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竹马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虫马·虫义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竹马子(共含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虫马·虫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柳永:竹马子

篇1:柳永:竹马子

《竹马子》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

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

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

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

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

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忆昔怀人的词。上片写登上孤立的营垒满目荒凉,从高耸的亭台远望,静默地俯视着沙洲。面对着一弯虹霓挂起陶幕,一阵雄猛的大风吹拂栏杆,微微收敛了烦躁的暑热。渐渐惊觉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残喘的秋蝉鸣噪着日暮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冷肃。览景生情,不由追忆往昔在帝京时的欢乐,指点京都,在那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的彩云深处。下片感叹愁怀难遣,故人难聚,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的号角,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全词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悲楚动人。

篇2:宋词·柳永《竹马子》

宋词三百首·柳永《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

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作品赏析

【注释】:

《竹马子》是柳永的自度曲。从意境上讲,这首词属柳永的雅词 ,其中不只抒发了个人的离愁别恨,而且也是对封建文人命运的凭吊,整体情绪沉郁深远。

这首词是词人漫游江南时抒写离情别绪之作,所表现的景象雄浑苍凉。词人将古垒残壁与酷暑新凉交替之际的特异景象联系起来,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

“雌霓”是虹的一种,色泽偏暗。“雄风”是清凉劲健之风。这两个词语雅致而考究,表现了夏秋之交雨后的特有现象。在孤垒危亭之上,江边烟渚之侧,更加能够感到时序变换。孤垒、烟渚、雌霓、雄风,这一组意象构成了雄浑苍凉的艺术意境,词意的发展以“渐觉”两字略作一顿,以“一叶惊秋,残蝉噪晚”进一步点明时序。“素商”即秋令。在这里,词人的悲秋情绪逐渐向伤离意绪发展,于是他又“览景想前欢”了。从“前欢”一语来推测,词中所怀念当是帝都汴京和作者过从甚密的一位歌妓。可是往事已如过眼烟云,帝都汴京遥远难以重到。

上阕的结句已开始从写景向抒情过渡,下阕便紧接而写“ 想前欢 ”的心情。柳永不像在其他词里将“想前欢”写得具体形象,而是仅写出目前思念时的痛苦情绪。“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很具情感表达的深度 。离别之后,旧情难忘,因离别更添加新愁;又因难聚难忘,新愁愈加容易堆积,以致使人无法排遣。“易”和“难”既是对比关系又是因果关系,这对比与因果就是所谓“ 成追感 ”的内容。“尽日凝伫”、“消魂无语”形象地表现了无法排遣离愁的'精神状态 ,也充分流露出对故人的诚挚而深刻的思念,并把这种情绪发挥到极致。最后作者巧妙地以黄昏的霁霭、归鸦、角声、残阳的萧索景象来衬托和强化悲苦的离情别绪 。特别是结尾“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意味极为深长,把一已羁旅苦愁拓展为人世兴衰的浩叹。

这首词虚实相生,在情与景的处理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上片首九句写景,属实写;后三句写情属虚写。虚实相生,善于抓住时序变化,描绘了特定环境中的景色 ,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 。下片则相反,前五句抒情,属虚写;后五句写景,属实写,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这种交错的布局,不仅使整体结构富于变化,而且如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在特定环境中活动变化的过程 。全词意脉相承,严谨含调,是一首优秀的长调慢词。

篇3:竹马子柳永诗词赏析

竹马子柳永诗词赏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残暮。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①垒:营垒。

②危:高。

③烟渚:烟雾弥漫的沙洲。

④雌霓:彩虹出现双环,内环色艳为雄。

⑤惊秋:惊觉秋季来临。

⑥素商:指秋季。

⑦前欢:往日欢情或爱侣。

⑧神京:指京都汴京。

⑨消魂:极度伤神。

⑩霁(jì)]雨睛。

【译文】:

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赏析】:

这首词为柳永晚年漫游江南时年作,意境辽阔,格调苍凉,属柳词中的“雅词”。描写登高旷望、忆昔怀人。上片写初秋雨后微凉,残蝉噪晚,作者登高远望,览景 生情,不由追忆往昔在帝京时的欢乐。下片感叹愁怀难遣,故人难聚,又值秋晚暮鸦零乱,江城萧索,眼前残阳落去,更使人伤感,孤寂凄凉情绪尽然显露。词人心中有愁,故上片涉及的一切景象都带上了词人的情绪色彩,而游宦生活的乏味和眼前秋景的萧杀与他以前偎倚翠生活的对照又实在太强烈了,以致他不由自主的“览景前欢”。此词境界廖廊,极苍凉之致。上片由旷望而凝思,下片由追感而极目。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其间大量运用双声词,如“一叶”、“残蝉”等;以及叠韵词,如“荒凉”、“旷望”等;多处句间用韵,如“凉”与“望”、“雨”与“暑”等。句中平仄四声的交错运用,从而造成音律谐婉、铿锵动人的妙境。全词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气韵浑厚;语言清丽,音律谐婉,悲楚动人。

