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交通事故上诉状范文起(共含17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听不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上诉人(一审被告):丁x,女,XX年XX月XX日生,汉族,XX 上诉人(一审被告):张xx,男,XX年XX月XX日生,汉族,住XX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谢XX,男,1987年12月30日生,汉族,住XX 上诉人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XX区人民法院20xx年8月14日(XX)中民一初字第XX号判决的第二项内容,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1、撤销中原区人民法院(XX)中民一初字第XX号判决中的第二项,并依法发回重审或改判。
2、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上诉理由:
一、被上诉人谢XX驾驶车辆与张X驾驶的轿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后张X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郑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二大队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 X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被上诉人谢XX负事故的次要责任。但是被上诉人谢XX未按照驾驶证上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且未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 验。应当视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被上诉人谢XX负有严重的过错责任。且在交警队和法院庭审中多次要求其出示驾 驶证,被上诉人谢XX都拒绝出示。其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且在客观上也影响了交警部门对事故的责任划分,同时也使上诉人错过了向交警部门重新认定事故责任 的机会,其行为是在恶意规避自己的责任。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合理判决,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法院庭审的一个重要功能。鉴于被上诉人谢XX拒绝出示驾 驶证的行为主观上有逃避责任之嫌,我们有必要恳请二审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在维护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前提下,根据自由裁量权,增加被上诉人的责任 承担比例,以维护案件的公平公正。
二、死者张X没有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继承遗产应当 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被上诉人谢XX 驾驶的车辆和张X驾驶的`轿车相撞发生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双方均有过错,均应承担责任,后张X因抢救无效死亡。因张X的过错导致其应当承担部分民事 赔偿责任,张X从这一层面上属于侵权人。其因违章驾驶所导致的侵权赔偿责任系侵权之债,属于其生前个人债务,应当以张X的遗产进行赔偿。而张X生前并没有 遗留任何个人财产,因此根据法律的规定张X的生前债务包括本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侵权债务应当归于消灭。法院判决上诉人丁X、张X和国XX赔偿原告谢XX 医疗费于法无据。
三、上诉人丁X、张XX和国XX均表示放弃对死者张X遗产的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二 款的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
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因此,根据此法条的规定,上诉人丁X、张XX和国XX等三人因为 放弃继承死者张X的遗产,也就没有为死者张X在遗产继承范围内承担还债责任的义务。因此,三上诉人无须对死者张X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
综上,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请求二审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撤销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20xx年8月14日(XX)中民一初字第XX号判决的第二项内容,并依法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此致
XX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丁 X
张XX
原告:胡
被告:黄
被告:系货车登记车主。
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被告:李
诉讼请求
1、请求判令四被告赔偿原告亲属因交通事故致死的各项经济损共计421314.64元,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xx年9月6日7时40分许,乘座驾驶豫SH6792号面包车由东向西行至信阳市312国道时与由西向东行驶的被告驾驶的东风牌中型普通货车发生相撞,造成当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经信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交通事故处理大队作出信公交认字[20xx]第098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应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被告应承担此事故的次要责任,无责任。
另查明,该肇事车东风货车在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应在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被告系死者的财产继承人;被告系东风货车登记车主。因此为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恳请依法支持诉请。
此 呈
人民法院
具状人:胡
20xx年9月26日
赔偿清单
1、死亡赔偿金:15930.26×=318605.2元
2、精神抚慰金:40000元
3、丧葬费:27357÷2+7000元=20678.5元
4、赡养费:10838.49×÷2人=54192.45元
5、抚育费:10838.49×1年=10838.49元
6、交通费:1000元
7、误工费:20天×50元=1000元
共计:446314.64元
扣除已支付25000元
还应赔偿446314.64-25000=421314.64元
申请人:冯 玲, 女, 19XX年 06月 22日出生, 汉族, 住上海市徐汇区徐梅路东湾14号, 电话:15800306493
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 元;
(包括:医疗费 元;住院伙食补助费 元;交通费 元;护理费 元;误工费 元;残疾/死亡赔偿金 元;被抚养人生活费 元;鉴定费 元;营养费 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元)
2.判决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某年某月某日,原告(驾驶 号车)行至某某地,遇被告驾驶 号车,由于被告驾驶不当,将原告撞伤(导致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
本次事故经某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某某队认定,被告对本次事故承担全部/同等/次要责任,原告对本次事故不承担/承担同等/承担主要责任。
本次事故给原告造成了重大损失,经过多次协商未果,不得已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诉至贵院,恳请贵院依法裁判。
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起诉人:
上诉人:张某,男,30岁,汉族,司机,地址:
被上诉人:李某,女,30岁,汉族,无业,地址:
原审被告:马某,男,38岁,汉族,车主,地址:
上诉人因不服呼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做出的(20XX)新民五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故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一、 依法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不合理的诉讼请求;
二、 一二审的诉讼费由被上诉人合理分担。
事实与理由:
一审判决在适用法律上存在诸多错误,故使上诉人承担的赔偿费用超出了法定的标准,故提出上诉,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改判,以纠正一审判决的不合理裁判。
一、 误工费的计算明显错误。
被上诉人吴俊林在住院期间,一直声称自己是下岗职工,没有收入来源,但在开庭时,却出示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资证明。
证明吴俊林的工资为1900元,另外每个月支付其通讯费150元,合计2050元。
