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二战托福攻略(共含10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中生二战托福攻略
介绍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高中在校生,智力平平,英语凑合,在学校的英
语课上成天划水。托福备考全靠自己奋斗和钻研,时不时找趴趴托福听听公开课,
寻找灵感。
两次考试时间间隔 10 个月左右,但前前后后准备托福的时间一共加起来大约两个月。
一般听力、口语及写作是中国考生的弱项,我恰好全中。第一次没怎么准备的考试,总分 94,写作倒还过得去,但听力和口语成绩无法见人,惭愧至极。第二次考试前的两个月,我下定决心,立志好好学习,取得满意的成绩。
当然,备考讲究方法和策略,不是死板刷题就可以的。托福考试的提醒变化多端,涉及范围广,而无论多么努力的刷题也无法了解和熟悉所有话题,所以归根到底,提高英语能力才是根本性重要的。
我的备考分为三个阶段:综合能力提高期,了解套路期和最后冲刺期。综合能力提高期占一个月,主要的任务是阅读英文杂志,精听各种听力材料,跟读英文朗诵等。了解套路期以刷题为主,有时听听公开课,再背诵一下积累的美文好句,并且总结各类题型的应对方式和分配口语答题的时间。冲刺阶段(在考前十天内)全身心投入模拟考,并通过从网上恳求网友或搜刮语言考试机构资料库等方式了解托福考试机经和前数个月的考试真题,做好充足准备。
备考策略
接下来详细介绍我每个阶段及方向的准备经验及方法。
首先,同学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目前水平或层次稍高一点的英文著作阅读, 并准备一个笔记本摘录好词好句和一些高级英语词汇的用法。阅读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我在 7 月初就拿《联邦党人文集》来学习,当然这本书和托福考试内容完全无关,难度也较深,但是它可以极大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力(前提是要一点也不马虎的细细分析每一句话),并且可以帮助补充词汇量。
7 月中旬,我又借阅了《巴黎圣母院》的英文版,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运用了一些华丽的辞藻和较复杂的语法,对提升语言能力有巨大帮助。除这两本著作外, 我更加推荐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它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非常的现代化,词汇也不深但是非常专业,很适合用来训练托福阅读和写作,甚者,书中叙述的故事和总结的观点可以充当口语考试的语料,活跃及拓展同学的思维。至于听说,推荐同学们去听及 NPR 新闻,它的发音纯正美式,语速适中,(这几点比 BBC 的英式和 VOA 的慢速都要合适),词汇量大但都是常用词,不晦涩。精听音频后还可以跟读,顺便练习语音语调了。
部分托福培训书还是有必要买的,我主要是使用《30 天速成真经》等书,上面列举了很多考试技巧,巴郎的托福备考书也看,它对提升语言素养有很大帮助。除了对阅读素材的大量积累外,背诵单词和词组也是有必要的,毕竟阅读里的词汇题很多,听力及口语试题里也涉及了很多词组和俚语。我由于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足够多的词汇,所以只照了相关书籍背诵词组。我用的书是《SAT 必备词组》,这里面收录了很多常用词组,并编著了例句和同义词,附有习题,所以学习起来也算方便。
我从来不通过看美剧来练习口语,因为这不仅会诱惑我因专注于剧情而忽略语言学习,且 time-consuming,还有因为美剧里许多俚语太过 informal 从而不适合考试时运用。当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无非是提升语音语调和词汇的熟练掌握程度。这些都可以通过反复跟读托福听力材料或者学习新概念英语(最好 1.5 倍速)来练习。除此之外,为了应付考试,口语语料还是要多多搜集。虽然网上的黄金口语 80 题基本上不会在以后的考试中考到,因为过时了,但同学们确实可以根据它锻炼思维能力。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雅思独立写作真题中经常有一些有意思的赶潮流的题目,我根据这些资料同时练习了阅读、口语、写作,一箭三雕。
套路
我第一阶段的经历介绍的差不多了,现在谈谈第二阶段我是如何了解套路的。实话实说,这东西首先要通过自己多刷题而获得经验,可以经常把自己的错题摘 录下来,思考下自己确实的能力及分析再次遇到此类题型的对策。其次,可以多多听听公开课(如果实在不愿意多花钱培训的话,当然去辅导机构效果更好,时间花的更少),b 站上有资源,我也找了趴趴托福了解情况。
这里,我也为大家分析一些常见套路。
阅读
首先,阅读:词汇题不用对应原文分析,直接写词典上背诵的释义(省时又省脑);细节题不能只关注原文中出现的词,事实上我在做题时发现大部分题的正确答案不包含原文中出现的词汇;转换表述题一定要逐字逐句分析,注意逻辑关联和准确性及内容完整性,表述顺序不重要;阅读最后一题靠印象做,注意关键词(及原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意义的词,当然也有选项变化了表达的词汇); 总而言之,阅读除词汇题外都要多想,注重细节,然后别猜测答案(因为基本上猜不准)。
听力
至于听力,还是要先学习一下速记法,一边听一边做笔记绝对能大大保证正确率。听听力是一定要一心两用,做笔记的同时要专注于录音中的细节,不能遗漏音频里的任何一句话,越是细微的点越有可能是答案。至于数据(比如时间、magnitude 等)不用记,从来没考过。如果实在有细节没听到,仔细思考和联想自己听到的部分,用逻辑猜测答案,如果联想不到,就用印象寻找原音频中提起的又在选项中出现的词。拥有这几点技巧就可以大大提高正确率。我考试时做的听力题难度较大,音频里充斥着俚语和狂飙的语速,让我措手不及。好在机智的我运用了以上的那些猜测答案的技巧,最后成绩也不是十分不尽人意。
口语
口语这项考核我实在无能,但我分享的经验也许多拿些 20 分以下想冲高一点的朋友有用。除了我已经反复强调的语音语调和流利度外,词汇的变化和逻辑关联及内容的丰富度也是评审的重点。与写作的要求相似,考官不希望考生频繁重复一样的词,所以词汇积累很重要,替换词一般能带来高分。良好的逻辑这一标准容易达到,一般高分考生都是分点答问题,再用高达上的关联词连接回答。这些方式方法可以从网上的模板找,定会使你受益匪浅。口语的套路少,如果在第 3 题以后的题目中实在不知道如何表达,就可以试图运用 copy 音频中的表达方式,或者寻找阅读材料中相似的替换词。若是想改善流利度的问题,考生可以适度降低语速,以留予自己思考的时间。
写作
写作啥的,考察基础和日常积累,没有捷径。背诵美文很有效,也可以多看看以往的真题,顺便借助 TPO 小站托福的软件总结写作格式和内容选择等。建议大家在开头给出精彩的 hook(引子),倒数第二段给出让步(以显示自己思考问题的周全和客观),最后一段可以稍微采用展望未来式风格。建议大家阅读一套丛书:《Taking Side 立场》,里面列举了许多命题和热点议题,并附正反辩论,有助于提升 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只不过这系列书的 level 比较高,不适合很大一部分学生。若是想要在写作中获取好发挥,一定要练习好打字速度及准确率。给大家推荐网站 www.typing.com,专门训练打字水平,并会给使用者反馈其各项打字指标。
总结
最后冲刺期我一反常态地浪,除了刷了几套 delta 题和 TPO extra(质量不高,但无聊可以做做) 及复习了一些词汇和句型还有偷了些机经外,没有付出太多努力。这一阶段主要调整心态,放松身心,养好睡眠,锻炼好强大的临时反应能力,如此才能制造良好的考试状态。
我考前出乎意料地毫无紧张感,每天晚上 12 点还在看剧,《权力的游戏》重温了一遍。考试当天我倒是比较谨慎,早餐吃得很少(建议多喝牛奶少吃淀粉, 但牛奶千万别空腹喝,这样有助于当天发挥)。干粮适当带一点,但估计考生不会有什么胃口在中途休息行时间吃(紧张嘛)。
我当时十分希望能有听力加试,因为这也许能提高我的成绩。但后来很失望的意识到我获得了阅读加试,alas! 考试的时候除了在口语部分外,其他阶段都毫无紧张之感,码字的时候也手速飞快。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小 tip,考试时尽量放慢速度,这样就可以在中场休息回到考场后偷听别人的口语考题,早一点准备,哈哈。
这次考试成绩不算很满意,口语分数较低,写作比预估成绩低。但是总体来说,我的努力还是有回报的。祝愿各位考生在考试中发挥顺利,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12月21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答案
Conversation
C1:学生要去做志愿者活动,这个活动是关于用艺术为灵感激发参赛者来写诗的。
C2:学生找老师想要funding,做关于学校tree的小册子。
C3:学生被要求重写research,其中一个tv show关于太阳核裂变的内容被老师建议作为final paper来写。
C4:学生来反馈宿舍的vending machine 坏了, 还吞了钱。
C5:学生找写作中心的老师,先是说自己迟到了因为自己的ID badge丢了,然后补办的时候机器还坏掉了。然后学生在写的是关于doomsday book paper,介绍书的内容提到William the conqueror对于赋税标准的调查。老师建议introductory paragraph应该占比5%,以及它应该能够直接清晰说明文章论述主题。学生意识到应该找一些其他的参考资料来去支撑他观点的内容。最后老师还建议学生用这本书里面的事实和例子来作为主体的论证内容。而conclusion应该跟introductory一样简洁,占5%。
Lecture
来看看答案:A C D B D AB
都对了吗?
