发展以美、欧、日为重点,积极拓展同发达国家的全面合作。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中“南北对接”的一个“焊点”。由此你认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B.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
C.印度与美国的关系属于“南南合作”D.法国与日本的关系属于“南北对话”
美国苹果手机设计和操作软件来自美国总部,芯片来自韩国,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国际市场。中国在组装中仅获取产品价值的'7%。据此回答第3题。
3.苹果手机产销过程说明了()
A.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B.中国占据国际市场有利地位
C.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相互融合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依然封闭
4.“南北对话”是指()
A.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商谈B.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商谈D.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5.中蒙、中缅政府间的商谈合作属于()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
C.国际组织间的合作D.经济全球化
6.下列大洲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最低的一组是()
A.亚洲欧洲B.非洲北美洲
C.南美洲欧洲D.欧洲非洲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主要销售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
B.发展中国家生产品种多样,经济落后
C.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廉价的原料
D.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效率不高
★ 初一地理岩层试题
★ 初一上册地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