上诉人认为,这份证明明显是不真实的,另外,工资的损失不应当包括通讯费,因为通讯费是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联系业务而由单位支付的费用,并不是收入来源,不能算作工资,故工资不能够按2050元进行计算。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20条,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但一审法院没有听取上诉人的一审答辩,做出错误的判决,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
二、 一审判决上诉人承担被抚养人生活费和交通费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28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故要让上诉人承担被抚养人生活费,那么应当以吴俊林的.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作为作为计算的依据,而一审法院以伤残鉴定作为计算的依据是明显错误的。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22条,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本案的一审原告吴俊林没有能够证明其花费的交通费与自己的住院有联系,特别是在时间上,其提供的票据与其住院时间根据不能够一致,而一审法院滥用审判权,支持了吴俊林的交通费的请求,是错误的。
三、 关于吴俊林的医疗费,也有一部分与要次交通事故无关。
从医院的病历中可以看出,吴俊林在治疗过程中,用了进口的贵重药品,有与医院签订的“使用贵重药品协议书”。
另外,有明显与本案无关的治疗和用药。
在医院的病历中,看到吴俊林在住院期间治疗了一些与脖子无关的病。
所以,这部分费用应当予以减除,而一审法院全
额支持了其医疗费14109元是错误的。
另外,本案的具体侵权人是上诉人,而与刘英武无关,故不应当由刘英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总之,一审法院在判决本案的过程中,对于医疗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项目在计算上都存在一些明显错误,故上诉人不服,依法提起上诉,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
此 致
呼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20XX年8月17日
更多【最新交通事故上诉状范文】阅读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条例全文
交通事故检查书
【交通事故上诉状】
上诉人:xx,男,汉族,19xx年10月20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货栈街xx号。
被上诉人:xx-x,女,汉族,1994年5月1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五里堡北街xx-x号。
法定代理人:xx-x(系xx-x之母),女,汉族,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五里堡北街xx-x号。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管民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特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一审错误判决,并予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2、诉讼费判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1、一审判决径直采纳交巡警四大队作出的错误的第xx-xx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上诉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错误。
发身交通事故时,被上诉人仅系11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等均不能达到常人的技术水平、标准,再加之被上诉人驾驶自行车高速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导致本案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因此,被上诉人未满12周岁擅自在机动车道上驾驶自行车高速行驶,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事故的部分责任。而一审法院对此不予认定,径直采纳交巡警四大队作出的错误的第xx-x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上诉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显然错误。
2、被上诉人的法定代理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本案事故的发生,应承担部分事故责任。 被上诉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年仅11周岁,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行驶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作为被上诉人的监护人应对其进行监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因此,作为被上诉人的法定代理人没有履行监护义务,没有保护被上诉人的人身安全,致使违反法律规定驾驶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高速行驶。显然,被上诉人的监护人应承担部分事故责任,而一审法院判令上诉人承担全部责任,显然错误,应予纠正。
3、一审判决认定本案事故车辆的车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肇事司机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错误,应以纠正。
上诉人与肇事司机虽系雇佣关系,但本案事故的直接侵权人是肇事司机,而不是车主上诉人,根据“谁侵权,谁赔偿”的基本侵权法原则,肇事司机应当承担事故责任,上诉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雇主责任、义务帮工责任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适用第1条第3项规定:“赔偿权利人只起诉了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机动车驾驶人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赔偿权利人释明另一方应当参加诉讼的必要性,经释明后,仍坚持不起诉另一方的,视为其放弃对另一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并列明当事人。在判决承担责任时只需根据查明的事实,对赔偿权利人起诉的一方应承担责任的份额作出认定即可,
对赔偿权利人坚持不起诉的另一方应当承担责任的'份额不予判决。”而一审判决对直接侵权的肇事司机不与追加参加诉讼,对其肇事司机的重大过失也不予查明,不认定肇事司机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仅认定上诉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显然错误,应予纠正。
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而肇事司机、被上诉人的监护人拒不承担任何责任,严重错误,致使适用法律错误。
三、一审判决程序违法。
1、被上诉人申请一审人民法院进行残鉴定时,未经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协商选择鉴定机构,一审法院就径直委托郑州市陇海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6条规定:“ 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因此,一审法院未经双方协商就径直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且上诉人认为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严重错误,被上诉人的伤情根本不构成9级伤残。显然,一审判决程序严重违法。
综上所述,一审判不论决认定事实,还是适用法律均存在错误,且程序违法,因此,上诉人特依法提起上诉,请二审人民法院依法查明事实后,予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月**日
范文一:
上诉人(一审被告):严某,男,19 年月 日生,住桂林市 。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杨某,女, 月 日生,住阳朔县 。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连某,男,19年 月 日生,户籍所在地 。
第三人(一审第三人):赵某,男,19年 月 日生,住阳朔县 。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阳朔县人民法院()阳民初字第1030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1、撤销(2013)阳民初字第1030号《民事判决书》,并依法驳回被上诉人杨某对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2、判令被上诉人杨某收到被上诉人连某的赔偿后,将上诉人垫付的22500元返还上诉人;
3、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
