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家长不得不注意的高校招生改革(共含8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北山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家长不得不注意的高校招生改革
近期,好几个重大教育新闻吸引着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眼球。
10月15日上海纽约大学宣布正式成立,明年开始面向全球招生,教育国际化再现家门口;
与此同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
此外,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暗战”也提前上演。
这些热点都关乎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那么教育国际化以及高校专业设置权的获取以及自主招生等民生话题,对广大读者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明年起高校可自行设本科专业
学生该如何选专业
日前,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从起,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也可以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新版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新增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
家长困惑
专业目录的修订,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也就会对考生报考学校、选择专业产生一定影响,总体而言,鉴于此次修订专业目录增加了专业类、缩减专业数,以及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的权限将会增加等特点,大家在分析学校、专业的开设情况时如何应对。
专家视点:考生选专业四大注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将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更需结合自身的兴趣、学业规划,做理性的分析。
熊丙奇认为,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专业类”招生覆盖的专业有所变化。近年来,我国大学在招生中,有不少是按“专业类”招生,比如“经济学类”。按专业类招生减少了考生选择专业的难度,比如,如果不按“经济学类”招生,招生专业就可能有财政学、税务、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等,而按“经济学类”招生,则将这些专业都包含,这意味着学生进校后将在专业平台上共同学习基础知识,今后再在学校选择专业方向。
此次修订目录,增加了专业类,与之对应,大学招生的“专业类”就可能调整,考生有必要针对新的“专业类”划分,了解这一“专业类”涵盖的专业方向。拿“经济学类”来说,现在分设为“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如果某大学按“财政学类专业”招生,就可参考往年“经济学类专业”或者“财政学类”包含的财政学、税收专业招生情况,作出决策。
其二,专业名同而内容可能不同。这次专业修订,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的口径,比如,原有的“知识产权”专业归入“法学”专业,都叫法学专业;原有的“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现在都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等。为此,如果某校原有知识产权专业招生,现在只有法学专业,这表明“知识产权”变为“法学”了,考生在选择时,要结合原有的“知识产权”和“法学”的招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此外,比较大的调整还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国际文化交流、欧洲事务与欧洲关系、东亚事务与东亚关系、国际事务等专业调整为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等。
其三,艺术类调整为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学位授予发生变化。
考生在选择艺术类专业时,首先要明确艺术类专业获得的学位,将从以前的文学学士变为艺术学士,其次,应针对专业目录的变化,分析某所学校招收的艺术类专业的变化。
浅谈如何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自主招生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2所知名高校推行自主招生以来,自主招生改革在扩大招生自主权、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入学选择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 者:明凤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50061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G72 关键词:高考制度 自主招生 高校招生教育部: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
走访上海多所名牌大学得到最新消息,教育主管部门近日发出通知,明令各所高校20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
据悉,自从我国普通高校推行自主招生政策以来,一直有“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的规定。近几年,部分高校开始上浮自主招生比例,并对在某些专业领域表现出特殊潜能的'考生,给予特殊政策。比如,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比例就是10%。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年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消息不断,先是清华、上海交大今年的“五校联考”扩充为明年的“七校联考”;而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综合类大学结成另一个“七校联盟”;昨天,北大系“七校联盟”加入了中山大学等6个新成员;此外,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发布的招生简章显示,2011年自主招生中,5校将组织自主招生联考。至此,国内80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中,有33所高校组成了4个联盟。
有知情人士透露,相关教育部门重提“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5%”的限定,是为了让自主招生热暂时降一降温。高三学生应该明白,各高校自主招生都有名额限制,报考名校,传统的高考仍是主要方式。对于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完成高中学业,安心准备高考才是眼下头等大事,没有必要个个都去盲目参加各类自主招生考试。
(高校招生不得因考生残疾拒绝录取
本报讯 昨日,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残疾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对于适龄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保障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70%,其余地区要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要达到健全儿童的水平。 各地还需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要不断扩大“随班就读”的规模。此外,各地需对残疾学生施行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对残疾学生的补助。
根据有关要求,具备条件的地市要举办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需要举办残疾人高中教育部或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
