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略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思想(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商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略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思想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比较分析,认为传统的技术创新的思想存在着缺陷,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思想.
作 者:范旭 曲用心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0 刊 名:科学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年,卷(期): 19(3) 分类号:F124.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与北京市技术创新
首都经济概念要求北京市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快速发展,进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亚于传统产业.文章在探讨北京市技术创新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治理与发展对策,从而实现北京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 者:王海谰 作者单位:首钢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化经营研究所,北京,100088 刊 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F124.3 F127 关键词:北京 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环境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采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识增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文章立足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新审视传统技术创新观,正视、克服其生态缺陷,树立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观,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 者:何小英 彭福扬 杨慧春 HE Xiao-ying PENG Fu-yang YANG Hui-chun 作者单位:何小英,HE Xiao-ying(湖南大学,人文社科系,湖南,长沙,410001)彭福扬,PENG Fu-yang(湖南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
杨慧春,YANG Hui-chun(南华大学图书馆馆员)
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1)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企业和政府的重视。本文对生态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各自做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生态技术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经历了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阶段。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由于忽视了社会体制、政治制度、文化等因素,造成发展的困境;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则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则代表了当前人类对发展问题最深入的思考,属于发展的生态观,突出人类与自然、前人发展和后人发展之间的协调,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
随着全球性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凸现和加剧,企业要谋求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生态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源于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报告。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可持续性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轨迹与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当今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群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它国家(或其它地区、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它强调的是人类必须在“利他”的前提下谋求“自利”,以确保代际的公平和代内的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利他”作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是相通的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取决于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而融生态与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生态技术创新,则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来考虑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生态技术创新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它主张以“可持续性”作为其基本准则,并取代“经济人假设”,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技术创新中过分强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缺陷,而且突破了传统技术创新“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框架,它注重优化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即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2技术创新新观念:生态技术创新
“创新”概念最早是在19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使用的一词。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实现工业新的组织等内容。后来,索罗提出了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根源和后阶段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内涵、过程、动力机制和运作模式等等,从而使创新理论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支是新熊彼特主义,即技术创新学派;另一支是制度创新理论,即新制度学派。
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学向传统技术创新渗透的一种新型的创新系统,是在建立新的企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中,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生态技术创新在内涵上,实际上是融合了新熊彼特主义、制度创新理论和生态学的观点。它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在企业生产系统中引入
[1] [2] [3]
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市场和企业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问题,并从制度创新、企业绿色创新和系统创新三方面提出几点对策,以期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作 者:方征 Fang zheng 作者单位:湘谭大学,国际贸易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刊 名: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年,卷(期): 4(3) 分类号:F124.3 关键词:绿色 技术创新 制度 企业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与茶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本文阐明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分析了茶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WT0背景下中国茶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以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中国茶业可持续发腱.
作 者:谢尔梅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茶叶科学技术 英文刊名: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F3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 茶业 可持续发展《管子》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人提出的概念,但可持续发展观古已有之,《管子》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和多业并举、兴修水利和防范水患、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等思想,都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
作 者:曹俊杰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ZI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B2 关键词:管子 可持续发展 资源 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旅游业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被推向市场,在全国形成了新的旅游热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与此同时景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趋严重.在目前的状况下,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成了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从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所包含的自然观前提,还是从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发展方式来看,生态旅游本身并不会导致生态破坏,它恰恰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种方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 者:丁晓蕾 Ding Xiaolei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刊 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F59 关键词:生态旅游 可持续 生态平等 生态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构建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论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驾驭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而任意支配、改造自然界,否则必然会被自然界“报复”;必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此必须变革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旧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 者:卜范达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30(1) 分类号:A811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人 自然 社会 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论文
★ 技术创新工作计划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技术创新能手材料
★ 技术创新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