一、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连某承担连带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首先,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第三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由此可见,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不管被上诉人连某是否属于“用人单位”都应当其承担用工者责任。而上述规定均未规定工作人员或者提供劳务者需要承担连带。因此,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连保安承担连带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其次,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连某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应当是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或者是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但是上诉人认为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关于用工者责任的相关规定虽然尚未被明文取消,但是其相应的调整范围已经被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条所替代。而侵权责任法的法律效力无疑要高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因此,本案只能适用侵权责任法三十四条或者三十五条的规定,而不能适用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这一点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x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陈现杰《侵权责任法条文精义与案例解析》当中可以得到证实。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关于第三十四条的理解时,认为“经权衡,本条最终仍采用与《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相同的立场,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对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仅以用人单位为唯一的侵权主体,而未将行为人作为侵权责任主体,即未规定行为人个人的侵权责任”(P248)。而关于第三十五条的理解时,认为“该两条规定的内容与适用的侵权责任法原理基本相同,因此,在理解上不能孤立,应密切联系”;而《侵权责任法条文精义与案例解析》关于第三十四条的“用人单位职务侵权的责任承担”的理解时,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的,用人单位应该向被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工作人员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即使其对侵权行为的发生存在过错。因此,被侵权人只能向用人单位主张侵权责任,而不能向工作人员主张权利,不管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过错”。关于第三十五条的“雇主侵权责任的责任承担”的理解时,认为“本法只规定了替代责任,雇员从事雇佣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雇主承担替代责任,雇员在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或者过失,对外部责任承担没有影响。因此,被侵权人在受侵害的情况下,只能向雇主主张权利,而不能直接要求雇员承担责任”。由此可见,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关于用工者责任的相关规定的调整范围已经被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条所替代。而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工作人员或者提供劳务者的侵权责任应当有用人单位或者接受劳务者承担,工作人员或者提供劳务者不承担侵权责任,不管是独立承担还是连带承担。
此外,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来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属于侵权责任法当中的特殊规定,属于特别法,而第四十九条属于一般规定。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本案当中应当优先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况且,本案当中上诉人并非基于第四十九条规定的租赁、借用等情形使用事故车辆,而是执行被上诉人连某的工作任务。因此,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连保安承担连带责任是适用法律错误。
第三,本案当中,上诉人的过错不构成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因此,即便本案当中可以适用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上诉人也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其一,本案经一审查明,第三人赵某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因此需要承担影响的责任。由此可见,上诉人在本案当中仅应负主要责任。其二,被上诉人连某因违法经营,为逃避有关部门的查处,在明知道上诉人未满十八岁,且未取得驾驶资格的情况下,安排上诉人等驾驶其所有的、未上牌未缴纳保险且前大灯不亮的机动车在晚上送货具有重大的过失。其三,在本案当中,究其发生的原因,一是第三人赵某晚上行车未开夜行灯,二是被上诉人连某所有的三轮摩托车前大灯不了。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上诉人未能及时发现第三人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的减速、转弯,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本案当中,就民事赔偿责任而言,上诉人没有重大过失。因此,即便本案当中可以适用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九条的规定,上诉人也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上诉人(原审被告):××,男,汉族,xxx年5月17日出生,住河南省××××。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男,汉族,xx年10月4日出生,住郑州市惠济区××××。
上诉人因不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做出的(×××)金民一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故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一、依法撤销一审判决,并查明事实,依法改判;
二、一二审的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且适用法律上存在诸多错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审判决对赔偿责任的承担比例认定错误。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承担80%的赔偿比例偏高。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但不是民事责任的划分标准。在此次交通事故中,上诉人与被上诉人都存在过错,并且都为机动车辆方,交通事故认定书中,上诉人虽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但是,综合事故情况,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承担80%的赔偿比例过高,上诉人认为根据客观事实情况,应承担60%赔偿责任。
二、一审法院认定的医疗费6043.51元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判决显示公平。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被上诉人虽然提供了6张医疗票据,但其中3张只是复印件,无法客观公正的证明医疗费用的事实情况。在质证阶段,未提供原件核对其真实性,上诉人当庭不予认可。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在本案中,被上诉人又未提供其他证据来相互印证该事实。因此,原审法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所认定的事实并非案件客观事实真相,属于错误判决。
三、一审判决中关于误工费6833元的判决错误。
1、误工时间计算错误。根据人身损害标准的规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但在原审判决中,原告实际住院时间天数为22天,法院在对方没有提供医院证明的情况下,“酌情误工时间为100天”于法无据,属滥用自由裁量权,且显失公平公正。上诉人不知道一审法官是如何“酌情的”?对此,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按照被上诉人实际误工时间进行改判。误工费以实际减少的损失为依据,在没有医院其他证明材料的情况下,法院不能凭空主观意断多认定出78天的误工天数,对于被上诉人后期所产生的损失费用,待事实情况确定后可以另行起诉,但法院的判决中不能包含受害人后期未确定的损失。