篇4:竹马子,竹马子柳永,竹马子的意思,竹马子赏析

竹马子,竹马子柳永,竹马子的意思,竹马子赏析 -诗词大全

竹马子

作者:柳永  朝代:北宋  体裁:词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残暮。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①垒:营垒。

②危:高。

③烟渚:烟雾弥漫的沙洲。

④雌霓:彩虹出现双环,内环色艳为雄。

⑤惊秋:惊觉秋季来临。

⑥素商:指秋季。

⑦前欢:往日欢情或爱侣。

⑧神京:指京都汴京。

⑨消魂:极度伤神。

⑩霁(jì)]雨睛。【译文】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赏析】这首词为柳永晚年漫游江南时年作,意境辽阔,格调苍凉,属柳词中的“雅词”。描写登高旷望、忆昔怀人。上片写初秋雨后微凉,残蝉噪晚,作者登高远望,览景 生情,不由追忆往昔在帝京时的欢乐。下片感叹愁怀难遣,故人难聚,又值秋晚暮鸦零乱,江城萧索,眼前残阳落去,更使人伤感,孤寂凄凉情绪尽然显露。词人心中有愁,故上片涉及的一切景象都带上了词人的情绪色彩,而游宦生活的乏味和眼前秋景的萧杀与他以前偎倚翠生活的对照又实在太强烈了,以致他不由自主的“览景前欢”。此词境界廖廊,极苍凉之致。上片由旷望而凝思,下片由追感而极目。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其间大量运用双声词,如“一叶”、“残蝉”等;以及叠韵词,如“荒凉”、“旷望”等;多处句间用韵,如“凉”与“望”、“雨”与“暑”等。句中平仄四声的交错运用,从而造成音律谐婉、铿锵动人的妙境。全词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气韵浑厚;语言清丽,音律谐婉,悲楚动人。

篇5:《竹马子》柳永词作鉴赏

●竹马子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指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霏霏,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篇6:《竹马子》柳永词作鉴赏

《竹马子》是柳永的自度曲。从意境上讲,这首词属柳永的雅词,其中不只抒发了个人的离愁别恨,而且也是对封建文人命运的凭吊,整体情绪沉郁深远。

这首词是词人漫游江南时抒写离情别绪之作,所表现的景象雄浑苍凉。词人将古垒残壁与酷暑新凉交替之际的特异景象联系起来,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

“雌霓”是虹的一种,色泽偏暗。“雄风”是清凉劲健之风。这两个词语雅致而考究,表现了夏秋之交雨后的特有现象。孤垒危亭之上,江边烟渚之侧,更加能够感到时序变换。孤垒、烟渚、雌霓、雄风,这一组意象构成了雄浑苍凉的艺术意境,词意的发展以“渐觉”两字略作一顿,以“一叶惊秋,残蝉噪晚”进一步点明时序。“素商”即秋令。这里,词人的悲秋情绪逐渐向伤离意绪发展,于是他又“览景想前欢”了。从“前欢”一语来推测,词中所怀念当是帝都汴京和作者过从甚密的一位歌妓。可是往事已如过眼烟云,帝都汴京遥远难以重到。

上阕的结句已开始从写景向抒情过渡,下阕便紧接而写“想前欢”的心情。柳永不像其他词里将“想前欢”写得具体形象,而是仅写出目前思念时的痛苦情绪。“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很具情感表达的深度。离别之后,旧情难忘,因离别更添加新愁;又因难聚难忘,新愁愈加容易堆积,以致使人无法排遣。“易”和“难”既是对比关系又是因果关系,这对比与因果就是所谓“成追感”的内容。“尽日凝伫”、“消魂无语”形象地表现了无法排遣离愁的精神状态,也充分流露出对故人的诚挚而深刻的思念,并把这种情绪发挥到极致。最后作者巧妙地以黄昏的霁霭、归鸦、角声、残阳的萧索景象来衬托和强化悲苦的离情别绪。特别是结尾“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意味极为深长,把一已羁旅苦愁拓展为人世兴衰的`浩叹。

这首词虚实相生,情与景的处理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上片首九句写景,属实写;后三句写情属虚写。虚实相生,善于抓住时序变化,描绘了特定环境中的景色,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下片则相反,前五句抒情,属虚写;后五句写景,属实写,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这种交错的布局,不仅使整体结构富于变化,而且如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特定环境中活动变化的过程。全词意脉相承,严谨含调,是一首优秀的长调慢词。

篇7: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介绍

登孤垒荒凉⑵,危亭旷望⑶,静临烟渚⑷。对雌霓挂雨⑸,雄风拂槛⑹,微收烦暑⑺。渐觉一叶惊秋⑻,残蝉噪晚⑼,素商时序⑽。览景想前欢⑾,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⑿。赢得消魂无语⒀。极目霁霭霏微⒁,暝鸦零乱⒂,萧索江城暮⒃。南楼画角⒄,又送残阳去。

竹马子柳永诗词赏析

柳永

少年游柳永

蝶恋花 柳永

柳永原名

柳永诗词

柳永词

柳永蝶恋花

望海潮柳永

蝶恋花柳永答案

柳永:竹马子(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柳永:竹马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