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论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思想(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歆菊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思想
道教与基督教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它们对和平的关注却是一致的.其和平观念的内涵是宽泛的,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且还表示人与神、与他人、与内心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某种理想状态;包括反对战争,敬重生命,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主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等.道教主张取法自然以致和平,社会的.太平以天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太平为出发点和依据.基督教认为和平是上帝的旨意,主张以爱和正义实现和平.
作 者:毛丽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刊 名:浙江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2) 分类号:B9 关键词:道教 基督教 和平思想本色化与现代化:再论林语堂的基督教思想
林语堂的现代基督教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以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为纽带,在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建立了亲缘关系,在本土语境中重塑了“上帝”的神学形象:它来自人为善的高贵本能,是人类至善意向的神学象征,是个体获得生存意义的导引,是精神世界中至高无上的`神.林语堂是“五四”知识分子中将现代基督教思想植入自身文化人格的第一人,他对基督教的认识异于“五四”思想主流,却同样值得珍视.
作 者:施萍 Shi Ping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大学文学院 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B9 关键词:现代基督教 人文主义 “上帝” “救赎” 原良心清代《道养全书》易学与道教融通思想论析
摘要:学界少有人论及清代道书所阐发的内炼养生思想.以此作为基本素材,从一个侧面来探讨易学思想在道教内炼养生中的运用及其价值,别具意义.其一,学为道教内炼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型和论说工具;其二,它借助之象数语言与符号形象地描述了内炼养生的生理变化、直观地表征了内炼养生的具体法式. 作者: 盖建民 Author: GAI Jian-min 作者单位: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四川,成都,610064;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6 期 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CSSCI Journal: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 29(6) 分类号: B958 关键词: 道养全书 易学 道教 养生 机标分类号: D64 D61 机标关键词: 清代 易学思想 道教 思想论析 养生思想 体系的建构 养生理论 思维模型 生理变化 直观 运用 语言 学界 形象 象数 素材 描述 价值 工具 符号 基金项目:试论生态女权主义与道教思想的契合
在“生态危机”这一共同的背景下,诞生于现代西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潮与东方古老的道教思想发生了碰撞,显示出令人惊异的相似性.论证二者思想的.相似性,可以拓展道教关注现实的视角,并希望有益于当前的环保事业.
作 者:陈云 Chen Yun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95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 道教 阴阳和谐 贵柔原则试论张理易图学思想与道教的关系
张理,字仲纯,元清江(今江西清江)人.据<宋元学案・草庐学案>记载,张理曾举茂才异军,历任泰宁教谕,勉斋书院山长等.元仁宗延s间(公元1314-1320年)为福建儒学副提举.早年曾从杜本学<易>于武夷山,“尽得其学,以其所得于<易>者,演为十有五图,以发明天道自然之象”.明<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收录有张理著<易象图说>,分为<易象图说内篇>三卷与<易象图说外篇>三卷两种,均题清江后学张理仲纯述.此书<辽志>、<补辽志>、<元志>皆有著录.自序书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46),时已值元末.
作 者:章伟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刊 名:中国道教 PKU英文刊名:CHINA TAOISM 年,卷(期):2006 “”(6) 分类号:B95 关键词:★ 铜镜与早期道教
★ 道教神话传说
★ 道教文化
★ 爱心与和平作文
★ 与和平的作文
★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 论荀子的治国思想
★ 基督教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