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与汤团区别作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飞狼看灰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与汤团区别作文(共含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飞狼看灰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元宵与汤团区别作文

篇1:元宵与汤团的不同作文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篇2:元宵与汤团的不同作文

元宵与汤团的不同作文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篇3:元宵与汤圆的区别

一、皮儿的原料:

两兄弟的皮儿都是用“糯米”做的。

二、馅儿的原料:

1、元宵:最早以什锦馅儿、枣泥馅儿为主。什锦馅儿其实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觉特像月饼里的五仁儿馅儿。

2、汤圆: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为主。

现在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元宵和汤圆儿也打破传统,向水果口味儿进军了,近两年还出现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点儿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三、制作工艺:

1、元宵:是以馅儿为主的,先把馅儿做好,切成小块儿,然后把馅儿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箩里来回摇(现在是用机器),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外衣为止。

2、汤圆:做汤圆儿的过程,就像包饺子。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醒透;然后做馅儿,馅儿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馅儿多,可以像饺子馅儿一样散着,也可以揉成小球儿;最后揪一块儿面,捏成片儿,把馅儿包在里面,揉成球儿就可以了。

四、口感:

1、元宵:表皮儿劲道,馅儿料也有嚼劲儿,煮出来的汤会比较粘稠,有点儿像喝米汤的感觉。

2、汤圆:表皮儿光滑、口感细腻,由于馅儿里水分多,所以汤圆被咬破的那一刹那,馅儿会像流沙一样流出来;此外,汤圆煮出来的汤比元宵清亮。

五、烹饪方法:

1、元宵:除了煮以外,元宵还可以炸着吃,或者拔丝、蒸、烤都行。

2、汤圆:吃法比较单一,一般就是水煮。

篇4:元宵节常识:元宵与汤圆的区别

元宵节常识:元宵与汤圆的区别

由于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做皮,并且常采用芝麻、白糖等做馅料,因此容易让人混淆,但它们在制作工艺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

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

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

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

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

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篇5:与元宵的作文

今天我起得特别早,正因我要学包汤圆,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正因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母亲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感到特别有滋味!

篇6:与元宵的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着糖心圆子,喜气洋洋。

我和母亲吃完晚饭后,径直向灯会走去。还未到达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拥而至。

随着夜色加浓,穹庐中的“明灯”亮了。尤其是市民广场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地砖上,跟着风,随着晃动,闪烁,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远处的鞭炮声就想成一片。礼花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如清泉一般,洒向人间;又如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开满夜空。

街两旁的饮食摊点炉火正旺,香气阵阵扑鼻,吆呼声不绝于耳。虽然已经吃过晚饭,但我匆匆看了几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挤又钻,穿过锣鼓喧天的舞台,终于来到了灯展处。

哇——满眼花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巧夺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灯,荷花灯,走马灯,福娃灯~~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新奇有趣,赢得人们啧啧的赞叹声。再往前去,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便缠着母亲买下了。

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和无数的鞭炮声,沙硕的彩灯光,一起汇成了欢乐的元宵交响乐,飘荡在空中,洒向人间。

篇7:与元宵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身边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随处都能听见礼花炮竹声。

夜幕降临了,礼花炮竹声便炸开了元宵之夜看花观灯的景象,迎来了一片繁华的夜景。

突然,母亲跑过来催促着我赶快下楼放烟花。听见这话,我便来了劲,赶快“飞奔”下了楼。只见母亲妈妈接二连三地从车库里搬出许多烟花,还不时在车库里察看还有没有剩余的。天,这可是把咱家的“财产”全部都“扛”出来了呀!这时,母亲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起了火,还用手在边上为打火机“掩护”着。“点着了!”母亲在远处朝我们大喊着。我与妈妈此时都不约而同地仰望着天空。天空不时出现一个大礼花;不时出现红色、黄色、蓝色的流星雨;不时出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飞碟;不时又出现了一条条小鱼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这些烟花使我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经不能再用语言来形容了。

不一会儿,我上了楼,仔细欣赏CCTV元宵晚会的经典节目。这些节目中,小沈阳唱的《大海》令我开怀大笑;刘谦表演的魔术让我为他鼓掌,竖起了大拇指;他们都获得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一等奖,让我也为他们而高兴与自豪吧!

