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随笔散文中学生100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erenach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读书随笔散文中学生1000字(共含13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erenach”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谈读书随笔散文中学生1000字

篇1:谈读书随笔散文中学生1000字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如果把刘芷芯同学的爱好看作一个整体,其中四分之一可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剩下四分之三是一个字——书。

老实讲,我读书并没有什么像其他书迷们一样的高大上的原因,我纯粹是在二年级时,因为阅读老师凶巴巴地要求我们读书,还让交读后感,没办法,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就本书吗,读就读,谁怕谁。

没想到,从此上了“贼船”,再也下不来了。

读的第一本书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是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里的《一头灵魂出窍的猪》,拿起来就放不下了。读完了以后,我长舒了一口气,把书放下,把妈妈叫了过来,面对面,很严肃地看着她。我郑重其事的样子把妈妈吓了一跳。四目相对了半天,我慢慢地说:“妈,我想要‘笑猫日记’系列整套书。”

那是二三年级,语文老师还没有开始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但妈妈却很支持我读书。每次去书店,别人买书一本一本地买,我买书一摞一摞地买,每次买书全家出动才能提回来,几大摞书提回家,手上被袋子勒得痕迹半天都消不下去。这样的大采购,大概三个月一次。我看书如吃书,恰好那时候看的书都比较易懂,一个小时一本完全不是问题。最高记录一天看完四五本也没觉得累,本还可以再看下去的,妈担心我眼睛坏掉不让我看了。后来老师要求读书,同学们都在抱怨看书看得好累,听到这种话我都会感到很惊讶:读书难道不是用来放松身心的吗?跟打游戏有什么两样吗?

后来过了几年,对这些童书失去了兴趣,那是我的第一个坎,突然在茫茫书海里失去了方向。那时我并不喜欢读西方名著,一堆语气词与典型的外国风格我并不适应,就产生了抵触心理。那读什么呢,太浅的没劲,太深的不懂。最后我发现了一本杂志,叫《读者》。于是我的父母又开始在充当书的搬运工,只是搬回来的书从笑猫日记变成了读者合辑。

人注定是要一直往前走的,再过几年,我又对这些浅层的小说不来感了。翻开几年前不爱读的西方名著,非常尴尬地发现......我好像还是不爱读......我层次不够吗?那我读什么好呢?那是我的第二个坎。那段日子真的是十分消沉,破罐子破摔看起了漫画书。妈不忍心看我这样,亲自为我实验了起来。她真的成功了——她让我开始看起了路遥、莫言和村上春树。

在我沉浸在《人生》、《蛙》和《天黑以后》的期间,我还惊喜地发现我在西方名著中的钥匙《简·爱》和《童年》。我终于发现并非是外国名著的剧情无法吸引我或者我读不懂,而只是单纯的不适应西方名著的语气罢了。我去试着习惯西方文学巨匠们的语言,渐渐地可以接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堂·吉诃德》......一本接着一本,我突然醒悟,无论是哪里的文学巨匠,都足以撼动人心。

在同学看《笑猫日记》时,我在读《读者》;在同学读《读者》的时候我在读《简·爱》;上了中学《简·爱》变成必读书目让同学叫苦不迭的时候我在读《平凡的世界》。读书的确让我在文学方面有了很多优越感,可我也很清楚,这绝不是我爱读书的原因。

爱读书,爱的是在书中体会每个角色的个性,从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中捕获蛛丝马迹。一个优秀的作家,作品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灵活现的,不存在“跑龙套”这一说,只是占有的剧情比例不同而已,角色背后,更是作家的心。我爱读书,爱的便是这些活灵活现的角色,谁都有存在的意义,倘若不存在,作品也难以被称为优秀。

我爱读书,爱到骨子里,因为我总能在书中找到乐趣;因为同一本书即使读过百遍也可以发现新的东西;因为书涵养的是人的风骨,“腹有诗书气自华”自有它的道理。

哦,对了,我最近在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的文章艺术魅力还是没得说的,澄澈纯净,朴素优美。如果你有时间又缺一本好书,建议你去读一读。

刘芷芯 46.10班学生,爱好读书,喜欢写作。启航文学社第一任社长。

作者|刘芷芯

公众号:济南汇才语文组

篇2:谈读书作文1000字

谈读书作文1000字

我喜欢看书,认为世界上有书的存在,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书不仅能将自己的经验转赠给他人,还能利用它的创造能力引发出丰富的启示,引导人们进行思考。这种经验预设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在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上,反而能产生新意。比如当我们观察自然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它本来的模样,而你为什么会觉得它美呢?那是因为你脑海中有能和这个美相感应的知识。