普通高校不得因考生残疾而拒绝录取,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和专业要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提高办学层次。各地还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方便。
根据规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残疾在校生;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的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
教育部等部门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不断提高特殊教育专项补助,中央财政也将加大专项补助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地方办好现有的面向全国招生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记者:刘昊)
广东要求高校宣传招生不得承诺保证录取
针对近日个别高校做出“第一院校志愿组A志愿报考,保证录取”等承诺,昨日,广东省招生办发出《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和志愿填报指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高校宣传时要准确客观,不夸大其词,不得使用“保证全部录取”、“任选专业”等承诺性语言,轻率承诺考生。
日前,有高校为招揽生源,在招生宣传中承诺所谓“重点线以下20分以内、第一院校志愿组A志愿报考的前10%的考生保证第一专业志愿录取”。
对此,省招生办明确回应,实际录取时,不论考生填报学校志愿在A、B、C哪个位置,省招办投档后,高校既看不到考生该志愿组的其他院校志愿,也看不到志愿处于哪个顺序位置。所以,所谓“A志愿填报,保证录取”等说法不确切。
(本报讯(记者 刘旭)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不得擅自调整国家下达的计划总量或改变招生计划类型,不得预留机动计划和随意更改高校招生计划。
依据现行政策,研究生和普通本科招生计划管理作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由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共同实施。《意见》要求在高校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落实省级高等教育统筹权,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省和有关部门(单位)对所属高校的招生计划编制权。主管部门不直接干预所属高校办学自主权范围内的招生计划安排,不跨越高校隶属关系受理招生计划申报、审批。
普通本科招生计划的测算,坚持统筹入学机会与公平、高校投入与师资条件、毕业生就业等三方面因素;研究生计划测算坚持统筹学科现状、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科研经费、成果效益等五方面因素。部属高校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综合考虑各省高考报名人数、生源质量等因素,科学制订分省招生计划安排原则和办法,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教育部表示,当前高校招生计划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计划审批管理的权限、范围还不够明确,决策程序不够完备,有的环节存在自由裁量空间和安排不公现象,一些地方和高校的计划执行不规范等。
对计划管理不善、所属高校招生办学秩序不规范、实际执行超国家下达计划的省份和部门,教育部将在下一年度计划安排、院校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适当限制。对师资和办学水平达不到标准的高校,主管部门应坚决控制规模,对超计划招生、招生秩序不规范的高校,主管部门应依法做出处理并调减招生计划,直至暂停招生。教育部将建立高校违规行为监管通报制度,对违规情节严重的高校或主管部门处理不力的,将直接予以查处。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常春藤联盟”现雏形
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依然在不断调整。继清华大学的“五校联考”变“六校联盟”之后,日前,一则“给力”的消息又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将组成八校联盟,进行‘八校联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共同委托北京大学命题……”一旦八校联考实行,则意味着中国版“常春藤联盟”雏形初显。
相关阅读:北大等8校将联考对抗清华6校 成掐尖游戏?
自主招生八校联考“圈地选羊还是减轻负担”
往年,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通常都选在1月初进行。考生们不得不从紧张的`学习中挤出时间专门备考,考试扎堆也减少了考生选择的机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意将20的自主招生时间调整到寒假期间,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随之延期。
10月23日,全国百所重点中学校长暨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研讨会上披露,去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推行的“五校联考”制,将变身“六校联盟”,浙江大学加盟。
清华大学领衔“六校联盟”后,又传出北大推出“八校联考”的消息。记者为此向北大招办求证,据北大招办的一名负责人透露,制定年高考政策时,确实是按照“八校联考”的思路在研究,但是具体方式和内容要等到自主招生简章出台之后才能揭晓。
一旦“八校联考”实行,考生可通过一次考试的成绩获得8所学校认可,大幅降低考试成本。但这8所高校中,复旦大学的千分大考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风格大相径庭,未来的考试究竟采取哪种方式,显然还需要等待具体的政策。据有关负责人称:“上海高校有些很好的做法,还是会加以考虑的。”
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六校联盟”,吸纳了国内目前顶尖的理工科类院校;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八校联考”,总体以文科见长。如此泾渭分明的阵营划分,不由让人想到美国由哈佛、耶鲁等顶尖大学组成的“常春藤联盟”,难怪被人分别戏称为“华约”和“北约”。
据分析,在这种小集团外的高校,招生情况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也有人认为,高校“抱团”联考加剧了生源竞争,而且很有可能演变成“小高考”,更加重学生的负担。
(上海继续推进高考改革 更多市属高校将参与自主招生
东方网1月19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高考改革的步伐在加大。
早报记者昨天获悉,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了《201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明确将继续推进自主招生改革,研究、探索市属院校参与的相关工作,同时将认真梳理和科学调整本市高考加分项目。
扩大免费师范生规模
根据上海今年高等教育的规划,将继续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按照“多元评价、多次考试、自主选择、自主招生”的原则,继续实施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开展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工作,制定本市普通高校招生方案,做好高考中取消“综合”科目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艺体类本科院校分批次招生各项工作。继续支持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深化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继续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招生改革,进一步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规模,完善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就业和继续教育体制。继续实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研究、探索市属院校参与的相关工作,认真梳理和科学调整本市高考加分项目。平稳实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