将近十点时,我爬在窗台上欣赏那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虽然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我却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离开那窗台,正因我想起了已经过世的太奶奶……

篇8:与元宵的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就是元宵节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大家都可以吃到非常好吃的汤圆。

清晨,我一起床,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汤圆!”妈妈笑着说:“好的!马上就煮给你吃!”

不一会儿,妈妈就拿来了一碗香喷喷的汤圆。正当我高兴地吃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汤圆那该有多好啊!以后,我想吃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动手了!就马上对妈妈说:“妈妈,你教教我,怎样煮汤圆好吗?我如果会煮了,就可以煮给你吃了!”妈妈笑着答应了,嘴上说:“你这爱吃鬼!”

篇9:与元宵的作文

“在唐末,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而在清朝被称为灯节。一些有权有势的贵族们请民间艺人为他们扎灯笼,谁家的灯笼扎的最好谁家就是最富有的。”

我对农历一巧不通,有些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听到“元宵”二字,才明白。原来年年的元宵节又快来临!

每到元宵这一天,奶奶和妈妈就会张罗着做汤圆。我呢则在一旁看热闹。只见她们把糯米粉与少许的水柔成面团。再拿出一小部分,用双手搓成圆状,当中挖出一个洞里面放芝麻豆沙和少许的油,再加一些香料,比如桂花。然后再将洞口合上捏拢。然后奶奶把做好的汤团放在沸水中煮,汤团在沸水的锅中欢腾一些时间,方可捞起来大吃特吃。那袅袅的热气和清清桂花香,怎不叫人口搀!,每到哪个时候我会看着奶奶给我盛汤圆。奶奶则会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慢点吃,慢点吃。小心烫着!”

吃完汤圆,我们全家人就会围着电视机看元宵“盛宴”瞧!舞台被装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各色各样的争艳斗奇。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更是舞台的一大亮点。有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等别出心载的表演,真是大饱眼福!

此时,我真想说:正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是一个张灯结彩的日子,礼花绽放的日子!

篇10:与元宵的作文

20xx年,马到成功,果不其然。今年的元宵节,情人节,竟在同一天!真是不可思议!想想看,美好的元宵,幸福的情人在一起,既能吃美味的汤圆,又能享受爱的眷顾,多么快乐呀!

而在我们家,也演绎着一场既美好,有幸福的景象。元宵情人节的到来,让我们家焕然一新!墙与窗户上贴满了福字与小马,柜子上点缀着一朵朵亮丽的纸做的玫瑰,餐桌的白色花纹瓶还插着2支玫瑰。这些装饰品立即把咱家渲染了一番!

终于玫瑰元宵夜到来了。妈妈端着三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从厨房走出,停在了餐桌旁,缓缓地弯下腰,轻轻的摆放在我,爸爸,与她自己的桌前,小声地对我说“这是玫瑰汤圆哟,不是一般的汤圆!”说完便,就座,和我们一起吃起汤圆来。吃着吃着,便突然讲起我出生的那一天“嘉嘉,你出生的那一天,就是那年元宵节的前一天,离情人节也很近……嘉嘉,你知道吗,那夜我是冒着大雨,一路走到医院的!而且我与你爸爸那天穿的衣服也不厚,一路从家里走过去是很远的!而且我们都不知道你早产了这么多天!”

我仔细地聆听着妈妈说得每一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没想到妈妈是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将我生下来的。此时此刻我明白了一个母亲是多么的辛苦!令我泪流满面,“狠狠”吻了一下妈妈,抱了一下爸爸,便回到座位上,流着泪,咽下最后一口就代表爱的结晶!

玫瑰元宵夜,我深受触动啊,收获了爱,收获了幸福,收获了……

篇11:作文与日记的区别

在喜欢音乐的人眼中,处处都飘荡着音符,每一片叶子、每一颗星星,都是一曲美妙的乐曲。在喜欢绘画的人眼中,处处都渲染着色彩,即使再枯燥的沙漠、再贫瘠的荒野,照样可以画出美丽的画来。

为什么?因为他们有灵感吗?因为他们背着五线谱或者画夹,到处有意去唱、去画吗?