Art:教授介绍一个aboriginal画家adopt了欧洲的一种画风,然后很有名,然后又创新的风格。
Art:教授介绍一种statue,从一个statue 转化到physiological statue,举了一个人的例子,说做了多大的贡献
Psychology:教授介绍关于婴儿通过哭笑表达想法的研究,了解baby哭的行为和对babysitter的影响。
History:教授谈论postcard作为一手信息的价值。
Environmental Science:教授介绍暴风雪把细菌从一个土地带到另一个,改善土壤环境。
Economics:教授介绍online shop给traditional shop 带来的变化。
月21日托福口语考试真题答案
TASK1
Should parents discourage children fromchoosing some career which might be very competitive to find a job in thefuture,such as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TASK2
阅读:图书馆禁止学生带书回家; 原因1:要给所有学生都有看到的机会;原因2:学生会损坏书籍
听力:男生不同意;原因1:拿回去能够有利于喜欢熬夜读书的学生;原因2:学校要求如果会毁坏书就要付钱,所以学生回去损坏书
TASK3
Nurse plants:一个弱小的植物和另一个强大的植物长在一起会有利于它,一个沙漠中的仙人掌会长在birch tree的周围,这样就不会暴晒。
TASK4
公司减少产品的好处:可以增加公司profits。
年12月21日托福阅读考试真题答案
真题文章
Spartina alterniflora (SaltmarshCordgrass). Native to the 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idereda noxious weed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Coral Reef Communities(7月6日考题)
道路交通的发展是有考到2篇么?求实锤
疑似:美国道路交通的发展(9月9日考题,水路运输有局限性,讨论了道路发展的历史,优缺点,最后讲到了turnpike)
疑似:Transportation and the RomanEmpire(重复7月2日和18年4月15日考题;罗马帝国交通运输发展,设计路上牛马运输和海上运输;交通运输对于罗马帝国的影响。文章内容不难理解)
Guam tree snake and native species(生物入侵的影响,举例二战之后关岛上Brown tree snake与鸟)
寄居蟹(19年5月19日题)
完全群居性昆虫 eusocial insect(可以参考18年5月6日考题,Job specialization in social insects。社会性sociality, 有分工角色即有社会性;社会型昆虫的分工是由body shape和age决定的;切叶蚁leaf-cutter ants是按照大小进行分工的。小蚂蚁负责喂幼虫,大蚂蚁负责觅食;但是,其实80%的昆虫是按照年龄进行分工的。比如蜜蜂honeybee一出生负责喂宝宝(larva feeder), 长大了建房子 (builder),再大点去觅食(forager);虽然黄蜂wasp没有天生分工,但是也遵循蜜蜂的规律。最后一段讲了科学家往蜂巢里增加了年轻蜜蜂的数量,剩下来的年轻蜜蜂主动出去觅食了,说明昆虫分工是非常灵活的。)
Surviving as a conifer(18年11月10题;conifer针叶林这个话题上周刚考过;conifer是裸子植物gymnosperm;相较于被子植物angiosperm的生存优势,比如能够存活于贫瘠土壤;deciduous落叶的)
estuary species,生活在河海交汇处的生物如何平衡体内的盐和水,marsh plants的adaptation,盐沼salt marsh植物的生存,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比如怎么样把沼泽中的盐分排到体外(19年6月15日题)
Two Kinds of Magmata(两种不同的岩浆,19年1月12日题)
从采猎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人类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可以参考18年3月11日题,food production的历史进程,冰川时代,动物迁移,人类被迫做出选择。有的人也选择迁移,有的人选择留下。土耳其等地区环境温暖潮湿,适合野生谷物生长,有的人选择留下来,通过野生谷物维持生活。并逐渐建立了半永久甚至是永久居住地。人口不断增长,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进行种植,从而满足更多的食物需求。食物储存方式的进步。人类开始通过挖地坑埋藏食物去应对食物短缺,无意间发现了储存的食物会发芽生长,可以用作种子。食物储存方法对农业的影响,人们不仅可以储存食物,也开始能够培育种子,并且更多的食物储存能够让人们词养家畜。)
Disturbed and fragment forest(18年5月6日考题,主要讲的是热带雨林由于气温升高,湿度降低,土壤的变化对很多的物种的生存和栖息地的破坏以及影响,其中有一种植物Vine能在此种环境下生存。雨林遭到了破坏,风在此过程中加剧了栖息地的变坏,无所顾及的进入雨林,导致土壤更加干燥,甚至直接吧树木吹倒。枯死的树木,人类的焚烧,以及气温的升高,也加剧了大火的潜在发生。
地中海的形成(可以参考TPO7-1 The Geologic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欧洲工业革命后,城市变化,人口迁徙,农业和铁路关系,还有工业革命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
恐龙灭绝
Sudan 的经济和文化
河流分流(有图)
书写材料的发展,羊皮纸,纸
Grass seeds
米虫,讲moth 的caterpillar stage
Map of the Mediterranean Sea withsubdivisions, straits, islands and countries
真考词汇题回顾
mundane=ordinary
adjacent=nearby
sparse=few
brittle
tactic
strategic
ultimately
eventually
dramatically
detrimental
还有一定要花时间练习键盘英文打字
口语
口语毕竟是一个需要很长积累的项目 我就练了托福口语黄金80题 分数也确实不高就不班门弄斧了
机经
小马过河 提供口语和写作的机经 口语确实中了几道题 但自己没有重视 所以推荐不要光看答案 一定要多练几遍
还有最最最重要的:推掉一切文娱活动! 时间短任务重 分散不得经历 答应了一个就会答应另一个 推掉一切文娱活动!推掉一切文娱活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月12日托福阅读考试真题答案
蝙蝠使用回声定位的目的:不是为了躲避天敌,而是为了捕捉猎物。
蝙蝠发出的声波特征:
蝙蝠用来定位所发出的声波频率高于人耳可识别的声波频率,所以人们听不到,并因此命名为超声波。不同的蝙蝠发出的声波频率各有不同,科学家据此可用不同声波来区分不同的蝙蝠种类。
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比较坎坷,重点讲了三个方面:
1由于技术的落后、人口压力巨大,导致了对土地的开垦非常激进,不给土地休养生息的机会,导致了水土流失。
2除此之外,土地盐化很严重,盐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地下水来到地表后伴随着高温就蒸发了,导致水中的盐分留在地表,造成盐化。
3由于频繁灌溉导致淤泥量激增,影响了正常的灌溉,导致灌溉农业无法持续。
4. 讲的是bat的超声波,各种bat的不同的超声波
5. forest的扩张
6. diamond的地位发展,欧洲和印度的钻石贸易
7. 动物直接繁殖live thing,还有一个是下蛋然后孵化。
8. 土地盐渍化在某个地区的影响,不仅还有salt,还有mud,silt的影响。
9. 某种恐龙是predator还是scavenger
10. 文字演变,文字的发展史,各种不同文字的演变
1月12日托福口语考试真题答案
Task 1
要不要把physical activities纳入学生的考核?
