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狗的事都知道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狗的事都知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

篇1:《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

《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

金刚的特性有三个字:第一、坚,金刚是很坚固的,不坏不灭;第二、利,很锋利;第三、明,金刚是透明体。下面是《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

明朝时,秀水的庠生濮可重,娶妻王氏,育有一男一女,家庭本来非常幸福美满。不料突然发生意外,两个孩子都因为痘疮相继夭亡,王氏伤心过度,把两眼都哭瞎了。

王氏自幼与佛有缘,深悉佛力广大无边,她深知这种种变故,均是宿世罪业所致,从此发愿忏悔,专心持诵《金刚经》,数年不辍。

有一天,王氏正在诵经时,左眼忽然流出泪水,一阵剧痛,不久就重见光明;又过了几天,右眼也是如此而复明,从此王氏持诵金刚经益加虔诚。

有一天晚上,王氏梦见佛向她说:‘你本来无子,因为诵经至为虔诚,所以赐你一子。’王氏因此又怀孕,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多年来不再生育的王氏,不禁喜出望外,特地将孩儿取名为‘经赐’。

拓展阅读:念金刚经感应实录

末学前几日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中午回到家中未觉得有什么异样。等到午睡起来,站起来准备上班,忽然觉得右脚脚骨接近脚后跟的位置疼痛得走路都有些困难,当时没有在意,以为是被孩子午睡时压到了,所以一瘸一拐地上班去了。下午在单位也是只要一走路,这右脚就很疼痛。我心里很莫名其妙,我并未受伤,怎么会突然这么疼痛?于是跟同事开玩笑说去了一趟医院把病带也回来了。

当我跛着脚走到办公桌旁边,看见了我正在背诵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随即闪过一个念头:这如果不是真正的病痛,我就念《金刚经》回向给令我脚痛的众生。念头刚过,我的脚马上就能在办公室里行走自如。同事都弄不懂我怎么就这么快就好了。我就直言相告,说我要为我身上的众生念诵《金刚经》,还没念我就不疼了。同事们的脸上露出夸张的表情。

刚好我这时没什么要处理的事情,于是我想抓紧念完一遍金刚经,可是还没念完一半,就被公事打断了。这时候,脚骨又有了一些轻微的疼痛,我赶紧默默念叨,今天一定念一部《金刚经》同时回向给这个罪苦众生,和一切我身边的无形众生。忙完了工作,我坐在办公室的角落,一口气把《金刚经》从头到尾念完了,然后回向,愿她得到金刚经的一切功德利益,重罪消灭,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回向完毕, 我的脚痛也随之彻底消失了,我知道是《金刚经》的力量不可思议。也许我的文章不怎么通顺,但是我要表达的是真实的。我的经历告诉大家:金刚经真的.能令众生得大利益。念一遍金刚经就这么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每天都念诵金刚经,是不是有无数的众生得到超脱呢!

三刀和尚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仅有生老病死之苦,还受到诸如王法、邪魔、怨贼等危害,但念此威力无穷的般若经,可以灭罪积福,免受种种危害的侵扰,诸事吉祥。

唐朝孝子张伯英,干元年在寿州当兵。他非常想念年迈的父亲。由于他的父亲在颖州居住,遂盗取官府的一匹马急急驰去。在淮阳休息时,不幸被官兵查获,寿州刺吏崔昭下令处死刑。在行刑时,刽子手举刀用力砍下去,不但没有伤害张伯英,刀反而断成两截,又换了一把刀,仍然无法伤害他,再换一把,如前一样。刽子手拿着剩下的半截刀,呆呆地发愣。一会儿,惊叫着:“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时,刀突然断折,手臂也无力了!”

