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共含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月亮私奔计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
论柳永词的开拓意义
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我国宋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专业词人。他一生落拓不羁,蔑视礼法,所以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他为世人所不解,甚至是被正统文人冷落和嘲笑,在他身后,作品也大多散佚。我们现今所能看到的柳作只是其庞大作品中的一部分。在他存世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宋词的锦绣斑斓,也从中感受到作者那颗柔情万种的心,足见其才华横溢,文思富赡。他的词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广泛。“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就是后人对他最大的肯定。也是后世无法超越和企及的巨大成就。
一、柳词在内容方面的开拓
晚唐以来,词主要作为娱宾遣兴的工具载体,内容不离离别相思、风花雪月。北宋前期词坛,文人们主要写传统题材内容,风格上承袭了花间、南唐词一路。柳永和别的词人不同,将城市风光、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等题材写进词中,打破了以往词作题材传统,为词的内容增添了新鲜元素。柳词的内容分为五类:女性题材词,103首;羁旅行役词,59首;都市题材,27首;咏物咏史词,13首;颂词,11首。在内容方面,柳永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意义:如在描写女性题材时,能够对歌妓的内心世界进行真实地刻画,把她们的情感生活、个人遭遇及心理感受通过词作向人们细致地传达,而且柳永同情歌妓们的命运,平等地与她们相处,这更增加了柳词描写爱情意识的含量和分量。不但如此,柳永长期奔波在外,出入于风尘之中,饱尝羁旅之苦,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此类词冲破传统楼阁庭院的范畴,其视角转向自然、社会,通过选景,烘托悲凉气氛,表现沉郁感情。其词作内容开拓方面表现如下。
(一)描写繁华富庶的都市风光词
柳永的词作在描摹城市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上也着力探索用思颇深。我们知道柳七郎所处的生活年代,时值北宋盛世,由于战乱纷争刚刚结束,农业和手工业得以发展,商业经济日益繁荣,这便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繁华,于是便出现了一些较为繁华的城市。柳永正是用他那支灵动神奇的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的汴京、洛阳、益州、扬州、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与市民的游乐情景。如在《迎新春》描写汴京的节日盛况: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熬山耸、喧天箫鼓。”《瑞鹧鸪》铺叙苏州的富庶景象:“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在这其中最富代表意义的首推《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此词首叙形势之胜,来历不凡,凝重有力。次状都市之盛,形象可感。以下用“云树”、“怒涛”叙钱江之状阔,以“珠玑”、“罗绮”显市民之殷富,层层铺叙,显现繁华景象,下片前半专咏西湖,先景后人,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具体入微。最后转为颂词,虽美郡守,实衬西湖美景。全词总分结合,经纬严密,虚实相间,层次分明,堪称是柳永用词体写就的杭州赋。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第一次在柳永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目不暇接,梦魂牵绕。《望海潮》一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开启了词坛歌咏都市风貌与市井风貌的新纪元。
(二)对歌妓和市井女性思想感情的表现
在柳永的传世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他描写底层女性的笔墨较多,比如歌妓和市井女性,而且用心独特。可见,他是比较偏爱这类题材的,由于当时的北宋都市繁华,商业发达,文人士大夫狎妓之风盛行。柳永也深受影响。更何况他精通音乐,可以变旧声为新声,且其词音律美妙。由于他这些音乐天赋使他更具浪漫的气质,故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喜爱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他在乐章集中总是以才子自居,所谓“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又由于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深受歌妓们的喜爱。柳永追求功名道路上备爱挫折,屡受打击,于是出入于烟花巷陌、秦楼楚馆也应是其科举功名上遭受挫折的心理慰藉,然而柳永和别的词人不同的是,他对歌妓的态度是平等的态度,是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是关心和同情的态度。正因如此,柳永在描写这些歌妓的处境、遭遇、理想时,坦白直率,真情投入,没有丝毫寄托,没有表现任何含蓄,如《定**》: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首词民间词风味十足,以平民化的口吻出之,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和传统的诗词写法迥然不同,作者对待感情的的态度是大胆直白的表述方式,毫无保留、无所顾忌的写作风格。从思想上看,这首词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和羁绊,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挑战。从艺术上看,这首词通过平易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既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又大大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三)直抒羁旅行役的落寞失意的情怀
“羁旅”主题并不是柳永的独创,在陶渊明的作品中以及唐诗里羁旅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但将这些多入于诗的羁旅穷愁主题移入词中开拓这便是柳永。