Task 2
关于新增option to have courses during winter break
1. 这可以让学生们在summer break干更多的事情;
2. winter break以前学校关闭住宿,现在会免费开放一些。
男生同意
原因1:他觉得夏天天气很好,上课很浪费,应该进行户外运动。
原因2:他原本要暑假学一个数学course的,现在可以寒假学,暑假可以去camping。
Task 3
植物的Habitual behaviour。当植物反复遭遇相同的harmless事件后,它将不再对其进行反应。
举例,M打头的植物在被碰到后会fold leaves。研究人把它们带到了lab,把这些植物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gently坠落。一开始他们还合上叶子,几次之后都没有伤害到植物,它就不合了,因为合上后就无法吸收阳光,这对植物很不好。
Task 4
survey的两个problem。
1. 一些人会有false response,让回答survey得到其想得到的结果,比如公司老板让员工反映觉得工作怎么样,员工会回答很好,以留下positive impression。
2. 会有一些人不参加survey,由于时间不够什么的。同一个例子,老板问workload怎么样。workload本来就很重的人就没时间回答。这样老板收到的回复就都是workload还不错。
1 最早的文字是因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需要书面记录。
2 文字的形式 :楔形文字,最早是竖着写的(in columns) 后来进化成从左往右写。
3 文字书写的材料:最早刻在石头上,后来改用黏土,由于使用黏土以及雕刻工具的限制,导致文字的形状变为了线型和尖角型。
二战托福备考攻略
听力:
1、单词听到的时候不能迅速反应过来
2、句子反应速度慢
3、想记笔记但是容易手忙脚乱,而且还用不上
1、单词方面:
三维立体背单词方法。
不要仅仅像我们以前应试一样只记得单词的拼写和意思,更要多听多读,刺激自己的感官,对单词的发音熟悉了,才能做到听到单词的时候反应过来,才有可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听懂句子。
2、句子方面:
反应速度不够快,一方面有句子结构掌握得不牢的原因(这方面这里不展开了,见阅读部分),另一方面也有读的少,对于句子节奏把握不好的原因。所以,话不多说,在基本语法没问题之后每天就是读读读!!读得多了,听到类似的句子自然就不用多余思考就可以反应出来了!当然前提是,你的单词要过关哦!
3、笔记方面:
四个字,水到渠成。我也是从什么都记不明白过来的,好在之前上网课的时候王默老师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从记什么到怎么记讲了贼多,我记了好多页纸,又练了一个月,练到最后就是真心觉得,就像老师说的,这是个水到渠成的事。不光是托福顺利过了,现在上课记笔记也贼清晰!!!!
给题主一个真挚的建议,基本功先练好,技巧性的东西找个好老师带能省老多事了!!!!
阅读
1. 生词太多
2. 长难句理解困难
3. 读不进去需要反复阅读
4. 做题速度慢
5. 答案找不到
6. 读懂选不对
7. 特定题型把握不住
题主现阶段60分的话阅读基本也是我之前的水平。其实我当年在这个阶段时脑子是糊的,不知道自己什么问题,只知道做不对很难。但老师后来给我诊断有1234567(上面写的)问题。惊,怎么这么多问题!但!不要丧失希望!!把上述问题一归类可以一并解决!
首先从理解层面入手,先背单词做句子
1. 单词
托福单词分基础、核心、学科词汇。先背核心词汇,学科词汇不急着背。我当年吃饭背睡前背路上背课间背,如果能有我的热情再加上科学的方法,两个月不成问题。过个几遍就会发现理解好多了。
2. 句子
但是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句子就算把所有词汇都查了还是不理解,因为我语法薄弱句子一长思路就乱了。这时候如果去学语法不是浪费时间?嘿嘿告诉你们做中句,长句能有神奇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种类句子成分结构的划分和反复阅读,我把成分都识别清楚了(因为常见成分就那么几种,像插入语),理解到位了,速度也起来了!这个强推真的受益匪浅!不要问我要了,我当时老师给我的资料我弄丢了,你们可以做完一篇阅读后把不理解的句子多读,搞清楚谁跟谁是连起来的,也可以。
3. 结构层次
此part只针对23以上高阶选手读!
我在23分停留了好长时间,因为就是上不去了,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总结题、推断题总是做不对,偶尔细节题也出问题。压力特别大。。这时候重点来了,通常我们都只读定位范围的几句话,所以对文章段落是缺乏把握的,因此总结题才经常不对,再加上偶尔的理解误区,自然就做不对题了。
首先一点是,不要脑补不要脑补不要脑补!!说三遍,一切以原文出发,不要自己脑补出原文没说的内容。这个真的自己太不容易发现,如果没有靠谱的老师帮你诊断,一定要反省一下有没有这方面问题!其次,一个文章是立体的,有的句子重要有的不那么重要,不那么重要的可以不读,但和文章段落主旨相关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读!这样才能对主旨有把握。
单词和句子练大概10天左右就可以做题练技巧了
千万不要过于重视技巧,我之前就因为过于玩技巧耽误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一个事实,任何技巧都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魔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上了课学了技巧也不能用,不能拿高分的原因。总之就明确一点,一般来讲做题三步走
1. 读题干找关键词2. 原文定位,找答案句3. 答案句和正确选项匹配。
技巧是帮你省时间理思路的,不要舍本逐末。不去读题就匹配匹配的,很容易不知道答案句在哪,正确选项怎样匹配上。我之前就有这方面的误解,特别感谢曹老师帮我诊断问题~
最后一part很多人不注意,但是特别特别重要!