2、根据人身损害标准的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在一审法院审理中,尽管被上诉人提供了单位出具的工资证明,但这只能够证明被上诉人的实际工资收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找个单位开个证明是很容易操作的事,其事实的真实性很难让人完全相信。依照相关规定,被上诉人在一审开庭过程中,应提供其最近三个月的工资收入证明或税后工资卡等来证明其固定收入状况,最为重要的是要提供被上诉人因误工实际减少的收入等相关证据材料。但在一审开庭过程中,被上诉人未提供上述证据材料,所提供的工资收入并不当然证明其实际工资减少的事实。因此,一审法院认定的误工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判决结果难以让人信服。
四、一审判决中伙食补助费过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郑州市实践操作情况,伙食补助费应按每天15元的标准计算,一审法院的判决的费用过高,存在明显不合理。
五、一审判决中关于营养费1000元的认定过高,且有错误。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被上诉人住院时间22天较确定,尽管出院时医嘱需加强营养,但并未给明确的意见。“酌定按100天时间计算”,时间过长,费用过高,并且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显示公平,其中有些费用不排除属于后期未发生的不确定的后续费用,需要被上诉人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不在一审法庭审理的范围内。
六、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支付精神抚慰金元不合理,且无法律依据。根据最高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解释,因侵权致人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在本案当中,被上诉人的伤情未构成任何的伤残,也没有达
到法定的严重后果。依照病情状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不应支持其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要求。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在判决本案的过程中,对于赔偿比例的确定;及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赔偿项目及数额的计算出现明显错误和适用法律错误,结果显失公正,故上诉人不服,依法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依法予以纠正。
此致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 月 日
道路交通事故上诉状
原告:陈××,男,19××年×月×日出生,汉族,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住天津市××区××小区××室。被告:于××,男,19××年×月×日出生,汉族,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住天津市××区××小区××室。
被告:李××,男,19××年×月×日出生,汉族,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住天津市××区××小区××室。
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支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地址:天津市××区×××道×号。
诉讼请求:
一、请求判令被告于××赔偿原告陈××下述各项费用的80%,总计1144087.52元:(以下三项总计1430109.40元)
1.医疗费194976.90元,误工费57767.6元,住院期间的护理费85755元,住院伙食补助费40750元,营养费10000元,交通费4000元;
2.残疾赔偿金294426元,被扶养人生活费78188.5元,定残后的护理费487060元,鉴定费1200元;
3.后续治疗费175985.40元。
二、请求判令被告于××赔偿原告陈光明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0元;
三、被告李××对上述两项请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被告保险公司在承保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五、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4月11日19时许,被告李××驾驶于龙海所有的津CC××××号帕萨特轿车沿创业路由西向东行驶时,该车的前部与对行原告驾驶的津A×××××号二轮摩托车前部相接触,造成双方车辆损坏,原告受伤的交通事故。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李××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告陈××负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
原告的伤情,经医院诊断为:1、四肢多发骨折(右肱骨干、外科颈骨折,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2、继发性脑干损伤、脑疝;3、右额硬膜外血肿;4、右额脑挫伤;5、左颞、右枕-骨骨折;6、肺挫伤;7、鼻骨骨折;8、阴囊软组织损伤;9、右眼眶壁骨折,双视神经萎缩等。到起诉时至,原告尚不能康复出院。
经查,该肇事车辆是由被告于××雇佣被告李××驾驶的。被告于××在被告保险公司处投保了100000元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期限自203月30日起至3月29日止。
但原告方为治疗所造成伤害,已负债累累,被告李××与于××拒不垫付医疗费用,且不配合办理出院手续。
原告认为,被告于××作为车辆所有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告李××存在重大过错,应与被告于龙海承担连带责任,被告保险公司应在投保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为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望判如原告所请。
此致
天津市××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月3日
人:xxx,女,汉族,1994年5月1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五里堡北街xxx号。
法定代理人:xxx(系xxx之母),女,汉族,住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五里堡北街xxx号。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管民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特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一审错误判决,并予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2、诉讼费判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1、一审判决径直采纳交巡警四大队作出的错误的第xxxx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上诉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错误。
发身交通事故时,被上诉人仅系11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等均不能达到常人的技术水平、标准,再加之被上诉人驾驶自行车高速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导致本案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因此,被上诉人未满12周岁擅自在机动车道上驾驶自行车高速行驶,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事故的部分责任。而一审法院对此不予认定,径直采纳交巡警四大队作出的错误的第xxx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上诉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显然错误。
2、被上诉人的法定代理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本案事故的发生,应承担部分事故责任。 被上诉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年仅11周岁,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行驶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作为被上诉人的监护人应对其进行监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因此,作为被上诉人的法定代理人没有履行监护义务,没有保护被上诉人的人身安全,致使违反法律规定驾驶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高速行驶。显然,被上诉人的监护人应承担部分事故责任,而一审法院判令上诉人承担全部责任,显然错误,应予纠正。
3、一审判决认定本案事故车辆的车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肇事司机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错误,应以纠正。
上诉人与肇事司机虽系雇佣关系,但本案事故的直接侵权人是肇事司机,而不是车主上诉人,根据“谁侵权,谁赔偿”的基本侵权法原则,肇事司机应当承担事故责任,上诉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雇主责任、义务帮工责任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适用第1条第3项规定:“赔偿权利人只起诉了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机动车驾驶人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赔偿权利人释明另一方应当参加诉讼的必要性,经释明后,仍坚持不起诉另一方的,视为其放弃对另一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并列明当事人。在判决承担责任时只需根据查明的事实,对赔偿权利人起诉的一方应承担责任的份额作出认定即可,
