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鸟鹤鹤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鸟鹤鹤”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

篇1:野菜香优美散文

野菜香优美散文

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塑料袋,很是纳闷,悄悄打开来看:哇!野菜!绿莹莹的,还带着水珠儿!望向身边人,打听:“哪儿来的?”旁边小张神秘地告诉我,“刚才出校门了,地里挖的。”眼前这新鲜的野菜着实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对于它们我是多么的熟悉!

当春风吹醒整个大地的时候,最耐不住性子的就是这些小野菜了!你看,那道路旁,沟沿边上,地垄里,满布整个田野,是它们给与了大地新的生机。

当灿烂的朝霞洒满大地的时候,勤劳的母亲早早儿把我们从睡梦中催醒,为的是圈里刚见肥壮的那头猪。这些家畜,是靠野菜来养活的。农民家的'孩子是不允许睡懒觉的。于是我们揉着惺忪的双眼,迎着略带寒意的小风儿,手里跨只篮子,篮子里放一把小锄刀(专门挖野菜的一种工具),尽管还有着些许的不情愿的出了家门,奔向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当真正踏入散发着特有土香的田埂时,心里不由豁然!当脚步踩着棉花一样软的土地时,那感觉是特有的踏实和愉悦。春天来了,一切都那么新鲜,一切都那么富有活力。你看,那阳沟菜,刚刚露出嫩嫩的纤细窄长的绿芽,拿着手中的铲刀,顺着松软的泥土挖下去,连带那莹白色的根,全部挖将出来。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还有那灯笼菜,燕子宜,杨树苗、青青菜,鸡爪子菜,苦菜等等,随着小手轻快的动作,纷纷入了小筐。而那蒲公英,金银菜,荷包菜,蕖酶菜,都是长在渠沟内的。所以我们的阵地要不断数转换,从田间到沟渠,到河沿,到道边,那四散的野菜,就这样渐渐装满了小小的筐篮。于是在灿烂阳光照耀下,我们带着刚采来的战利品回到家里。

野菜带回家,一部分是喂猪。我们会挑拣出一部分人吃:荠菜,阳沟菜,婆婆丁儿(蒲公英)荷包菜,金银菜,蕖酶菜。把它们摘好,洗干净,用自家自制的大酱,蘸着吃,那青许、略带苦味、而又清爽的味道,弥漫于口间!日子还过得去,不是以野菜充饥,而是纯粹对野菜的喜爱!于是那滋味多少年都忘不了!

当给麦苗浇水的时候,我们会去麦地里挑崽蒜,因为那个小东西,漫布于麦田里,外形极像韭菜,一刀剜下去,一个小小圆圆的蒜头显出来,于是我们会把这东西,一颗颗剜下来,放进竹筐,等积攒多了,也能够包顿饺子吃,那滋味要比韭菜馅有味。如果少量,用些许面粉,把这东西掺进去,蒸成咸酱,也是一道美味!

说到吃,我会想到榆树上成串成串的榆钱儿,会想到那刚发芽的嫩绿嫩绿的苜蓿。这些也称之野菜的东西,会让巧手的母亲,做成馅儿,烙耠子,糊糊饼子。这些食品曾经让我们回味无穷。

现在很少到地里挖野菜了,但是母亲还是忘不了爱吃野菜的我。春天里,周日的时候,母亲会告诉我:“早就给你挖了许多野菜,就等你来吃呢!”于是我会急不可待的回到娘家,大饱口福!回来的时候,母亲还会让我捎上许多。我知道那是母亲一颗颗从地里挖来的。每想到此,我的周身就会涌起一阵暖流!

又是一年春来到,那遍地的野菜正在日益不断生长起来,等着有心人来采!于是我们又是满嘴的野菜香!那种清淡的美味,那种淳朴的情感,永久不衰!永驻心底!