就是做题习惯和心态,联想到我自己刚开始有很不好的习惯,刚开始上课的第一点,第一天曹钰晗老师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就自以为是地觉得我都看懂了就是做不对题。结果老师把课前测试甩我眼前,好,这个词什么意思,这题你做对了为什么对,做错了,现在知道为什么吗?我答得磕磕巴巴。。然后招致了一系列灵魂拷问,这个词、这道题你都做过了为什么还不会?有没有反思自己问题在哪里,有什么误区?考试时肯定不会有原题但是可能还遇到这个词,这个出题点吧?那么你还犯相同错误怎么办?就说你亏不亏?好,你看懂了,那为什么原文这句话能答题?正确选项是这个意思吗?大家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哈,反思的重要性就不用我说了吧~
不过不要误会,老师平时可是很温柔的~
阅读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来说说很头疼的写作。
写作
1. 无法构思分论点
2. 想到了分论点,不会展开解释 or 举出切合主要观点的例子
3. 语法薄弱,无法写出正确句子
1. 对于观点以及思路这一块,建议尽量不要选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否则容易出现段间逻辑混乱的问题;选取一个鲜明的观点&用一边倒论述,会让考官非常直接、迅速地把握“我的观点”以及文章结构。这一点,我们其实也可以从综合写作的阅读、听力材料中找到线索 – 所有真题中的综合写作阅读+听力材料都是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观点,然后分别用3个分论点去证明自己观点的。
在构思这方面,我曾经一度觉得很磨人、很困难。后来辛唐美子老师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原因(为什么我的观点好?)、权衡利弊(我的观点&其他观点各自有什么利弊)和将题干所讨论问题、对象进行拆分的方法来想思路。具体思路一般其实也就是从物质(钱)、精神(情感、自我实现等)、社会(环境)、团体、个人、效率、未来发展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来破题。
例如: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People can take care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better when they live in big cities than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本题中的“family member”就是一个可以继续向下进一步拆分的词 – 家人包括老的、少的……。我们可以想对于老人来说住在大城市好处、坏处分别有什么;对于小孩子来说利弊又是什么。具体分论点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总之构思根据原因分析、权衡利弊和拆分这几个大维度,以及围绕物质、精神、个人、社会……这几个角度来想;哪个观点或选项能允许我们写的分论点多,就选哪个分论点。按照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题目都是不会出现完全想不到分论点的情况的。
2. 想到了分论点,曾经也一度觉得要把原因和例子说清楚很困难。觉得我说的分论点就很对、很直接了,并没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因此以前字数总是勉强刚到300字,思路展开的整个过程也很耗时,写出的解释比较抽象、难懂。老师告诉我,这是独立写作中最忌讳的东西。看了她给我改的第一篇课前测试,我就如梦初醒;原来以前一直在朝着一条死胡同撞。
托福写作的结构比较固定规整,独立写作的主论段一般来说都是有四个固定模块的,顺着这四个方面去说,每个分论点其实还是可以快速展开的。
主论段包括1. 主题句 - 提出分论点;2. 解释句/扩展句; 3. 案例细节; 4. 段内总结。
首先,主论段第一句话就是直接亮出我们构思中的分论点,让考官在最短时间把握段落主旨。要保证是一个简洁明了的陈述句,且要是对我总观点某一方面或侧面的支持。
第二步-解释扩展句,要将前一句主题句进行展开。可以从原因、推论、解释、对比四个角度进行构思。
第三步-案例细节,这是整个段落的重中之重、关键所在,需要对我们的分论点进行深入、具体的证明,为我们的分论点提供依据。例子要做到具体、可信。我一般是用比较好写(编)的“小明的个人事例”和“权威数据”。不管我身边有没有小明这个人,不管我的数据是不是真权威,都可以靠自己临场发挥(编),来完成这个举例论证的部分。
第四步-段内总结,我们可以在举例完后,加一句话总述来继续增强案例说服力且回归段落中心思想/主题句。
我想解释的这么细致,大家应该对于写作不那么害怕了吧,最后来说说我个人认为最难的口语部分。
口语
1. 综合口语题部分,我貌似都听懂了也看懂了,可是为什么答题的时候不知道改如何下手?或者答题的时候就是觉得怎么都说不出来。
2. 看着时间进度条往下掉,我好慌哦!然后突然不小心卡住了,觉得这题肯定炸了,干脆放弃治疗算了
3. 我能够以比较流利的语言答出题目,而且我觉得我自己把该答的都答完了,为什么我的分数卡在某个瓶颈上不去了?
针对【问题1】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虽然单个单词或者单个句子看懂了,也听懂了,但是整篇阅读文章或者听力文章的行文逻辑并没有完全弄懂,如果是task3 or task4可能阅读和听力之间的联系也并没有完全弄懂。
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训练自己对文章整体逻辑的把控,并且如果有阅读部分,需要搞清楚阅读和听力之间的联系。一般而言,托福口语考试部分的听力和阅读都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结构或者说套路。
举个在谭媛瑗老师公开课上看过的task3为例。
这道题目首先会给出阅读部分。阅读部分首先会提出一个与campus situation有关的改变,比如要取消一个政策或者重新装修一下休息间,之后阅读还会给出两个与这个改变相关的“原因”(打引号的原因是有的时候不一定真的是原因哦,不过大部分时候是的)。
之后出现的听力,首先一开始会针对阅读中提到的改变进行讨论,其中一个人会明确表示自己对这个改变的态度。如果是持同意态度,在表态之后会给出两点原因来说明自己为什么支持,听力中的原因有可能会是与阅读中的“原因”相同或者相似的点。如果是持不同意的态度,那么在表态后同样会给出两点原因,听力中的原因可能会就“阅读”中的为依据,一条一条的进行反驳。
在搞清楚阅读和听力都是在干嘛后,做起题目来是不是相对心里踏实了不少了呢!
2. 有能力看懂和听懂文章,但是却没法正确并流利的把答案说出来。
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那么亲爱哒~你需要去大量的读和背来积累基础语料啦!口语作为输出项,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作为依托。正如能量守恒定律中说的,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口语表达也是一样,说出来的单词和句子不是
凭空产生的,需要大量的记和背来做基础积累,当自己的基础能力积累到一定境界,你就能熟练的运用它们啦~~~
针对【问题2】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平时练习不够,并且抗压能力较弱
一般来说,刚开始接触托福的时候,都会觉得对着冷冰冰的机器说话很尬,并且因为能够清楚的看到进度条一点一点往下掉,真心的压力大。如果是急着出分的小伙伴,可能会因为近期备考所积累的压力也瞬间爆发,整个崩溃。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建议小伙伴提前规划自己的日程,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哟~不要临时抱佛脚,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同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向他们寻求建议或帮助,让自己少走些弯路,最终更加沉着的应对考试。
2. 太容易放弃自己
NEVER GIVE IT UP!
对于口语这一科来说,始终要坚信只要开口说话,总比不说话要强,永远不要放弃挣扎。
不过有的小伙伴可能是因为对自己太不自信了,其实ta的表现并没有ta自己以为的那么差,这个时候如果放弃答题,未免太过可惜。所以一定要自己多鼓励自己,建立信心。
针对【问题3】可以尝试看看自己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是否还能提升
口语表达因为思考的时间段,很容易因为受到中文影响而不小心说出一些很Chinglish的表达。这个时候,需要在日常基础能力积累的时候更加严谨,在查单词的时候,不能只看中文解释,同时还要看一看英文的意思,否则很容易受中文意思干扰而误用。
举个例子,假如你想说 “考高分对我来说完全没问题”,结果不小心误用为“there is no question in doing sth.”就是因为受中文影响,发现problem和question用中文都可以翻译为“问题”,结果用错了。。。
口语部分就说到这里,剩下的就靠大家多去练习喽~
1月11日托福口语考试真题答案
Task1
Is it a good idea for theuniversity to limit students' working time
Task2
阅读:学校要减少visitor在学生dorm的时长,不能超三天。因为这样可以让宿舍环境更加comfortable。而且周围有hotel可以住啊。
听力:男生不同意。首先这个policy太strict,大部分人都是很polite。比如他室友哥哥上学期来住了一星期,室友askahead,他nevermind at all。再说hotel太贵,不适合所有人。
Task 3
阅读:landmarkingbehavior: 动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繁殖而采取的某种移动行为。
听力:蝴蝶来举例,这些蝴蝶喜欢去topof hill。有两组实验,第一组蝴蝶不飞去很高的地方。第二组中有maleand female, 他们是为了找寻更大的可能去繁殖,所以飞去很远的地方。
Task4
Business,提升品牌忠诚度的bounding
方法1:socialbounding。举例去发型店,店员问你的interest,你feel你们之间有personalrelationship,会再光顾
方法2:commercialbounding。举例officesupply company每月都要见到客户,所以可以给客户打折10%off
201月11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答案
一月上旬的托福考试已经顺利落幕,大家对考试的结果想必是非常的关心的吧,不妨先来和出国留学网的小编看一看年1月11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答案。
对话
C1:学生去找学校博物馆的校长问有一个小册子怎么还不到。还顺便问到了学校还缺不缺人手,他想找一份工作挣钱。但是校长说他可以先去做一个志愿者增加自己的经历,如果有职位就告诉他。校长还说自己也是学艺术史毕业的。
C2:学生的paper 可能要写不完了,因为发现他的主题和历史有出入。教授建议他直接换主题,里面的内容还能用,所以应该来得及写。
C3:学生找工作人员讨论职业候选人以及可能相关的变动。
C4:教授找学生问小组meeting讨论课题调查问卷。
讲座
Art:教授介绍一幅用金子和羽毛装饰的fancy画作in Mexico。其中羽毛保存得很好,用胶水粘贴,还主要讲胶水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带来比较的经济效益。
Zoology:教授介绍non-native animals对于当地动物是好是坏,举了cane toad & baby tear的例子。
Geology:教授介绍黄石公园火山的形成假说
American History:教授介绍美国最原来13个州制定的邦联宪法
Physics:教授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讲到relativity using magnet and coil as example
Archaeology:教授介考古的假说,说了四个假说:一种人被发现有shark bones 然后推测他们是怎么get 到的。用了NMA methods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ancient hunter-gatherers and the large shark teeth found in their places, 4 possible sources of the teeth
二战托福提分攻略
首先,听说读写四门里备考重点是哪一门?