崔昭听到刽子手所说,深感惊异地问张伯英:“你曾经练过很高的武功?”伯英说:“我从没有练过武功。但从15岁时,断荤食素,持诵《金刚经》,至今已有十多年。昨天被捕,心想这次必死无疑,万缘放下,专心致志念诵。行刑之前我只是持诵《金刚经》而已。”说完,亦感到莫名其妙。崔昭心中暗自思忖,世间真的有这样奇异之事吗?命人将他的念诵《金刚经》取来,打开经匣一看,惊讶万分,《金刚经》上有三条清晰的刀痕。情不自禁地合掌赞叹:“我早就听说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今天得以亲眼目睹,真正是佛法无边,果不虚传。”生起极大的信心。张伯英从此出家,被人们称为“三刀和尚”。

篇2:《金刚经》消杀业得大富贵故事

《金刚经》消杀业得大富贵故事

当你把《金刚经》念得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轰地一声,定可桶漏!

清朝乾隆年间,在浙江西湖附近住着一个大户人家,这家的主人姓徐,人们习惯称呼他为徐财主。徐财主年轻的时候,家境并不十分富裕,但因杭州盛产丝绸而且是文明遐迩。家家户户都制作丝绸,而他却贩卖丝绸,没几年他就成为了远近文明的“暴发户”。他也象其他富户人家一样娶了三妻六妾,添子添孙家丁兴旺。他的这些妻妾也真争气,没几年功夫,就给他生了七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的儿女们长大后和他一起做丝绸生意,而后也都结婚生子,因此他的家族膨胀为五十一口人。说来也怪,这个家族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吃泥鳅。卖泥鳅的小商贩们也都摸透了他们家族成员的脾气,捞到了泥鳅专门到他们家门口叫卖。他们也真买,成篓成篓地往家买。

泥鳅买到家后,妇人们齐上阵,拿来大大小小的盆子,把泥鳅倒到盆子里,然后向每个盆子里洒上几把盐,用盖子一盖,泥鳅在盆子稀里哗啦地乱窜起来。他们说这道“工序”是让泥鳅把吃到肚子里泥吐出来,也叫“净胃”。第二道“工序”,就是把“净胃”后的泥鳅捞出来,用清水洗干净,往烧得滚开水的锅一倒,迅速盖上锅盖,泥鳅在锅里把锅盖顶的劈啪乱响,还不时地发出“吱吱”的惨叫声,半刻钟不到,一切都恢复了宁静。妇人们这时候,才松开按在锅盖上的双手,有说有笑地去收拾碗筷儿。酒具,准备开餐了。他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吃着泥鳅……

一晃徐财主已年过半百,突然间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灼热疼痛。他请遍了杭州的名医术士,吃遍了成方。秘方。偏方,病情就是不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这时他已耗去了万贯家财。实在是没辙的情况,他就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求医。告示大意:杭州有徐财主者,得一怪病也,遍身灼热疼痛难忍之。欲求神医去吾之病痛,必赏黄金千两哉。

一个月过去了,无人来接告示,徐财主此时度日如年恨不得悬梁自尽,了此残生。忽一日,来了一位老和尚,左手托一钵,右手拄禅杖,身上披一鲜红袈裟,口中念着佛号,走到告示前。他用禅杖一指,告示落地,拾起来,径直走入徐家大院,门童见有人接了告示,火速奔入徐财主的睡房,通知此事。徐财主哪敢怠慢,吩咐束束有请。老和尚一进屋,就眉头紧锁,口中说道:“阿弥陀佛,你家的杀气太重了!”徐财主支撑着身体,艰难地说:“为什么,大师?”老和尚唱了一段偈语:“欲问尔得是何病?且看尔那碗里羹,热煮泥鳅惨叫声,皆是因为枉杀生。”徐财主听懂了,悔恨地说:“大师,我明白了,能不能救救我呀?”老和尚又唱了一段偈语:

“自己造业自己平,念上千遍《金刚经》

多劝子女多行善,少杀生来多放生。”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金刚经》,递给了徐财主,口中念着佛号,转身要走。徐财主急忙说:“大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老和尚说:“我从杭州灵隐寺来,到杭州灵隐寺去。”

