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gets the money?习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ggcwx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Who gets the money?习题(共含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ggcw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Who gets the money?习题

篇1:《荷塘月色》习题

《荷塘月色》习题

《荷塘月色》习题

1.为下面的句子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今晚却很好,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六朝时为盛。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4)()是满月,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A但是而而尽管却B即使但但因为就

C虽然而但虽然却D可是但而虽然还

2.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2)朱自清也有些文章是触及时弊、针砭现实的,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就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嘴脸。

(3)鲁迅在为马克吐温的小说《夏娃日记》中译本作序时就指出,马克吐温原是“讲笑话的好手。”

(4)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已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5)看过《霓虹灯下的哨兵》一剧的人,总忘不了陈喜惯说的那句话:“算了,黑不溜秋的,靠边站吧!”

A(1)(4)(5)B(2)(3)(4)C(2)(4)(5)D(1)(3)(5)

3.阅读本文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点明夜赏荷塘的理由。

B“不宁静”之后避而不谈其原因,和月下荷塘的“朦胧”有相关处。

C“不宁静”与月下荷塘宁谧、恬静、朦胧的意境相冲突,显得突兀。

D“不宁静”是本篇感情基调的一个组成部分。

(2)本段很巧妙地暗暗点出时间

表明季节的地方是:()表明日期的地方是:()

表明“时间较晚”的内容是()

4.下列选项中不含比喻的一项是()

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注解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作者写《荷塘月色》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目的是()

A为了引用古代诗歌增加作品的文学意味,同时也体现了散文“神聚形散”的特点。

B表现了作者的苦闷――连妻子也不理解自己,只是一味睡觉。

C表现作者向往美好生活,意欲解脱心中颇不宁静的原因,同时与前文呼应,使结构完整。

D为了拓展文章在有限篇幅内的内容含量,尽量使文章的意义更加深刻。

6.对《荷塘月色》所描写的景物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的色、香、形的特点

B月色的和谐、柔和的.美

C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的美

D荷塘四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美

7.《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转笔锋,联想江南旧俗,追怀往昔,意图是()

A作者以莲自况,表示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B借“惦着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寓示对现实的不满

C想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含金量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对江南的惦念,更是以表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8.“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与下面相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篇2:挑山工习题

挑山工习题

挑山工习题

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é zòu jū sù dān wù pú sù

( ) ( ) ( ) ( )

dēng pān liě kāi bù guà tài shān

( ) ( ) ( )

téng yún jià wù

( )

二、用“____”画出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挑山工(tiāo tiǎo)尽头(jìn jǐn)背心(bēi bèi)

扁担(dàn d唬 dān) 随便(biàn pián) 压弯(yā yà)

三、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划上“√”。

1.饱览

(1)吃足了 (2)饱满 (3)充分 (4)满足

2.心悦诚服

(1)衣服 (2)担任 (3)适应 (4)服气

四、按ABB式填空。

如:静(悄悄)

黑() () ()

亮() () ()

沉() 光() 明()

绿() 红() 白()

五、填上合适词语

( )的扁担 ( )的山色 ( )的肌肉

( )的货物 ( )的溪流 ( )的山路

( )地走过 ( )地赶来 ( )地离开

六、造句。

耽误――

朴素――

七、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拘束―― 惊异――

包蕴―― 似乎――

八、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答:( )

九、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它指的是什么?

(2)“我”需要它干什么?

2.我 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 的哲理。

(1)在空格内先填上合适的词语,再造句。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句?这几句包蕴着什么哲理?

十、简答题。

1.读课文,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答: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答: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

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答:

创新训练

一、根据解释写成语。

1.不能解答的疑问。( )

2.话语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体会。( )

3.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

二、“奇怪的是挑山工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在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三、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回答问题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件事或物对你的影响,以及它是怎样鞭策你的。

挑山工习题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习题及答案

两则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及答案

第一套

语言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差可拟

(5)去后乃至 (6)太丘舍去

(7)入门不顾 (8)与友期行

(9)时年七岁 (10)尊君在不

(11)相委而去 (12)下车引之

2. 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人门/不顾

4.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1)《咏雪》:

(2)《陈太丘与友期》:

课内精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9、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10.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入门不顾。

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12.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外选读・故事两则

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选自《宋学士文集》)

陆少保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日:“不尔⑩,是欺之也。”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窃:暗暗地。②已:止,罢。③已而:过后。④曷:何,怎么,为什么。⑤依,投靠。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⑦直:通“值”,价钱。⑧遽(ju4)辞:立即推却。遽,急促。⑨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⑩不尔:不这样。

13.翻译下列句子。

(1)曷不听其所为?

(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不尔,是欺之也。

14. 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15、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

思考探究

16.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第二套

[课时训练]

一、 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朝代)人___(姓名)组

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地点“____”人物____事件“____”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 )( ) 俄而雪骤( )(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

相委而去( ) 入门不顾( ) 下车引之( ) ....

公欣然曰( ) 太丘舍去( ) ...

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còu) B.公大兄无奕女(yì) ..