听力,毫无疑问是听力。因为四门中除了阅读不涉及听力,口语和写作都需要听力能力!口语一共6个task,其中task3-6也就是2/3的题目都要听听力之后答题;写作也一样,两个task中综合写作是有听力的。所以如果你听力能力弱,还停留在高中英语那种一句话要听2-3遍才能听懂的程度,那你基本上不了80了,因为托福听力的语速+只放一遍的难度,你基本是跟不上的。
再加上阅读,通常是中国学生擅长的项目,也通常是四项里提分较快的,所以应优先从听阅两门开始准备,口语和写作放在后期。
两个月的准备时间是比较短的,所以也不用迂回了,直接拿TPO来做吧!总共55套呢,绝大多数人都刷不完的,不用担心后面没有题目可做。
基础一般的同学自己复习托福的时候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陡峭的学习曲线导致的快速放弃——从高考和四六级英语跳到TPO,单词量和句子复杂程度都飞跃了至少两个数量级,比如我当年自己备考托福,也是头铁,四级500出头就敢直接做TPO,结果TPO1的第一篇阅读就把我整蒙了:“Groundwater is the word used to describe water that saturates the ground, filling all the available spaces. By far the most abundant type of groundwater is meteoric water; this is the groundwater that circulates as part of the water cycle.”
一段话里Groundwater,saturates,available,abundant,meteoric,circulates都不认得,water cycle看着词简单但我也不懂,这种情况下一篇阅读想光靠自己搞懂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光查生词都能查到头秃,更别说经常遇到的长难句,连单词都会的情况下都看不懂了。
当一行10个词就有3个以上不认得的时候,对自信心的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100以上是那么遥不可及,很多人被打击的直接就想放弃了,对托福甚至产生了畏惧心理,一天5、6小时的学习时间,磨蹭着刷刷知乎,看看微博,就是迟迟不愿翻开书做练习。
听力也一样,语速快、一遍过也就算了,发音是很多人根本听不惯的纯美式、连读和俚语用的不亦乐乎、lecture讲的都是让人云里雾里的话题,最重要的是听完音频才能看到题目,连抓紧读题猜一猜的机会都不给,全靠脑子和一支笔记,神经一直得绷着没有一刻放松的时候。
那么一上来就遭遇陡峭的学习曲线的时候要怎么办呢?
第一就是要仔细安排练习的顺序,从易到难,让学习曲线尽量平缓,这样才能在自己备考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1. 在开始之前先下个小站TPO,找一套做个模考,完全模拟真实的环境从头做完将近4个小时的考试。你可能会看不懂、听不懂、甚至不明白题目的意思,非常摸不着头脑,慌慌张张、题都来不及做完之后发现听阅都只有个位数,没关系,每个人都是从个位数过来的,我当年第一次模考也只有个位数,但最后还不是上了100?模考有两个用途:第一,把你打击的体无完肤,让你从心理上重视起来,第二,让你对考试的风格、节奏、题型和难度都有一个初步印象,明确你哪一门最薄弱,方便分配下面的备考重点。
2. 背单词:单词一定要背的,推荐李笑来的21天词汇突破。也可以用百词斩或者扇贝这样的软件,还可以加入微信的打卡群,和别人一起坚持进步。但是在只有2个月的情况下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单词上不但低效而且非常消耗积极性:当你一天花2-3个小时反复诵读背记单词,但最后一做题发现每个词都眼熟但都想不起来的时候,该有多打击人?
这里还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觉得背单词就该背到滚瓜烂熟,正着问反着问随机问都能想起来,每个意思都记住的地步。错!人的记忆更像拍立得,一开始是白白的什么也没有,然后通过一次次重复一点点显影,越来越清晰,最后形成完整的图像。所以第一,不用背到烂熟,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过一遍,到多数看着有点眼熟就行,剩下的工作都交给题目。坚持半个月就差不多了,不要恋战,记住你只有2个月,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做呢!我的建议是重点记动词、抽象名词。形容词尤其是副词,只需要记方向,形容词只需记正面还是负面,副词只要记是加强、减弱还是扭转,比如significantly/considerably/drastically就是加强,加强动词或者形容词的意思,somewhat/gradually/more or les/seemingly这类就是减弱,hardly/unlikely这类就是扭转。第二,不管这个词有几种词性、几个释义,一次只背一个!按我多年自己背和帮学生背单词的经验,强行记多个释义的后果是最后一个也记不住,还不如一开始就集中精力专攻一个。有人问,万一记的那个不是最常用的意思怎么办?这也是我不建议花太多经历在背单词上的原因,用做题的方法背单词,事实上比背单词效率高多了。题目起到了天然的筛选作用,越是常用的单词、常用的意思,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自然就会更高,做题时候重复次数就更多,记得就越牢,根本不用你费心考虑哪个更常用。同时做题的时候是有上下文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有语境可以建立意思上联系的时候人总是记得更牢,也能帮助形成语感。
3. 阅读:因为你只有60分水平,你可以先尝试一下直接刷TPO感觉如何,如果还可以,能直接刷题当然最好,如果感觉十分艰难,可以先分题型练习。在10种主要题型中,相对比较好上手又占分比较多的是细节题。先刷托福词汇400题,
批改完之后还没完!还要查生词,把每句话的意思都搞清楚。一般一题就对应三四行字,比整篇文章简单不少,一天50题,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8天做完。每天做题搭配背单词,做完后你的单词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读英语也感觉亲切了很多。而且你对托福经常讨论的比较生僻的话题比如植物学、天文学、考古学、商业和心理学等等也有了一些概念。
接下来可以做一些长难句练习。可以找网上的托福句子简化题资料,也可以直接私信我要整理好的句子简化题。句子简化题一般找的就是是一篇阅读当中最难、语法最复杂的句子。可以说,只要搞懂了这些句子,阅读中对你来说就没有什么难句子了。这类句子一般涉及各种从句、插入语、并列、省略等等,有时候一个句子会同时出现多种复杂语法。方法同样是批改之后把每句话意思弄明白。实在不明白可以百度,长难句网上一般都有详细的解析。推荐这个网站不但会给出意思,而且会拆解句子,说明每一层都是什么从句,解说非常详细明白。
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你隐隐会形成一种语感,知道一个长句子里被两个逗号夹着,没头没尾的一个短语一般是插入语,放进来干扰你的,可以挪到句子最前面或者先不看免得打断阅读的连贯性,例如
“So-called serpentine soils, for example, are deficient in calcium, and only plants able to tolerate low levels of this mineral can survive.“里的for example
或者 ”Inequalities of gender have also existed in pastoralist societies, but they seem to have been softened by the absence of steep hierarchies of wealth in most communities, and also by the requirement that women acquire most of the skills of men, including, often, their military skills.“里的 including,often”