篇2:野菜感悟优美散文

野菜感悟优美散文

前不久,我和几位朋友在保亭吃了一次独具地方特色的野菜宴。入席不久,服务员揣上几盘当地盛产的野菜,如革命菜、马齿苋、荠荠菜、雷公笋、蕨菜心、百花菜等。看着这一盘盘绿色鲜嫩、清香自然的风味野菜,真叫人垂涎欲滴。

席间,有人说,这些菜从前是度灾荒时充饥用的,现在倒好,堂而皇之上了宴席,成了美味佳肴;有的人说,现在天天吃的都是鸡、鸭、鱼、肉,太油腻、太乏味,吃点野菜换换口味;还有人说,千万别小看这些属于“绿色食品”的野菜,它们都有药用价值,能祛病强身,有的能清肝明目,有的能清热解凉,有的还能防癌呢。大家一边吃着野菜,一边议论着。

我一下子吃到了这么多的野菜,感到很新奇。我指着一道菜问本地人,为什么叫革命菜。他们告诉我,据说是在战争年代,琼崖纵队的革命前辈被敌人围困在深山老林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们就是靠挖山里的'一种野菜充饥,才保存了革命的实力,后来他们就把这种菜取名叫“革命菜”了。

我吃着野菜,慢慢陷入了深思。听说野菜命贱,没人种也没人管,全靠自生自长,水塘边、田埂上到处都有。但我却认为野菜性倔,压不住、踩不死、挖不尽,到处都能生长繁衍。她那种顽强向上,毫无索取,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不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我们的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吗?!

我们的先辈,就是吃着那些清水熬煮的没有油盐的野菜,去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凶恶的敌人,出生入死,艰苦创业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他们那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那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那种笑对困难的乐观豪情,不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好好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于先辈们过去的艰苦奋斗;祖国明天的美好未来,更需要我们今天的奋发图强。朋友,当你回归“绿色自然”,或是进行“忆苦思甜”,在品尝“苦的滋味”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认真的品尝一下苦的传统、苦的精神和苦的作风呢?!

篇3:名家散文《故乡的野菜》

名家散文《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钩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口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日“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说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花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一九二四年二月

篇4:野菜情结的优美散文

野菜情结的优美散文

春夏交替时分,我总喜欢带着女儿去田间走走,感受一下春天土壤的那种肥沃和酥软,嗅一嗅被和煦阳光沐浴过的泥土的芳香。

那日晌午过后,天开始阴沉,风已起,窗外树叶沙沙作响。我却忽然有去挖野菜、顺便淋雨的冲动,这种想法马上得到女儿的热烈响应。她一蹦三尺高,习惯性地去找了把铲子,拿了食品袋,换了一双早被冷落的鞋子,做好了出门的准备。我一边穿衣服一边打趣女儿:“不怕弄个落汤鸡?”女儿开心地说:“正好免费洗澡,还能给家里节约水电。”我被她幽默风趣的话语感染着。

娘儿俩下楼,丝丝暖风拂过面庞,我俩的心情完全没有被这天气所影响,女儿一路欢跳,纯真的笑脸完全脱去了每天上学死气沉沉的模样。

这时候的田地,除了麦地还没有任何绿色,只有那规整的一道道刚刚耕耘过的黄色泥土在彰显着它的伟大和活力,边上那些树已是浓郁葱葱,树叶在不停地舞动着唱着它的歌谣。远远望去一副很别致的景观,无形之中让人对生活满是信心和希望。

由于刚刚养种完,地里几乎找不到任何野菜的影子。女儿在地头杂草中终于发现了一片苦菜,高兴得大喊,我一看,苦菜还特别小,但物以稀为贵,于是左手扶着菜头,右手拿着铲子一根不落地挖了。看着女儿在田间欢喜地走来走去,还不住地感叹:“老妈,这地踩上去松软松软,真舒服。”

我索性坐在地头,任由微风拂过,天空中已飘着零星的雨点,偶尔有车子从公路上驶过。望着田间嬉戏的女儿,忽然感觉好像是曾经的自己,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儿时往事冲开,像洪水泛滥一样袭来,那些点滴瞬间溢满心间……

七十年代,野菜对于农村大多家庭完全不是为了换口味,而是主要菜肴。常常记得这个季节,早晚饭桌上都会有野菜,蒲公英、马齿笕、灰灰菜等等,但最多就是这苦菜。一放学母亲就会递个竹篓,于是我成了我们家挖苦菜的主力军。

当时农村三三两两大人小孩挖苦菜,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要是我们几个玩伴一起挖苦菜就是最开心的时候,一边挖一边玩耍,说说笑笑一会儿竹篓就满了,刚满的时候苦菜叶子还直愣愣很鲜嫩,为了能多放点,我们按呀按的,直到踏实得按不下去,这时叶子也被按压得无精打采焉儿了。挖满篓子,我们几个便坐在地头,等着太阳落山,只要太阳不下山,是不会回家的。

