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橘子君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竹诗词(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橘子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咏竹诗词

篇1:咏竹诗词

咏竹诗词精选

未成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 。

竹,耐寒坚韧,被人贵称为“岁寒三友”(梅、竹、松)之一。

竹虚心,竹是中空的,可用来象征虚心的人。

竹,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夏日为我们带来凉意,冬日为我们带来绿意。

竹,刚直,高风亮节,这从其外形特点来看,它总是笔直向上的。

----- 题记 -----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池上竹下作(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咏竹(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秋日白沙馆对竹(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幽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咏竹(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居不可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霜筠亭(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咏竹(宋·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竹(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篇2:咏竹诗词摘录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宋 .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竹枝词】李涉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竹里】李涉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竹】戴叔伦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

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篇3:咏竹诗词摘录

窗前一丛行。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离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

【咏檐前竹诗】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郡户牖。不愿夹华池。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咏竹】唐彦谦

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

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和度支兄咏竹】宋-陈宓

园竹今逾盛,壶山与逊青。

锦绷千稚子,雷甲万夫丁。

声入秋风远,凉生午日亭。

栽培从此力,雨露正沾零。

【陈氏园咏竹】宋-黄庭坚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

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

截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咎人字韵咏竹】

十字供笼饼,一水试茗粥。

忽忆故人来,壁间风动竹。

舍前粲戎葵,舍後荒苜蓿。

此郎如竹瘦,十饭九不肉。

【次韵子瞻题无咎所得与可竹二首粥字韵戏嘲无咎人字韵咏竹】

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

能和晚烟色,幻出岁寒身。

马鬣松成拱,鹅溪墨尚新。

应怀斲泥手,去作主林神。

【咏竹】宋-李覯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

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次韵拾青轩咏竹】宋-李弥逊

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

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醉中刘道叔尹嗣复李子先垂和予乙巳岁开元寺仁王院咏竹】宋-强至

忆弄吟毫倚翠阴,也应新笋更成林。

感君潇洒赓诗句,不负凌虚一寸心。

【荐福寺次许师咏竹】宋-裘万顷

浮云踪迹任西东,翰墨场中且用功。

时对此君哦七字,也胜痴坐辩幡风。

【咏竹】宋-宋庠

嵇阮生平忆共游,此君高节最凌秋。

见童少作并门骑,千亩留封渭水侯。

【咏竹二首】宋-苏辙

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

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咏竹二首】宋-苏辙

南邻竹甚茂,门巷不容宾。

悬印君当往,囊金我患贫。

翠旌稍乱起,犀角笋初匀。

不惜图书卖,端来作主人。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咏竹】宋-袁燮

此君林下静无尘,苗裔生来便逸群。

头角崭然圆玉峙,养成直节要凌云。

篇4:咏竹诗词

咏竹诗词精选集锦

1.咏竹

南朝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洁,徒自抱贞心。

2.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3.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4.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5.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6.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7.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8.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9.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0.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11.竹里径 唐·司空曙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13.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14.庭竹 唐·刘玉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5.斑竹 唐·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帝痕。

16.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17.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18.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19.初食笋呈座中 (唐·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20.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22.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23.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24.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25.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26.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7.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28.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29.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30.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1.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32.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33.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34.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35.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36.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37.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38.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39.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0.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41.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42.石门竹枝词

清·王慕兰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43.外山竹月

清·王慕兰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44.题画竹 清·戴熙《题画竹》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45.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46.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47.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48.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49.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50.竹(题画诗)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51.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52.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53.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篇5:咏物诗——《咏竹》

《咏竹》原文

不用裁为呜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咏竹》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篇6:咏竹火笼

,是一首五言十句式的古体诗,内容主要写冬天取暖,作者是南北朝诗人谢眺,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赏析~!

咏竹火笼原文:

庭雪乱如花。

井冰粲成玉。

因炎入貂袖。

怀温奉芳褥。

体密用宜通。

文邪性非曲。

本自江南墟。

{女便}娟修且绿。

暂承君玉指。

请谢阳春旭。

翻译:无

鉴赏:无

作者资料: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永明元年(483年),谢眺“解褐入仕”。永明九年(491年)春,谢I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永明前、中期,他担任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他广结诗友,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东昏侯永元元年(4),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未预其谋,被诬死于狱中。

谢眺入政后,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

东晋初,谢氏举家随元帝南渡长江,迁居京邑建康(今南京)乌衣巷。谢眺的高祖谢据,是“淝水之战”的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作为南朝历数百年经久不衰的门阀士族的冠冕――王、谢、袁、萧四姓之一,谢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和势力,而且也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女)、谢灵运、谢庄、谢混、谢惠连等等,都长于写景,每有清新的风格。谢I秉承家风,史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又说他“善草隶,长五言”,因而能与响逸百代的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早早地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了。谢I没有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去后 ,其儿子荒淫无度的东昏侯萧宝卷登位。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u、江祀、刘h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因为谢I拒绝了他们奉立萧遥光为帝的要求,终于受诬而死。那时,他只有三十六岁。