并不全是我告诉肖铁,他们可以去唱去画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像挤牙膏一样有意勉强为之。而是他们把音乐和绘画融入进他们的生命和全部生活之中。于是,他们成为了音乐家和画家。你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时候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而是确实从心底涌出来不写不快,那么,你的作文就进入一个新天地。这就如同你走进了一片丰收的苹果园,随手摘下哪一个果子都是红的、甜的。

要达到这样的地步,除平常有意锻炼外,坚持记日记就是一种督促自己、培养自己最好的方法。而记日记一定记自己最想记的,同时记得一定要具体、生动。那么,这样的日记往往可以自然而然地帮助你成为作文的素材,甚至有时索性就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四年级时,肖铁到公园开中队会,实习老师带同学以问题为关卡,谁答对谁过关,这当然引起肖铁的兴趣。可是,过关回答问题时,肖铁与同学发生点儿矛盾,不让他过关,他一生气竟愣闯过关去,没想这是最后一关,前面是一片漂亮的牡丹园。意外的喜悦,夹杂着小小的不快,新奇之中包容着孩子的斗气,构成了这篇日记的内容和气氛。我读后觉得挺生动,便对他说:“这就是一篇挺完整的作文!如果老师出《记一次中队会》,这不是现成的吗?”

他眨眨眼睛,有点疑惑:“记中队会得有意义,我这写的行吗?光是写玩不说,还斗气!”

我说:“什么叫意义?中队会开得同样高兴,玩得痛快,难道不也是一种意义吗?你们不是玩完之后还想开这样的中队会吗?不要一提意义,只想着了不起的大事!那样的话,把许多好的作文素材,你自己先抛掉了!”

他同意了我的看法。这篇作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他不是这样无意记下,而是硬着头皮琢磨中队会的意义之后再写一篇作文,一定不如这一篇。

[附]过关卡肖铁早晨,实习老师带我们到天坛公园开中队会。刚进公园门,杨老师就拿着一叠纸说:“每张纸上写着一道题,谁能答对就发给谁通行证!”刚说完,同学们都跑去要纸条。我拿到的那张纸条很简单:“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我答:“是子婴。”马上拿到了通行证。

我原以为就这一道关,没想到没走多远,前面又有一道关,我从一个同学手中拿到的题,刚打开纸就答上来了。题是“鱼睡觉时为什么不闭眼?”我答:“鱼没有眼皮怎么会闭眼?”我得到一束野花做为奖励。

不一会儿,下一关又到了。这次的题可不简单:“‘玉’字打一国名。”我开始想是锡金,可不对,怎么也想不出了。我又走呀走呀走到下一关,这次题很简单:“把风筝的英文单词拼读出来。”我刚要拼读,那同学不让,说我上一关没通过,我手里只有一束野花。我说这一关的题我会呀!那同学还是不让。我站在那儿等了一会儿,他还是不让我过关。一气之下,我拔腿就往前跑,管他呢!

没想到前面已经没有关了,没跑多远,是一片牡丹园。杨老师让选一朵最漂亮的牡丹,算做给我的奖品,但是不许摘,只许看、只许说。我选了一朵浅红色的大牡丹。杨老师说:“这朵牡丹就像一个大胖娃娃!”大家都笑了。

篇12:我与元宵重逢作文

我与元宵重逢作文

新的一天,艳阳高照。不知不觉,元宵又与我们相逢了。

路上,耀阳的花灯在彩绳上和风一起跳舞,汤圆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飘扬的灯谜纸让人走马观花。

灯谜,是元宵的传统,让我们开动大脑。我们,拿着一张盖章纸。用一个个谜底,去换一个个印章纸。我和陈键乐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脑洞大开,谜底被我们一个个掀开了面纱。我们四处奔波也有了回报,满满的红印章在我们纸上,好像在说:“好挤啊!给我一点位置。”元宵的.感觉瞬间呼之欲出,元宵与我重逢了。

汤圆,是必不可少的。碗、杯子和勺子是汤圆的好朋友,而水和糯米粉是它的父母了。家长们细心的演示,我们也虚心的拜师学艺。终于,我们开始做了,只见张清茹和赖晖玲小心翼翼地把控好量,糯米粉给我们不断揉搓,像是给它按摩。看着张清茹一按,一捞,一收。过了一会儿稀零散落的糯米粉成了不可分割的面团。我们一手捏一点,轻轻地搓,生怕它们碎了,一个个圆滚滚的生面团,整齐的列在了我们的桌子上。汤圆下水了,水蒸气里夹杂着汤圆的清香和甜。汤勺慢慢地给汤圆们“洗澡”。终于,一个个香甜的汤圆问世了。那诱人的色泽和香味早已暴露了他们的可口。咬一口,甜甜的芝麻在我们嘴中回味,我们细细品尝着,身体里好像在被汤圆的清香感染了,这甜甜的感觉,让我们回味无穷。这时,透过了这一碗汤圆,我看了我又与元宵重逢了。

元宵节的传统和文化早已在我的心里生根,让我的心中有了这一株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应该传遍全世界,年的味道也应该让许多人品尝到。

篇13: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近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交替出现.由于学生对这两种作文认识不到位,在写作中容易混淆,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例如:写话题作文时大量引用所给材料,而写给材料作文时又抛开材料等.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积累浅谈一下.

