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gndwurenbin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共含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gndwurenbi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

篇1: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

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

陆游是古代的长寿诗人,享年85岁。他长寿的原因很多,主要因为他有闲适达观的情怀,戎马生涯的历练,归隐田园后的劳动与悠游,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他与中草药的密切关系。从大量诗作中,可以看到陆游以药为友、食药为享、施药为善的情况,这些过程对他的健康大有裨益。

陆游上山采过药,园圃种过药,甚至还开过药店,卖过药,给人看过病,是当时的土郎中。陆游常以采药而自豪,并感受山林水湄之美和跋涉之乐。“云开太华插遥空,我是山中采药翁。”(《花下小酌》)“采药今朝偶出游,溪边小立唤渔舟。”(《出游》)“呼鹰雪暗天回路,采药云迷御爱山。”(《蜀汉》)“自惊七十犹强健,采药归来见暮鸦。”(《野兴》)采药之乐包含了对草药的感情。“清芬六出水栀子,坚瘦九节石菖蒲。放翁闭门得二友,千古夷齐今岂无?”(《二友》)栀子以果入药,能清热泻火,主治势病心烦、目赤、黄疸疮疡等症。石菖蒲以茎入药,能开窍、豁痰,主治痰厥昏迷、癫狂、惊痫等病。这首诗表面看是以药为友,但诗中突出二药的“清芬”和“坚瘦”,其含义是仰慕古贤伯夷、叔齐采薇而食、不食用粟的高风亮节。

陆游少年时喜读《尔雅》和《离骚》,广识草木之名,在自己开辟的荒地上种过玉芝(别名鬼臼)、金星(别名金钏草、凤尾草)、申椒、白术、川芎等。他因喜欢种药,所以四处讨药栽种:“逢人乞药栽,郁郁遂满园。玉芝来天姥,黄精出云门。丹茁雨后吐,绿叶风中翻。活人吾岂能,要有此意存。”(《村舍杂书》之八)救活病人他不能够,但救死扶伤这种精神一直存于一心。古代骚人墨客常以松、竹、梅等为友,也有以山林、清泉、莺燕、麋鹿为友的,但以中草药为友的确实少见。

陆游不仅以草药为友,而且把食药当作享受。他的很多诗写到食药时的舒坦心情:

盘餐敢辞饱,满箸药苗香。(《访野人家》)

松根茯苓味绝珍,甑中枸杞香动人。(《道室即事》)

从公游五岳,稽首餐灵芝。(《姚将军靖康初……》)

旧知石芥(石蕊)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戏咏山家食品》)

这些诗句提到的茯苓、枸杞、灵芝、石芥、蒌蒿等草药,都是当药膳来吃的,有些甚至视为美食,让诗人充满情感地写进作品里。由于食药习惯成了诗人的享受,日有思夜有想,陆游也做过食药美梦,如《梦有饷地黄者,味甘如蜜,戏作数语记之》:

有客饷珍草,发奁惊绝奇。正尔取嚼龁,炮制不暇施。异香透昆仑,清水生玉池。至味不可名,何止甘如饴!儿稚喜语翁:雪颌生黑丝。老疾失所在,便欲弃杖驰。晨鸡唤梦觉,齿颊余甘滋。寄声山中友,安用求金芝?

这首诗说有朋友送来珍贵的草药,打开盒子时充满惊奇,连炮制也来不及就拿起来咬嚼。其药香透昆仑,液生瑶池,美味的.药味甘甜如糖。孩子们高兴地告诉他:你雪白的下巴已生了黑须。老毛病也不见了,就想要丢掉拐杖大步奔驰……突然晨鸡惊梦,但齿颊间还有甘甜滋味。我告诉山中的朋友们,你们吃地黄吧,何必去觅求金芝呢。

地黄以根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生地”,性寒,味甘苦,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主治热症。干燥后称“干地黄”,或“生地”,能滋阴养血,主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等症。经加工蒸制后称“熟地黄”或“熟地”,功能补肾阴、益精血。对老年人有起衰补养作用。

