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好哈干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共含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哈干活”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

篇1: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

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

小时候,由于两岁时得了支气管炎,身体很弱,一到冬天,感冒了必定多日不愈,咳嗽气喘,晚上有时甚至憋得只能在被窝里跪着睡觉。记得听母亲说过,有一次我犯了病,村里绰号叫“大鼻子”的赤脚医生来给我打吊针,不知是因为我小时很胖还是他技术不过关,一家人按着哭闹的我扎针,一个时辰愣是没扎上,父亲不忍看我像哭没了气儿一样,含着泪说:“算了,别打了,孩子要哭死了!”一家人看着我连哭带喘,憋得只剩了一口气儿,以为我没救了,没想到过了一晚上,命大的我又缓过来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抵抗力越来越强,有一年又服了村里一名中医的几副草药,我的支气管炎算彻底治愈。

上小学时,因为体弱,体育课我都上不了,平时姐姐也不愿带我出去玩,她老嫌我走路不跟趟儿。可是就在升入初中后那年,我吃饭老像吃不饱,觉得吃什么都香,我觉得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有劲儿。我喜欢跳,喜欢跑,一口气踢好多毽子,我长大了,成了一名中学生。但功课也随着多起来,我每天放了学跑回家匆匆吃饭,父亲经常笑我吃饭打冲锋。那时没有水果吃,我摸上一个生地瓜一路啃着,时不时地跳起来伸手去够路边树上的叶子。

那时晚上经常停电,我们在教室里点起蜡烛上自习课,我是通校生,下了晚自习要回家睡觉。学校在村子的最东头,我们牛头镇是拥有八九千人的大庄,从学校回到我的位于村中心的家是有一大段距离的。那时住在我家附近的小伙伴——玲子、小军等都辍学了,下了晚自习,我要独自一人在黑暗里回家。随着很多同学走过东西大街一段路,回家必须要通过一条窄窄的胡同巷子,记得小时候那些小胡同又窄又长,我从小也是胆小怕黑的孩子,因为小时候常听到一些鬼怪故事,虽然通过上学也知道那只是迷信,传说。但天一黑下来,各种假想总是充溢我的脑海;又因我必要走过的那条幽深的小巷,有几家院落早已无人居住,非常破败,矮矮的土墙内杂草丛生,树木阴森,每次经过都令我毛骨悚然。所以,我从大街上走到那小巷口,和其他同学就要分道扬镳了,我马上做好冲刺的架势,一进巷子就一路飞奔。这时我的背后飒飒生风,好像真的有什么东西在我身后追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最后我喘着粗气猛地推开我家屋门,只觉得后面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稍晚了就会被他揪住。看到喘着粗气的我,母亲总会笑我“你看你跑得这样急咋?有啥呀!害怕是自吓自!”我也知道我后面啥也没有,可是我还是怕黑,怕在黑暗里穿过那条幽深的小巷,这种自吓自一直伴我到成年,甚至到有了儿子依然怕黑。

后来,我考上重点高中了,不再在黑夜里跑过那条小巷;再后来,我工作到他乡,结婚生子。

现在,我已不记得童年的那条小巷是何时踪迹全无的,以前的老房子早就没了踪影,村子里也重新进行了规划,小时候的老邻居也都已在别处划了宅基地,现在的邻居们是从别处搬来的'。村里大街小巷都已硬化了路面,干净整洁,晚上路灯明亮,那条黑暗的小巷只有在我的记忆中去找寻了。可是人到中年的我,依然保留着小跑的习惯。在校园里有了急着要做的事情,我小跑起来,为了早点避开室外的寒风,我小跑起来;早上起床后我也经常去操场跑几圈活动一下身体。我喜欢我轻盈的身体带动我的双腿,辗转在流转的生命时光里。但是就因为这动不动地小跑,却也曾让我吃了一个苦头。

前几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装饰好了,周末假期便常去那里住,为的是换换环境和心情。我很喜欢我的新居和周围的环境,不远处就是弥河和市文化中心,周末晚上常去文化中心看群众大舞台节目。有一次,住在附近的同事打电话要去我家玩,我和老公正好刚在文化中心看完演出,觉得时候不早,人家在等着,我马上一路小跑起来。怎奈出了文化大厅,广场上的地形我并不熟悉,那一片区域没有灯,我只管跑着,根本没想地面到地平整不平整。忽然脚下一崴,隐约听到自己的脚踝嘎巴一下,立刻一阵疼痛袭来,我已不能走路了。无奈,老公只好背我回家,同事见了我们,看到我的脚已经肿得很大,让我们立刻去医院。到医院拍了片子,已经是属于骨折了,好在只是骨裂,打了石膏,在家躺了两个多月。

在家疗伤的日子,漫长而孤独,老公上班工作繁忙,每天我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打着石膏的沉重的右脚,心里忽然就有了一种落寞的苍凉。对镜自照,虽然我的笑容里依然残留着青春的影子,但毕竟眼角的细纹和鬓发里隐藏的那几根白发告诉我,我已不再是那个飞奔在故乡小巷里的少年。

我努力做着各种康复训练,几个月后,我终于又慢慢踢起了毽子,渐渐地,虽然生活中我有时还会不自觉地小跑起来,但是我不会再冲动鲁莽,这次意外给了我深刻的教训,生活中我多了一份谨慎,一份从容和淡定。对于黑暗,我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恐惧,我会在沉静的暗夜里,静默地回忆起少年的许多时光,也许某一天我还会做一个梦,梦里的我青春年少,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里。