对赔偿权利人坚持不起诉的另一方应当承担责任的份额不予判决。”而一审判决对直接侵权的肇事司机不与追加参加诉讼,对其肇事司机的重大过失也不予查明,不认定肇事司机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仅认定上诉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显然错误,应予纠正。
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承担全部事故责任,而肇事司机、被上诉人的'监护人拒不承担任何责任,严重错误,致使适用法律错误。
三、一审判决程序违法。
1、被上诉人申请一审人民法院进行残鉴定时,未经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协商选择鉴定机构,一审法院就径直委托郑州市陇海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6条规定:“ 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因此,一审法院未经双方协商就径直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且上诉人认为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严重错误,被上诉人的伤情根本不构成9级伤残。显然,一审判决程序严重违法。
综上所述,一审判不论决认定事实,还是适用法律均存在错误,且程序违法,因此,上诉人特依法提起上诉,请二审人民法院依法查明事实后,予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月**日
上诉人:xxx
上诉人:xxx
被上诉人:xxx
上诉请求
1、判决撤销人民法院民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
2、判令被上诉人xxxxxxxx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承担xxxx医疗费用、xxxxx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责任。
3、判令被上诉人承担本案一审、二审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和理由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xxx并非本车人员
事故发生时受害人处于车下,并非车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下简称交强险条例)第21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依据该规定,可推断出交强险属于“第三者”责任险范畴,“第三者”为“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对于“被保险人”,交强险条例第42条第二款作出界定,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而对于“本车人员”法律没有明确界定。对任何人而言,不能永远处于某一静止的时空关系中,不能因为曾经乘车,就只能永远成为本车人员,车下人员可以上车成为本车人员,同样,本车人员也能下车后成为车下人员,究竟是车上还是车下,只能根据特定的时空点来判断。就本案而言,受害人xxx的身份必须结合事故发生前后特定的时空点来确定。事故发生前,xxx坐在车内,是车上乘客,属于车上人员,事故发生时,xxx被甩出车厢,自脱离车体那一刻开始,就不再置身于车厢内,不属于本车人员,事故发生后,xxx在车下摔伤。此外,准确判断本案,不光要结合特定的时空点来判断事发时xxx的位置,还要结合最终的结果来综合判断xxxx的身份。本案系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危害后果的发生在交通事故案定性中所起的意义远胜过单纯分析时间和空间,而事故意味着,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其定性的必备要素。如果xxx在车内摔伤,身份当然是本车人员;如果xxx甩出车厢后未发生伤亡,因为没有侵害的后果,就不存在交通事故,也同样不会引发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xxx不光在事发时脱离了车厢,还因为该事故伤重不治致死。交通事故认定书也认定xxx是在车下摔伤致死,并非在车厢内摔伤死亡。如果因为xxx曾经乘车,就认定其为本车人员,那么xxx是否离开了车厢也还是本车人员?其最终摔伤并致死的地点,即使是在车下,也还是要把他硬拉回车厢内,归入本车人员?本案中,在交通事故发生时,xxx已经由车上人员转化为“第三者”,一审判决却坚持认定xxx系肇事车辆乘客,忽略了xxx仅在事故发生前是乘客,事发时已经脱离车厢,且最终是在车下摔伤致死的基本事实,因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应予以撤销。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被上诉人应当承担责任
1、“本车人员”由于法律由于并未明确界定,因此,对于格式合同有不同理解的,也应综合考量全案,按照有利于受害人的原则进行解释。根据交强险的立法目的,被上诉人应当承担责任。在司法审判时,若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必须通过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方法具有位阶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文义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等等。本案中,对交强险条例第21条规定的“本车人员”,若依据文义解释仍不能做出准确的界定,则依据立法者目的解释,即交强险设立的目的,也应当认定受害人xxx属于“第三者”范畴,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交强险设立的目的在于整合社会力量以弥补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损失,尽量使他们恢复到事故前的生活状态。交强险本质上属于责任保险,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保护受害人利益是交强险制度的根本原则。实践中,车上人员被甩出车外受伤之情形越来越多,如将此类受害者排斥于“第三者”之外,将会导致很多无辜的受害者得不到合情合理的赔偿,有违交强险立法之目的。
2、依据公平原则,被上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原则在适用上一般不应优先于法律规则,但若穷尽了法律规则,为了实现个案正义,且没有更强理由,可径行适用法律原则。本案中,对于“本车人员“,法律没有明确界定,且xxx交通事故致死造成巨大损失,与保险公司相比居于弱势地位,鉴于以上原因,可补充适用法律原则。保险法系民法范畴,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公平原则。当一项民事活动是否违背了公平原则,难以从行为本身和行为过程做出评价,就需要从结果上是否符合公平的要求来评价。本案中,一方面,对于因xxx死亡造成的损失,若仅由肇事司机承担,易造成保险公司与肇事司机利益上的严重失衡,巨大的数额更易导致对受害人xxx的赔偿迟迟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因此应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12万内予以分担。另一方面,若仅仅因为事故发生时受害者居于车上或车下的位置不同而对受害者给予不同的待遇和保障,有失公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死者xxx系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其家人在事发后首先通过上访来反映其诉求,最终决定通过诉讼解决,也是因其相信法律之中应有天理人情在。
三、国内大量类似判例均支持应由保险公司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目前国内大量判例均支持在类似情况下,保险公司应进行赔偿。同样的案情,理应得到相同的判决。否则,有损判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综上,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故上诉至贵院,恳请贵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法律,还上诉人一个公道。
此致
xxx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xx
上诉人(原审原告):汪爱友,男,1971年8月1日生,汉族,瓦工,住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官埠桥镇官山村山后组02号。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付清,男,1968年12月26日生,住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跃进村方身组14号。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庆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安庆市湖心北路1号报业大厦10-11楼,组织机构代码:74307084-3
负责人:吴世平,总经理。
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宜秀民一初字第00201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1、判决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误工费(2600元/月÷30天)×67天=5806.67元、牙齿后续更换修复费用6094.81元×6次= 36568.86元,合计42375.53元(一审判决没有支持的部分);
