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历史故事(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Birdbow”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历史故事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小乞丐变成开国帝王,起运气和智谋起了关键作用,可如果没有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这一切或许都不属于朱元璋。
马皇后既是朱元璋的老婆,又是朱元璋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在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她协助朱元璋掌管后勤、安抚军心,立下了汗马之功。
“革命”胜利后,马皇后身居高位,却未敢忘本。朱元璋回想当年老婆为自己吃了不少苦,便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老婆。马皇后得知后,便对老公说:“我听说夫妇互相扶助比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难了。陛下既然能不忘与我共同度过的贫贱岁月,但愿也能不忘与您的臣下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
中国古代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一旦当了皇帝,因为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很容易骄横霸道。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时会勃然大怒。马皇后看到了,当场不语,等回到家里,便婉转地劝说老公,使得老公冷静了下来。因为她知道,皇帝一发怒,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杀了人再悔过就晚了。就这样,马皇后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有一名封疆大吏叫郭景祥,有人揭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后来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
宫中的侍者犯了罪,朱元璋又动了杀机。马皇后却命令把这些犯罪的侍者全部移交司法机关。事后朱元璋问老婆为什么这样做?马皇后回答说:“作为皇帝,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或生气而给人奖赏或惩罚。当陛下生气的时候,恐怕会给予过重的惩罚,把他们交给司法机关就能做出公正的判决了。陛下今后要定某人的罪,还是应该移交司法机关的。”
更让人叫绝的还有一例:明朝将领攻克了元朝的首都,把缴获的金宝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这些宝物喜形于色,而马皇后却在一边泼了凉水:“元朝有这些财宝却不能保住国家,我想,大概帝王们另有宝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说:“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宝。”马皇后接着说:“陛下说得对。我与陛下从贫贱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担心骄横纵恣由奢侈而生,国家危亡比细小之处而起,所以希望广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
朱元璋为了报答妻子,想把马皇后的娘家人全部封官。马皇后却不同意,她对丈夫说:“把官爵禄位私授给外戚,这是不合法的,不能这样做!”
马皇后重病时,朱元璋派人四处寻访名医,马皇后又不放心了,对丈夫说:“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假如吃了药也不管用,是不是又要加罪于医生?”可敬可佩,马皇后临死前,还担心丈夫滥杀无辜。
朱元璋小时候,曾经给员外家放牛。员外是个尖酸刻薄的人,自己每天吃大鱼大肉,给朱元璋吃的却是野菜馊饭。
每天看到员外吃大鱼大肉,朱元璋心里那个馋啊。一天,朱元璋吃不消馋虫的折磨了,就在放牛的时候,偷偷把一只牛杀了,把肉吃了。
牛肉一吃,朱元璋心想,糟了,交不了差了。员外要是发现少了一头牛,不要了朱元璋的小命才怪。朱元璋想呀想,终于相处了一个办法。他把牛尾巴插进一块大石壁的缝里,然后对大石壁说:“大石壁呀大石壁,等会有人来拉牛尾巴时,你可要夹夹紧,学学牛叫啊。”
朱元璋匆匆跑到员外家,对员外说:“不好了,牛钻到大石壁里去了。”
员外不信,就跟着朱元璋去查看。果然石壁上有一条牛尾巴露在外面。朱元璋说:“老爷你看,整条牛都钻进去了,只有一条尾巴还在外面呢。”
员外将信将疑,抓住牛尾巴就往外拉,可是一寸也拉不出来,里面还发出了“哞,哞”的牛叫声。听到牛叫声,员外于是相信牛是钻到石壁里去了,也就不好责怪朱元璋,只好自认倒霉。
天子
朱元璋小时候给员外家放牛,把牛赶到草地后,常常把赶牛鞭枕在头下,四仰八叉的睡觉。
