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叫什么名字呢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叫什么名字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

篇1: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

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

现在,对于所有考研学子来说,数学的复习都还处于基础阶段,也就是通过读书,地毯式的了解考研数学的所有考点,对自己以前不会的,这次彻底理解掉,对自己已经忘记的,再次把他们记起来,对于厚厚的四本书,筛选我们必须的,使我们在初级阶段真正做到,稳健踏实,只有步步为营,方能稳打稳扎,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之前我已经介绍了如何读书,但是对于我们数学来说,做题时最关键的,所以今天跟大家谈谈数学题该怎么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数学题怎么做

考生必须保证一定的做题量!看书是获得理论知识,要想考场上考出好成绩,必须经过大量的做题实践,只有经过大量的做题实践,才能熟练、自如的应用理论知识。做题有很多好处的:一是如前所述,通过做题来准确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并逐渐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单纯的看书,许多概念是无法掌握其精髓的,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试卷上不需要考生默写某个概念或公式,而是用这些概念或公式解决问题,这种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只有也只能通过做题来获得,所以考生必须做一定数目的题目。二是题目做的多了,做题才有思路。数学的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结构却大体相同,题型也不会变化太大,题目的解答也有一定规律可寻,题目做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迅速形成解题思路。三是题目做的多了,可以提高解题速率和正确率。选择题和填空题在数学考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题目的解答往往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稍不留神,一步做错就全军覆没。不能说只要考场上认真,仔细地做题就不会有“会做但做错”的情况出现,其实有些看似由于粗心引起的错误是由于考生之前没有碰到过这种错误,考生时大脑中意识不到要注意这些问题,所以这种错误是不能仅仅认真、仔细就可以避免得了的。考生平时做题时应积累和改正这些错误,并培养谨慎,细心的做题习惯,考场上就不会轻易犯这些错误了。

另外,题目不需要做的太多,整天泡在题海中没有必要,只要掌握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能熟练应用即可。考生一方面要做真题,另一方面要做难度适宜,覆盖面全,集中体现考纲要求的题目,数量自己把握。现在有一种题目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雪堆融化、压力计算、汽锤作功、海洋勘测、飞机滑行等,如果考生不习惯这种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那平时就应该加强训练。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

篇2:考研数学初级阶段:复习不留盲点区

考研数学初级阶段:复习不留盲点区

的考研尘埃几已落定,打算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们也该开始动手准备了。对于报考工科或经济类的考生,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考数学,而数学学科对很多同学来说,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是一个提高排名的拦路虎,而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又占分值较大,是容易拉开差距的学科,所以对数学的备考就显的尤为重要。

那么,现在考研基础阶段数学该如何复习,高数该从哪里入手学习?在基础阶段的复习中,不管哪一科,唯一的目标就是打牢基础,关于高等数学复习给同学们以下参考意见。

一、考研高等数学复习目标及资料选择

数学备考一定要有一个复习时间表,也就是要有一个周密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切忌搞突击,临时抱佛脚。高数这门课在数学一和数学三中占56%,在数学二中比例高达78%,因此高数在考研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现阶阶段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建议大家在现阶段复习高数的重点集中在函数、极限和连续这两个模块。高等数学部分的主体由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微分方程和级数五大模块构成(数学一、二、三在各个模块的要求有一定差异),从历年的试题中,高等数学的考查重点和难点更多的集中在前两个模块,他们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好后面模块的基础。

此外,这一阶段复习以教材为主,建议考生使用同济版高等数学当教材习题对你而言没有太大困难的时候,可以参考一本基础阶段的考研辅导讲义,比较推荐的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复习全书。

二、理解概念掌握定理

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所有的问题都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这里考研教育网总结了几个易混淆的概念,建议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连续,可导,存在原函数,可积,可微,偏导数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式怎么样的?存在极限,导函数连续,左连续,右连续,左极限,右极限,左导数,右导数,导函数的左极限,导函数的右极限。 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材习题要做熟