2、被上诉人承担一、二审全部案件诉讼费用。
上诉理由:
10月27日,被上诉人王付清(以下简称王付清)驾驶皖hc9228号车行驶至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中学附近路段时,与上诉人驾驶的皖h2h356号两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上诉人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安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大队,认定王付清负事故全部责任,上诉人不承担责任。王付清所有的皖hc9228号车在被上诉人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庆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天安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强制险和商业险。
该起交通事故造成上诉人右胫骨骨折、下颌骨骨折、外伤性牙缺失等损伤,月27日至2010年11月22日上诉人在安庆市立医院住院治疗,行“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3月16日上诉人第一次向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起诉,为确定上诉人的伤残程度和后续医疗费用,宜秀区法院根据上诉人的申请委托安徽同德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205月安徽同德司法鉴定所作出鉴定:(一)伤残等级 被鉴定人汪爱友因外伤致牙齿脱落8枚以上,属十级伤残;右下肢丧失功能10%以上,属十级伤残。(二)后续医疗费用 被鉴定人汪爱友牙齿修复后续医疗费为人民币10400元,更换周期为;右胫骨内固定取出的后续医疗费为6000元。年8月17日,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作出(2011)宜民一初字第00218号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仅对前期实际发生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作出判决,对司法鉴定意见所确定的两项后续医疗费均以没有实际发生为由驳回。
2011年11月15日至2011年11月23日,上诉人在安庆市立医院取内固定。医嘱建议休息,一月后门诊复查。2011年12月23日,市立医院诊断证明书,建议休息一月。2011年12月13日至2月21日,上诉人在安庆市立医院修复牙齿费用6094.81元,更换周期为5-6年,病假证明书医嘱需要休息7天。2012年2月23日,上诉人再次向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上诉人赔偿二次手续费、牙齿修复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经济损失,可宜秀区法院(2012)宜秀民一初字第00201号民事判决书仍然仅支持了上诉人的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等损失,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医疗机构都确认的上诉人后期牙齿更换修复费用还是以未实际发生为由驳回,并且对第一次诉讼中没有处理的二次手续期间的误工费也不予支持。
上诉人认为,原审法院判决适用法律不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九条之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由此可以看出,后续医疗费是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还是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这是赔偿权利人的选择,在赔偿义务人不能提供证据反驳后续医疗费合理性、必要性的的情况下,法院应当依法支持赔偿权利人的请求。如果按照一审法院的理解每次牙齿修复费用都待实际发生后主张,上诉人以后还要提起六次以上诉讼,一辈子会陷入诉讼中,同时也浪费司法资源,这是各方当事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误工费按原审法院的理解,因上诉人在第一次诉讼中已获得了残疾赔偿金(未计算到定残日的前一天),上诉人的残疾赔偿金(二处十级伤残的残疾赔偿金只有9909.46元)扣除误工费(含以后六次后续治疗误工)会成为负数,原审法院变相地剥夺了上诉人的残疾赔偿金,这对上诉人不公平。
综上所述,原审法院先对上诉人的后续治疗费及牙齿修复的费用,委托同德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2011)宜民一初字第00218号判决书,作出待实际发生后另行主张的自相矛盾判决;实际发生后,(2011)宜民一初字第00218号民事判决书,又作出违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九条之规定的错误判决。因此,上诉人为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自己的合法权益,特上诉你院依法改判,判如所请。
此致
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冯 玲, 女, 1987年 06月 22日出生, 汉族, 住上海市徐汇区徐梅路东湾14号, 电话:15800306493
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 元;
(包括:医疗费 元;住院伙食补助费 元;交通费 元;护理费 元;误工费 元;残疾/死亡赔偿金 元;被抚养人生活费 元;鉴定费 元;营养费 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元)
2.判决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某年某月某日,原告(驾驶 号车)行至某某地,遇被告驾驶 号车,由于被告驾驶不当,将原告撞伤(导致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
本次事故经某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某某队认定,被告对本次事故承担全部/同等/次要责任,原告对本次事故不承担/承担同等/承担主要责任。
本次事故给原告造成了重大损失,经过多次协商未果,不得已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诉至贵院,恳请贵院依法裁判。
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起诉人:
经典上诉状【2】
原告
被告
被告 (交强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被告 (商业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诉讼请求
1、 判令被告(交强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原告4000元;
2、 判令被告(商业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三者责任险内直接支付原告施救费13600元、看管费5200元、评估费1700元、车辆损失费17800(21800-4000)元,共计42300元;
3、 判令被告丰丙良对以上之赔偿费用承担连带责任
事实与理由
2011年10月12日被告驾驶鲁-鲁挂号机动车沿青银高速公路由西向东行驶至KM+M处时与前方因交通堵塞在右侧车道排队等侯的由原告驾驶的鲁G-鲁G号机动车车尾相撞,致原告施救费元、看管费元、评估费元、车辆损失费元,共计元,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对以上之款项按交警认定的责任大小予以赔偿,并由第三被告对以上之款项承担连带责任,
起诉人:
年 月 特诉至贵院。
此致 人民法院 日
民事上诉状范文:
申请人:冯 玲, 女, 1987年 06月 22日出生, 汉族, 住上海市徐汇区徐梅路东湾14号, 电话:15800306493
诉讼请求:
1.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 元;
(包括:医疗费 元;住院伙食补助费 元;交通费 元;护理费 元;误工费 元;残疾/死亡赔偿金 元;被抚养人生活费 元;鉴定费 元;营养费 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元)
2.判决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某年某月某日,原告(驾驶 号车)行至某某地,遇被告驾驶 号车,由于被告驾驶不当,将原告撞伤(导致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
本次事故经某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某某队认定,被告对本次事故承担全部/同等/次要责任,原告对本次事故不承担/承担同等/承担主要责任。
本次事故给原告造成了重大损失,经过多次协商未果,不得已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诉至贵院,恳请贵院依法裁判。
此致
某某人民法院
起诉人:
民事起上状范文:
上诉人:张某,男,30岁,汉族,司机,地址:
被上诉人:李某,女,30岁,汉族,无业,地址:
原审被告:马某,男,38岁,汉族,车主,地址:
上诉人因不服呼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做出的新民五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故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一、 依法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不合理的诉讼请求;
二、 一二审的诉讼费由被上诉人合理分担。
事实与理由:
一审判决在适用法律上存在诸多错误,故使上诉人承担的赔偿费用超出了法定的标准,故提出上诉,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改判,以纠正一审判决的不合理裁判。