那时候我们穿得都是直筒裤,我的裤子总是长,记得母亲说为了多穿两年。于是一进地里就得挽起裤卷,等回家时,裤卷里、鞋子里满是泥土,抖落半天才能收拾干净。

接下来就摘菜,把苦菜的黄叶子,根上的胡须都摘掉,然后冲洗干净,下锅烧煮几分钟,捞出来放置在冷水里,等第二天一部分凉拌吃,另一部分用大缸子腌制成酸菜。

最讨厌的就是挖过苦菜的手,泥土和苦菜根上的白色汁液混合粘在手指上,黑乎乎的,不使劲儿搓半天是洗不掉的。但吃着自己亲自挖回的'野菜,虽然很苦,还是特别骄傲和兴奋。

其实,那时候每一次挖野菜就是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一次回归、一次融入、一次历练。自己与野菜结缘的日子贯穿了整个童年,每每想起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丝丝快乐仍悠然于心。

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了,我家饭桌上仍然有野菜的影子,但今天的意义已不同往昔。

特别是城里人,大鱼大肉吃多了,肥胖了,“三高”了,才怀念曾经只为填饱肚子的野菜的味道。于是野菜也摇身一变,成了当今饭桌上最令人青睐的一道美味佳肴。就连我也一样,一进饭店,免不了点一盘苦菜拌杏仁。这或许不仅仅是换口味吧,更多的是怀念曾经溜走的时光而已。更或是野菜的功效正迎合了今天人们的健康理念。比如苦菜,清热解毒、凉血、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马齿笕凉血止血;灰灰菜补血最好等等,都是食物又是天然药物。如此佳品,怎不让人留恋!

我忘不了野菜的味道,更忘不了童年整天挎着篓子穿梭在田间挖野菜的日子,那是幸福的、快乐的。有关野菜的记忆塞满了我整个童年。

但我更佩服那些野菜,它们是春天第一批使者,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从破土而出开始,再不畏惧,它们不需要松土、施肥、浇水,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哪怕荒山、野岭、地脚旮旯、都一样默默的散发着春的气息。最令人惊奇的是她们生长的速度,快得超过了田里的秧苗,这里挖一片、那里挖一片,不到半月工夫,又是绿油油的一大片。今年挖了,来年再长。坚韧的性格像极了野草,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气魄。它们不畏风寒,生生不息的精神,它们默默无闻、不争奇斗艳的淡然和平和,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特别是野菜漫山遍野的时候,它总是撩拨着我萌动的心,所以每每这个时候,我不会错过它们。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吃野菜,更多的是,田间地头的野菜总是能唤起我的童心、童趣。我喜欢那种纯真的味道,伴着泥土的芳香,偶尔有柳絮飞过眼前,迷恋着童年那毫无杂念的淡然。

“老妈,雨下大了。”女儿的喊声把我从回忆中拉回。是,雨有点大,头发已经被打湿,衣衫也有了湿气。我并不急于回家,这淋雨好像也是那些年常常有的事情。再者,春雨的拍打并不猛烈,温柔的像娇羞的少女,也恰好潮湿了自己躁动的心。

女儿的小身影还在田间不停地穿梭,一会儿挖、一会儿猫着腰寻找,比起童年的我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也忙起身,废了好大劲才挖了一袋子,总算不虚此行。

回去的路上,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和女儿约好每周日挖野菜,女儿开心地笑着,露出了那两颗虎牙。相信有一天,她也和我一样,会有一种野菜的情结,更能懂得人生就应该像野菜一样平和自然、像野菜一样沉默与坚韧。唯有这样,才能理解和融入人生真正的春天。

篇5:野菜生香的优美散文

野菜生香的优美散文

近年来,我于闲暇之时,常常去采摘野菜,带回家后食用,别有滋味。我所居住的小城坐落在秦岭以南的大巴山中,位置偏,规模小,是一座带着土气正在成长的小城市。小城在低洼地带随形就势徐徐展开,连接着没有头绪的山梁山坡与任意分布的河流田野。采摘野菜只需走上二三十分钟。