柳永大量创作羁旅行役词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就当时宋代社会现实而言,文士治国是宋代政治的象征,但当时考场作弊之风盛行,而且决定文人命运的权利最终还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像柳永这种出身低微的文人很难实现其抱负,只能浪迹天涯,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柳永在追求功名屡屡受挫,写羁旅行役词,表达了柳永无奈、凄凉、感伤等多种复杂心绪。 柳永羁旅行役词中悲愁主题特别突出,我国古代诗人刘禹锡在他的诗中写到“自古逢秋多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他认为秋天是充满浪漫,富有生机的。但柳永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秋天是万物萧条、秋风萧瑟的,容易让人产生悲凉惆怅之情,柳永在词中通过描写晚秋日暮这种特定景象和表现游子的乡愁的无尽感伤与读者产生了共鸣,这也是他的词作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柳永四处漂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关塞山河,所以在他的羁旅行役词中还有大量描写祖国风光的词。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此词章法结构细密有致,写景抒情浑然一体,作者通白描手法,以平常语出之,抒思乡之情,发怀人之感,成为词史上的丰碑。
二、柳永在词体方面的开拓
晚唐五代的士大夫中寄情于词的人,一般只是填词写短小的令词。虽然张先、欧阳修等人也写了许多慢词,但张先等人的慢词题材仍局限在恋情和宴饮聚会之作,表现手法极其单调,另外,北宋前期慢词大都有句无篇,初期词作不乏情景交融、细腻优美的诗句,如张先“潇湘故人未归,但目送游云孤鸟。际天秒。离情尽寄芳草。”(《熙州慢・赠述古》)空灵淡远、含蓄蕴藉,但整首词的境界却往往显得颇为一般。张先素有“张三影”的雅称,这是因为他们在创作慢词时,注重警句的锤炼与安排。但一旦关系到谋篇布局,张先则显得有些力不能及,慢词作品往往缺乏一种内在的神韵将其联系在一起。第四,堆叠实字,呆板痴重,慢词由于篇幅长、字数多,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张先等人的慢词作品中,堆叠实字的现象就比较突出,看张先、欧阳修的慢词作品,基本上都是由实字组成,显得密集堆砌。后来柳永在慢词中大量使用虚字,使整篇词作显得空灵而有秩序,歌唱起来也更为和谐美听。直到柳永出现,致力于慢词的创作,弥补了慢词创作中的不足,从此确立了慢词在词坛的地位,大大推动了慢词的发展。
柳永大力创制的慢词,就其革新的内容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令词衍为长调。如《长相思》本双调36字,柳永变为双调103字;《浪淘沙》本双调54字,柳永变为三叠144字,以及《安公子》《定**》等这类长调在《乐章集》中约有近90首之多。二是柳永创制的新调慢词如:《望海潮》、《一寸金》、《倾怀》等。特别是柳永的自度曲《戚氏》此调在《乐章集》入“中吕调”,共212字,是柳永词字数最多的一调。这样,从一系列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慢词到了柳永手上才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这也为苏轼在后来词中“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从《乐章集》还可以发现,柳永的慢词除一小部分是对前代的继承,其余绝大部分是柳永首创的。
三、柳永在手法上的开拓
除去在内容和词体方面的独到贡献,柳永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也是独树一帜,可圈可点的。其开拓意义表现在铺叙和点染两个方面。
柳永在铺叙手法运用方面大胆突破词的传统写法,不仅变小令为慢词长调,而且通过词来更多的社会内容,并且用平易的语言,同时引入大量的俚语、俗语入词,形成了与别的文人不同的风格。如《望海潮》写杭州,但并不直接写,开始先介绍其优越的地势特征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接着写人家,写钱塘江,写西湖,写人物活动,等等。通过情与景的有机结合,进而展示市井生活的百态状貌,直率自然,不避俚俗,不粉饰,不雕琢,为市民所喜爱。
点染既可使作品主题明晰,又能使其得到渲染烘托,而被表现的更加生动、更加多姿。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清平乐》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这些词中的点与染,或以景物作渲染烘托,使作者的愁情表达更为形象,或点染交叉变化,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和谐统一都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然而,柳永词中的点染则又较唐五代词中的点染内容更为丰富,手法更为灵活,审美也更具特色。如《雨霖铃》便被视为点染的成功典范。上下两片,在结构上共有六个层次,即每片三层构成。上片分为写景、送别、别后之景三个层次;下片分为总括离愁、想象离愁、别后悲思三个层次。此六层之间,层层生发,环环相扣,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上片开头即点,如用:“寒蝉”点季节,“长亭”点地点,“晚”点时间等,但最为特色要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念去去”为“点”,点明此次分别是渐去渐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便是“染“,衬托出千山万水之遥和深沉凝重之愁,极富韵味和感染力。以上的例子表明柳词中的点染,由于是用在长调之中,因而较之李煜等唐五代词人中的点染是具有更为丰富与更富于变化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柳永不断地艺术实践,丰富与升华了点染这一艺术技法,而此,即为柳永表现在词学艺术史上的又一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柳永的词是富于艺术生命力并且源远流长的。后人在对其词的研习中总结出他对词的创作各方面开拓功绩显著,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巨大成就,柳词是担得起这样的评价的。他以其独到的视角,细腻的情感,畅叙自我的襟怀,感动他人的心扉,每一字每一句都浸透着他智慧的灵光和生命的感悟,词就是他人生的延续,他虽不为当世的文人雅士所认同,但却在后世的研究者眼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灵魂。可见,柳词不仅在当时受到民众的喜爱,时至今日依然青春永驻。尽管宋代文人们指责它“词语尘下”、“声态可憎”、“为风月所使”,但他们实际上又偷偷地从中吸取了许多写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特别是关于慢词长调的写作经验,足见柳永是极具研究价值的。他联系了宋及唐词坛的创作成果,是一位特立独行的风流人物。研究其功绩对我们今人的创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柳永词两首
【原文】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望海潮》: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雨霖铃》: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人柳永及其语言特色、创作风格。
2、理解作品情感,把握作品意境;学会借景抒情的手法;学会从情感、格调上鉴赏同一题材的不同诗词作品,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3、理解抒情主人公的离情。
二、知识链接: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三、课文阅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参差堤沙()天堑()珠玑()罗琦()豪奢()重湖()叠巘()羌管()钓叟() 千骑()乘醉()骤雨() 凝噎() 暮霭()今宵()那堪()
2、填空
(1)词的起源:兴起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2)词牌和标题: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代表作家有、等)和 (代表作家有、等)。