一、 误工费的计算明显错误。
被上诉人吴俊林在住院期间,一直声称自己是下岗职工,没有收入来源,但在开庭时,却出示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资证明。证明吴俊林的工资为1900元,另外每个月支付其通讯费150元,合计2050元。上诉人认为,这份证明明显是不真实的,另外,工资的损失不应当包括通讯费,因为通讯费是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联系业务而由单位支付的费用,并不是收入来源,不能算作工资,故工资不能够按2050元进行计算。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20条,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但一审法院没有听取上诉人的一审答辩,做出错误的判决,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
二、 一审判决上诉人承担被抚养人生活费和交通费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28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故要让上诉人承担被抚养人生活费,那么应当以吴俊林的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作为作为计算的'依据,而一审法院以伤残鉴定作为计算的依据是明显错误的。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22条,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本案的一审原告吴俊林没有能够证明其花费的交通费与自己的住院有联系,特别是在时间上,其提供的票据与其住院时间根据不能够一致,而一审法院滥用审判权,支持了吴俊林的交通费的请求,是错误的。
三、 关于吴俊林的医疗费,也有一部分与要次交通事故无关。
从医院的病历中可以看出,吴俊林在治疗过程中,用了进口的贵重药品,有与医院签订的“使用贵重药品协议书”。另外,有明显与本案无关的治疗和用药。在医院的病历中,看到吴俊林在住院期间治疗了一些与脖子无关的病。所以,这部分费用应当予以减除,而一审法院全
额支持了其医疗费14109元是错误的。
另外,本案的具体侵权人是上诉人,而与刘英武无关,故不应当由刘英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总之,一审法院在判决本案的过程中,对于医疗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项目在计算上都存在一些明显错误,故上诉人不服,依法提起上诉,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纠正。 此 致
呼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8月17日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中心支公司
法定代表人:谢素立,经理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谈固南大街45号神农大厦三楼
及二十楼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春华,女,汉族,1984年3月6日出生,住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长江东路大鹤物流园内14号房,电话13805341103。系死者赵目增之妻。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赵庆贵,男,汉族,1962年6月13日出生,住址:山东省郓城县玉皇庙镇韩庄行政村韩庄015号。系死者父亲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凤英,女,汉族,1962年10月15日出生,住址同上,系死者母亲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赵方宇,男,汉族,209月21日,住址同上,系死者长子
法定代理人:李春华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赵方泽,男,汉族,20xx1年11月1日出生,住址同上,系死者次子
法定代理人:李春华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赵依娜,女,汉族,20xx年11月2日出生,住址同上,系死者之幼女
法定代理人:李春华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梁洪亮,男,汉族,38岁,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里城道乡东池阳村民智街乐园巷3号。
上诉人因不服山东省平原县人民法院做出的()平民初字第36号案件判决,特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或者发还重申。
2.上诉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上诉事由
1、一审法院判决我公司承担赔偿费用共计354437.78
元认定错误
依合同约定,事故发生时,被保险车辆没有在年检期限内,或其驾驶人没有合法有效的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营运证等证件,我公司依约定不予赔偿,在庭审中,我方被保险车辆并未提供相关证件供我司审核,待庭审结束后,依然未向我公司提供相应证件,我公司有理由相信其不具备合法有限的驾驶资格,或其车辆没有在年检期限内,所以 ,我公司认为,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的损失应当由被上诉人梁洪亮承担。
2、一审法院判决死者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标准计算属
于认定事实不清
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适用城镇标准应当满足两个条件:其经常居住地居住于城镇且其主要收入来源来源于城镇,被上诉人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主要收入来源来源于城镇也不能证明其经常居住地位于城中,原告提供证据不全,应当按照农村标准进行计算
综上: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或者发还重申。
此致
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石家庄市中心支公司
民 事 诉 状
原告XX,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鸣庄村毛村组X号,身份证号:XX,联系电话:
被告XX,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双狮村银河组XX号,身份证号:XX(系贵CXX号货车驾驶人) 被告XX,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双狮村银河组X号 ,身份证号:XX,联系电话:XX(系贵CXX号货车实际所有人)
被告遵义市XX运输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XX) 地址:遵义市XX
法定代表人XX
联系电话:XX(系贵CXX号货车挂靠公司) 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中心支公司 地址:遵义市香港路乌江大厦一楼
负责人XX,该公司经理
联系电话:XX XX XX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支付各项赔偿金共计人民币XX元。(详见索赔清单)交通事故起诉状范本二、判令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中心支公司在保险赔付范围内直接支付原告。
三、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X年X月X日X时X分,原告XX驾驶二轮摩托车从汇川区高坪镇李村坎往高坪镇方向行驶至岩口路段时,与被告XX驾驶的贵CXX号中型自卸货车相撞,造成XX受伤及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后经汇川区交警大队公交认字[]第XX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XX负主责、XX负次责。
原告XX因本次交通事故受伤在XX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时间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止,共计145天。经医院诊断为:1、双小腿皮肤软组织坏死伴感染;2、左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3、右腓骨远端骨折;4、全身多处皮肤挫裂伤。7月6日,原告XX经XX医学院附属医院司法法医鉴定中心评定伤残达十级;双小腿广泛瘢痕遗留需后续治疗费0.00元。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受伤致左下肢功能丧失10%,已不能从事正常的体力劳动,故依法主张2万元精神抚慰金。
经了解,贵CXX号中型自卸货车系XX所有,挂靠于XX运输有限公司,投保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中心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限额:30万元)等险种,保险期限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止,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
原被告多次协商赔偿事宜未果,现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
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提起诉讼,恳请人民法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为感!
