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峰学院首批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15人(共含7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奇奇琪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赤峰学院首批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15人
8月24日、25日是赤峰学院大一新生报到入学的日子。今年赤峰学院迎来全国19个省区3009名新生,招收首批“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8月24日,记者在赤峰学院新生报到处看到,前来报名的新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今年赤峰学院共录取新生3009人,其中研究生15人,本科生2633人,专科生361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01.39%.招生类别包括普通文科、普通理科、蒙授文科、蒙授理科、艺术类、体育类,招生专业包括1个研究生专业、71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据了解,今年赤峰学院的招生省区由去年的17个增加到19个,本科生招生人数突破了2600人,招收首批“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15人,结束了赤峰学院没有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同时,招收的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来自美国、韩国、巴基斯坦、博茨瓦纳、蒙古国的留学生近百人。此外,在今年录取的新生中,赤峰籍学生占新生总数近三分之一,赤峰籍学生报考赤峰学院的比例继续增高,更多的学生选择在家门口上大学。
一、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以打造有特色、有质量、有品牌的研究生教育为导向,建设立足赤峰、面向全区、辐射周边的高级文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在全国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文博研究基地为目标。遵循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规律,培养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富于创新、善于实践的高层次文博人才。
(二)办学优势:
我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目前自治区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唯一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能够实现蒙、汉双语授课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建设,已经得到自治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区教育厅专门为我校划拨研究生教育专项经费;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发文各盟市文化局、各文博单位、有关旗县文化(文物)局等单位,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自治区文物厅(文物局)以文件形式确定:非在职人员考取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全区文博行业应予以优先录用。
(三)导师队伍:
学院专门组建了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了专业与技能兼顾、内外聘用结合的双导师队伍。我校已有于建设、任爱君、宝音础古拉、腾海键、王惠德等多位知名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草原青铜文化方面专家组建的师资队伍。同时还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聘请了郭大顺、安泳锝、塔拉、刘国祥等多位该领域专家学者为我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实习实践:
学校制定了重应用、重实验实训环节的培养方案,学院拥有完善的实验室条件,坚实的实践环节教育基地。现有器物修复、文物鉴定、金属器物分析、博物馆实验教学平台、文物标本陈列与展示中心等一系列实验实训室,保障校内实验实训教学需求。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践教学基地。
(五)就业前景:
仅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全区十二个盟市100多个旗县,共拥有各级各类文物管理机构近百个,在编从业人员逾万名。同时,还拥有内蒙古博物院等各个层次的国有博物馆80余所,在编从业人员5000余人,这些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着高级专门人才非常短缺和现有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另外,内蒙古自治区历史底蕴深厚,尤其是赤峰市是考古和历史遗迹在全区乃至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和考古资源。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亟待开展深入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培养大批专业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成为当前的紧迫需求。
二、招生信息发布
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赤峰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处网站(222.39.96.123:8081/cfxyxkjsc/)查询有关通知。
三、学制、学历与学位
学制为2.5年全日制。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由赤峰学院颁发国家统一认可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证书。
四、报考条件、报名、资格审查、初试、复试办法
五、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六、调剂
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复试基本要求,但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或招生单位进行调剂录取。
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考生须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提交申请调剂信息,包括调往学校、专业等,我校将按考生的申请寄转报考材料。
七、学费与奖学金
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本专业设有一定比例的奖学金。
八、联系方式
1.登录网址222.39.96.123:8081/cfxyxkjsc查询相关信息。
2.咨询电话和联系方式
学科建设规划处研究生教育管理科
联系人:康建国 电话:0476-8300512
刘伟学 电话:0476-8300515
电子邮箱:xkjsghc@163.com
通讯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迎宾路1号赤峰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处研究生教育管理科 邮编:024000
办公地点:赤峰学院7号公寓楼A区114室
本调剂信息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招生最新政策不符,我校将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8、西南民族大学
9、浙江大学
10、西北民族大学
11、南开大学
12、中央民族大学
13、北京大学
14、山东大学
15、天津师范大学
16、山西大学
17、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18、江西师范大学
19、北京联合大学
20、曲阜师范大学
邵阳学院食品工程、机械工程两专业获准招收研究生
近日,邵阳学院接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获准在食品工程、机械工程两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将于正式开始招生(今年接受报考)。邵阳学院院长曹健华说,该院获准招收硕士生,是我省原市州所属专科学校在升本之后的'一个可喜突破,也是地方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新成果。邵阳学院由邵阳高等专科学校、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升格为本科院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在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研究生试点工作。(记者:蒋剑平冒蕞 通讯员:苏本武 马永忠)
陕师大与半坡共建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实践基地
6月11日,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安半坡博物馆共建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签字仪式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内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与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何志龙与西安半坡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杨新弟向双方单位互赠图书,并共同为“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实践基地”揭牌。
《协议》明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互享、有效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共建。通过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展现场体验教学、实践实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实现共同发展。
何志龙院长表达了对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感谢。半坡博物馆为师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提供了陈列、库房管理、宣传教育等多种实习条件和场所,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表示将共同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杨新弟书记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等方面强调了共建合作的意义,希望陕西师范大学能有针对性地为博物馆培养一批适合做研究的'优秀人才,为史前文化研究作出贡献。
出席此次签字仪式的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杜海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博系副主任郭妍利、副馆长张希玲、凌剑、何周德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的30余名学生、西安半坡博物馆的部分职工。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2012研究生专业目录
082101纺织工程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指 导 教 师(职称)
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 注01 纺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李 龙(教 授)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纺织综合(A)
复试科目:纺织材料实验(理论)
孟家光(教 授)孙卫国(教 授)万 明(教 授)王进美(教 授)薛少林(教 授)武海良(教 授)张茂林(教 授)郭 嫣(教 授)沈艳琴(教 授)任家智(教 授)刘艳君(教 授)段亚峰(教 授)任学勤(教 授)赵 澍(副教授)郭晓玲(教 授)张 弦(副教授)张得昆(教授级高工)孙小寅(副教授)张 瑾(高 工)本德萍(副教授)钱 现(副教授)吴长春(副教授)吴 磊(副教授)02功能性纺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孟家光(教 授)王进美(教 授)万 明(教 授)李 龙(教 授)武海良(教 授)张茂林(教 授)郭 嫣(教 授)沈艳琴(教 授)段亚峰(教 授)张 弦(副教授)郭晓玲(副教授)吴长春(副教授)03 计算机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王进美(教 授)赵展谊(教 授)任学勤(教 授)张得昆(教授级高工)朱文俊(教 授)赵 伟(高 工)04纺织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孙卫国(教 授)薛少林(教 授)李 龙(教 授)任学勤(教 授)张得昆(教授级高工)05 针织服装设计与加工工艺的研究孟家光(教 授)赵展谊(教 授)许瑞超(教 授)刘艳君(教 授)赵 澍(副教授)朱文俊(教 授)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指 导 教 师(职称)
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 注01 纺织材料改性及功能性纺织材料
研究开发
姚 穆(教 授)院 士
25同上复试科目:同上
杨建忠(教 授)张一心(教 授)来 侃(教 授)孙润军(教 授)郝新敏(高 工)陈晓刚(教 授)(英国 曼彻斯特大学)
张昭环(副教授)02 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姚 穆(教 授)院 士
杨建忠(教 授)沈兰萍(教 授)张一心(教 授)来 侃(教 授)孙润军(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