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别]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追星的狗子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药鉴别]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追星的狗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药鉴别]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

篇1:[中药鉴别]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

蓼科植物朱砂七、翼蓼(红药子)的干燥块根常混作何首乌用,现介绍鉴别方法如下:

何首乌 多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团块状,长约5~15cm,膨大部直径3~12cm,外表红棕色或红褐色,有不整齐的纵沟,凹凸不平,多皱缩,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淡红色或淡黄棕色,显粉性。中心木部较大,周围伴有4~11个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气微,味微苦而甘、涩。蒸过的何首乌片横断面黄棕色至深褐色,呈鲜明胶状光泽,“云锦花纹”明显。

朱砂七 干燥块根外皮棕褐色,紧贴不易剥离。质坚硬,断面凹凸不平,土黄色或黄棕色。

翼蓼 干燥块根肉质,不甚规则,外皮棕褐色或黑褐色,质轻而脆,不易折断,味苦而极涩。

篇2:[中药鉴别]大血藤和鸡血藤的区别

由于大血藤与鸡血藤均为藤茎类药材,在砍断时都有红褐色血液状汁液流出,故临床常见混用现象。但实际上,二者为两种不同药材,从来源到功能主治均不相同,现介绍鉴别要点如下: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习称红藤。性平味苦归大肠、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血、活血、通络,主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药材性状:茎呈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篇3:[中药鉴别]几种中药曲的区别

临床上常用的曲有6种,六曲、建曲、半夏曲、霞天曲、采云曲和沉香曲。这些曲在临床运用时很容易混淆。现将其区别归纳如下。

1  六曲

又叫六神曲、神曲。主要由面粉、杏仁泥、赤小豆、辣蓼草、青蒿、苍耳子等药物粉碎成粉末,混合后经发酵制成的加工成品,是一种酵母制剂,味甘、辛,性温。临床上主要用于消食和胃,对饮食积滞、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作用,炒焦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良效。此外对丸剂中有金石药品,难以消化吸收者,可用神曲糊丸,以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如服磁朱丸时加服一些神曲,有增加药效的作用。六神曲也是中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曲。

2  建曲

又叫范志曲。它是在六神曲的方剂的基础上,加木香、青皮、枳实、荆芥、防风、羌活、厚朴、白术等药品加工制成。其制备不需发酵,性味复杂。消食之中并有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食滞胸闷等证。常用于食滞不化兼感风寒者。

3  采云曲

是以六曲为基础,再加桔梗、白术、紫苏、陈皮等二十多种药品加工制成的,性味作用与建曲相似,对于夏秋暑热伤中引起的食滞消化不良作用较好。

4  半夏曲

是将生半夏、法半夏各半研成粉末,每500 g用生姜400g洗净捣碎绞汁,用面粉200g,和温开水调成稀糊,倒人半夏粉中揉搓成团,发酵后以木制模型压制成小块,晾干而成。本品温燥作用大减,功能止咳、化痰,对于咳嗽痰多、苔腻呕恶具有良好疗效。

5  霞天曲

用黄牛肉熬成胶加入贝母粉加工制成。能健脾胃、消痰饮。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湿痰过多和体肥痰多而大便易溏者最为适宜。

6  沉香曲

用沉香、木香、檀香、砂仁、蔻仁等20多种药材研成粉再加1/4的面粉,搅和压制而成。功能为疏导化滞,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气滞、胸闷脘胀、胁肋作痛、吞涎呕吐等证。

党参与其伪品银柴胡的鉴别

党参为常甩中药,正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或川党参的干燥根。近来发现有以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rchotor- rna l.var.lanceolata bge.一年生的干燥根伪充党参药用的情况。现将二者对比鉴别如下:

1性状鉴别

1.1  党参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稍弯曲,长lo~30cm,直径o.4~2 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或灰棕色,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根及芽,习称“狮子盘头”,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颈部有细密的环纹,具横长皮孔及纵皱纹。质柔韧或稍硬,易折断,断面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气香而特异。味甜。

1.2银柴胡呈尖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0~35cm,直径o.3~ o.8cm,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茎痕,习称“珍珠盘”。表面淡黄色或土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散布须根折断后残留的孔状凹陷,习称“沙眼”。质柔软或较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甚薄。浅棕黄色,略呈胶质状,木部黄白色,气微,味甘。 摘自《时珍国医国药》

2显微鉴别2.1  党参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o数列,外侧有石细胞,皮层窄,韧皮部散有淡黄色乳管群。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菊糖。2.2银柴胡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皮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中合成堆的细小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3  理化鉴别