徐财主牢记老和尚说过的话,每天全身心地念着《金刚经》。对于被怪病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徐财主来说,只要能好病,别说念一千遍《金刚经》,就是念上一万遍《金刚经》,他也不觉得是难事。俗话说:久病无孝子。自从徐财主得了这种怪病以后,他的妻妾儿女都渐渐疏远了他,生怕徐财主让他们伺候,花他们的钱,只有徐财主的大老婆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当然,徐财主去劝说他们不要在杀泥鳅吃,但谁肯听他的话呢?他现在没钱没势了。而他们依然做着丝绸生意,照旧杀泥鳅吃。

徐财主每天起早贪黑,念三十三遍《金刚经》。他越念越觉得身上灼热疼痛感在逐渐减轻,身体一天比一天轻松起来。一个月后,他的怪病完全好了,此时他更加坚信老和尚说过的话了。他和他的大老婆,从此不在吃泥鳅,连条虾米都不吃,干脆吃起长素来。遇到卖泥鳅的他们就买来,到进杭州西湖里放生。而且,他们还坚持每天念上几遍《金刚经》。

徐财主和他的大老婆都活到七十一岁去世了。而他原来妻妾儿孙们活到五十多岁,都得了和他一样的怪病纷纷去世了。从此,徐氏家族消亡了。

一九九四年,我到杭州旅游。在参观灵隐寺时,听到一得道高僧讲法时说起上面的故事,他说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灾祸,皆是因为那些人前世造孽深重,今世鬼使神差聚集到一起而死亡。他又举一例,说有一架波音747客机,因机身有一裂纹未曾被检查出来,在飞行途中,拦腰折断,机后舱起火,烧死摔死四十九人,据说这些人都是做丝绸生意的;机前舱少部分人幸免遇难,其中有一对老夫妇掉在树上,身上轻度烧伤,住院后一个月后康复。其中那个老头的前世就是徐财主,我就是救他的老和尚,烧死摔死的那四十九人就是他的妻妾儿孙。

拓展阅读:如何持诵《金刚经》

【每日至少应读经一遍】

一方面,缮写读诵等属十大法行,另一方面,此经主要宣说般若空性的甚深意义,受持此经与修持空性功德等无差别。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云:“世间最大的三种功德是发菩提心,宣说大乘佛法,观想空性。”因此具善缘者应常观想,闻思此经,至少应每日读一遍,若时间有限诵一偈亦可。

【若时间有限可诵一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偈概括了这部经的全部内涵,若无时间修持此经念诵全经,可仅念诵此偈。

【念皈依、发心、回向】(见附录)

在念诵本经前,首先应念三遍或一遍皈依,最好是三遍,然后念四无量心。念完全部经文最后回向,藏传佛教仪轨中都有皈依发心回向。这样具足了三殊胜,功德很大。

【应常为他人演说此经】

念诵、受持为人演说经中四句偈,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功德已胜过广大财布施的功德,何况全经如此行持呢?极力修学此经者,若如理受持、通达此经,机缘具足时应常为他人演说。现在自身具有本经的传承,又有所化的众生,应至力广弘此经,否则浪费光阴,错过机缘只有扼腕大叹。

麦彭仁波切云:“若无有闻思修的能力,得到人身还是应当每天持诵一个具有传承上师加持的金刚语,这样可得到殊胜功德。”世人认为供养上师一条哈达或一百元钱功德很大,而沾沾自喜。从一方面看,这样供养确实有功德,但另一方面,真正发菩提心观修空性,为他人传法解经,功德更大。有志者应勇于荷担如来家业,在汉地广弘般若空性法门,使不信佛教道理者皈依佛门,懂一偈为人讲说都会成就自他利益,否则通晓佛法的人不弘扬佛法,而像阿罗汉一样入灭定,这并不合理。

【应方便演说四句偈义】

若确实不具备地点时间等因缘传讲全经,可以仅为别人演说四句偈义。一般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财力等福报作广大的财布施,但演说一偈既不需很长时间,文字又通俗易懂便于接受,只需发一个清净心即可同时成办自他二利,这无疑是最好的积累资粮的方式。