(4)柳永(约987—约1053),词人。原名,字,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3、阅读《望海潮》,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西湖有许多景物,为何独写“桂子”和“荷花”?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
6)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4、阅读《雨霖铃》,回答以下问题:
1)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
2)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六句写了什么内容?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在上阕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 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柳永词精选
1.《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2.《尾犯·夜雨滴空阶》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
夜将阑,灯花旋落。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甚时向、幽闺深处,
按新词、流霞共酌?
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3.《雪梅香》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
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4.《尉迟杯·宠佳丽》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5.《应天长·残蝉渐绝》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残蝉渐绝。傍碧砌修梧,败叶微脱。偶露凄清,正是登高时节。东篱霜乍结。绽金蕊、嫩香堪折。聚宴处,落帽风流,未饶前哲。
把酒与君说。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牛山,空对江天凝咽。尘劳无暂歇。遇良会、剩偷欢悦。歌声阕。杯兴方浓,莫便中辍。
6.《竹马子》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7.《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8.《木兰花令》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祗恐被伊牵引断。
9.《凤衔杯》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10.《两同心·嫩脸修蛾》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柳永经典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01《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02《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少年游》: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作者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04《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又反映出对卖身女们的同情以及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全词直抒胸臆,语言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
0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05《忆帝京》: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06《昼夜乐》: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这是一首回忆往昔欢聚和抒写相思的词。作者词中塑造了一个独居索寞、伤春怀人的思妇形象。词中以长调的形式,纵横驰骋,铺叙展衍,层层递进,把女主人公细腻深婉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曲折往复,使读者清晰地感觉到了她的个性与生命的真实存在。
07《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08《玉蝴蝶》: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09《玉女摇仙佩·佳人》: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关。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此词上阕写美人之风情万种,千娇百媚。下阕则突出“我”的多才多艺,佳人合该配才子,写得深情款款,温存不尽。词以鸳梦好合作结,但梦只是梦,故于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中,亦含无尽的怅惘。全篇纡徐取势,迷离缥缈,体现出柳词善于铺叙,流利婉转的词风。
10《如鱼水》: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
如鱼水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
这首词的价值在于,柳永坦诚直率地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剖析给世人,毫不掩饰、造作、矫情,这是柳水的难得之处,也是他的可贵之处这首词使我们真切地了解到柳永其人性格、生活、思想的一些重要侧面。
精选 柳永 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送征衣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宛鸟]行。望上国,山呼鳌抃,
遥[艹热]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尾犯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早梅芳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其二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其三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梦还京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
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
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其二
秀香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
客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西江月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倾杯乐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扌卞]。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笛家弄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庐,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