认为一朵花美,一棵树很美,那是因为你懂得美,这目光一定是知识的目光,是因为你的目光中有了知识的积淀,看到的才是美的。

当然,尽管文字没有视觉上震撼的冲击力,但它的.妙处就在于为读者预设了一个创作者的身份,使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作品中的意境。南宋的诗人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话本来是用来描述诗的,但是放在文章上也同样适用。因为它们能用最精细确定的文字描写引出不可明言,难以凑泊的境界。

我试举两个极普通的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首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诗的一开片就破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传神的描述自然会勾起我们记忆中对美好月色的回忆。但是我说过,文字的妙处就在于它为我们预设了一个创作者的身份。张若虚笔下的月色固然很美,但是诗作也只是为我们勾勒出那种难以明言的意象。真正来充实这些美丽文字的,要靠读者提供的回忆和想象力。这便是文字的无限延展力,它的魅力就在于,要让你从“易尽”中望见“无垠”。

还有一个例子是《红楼梦》,当我初读到黛玉进贾府,贾母设宴接风,当时众人按次就坐,文中就提了一笔座位的安排,迎春居右边第一位,探春居左边第二位,惜春居右边第二位。乍一看没什么,但是细看便能觉出其中的深意来,迎春是二姐,元春不在,当居右排第一,然而探春是老三,为何坐左边?其实你仔细一想便能明白,惜春她是什么身份?那是宁国府珍爷的胞妹。探春呢?只不过是贾政一个庶出生的小姐,身份低人一截,当然坐的位置也就不同。这还不算,后文写到众人吃饭时,门外侍奉的丫鬟有几十人,却不闻咳嗽声。寥寥数语,将贾府里那种等级森严的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似乎闭上眼,都能够切身感受出那种压抑之感,这便是文字的魅力,用严羽的名句,正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时,所谓“郁结于心发乎内”。作品本身必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我们阅读作品的时候不应当只是徒增对辽阔事物的想象力,还应当通过阅读来增添个人的修养。引作家蒋勋之言“杜甫挤在难民里逃难,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是朱门豪门前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可能都没看到。”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射在文学上,成就出伟大的作品,反映出高尚的品性。

然后,我想再谈一下《红楼梦》。作者写那些灿如夏花的生命,珍贵鲜活的少女之美,心心相印的爱情,最后却将这些美好的东西,放在那个被称作大观园的“家”里,让我看着它们凋零、毁灭。

我们在无限的伤痛和震撼之中,透过那凄美婉转的爱情与那个时代的喧嚣浮华,看到的,是作者曹雪芹对那些闺阁中奇女子的赞叹与惋惜,以及他那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人性纯良的大爱。

其实我觉得纯粹的读书也就有这么一点作用,它能让我感受到书中的美与震撼,能够品味到其中诗意一般深远而辽阔的意境,能让我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涵养品性,并且让我能感受到那种流泪也无法形容的感动。

因为在阅读的某一个刹那,我顿然领悟什么叫做“境界”。我终于懂了,文学的美是值得终其一生去追求的目标。

篇3:中学生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各有千秋。有人忙忙碌碌一生,到头一事无成,只留下无尽悔恨;有人虽然历经磨难,甚至处在生死边缘,但他(她)敢于与命运拼搏,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更多。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生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而他笔下的保尔正是这样一个人。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早逝,母亲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则是个铁路工人,受尽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人民的痛苦,在被迫退学后,他做过小伙夫,做过发电厂工人,低的社会地位和穷苦的生活练就了保尔不屈不挠的性格。

十月革命爆发,社会动荡,保尔也在这一时期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生导师——朱赫来,朱赫来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同时激发了保尔的爱国情,最终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一只眼睛失明,不能再上前线了,但他仍不忘为革命事业作贡献,可是不久,保尔因为伤寒再次住院,并且得了肺炎,可肺炎刚好,医生就发现一处弹片留下的足以致命的暗伤,保尔不得不回家乡养病。

保尔曾经说过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一次差点死了,但他想起了战友,觉得自己应该活下去,毕竟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病愈后,他又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最终党组织不得不卸掉了他身上的全部重担,让他疗养,再过了三年保尔完全瘫痪,并双目失明,他也灰心丧气过,但坚强的革命信念支持他,使他走出了低谷,面对苦难,他毫不退缩,与命运顽强抗争。

保尔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不畏艰难,挑战病魔,永不言败,顽强生活,他还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面对重重的困难,我们应该鼓足勇气,正视困难,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冲破困难。

篇4:谈读书散文

谈读书散文

最近,翻开余华和莫言的散文集,在《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与《聆听宇宙的歌唱》中,总会看到卡夫卡、普鲁斯特、福克纳、三岛由纪夫等享誉世界的文坛大师的名字被反复地提到。他们的作品被一次次地剖析,写作手法被一此次地解读,尤其是那些异于他人的技巧性的东西。