【附录】

藏传佛教仪轨中的若干皈依、发心、回向

皈依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三遍)

念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回向:

可以念任何一位佛菩萨或圣者祖师所作的回向文。

最好是念《普贤行愿品》。

若时间不足可只念: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或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或念: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等等都可以。

篇3:金刚经消杀业得大富贵感应

金刚经消杀业得大富贵感应

清朝乾隆年间,在浙江西湖附近住着一个大户人家,这家的主人姓徐,人们习惯称呼他为徐财主。徐财主年轻的时候,家境并不十分富裕,但因杭州盛产丝绸而且是文明遐迩。家家户户都制作丝绸,而他却贩卖丝绸,没几年他就成为了远近文明的“暴发户”。他也象其他富户人家一样娶了三妻六妾,添子添孙家丁兴旺。他的这些妻妾也真争气,没几年功夫,就给他生了七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的儿女们长大后和他一起做丝绸生意,而后也都结婚生子,因此他的家族膨胀为五十一口人。说来也怪,这个家族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吃泥鳅。卖泥鳅的小商贩们也都摸透了他们家族成员的脾气,捞到了泥鳅专门到他们家门口叫卖。他们也真买,成篓成篓地往家买。

泥鳅买到家后,妇人们齐上阵,拿来大大小小的盆子,把泥鳅倒到盆子里,然后向每个盆子里洒上几把盐,用盖子一盖,泥鳅在盆子稀里哗啦地乱窜起来。他们说这道“工序”是让泥鳅把吃到肚子里泥吐出来,也叫“净胃”。第二道“工序”,就是把“净胃”后的泥鳅捞出来,用清水洗干净,往烧得滚开水的锅一倒,迅速盖上锅盖,泥鳅在锅里把锅盖顶的劈啪乱响,还不时地发出“吱吱”的惨叫声,半刻钟不到,一切都恢复了宁静。妇人们这时候,才松开按在锅盖上的双手,有说有笑地去收拾碗筷儿。酒具,准备开餐了。他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吃着泥鳅……

一晃徐财主已年过半百,突然间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灼热疼痛。他请遍了杭州的名医术士,吃遍了成方。秘方。偏方,病情就是不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这时他已耗去了万贯家财。实在是没辙的情况,他就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求医。告示大意:杭州有徐财主者,得一怪病也,遍身灼热疼痛难忍之。欲求神医去吾之病痛,必赏黄金千两哉。

一个月过去了,无人来接告示,徐财主此时度日如年恨不得悬梁自尽,了此残生。忽一日,来了一位老和尚,左手托一钵,右手拄禅杖,身上披一鲜红袈裟,口中念着佛号,走到告示前。他用禅杖一指,告示落地,拾起来,径直走入徐家大院,门童见有人接了告示,火速奔入徐财主的睡房,通知此事。徐财主哪敢怠慢,吩咐束束有请。老和尚一进屋,就眉头紧锁,口中说道:“阿弥陀佛,你家的杀气太重了!”徐财主支撑着身体,艰难地说:“为什么,大师?”老和尚唱了一段偈语:“欲问尔得是何病?且看尔那碗里羹,热煮泥鳅惨叫声,皆是因为枉杀生。”徐财主听懂了,悔恨地说:“大师,我明白了,能不能救救我呀?”老和尚又唱了一段偈语:

“自己造业自己平,念上千遍《金刚经》

多劝子女多行善,少杀生来多放生。”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金刚经》,递给了徐财主,口中念着佛号,转身要走。徐财主急忙说:“大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老和尚说:“我从杭州灵隐寺来,到杭州灵隐寺去。”