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 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送征衣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宛鸟]行。望上国,山呼鳌抃,
遥[艹热]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尾犯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早梅芳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其二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其三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梦还京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
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
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其二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整顿。聚两眉离恨。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其二
秀香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
客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西江月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倾杯乐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扌卞]。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笛家弄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庐,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
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倾杯乐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远、凉生襟袖。
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
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迎新春
[山解]管变青律,帝里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
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满朝欢
花隔铜壶,露[日希]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
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盟重到。
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凤衔杯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其二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鹤冲天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廉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沈吟坐。
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身单]。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麽。悔恨无计那。
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受恩深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
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
粉蝶无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诗人鸳鸯浦。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
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看花回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其二
玉[土戚]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熊妍。忍负芳年。笑筵歌连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柳初新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岘绿娇红姹。
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
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女冠子
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
莎阶寂静无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
因循忍便睽阻。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两同心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其二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
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玉楼春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春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其二
凤楼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几行[宛鸟]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其三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宛鸟]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其四
星闱上笏金章贵。重委外台疏近侍。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对。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其五
阆风歧路连银阙。曾许金桃容易窃。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匆匆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别来也拟不思量,争奈余香犹未歇。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着到。
金蕉叶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闲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惜春郎
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京力]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定**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觉乡关转迢递。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尉迟杯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
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慢卷袖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着日高犹睡。
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征部乐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
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
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佳人醉
暮景尔萧尔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
冷浸书帷梦断,欲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香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
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迷仙引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艹舜]华偷换,光阴虚度。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
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御街行(圣寿)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
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其二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归朝欢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
路遥川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
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采莲令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四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浆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巫山一段云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彷佛见金鳌。
其二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上清真籍总群仙。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急唤天书使者。令赍瑶检降彤霞。重到汉皇家。
其三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其四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人间三度见河清。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将轻摘。留宴鳌峰真客。红[犭龙]闲卧吠斜阳。方朔敢偷尝。
其五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输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婆罗门令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欹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法曲献仙音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每恨临歧处,正携手、翻成云雨离拆。
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惯怜惜。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早是乍清减,别后忍教愁寂。记取盟言,少孜煎、剩好将息。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西平乐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
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黯凝伫。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奈阻隔、寻芳伴侣。
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帐望、在何处。寂寞韶华暗度。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凤栖梧
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其二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荔枝香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
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王孙空恁肠断。
一寸金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
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画,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
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法曲第二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
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永遇乐
薰风解愠,画景清和,新霁时候。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
璇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後。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佑。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山献]航波奔凑。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护锵金奏。
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其二
天阁英游,内朝密侍,当世荣遇。汉守分麾,尧庭请瑞,方面凭心膂。
风驰千骑,云拥双旌,向晓洞开严署。拥朱[车番]、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暮。