陆游的友人常对他赠送草药,他也时有施药于人的善举。一次景道人赠药给他:“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试临清镜照,衰发森已绿。”(《游学射山遇景道人》)道人的奇草会使白发变黑。陆游因种药和开药铺,所以“时有乡邻请药人”(《七十三吟》)。“渔市常因施药留”(《秋思》之二)由于他的施药善举,乡人对他十分感激:“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话我,生儿多以陆为名。”(《山村经行因施药》之四)他的施药救活好多人,所以村民生的孩子多以“陆”为名字。1175年,成都百姓染病待毙,他置药缸于街头,亲自配药施药,救活好多人。有首诗还说到他施药的心态:“我游四方不得意,阳(佯)狂施药成都市。大瓢满贮随所求,聊为疲民起憔悴。”(《楼上醉歌》)既为“疲民”治病,又借狂态发泄他的愤懑。陆游因为在成都官场不得意,并常因抗金主战、指点兵戎而受当局谴责和排挤,所以他佯狂作态,以善举来排遣胸中块垒,达到心境宁静与平衡。

陆游“四十余年学养生”(《春日杂兴》之八),从中草药这个宝库中吸纳了天地山川草木的精华,密切了与社会人生的联系,增强了健康,更激活了他蓬勃的诗情。如果在中医药殿堂为陆游建一个塑像,他头上的桂冠应由美丽的草药花枝茎叶编织而成。

篇2:一生情缘普洱茶诗歌

一生情缘普洱茶诗歌

独坐茶香,把一生,

陷进普洱茶园。

看风停在树梢,

看水呼唤茶叶醒来,

而不断失却自身容颜,

干涸的我,

模仿茶叶把腰肢舒展。

舒展,舒展。

等于卸下链条,

删除事业、时间、心脏。

血压为零,

等于拆开包裹,

摘下眼镜、领带、衣冠。

普洱茶园,随意舒展成。

港湾,

港湾,港湾。

我听见一声叹息,

随茶叶缓沉杯底,

清凉的爽意,

轻轻浮上唇来,

普洱茶就是我前生的知己了,

一生中上上下下,

难得如此静坐如禅,

守住这杯普洱茶,

也就守住了面孔和身影,

守住了白云蓝天。

篇3:不枉一生的情缘诗歌

不枉一生的情缘诗歌

荷花开了

满湖

都已绿色葱茏

满眼

都是笑语欢颜

.

静观花的诱惑

一点点

一瓣瓣

你将清凉浸透

你将梵音圆满

.

怀揣花的纯净

我发现

你在禅意里供养

你在安然中弹弦

千山万水

千年万年

.

漫步在花海

感触那

心与心的`相印

体会这

魂与魂的相牵

.

行走在堤岸

靠近、妩媚、流连

莲呀,与你邂逅

在葳蕤的光晕里

与你幽居在水岸

是我今生最美的情愿

.

凝望着一花一叶

馨香着心中柔软

哦,这片片舒展的绿荫

是你

最美丽的风景

这朵朵绽放的娇艳

是你

最灼目的华冠

.

如若能与你

永远

在这片依恋中闭关

也不枉

一生的情缘

篇4:陆游,一生多少无奈

陆游,一生多少无奈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金兵铁骑气势汹汹杀来,一举攻陷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虏了一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和他的长子宋钦宗赵桓。在被俘的日子里,宋钦宗天真地以为可以“花钱免灾”,他答应了金兵提出的全部条件:割让河东、河北土地,向金朝奉献金子1000万锭、银子万锭,绢帛1000万匹,还派了24名官吏帮金兵在宋朝的寺庙道观和皇亲国戚、朝廷官员的家里大肆查抄,持续20多天。其结果是,金军不但把两位皇帝押解北去,还掠走了无数金银珠宝,大宋王朝的全部家当为之一空,北宋宣告灭亡——那时,陆游刚刚两岁。

可以说,陆游一开始记事,看到的就是破碎的山河。他的一生,从此注定在颠沛流离中度过;陆游的精神世界,注定被国家的忧患缠绕。不过,正是国家的战争动荡、以及偏安一隅,成就了陆游这位不朽的爱国诗人。

“儿时万死避胡兵”

陆游的籍贯是山清水秀的浙江绍兴。他的先辈由科举进入仕途,到陆游出生时,陆家已是几代为官的世宦家庭。陆游的祖父名陆佃,官至尚书右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后来因为卷入党争,被贬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陆游的父亲名陆宰,北宋末年任吏部尚书、淮南计度转运副史等职。1125年10月,陆宰奉朝廷之命入京。他带着家眷,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由淮河沿水路赴东京。10月17日,陆游在船上出生了。如果是生在和平年代,他的父祖都是儒雅文士、朝廷命官,他的家庭充满书卷气息,那会是一个多么惬意的环境。可是,因为北宋的灭亡,他再也不能享受平静的生活。

