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进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进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

篇1: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

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

参加中医专业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备考一般都处于实习或者工作阶段,特为此类考生整理了下面内容。

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多数中医专业考生在复习备考期间处于本科的`临床实习期,而且实习任务也相当繁重,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常不稳定。复习与实习常常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调和。比如,与实习所在科主任进行沟通,取得对方理解,适当减轻实习任务的数量和强度,获得更多的复习时间。另一方面,采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篇2: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

我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综合。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生报考学校所在地区组织阅卷,由国家来划定分数线。开始中医综合满分300分,覆盖六门学科,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和针灸,考查知识面广泛,是非分明,考生基本没有临场发挥的余地,全凭考前知识的积累与掌握。试题既考查你对固定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你对问题灵活运用的程度,复习起来难度大,还很费时间和精力,我只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要注意的几点。

1.购买考试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复习。

2.购买对你有帮助的复习资料。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由北中医编写的《中医综合复习指导》和《中医综合最后冲刺试题》。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将课本通篇复习,当然这里的通篇复习是按照复习指导所列的要点对照课本进行复习。

3.不要偏废个别学科。由于六门学科是大一、大二、大三时学习的,很多知识点都被大家忘记了,要知道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千万要将每一分都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4.按比例有重点地复习。由于内科和方剂占分值较大,联系也很紧密,认真复习相当重要。

5.大量做习题以增加实战经验。复习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开始做题了,对待每一道题都应认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你做错的题加标记,考前再次复习一遍。当你参加考试时,发现很多题见过甚至做过你会更加自信,答题的效果也会更好。

6.谨防盗版书。购买复习资料时一定要选正规出版社的正版书,盗版书的错误很多,有可能使你将错误的答案带到考场上去。

上面罗罗嗦嗦说了那么多,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积累与重复。中医综合的内容多,因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想考好这门课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而不能凭侥幸心理,自己主观进行取舍,这也就是“学到底”的意思。我们在复习时还会发现,书从头到尾看了几遍,到头来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这是正常现象,惟一的对策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遍数多了,最后你会发现,其实考的并不是你的水平,而是你的熟练程度。熟能生巧,最后对题目能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是最好的。那么,重复就要求有大量的时间,所以以我个人之见,最佳复习时间应至少九个月。

精读教材与广泛联系

1.确立报考学校,索要招生简章,以明确学校的要求、考查范围和考试所用的教材。如果该校使用的不是全国统编教材,你又在本地的书店购买不到,就要汇款向你报考学校的研究生处购买。

2.带着问题看书。将你认为可能考的知识点做标记,以题的型式一一列出,并认真做答,这样你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出一本试题集,在以后的几轮复习中,着重看这些问题。你也可以做一本笔记,将重点列出最后只需看笔记就可以了。

3.精读教材,不能有漏掉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前后联系举一反三。

4.多与周围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将自己认为的重点说一遍,听别的同学讲自己的重点,这样可以帮你查漏补缺;做别的学校历年来的试题。由于主题重点是一样的,别校去年的考题很有可能是你今年的试题,复习专业课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注意的问题

1.近年来,由于报考中医学的学生较少,录取比例很大,而我们正好是中医学专业,而且好多导师都是我们授课老师,那么不妨利用一下这个有利条件。

2.大家都知道临床方面的研究生较难考,有些专业相对很热门,你不妨改报基础学科。你又怎能断定搞基础的前途不如搞临床好,要知道,搞基础学科,科研经费也很多嘛。

3.报考学校时眼界要宽,不要死盯着一些著名的医学院。一些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强,学习环境好,就是由于学生的闭目塞听,每年生源都不足。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多查一些招生简章,你报名时的正确选择,将决定你未来的前途。

4.如果在成绩公布之后,你的成绩达到国家要求的分数线,但未达到你所报考学校的要求,或由于排名较后,没被录取,千万不要气馁,你应该及早向其它院校、研究所发函,介绍自己的情况,请求转校,甚至可以转专业。

5.尽管目前中医的就业情况不乐观,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中医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一定要坚定信心。而且研究生找工作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好、更容易,就业后更具竞争力和上升空间。当然考西医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付出的努力会更多。

6 实习与考研就像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有舍才有得。其实实习目的就只是让你对医疗过程熟悉而已,而且考中医专业的研究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的临床汲取太多的中医考研知识,况且实习地大部分是西医医院。应该尽早布置好自己的安排。