吴王旧国,今古江山秀异,人烟繁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且乘闲、孙阁长开,融尊盛举。
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鹊桥仙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
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
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浪淘沙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愁极。再三追思,洞庭深处,
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歹带]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
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夏云峰
宴堂深。轩楹雨,轻压增广低沉。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
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觉、疏弦脆管,时换新音。
越娥兰态蕙心。逞妖艳、昵欢邀宠难禁。筵上笑歌间发,舄履交侵。
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浪淘沙令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妙尽尖新。由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想要了解更多的古诗资讯,欢迎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论柳永词的时空意识
柳永词以其鲜明的抒情色彩为主要特征,它每每通过时间的流程、空间的位移展示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指向,表现出强烈的时空意识。柳词的审美结构、艺术视域、情感动荡,亦常常借助时空的转换流变加以呈现。在时间的展演中,以春与秋之交替更迭,抒写敏锐的时序感;在空间的构设上,多重空域叠加闪回,兴发灵妙的空间感;通过时空的变易转换,展现主体悲切的生命体验,抒发人生的沉重感、无常感和悲凉感。柳词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时空所进行的艺术观照,极大地丰富了宋词的审美意蕴。
论柳永词的时空意识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将艺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奥尼斯式(即酒神式)之艺术,专在自己的感情活动中领略世界之美,如音乐、舞蹈等。因其对客观世界取感情之观照,故常常以炽热的魅力煽动人心①。一般的诗词作品,多近于此类艺术。作为北宋词坛的通俗歌手,柳永的词即以鲜明的抒情色彩为主要特征,且每每通过时间的流程、空间的位移展示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指向,呈现出强烈的时空意识。
所谓时空,即古人所言的“宇宙”也。《淮南子•齐俗训》有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也就是说,古往今来奔流不息、无始无终的时间称作宙,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无限延伸的空间称为宇。而时间和空间又是相互关联、浑然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宇宙”这一概念。文学作品中的时空,主要包括客观存在的物理时空和创作主体思维与情感活动的心理时空两种形态,空间往往和时间相联系,而时间又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之中,是物理和心理、客观和主观融合并现的双重时空。美国现代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有云:“描述艺术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一,是描述它们的空间和时间的维度。”②柳永词的审美结构、艺术视域、情感动荡,常常借助时空的转换流变加以呈现。
春秋代序――敏锐的时序感
季节的变迁,景物的盛衰,常常引起诗人感情的波动。以四时之交替更迭,表时间之推移流转,抒主体之情怀感兴,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现象。柳词中频频出现的季节代序,正是对这一诗歌传统的承继和认同。柳永的时间意识、节序意识十分明晰而又敏锐,在春、夏、秋、冬四时景物中,尤以对春、秋两季的描绘和展现为最。柳词善于透过不同的时间、节序以及景物的变易,传达个体独特的生命情调和情感体验。陆机《文赋》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亦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以情生,情因物感。春季万物萌动,寒温相代,这是一个生命与感情醒觉的季节;它所唤起的,是活泼喜悦、奋发自信的美好情思。秋日草木凋零,生命衰败,这是一个萧索枯寂、将死将亡的时节;它所引发的,自是一种凄凉伤感之意绪,美人迟暮之悲感。春女伤怀,秋士易感,这是我们民族的两种传统感情,由此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伤春悲秋”的恒定主题。而柳永的词,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春的喜悦、倾慕、赏爱和咏赞之情,他极善于把生活中的时空固定成某些特定的视觉印象,借助空间的景物,通过鲜明的视觉形象,诸如黄鹂、蜂蝶、莺燕、芳树、花柳等来展示节序的变化和绚丽缤纷的春情,表现主体生命情感的律动。如《红窗迥》: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蝴蝶儿,你且退后。
小园春到,柳绿花红,莺燕轻飞,蜂蝶戏春,词人怡然欣然,如花间之蜂蝶,翩跹之莺燕,沉醉于旖旎风光、浓浓春情之中。又如《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 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阳和春日,万物醒觉,幽谷喧闹,黄鹂飞鸣于芳树,游蜂共海燕齐舞。在这明媚春光、如画美景中,跃动着词家对春天的咏赏与礼赞之情,令人意驰神往,爱之无极。其《剔银灯》前阕有云:
何事春工用意。绣画出、万红千翠。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如斯佳致。早晚是、读书天气。
当春红翠,桃李竞艳,垂杨吐绿,芳草沁香。是造化神工,绣画出这缤纷世界,锦绣乾坤。如此秀美迷人的景致,正可读书习文,吟诗填词,啸咏终日,惬意心境,快意人生。