还在襁褓中,陆游便开始逃难,先是随父亲从东京回到寿春。3岁时,由于金兵不断南侵,陆宰携家人再次踏上路途。这段艰苦危险的离乱生活,是陆游一生中最初的记忆,令他刻骨铭心。从后来陆游写的诗里可以知道,有一天夜里,一家人忽然听到金军的马在嘶叫,立刻连夜起身奔逃。有时怀揣干粮躲进草丛,连续十几天没法生火做饭,几经辗转,才回到了故乡绍兴。可是没过多久,金兵又逼近,他们被迫逃到山里。直到陆游9岁时,江南稍微安定,他们才又回来。“儿时万死避胡兵”的艰险生活,占去了陆游童年的'大部分记忆,他怎会轻易忘记?

深刻印在陆游脑子里的,还有父辈们对国家衰败的痛心之情。陆游幼年时,看到父亲和朋友相会聚谈,每讲到国家覆亡之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直到陆游成年,父辈们重振河山的激切心情和爱国情怀一直感染着他。陆宰有位同乡挚友名叫李光,宋高宗时任吏部尚书。他极力反对朝廷向金称臣,为此当着皇帝的面斥责秦桧,因而被罢官回乡。他经常到陆家拜访,每说到秦桧,便“形于色辞”,愤恨不已。年纪幼小的陆游非常崇拜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感到他的谈吐和神情“目如炬,声如钟”,令人振奋。这些经历见闻,在陆游的心中种下了一粒“愤青”的种子。

“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天性喜爱读书,因为自幼就有“扫胡尘”、“清中原”的壮志,年少时陆游还研读兵书,练习剑术。

28岁时,陆游赴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科举考试,得了第一名。恰恰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那次考试,秦桧满心希望秦埙独占鳌头,却见陆游夺冠,十分恼火。第二年,礼部组织复试,陆游又比秦埙成绩好。秦桧本来就为此事生气,又加上陆游喜欢谈论收复中原一事,因而被秦桧大做文章,将其除名。直到次年秦桧死去,陆游才被朝廷起用。

陆游在宦海数度升沉,都与当朝皇帝主战或主和的态度有关。不过,无论皇帝如何动摇不定,陆游主战的态度以及收复中原的志向从来没有变过。

1161年,金朝君主完颜亮调动了60万大军南侵,在渡过长江时被南宋文官虞允文打败。完颜亮被部将杀死。即位的金世宗完颜雍派人议和,南宋朝廷的抗金形势有了变化。宋孝宗登基后,决心收复中原。他起用主战将领张浚,同时亲自召见陆游。这期间,陆游针对北伐向孝宗提出了有关定都、备战及革新政治的建议。同年4月,张浚出兵,朝廷则发布诏书,号召中原民众协同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这份诏书就是由陆游起草的。

可惜的是,张浚指挥不力,加上他手下的大将们相互猜忌,以致宋军没打多远,就全军溃退。宋孝宗从此失去收复中原的信心,朝中主和势力抬头。张浚被罢免。陆游先被贬出京师,接着也被罢免,回到绍兴老家。

一晃近。一天,四川宣抚使司王炎听说了陆游的名气,邀请他当幕僚。陆游想到王炎驻扎在汉中,接近抗金前线,便欣然前往。在汉中,陆游曾身穿戎装,到大散关一带体验铁马秋风的军营生活,亲眼看到汉中人民犒赏宋军、密递情报的义举,这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经过仔细考察,陆游向王炎提出,收复中原的第一步是攻下长安,应该训练军队,囤聚粮食,做好进攻的准备。虽然王炎表示赞同,可当时南宋朝廷不仅没有北伐的打算,还不能容忍有谁策划北伐。不久,王炎被召回,幕府被撤销,陆游的希望又被狠狠浇了一桶凉水。

大家熟知的“放翁”之号,是陆游50岁时自己取的。当时他又被朝廷起用,调到成都为官,碰上了老朋友范成大,十分欣喜。虽然他与范成大是上下级关系,但两人不拘礼法,常饮酒唱和。陆游因为北伐无望,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同僚说他“燕饮颓废”,不久再次被罢免。陆游不以为意,索性自号“放翁”,处世越发旷放洒脱。