徐财主牢记老和尚说过的话,每天全身心地念着《金刚经》。对于被怪病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徐财主来说,只要能好病,别说念一千遍《金刚经》,就是念上一万遍《金刚经》,他也不觉得是难事。俗话说:久病无孝子。自从徐财主得了这种怪病以后,他的妻妾儿女都渐渐疏远了他,生怕徐财主让他们伺候,花他们的钱,只有徐财主的大老婆一心一意地照顾他。当然,徐财主去劝说他们不要在杀泥鳅吃,但谁肯听他的'话呢?他现在没钱没势了。而他们依然做着丝绸生意,照旧杀泥鳅吃。

徐财主每天起早贪黑,念三十三遍《金刚经》。他越念越觉得身上灼热疼痛感在逐渐减轻,身体一天比一天轻松起来。一个月后,他的怪病完全好了,此时他更加坚信老和尚说过的话了。他和他的大老婆,从此不在吃泥鳅,连条虾米都不吃,干脆吃起长素来。遇到卖泥鳅的他们就买来,到进杭州西湖里放生。而且,他们还坚持每天念上几遍《金刚经》。

徐财主和他的大老婆都活到七十一岁去世了。而他原来妻妾儿孙们活到五十多岁,都得了和他一样的怪病纷纷去世了。从此,徐氏家族消亡了。

一九九四年,我到杭州旅游。在参观灵隐寺时,听到一得道高僧讲法时说起上面的故事,他说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灾祸,皆是因为那些人前世造孽深重,今世鬼使神差聚集到一起而死亡。他又举一例,说有一架波音747客机,因机身有一裂纹未曾被检查出来,在飞行途中,拦腰折断,机后舱起火,烧死摔死四十九人,据说这些人都是做丝绸生意的;机前舱少部分人幸免遇难,其中有一对老夫妇掉在树上,身上轻度烧伤,住院后一个月后康复。其中那个老头的前世就是徐财主,我就是救他的老和尚,烧死摔死的那四十九人就是他的妻妾儿孙。

拓展阅读:念金刚经的方法

六祖听人念金刚经而发心,因此就成了一代祖师,而且以后他的说法,没有超越金刚经,他是在诠释而且弘扬金刚经。六祖坛经可以说都是金刚经的批注。念不念金刚经因人而异,我曾经讲过念金刚经的方法,金刚经跟别的经不同,它是佛法的本体经,是本体佛、法身佛的经。我坦白说:法身佛念这个经,念这个经就成法身佛,法身佛的修持法门是最高级的。中国从唐代六祖以后,大家都非常尊崇金刚经。金刚经能避邪、解冤、灭罪,功德很大,因为法身无边,所以功德无量。但是念金刚经就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说如是我闻──我听说事情是这样……不要念一句想一句解释它的意思。你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然后把经一合,看看心态改变了没有?这个是念金刚经的方法。如果你念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也这样念,那就完全错误了,同样是佛经,为什么有两个极端呢?那是因为对症下药,有的人吃这种药,有的人需要吃那种药。总而言之,佛是大医王,是大法王,他是对症下药,你是什么心态,他跟你说什么法门。

篇4:《金刚经》得回生故事

《金刚经》得回生故事

《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隋时,慕容文策,持斋,念诵《金刚经》。一天暴死,魂到阴间。冥王合掌,赞叹他功德很大,命令放还。忽然看见二位僧人,举灯火为他引路,文策就提起僧人的袈裟角请教。僧人说:“因您持诵《金刚经》,所以来护卫您,可跟随烛行。”出了城门,僧人指着一座大城说:“这就是地狱。”文策不忍观看。到一条路上,墙壁挡住了去路,僧人用锡杖敲叩即开,说:“您可从这里回去。”文策于是复活。《太平广记》

唐时,括州(今浙江丽水)刺史任义方,在武德年间暴死,经数天后复苏。他自述说:“我被带去见阎王,叫我参观地狱,与佛经所说相同。地下昼夜昏暗,像在雾中行走。”家人因义方心口温热,请僧人为他念诵《金刚经》,义方在阴间也听到了念经声。阎王因他寿命未尽,放还。送他还阳的人说:“你只要跟随念经声,就能到家。”他复活后,经常跟别人谈说地狱,画地狱图。《法苑珠林》