篇7:咏檐前竹诗

萌开箨已垂。

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

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

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

不愿夹华池。

翻译:无

赏析:无

作者资料: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太子家令,“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之士,沈约为“竟陵八友”之一,与谢I交好。齐梁禅代之际,他帮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并夺取南齐,建立梁朝。曾为武帝连夜草就即位诏书。萧衍认为成就自己帝业的,是沈约和范云两个人。萧衍封他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晚年与梁武帝产生嫌隙。十二年(5),忧惧而卒,时年七十三。诏赠本官,赐钱五万,布百匹。有司谥请谥沈约为“文”,梁武帝道:“怀情不尽曰隐。”故改谥为“隐”。天监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卒于任,归葬蔺村(今浙江德清县新安镇群益村百子堂)。沈约生前与名道陶弘景相交,沈约死后陶弘景悼好友沈约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应是陶弘景痛苦心境的写照。

著有《晋书》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明人由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有《沈隐侯集》。

咏檐前竹诗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篇8:咏竹二作文

咏竹二作文

松树,它让我想起了志士;芭蕉,它让我想起了美人;槐树,它让我想起了将军……那么竹子呢?它又让我想起了什么?

青翠的竹子常年生长在荒山野岭中,面对风霜雨雪,它毫不畏惧,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她总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几千年来,竹子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质深受人们的爱戴与崇拜。

我十分喜爱竹子,爱它的清新高雅,爱它的虚心劲节,爱它的朴实无华,也爱它的高尚品格。竹子从不追求奢华与虚名,它自然的天性为世人所青睐。

古代有许多文人雅士常常写下赞美竹子的佳句。如郑板桥的《题墨竹图》:“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句子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却把竹子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古人会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样的感叹。

在我看来,不同季节的竹子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品格。然而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竹子“四季常绿”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走进竹林,你一定会惊叹于眼前的一番景象。看啊!遍地都是竹笋,它们静静地依偎在那挺拔俊秀的竹子身边,贪婪的允吸着雨水。等到竹笋长大后,就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这时的竹子呀!是勇于奉献的,更是茁壮成长的!

夏天来临了,人们实在受不了盛夏的炎热,便纷纷躲进了那凉爽的小竹林里。啊!那青翠的竹林好似一台巨大的冷气机,不时给人们送来徐徐的清风。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做游戏,青年人聊天乘凉,老人们下棋喝茶,大家都感到无比的惬意。茂密的'竹林遮住了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并且为人们驱走了炎热,尽管它们自己被晒的发烫,也始终毫无怨言。这时的竹子,难道不是乐于助人的吗?

一到秋天,无论是小草还是树叶,又或者是田里的稻子,

都会变成单一的金黄色,这样的景致似乎缺少了一些生机,好像任何事物都会显得比较乏味。然而,令人欣然的是,不是每个角落都是这样的,比如说竹林。走进竹子的世界,仍然是一片春意盎然,因为在竹林里,只要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便处处都是青翠的绿色。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竹子随时都准备着献出自己的生命。人们把它们制成竹筐、竹篓、竹席、竹筷、竹家具等,既环保又耐用,最重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方便。这时的竹子呀,是无私奉献的!

冬天来临了,平日里雍容华贵的花儿们再也抵挡不住寒冷的威胁,纷纷垂下了脑袋。然而竹子却不甘被严寒击败,勇敢地与风霜雨雪搏斗。它被大雪压低了,却不曾倒下;它被大风吹弯了,却不肯放弃信念。渐渐地,刺骨的寒风让我感受到:这时的竹子是坚强不屈的!

转眼间,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也过去了。就在下一个春天快要来临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一年的岁月。暑去寒来,竹子仍旧生机勃勃、绿荫葱葱。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题窗竹》:“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正如人们说得那样,竹,的确拥有不消失的春天!

那清新淡雅的竹子,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自古以来立志保家卫国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更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着,常常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却未曾有过一句怨言。它们把祖国和人民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无论敌人使出怎样的解数,无论他们将面对怎样的严刑拷打,也从来都无所畏惧。为了解放人民,他们毫不犹豫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甚至牺牲掉了自己的生命,却从来都无怨无悔。虽然他们早已经与世长辞了,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因为,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有句话说得好:“君子当如竹。”也就是说:君子应该具备像竹子一样的品质。虽然我忘记说这句话的人

是谁了,但是,我想那个人一定是个顶天立地的,有思想、有抱负的人。相反,有些人为了金钱,为了名誉,为了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人是不可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的!

我爱竹子,爱它的一切一切!