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有可采食的。野菜的品种很多,木本草本的都有。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天天与野菜打交道,品种样式耳熟能详,闭着眼睛也能从根根说到尖尖。我曾经有无数挑采野菜的经历,当年寻采野菜主要是为了当饭吃,填塞饥肠。野菜的味道又苦又涩又粗糙,难以下咽。这让我多年以来疏远了那些野性未驯的存在,难以挥去心中难受的阴影。然而,世间的事情大多是波浪式地轮回。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没几天时间就催生出了一个肉多嫌肥的时代。鸡鸭鱼肉越来越多,奶蛋酒糖日益丰富,果蔬菜茶越来越好,可是越细腻讲究越失却了固有的本味。菜肴虽然品种多了数量多了,但味道却寡了淡了,食欲也渐次衰减。有一天,我突然怀念起乡野间本真的野菜的味儿来。说动就动,我携带了一枚包装袋子到野外去采摘野菜。好在居住的地方亦城亦乡,不大一会儿便来到了郊外。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暖地斜挂着,几朵薄云懒散地浮在远处的天上。我走在荒芜的'山坡上,田埂边,寻找遗忘多年的野菜。眼下,大多数植物都回苗枯萎了,但是不少的野菜还稀稀疏疏地散落在草丛中。都是老相识的,有苦麻菜、蒲公英、野油菜、野萝卜,数不完,说不尽,泛着苍碧的青绿。霜冻并没有彻底摧残它们的生机。绿茵茵的叶片儿散贴在地上,随性地展开着,也许从来无人问津。我俯腰扒弄,尽管任意地摘采,或者剥,或者扯,或者揪,或者掐,率性而为,好像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压抑不住内心的贪婪,我采了眼前的,还望着前面的。几窝一大把,半个下午就寻到一袋子,收获不小。活生生,绿油油,馨香扑鼻,老远是一股味儿。野菜被采摘时多出浆冒水,沾染到手指甚至衣物上,黄黄黑褐的,我并不在意于这些,只感到一种寻采的乐趣。

野菜的味大,性大,汁多,劲大,不少苦涩甚至辛辣,一般不能生吃。回家后,摘选,洗涤干净,以沸水烫渍,滤干,拧去水,加些红油蒜泥之类的佐料凉拌出来,吃上一口还真是别有风味,生津,激发食欲。野菜老的多,舍不得扔掉,一同掇弄出来,耐嚼耐品,一餐之饭由此生香不少。

采摘多了,还真的是找到了一些寻野打野的诀窍。凭着经验积累,晓得哪里有野菜哪里没有。春来万物萌发,田间地头野菜生发,有的食根芽,有的取叶片,有的需嫩苔;山林中有树巅嫩芽或者花朵,有的鲜吃,有的晒干;藤萝荆棘上有一些花苔叶芽,蒸煮炒拌,不一而足。折耳根、蕨菜、青藤子、葛花、蒿蒜、野豌豆苗儿,不用提了都是有口皆吃的家常便菜。小城破土动工的建修工地比较多,今天这儿挖掘出一堆土,明天那儿翻出一道坎。翻来倒去,新土堆积如山,疏松厚实。稍微过个十天个把月,土堆上隔三岔五生长出不少的野菜来,嫩绿的,胖乎的,长势惹眼,逗人喜爱。灰灰菜,天粟苗,马齿苋,野荞苗,荠菜,啥都长出来,凭空而出,叫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时碰到一大片,一大茏,只好挑挑拣拣采摘一些上好的回家来。采摘的多了,一家人一两顿吃不完,渍了冻在冰箱里,可以享用好几天。有时,我把吃不完的野菜晒作干菜,但味道存留不多,不是很美,留下许多遗憾,看来野味只可尝鲜。吃不完,浪费不少,这让我感到非常可惜。后来,家里的人提出每次不能采摘太多,控制在一两顿的量。不采的让它们在野地里生长,需要时随时取用,也是对资源的一种珍惜。