也许,这是每个成名的作家成名前后的必修课吧!要想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似乎总需要挖空心思先去揣摩、临摹然后再去创造自己的风格。如果答案大概、可能、也许是对的,估计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作家,因为我似乎对此毫不感兴趣。

发现自己读书时严重偏食。首先,我排斥那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再者,我没有了阅读大部头小说的勇气。还有,就是讨厌那些只会编故事但是现实生活一片狼藉的人!这样挑来拣去在,似乎也所剩不多合我胃口的书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读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眼睛浏览着素雅暖心的文字,内心涌动着善良美好的情愫,感动并共鸣,还有因为文字的阐释和解答而带来的一份豁然开朗的心境,更有因为文字的涤荡而在心中留下的一片澄澈和明净。文字让人内心不再聒噪,不再惶然,不再烦恼,只有静谧,充实,还有一缕浅浅淡淡的笑意。

所以,读书时,我只想看那些优美、单纯的文字,情节是否感人至深,反映出的精神实质是不是具有现实的批判和指导意义,是否给活着的世人带来一丝光亮和警醒,又是否站在了人性的角度上抛却了一切世俗偏见和政治的因素。至于说,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设置了怎样的场景与众不同,怎样将现实与虚构结合的不留痕迹,怎样将自己融入了故事的叙述中,这些都不是我关心的。那些只能成为标准意义上的文学评论家、专业作家或者文学研究者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是完全不需要深究的。

写作也好,读书也罢,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顺从内心!在我的眼里,只有当写作者与读者有着某种相似的生活经历、有着本源相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大体相似的性格特质,才有了共鸣和共振的前提!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外国文学,这或许是因为自己欣赏的能力不够的原因。一个不懂文学的人说她不喜欢,似乎合情合理。我宁愿抱着《平凡的世界》,泪落如雨,因为我能够在路遥的描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苦难也好,幸福也罢,都是那么的相似。可我不愿意对着《追忆似水年华》拒绝品味,因为我觉得我的灵魂和普鲁斯特的描述始终在游离!可这丝毫也没有妨碍他文坛巨匠的地位!是固步自封,是小国寡民,是坐井观天,是顽固不化?是也不是,只因为不喜欢,而不喜欢和喜欢一样,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不知怎地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了看小说的勇气。因为浮躁?因为匆忙?因为忙碌?因为不懂欣赏?我也问过自己,好像不得而知!只会在枕边放一些淡雅精致的书,书中的文字温婉娴静,读来如沐春风,不重不累,翻到那里就是那里。毕淑敏,张小娴,周国平,汪曾祺,不知从何时发现内心偏爱他们。哪怕是纳兰容若的诗集,或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都会让人陶醉!

平日里,人没有太多可以随心所欲的事情,更多的是身不由己,被动选择,更遑论顺从内心,可是唯独读书和写作可以做到这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偏爱于斯!

篇5:中学生100字随笔

你不是星星,

真么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

你不是鱼儿,

怎么了解大海的深沉?

你不是浪花,

怎么了解沙滩的温度?

你不是达·芬奇,

怎么了解蒙娜丽莎的悲伤?

你不是我,

怎么了解我的梦想?

篇6:中学生100字随笔

明日的朝阳为谁升起?

