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暮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暮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

篇1: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

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关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

节约在中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应是人们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浪费,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包括了文化习俗--各种浪费陋俗的因素,陈规陋俗导致的浪费,往往比经济上的浪费更可怕.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有赖于经济学家开出“药方”,亦应营造节约文化及其文化氛围.不仅应对各种浪费陋习开展文化批判,而且应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节约文化.通过新型的节约文化促进节约经济、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作 者:严明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 年,卷(期): “”(1) 分类号:B016.8 C912 关键词:节约   节约经济   文化  

篇2:陆桥经济的文化思考

陆桥经济的文化思考

陆桥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其特定的文化支撑,陆桥经济的文化特质反映了陆桥经济蕴含的地球家园思想、和平发展思想、科教主义和人本主义统一的思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思想及创业创新的'理念等.陆桥文化的负熵功能表现在陆桥文化对全球化发展,对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对陆桥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 者:古龙高 GU Long-gao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社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刊 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6 “”(3) 分类号:G07 关键词:陆桥   经济   文化   思考  

篇3: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思考

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思考

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效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曾经作出正面的'评价,同时也指出其次要的负面影响。今天的全球化的效应更趋复杂。文明冲突的现实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避免。我们不应当只强调全球化的消极后果,而忽视了它将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变革和进步,包括与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文化中间地带的革新作用。

作 者:顾肃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210093 刊 名:江苏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1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文化   冲突  

篇4:先进文化与文化经济

先进文化与文化经济

文化和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社会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经济活动,也不存在纯粹的文化活动.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广泛影响.21世纪文化与经济将日益融合,经济中所含文化越多,经济就越有竞争力;反之,文化越融入经济,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因此,剖析文化的含义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由此引出文化经济这一概念)具有时代迫切性.

作 者:杜红权 黄华新  作者单位:杜红权(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商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黄华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 “”(5) 分类号:G05 关键词:先进文化   文化经济  

篇5:春秋战国经济政治文化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

2.政治形势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 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的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2)战国时期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

A 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思想文化:士阶层崛起,受到重用,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主张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思想理论武器。

B 魏国:李悝(kuī);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

C 秦国:商鞅变法——变法最为彻底和成功的

①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② 措施:

经济方面——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厉禁止私斗;推行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

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燔(fán)诗书而明法令”;依据《法经》而制定法律;社会风俗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③ 结局:商鞅被害,新法未废。

④ 作用:

对秦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对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⑤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4.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

(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2)生产工具:铁农具、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3)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水利工程:秦国:都江堰、郑国渠

2.手工业生产

(1)私营手工业兴起:由私人经营,主要用于民间消费,进入市场流通。

(2)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也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市场。

(3)官营、私营和家庭三种手工业生产形态并存:官营为主导、民营和家庭为主体。

3.商业的发展

(1)私营商业的兴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2)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

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

(2)含义: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诘难(jié nàn)、批驳。

(3)各家学派及主张——

儒家:

A 孔子:春秋鲁国人,没落贵族。

① 政治思想: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礼,克己复礼;贵贱有序,维护等级名分。

②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中庸之道。

③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④ 学问: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⑤ 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历朝历代加封了各种尊号。

对世界:孔子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古希腊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启蒙思想有重要影响。

B 孟子:战国时期,没落贵族,《孟子》。

① 政治思想: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一整套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② 伦理思想:性善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性。

③ 价值观念: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④ 地位和影响: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后世称为“亚圣”。

C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

① 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

② 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③ 伦理思想:性恶论。

道家学派

A 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德经》。

① 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③ 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④ 地位和影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B 庄子:战国,《庄子》。

① 哲学思想:提出了齐物的观点,“齐物”就是齐一万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② 价值观念: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不公。

③地位和影响: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墨家学派

墨子,名翟(dí),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经》。

A 主张:“兼爱”(无等差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不分等级贵贱)、“非攻”、“尚贤”、“节俭”。

B 地位影响: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不再受重视。

法家学派

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贵族。

A 主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主张变法革新。

B 地位和影响:韩非子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A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B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科技成就

A 科技:指南针:战国司南

B 天文学: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有关于日食的记载;有关于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这些都是世界最早的。

战国《石氏星表》记载了测定的120多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C 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3.文字、文学、艺术

A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代表作:《离骚》。

D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篇6: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民族性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民族性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坚持和发展文化的民族性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

作 者:覃慧芳 QIN Hui-fang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刊 名:桂海论丛 英文刊名:GUIHAI TRIBUNE 年,卷(期): 21(5) 分类号:G0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文化   文化民族性  

篇7: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节约天津

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节约天津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近年来人们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实践中探索并提出的,其主旨是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产品-污染”的流程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方式转变,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指物质闭路循环流动型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作 者:郑向阳 Zheng Xiangyang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刊 名:城市 英文刊名:CITY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8: 文化与经济、政治政治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

激情参与,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熟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重点知识,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案】

【教材助读】(在预习导学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p9—p12,勾划并标注好课本重点问题)

1、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如何?(重点)

2、文化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吗?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1)

(2)

(3)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国内:

国际: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怎样? 我国应该如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难点)

二、【知识整合】

三、【情景探究】

探究一:

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办对全省消费市场产生有效促进作用。1-9月,江苏省住宿餐饮业开始回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6%。

全省社会消费稳步增长,货物贸易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走出去”增势稳定,开发区建设水平提升,商务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发展局面

青奥会的举办对南京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探究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项具有国际影响的奥林匹克盛事。来自世界各地的3700多名15岁至18岁的运动员聚会南京,参加了28个大项、222个小项的比赛,同时还全程参加了20项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

青奥会的举办有何政治意义?

探究三:

材料1: 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累计已达265亿元,今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能否冲破300亿元大关,从12月起正式拉开序幕的贺岁档成为关键。与去年贺岁档《私人订制》和《警察故事2013》“双龙戏珠”不同的是,今年贺岁档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吴宇森久违银幕五年推出的《太平轮(上)》、姜文四年磨一剑导演的《一步之遥》以及徐克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智取威虎山》三部影片。因此外界普遍看好在最后一个月的贺岁档中,中国电影市场能够创造出超过30亿元的票房收入。

材料2:伊朗对美国人拍摄的诋毁伊斯兰先知穆罕穆德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表示强烈谴责,该电影在利比亚引发强烈抗议,并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身亡。伊朗媒体称,伊朗计划13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反美示威。

上述两材料分别说明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无影响?

探究四: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否意味着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就会好起来?

探究五:

材料:2014年暑期,在内地市场火爆异常的《变形金刚4》,终于以超14亿的票房成绩,狂甩影片《阿凡达》,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最高票房纪录保持者。

这一材料反映了什么?

探究六:

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不仅掌握了经济霸权、军事霸权,而且正在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警惕,甚至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忧心忡忡。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民族性的思考

政治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浅谈文化经济兴起的必然性

天水旅游经济的文化定位

论文化对商品的经济意义

家乡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从文化视角探讨广东经济困境

节约,从我做起

节约标语

节约策划书

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文化视阈内的节约经济--节约经济的文化思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