十月小阳春,又是一个采食野菜的黄金季节。秋收以后,玉米地有一段空档的时光。不少的野菜从地里长出来,返青发嫩。一个类别的苦菜有几个不同的品种。节假日,一家人走向效外的田地去寻采野菜。收了玉米的地畦里杂草不多,又绿又肥的野菜贴在地上,很惹眼,采起来毫不费力。不一会儿就可揪扯几大把。新出的野菜嫩气一些,既馨香又脆泛,易嚼易咽,入口生津,胜过多少美味。城边,广巴高速公路过境穿越。堆积的坝体及附近也是采摘野菜的好去处。也许是由于土地的新翻激活了多年沉睡的种子。坝体上,苦菜特多,从春至冬,长了一茬又一茬,到了冬天仍然继续生长,源源不绝。除了自家采,我还邀约同道一同去寻采。在枯草黄叶里寻采着新绿,引领孩子辨识着生成多样的特点,体验着适者生存的奥妙,评头论足,其乐融融。荆棘牵住了衣袖,草叶划破了手指,牛蒡子或者草穗子粘满了裤脚,丝毫也阻止不了采野劳作的欢欣。

郊外的野地里,荒坡上,溪流边,都是野菜的乐土。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寻觅在空旷的野外,静谧安宁,眼前仿佛晃动着“采薇采薇”与“采采苤苡”的和睦场面,原始,本真,安祥,快乐。烦躁的心灵在寻采的过程中得到了放飞,紧张的神经在吃野的时光里获得了释放。

采野菜是一种乐趣,吃野菜是一种享受。当大鱼大肉吃腻以后,不妨去嚼一嚼苦涩的野菜,也许对于生活的真味会有新的理解或者诠释。我以为。

篇6:故乡的野菜

深秋的一个周日上午,我和妻子回老家看望父母亲。妻子临时提议说:“山坡上的野菜好吃,天气也放晴了,不如我们去剜一些野菜带到学校去吃,好吗?”我说好啊,反正也无事,出去转转挺好的,就权当一次秋游好了。

于是,妻子和我,还有老母亲做向导,我们一起去了山坡。我背着挎篮在前面走,婆媳俩跟随在我身后,有说有笑的。

久雨初霁的故乡,天空格外的蓝。山坡上显得很空旷,没有了夏天的碧绿与浓荫。秋风吹过,落叶纷纷飘飞,如蝶似鸟,似乎在忙着传递秋的信息。漫山遍野的山菊花盛开了,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竞相媲美,绽放一朵朵甜美的笑脸。

此时,天高气爽,阳光朗照,我的心情也很爽快,很阳光。我回头征询,问妻子道:“我们要剜什么野菜啊?”她说:“只要苦麻菜和油菜。”我学韩国人说话,笑着用温顺的语气说:“是。为夫遵命。”

对于这两种野菜,以前也多有食用。也记得曾百度过,比较了解它们。苦麻菜,又名苦麦菜、山苦荬,为菊科植物,生于山地及荒野,每年春秋两季都可采摘。其味辛、苦,微寒,清热解毒,含有铁、钾、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营养丰富。虽然有点苦,但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则别有风味。鲜嫩的苦麻菜,去根洗净,放在锅里烧开水浸泡一下,然后用香油、大蒜泥、凉菜调料凉拌,即可食用,无不促进食欲。以它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神农本草经》说,“苦寒,主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据说还可把它晾干,炒制成茶叶泡水喝,或炒肉吃。油菜,是往年曾种植过油菜的地里自然散落的种子而零零星星生长出来的菜,也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它的医药价值也许没有苦麻菜高,但是将它制成酸菜炒着食用,的确比起苦麻菜好吃得多。可以炒菜吃,也可以用它来搅苞谷糊汤吃。这种野生油菜有一个特点,就是种过一次之后就不用种植,年年生长,满山遍岭。一般生长在熟地或二荒地里。民间传说昭君姑娘出塞前,曾采药,种下菜籽,并嘱“连发连发连年发”,所以野生油菜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怎么说,它们可都是农家饭桌上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乡村的美味佳肴,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故乡的野菜很多,远不止这两种。说起采摘野菜,就让我油然想起上个世界七十年代闹春荒的情景。那时候,我大概在上中学,家里有八口人,姊妹六个,仅靠父母在生产队里挣工分。自然人多粮少,就不得不忍饥挨饿了。每到春天,就会闹饥荒,揭不开锅。此时,母亲就引我们姊妹几个上坡采野菜或挖山药蛋、挖黄姜、挖洋姜充饥。记得我们曾采过茵陈蒿、蕨菜、马齿苋、水芹菜、刺芽菜、指甲菜、野蒜苗、蒲公英、山蘑菇、韭菜等野菜,或做菜,或搅野菜糊汤,或做成饼。有时秋天下过连阴雨后,也四处采集地皮子(或称地衣、地木耳)回来炒着吃。当然,今日之剜野菜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实在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今日是为了改换口味、调节生活、保健身体,更是为了居安思危、忆苦思甜不忘本。