篇3: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

我去年临中医综合考研两个月开始复习,当然啦,没考上。不过,根据考试成绩,对于各科的复习有了一点点认识。英语没有词汇基础是不行的,政治不狂背也是白搭,专业课要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复习资料,这些都是废话,就不细说了。我主要谈谈对中综复习的看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定要结合历年真题。我有一本91——05的真题集(中医资料少,好象现在也主要是这本书),此书把真题按五门课不同章节编排,这样就使得哪些内容是出题重点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发现,很多内容在历年考试中是重复出现的,有的重复率还很高,间隔二、三年甚至连续两年出同一道题的情况也是有的(有些题目几乎没有改动,这可能也是综合科目的特点),这样复习时就大可不必按照大纲来了(大纲是很吓人的,无所不包),可以选择重点章节细看,结合近三、四年的真题,琢磨一下大概的路数就行了。而且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很多都是面上的东西,没什么犄角旮旯,所以不必死钻(当然学校的专业课除外)。因为都是客观题,所以五门课中,应该是中基、中诊好复习也好拿分,弄好了全答对也是可能的。中药也比较好说,因为考的多是有特点的药及其有特点的功效,复习时也容易记。方剂中考成分的题麻烦些,本身就不好背,再看到题目,肯定大头。不过话说回来,这类题不算多,就是把它扔了又能怎样(也不可能一道也答不对吧),你难他也难,大家平等。中内要是没有方剂组成掺活的话,问题也不大。这一总结,你不考个一百分才怪。我去年考了一百零三,因为复习时间短,又要顾着其他科,所以重要章节也没细看,当时只觉得好多都见过,如果复习时把它们砸实,分还可以再高的。我工作快十年了,好多基础的东西用不上也就快忘光了,重新拾起来竟然还有感觉,我想对于未出校门儿和毕业不久的学弟学妹们来说,中综应该不在话下。强调一句:一定要结合真题,尤其对那些现在开始着手复习的研友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一点小体会,有不妥之处,咱们一起探讨。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2.中医综合各科目之间的关系 中医综合需要复习六门课程,知识多、内容繁杂,复习每个科目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容易出现复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应仔细分析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这六门课程的复习时段和次序,对于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复习可以间隔进行,相互联系较少的课程则可以采取交替复习的策略。比如:一天如果有六个小时用于中医综合复习,可以用两个小时复习中基、两个小时复习中药、两个小时复习方剂,并且制定合理的复习进度,以保证六门课程的复习都能按时完成。

篇4: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

考研,需要有宏观把控。宏观把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只要方法没偏差,记住了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你考试的时候就肯定是能通过初试的。我刚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40+40+200,刚好280左右能过复试线就行,因为自己的中综真题一直在190-210左右飘,英语和政治因为没做主观题,所以无法估控分数,英语就用保控阅读题背作文来保证分数,政治的话只能说多看一些题找到共同点把没必要能一眼看出来的错误选项排除,但是什么一大二大三大干啥那种题,真的对我来说记不清啊。对于考研有个宏观把控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你要知道,国家还是鼓励大家去念研究生的,只要复习了,再不出岔子,肯定有书读。