转眼又28年过去,宋宁宗即位后,大臣韩侂胄(音同“托宙”)主政,主张收复中原。此时陆游已78岁高龄,却依然出山,为韩侂胄撰写《南园记》、《阅古泉记》等文,对北伐志向表示支持。然而,韩侂胄的出兵很快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南宋的最后一次北伐。当朝皇帝为了求和,杀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陆游无比愤恨、失望,却丝毫不改其“愤青”的作风,晚年还写道:“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沈家园里最伤情”

陆游有着超凡的文学才能,他的诗、词、散文都出类拔萃,诗歌的艺术成就最高。

陆游的诗歌题材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及个人心情的方方面面。历来最为称道的是那些表达收复中原抱负的诗作,脍炙人口的有:“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晚年的陆游闲居乡村,仍然壮心不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多么执着的情怀。

陆游还写下了动人的爱情诗,因为有亲身经历而愈发显得真挚感人。1144年,19岁的陆游与舅父的女儿唐琬结婚。因为是姻亲,陆游与唐琬少时经常一起玩耍,可谓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婚后小夫妻情投意合,相得甚欢。但好景不长,由于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琬,致使唐琬被休,夫妻分离。6年后,陆游到绍兴沈氏花园散心时,与同在沈园游玩的唐琬邂逅。唐琬当时已经另嫁他人,遣仆人送来酒菜,席上两人默默相视,“竟无语凝咽”。悲痛之下,陆游在沈园的墙壁上提笔写道:“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后来看到,悲痛不已,不久便郁郁而终。两人从此阴阳相隔。

这场爱情悲剧给陆游留下的内心创伤一辈子没有愈合。75岁时,他重游故地,写下了《沈园》诗二首,怀念与唐琬的爱情。即使在辞世前的最后一个春天,陆游也要让儿孙搀扶着,来沈园与唐琬诀别。“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寥寥数笔,诗意却极其伤感。

虽然一生仕途不顺,官场失意,情路坎坷,陆游却随时随处捕捉生活中的亮色和乐趣。他喜欢猫,写了许多《赠猫》诗,其中一首曰:“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簿,寒无毡坐食无鱼。”猫捉老鼠,保护了书籍,可主人家中贫寒,既没有毛毡让它保暖,也没有鱼喂它,因而深深不安。这里面既写出了生活的窘迫,也写出了诗人的情趣。

陆游还写过一首《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描写自己醉后的样子:“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诗人醉了之后四处闲游,头上插着菊花,儿童跟在身后快乐地奔跑,这是多么妙趣横生的场面!透过它,我们所看到的陆游,似乎也不再那么悲伤。

从数字看陆游

7

陆游有7个孩子,6子1女。南宋国家衰败,人心颓废,他更注重教育自己的子女。二儿子陆子龙要去地方上当官,陆游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示儿”诗,要求他为官清白,结交正派的朋友。临终前,陆游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也是《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5

陆游一生挫折颇多,壮志难酬,却活到85岁,是我国古代文坛上少有的寿星。他有一套别具一格的养生之道,可概括为:喝粥、扫地、种花、赏花、闲嬉。他的养生诗在后世流传甚广:“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9300

陆游才思敏捷,又勤于写作,是中国诗歌史上数一数二的高产诗人。他在《小饮梅花下作》中说自己“六十年间万首诗”,绝对不是夸张,他的诗作流传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因为喜欢在诗歌中运用雄浑而壮丽的想象,他在当时就被人们称为“小李白”。

篇5:陆游一生的挚爱

陆游一生的挚爱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公元1145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公元1155年】

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正要抽身而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黄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

第二年春天,鬼使神差,唐婉再次来到沈园,徘徊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孤读抚看,反复吟诵,想起往日,当着她的新夫赵士程,失声痛哭。愁怨难解之期,又一首《钗头凤》问世了: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唐婉走后,一别音容两渺茫。几十年浪迹天涯,陆游始终不能忘怀唐婉。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

他82岁时曾作悼念唐婉的绝句: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84岁--生前最后一年的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并留下一首七绝: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令人垂泪,而垂泪之余,竟有些嫉妒唐婉了,毕竟,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篇6:长发漫过一生情缘抒情散文