一天朱元璋又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睡觉时,来了一位过路人。这位过路人不是别人,正是天上事晓得一半,地上事全晓得的刘伯温。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近旁,见是一位放牛娃在睡觉,四仰八叉的的样子,加上枕在头下的放牛鞭,象煞了一个老大的“天”字。刘伯温有意作弄放牛娃,折了一根狗尾巴草在放牛娃脚板底下挠起了痒痒。
朱元璋脚底下被狗尾巴草轻轻挠着,难受起来,不觉翻了一个身,侧睡在草地上,一双手放到身前,一只脚伸直,一只脚抡到身后。
刘伯温是何等聪明的人,看到朱元璋的这个睡姿,不觉大吃一惊,这不是一个“子”字吗?联想到刚才的那个“天”字,合在一起,正是“天子”两个字。
嗨,你还别说,刘伯温这次出门,正是因为社会混乱,群雄纷争,自己满腹经纶无处发挥,来寻找能安邦定国的人,以发挥他的满腹经纶忙他安邦定国呢。
从此,刘伯温就跟定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协助下,果然打下了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不咬人的蚊子
传说,遂安田畈里(今淳安县安阳乡田畈村)前面,有一座小庙,庙里蚊子特别多,但这些蚊子虽然叫声很响,却不咬人。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与刘伯温到衢州去,到了田畈里时,天已经黑了。见路边的稻田旁有一座小庙,两人就在庙里住了下来。由于四周都是稻田,蚊子很多。住下后,蚊子就飞来了,成群结队地围着两人满头满脑地飞,见到裸露着的肌肤就狠狠地咬上一口。两人左右开弓,不停地拍打着蚊子。
朱元璋实在受不了了,每打到一只蚊子,就骂一声:“叫你咬,叫你咬。”但蚊子象听到号令似得,从四面八方飞来,越来越多。拼命似得在两人身上咬着。
原来,朱元璋是真命天子,他骂“叫你咬”,蚊子以为朱元璋金口玉言叫他咬呢。
这时,还好刘伯温脑瓜清,对朱元璋说:“不要说叫你咬,要说不许你咬。”
朱元璋马上改口,每拍死一只蚊子,就说一句:“叫你叫,不许你咬。”
真龙天子开了金口,蚊子果然不再咬他们了。只是在他们面前飞来飞去,嗡嗡叫着,越叫越响。
自此以后,这个庙里的蚊子,因为得到了天子的敕令,就不再咬人了,只是叫声很响,比别的地方的蚊子叫声都响。
可惜,这座庙拆了。
金鸡石凉亭
淳安与衢州交界处的畏岭上有三座凉亭。一座坐落在衢县那边的半山里,一座坐落在岭顶,还有一座就坐落在我们淳安这边的半山里。
坐落在淳安这边的凉亭,整座亭子都用一块一块的石头垒成。是一座石凉亭,冬暖夏凉,气温适宜。亭子边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形状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
据说,明朝大将常遇春打下金华府后,攻打衢州时,遇上了元军顽强的抵抗。那时,朱元璋与刘伯温正在安徽打战,听说了,就匆匆从安徽出发,经遂安(今淳安)翻畏岭去衢州给常遇春帮忙。
朱元璋与刘伯温一路奔波,到了这座石凉亭时,天已经落黑,就决定在亭子里住一夜,第二天鸡叫时分再赶路。
那个朱元璋,也实在是太累了,一躺下就呼呼入睡,睡得像死猪一样。而刘伯温呢,因为牵挂着衢州的战事,只眯了一下眼睛,就醒了。刘伯温醒了之后,就弄醒了朱元璋,催朱元璋趁早赶路。朱元璋揉了揉眼睛,说:“还早呢,等鸡叫了再走。”
朱元璋话刚说完,亭子外就传来了三声宏亮的雄鸡报晓声。两人忙出了亭子,可是外面还是漆黑的一片。但雄鸡已经报晓,时辰已经不早,他们只好摸着黑,一步一步往畏岭顶上捱去。
朱元璋与刘伯温抹黑爬到岭顶时,畏岭那边和畏岭这边的村庄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雄鸡报晓声。朱元璋与刘伯温这时才知道,他们从亭子里出来赶路时,还是半夜时分。原来,二人在亭子里听到的那三声雄鸡报晓声,是石凉亭边上那快石头发出来的。是为了催朱元璋尽早赶到衢州去帮常遇春挽回战局。
果然,朱元璋与刘伯温赶到衢州时,常遇春的部队正遇上元军强烈的反攻。幸亏二人及时赶到,帮常遇春用计击退了元军。
亭子边上的那快石头,后来人们叫他金鸡石,那座凉亭,自然就叫金鸡石凉亭了。
元朝末年,徐州一带住着一位老风水先生,他的膝下有三双儿子和媳妇,朱元璋的父母在这位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朱元璋的父亲做豆腐,朱元璋的母亲负责缝缝补补。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心,说:“那就试试吧”。风水先生推算了一番后,在一个甲子日的早上,领着三个儿子、牵着牛,套着拖车,来到村边一块盐碱滩上瓮鱼。别人逮鱼都是到水里去,他们爷四个却在盐碱滩上瓮鱼,所以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谁知天交午时,从车辙中汪出一滩水,水里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红鲤鱼,风水先生将鱼逮到手里,高兴地说:“天助我也,大功告成,可以回家了。”
★ 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 历史励志故事
★ 历史传奇故事
★ 丝绸之路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