考研需要聚沙成塔,也需要集中突破。自己大概是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那时候课还在上,每天上课的时候就刷傲视宝典,导致自己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根本不用复习,针灸也不怎么需要复习。然后晚上回去就刷阅读,阅读一开始买的是黄皮书,先刷过一遍了,然后有个朋友跟我推荐一套书不错,叫大笨象,他的方法就是让你不断反复去断句,读懂句子,而不是用技巧解题,这个对我来说的确帮助挺大,因为我翻译题和完型基本没练过,但上了考场依旧很轻松。然后自己每天早上起来会先抽半个小时背方歌,以至于后来方歌能脱口而出了。也是因为背方歌,所以中综考的不错,因为讲真的,中综有个特点就是会考大量往年的题,但只有一个你无法凭借对题的记忆做对,那就是方剂,必须背死。其他中内和中药我也背了,但因为量太多有个印象就完全能去做题了。这大概就是我做的一些准备,在七月前把阅读刷完了一遍,方剂背熟了,其实也很轻松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去医院实习发现自己根本不爱医院,完全不喜欢那里的环境,所以偷偷去私人诊所找了实习,干了一个月发现没执医证挺亏的,所以后来在学校的考研假的时候又专心投入到了考研里,大概是从六月上旬到十一月上旬自己是完全没学习的,冲的就是最后学校的这一个半月不用去医院的考研假。考研假里,还是早上起来背方歌,白天就是刷真题,一天做,一天总结错题,下午晚上什么的安排英语阅读大笨象的书籍,晚上再背背东西。不过,政治嘛,就是一定要分条写,把关键句写在第一句让老师看到他就会给分,你想人家考试阅卷那么多肯定不会去看你整段的内容。背政治大题也是,不要背原文,除了一些死的规定性的东西,其他的都划出123的重点,背关键词句,其他自己有个大概印象瞎扯就行。政治答题时我在淘宝上买了个尺子,能直接一次性把格子都划好的不错,给推荐一下,就是略贵20多。英语作文就是背模板咯,如果你不是特别想考高分也想像我一样留半条命的话,背模板,背个几句特别吊的句子,然后其他就靠自己发挥了,没啥可说的。哦,对了,英语还要坚持背单词啊,不然真的文章会看不懂,背单词哪家强,当然是有道词典咯。

写到这里经验什么的就差不多了,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就是要保持运动,不然你的身体会很差,考研压力大万一病了特别不划算特别是冲刺的时候,有空就跑跑步或者每天做做俯卧撑都可以。还有就是有个好朋友能互相吐槽互相帮助也是件很好的事。最后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建议大家有空多去实习,不论是医院还是其他医疗场所,多跟考上的师兄师姐聊聊,看看他们在干什么,看看外面的世界,你就会觉得考研只是人生中再小不过的一次挑战和突破,即使没考上也有其他的方式让你的人生过得快乐~当然还是祝愿有像我一样的学渣们都能在这次痛苦的过程中咬咬牙历练成功,修得正果,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好成绩~大家加油!

看了中医综合考研备考心得分享的读者还看了:

篇5:中医综合考研科目

研究生实际上是分为三种培养模式:基础医学类、临床科研类和临床技能类。基础类的下面说,临床科研主要是在医院里从事科研实验,帮导师完成课题。

毕业颁发医学科学学位。临床技能主要是在医院科室进行轮转,毕业颁发医学专业学位。有的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没有区分的很明确。就复旦而言,简章里凡是有具体的研究方向的都是科研型,凡是写“临床技能培养”的都是临床型。

另外,科研型和临床型的培养计划不同,等你入学的时候学校会发一张培养计划书给你,如果你整个第一年都有排课那就是科研型。临床技能只在校本部待半年,而科研型需要一整年。

一般名牌院校的`学生科研任务比较重,实验期间几乎不会有机会上临床。

就业的话,临床科研也是可以做临床工作的,关键是医院是不是接收。

基础一般的就业出路是出国、科研单位、高校和公司,一般很难再从事临床工作。将来跨专业考临床的博士难度比较大,而且导师在复试的时候经常对跨专业的考生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想读基础的研友要考虑清楚。

篇6:中医综合统考考研复习方法

中医综合统考考研复习方法推荐

中国大学网考研:中医综合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生报考学校所在地区组织阅卷,由国家来划定分数线。中医综合覆盖五门学科,包括五门学科(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题型知识面广泛,考生基本没有临场发挥的余地,全凭考前知识的积累与掌握。试题既考查你对固定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你对问题灵活运用的程度,复习起来难度大,还很费时间和精力。我在此谈一下自己在中医复习上的一点经验,供大家借鉴,不足之处大家也可以交流。

一、坚持按大纲复习

众所周知,大纲是最为实用的,也最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参考书。这里不再累赘。

二、复习资料有所取舍

目前,市场上眼花缭乱的复习资料太多,但是其中的质量却参差不齐,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由北中医编写的《中医综合复习指导》和《中医综合最后冲刺试题》。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将课本通篇复习,当然这里的通篇复习是按照复习指导所列的要点对照课本进行复习。

另外,还要谨防盗版书。购买复习资料时一定要选正规出版社的正版书,盗版书的错误很多,有可能使你将错误的答案带到考场上去。

三、不要偏废个别学科

由于五门学科是大一、大二、大三时学习的,很多知识点都被大家忘记了,要知道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你的命运,千万要将每一分都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按比例有重点地复习