课本上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要注意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作题时要善于总结――不仅总结方法,也要总结错误。这样,作完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举一反三。

考研高数中蕴含着三大运算:求极限、求导数和求不定积分,它们是贯穿于整个高等数学的灵魂,因此建议大家在在基础阶段集中训练这三种运算,尤其是不定积分和求极限,它们的难度比较大。对这三种运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你的考研高数部分的得分。

四、从宏观上理清脉络

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及时总结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对进一步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3:做数学题要注意什么

一.做数学题要注意什么

细心。我家孩子做题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一个数字从上边移到下边就错了,细心程度远远不够。

耐心。怎么样培养细心程度呢,我觉得需要让孩子有耐心,一个有耐心做事的孩子,一定会做题细心的。

那么耐心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我觉得以自身为榜样,孩子有时的一言一行都是跟着大人走的,要不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如果他做题经常错的话,那么还可以证明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熟练,我们要做的是让他能在做中熟练

如果孩子本来就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话,我们需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作业,这样就不容易算错。

适当的夸奖可以对孩子起到鼓励作用,看吧只要用心就做对了,你真棒之类的话语可以让孩子增强自信心,从而有了动力。所以千万不要吝啬我们的夸奖。

二.数学答题注意事项

1.仔细审题争取“一遍成”

考生拿到数学试卷后,先通览全卷,摸透题情。一是看题量多少,有无印刷错误;二是对通篇试卷的难易做粗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初步估计答题的时间分配。

2.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

遇到数学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难题。在数学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在做容易的题目一段时间后,待心理比较顺、爽的时候再去解答疑难问题。

3.电脑阅卷书写要工整

数学卷面书写既要速度快,又要整洁、准确。电脑阅卷要求考生填涂答题卡准确,字迹工整,大题步骤明晰。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

4.注意解题过程的完整性

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才能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会少得可怜。“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三.数学答题技巧

答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答题而答题。答题时,我们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答题速度就越快。

我们在答题之前,应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做简单的练习,先熟悉、记忆和辨别这些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其涵义的本质,接着马上就做后面所配的练习,一刻也不要停留,这样中考数学成绩才不会丢分。

想要在中考数学学科上取得一个好成绩,首先需要大家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临场发挥。

学习数学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答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答题速度。

篇4:做数学题的作文

做数学题的作文

做数学题

三年级七班   张颖异

今天可真是悲惨的一天,因为放了八天假,我居然连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交上去的《黄冈小状元》被老师打了几个大大的问号,我内疚极了。这只能怪我纪录作业的时候太不认真了。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想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把《黄冈小状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翻到我没做的地方,迅速开始答题。写完几道题后,我一个劲的`喊着:“妈妈快过来,我这一道题不会。”妈妈说:“你先往后做,等你做完了我再来告诉你。”

不一会我就把它给做完了,我大声叫到:“妈妈,你过来,我做完了。”妈妈快步过来说:“你哪道题不会?”我说:“这道题,一个米桶装满米后,桶和米共重二十二千克。吃了一半后,桶和米共重十二千克。原来装了多少千克米?桶有多少千克。”妈妈说:“你看,吃之前和吃之后的重量是知道的,那么它们的差是这桶米的一半……”“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妈妈,你太棒了!”我崇拜的看着妈妈。“只要你仔细读题,多动脑,这道题对你来说就不会觉得难了。” 妈妈微笑着说。

其实,这一天不是那么悲惨的呀!至少我学会了多动脑!

篇5:做数学题作文200字

做数学题作文200字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道数学题:

A经常一个人在市场买菜,他基本只买肉食,有一个人好奇,就去问菜市场卖肉的王大婶,结果她说,A买了十斤猪肉,每斤猪肉18元;买了与猪肉相同价格的'牛肉,重量却比猪肉少了40%;还买了一部分羊肉,羊肉的重量比牛肉少了一半,每斤价格比猪肉贵了40%,那么请问,A一共买了多少斤肉?又一共花了多少钱?

