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杜甫是诗 -七律(共含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onho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有关杜甫是诗 -七律八首
一:
波澜墨海棹春秋,尘世烟云眼底收。
壮志情怀临绝顶,危途衰国负沉忧。
幸亏落木多方惜,得见华章亘古留。
更惋千年风雨后,终无骚客越斯楼。
二:
大唐帝国冷风飕,窜起狼烟绕九州。
墨笔作枪挑乱世,诗歌当哭祭春秋。
虽然敢棹沧浪水,怎奈还须泛海舟。
落寞凄凉谁肯助,满腔热望化忧愁。
三:
昔日诗圣居住地,建成后学慕瞻堂。
浣溪水岸虔心拜,别墅书斋酌句忙。
美味汤锅捞感觉,典藏精酿品文章。
谁知一饭荒年苦,只愿经纶满腹装。
四:
星辰日月转轮寰,名贯长河岂等闲。
高士襟怀天想宠,忠臣品德地思攀。
凄哀迁徙求生计,沉郁诗歌叹世间。
亘古流传成绝响,登山难越少陵关。
五:
避难携家奔蜀地,典诗浣畔结芦堂。
锦城郊外逍遥客,节度门中工部郎。
天子行宫罗燕雀,庶民土炕晃刀枪。
当时子美谁人识,一饭湘江故异乡。
六:
碧水花溪缓缓来,高楼夹岸叠成排。
依然寒士窝棚挤,各自豪绅别墅呆。
荒地薄田无活路,单枪匹马转城台。
大唐骚客封诗圣,风卷房茅仍泣哀。
七:
数度流离寻寄处,偷安筑寓浣溪边。
春来柳荫逗鹂鸟,冬里天晴眺雪川。
天府城楼虽异客,官家名册算真仙。
谁知美玉无人识,欲放光华待百年。
八:
炊烟难袅直熏头,渐染层林熬至秋。
寄望君明徒惹恼,等观运转倍加愁。
流离无日不忧国,落寞寻常亦梦鸥。
弄墨为诗抨乱世,天工凿玉熠神州。
杜甫诗词的特点
语言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
古代著名诗人杜甫,我想大家是非常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
唐朝
杜甫的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杜甫诗全集
★ 杜甫诗知识
★ 杜甫诗教学计划
★ 杜甫最著名的诗
★ 杜甫的悼亡诗
★ 杜甫写的诗
★ 《杜甫诗》的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