由于内科和方剂占分值较大,联系也很紧密,认真复习相当重要。

五、大量做习题以增加实战经验

复习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开始做题了,对待每一道题都应认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你做错的题加标记,考前再次复习一遍。当你参加考试时,发现很多题见过甚至做过你会更加自信,答题的效果也会更好。

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积累与重复。中医综合的内容多,因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想考好这门课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而不能凭侥幸心理,自己主观进行取舍,这也就是“学到底”的意思。我们在复习时还会发现,书从头到尾看了几遍,到头来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这是正常现象,惟一的对策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遍数多了,最后你会发现,其实考的并不是你的水平,而是你的熟练程度。熟能生巧,最后对题目能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是最好的。那么,重复就要求有大量的时间,所以以我个人之见,最佳复习时间应至少九个月。

篇7:中医综合考研复习计划怎么写

一、真题复习法

中医综合考研试题里,经常会出现题目或者知识点的重复。这个真题就是重点。因为容易命题和重要的那些知识点就那些。

如何做真题

需要一本比较好的真题。现在其实中医考研的辅导书并不是很多,可以选择的就是那么几家。但遗憾的是,就那么几家里的真题书,真题的答案也错误百出。既然现实如此,只有参照课本进行复习。虽然答案存在错误,只要你利用课本对照题目,然后掌握知识点,那就是利用真题的复习的真谛。通过这种复习的方法,你可以知道哪些是常考点,那些是重点。但并非纯粹做题,我经常说,只是选a、b、c、d是很愚蠢的。一定要从ABCD中找出EFGHI……

例1:《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五八”,则

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 B.肾气衰,发堕齿槁 C.肝气衰,筋不能动 D.肾衰,形体皆极

比如这道题,就是考《上古天真论》里面的那一段丈夫、女子各个时期所出现的生理情况。那么做这道题的时候,你除了要了解丈夫五八则什么,你也要去了解女子五八会怎样,丈夫女子八岁、二八、三八、四八……会怎样。

例2:脉沉细而软,应指无力,属于

A.濡脉 B.弱脉 C.微脉 D.涩脉

你除了要知道这个答案是B外,你还要掌握濡脉应该是怎样的,微脉是怎样,涩脉又是怎样的。如果不会就去翻书,不要单纯勾ABCD。

还有其他的很多很多,都是差不多这个方法。

主要就是掌握一个原则:掌握知识点。如果做了这道题却不懂,不知道知识点,那么你的复习是无效的。

二、知识点梳理法

真题复习法是教你掌握命题热点、重点,知识点梳理法是让你全面掌握知识点。但是知识点梳理也是有技巧的,并非要把整本书背下来,你也背不下来。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题目常考点去梳理知识。

下面就一些理念考研真题,对不同科目作一个梳理的建议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1.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点框架

中基是所有中医科目的基础,因此对于它的框架必须需要理清楚。但梳理的时候不要过度,如果太细就不是框架了。可以参考考纲。

△经典原文

中基常考经典原文,主要是《内经》《难经》等等。因此对于这部分应当认真总结。

2.中医诊断学

△知识点框架

中诊跟中基一样也是存在一定的框架,但是它的框架其实在考纲一眼可以望穿。剩下就是那些我们要掌握的重点。

△四诊:重点在于临床意义。其中舌诊、脉诊是必考点,应当认真梳理。

△辨证:辨证重点在于脏腑辨证。当然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其他辨证也需要认真对待。但是主要在于脏腑辨证,必须把它掌握好。

3.中药学

△考纲里的中药的功效☆☆☆

△主治部分: 1、特殊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反而考得少。2、特殊话语。如“……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

△总论部分。基本把常考点总结好就行。

△药的来源:主要是鉴别药的部位。比如是果实?种子?叶?花?全草?动物哪个部分?