已知A买了10斤猪肉,每斤猪肉的价格为18,则列出式子:10×18=180(元)

买了同等价格的牛肉,重量却比猪肉少了40%,则列出式子:10-10×40%=6(斤)

已知羊肉比牛肉的重量少了一半,每斤价格比猪肉贵了40%,则列出式子:

6÷2=3(斤) 18×(1+40%)=25.2(元/斤) 3×25.2=75.6(元)

即可得出:

10+6+3=19(斤) 180+180+75.6=435.6(元)

答:A一共买了19斤肉,一共花了435.6元。

篇6:做数学题需要思路

做小升初数学应用题,要尽快找到思路

做数学应用题,也要善于把握思路,尽快找到答题思路。

首先,明确已知求解,做到问啥答啥,将思路集中到解答问题上,不要答非所问,非常明确地知道求啥?

第二步就是求啥得先知道啥,告诉已知条件为干啥,根据基本原理牵线搭桥,然后就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特别是隐含的条件和推导解答出的新条件。

第三步,可以从不变量上求突破,根据等量关系设数或设x列等式。

根据以上步骤,总结解答奥数七问。

求啥?

得先知道啥?

已知条件为干啥?

原理是啥?

穷尽推理出啥?

充分利用的新条件是啥?

不变量,设数设x求突破的是啥?

1、某商店销售一种电风扇,按高于进价20%的价格售出,预计获利9000元,由于其中20台的外表有损伤,这20台按销售价打八五折卖出,获得的利润是原来设计利润的94%,一共多少台风扇?

分析:利润问题。

已知按售价的八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5%销售,总的获利只是原来设计的94%。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先要求出20台少卖的价钱,少获利的原因是因为这20台按了原价的八五折出售,根据这一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每台电风扇的成本。

再根据数量=获利总金额÷一个获利的金额解出答案。

列式:9000×(1-94%)÷20=27元(20台风扇中一台少卖的钱)

(1+20%)×85%=102%(20台,每台获利多少?)

27÷(120%-102%)=150元(对应数量每台少卖的钱÷对应分率=每台风扇的成本)

9000÷(150×20%)=300台(总利润除以每台的利润就是总台数)

2、一辆摩托车从A地开往B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仍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再将速度提高25%,可以提前40分钟到达,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行程与比的问题。

此题是将行程、比例、百分数三种应用题混合在了一起。

※解题时,我们可以先求出该车按原定速度到达乙地所需的时间,再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由车速提高20%可知现在速度与原来速度的比是:(1+20%):1=6:5。

※路程一定,所需时间比是速度比的反比,这样可算出原定时间为6小时。

按原速行驶120千米后,速度提高25%可知,现速与原速的比是(1+25%):1=5:4,即所需时间比为4:5,可算出行驶120千米后,还需2/3÷(5-4)×5=3又1/3小时,这样120千米占全程的(1-1/6×3又1/3)即可算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现速与原速的比为(1+20%):1=6:5;

原定行完全程的时间为1÷(6-5)×6=6小时;行120千米后,加快的速度与原速度的比是(1+25%):1=5:4;

行120千米后,还需行走的时间为2/3÷(5-4)×5=3又1/3小时;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20÷(1-1/6×3又1/3)=270千米。

3、客货两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货车路程比5:4,相遇后货车提速36千米,客车速度不变,两车同时到达对方出发地,货车行了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行程问题。

抓住数量关系就是路程=速度×时间。

已知客货双方用的时间都是8小时,那么只要求出双方任何一个速度都行。

※再看已知条件有一个数量,就是货车两次的速度差,再找这个数量的对应分率即可。

※然后我们通过找不变量寻求突破口,已知其中客车的速度是不变的,我们可以把客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