我们三人并排搜索式向山上找野菜,从山脚下一直寻找到半山腰,可是所见的野菜并不多。母亲说不久前被人寻过了,我们就又去了另一面山坡。换了个地方,果真野菜多了。我们剜野菜的兴致随之提高,不到一个小时,我的挎篮就被野菜塞得满满的啦,背在身上感觉沉甸甸的。再看看母亲和妻子,她们带的塑料袋子也装得很满了。走到她们跟前,我说:“已经剜得不少了,打道回府吧。”我们就此收兵回家。

回到家里,泡杯茶喝。稍事休息之后,母亲说她开始做午饭,饭后再烧开水烫野菜。我和太太就赶紧下河去洗野菜,因为下午我们还要赶回单位去上班呢。

故乡的小河哗哗哗地流淌着,依然唱着欢快的山歌,似乎在欢迎我们这两位远方归来的游子。河水还是那样清亮迷人,一尾尾小鱼纷纷来到我们身边,不停地与我们打招呼,做着种.种亲昵的举动。

篇7: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

春天来了,人们到家乡游玩,多喜欢去山庄野外就餐。青山秀水悦人心性,那刚吐芽还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野菜,更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走进山间的草棚架下,尚未靠近饭桌,闻到野菜那诱人的清香,心早已醉了,不用什么佐料,从山间小溪流淌的清水里洗一下,放入口中,整个身心都融入了田野,融入了大自然。

若有兴致,三朋五友,带上小铁铲、竹篮,踏青山坡,呼吸着温煦的阳光里乡村田野所特有的气息,哼唱着欢快的《乡间小路》,一会儿,竹篮就满了野菜。故乡就是故乡,融入这春风、阳光、青山、野菜的画卷里,曾经埋藏着的遥远的乡村记忆和思念便都鲜活了起来。

故乡的野菜象童年那优美的歌声,一串一串。荠菜、苦菜、菇渣菜、人兴菜、灰菜、山韭菜、苜蓿、马踏菜、蓬毛衣…...许多、许多。以上均为我所食过,挂漏必多。荠菜是最早上饭桌的。童年时,记得,春风刚起,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季节,我们抖擞精神,提了篮子,带上铁铲,来到山坡、田边。走近了,会惊喜地发现,还枯黄的荒草里已掺杂了青青的荠菜。它们那单薄的身躯,正冒了微寒的东风,拥挤着、嘻闹着赶春来了。于是,大家你呼我唤、热热闹闹地涌上前去,弯腰挖采。那情景,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如昨。

荠菜,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具有朴实、生命力强的品格。田边、地头、蒿草丛里,它都能顽强的生长,它从不占好的土地,那些贫瘠、不为人看中的荒地野坡才是它的去处。一点阳光,一滴水份,一缕春风就足可以生存。有时你带土刨出一颗,根茎上的土竟是粉末一样干细,它却还是青翠着。我不知道它是靠什么汲取营养赖以生存,是日月之精华?或是大地之灵气?荠菜性凉,味甘美,做出菜来微辣、清香爽口。家乡的`做法一般是将荠菜清洗干净,去掉根部,调入蛋清和面粉、精盐、放油煎荠菜饼,这样煎来不失原味,又当饭菜。炸荠菜、凉拌荠菜则是下酒的佳肴。家乡人用来包荠菜水饺更是上乘的吃法。吃惯了白菜、芸豆、萝卜等家菜水饺,若能吃上一顿荠菜水饺,那真是你的福气。辞海上介绍,荠菜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类营养成分,有凉血止血的功能,近用治肾炎、乳糜尿等。多食,不仅让你细致地领略了野味,更有其药用价值。

几乎与荠菜同时返青的是苦菜,童年时,看电影《苦菜花》,听那首“苦菜花开遍地黄,受苦人何时得解放”的电影插曲,从大人们那里懂得了旧社会受苦人的日子似苦菜一般苦。幼小的心灵上对这普通的野菜便生了几分厌恶感。后来,随了年龄的增长,父辈们告诉我,春天易上火,吃苦菜可清火。有时害牙疼,便去屋后山坡上采些来吃,对它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读的书多了,方知原来它还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尔雅云:“荼,苦菜也。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叶似苦菊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它一般春夏间开花,全部为黄色舌状花。我国各地普遍野生。食用,一般是清洗干净,带根清沾甜酱。初尝,微苦,沾了甜酱入口咀嚼,那滋味,口中有若含了薄荷的清香,提神爽口。