作 者:赵新刚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颖东区李洼中学 刊 名: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英文刊名:SCHOOL GARDEN OF CHINESE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4: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有由命题者提供的一则或多则(有文字材料、图画材料或文字材料加图画材料),但二者又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命题思路不同

在命制材料作文题的时候,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要求学生在感知和把握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论述。这种材料作文的写作限制比命题作文的限制要小一些,但一些写作上的条条框框依然束缚着学生的手脚。比如要求写成议论文体,要求中心论点从最佳角度提炼出来,行文一定要紧扣材料,写作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等,这样的要求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作文的前提和引子,是命题者所提供的写作前的指导,是引发学生思考的`由头。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对材料只字不提,只要与话题相关就行。由此可见,话题作文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都给学生留下了比材料作文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度。

下面分别来看两道高考作文题: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并根据要求作文。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眉骨……”

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本题材料是一首鸟儿们互相揭短的寓言诗。其寓意是要全面、辩证、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考生以此寓意确定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符合此材料作文的要求。材料作文一般要求立足材料本身,并从最佳角度提炼主题,确定写作的中心,然后再联系实际,写成议论性的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说,我一生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康德说,人一生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有奇异的色彩;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注定终生吃苦,我们注定活得不轻松,但我们应该活得精彩。”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这是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考生只要围绕“精彩”这一话题写作即可,不必拘泥于材料本身,且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这无疑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写作空间。而话题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又不十分严格,考生可挑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二、处理思路不同

要写好话题作文,须针对话题求新求异,张扬个性。这是处理话题作文所给材料的基本思路,也是考生应有的思维方向。有了这种敢于创新的思想,才不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才能在话题作文的立意、构思、形式、语言等方面写出新意,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而材料作文则要求考生反复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材料是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写作要始终围绕材料进行。同学们在处理材料时应有求同意识,否则就有偏题之嫌。

来看这样一道供材料的话题作文:

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天,清扫庭院,偶见一棵树苗依石而长,生机盎然。“若搬开那块石头,它一定会长得更好吧!”这样想着,我便用力将压在树根上的石头搬走了。隔了几天,再到后院,竟发现那棵树苗倒在地上夭折了。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只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白鼠放入一个仿真空间,由于它没有压力基因,在攀越一座13米高的假山时漫不经心,跌落山下,摔死了。而另一只没被取出压力基因的小灰鼠小心翼翼地行走、觅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材料三: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了一个洞,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的确,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没有了压力,就没有了生存的动力和希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如果我们按材料作文的思路去处理,那就要反复推敲材料,并从三则材料中提炼出共有的含义,确定写作的中心论点。

写话题作文就不同了,只要考生接触了话题材料,能明确所写的内容只要与话题“压力”有关即可,可以涉及关于压力的人和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就压力问题谈自己独特的看法,写成议论文,行文中可以引用材料,也可以不引用材料:还可以由压力生发联想,进行新颖的构思和立意,从而抒发丰富的感情,写成散文、寓言等。这样处理材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多姿多彩,新颖活泼。

三、写作要求不同

1.审题上:话题作文强调的是和材料“有关”,而材料作文要求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吻合。

2.文体上:话题作文淡化文体意识,一般没有特殊限制,而材料作文常常有明确的要求。

3.结构上:材料作文中的“材”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材料还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是必须使用的。

4.思维方式上:材料作文的写作多为“线性思维”,考生的认知趋同现象比较严重;而话题作文则是“发散思维”,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使考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写作更尊重创作主体,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看清题目要求,分清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以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吕洞宾卖汤团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

办法与实施细则区别

house与home区别

高中作文与初中作文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区别

古诗与词的区别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元宵与汤团区别作文(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元宵与汤团区别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