唐朝贞元年间,湖北公安县潺(音禅)陵村王从贵的妹妹,经常持念《金刚经》。忽然患暴病而死,埋下已经三天,家人到墓边,听到墓中发出呻吟声,打开一看,果然有气。便载她回家,数天后她才能说话:“阴间因我持念《金刚经》的功德,把我放还。” 《酉阳杂俎》

唐朝元和年间,江西饶州司马李元一,有个女儿,住在别院,突然暴死。丈夫严讷,看见鬼妻在苍湖水上,跟他说话。她嘱咐丈夫代求雁浦村的严夫子,教写《金刚经》,再请僧人转诵七遍。严讷照办之后,女儿果然睁开了眼睛,很快就能说话。《报应记》

唐时,江苏扬州高邮县丞李丘一,喜欢带着鹰犬打猎。一天,他突然暴死,被冥吏追拿去见阎王,看见各种禽兽,说着人话向他索命。李说:“我曾写《金刚经》一卷。”阎王命令向经藏抽查,属实。阎王合掌说:“这是最上功德。”于是召集他所杀的各种禽兽说明道歉,丘一愿意再写一百卷《金刚经》超度它们,众禽兽都很高兴放他还阳。丘一这时身体在棺材中,于是家人破棺,他才得以出来。扬州刺史把这件事上奏报告了皇帝,皇帝命令提拔李丘一做五品官,去担任嘉州“招讨使”。《报应记》

唐时,四川梓州的姚待,持念《金刚经》,并为母亲印造了一百部《金刚经》施送。有人杀羊,叫他去吃羊肉,他不久就死了。魂见冥王,阎王问他:“为什么要吃肉?”姚待说:“我虽然吃肉,但也持经。”阎王说好,令他断肉。于是,他得以生还。《太平广记》

唐朝开元年间,滑州(今河南滑县)有一位卢氏,持念《金刚经》。一天,他被两位黄衣人追拿到阴间,看见数十人都穿戴着衣帽,但后边大半被系在网中,或者没有衣服,或者露着头顶。冥吏说:“善人就有衣帽。网中的,都因罪业深重。如果为他们说法,他们都将升天。”卢于是坐上高座,念诵《金刚经》经题,网中人已有出头的;念到一半时,都出了地面;念经完毕,这些人都往生天道去了。冥王称他为法师,送他还阳,他就复活了。《广异记》

唐朝贞元年间,湖北荆州天崇寺僧人智灯,持念《金刚经》。他病死七天后复活,说:“我因念经的缘故,冥王下殿阶合掌迎接我,说:‘上人还有十年在世,将能出离生死苦海。’又说:‘人间众僧,中后食用薏苡仁及药食,这大违本教。’智灯说:‘戒律中有开遮的条款。’阎王说:‘这是后人加上去的,不是佛的本意。’”现在荆州的僧众,中后没有饮药的。《酉阳杂俎》

唐朝昭宗初年,释宁法师,暴死。三天后苏醒,自述说:“我到了阴间,判官说:和尚虽还有阳寿,但已没有禄,只有干荷叶三担。你今还阳世,应多诵《金刚经》,阴间拔济,功德无比。”复活后,他每天只喝干荷叶熬的汤。《宋高僧传》

唐时,太和七年冬天,给事中(官名)李公石,担任太原行军司马。他属下有个孔目(职掌文书事务的官吏)名叫高涉,夜遇一个阴差,被殴打带到阴间。高涉很害怕,心里只念《金刚经》。遇到旧典段怡先,与高涉是义兄弟,对他说:“你念《金刚经》,不要懈怠遗忘。你现在得以还阳,靠的是《金刚经》的威力。”于是送他还阳。原来,他死去已经一夜。此前身上被阴差殴打的地方,数天后仍然青肿。《太平广记》