△各个中药性味归经,可总结历年考过作为参考

△用量:总结特殊用药的用量。如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

4.方剂学

△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一般来说,方剂的组成都是利用方歌。背方歌一定要早,因为刚开始背的时候容易混,但是背得烂熟后基本不会忘记。但是你背方歌后会容易混,第一是句子混,第二是方里的药混。

句子混就是背完这个方的上一句,下一句混到那个方的下一句去。这个混是由于方歌句末字的谐音差不多造成的,解决办法是多背多练。等滚瓜烂熟了自然不会混了。药混的意思是比如方歌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术有白术、苍术,参有党参、丹参、人参、苦参、西洋参、太子参,草有生甘草、炙甘草之分,所以要定位好容易混淆的方药。下面仅以一表格抱砖引玉:

枳——枳实、枳壳

桂——肉桂、桂枝

地——生地、熟地

前——白前、前胡

丹——丹参、丹皮

姜——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

草——生甘草、炙甘草

香——木香、沉香、檀香、青木香等,

蔻——白蔻仁、肉豆蔻、草豆蔻

牛膝——川牛膝、怀牛膝

荆芥——荆芥、荆芥穗

瓜蒌——瓜蒌仁、瓜蒌实

萸——山茱萸、吴茱萸

大腹——大腹皮、槟榔(实脾散)

贝母——川贝、浙贝

木——木香、青木香

冬——天冬、麦冬

芍——白芍、赤芍

△总论部分: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一些方剂的煎服法,可以总结真题考过的

△方剂方义:中药物使用的用意、方剂体现什么治法,这种题目也是历年都有。

还有就是方剂某些药物的用量比较,这些仅见于少部分题目

5.中医内科学

中内是中综含分最多的一科,重中之重。

△证型、用方☆☆☆

这是中内考试的重点。每个病分为什么证型,各自代表方是什么。这个把它梳理出来

可以将证型与用方结合背诵,也可以先背证型后背用方。

可以直接记忆,也可以采用方歌方式。注意用方除了代表方,还有下面的加减用方,这也是重点。

△治法

很多16考研的同学回来跟我说,师兄,这次中内考了很多治法。出题人已经开始改变出题的思路,所以大家要引起注意。对于治法,也可以纳入用方进行记忆。

△历史沿革这是每年必考的。

△病因:考得不多,也无法死记,只能靠理解

△病机:病机考的内容较多。建议列表

△辨证:常考辨证纲领

△预后

6.针灸学

这门课很特殊,因为它是从才开始考的,而且知识点很多,所以几乎没有重题率,一年一个样。注意中基强调经络循行,这里强调腧穴,所以要把二者融会贯通。

△腧穴定位主治

△特定穴

△病症治疗:主要是疾病多采用什么经治疗,主要穴位是什么,辨证用穴大体怎样用。

△腧穴总论、刺灸法、针灸治疗总论等等

考研中医综合复习方法

1.中医综合与政治、外语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初试科目只有三门,较往年又有所减少,同时中医综合在考试总分数中所占的比例却大幅度升高。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中医综合的考试成绩对总成绩具有更大的决定作用。因此,应当处理好中医综合与政治、外语复习时间安排的关系。与往年相比,应结合自己的外语与政治的学习水平,适当安排更多时间放在中医综合的复习上,以保证中医综合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中医综合各科目之间的关系

中医综合需要复习六门课程,知识多、内容繁杂,复习每个科目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容易出现复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应仔细分析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这六门课程的复习时段和次序,对于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复习可以间隔进行,相互联系较少的课程则可以采取交替复习的策略。比如:一天如果有六个小时用于中医综合复习,可以用两个小时复习中基、两个小时复习中药、两个小时复习方剂,并且制定合理的复习进度,以保证六门课程的复习都能按时完成。

另外,基础专业的研究生和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在中医综合各门课程的复习中也要有所侧重,如基础专业研究生侧重点在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专业的考生复习侧重点在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等临床课程。

3.复习备考与实习、工作之间的关系

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多数中医专业考生在复习备考期间处于本科的临床实习期,而且实习任务也相当繁重,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常不稳定。复习与实习常常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调和。比如,与实习所在科主任进行沟通,取得对方理解,适当减轻实习任务的数量和强度,获得更多的复习时间。另一方面,采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考研中医综合的复习计划

考研中医综合冲刺关键时期复习指导

中医考研科目

怎样与科任老师处理好关系

中医综合复习计划建议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十种关系

如何处理好品牌与品类的关系

考研英语翻译备考技巧

寒假备考考研数学

考研农学备考指导

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锦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考研中医综合备考处理好实习、工作关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