篇2:童年故乡的秋优美散文

童年故乡的秋优美散文

立秋以后就是故乡的秋天了,“立了秋,北风溜”,天气果真变得秋高气爽了。

但此时故乡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树叶变成深绿了,田野里的庄稼仍然绿油油的,院落边的篱笆上的扁豆花开得一串串的,紫红色的,淡黄色的,仍旧开得那么艳。

秋雨多了起来,不像春雨那样柔情,来得猛,来得快,下得大。顺着低矮的草檐流下的雨水都连成了线。院子里,大街上,都满满是浑浊的水,雨点在水面上砸起了一个个的小水泡。此时听村外的田野里,只有雨打庄稼的沙沙声,除此之外,没有一点别的动静。一片片浓绿在白色的雨雾中变得淡了,俨然一幅巨大的水彩画画在了茫茫的雨幕上。

待蝉声消失了的时候,金黄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并染尽了整个田野。故乡的`颜色也渐渐地变成金黄色了,只是那篱笆上的扁豆花少了许多,而扁豆荚却更紫更红了。

玉米、大豆、地瓜都到了收获的季节,大人小孩们都在田地里或生产队的场院里了。

我们这些孩子当时是放秋假的。我们也不会闲着,帮生产队到田里拾庄稼,有时也会带上工具帮大人一把呢。

秋天的夜晚,最有趣的就是随大人晚上去“看坡”了。秋天的夜是比较长的,收获了庄稼还没来得及运回的时候,村里就要派人到地里去守望。漆黑的夜晚,一堆堆的庄稼,在夜幕下,像一座座的小山似的。如果赶上月夜,你还可以好好地欣赏一下秋月呢。

在临时用玉米秸搭起的小窝棚内,在马灯下,听大人们说笑,让他们讲古。饿了,就在棚外用锨挖一个灶台一样式的坑,点上柴火,将刚刚收获的地瓜、玉米、大豆放入,不大一会儿,便香飘四野了。

秋天的街上,晒满玉米皮,光脚踏在上面,软软的,暖暖的。在这稍微发凉的季节里,感觉特别舒服。

场院里,晒好了的粮食分成许多堆,每堆上都放有写着户主的名字的封儿,就等各家来领了。往家运粮的大人们,脸上好似开了花,整天笑嘻嘻的,他们在分享着自己劳动的成果。

收割后的田野里,没有一点的绿意,黄黄的,我们这群孩子便跟在大人的后面,顺风点火,火借风势,瞬间,形成一条条火龙,火舌舔着天空,发出呼呼的声响,故乡谓之“点坡火”。随之,耕地、耙地声接踵而来。在骡马的嘶叫声中,褐色的泥土被翻了起来,你可以随处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用不了多久,细细的麦苗穿着嫩绿色的衣裳来回报这个世界了。

篇3:在冬日的阳光里奔跑的优美散文

在冬日的阳光里奔跑的优美散文

江城的寒冬是如何开始的?

不是飘飘洒洒、悠闲慵懒的飞雪,而是牵强的秋风裹带着满树梧桐叶奔逃过后的突兀;不是愁云惨淡、黑云压城的悲戚,而是明媚绽放,穿破阴霾的一米阳光;不是行走于戈壁荒漠跋涉者孤独的脚印,而是雁南飞去,结伴并肩轻快的掠影。

江城的寒冬,从阳光开始。

阳光里奔跑着的江城,丢掉沉重,奔向明媚。

在江城。如果可以,我想骑着我十七岁的单车,飞遍它每一个神秘的角落,即使落英缤纷,没有红霞万里,没有漫天雪景。如果可以,我会轻轻寻觅法国梧桐上是否拥有那么一片倔强的叶子,不肯归根,依冬傍着枝干伸向阳光,眼里满是对春的.憧憬。如果可以,我愿满怀期待地奔向某地,握一束风,采一片云,将她装扮成熟悉的样子,见证我的成长。如果可以,我与江城,会一起奔跑,不再盲目。

在冬日。你我独坐黄昏,纵是在流光中,也不让心跟着流光漂泊。闲时,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碌时,便有纵横四海,天南地北的豪气。哪怕一阵寒风,一袭冷雨,一场暴雪遮蔽眼前的阳光,抹去前方的征途,也风雨兼程,哭也安好,笑也安好,直到晴天。

在阳光里,我可以坐在城外的高树上,看静静的河水淌过冬天的臂弯,揽起几许残余的冰寒。手捧冬日最后一朵无名的小花,淡淡唱一曲四季的挽歌。“生命的历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些似曾相识的童年的身影,少年的轻狂,青春的短歌,暖暖地扑入人怀,满袖清香。即便此刻悲愁离泣,也细数美好,静听风吟。阳光,是江城永不倦怠的赐予。

江城,和我一起奔跑。跑入下一个四季轮回,下一个物换星移。待到来年此时,再伸出手,感触岁月的痕迹,继续前行。

江城的下一个寒冬将如何开始?轰轰烈烈?静默无声?但它的结束定会踩着阳光的尾巴。不是徘徊,不是慵懒,而是奔跑,奔跑,奔跑!

那条小巷优美散文

回故乡优美散文

故乡小街优美散文

童年经典优美散文

故乡的野菜优美散文

故乡的月优美散文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

情结小巷散文

春在故乡荡漾散文

故乡的童年回忆散文:童年的大洼

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合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奔跑在故乡童年的小巷的优美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