肃杀秋日,万物衰颓,张扬生命的春花蓦然变成了凝重枯寂的秋碧,生机勃发的山川无奈地披上了荒远清寒的新装。草木零落,春秋代序,柳词也一洗春之放歌的欢快明丽,而代之以秋之萧索悲凉的低吟,呈现出一种清寂冷艳的色调,词情暗淡悲苦,意绪寥落空旷。宋玉《九辩》有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篇中将各种凄凉衰飒的秋景和自身惆怅失意、冷落孤寂的心境融于一处,凄恻哀怨,感人至深,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柳永的《雪梅香》曰:“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可见,柳词悲秋的范式,是典型的宋玉式的悲秋。诸如:“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玉蝴蝶》)“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竹马子》)“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临江仙引》)等等对秋的悲吟,在柳词中不胜枚举。不济之仕运,多舛之命途,使柳永比常人加倍地品尝到人生的苦涩、世态的炎凉,荒寂衰残的秋景与其落寞凄楚的心灵契合相映,形诸吟咏,自是一曲曲凄苦悲凉之音。其《木兰花慢》有句:“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而《卜算子》亦曰:“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江枫暗红,汀蕙凋残,砧声入耳,长空过雁,夕阳晚照,似水流年,楚客悲秋念远,对景伤怀,行无归止。凄凉黯然的暮秋景象,益发激惹起他的羁旅穷愁,万恨煎心,百愁伤神,肝肠寸断。词作由对自然物象的审美感知,进而升华为对人生的理性探索,对生命的痛彻体验和无尽忧思,这无疑大大地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深化了词境。它给词体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其意义自不可低估。
彼此闪回――灵妙的空间感
空间是一定景观、一定情境、一定人物存在与活动的场所。柳永的.词,极善构设和描绘不同的空间场景,抒写和呈现个体细微真切的心路历程与情感动荡。柳词中的空间,空域或大或小,幅度或长或短,状态或动或静,视位上下四方。此地情怀,彼方念想,多重空间叠加闪回,两地顾盼交相映现,大大强化了感情表达的力度和强度。如《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江天暮雨,秋色无际,残阳晚照。空间广袤深远,意境恢宏高旷,主体的思绪亦绵远扩延,充盈流转于天地之间。“当楼”二字把漂泊无依的游子定格在楼头窗前,表明词中所写乃其凭栏远眺之所见所感,这是一种极易触动天涯孤客羁旅愁思的景致。视位或遥望远览,或俯瞰近观,随着主体视野的推摇伸延,由远及近,缓缓地由空域场景过渡到词中人物,而把人物和环境的交点安放在楼头窗口,显然,人物处在通篇画面的中心地位。“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全幅感情的终极指向,在游子登高临远的遥遥空域中一唱点醒。“想佳人、妆楼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方思归怀人,一方念远盼归,天涯孤旅的单向念想,变成了游子思妇千里对望、万里互念的两地相思,空间叠映,远近对举,彼此闪回,空灵妙巧,洞见胸臆,感情的强度、艺术的张力尽显无遗。结处再拍回自身,融入目前的空间,扣合并申足游子思乡念亲的词旨。又如《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夕阳晚照之时,词人独倚高楼,和软的春风“细细”地吹来,一缕浓浓的“春愁”不禁潜滋暗长。这春愁是从“望极”中滋生兴发的,可见愁绪萌发的特点,是望远而生怀人之情。“黯黯生天际”,这愁思仿佛是由极远的天边而生,广远浩荡,绵渺无寄,令人黯然神伤。从“危楼”而及“天际”,“细细”、“黯黯”的体验,是暗滋潜长的抽丝型情感,也成为空间方位的徐徐位移,由近及远,逐渐浸润着主体的心灵。词人沉浸在愁思之中,感兴却跳入“草色烟光残照里”,草色凄迷,烟光氤氲,夕霭残照,是一种更易牵发、激惹春愁的景象,这是主体心态对客观定势的迎受方式。空间取景的辽阔长远、空旷无际,使词人望远怀人的愁绪随着境地的深远而无限延伸,广远寥廓的山川远景给人以荒寒凄清、孤寂冷落的感受,亦足见词家空虚寂寥、怅然迷惘的心境。
柳词的空间情境,既有高远恢宏的景物铺展,大气包举,场面宏阔,距离幅度极为长远。又有狭小拘促空间的精细描绘,主体视线在有限的空间内流转物象,呈现出一种慵懒窒闷的氛围。大小空间映合相衬,跳跃转换,传达出主体复杂细微的情感意绪。如《佳人醉》之上片: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俯仰天地,暮雨、微风、云天、月华、银汉鱼贯而出,夜空景象浩邈深邃,空间距离构图广远宏阔,引人奇思遐想。随着视域的位移,空距自远而近,范围由大而小,最终集结于室内书帷,凝聚于楼前玉阶,怀人之思溢出纸面,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词意的隽永,无限与有限、博大与微小的对比映衬,使词境于凄迷朦胧之外,别有一种空灵深远的韵致。《望远行》上片有云: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沉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词中设置的空间环境,由室内帐帏而庭院楼阁,复又楼外南陌,逐步推移展衍,次第扩充伸延,闺中之人的生活天地,如此而已。在这狭小空间内所能捕捉到的自然物象,亦尽是藻井、藓阶、风絮、烟霭之类的纤细朦胧之物。深闺幽闭,环境窒闷,景观清寂,思妇孤居独处的怅伤,怀人念远的意绪,在有限的空间盈溢扩散,漫无际涯,当观之细处,按之幽微。
时空变易――人生的悲凉感
近人王国维认为:“美之对象,非特别之物,而此物之种类之形式,又观之之我,非特别之之我,而纯粹无欲之我也。夫空间、时间既为吾人直观之形式,物之现于空间皆并立,现于时间者皆相续,故现于空间时间者,皆特别之物也。”③可见,时空作为美的对象,自有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主体的审美活动,就是对时空形式和并立相续于不同时空的各类物象的直观。
时间无时不有,空间无处不在。在时空形式的构筑上,柳词或者按照生活的逻辑顺序、时空的推移变换、主体情感的流程依次展开场景,演进事件,链接意象,时间有序,空间徐移;或者打破时间的单向性,切换空间的连贯性,时空意象交错互现,跳跃穿插,回环往复,展现出多层面、多方位的纷繁绚烂的时空状貌。而主体人生的无常感、悲凉感,正是通过词作建构的不同的时空形式鲜明地呈现出来。前者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通篇以离情作为时空叙事的主线。就时间而言,先点出秋天,后推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念经年,时间次第流走,顺序而下。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执手相看泪眼的船边,从暮霭沉沉的楚天,到晓风残月的江岸,以及好景虚设的远地,或直摄于目下可视空间,或涂抹于来时缥缈之境,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跳转变换。时空交叠并进,景物不断置换,虚实相倚相生。在时空演进变异的背景下建构场景,选择意象,抒写离情。前程的黯淡难测,未来的茫然无着,身世的漂泊凄楚,人生的悲凉无常,命运的难以自持,种种悲切的生命体验,悲欢离合的人生怅叹,尽现于一定时空中的实景虚象,既展示出时空的流动美,又营造出情景交融、虚实并到的空灵美。后者如《浪淘沙》: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起调从现时切入,写梦觉情状,视听并用,时空互映。窗风透泄,寒灯吹息,空阶夜雨,以深秋清寒萧瑟的时空景象,透示了词家孤寂凄苦的客中情怀,蓦然回首,自有“久作天涯客”的无尽伤叹。时间永永,空间遥遥,有负佳人盟约的歉疚愧悔,一时并集。中幅折回昔时,追忆过往的欢会乐情。洞房歌饮,香暖锦衾,巫山云雨,风情万种。主体意识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留恋顾盼于曾经的欢聚与温存。今昔比照,不同的时空,迥异的人生际遇,客子悲秋怀人之感,思归念远之情,于此申足。末片既有今时天长难度、孤馆独处的无奈,更有对来日久别重逢、低帏昵枕、细说相思的渴盼。通篇之情思境遇,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的时空状貌,今时、向时、来时回环交叠,错杂互陈,虚实相生,曲尽其情。时空的交错变异,关合着主体人生的飘忽不定、变幻无常。聚散离合、流落不偶的生存体验,抚今追昔、悬想未来、念远怀人的情感动荡,最真切地投射出封建士子的生命状态、情感缺失、心灵挣扎和在失意命途中的抗争与追寻,从而赋予作品一种人生的沉重感、变幻感和悲凉感,极大地丰富了宋词的审美意蕴。
★ 柳永词
★ 柳永词集
★ 柳永词两首
★ 柳永的词特点
★ 柳永词雨霖铃教案
★ 柳永词的雅和俗
★ 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