此 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签字):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日
索 赔 清 单
1、医疗费:90846.90元;
2、续医费:20000.00元;
3、交通费:2000.00元;
4、误工费:71元/天×687天=48777.00元(按贵州建筑业标准26039.00元/年,即71元/天计算,从8月18日至207月5日止,共计687天);
5、护理费:61元/天×145天×1人=8845.00元(按度贵州省居民服务行业标准22243元/年);
6、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30元/天×145天=4350.00元;
7、营养费:40元/天×145天=5800.00元;
8、司法鉴定费:1200.00元(伤残鉴定、续医费鉴定);
9、伤残赔偿金:4145.35元/年××10%=8290.70元(按20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5.35元);
10、精神抚慰金:20000.00元。
以上合计:250109.60元 应获赔金额:[89112.70元+10000.00元](交强险内)+[250109.60元-89112.70元-10000.00元]×70%(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内)=204810.53元
原告:张xx,男,汉族,住郑州市金水区。
被告:
被告:王x,男,汉族,日出生,住河南省方城县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心支公司,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诉讼请求:
1、请求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各项损失1xxx元(暂计,待伤残等级确定后另行追加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误工费等);
2、诉讼费、鉴定费由被告 、王乾承担。
事实与理由
10月20日上午,被告王乾驾驶的车牌号为豫xxx的机动车沿纬五路由西向东行驶至经六路时将车停在路边,开门下车时与原告驾驶电动车相撞。造成原告右手小指粉碎性骨折,人车两损的交通事故。后经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被告xx乾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原告承担次要责任。经调查,车辆所有人为被告 ,该车在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强险。事故发生后,原告已因本次事故造成医疗费、护理费、修理费等各项损失共计xxx元。
截止目前,上述各被告未赔偿原告任何损失,遂引发诉讼,为保护原告合法权益,请贵院依法支持原告诉讼请求。
此致
金水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 月 日
原告:张××,女,78岁,汉族,小学文化。保定市××厂退休职工。 住所地:保定市兴华路××号。
身份证号:130604193300000000
委托代理人:孙××,男,44岁,汉族,高中文化,保定××厂下岗职工。系原告之子。
身份证号:130604196700000000
委托代理人:张××,河北凯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男,52岁。
住所地:保定市兴华路179号××号。
身份证号:130605195900000000
被告:××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
住所地:保定市五四西路××号。
法定代表人:刘××,该公司经理。
案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请求事项:
1、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14074.54元+10元+2元=14086.54元;护理费2000元×12月×2年=60000元;住院火食补助费50元×36天×2人=3600元;交通费170元;鉴定费3000元;
2、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残疾赔偿金24395.1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4395.1元 以上各项损失共计129646.74元。
3、诉讼费由被告支付。
事实和理由:
20zz年6月19日11时40分,被告李××驾驶小型普通客车在保定市普庆路410号门前由南向北倒车,由于被告违章和过失将正在普庆路由东向西行走的原告张××碰倒,造成原告右腿股骨颈骨折住院治疗36天出院。原告出院并未治愈,是因为年龄偏大,医院不给做麻醉手术,采取外固定术后回家保守疗养至今。
经公安交警出警现场勘察,认定这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被告负全部责任(见附件)
原告的骨折长期不愈合,功能不能恢复,致使原本能够独立生活的原告瘫在床上,不仅给原告带来很大痛苦,还给家人带来很大困难。
截止到目前,被告李××仅垫付了8000元。原告方家人由于各种开销较大,又都是下岗职工已无力支撑。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特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准予原告诉讼请求。
此 致
保定市北市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张××
20xx年10月8日
★ 上诉状范本
★ 上诉状范文
★ 原告上诉状范文
★ 民事上诉状范文
★ 行政上诉状成功
★ 离婚案件上诉状
★ 刑事上诉状范文
★ 个人民事上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