分别取各药粉1g,置试管中.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 min,过滤,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结果:党参显灰绿色荧光、银柴胡显亮蓝微紫色荧光。4讨论

党参与银柴胡种属不一,功能不同。前者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后者清虚热,除疳热,应注意识别,不可互为取代。家种一年生银柴胡因生长年限短,与正品银柴胡性状完全相同,而容易与家种党参相混淆。实践中应结合显微、理化鉴别等方法,加以区别真伪,正确应用。

篇4:[中药鉴别]真假杜仲有区别

杜仲是杜仲科落叶乔木杜仲的树皮,四川为主产地。4-5月间,剥取树皮,压平堆放,盖以稻草,经一周许使之发热,则皮色转深,晒干即成。本品不蛀,易保存。用时切碎,或用盐水经微火炒断丝。

杜仲,中医属补阳药,可补肝肾,壮筋骨,安胎。主治:腰脊疼痛,足膝酸楚,阳痿早泄。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症等。

未经细加工的真品杜仲呈板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外表浅棕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此细丝可拉到l厘米以上的长度,味稍苦。

常见的假杜仲有:杜仲藤、藤杜仲、红杜仲三种。外表、颜色都与真品相似,但内表面的色都不同,且有细纵纹。断面虽都有银白色或白色胶丝,但都稀疏且弹力也不大。其味除藤杜仲也稍涩。“另有假杜仲丝棉木,外表面和内表面色均不同于真品,内表皮还有细纵纹,断面的白色胶丝拉到3毫米即折断,味微甜。

篇5:[中药鉴别]桔梗与沙参的植物形态区别

由于桔梗和沙参开的花都是蓝色,且形态近似,常常不易区分。

桔梗: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光滑,有乳汁。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外皮黄褐色。茎直立,上部稍分枝。叶近无柄。茎中下部的叶常对生或3~4片轮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1~2.5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齿,茎上部叶互生,较窄。花蓝色,单生茎枝之顶或数朵集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长为花冠的1/3,宿存。花冠阔钟状,鲜蓝紫色或蓝白色,大形,直径2.5~5厘米,裂片5,三角形,深裂至花冠中部;雄蕊5,花丝颇短;子房5室,花柱长,柱头5裂,反卷。蒴果,卵锥形,顶部盖裂为5瓣;种子多数。

沙参:常见的有两种。即四叶沙参和杏叶沙参。

四叶沙参(又叫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主根粗肥,长圆锥形,顶端有芦头。茎常单生,偶丛生,不分枝,无毛。基生叶成丛,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偶有5~6片轮生,卵形、披针形或条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粗细锯齿。圆锥状花序,花冠蓝色,窄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浅裂,雄蕊5,雌蕊1,花柱细长,突出花冠外,柱头2裂。蒴果,球形稍扁,孔裂;种子多数。

杏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细毛。主根粗肥,细长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分枝。茎生叶有长柄,叶片广卵形;基生叶互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或窄卵形,长3~7厘米,愈向上部叶愈窄小,边缘有粗细不等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窄长;花冠蓝色,钟形,长2厘米,宽相近。蒴果,近球形。

篇6:[中药鉴别]炮姜与姜炭应区别药用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历史上先后有鲜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等出现,且性味、功效各不相同。由于人们对炮姜、姜炭的炮制工艺和程度不太了解,因而二者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就二者的混用原因、本草考证及区别方法作一浅析。

1混用原因

炮姜、姜炭皆为干姜的炮制品。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视二者为一物的现象。一些医疗单位或药店也仅备一品,或炮姜、或姜炭,当然这有其历史渊源。首先体现在许多药学著作的论述方面,《中药大辞典》《中草药汇编》《中药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均将两者合为炮姜;《中药炮制学》(成都中医学院编)《新编中药炮制法》(马兴民编)则把炮姜归“炒炭”项下;《浙江炮制标准》更是明言:“写炮姜、姜炭均付姜炭”。其次体现在中药经营方面,有些单位习惯经营炮姜,当有姜炭出现时往往认为炮制不当,怀疑“过火”了。而有些单位习惯使用姜炭,当付给炮姜时又认为炮制火候未到,所以购销双方经常在二者使用上出现异议。