隋朝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暴死,到阎罗王处。阎王见他专心持诵《金刚经》,赞叹说:“善哉!”令下属到经藏中取《金刚经》,捧到阎王面前,一人执经卷在西,文昌站在东面,面经读诵,一字不漏,就把文昌放还了。阎王叫人带文昌从南门出,看见周武帝在门侧房内,戴着三重钳锁,叫文昌说:“我灭佛法,罪业极重,请转告隋朝皇帝,为我做些功德,使我离开地狱。”出门后,看见一个大粪坑中有人,头发露在外面,问他,原来是秦国大将军白起。文昌到家,复活后,就把所见所闻,奏告了皇帝。皇帝下令天下人每人出一钱,为周武帝转读《金刚经》,设大供养三天。《法苑珠林》

山西张玉的女儿,名叫佛儿,喜欢读诵经典。一天,女儿暴死,半天后复苏,说:“我被两个鬼卒捉过叉岭,先看见他们用黑被子裹着两个人,送到陈家。又用花被子裹我,还说:‘你欠他一千五百钱,现在应该去归还了。’忽然,一个绿衣人来说:‘这人念《般若经》(即《金刚经》),姑且宽恕她。’我于是失足落在地上,便醒过来了。”他父亲到叉岭寻访,果然有陈家生了三只小狗,两条黑的,一条斑的,落地就死了。《受持灵验纪》

明时,江苏昆山的邹轭(音厄),请僧人念诵《金刚经》。弟弟邹轸(音诊),听到第十五分,叫好,说:“这是我们儒家所未曾有的啊。”后来,邹轸患病,不省人事,长达半个月,只是胸前未冷。一天,他忽霍然坐起来说:“我在阊(音昌)门外,变为李作坊家里的牛,全身尽白。看见金刚神说:‘这人曾听《金刚经》,怎么堕落成为畜生了呢?’金刚神用宝杵敲打牛头,我便醒来了。自觉顶门还有些痛。”寻访到李家,果然有一头初生的白牛犊,已经死了。《金刚感应》

唐朝元和七年,京兆市(今西安)人俞万盈,房子里有条大毒蛇,就杀了吃掉,万盈因此肺痛而死。七天后苏醒过来,他说:起初,被冥使追拿,在黑暗中行走十余里。看见一人念经,祥光绕身,四方照亮数尺,叫我跟着他走,那人说:“我念《金刚经》,你不要离开我。”鬼使不敢靠近我,渐渐消失不见了。万盈拜谢说:“如果不是遇到贵人,定不能回来了。”从此,万盈戒断酒肉,每天念诵《金刚经》五十遍。《太平广记》

唐朝武德年间,长安的苏文忠,为富不仁,年老时掉到厕所粪坑中死去。儿子苏仁钦,恣意杀生吃肉,阴府把他的魂魄囚禁在地狱里,他患重病多年,看见过去被他杀害的众生来索命而死去。阎王命他上刀山剑树,忽然有一个叫神敬的僧人,捧着《金刚经》到来,对阎王说:“这经是苏仁钦过去所施送的,我读诵它,得以证果,请减轻他的罪责。”阎王叫好,下令苏仁钦还阳。仁钦于是又印送了一千卷。他后来梦见父亲说:“我本在地狱里,依仗你施送经书的功德,现在得以跟祖上七代的亡魂,一起超生到了天界。”《金刚感应》

篇5:刘子业与刘楚玉的荒唐历史故事

山阴公主刘楚玉​乱伦传闻

与30男宠

山阴公主曾经向废帝刘子业说:“孤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孤惟驸马一人,事太不均”【翻译:臣妾与陛下虽说男女有别,但也出自同一个父亲。然而陛下六宫粉黛上万人,臣妾却只有驸马一个,实在太不公平了。】 于是废帝便准备了三十个面首(“面”,指的是面貌俊美,“首”则是指头发黑亮——发主肾气,头发生得好,亦代称肾好。即美男子,后引申为男宠)送给她。