长发漫过一生情缘抒情散文

小时候,爸爸总喜欢给我剪满头的短发,说留短发的女孩精干,有朝气,更不会影响学习。可我心里不喜欢,偷偷地羡慕邻居家姐姐的那头飘逸的长发。

十一岁那年,邻家姐姐编了辫子,扎上艳丽的红花,坐上车,在一片乐鼓声中出嫁了。可她那美丽的长发总是牵动着我幼小的心。

上中学了,我有了自己的思想,再也不让爸爸干涉我的私事了,开始蓄起了头发,头发长的很慢,每天放学回家,都不会忘记在镜子里看一眼头发长了没有。这种臭美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临近高考那年,很多同学都剪短了头发,怕影响学习,而我依旧留着一袭齐腰的长发,丝丝顺滑,从不打结,这也许是父母给我的最好天赋。校规不允许留披肩发上学,可是总会钻到空隙,周末补课的时候,洗了头,故意不去打理,任它飘逸。走在校园的路上,不时的有着回头率和细语称声。特别是晚自习的时候,坐在我后排的男生总是偷偷的用笔挑起我的头发,放在手心里,却不敢触摸。那个男女生羞涩的年代,我们心里似乎都有着严格的界限。

也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用的洗发水是5毛钱一袋的海飞丝,很经济也很实惠。洗完以后,头发上总是带着淡淡的清香,一阵风儿吹过,香气蔓延至鼻尖,一个有着男孩子性格的女孩老远就大喊:“哇,真香!”用手摸了又摸我的头发。紧接着,安静的教室,目光齐刷刷的射过来,一刹那,我羞红的脸颊不知道如何掩盖。那个时候,比较含蓄,往往会一声不吭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着头,佯装看书......

这几年,比较流行染发、烫发,我始终没有染过一次,上天已经给了我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我没有理由去把它胡乱组合色彩。一次经不住同事的苦口相劝,到理发店把头发烫成波浪,回家以后,大家都说挺好看的,仔细照照镜子,发现镜子里不是我,那满头洋气的卷发和我的性格格格不入,于是,每天洗头,用梳子梳理,不到一个月,那波浪卷被我弄的不太卷了,我把它扎成马尾辫。半年下来,我的头发又长了,那淡淡的卷也渐渐的在消失......

如今,我依旧一袭飘逸的长发,披在背上,同事们都说很美,连他也很迷恋。

生活亦如陈年老酒,欲酿欲有味道。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女人都有着一颗不灭的女孩心,尽管年岁在增长,可残留在青春时代的美依旧会打动我们一生。

几日前,给女儿梳理头发,妈妈说:“剪短一些吧,小孩嘛,长了扎起来不方便。”小丫头撅着嘴说:“不行,我要留和妈妈一样的披肩发。”我们都笑了,又有一个爱臭美的诞生了。

篇7:许下一生的书情缘五年级作文

许下一生的书情缘五年级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每当读到有关书的名言,我的感受就会特别深刻;每当看到“书”这个字眼,我就会觉得特别亲切。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当和我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我却待在家里,捧着一本又一本连环画,津津有味地看着。从那时起,书籍便陪着我成长。

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认识了不少字,便开始看童话书。《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这些书都被我的小手一一翻过。也是这些极富想象的童话故事,带我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梦幻情境:每当下雨天来临,我就能欣赏到一位位旅行家,从天空中飘然而至,他们带着降落伞来到人间,而那些打伞的人,就像一个个小蘑菇,大千世界一下子就探出了许许多多的“蘑菇头”……

当我上了小学,我便从看童话书转为看文学书。那时的我,一整天捧着书,下课看,中午看,放学看,有时我还以上厕所为借口,偷偷躲在角落里看。每次都是没几天,一本厚厚的书就被我看完了。但那时的我对那些书并没有深入地了解。

一直到了四年级,我才发现这样“囫囵吞枣”的看书对我的帮助并不大,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看书。我把那些曾经的书都找出来,再一本一本地看,边看还边做笔记,有时一个地方要反复看几个来回。随着我的'成长,我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更可喜的是,我的写作能力也急剧提高。就在前几天,我的一篇作文在全市的征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岁月悠悠逝去,转眼间,书这位老朋友已陪伴我走过了许多时光。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们将一直伴随,直到永远。

书——我的老朋友,就让我们许下这份“情缘”吧!

网络情缘

我与情缘学生作文400字

那夜,与你相约情缘诗歌

我与《金融论坛》的情缘

我与书的情缘作文

陆游与朱熹简介

陆游与唐婉

遇上你,是我一生不悔的情缘散文

中药自荐信

情缘花开美文

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陆游与中药的一生情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