篇9:杨万里的咏竹

杨万里的咏竹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诗意:

在凛凛的冰霜中,竹子那浑身雪白修长的身躯体现出它的气节。

不需要用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它,在月光的辉映下,自然可以感受的到它的传神、它的韵味。

作者: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0多首,但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知识扩展:《咏竹》诗歌赏析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庭竹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篇10:咏竹火笼诗

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钪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翻译:无

赏析:无

作者资料: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太子家令,“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之士,沈约为“竟陵八友”之一,与谢I交好。齐梁禅代之际,他帮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并夺取南齐,建立梁朝。曾为武帝连夜草就即位诏书。萧衍认为成就自己帝业的,是沈约和范云两个人。萧衍封他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晚年与梁武帝产生嫌隙。十二年(5),忧惧而卒,时年七十三。诏赠本官,赐钱五万,布百匹。有司谥请谥沈约为“文”,梁武帝道:“怀情不尽曰隐。”故改谥为“隐”。天监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卒于任,归葬蔺村(今浙江德清县新安镇群益村百子堂)。沈约生前与名道陶弘景相交,沈约死后陶弘景悼好友沈约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应是陶弘景痛苦心境的写照。

著有《晋书》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明人由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有《沈隐侯集》。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咏竹火笼诗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享有精彩内容推送!

篇11:满江红咏竹全文翻译

明代: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二、注释

1. 修竹:长长的竹子。

2. 映带:景物彼此衬托。如:山河相映带,万竹争映带。

3. 一泓:yī hóng,一道。

4. 森寒洁绿:指竹子幽深、阴冷、洁净、翠绿。

5. 风动二句:风一吹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像洁净的美女添上了润发的'油脂。膏沐,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抹膏沐。也指洗沐,润泽:日出雾露除,青松如膏沐;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6. 凤来栖: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7. 聊医俗:姑且医治庸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8. 问华胄:问竹子是哪个贵族的后代。华胄,huázhòu,贵族的后裔。

9. 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10. 苗裔:miáoyì,子孙后代。

11. 湘江曲:湘江弯曲处。

12. 孤高:高傲,不合群。此赞竹子的和松柏一样高雅不俗。

13. 阿娇金屋: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指翠美珍奇的竹子。

篇12: 咏竹作文900字

咏竹作文900字

古往今来,竹子一直是文人所赞颂的焦点,它以自己的高风亮节、清淡高雅的气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

松树让人想起志士;芭蕉让人想起美人;槐树让人想起将军;而竹子却让人想起隐士。

竹子清新淡雅、一尘不染,它从不贪求虚名,而是以自己的高尚气节独树一帜。竹子虽不常开花,却无花胜有花,在他身上所散发出的清香是真实的花无与伦比的,他的清香令人沉醉,令人痴迷,他生性孤寂,不热衷于喧哗的尘世,而是在这孤寂的群山峻岭中繁衍生息。

竹子四季常青,但不同的季节却拥有着不同的韵味,令人百品不厌。

春天,嫩绿的竹笋从草地里钻了出来,给平静的大地平添了一抹新绿,他探头探脑的好奇的打番着周围的一切,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他不断的汲取来自太阳、大地的力量,不断的生长,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会高大威武的屹立在群山峻岭面前,一睹世间的风采。

同时竹笋也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类,人们可以尽情的享受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夏天,烈日炎炎,经受不住酷暑的人们纷纷来到竹林中乘凉,老人在这里喝茶下棋,妇女们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则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玩耍,竹子们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着人们,自己却在烈日酷暑之下备受折磨。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竹子也愈加强壮。这是,也是竹子该风险的时候了。人们把它制成竹筐、竹篓、竹席、竹筷、竹家具等,既环保又耐用。这正验证了苏东坡的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C,无竹令人俗。”

冬天,天、地被大雪所覆盖,到处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看上去毫无生机。许多花草也被这大雪所压倒,纷纷躲起来去做自己的春梦,这一切也许会令人厌倦。这时您可以走进竹林,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还有一位孤独的绿精灵在寒雪中顽强拼搏,他勇敢的与寒风争鸣,与大雪拼争,渐渐地大雪被他的傲然气势所压倒,被他所征服。

它的这般精神又何尝不像一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卫国战士呢?古往今来,有多少战士守卫在祖国的边防前线、又有多少战士为国捐躯!

东去春来,竹子依然郁郁葱葱傲然挺立,保卫祖国的战士也依然坚贞不屈、忠于职守的守卫者祖国的前线,去迎接那全新的明天。

竹,是坚强的象征,是无私风险的象征!

竹,是一首韵味深长的诗、是一曲妙曼婉转的歌,愿竹子精神永驻你我心间!

咏中华白海豚诗词

竹马子柳永诗词赏析

红楼梦咏海棠诗词欣赏

咏望江楼的诗词鉴赏

咏牡丹的经典诗词

历朝历代咏武侯诗词大全

严郑公宅同咏竹赏析

《疏影·咏荷叶》诗词翻译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鉴赏:咏白海棠诗

咏物诗词之《朝天子·咏喇叭》阅读

咏竹诗词(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咏竹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