2本草考证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品炮姜最早记载于汉《伤寒论》。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所载干姜除“炮”外,又出一“炮炭”即姜炭。故此可以认为姜炭从宋代开始为干姜的又一炮制品。明代缪希壅在《炮制大法》中指出干姜:“若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本草崇原》中指出:“后人以干姜炮黑谓之炮姜,姜味本辛,炮过则辛味稍减,若炮制太过,本质不存,谓之姜炭,其味微苦不辛,其质轻浮不实,又不及炮姜之功能”。《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明确把两者区分开:“炮姜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姜炭温经止血.主治吐衄崩漏,阴虚失血”。故可以认为炮姜、姜炭应该是干姜的两种不同炮制品。

3两者区别

炮姜与姜炭功能有异,且两者炮制方法、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炮姜多利用辅料,炮制时间短,注重药物的膨胀度,意在除去部分挥发油,偏于温中。姜炭炮制火力大,制品炭化多,注重药物之颜色,意在炒炭存性,偏于止血。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决定药物不同的功能与主治,这便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在炮制实践中,炮姜多以砂伴炒为佳,烫法有受热均匀,炮制程度均一的优点。且炮制时间短,损耗少。姜炭宜清炒为佳(炒炭法),便于处理。由于炮制程度不一,炮姜炭化少,损耗率一般为20%,而姜炭炭化多,损耗率高达40%,导致其成本较高。所以二者不但规格不一,功效各异而且在销售价格上也有高低不同。

综上所述,炮姜、姜炭虽属于干姜的炮制品,炮制上也有相似之处,然而在炮制程度、效果、价格及临床应用上却有根本区别,可以说二者名不同,物也异,效更殊,故在经营、使用中应严格区别药用。

篇7:[中药鉴别]羚羊清肺丸与养阴清肺丸区别

羚羊清肺丸与养阴清肺丸都是清肺止咳之药,但两种药在用药与主治上是截然不同的,须根据临床的症状选择用药。

羚羊清肺丸由24味中药组成。主治:肺胃热盛,感受时邪所引起的身烧头痛、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养阴清肺丸由8味中药组成。主治:阴虚肺热、津液不升引起的咳嗽少痰、久嗽喑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

羚羊清肺丸所治之症为风寒之邪侵入肺,造成肺气闭塞不宣、郁久化热、咳嗽痰盛热邪伤肺、伤津。羚羊清肺丸以解毒、清肺热、止咳化痰、开宣肺气为其主要功效。

羚羊清肺丸以“清”为主,一般情况下多为“实证”,在组方及用药上以清热解毒药为重。养阴清肺丸以“润”为主,所治之症,为“肺阴虚”及“津伤”,此症多为慢性疾病,为“虚症”。肺阴虚形成的原因很多,多由“实证”或“急症”的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肺阴虚所表现的症状为“虚热”或“潮热”。肺阴虚之症,不是几日能除之病,须坚持用药2-3周或更长时间。

再强调一下,羚羊清肺丸与养阴清肺丸使用的要点是:前者以“实证”为主;后者以“虚症”为主。  服用方法及药量尊医嘱或按说明书服用。

篇8:[中药鉴别]白前与白薇的鉴别

白前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和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和根。用上述两种植物的全草入药者称“草白前”;仅用根茎入药者称“鹅管白前”。

柳叶白前,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有明显的节,长4~15cm,直径0.15~0.4cm,顶端有残茎。表面呈黄白色或黄棕色,平滑或有细纵皱纹;节间长1~4cm,质脆,断面呈类圆形,中空似鹅毛管。节上簇生毛须状根,根纤细弯曲,长短不一,可达10cm左右,直径约0.5mm,呈多分枝状,常交织如乱丝团。气微,味微甜。

芫花叶白前,药材性状与柳叶白前相似,但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呈灰绿色或淡黄色,节较密,节间长1~2cm,质较硬,断面空心较细。根较粗长,直径约1mm,分枝少。

白前常与白薇混淆。白薇为萝摩科植物白薇和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和根茎。本品外形略似马尾状,根茎粗短,实心,结节状,上方有多个圆形凹陷的茎痕,下方和侧面簇生许多细长的根。根为圆柱形,长10~25cm,直径0.1~0.2cm,表面呈黄棕色。断面实心。气特异,味微苦。

白前与白薇的简易鉴别方法如下:

折断面中空者为白前,俗称“鹅管白前”。

折断面实心者为白薇,俗称“实白薇”。

[中药鉴别]如何识别真假野山参

[中药鉴别]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

办法与实施细则区别

house与home区别

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区别

[中药鉴别]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药鉴别]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