※客货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比就是速度比。

行第一段路程的时候,货车是客车速度的4/5。

行第二段路程的时候,我们仍把客车看作单位1,这个单位1行4段,那么货车就得行5段,根据比谁设谁为1,比谁就除以谁的原理,那么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5/4。

货车行第二段路程的速度比第一段路程多行了(5/4-4/5)(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是客车的运行速度)。就是题中数量的对应分率。除出来就是设单位1的(作为分数的分母中的)客车的速度。

※已知客货两车所用的时间都是8小时,那么速度和乘以时间就是路程。

4、客货两车同时从A、B两地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速度是客车的80%,相遇后,客车继续行3.2小时到B地,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行程问题。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需要求出客车和货车和行路程所用的时间,客车3.2小时行了160千米,货车行了160千米用了,160÷(50×80%)=4个小时。

这4个小时就是两辆车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用它们两个的速度和乘以它们两个所用的时间等于总路程。

(50+50×80%)×4=360千米

※这个题求总路程,求总路程,就用相遇时间乘以速度和。

5、汽车每小时行30千米,在长176千米的河中逆流航行要11小时到,返回时用多长时间?

分析:流水行船问题。

一看这个题是流水行船问题,去时是逆流航行,回来的时候是顺流航行。

根据全长176米,用11个小时能求出这艘船在逆流中的速度,用总路程除顺流速度可以求出返回时间。

176÷11=16,这是求的这条船在逆流中的速度。176÷[30+(30-16)]=4小时,这样就求出返回时用的时间了,括号里面,我们求的是船在顺流时的速度。

6、一条轮船往返于AB两地之间,由A地到B地是顺行,由B地到A地是逆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A到B用了6小时,由B地到A地是由A到B所用时间的1.5倍,求水速?

分析:流水行船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不论船是逆水航行,还是顺水航行,其行驶的路程相等,都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路程。

而船顺水航行时,其行驶的速度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而船在逆水时的行驶速度是船在静水速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差。

我们把水流的速度设为每小时x千米,则船由A地到B地的行驶路程为[(20+x)×6]千米,船由B地到A地行驶的路程为[(20-x)×6×1.5]千米。列方程(20+x)×6=(20-x)×6×1.5

X=4

7、有一条船行驶于120千米的河中,逆行用10小时,顺水6小时,求船速和水速?

分析:流水行船问题。

这题条件中有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这样可分别算出船在逆水时的行驶速度和顺流时的行驶速度,再根据和差问题就可以算出船速和水速。

列式为:逆流速:120÷10=12千米,

顺流速:120÷6=20千米

船速:(20+12)÷2=16千米

水速:(20-12)÷2=4千米

8、两筐苹果一共140个,甲筐的3/8等于乙的1/2,甲乙两筐各有多少苹果?

分析比的应用。

把乙筐的苹果数看成单位1,甲筐苹果个数是乙筐苹果个数的1/2÷3/8=4/3,两筐苹果总个数除以两筐所占分率(1+4/3=7/3),就是乙筐苹果的个数,乙筐苹果个数为140÷7/3=60个,甲筐个数为140-60=80个。

这是一个比例应用题,先要求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这样才好算一些。

9、牛的头数比羊的头数多25%,羊的头数比牛的头数少百分之几?

分析单位1。

牛的头数:羊的头数=(1+25%):1=5:4,牛占5份,羊占4份,这一个题啊,猛一看是分数问题,可是它里面运用了比例问题。羊的头数比牛的头数少(5-4)÷5=20%.

10、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6.5小时相遇,相遇时A车比B车多行了104千米,B车的速度是A车的7/8,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行程问题。

根据B车的速度是A车速度的7/8,相遇时,B车和A车所行的路程比是7:8,他们一共把全程分成了15份,A车比B车刚好多了1份,这1份就是104千米,全程一共15份,就用104×15=1560千米。

这一个题也是运用了比例知识,你们看一些应用题都是运用比例知识,所以考试之前,一定要把比例这一部分认认真真地复习一下。

11、篮球和足球共100个,篮球占3/5,又买了一些篮球,篮球占到了2/3,又买了多少个篮球?