人兴菜、灰菜、蓬毛衣、菇渣菜,要来的迟一些,这四类野菜,一般用麻汁、大蒜,放盐、味精作凉菜拼盘,可谓色香味具佳。人兴菜、灰菜也可做炒菜和用作家乡人常吃的小豆腐,先将豆粉用醋点浆成小豆腐,再用葱、姜炝锅,放入野菜,吃来特别清鲜。

故乡的野菜很多,吃法亦不同,如果你吃厌了油腻荤腥,不妨到我的家乡,来一趟绿色饮食之旅。

篇8:优美散文《故乡》

优美散文《故乡》

品味一份人世间的优美,创造一份属于自我心灵的悸动。

绿,源自我心灵深处的一份唯美;绿,源自令我眼球深锁的奇迹;绿,源自那无穷自然昌盛的生命力;绿,也源自我那最幼小心灵记忆深处的回忆;我那深怀的,我那给我最大力量的,给我最先思维色彩的人间第一站,我的故乡。

万物总是红尘起,千姿浮乱总是情。回忆总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怀,回忆又总是让人有着复杂的情感,一份心灵深处的悸动让我深深的留恋,爱,可能不尽其言,痴迷,可能过度夸张,一份来自我我内心不断地回忆与牵挂是我最大的倾注,梦里儿时捕鱼戏水,寻洞掏虾,看见那红彤彤的大虾,就连被夹着的小手也忘记的占时的疼痛,只是随后那蹦蹦跳跳,甩着手的动作给人很滑稽的色彩,周围的伙伴也不禁哗然一片。

故乡给不大的我很深的回忆,纵然几年的离去,现在的归来,看着我的周围,总是有着很深的思索,变化,变化,一切都变了,可以说一切都在发展,然而跟着心底的那一声声低喃,一声声的呼唤,我的虾洞不见了,我的那捕鱼的河里已经长满了水草,那深深的竹林在无尽的夜里已经无影无踪,我的朋友呢?左右瞧去,只有那源源不断的绿色依旧始然,高昂的树木,依旧直指那邃灭无际的苍穹,低芸芸麦芽儿,嚣张的占满整个铺张的大地,乘着微微的小风,舞动出沙沙的响动,千里同奏,万里同音,声声无际,生生不息。

曲径的小路,幽幽的伸向远方,青青的草儿包围着那光秃秃的零星有点绿色的路面,时不时冲到路面的草儿也在人们无声的'脚步下,坚强的反抗,一步一个根系。那砖块交接的墙缝里,还时不时的拥挤出一棵棵绿色的声影,那水泥浇筑的墙边,还顽强的呈现出小面积的神迹,有时你还能看见那屋檐上顶风的草儿,晃荡着瘦弱的身躯,在宣誓。

蓝天绿地,偶尔云烟嬉戏,轻松的空气,微微薄薄的荡漾着绿野的气息,那田边的尽头,略略的有着移动的身影,看似杂乱的绿野丛里,时不时波澜展叶的飞起只只不知名的鸟儿,平白的点缀着这份奇妙的生命的画卷。

离尘昨夜雨,今朝花艳眉,乡间冷瑟瑟,草木皆是非,往日的宁静在这时更加的展现,鸡鸣几家音,犬吠几家行,时不时人们偶尔的交谈都能传出很远,清晰的空气,靡靡的醉人,丝丝的冷意,让你不自禁的打个冷颤,皑皑的炊烟,盘旋着多姿的形态,醉入蓝天,恍如幻世迷魂,美无言疑。

故乡的情调充满着静的味道又不失生的气息,徜徉着静谧的温暖,荡漾着憧憬的轮盘,徘徊着绿色的弥漫,心,可动,情,可倾。

篇9:春天散文:故乡的野菜作文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

春天散文:故乡的野菜作文

故乡的野菜作文

回故乡优美散文

故乡小街优美散文

看野菜散文

吃野菜散文

故乡的月优美散文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

情系野菜征文散文

又是一年野菜香散文

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整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