他是我的朝阳。

那片我够不及的朝阳。

我多希望自己是晨曦。

伴着他一起照耀这大地。

可惜我只是

那片白云。

那转瞬即逝的白云。

篇7:中学生100字随笔

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

刚开始还是淡淡无味。

但渐渐的你就会感到白开水的,

甘甜。

从苦到甜经历过多少艰辛,

经历过多少坎坷。

只要有付出,

就会有回报。

到最后就会有,

你所应该拥有的成就。

就会有回报。

篇8:中学生100字随笔

黑夜里弥漫着抽泣的声音

那是谁

一片金黄的麦田里

一个稻草人在抽泣着

也许你会问它为什么哭泣得如此伤心

是寂寞,是孤独

它没有朋友

唯一陪它的——是啄食的鸟儿

白天,它微笑着面对每个人

只有漫漫的长夜

寂寞让它无法窒息

只有黑夜陪伴它

它辛辛苦苦,不顾狂风暴雨

为人们工作着,但它的努力被谁证明过,被谁知道过

这个世界里,有多少个像稻草人一样的

有多少个“稻草人”被忽略

他们都是那么卑微

这就是稻草人的宿命

篇9:中学生100字随笔

山上的桃花已经落尽无数。

人事沧桑,看明月齐眉。

唱一曲繁华落尽,一路高歌。

又看江南烟雨,忆平生。

虽有满腔热血,慷慨激昂,无由一溅荆江水。

虽有鸿鹄之志,志向高远,无由一撒龙床边。

虽有青春年华,虚度而已。

捡尽山前山后花。

无奈间,物是人非。

一睹当年蓝桥水,思绪无限。

只能落泪无数。

擦肩而过,形同陌路。

可笑当年轻巧语,

如今看来,

只若满天星斗,虚晃间,

不可捉摸。

路虽窄,只是心无边。

望来生,无我无你,无怨无悔。

篇10:中学生100字随笔

假如我是一滴水,

我也应该把小小的身躯献给,

这被温暖阳光所照射着的花草,

着永远深藏着我们秘密的河流,

这不停地飘动着的纯洁的云,

还有那来自人间奇迹般的生命……

——然后我消失了

连自己也蒸发在空气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带微笑?

因为我对这自然爱得痴迷。

篇11:中学生100字随笔

大地生香齐吐艳,神州快马喜争春。

飞雪片片显芳瑞,马蹄声声来报春。

留下小龙胜景色,迎来骏马奔新春。

日丽风和争芳艳,人欢马叫庆新春。

腊梅傲雪一点红,天马横空万里春。

雪花纷纷凝瑞雪,马蹄得得报新春。

篇12:名人谈读书随笔

名人谈读书随笔一则

三性:鲁迅终生酷爱读书,其方法有三: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

三到:朱熹提出读书应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回:高士其介绍自学方法时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为了朋友。”

三心: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多:欧阳修以文章闻名于世。他的'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

三法: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三种好学: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篇13:1000字随笔

数九寒天,风呼呼地刮,我匆匆走进教室,因为我一门心思挂在小杰身上。小杰是个可爱的男生,虽然学习习惯不好,但是他聪明伶俐,对人特别有礼貌。这样明事理、懂礼仪的孩子让我着实喜欢。可是自从他们班重新编排位置,他坐在最后一排后,就变得郁郁寡欢。

教室里有第一排,就一定有最后一排,如果孩子们都不愿意坐最后一排,那该怎么编排位置?

“小杰,你最近不开心,老师很担心你,是因为坐在最后一排不开心吗?”我俯下身子,问闷闷不乐的小杰。“坐在后面没什么。”小杰摇摇头说。

“不是因为座位,那是为什么?”小杰的话,让我很疑惑,是他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另有隐情?

“李老师说,成绩好的,考重点中学的坐前面,坐后面的是不考重点中学的。我想考重点中学。”小杰越说越激动,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我……我跟爸爸说过,我现在只想考重点中学。”

原来是李老师的话让他灰心丧气。我知道李老师是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但却伤害了小杰。作为搭班老师,我无权干涉班主任的工作,但可以想办法化解孩子心中的不满。于是我给同学们讲起了《灰姑娘》的故事。

“灰姑娘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讲完故事,我问道。

“幸福,因为她和王子在一起。”很多孩子都这样回答。

“不幸,因为继母和她的女儿想尽办法整她,还不让她参加王子的舞会。”小杰嘀咕道,虽然声音很小,但没有逃过我敏锐的耳朵。“是啊,从总体来说灰姑娘是幸福的,可是从继母进门到王子找到灰姑娘之前,灰姑娘却非常不幸。继母虐待她,继母的女儿嘲笑

她,同为家庭中的女儿,她却要像佣人一样伺候高高在上的姐姐。”我缓缓地饱含深情地说:“更气愤的是王子请所有女孩子参加舞会,灰姑娘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姐姐穿得漂漂亮亮地去参加,自己却衣衫褴褛地在家做家务。想到那情景,我们都会不寒而栗。”

我声情并茂地说着,同学们沉浸在浓浓的悲伤中。

“虽然灰姑娘处于那么绝望的环境中,但她放弃希望了吗?”我话锋一转,提高分贝问道。“没有。”同学们齐声答道。

“如果她放弃了,能遇到王子吗?”

“不能。”

“继母能主宰她的人生吗?”

“不能。”

“老师能主宰你们的人生吗?”

“不能。”

“父母能主宰你们的人生吗?”

“不能。”

“谁能主宰你们的人生?”

“自己。”

“是啊,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你想上进,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你;你想放弃,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你。孩子们,你们的人生你们做主,希望你们把握机遇,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杰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此后我不断鼓励他,使他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后来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点中学,我为他的成功而高兴

谈读书散文

谈读书的散文

亲子读书随笔散文

培根《谈读书》双语散文欣赏

上课不说话检讨书1字

听书与读书随笔散文

幸福谈散文

谈读书教案

中学生随笔

谈梦想中学生议论文

谈读书随笔散文中学生1000字(合集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谈读书随笔散文中学生10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