分析:用不变量解题。

※这一个题是用不变量解题,其中足球是一个没有变化的量,先用100×(1-3/5)求出足球40个。

后来篮球由3/5变成了1/3,足球占到了2/3,根据这一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现在篮球和足球的总数是40÷(1-1/3)=120个,120个是又买了一些篮球后的数,原来的总个数是100个,所以120减去100就是多买了篮球多少个=20个。

12、小王单独打稿件需要10分钟,小李单独打稿件需要15分钟,两人合打,中途小王休息,打稿件一共用了9分钟,小王休息了多少分钟?

分析:工程问题。

小王单打这份稿件需要10分钟,那小王的工作效率就是1/10,同理,小李的工作效率就是1/15,打完这份稿件一共用了九分钟,那小李总共干了9/15,还剩下的工作总量是小王干的1-9/15=2/5。2/5是小王的工作总量,小王的工作效率是1/10,工作总量除工作效率求出小王一共干了4分钟,一共用了9分钟,小王干了4分钟,那么他一共休息了5分钟。

13.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被EF 两点三等分,且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由于EF 3等分了BD,所以三角形ABE,AEF,AFD都等底等高,所以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三角形BEC,CEF,CFD面积相等,由此可知三角形ABD的面积是AEF的3倍,三角形BCD的面积是三角形CEF的3倍,这样能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5×3=45平方厘米。

14、一片草地,草匀速生长,青草供27头牛吃6周或23头牛吃9周,那么,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几周?

分析:牛吃草问题。

这片草地上的草的数量每天都在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不变量,不变量是原来草的数量,因为草的数量可以分成两部分,原来就有的草和新长出来的草,新长出来的草虽然改变,但应注意到是匀速生长,因而这片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也是不变的。

假设一头牛一周吃的草量为一份那么27头牛6周吃了162份,此时,新草与原来的草完全被吃完了,23头牛9周吃了207份,此时,新草与原有的草也被吃完了,而162份是原有的草量与6周新长出草的数量的总和,207份是原有的草的数量与9周新长出的草的数量总和,因此,每周新长出的草的份数为(207-162)÷(9-6)=15份,所以原有的草量为162-15×6=72份。这片草地每周新长草15份,相当于可以安排15头牛专吃新出新长出来的草,于是,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72÷(21-15)=12周。

15.六年级三个班植树,任务分配是甲班要植三个班总棵数的40%,乙、丙两班植树棵树的比是4:3,等甲班植了200棵,此时正好完成三个班植树总棵数的2/7,求丙班植树多少棵?

本题考查对应数量除以对应分率和百分数与比。

①用200÷2/7=甲乙丙三个班总共植了多少棵树,等于700棵。

②用700×(1-40%)==420棵,是乙丙两班总共植了多少棵树。

③已知乙丙两班植树棵数的比为4:3,4+3=7,就是把420棵树分成了7份,丙植了3份,用420×3/7就可以了。

这个题要是设x列方程也行。

*做题要懂得化繁为简,分出个三五步,条理清晰地解出来。

提高小学数学成绩有方法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 成,不愿审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 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二、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三、培养认真估算的习惯

估算是保障计算准确的快捷手段,但现在不少教师认为估算很少作为考试内容而不予重视,这是十分错误的。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有意识的让学生掌握 估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积、商的规律。如2040÷40,估算时将2040看作2000,把2040÷40看作2000÷40来估算,可用来 检验计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让学生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同学做的快、算的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的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同学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五、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 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考研数学初级阶段:复习不留盲点区

做数学题600字作文

考研数学复习规划

考研英语复习策略

如何复习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词汇复习诀窍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

考研英语单词如何复习

考研政治怎样复习

考研英语二复习

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考研复习初级阶段 数学题怎么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