C.尊君在否(bù) D.友人惭(chán) ..

四、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

五、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 .....

六、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七、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

柳絮( ) 无奕( )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阅读诗歌《春雪》,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

8、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9、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

八、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

B、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

C、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 .

D、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

九、阅读下列三篇文言,回答文后问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作者 , (朝代)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

④下车引之( ) ⑤尊君( ) ⑥家君(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子将安之

C、良愕然,欲殴之 D、投诸渤海之尾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二)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 “举...

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

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7、解释加点的字。

遗( ) 夜书( ) 说( ) 尚明( ) 以治( )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云而过书“举烛”。

②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9、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 。

(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

[注释] 秦青、 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 饯:设酒食送。衢(qú):大路。

10、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 )

A、薛谭学讴于秦青:唱歌 .

B、未穷青之技:尽、全部 .

C、抚节悲歌:把住 .

D、响遏行云:阻止 .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薛谭学讴于秦青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B、饯于郊衢 有过于江上者 ..

C、未穷青之技 其邻人之父亦云 ..

D、人皆贺之 放之四海而皆准 ..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薛谭乃谢求反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

B、其邻人之父亦云 响遏行云 ..

C、自谓尽之,遂辞归 停数日,辞去 ..

D、(歌者)贵在中节 抚节悲歌 ..

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套答案

1.(1)家庭聚会 (2)不久,一会儿 (3)??的样子 (4)相比 (5)于是,才(6)放弃 (7)回头看 (8)约定 (9)当时 (10)通“否”(11)丢下、舍弃(12)拉

2.B 3.C 4.(1)谢太傅 (2)陈太丘 (3)客人 (4)陈太丘

5.例如:第(3)句,诗人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

6.(1)无奕女咏雪的佳句博得谢太傅的赞赏(2)元方将父亲的友人驳斥得理屈词穷

7.(1)向空中撤一把盐差不多可以和白雪纷纷相比。

(2)还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起。

(3)(约定)正午不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8.温馨和谐。 9.如“鹅毛大雪”等。 10.(1)惭愧。 (2)轻视。

11.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12.做人要明礼、守信;为人要不卑不亢,敢于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等。言之成理即可。

13.(1)怎么不就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呢?

(2)在长明灯的照映下拿起书来读。

(3)不这样说出实情,那是欺骗人家。

14.《王冕读书》选取王冕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陆少保卖宅》选取陆少保卖宅失败的例子,表现他具有诚信的美德。

15.例如:(1)匡衡凿壁偷光。 苏康映雪读书。 (2)北宋诗人晏殊在考试中遇到与自己做过的题目相同,竟要求换题。

16.可从文章写法、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二套答案

一、南朝宋 刘义庆 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二、不如 乘 不久、一会儿 急 差不多可以相比 约定同行 丢下 回头看 拉 高兴地 离开

三、B 四、A 五、C 六、B

七、(一)1.fù zhòu nì xǜ yì 2.D 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4.?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 ?(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6.略

(二)、7.七言绝句 咏物诗 8.拟人、比喻 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9.略

八、A.期 古义:约定 动词 今义:日期 名词 B.去 古义:离去、距离 今义:前往 C.引 古义:拉 今义:引用 D.顾 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九、(一)1.《世说新语笺疏》 刘义庆 南朝宋 2.①约定 ②通“否” ③丢下、丢弃 ④拉 ⑤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C 4.做人要重礼守信 5.略 6.略

(二)7.送 在晚上书写 通“悦” 崇高 治理得好、太平8. ①一边说一边将“举烛”二字误写到了信上。 ②国家是治理好了,但“举烛”二字却不是郢人写信的愿望。 9.寓意: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郢书燕说

(三)10.C 11.B 12.B 13.那歌声慷慨悲壮,在树林中萦绕,树林也仿佛被震动了;那歌声优美洪亮,响彻天空,连云彩也好像伫立静听。 14.寓意 :学无止境。 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会有成就。

篇4:《歌声》习题精选

【学习导航】

学会生字新词,读准文中词语的读音;有语气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文中小姑娘的非凡勇气。

【应知应会】

1.读一读,连一连。

2.读拼音,写词语。

【综合练习】

3.照样子写词语。

隐隐约约   断断续续

4.查字典,填空。

(1)“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组词       。

(2)“量”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音节      ;组词       。

【开放探索】

5.请你根据图意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编个小故事。

我现在正在读            这本书,一共    页。今天我读到了    页。我最喜欢的词或句子是                                           。

好习惯之二十八:碰到任何困难都要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它。

参考答案:

1.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 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 断断续续-

duàn duàn xù xù;雾气笼罩-wù qì lǒnɡ zhào

2.幸福  激昂  聚拢  增添

3.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白白胖胖  大大方方

4.(1)女 3  妇女;(2)l  liang 商量

5.略

摩擦力习题

会计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

三角函数习题

离子反应习题

经济法习题

《岳阳楼记》习题

《一剪梅》课后习题

大气压强习题

论语十二章习题

Who gets the money?习题(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Who gets the money?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