“This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a finite groundwater resource with an almost negligible natural recharge rate—that is, virtually no natural water source to replenish the water supply—has caused water tables in the region to fall drastically.“里破折号当中的句子,等等;
你会发现,so-called, what we now call, what is known as这类都是废话不影响意思,直接跳过就行;
你还会 知道,不但词可以并列,句子也可以并列,但很好识别,都是一串逗号隔开,直到并列的末尾多一个and;
遇到很多生词也没事,很多都是学术词汇根本不要求掌握,前后一定会有解释,只要大致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东西就行,比如”Mineral deficiencies can often be detected by specific symptoms such as chlorosis (loss of chlorophyll resulting in yellow or white leaf tissue), necrosis (isolated dead patches), anthocyanin 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deep red pigmentation of leaves or stem), stunt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woody tissue in an herbaceous plant.“一长串看着很烦,其实就是一串并列的植物的症状。你看看,是不是确实是一串逗号,最后一个并列前有个and?你只要知道加粗部分都是植物因为缺矿物质得的各种病就行;
你也会知道名词后面跟着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和形容词经常是后置定语,翻译成”…的“
“Scientific instruments now surveying Mars are far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the instruments of the 70s.”跟在名词instruments后面的分词surveying Mars翻译成“正在调查火星的”;
你会学会分辨that引导的经常是从句…
简言之,单词题锻炼的是单词层面上的能力,长难句或者句子简化题则锻炼句子和语法层面上的能力。每天练2小时,坚持8-10天之后,你的阅读能力会有比较大的提高,而且不太怕长句子了,因为你已经摸清了它的套路,发现就那么回事罢了。
现在你已经差不多做好准备,可以直接刷TPO了。最好的一点是你已经集火解决了阅读里最难的题型之一句子简化题,TPO真题的难度一下下降了很多有没有!通过之前的练习你已经掌握了单词、句子层面的能力,这个阶段可以上升到篇章了。主要需要锻炼两个能力:速读+快速提取信息。可不要以为能看懂文章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一个boss呢——时间!阅读是有时限的,3篇42题一共1小时,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卡点做完,不小心有一两题卡住了就容易写不完,你要一直练习到把时间控制在大约10分钟看完文章,然后一分钟一题的速度,才能保证阅读拿到25分以上,100+才有可能。
我还有个秘诀:看完文段之后先做最后一题——这和托福阅读的特点有关,托福是机考,很人性化,做题时候像这样?
屏幕分成左右两边,绝大多数题目都会直接在右边给出对应文段位置,省了慢慢找的功夫。唯有最后一题常见的两种题型,文章内容小结题 Prose Summary或者完成图表题 Fill in a Table,都是宏观题,需要掌握全文主要内容和结构,注意细节的判断。我实际做题时发现对文章整体的记忆在刚看完文章的时候最清晰,做完题目之后反而模糊了,导致最后一题经常需要再整个浏览一遍文章,无形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看完文段先做最后一题,每篇至少节约2分钟,多出来的5-6分钟,往往意味着3分以上的提分!
在这个备考阶段每天计时做一套TPO,然后查看解析+查生词理解全文,正好2小时左右。
4. 听力:一般大多数考生的听力比阅读还薄弱些,毕竟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向不重视听力,高考听力就很简单,稍微难一点的短文还放3遍,四六级听力稍微难一些,但和托福听力的长度(一篇lecture4-6分钟,总用时1小时)、词汇量(至少8000,要保证25分以上需要10000词汇量)、句子复杂程度(从句和插入语是家常便饭,还经常拿口语用法出题)和语速都不能比。
托福听力分成conversation部分和lecture部分,conversation部分是日常会话和师生讨论,难度相对低一些,可以试着直接做题;lecture部分模拟的是大学课堂上老师讲课的情况,老师会围绕一个话题讲4-6分钟,因为模拟的是实际上课的场景,所以会有老师提问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回答、有时候老师会改口、咳嗽、开玩笑、打比方、举例子,或者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暗示绕着弯答案(这种经常会出imply题)再加上学术性比较强,经常话题听都没听过,一上来就直接刷题经常是刷不动的,可以从难度比较低的老托福听力着手,老托福是之前托福改革之前的听力,和新托福lecture的话题和风格、发音一致,但语速稍慢、长度也较短(1-2分钟)。
练习方法可以用听写+复述法,我给学生练听力基本都用这个方法,可以说屡试不爽。用这个方法经过1-2个月集中训练的同学,一般听力能力能提高一个跨度,而且口语能力,比如发音面貌、流利度、能说的句子长度等等,也跟着有明显提升。
第一遍从头到尾听大意,主要听这篇材料围绕什么话题(一般开头会说today we will discuss .X或者Since we’ve already learned .X, let’s talk about .),围绕这个话题说了哪些内容;这个阶段可以先不练记笔记,因为你的听力能力比较低,即使做了笔记也记不到重点,反而还耽误了听懂。
第二遍,一句句反复听,听完一句自己说一遍意思,不会的看文本,这样把一整篇过一遍,每句都弄懂。
第三遍,仍然是逐句听,不过这回变成听一句,复述一遍听到的句子,如果说一半想不起来了,就再听一遍,实在记不住的时候可以看一眼文本。逐句反复复述,直到能顺利的把一句话说完。
这样做的原理是,人脑的运行能力有限,我们听到一段外语的时候,从中取走的只是这段话的意思,这句话本身的时态、句子结构、词的顺序等等是注意不到的。所以在语言能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前,“听懂”和“关注句子的形式”两件事中,同一时间只能做到一样。那么把这两件事分开,难度较低的“听懂意思”先进行,难度较大的“原样复述”后进行。同时人脑对有意义信息的记忆能力比无意义信息强很多,翻译和看文本帮助我们把听到的内容变成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之前几次反复听让我们对它产生了模糊的印象,有效降低了之后复述的难度。之前的翻译是准备工作,帮助你熟悉材料,降低难度,复述才是这个方法的灵魂,它会让你在一遍遍重复中潜移默化的注意到时态、短语、单词的发音、连读、语气等等,最后能脱口而出,做到不但听得懂,而且说得出,说的不但流利,还发音标准,用法地道——看出来了吗,这个方法不但提高了听力,同时还在为口语做好准备,因为托福口语的内容基本就是听听力然后复述!