据说,“面首”一词亦是由此时开始有之。

山阴公主死后,据说其府上30男宠皆被诛杀。

但是,其丈夫何戢却是于三十六岁时过世,諡为“懿子”。其女何婧英后来做了郁林王萧昭业的皇后,而何戢则被追赠为侍中、右光禄大夫。——“时年三十六。赠散骑常侍、抚军,太守如故。谥懿子。女为郁林王后,又赠侍中、光禄大夫。”——列传第十三

与刘子业

史书上记载,山阴公主经常主动进宫,跟刘子业同吃同住,全然一副夫妻的模样。刘子业对这个姐姐言听计从。

宋前废帝(449-465)即刘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大明八年(464)5月即位,卒于465年——彧密结子业左右寿寂之等,弑子业于华林园之中。

刘子业,彭城绥里人,刘骏之长子。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卒于景和元年,年十六岁。性狂暴。即位后凶悸日甚,大臣宗室,诛杀相继。时有讹言云:“湘中出天子。”子业将南巡荆湘以厌之,欲诛诸叔然后发。湘东王彧密结子业左右寿寂之等,弑子业于华林园。

子业妹山阴公主,【这里的古文“妹”并不是妹妹的意思,山阴公主的确是姐姐,她是宋孝武帝刘骏的最大的孩子也是第一个孩子】浪漫过度,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子业乃为主置面首三十人,这一对在旧礼教下作反叛的姐弟,终于得不到同情而共归于失败。子业雅善文学,尝自造世祖诔及杂 篇章,往往有辞采,有景知集十卷,《隋书经籍注》行于世。

与美男子

褚渊

褚渊(435~482),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山阴公主刘楚玉。父湛之,骠骑将军,尚宋武帝女始安哀公主。

渊少有世誉,复尚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姑侄二世相继。宋明帝即位,加领太子屯骑校尉,不受。迁侍中,知东宫事。转吏部尚书,寻领太子右卫率,固辞。

渊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尝叹曰:“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寻加尚书令,本官如故。二年,重申前命为司徒,又固让。

是年虏动,上欲发王公已下无官者为军,渊谏以为无益实用,空致扰动,上乃止。王俭等未及答,渊敛板曰:“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上笑曰:“吾有愧文叔,知公为朱祜久矣。”

渊涉猎谈议,善弹琵琶。世祖在东宫,赐渊金镂柄银柱琵琶。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宅尝失火,烟焰甚逼,左右惊扰,渊神色怡然,索舆来徐去。轻薄子颇以名节讥之,以渊眼多白精,谓之“白虹贯日”,言为宋氏亡征也。山阴公主刘楚玉截取自——《列传》 第四

褚渊娶山阴公主刘楚玉的姑母南郡献公主,是宋文帝女婿。是山阴公主的姑父。

在当时,尚书吏部郎褚渊是首屈一指的美男子。山阴公主的丈夫何戢由于一举一动都与褚渊相互模仿学习,所以也有“小褚公”之称。而【译:你的胡须如铁戟般威严,为何却没有些男人的样子】

褚渊笑笑,文质彬彬地回答:“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我虽然不聪敏敏达,但如此违反情理的事却是不做的。】

“渊侍公主十日,备见逼迫,以死自誓,乃得免褚渊则是。” 褚渊在公主府10日,一见被逼迫,就以自杀相威胁,得以幸免。十日一到,公主仍拿褚渊没办法,只好放走他。

血亲弟妹

山阴公主的母亲文穆皇后王宪嫄,为孝武帝生下了二子四女: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康哀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

《金刚经》消罪报感应事迹

得子贺词

《金刚经》得回生感应事迹

金刚经感悟故事

诵《金刚经》如何得见如来

长辈祝贺晚辈得子祝贺词

《金刚经》开示

《金刚经》全文

金刚经总纲

《金刚经》绝处逢生

《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金刚经》消业得子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