还要注意,听的时候不要强记每个词和词的顺序,强记必然说到一半就忘了后半截,而且达不到潜移默化的锻炼语感的目的。而是应该听懂意思,然后根据意思回忆用词,想不起来的时候靠语感把意思再“翻译“成英语。
老托福听力可以在这里找到汇总,不但有音频、原文、翻译,甚至贴心的根据话题分了类。一共93篇,分类中文化艺术和校园生活类话题难度比较小,可以跳过,先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类的听力,40分钟左右一篇,一天2小时3篇,练多了速度加快,大约15天能把三大类做完。这时候你的听力水平相对一开始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试着挑战一下TPO的lecture部分了。
可以看出,听力lecture部分仍然是主要考察自然科学,所以听力练习最好多练自然科学部分,尤其是天文、地理和环境科学不像艺术类话题和词汇都非常分散,同一话题下的听力相互关联很小,天文、地理和环境科学词汇和话题经常是共通的,一起集中练习,单词和话题都反复重复留下印象,记忆效果比较好。
2020年1月12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答案
Conversation 对话
1. 一个教授开了新的工程史课程,可以提供给其他专业的学生,有同学问教授如果是其他专业的学生能不能听懂这门课。
2. 女生说车要从停车场挪到另一个停车场,因为要修剪树,然后要弄大的仪器进来,女生挪了之后就去别的地方,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她新的那个停车场也要修剪树木,然后需要挪,但是她出去了不知道,她的车就被贴了tickets,她就和这个男的说我怎么能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树啊又没通知什么的。
3. 寝室洗衣机坏了,学生在网上递交维修申请没回复,去找老师,老师帮忙打电话
4. 艺术史,跳舞雕塑
5. 女生感谢教师给她补考,老师谈自己教学方法。
6. 女士找教授的代理要推荐信,教授没有留下推荐信。
7. 学生想做住宿指导员,但有一些担忧。
Lecture 讲座
1. 一个画家画西部风景画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所以很火,后来凉了。
2. 人类机智地预测动物的数量分布,利用ideal distribution model,举例了海豚、啮鼠、鱼。
3. 心理学,讲选择恐惧的影响
4. 关于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新技术的发展,可以是任何东西,推动我们社会进化,and shape who we are,技术一旦存在,改变不可避免。
5. 儿童学会说话的两种理论:行为模仿及纠正;天生的;行为论的弊端。
6. 超现实主义
7. 地幔中含水量巨大的证明
2020年1月11日托福写作考试真题答案
综合写作
Reading:Three solutions toprevent bats from being harmed by wind turbines.
1.不造在bats的迁移路径上
2.不在晚上运行
3.制作bats不喜欢的雷达让它们不能接近
Listening:阅读所说的三种方法都无法实现
turbines 需要造在风很大的地方,如果把它建在了蝙蝠飞不到的地方例如平原,那就没有足够的风可以让它运行起来。
2.晚上bats会栖息在高的东西上面,有可能会栖息在wind turbines上面。所以如果白天wind turbines开启就可能会伤害到这些bats。
之所以会远离雷达是因为雷达会损害它们的生殖能力,只要碰到一点就会带来永久的伤害。所以如果在那边放置雷达,他们的生育率会更加低,从而蝙蝠的population会更低。
独立写作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statement?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governments to spend money building newhousing than preserving historical or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homes.
立场:同意。政府花钱建造新房子比花钱去保护历史或传统建筑房屋好。
理由:
1.经济:政府花钱建造新房子---建成之后可以出售这些房屋---鼓励人们购买---从而不但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能扩大内需,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如果花钱去保护历史或传统建筑房屋---只会带来部分的旅游收益---相较于建造新房屋带来的收益还是比较少的。
2.工作:政府花钱建造新房子---提供非常多样化的岗位,从初期设计师到建筑过程中的普通建筑工人再到后期销售---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能够促进就业;但如果花钱去保护历史或传统建筑房屋---需要比较专业的考古或建筑修复人员---专业有限制,能提供的岗位没有建新房子来得多。
3.治安:政府花钱建造新房子---因为现在的城市越来越拥挤,建造新房屋意味着低矮楼房会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每个楼都能容纳更多的住户,不会出现市区拥挤,并且发生入户盗窃等危害社会治安的事情;但如果花钱去保护历史或传统建筑房屋---需要将周围的街道等都圈起来才能进行修复,严重影响交通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高分经验】从99到108 高中生成功二战托福经验谈
首先,还是需要说一下的托福考试成绩的,第一次考试是99分,略显尴尬的分数吧。所以,我考虑了一段时间,还是再考一次吧。其实,我的英语成绩在整个班级中还算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对于托福来说,我觉得我还是少了一些临场经验。另外,词汇方面也是我的一个弱项,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的。好了,下面就细说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吧。
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觉得综合口语是一个难点,因为,其中毕竟还涉及到听力的内容,而且对于独立口语来说网上有着那么多的模板和素材。但是,在真的开始练习后,就会发现其实独立口语是不如综合口语好练的。原因就是在于:时间。15秒内组织语言确实是个挑战。一战我也就是败在1,2题上了。所以我在一战之后集中突破了1,2 题。我的经验是:想好万能理由;加大练习范围。
而至于托福阅读么,其实也是一样,一开始觉得网上有着那么多的技巧。但是,逐渐开始觉得实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够完整的理解一篇文章是比什么都来的实在的。而在练习托福考试的同时,我们还是喜欢一些英语原著的小说,而也可能是这样的一个爱好,让我觉得对于一些阅读中的长难句并不是什么难点。
对于托福写作来说,自然也是不必来说,99%的考生都会去参照官方题库的185道题,当然,我也在这99%的人群中。不过,好像在备考时间里完整的写出这185篇文章是有些不大可能的。不过即便不写,也是可以对其列出一个提纲,写出一个框架。
在两次托福考试中,我觉得的提分的原因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第一,词汇量更多的累积;第二;更深的了解托福考试特点;第三,有了一些临场经验。虽然,对于很托福考试的大牛来说,我的成绩并不算很高。但是,这样的成绩我是很满意了,很对得起我的备考之路了。
词汇量和托福阅读分数成正比?
托福阅读应该如何备考呢?先来看看传统的托福阅读的备考方式
1、通过模拟测试训练
要求自己在2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文章。期间排除环境干扰,一切都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目的是为了在考试前对真实考试的压力和精力需求有直接的体验。
2、错题总结回顾
做完题之后还要对题目进行剖析,错误选项为什么错,正确选项为什么对。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分析自己喜欢错哪个类型的题目,并进行总结。同时,把错题和错题所对应的段落复制到错题文档中。
3、深度分析文章
这是真正能够提高阅读能力的环节。回到原文之中,逐句逐词读文章,遇到每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单词都查一下,并且结合文章内容,把它背诵下来。每个意思不确定的词组,也要通过一切手段搞懂。在单词和词组的基础之上,搞懂文章每一句话的意思、每个段落的内部逻辑、段落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的构成。
托福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考试,它的考点以及文章构造的方式总是固定的。而逻辑的展开方式,无非也就是因果、并列、递进、转折、让步那么几种。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多遍熟悉文章的写作和构建方式,之后在考试中,看到一个段落能够对段落的构建方式有准确的预判和把握。这是提高对篇章把握能力的有效方法。
4、对照译文重新阅读
这个步骤无非是一边读英文,一边核对中文,看看自己对于每一句话的理解是否得当。因为我们保不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以为自己读懂了,其实却是一个错误的理解。这种情况比完全没读懂还要可怕,因为它把问题隐藏了。
如果这些方法你使用过,并且你的词汇量很大,但是只是不出分,那么你应该看看下面的分析和建议:
当你有了丰富词汇的基础,就要开始着手进行“输入”的过程了。输入的方式很多,有跳读、指读、唇读、默读、寻读、研读等等。而我们在输入信息的时候,也不会仅仅拘泥于其中的一种阅读方式,更多情况之下,是结合了其中的多个来进行的。
比如通过跳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段落结构、作者态度;通过寻读找到关键信息;通过研读解决对应的题目。不管运用怎样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要记住、并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及其隐含的意义。所以,想要提高“阅读速度”,真正要锻炼的是“理解能力”。
先来说一下“记住”,这似乎又回到“词汇”的部分了。篇章的记忆可以借鉴词汇的记忆方法,比如图像、联想等。另外,“记笔记”也是帮助记忆篇章的好办法。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关键的词、甚至文章的结构用笔纸记录下来,不但可以协助记忆,还以为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逻辑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由此可见,“记住”和“理解”是分不开的。理解了才能记住,记住了才能从更大的角度去理解。
那么要如何提高理解能力呢?
其一,我们在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句子成分和结构,要知道各成分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能够正确把握这些成分组合起来所表达的意思。一个句子可以多读上几遍,通过重复的练习,达到能够正确“拆解”和“重组”句子的目的。
其二,对于篇章而言,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但是和句子的训练有些不同。先准备一篇合适的文章,掐时间阅读,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尽可能多地摄取信息。然后在同样的时间之内,将这篇文章再读一遍, 那么第二遍摄取到的信息必然比第一遍多, 接着反复进行几次。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眼睛是在迅速掠过已知的信息,去寻求新的信息点,其实就是在进行快速阅读。它不是真正强调视线的转移,而是在浏览全篇的同时,怎样去获得更多的新信息,更快、更准地把握整个语篇的主旨。
所以,“抓住句子逻辑关系练习”和“反复快速阅读练习”是真正提高理解能力的两大法宝。
浅谈托福阅读文章类型及备考方法
托福阅读文章类型
新托福阅读的文体一般可分为说明(exposition)、议论(argumentation)和史实(historical)三类,而架构则常常会表现为分类(classification)、比较(comparison/contrast)、因果(cause/effect)、解疑(problem/solution)四种之一。由于每篇新托福考试阅读文章所对应的题型都至少会包含一道涉及对文章总体架构把握的多分值问题,上述文体方面的信息需要引起考生备考期间的充分注意。
新托福阅读的3或5篇700单词左右的文章全都节选自高校本科水平的教材,通常为针对某一学术领域的介绍。一般不做任何修改,从而能够更好地被用于评估考生在学术英语氛围下的阅读能力,因而所涉及的词汇量相对较大,但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仍会给出注释。主题广泛,但并不要求考生对其非常熟悉,这是由于所有被考察的信息都包括在文章之中。
阅读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词汇量的大小是托福阅读理解高分的基础和关键。如果词汇量没有达到基本要求(五千以上),即使你有“葵花宝典”在手,也只能命丧托福考试的“毒招”之下。所以,以牺牲词汇量为代价的技巧练习简直是一种无用功。
所谓主动阅读文章是指不能像一般的阅读那样完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该不断的进行思考和预测;所谓关键部位,主要是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由于TOEFL的阅读理解文章全部选自于正式出版物,文章的逻辑(logic)结构非常完整(complete)和严谨(rigorous),而且出现的逻辑模式也是屈指可数。若大家经过系统的训练,考生的预测可以做到非常准确的程度。这样,通过阅读文章的几处关键部位,就能很快地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也就解决了问题的四分三左右了。
更有效和迅速的办法是读完题干之后,就在脑子反映出一个模糊的或者是不完整的答案,然后直接在选项中寻找接近的答案进行判断。这种能力必须在平时的训练和讲解中逐渐养成和加强,而不是什么技巧之类的东西可以替代。平时还还是要多加练习。
主动地阅读文章的关键部位。采取“结构扫描”法分配阅读具体一篇文章。所谓结构,即文章的骨架。托福阅读文章是纯学术文章,是北美学生在大学里天天都能接触到的教科书风格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人文社科各个方面。正确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应该是把文章首句先吃透,因为文章首句往往就是文章的主题。然后把首段的其它句子尽快略读,文章其他段落采取同样的方法阅读。各段落其他的句子一般来说都是用来说明各个段落的主题句的,没有必要每个句子都彻底看个明白。有时候,段落中个别句子理解难度大,而不涉及考题,在此句停留无疑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采取“结构扫描”法,意味着以最快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从而正确引导下一步做题,而不至于出现大方向的理解错误。
备考积累
对长难句的把握要从熟悉长难句的成分,包括复杂修饰成分、插入语或同位语、倒装等;长难句的结构类型入手,然后对托福阅读长难句进行分析练习,练习到可以快速找到句子主干,在阅读中句子理解困难不大的水平。对文章的快速把握要从对文章标题理解并从标题中对文章有初步预测开始,接着考生需要分清文章重点和次重点,可以详略得当读文章,最后考生要学会猜测文章生词含义。总之要尽量扫清阅读障碍。对于托福阅读题型的机制掌握需要考生对托福阅读十大题型进行分类专项练习,可以直接选择TPO阅读题目对题型出题点、问法、一般步骤进行把握。
托福阅读长难句:顶级群落长期稳定性
Many ecologists now think that the relati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limax communities comes not from diversity but from the “patchiness” of the environment; an environment that varies from place to place supports more kinds of organisms than an environment that is uniform. (TPO 3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Ecosystems)
托福阅读长难句句子分析:本句由分号连接了两个分句,分号前主句的谓语动词是think,而that则引导了宾语从句,表达了许多生态学家对此的看法。在这个宾语从句中,两个名词diversity和the patchiness由not from…but from...结构连接,是并列关系,此并列结构表示“不是来自于……,而是来自于……”,阅读重点应该是but from后面的内容。分号后主句的谓语动词是supports,还有两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各自前面的environment。
托福阅读长难句词汇精记
climax communities表示“顶级群落”,指的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的演替,最终形成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
patchiness表示生物学中的“斑块性”。
organisms指的是“生物体”。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表示“因各地不同而产生变化”,是写作可以借鉴的词组,比如:Views on this heated topic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 in China. 关于这个热点话题,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托福阅读长难句参考译文
现在的很多生态学家们认为:顶级群落相对长期的稳定性并非来自多样性,而是来自环境的“斑块性”;因各地不同而产生变化的环境比统一的环境能支持更多种类的生物体。
听力篇
14-25分
童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听力记笔记一定要精简。
少记多听,掌握好文章的结构。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
每次做完题拿着自己记的笔记和题目对应,把出题点所在的笔记内容画出来,其余的大都是没必要记的。
然后对出题点地方的文本进行分析,找到句式规律,今后听到这些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句子就会很敏感,知道这里可能出题,要快速记笔记。
然后保证听力的练题频率,三天不练,打回原形。
笔记的简写也是门学问,其实它说起来很简单,网上总结出的简写符号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确定下来一套自己会用的简写方式。
不然今天用diff代表different明天又代表difficult,整个笔记就会乱套了。所以这里的时间不能省~
听力我到考试的时候笔记还是记多了,考场上也有找不到答案的情况。
但是能感觉到自己进步很大,最后的成绩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除了自己本身多练习,老师的点拨更重要。有搞不懂的问题要多问美童老师~
本文作者:考情报告(微信公众号:纯青教育)
分别是18-23,21-25分
我的口语是找准了方法后,就按着自己的方法复习下去,每天练一套tpo。
综合部分是对着听力原文看自己有哪些点是遗漏的,独立部分再练机经、过16真题,一次6-10个,很快的。
我的作文和口语差不多,找准自己的模式然后坚持,平时练习的不太多。
最后五天是每天都打一篇独立,但考试的时候还是只打了310个字,可能是用词和作文结构比较好,所以给了good。
我一共考过2次,从考场上收获到的最大的心得是听力部分应该最为重视,并且平时一定要模考。
口语写作都考听力,所以听力太重要了,考前准备花的最多时间就是听力,但其实考场上各种原因,你还是会有很多听不懂的。
我上了考场因为紧张,听不出来的会更多,听不出就说不出写不出,所以考试的时候深感听力的重要性!
再就是考场上听完听力心脏实在跳的太快了,讲口语声音在抖,说完口语手在抖,那个时候深切体会到平时模考真的重要啊。
本文作者:考情报告(微信公众号:纯青教育)
★ 一月备考托福攻略
★ 二战考研心得
★ 初中英语作文二战
★ 二战降落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