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焚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中的心灵交融(共含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焚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篇1: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呢?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下简称课堂心理辅导),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课堂心理辅导的关注点   课堂心理辅导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活动。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材料表明,不少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是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一部分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造成的(有人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问题)。可见要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健康的教师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如何关注师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活动?如何让教师积极的人格力量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需要认识、理解和建构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动机、态度、价值信念,以及人际互动环境等。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领域,它既能够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又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   课堂心理辅导的实施重点   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师生积极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注重人文关怀,从生命的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从这点出发,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有: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学习观和积极的人性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和谐的课堂文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等等。   在上述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中,我以为有四项尤为重要。   读懂“天生我才必有用”   积极的人性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童年是生命旅程的开始,而不是比赛的终点。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和辅导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包括自我意识、动机、情感与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有心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这是过去的课堂教学经常忽视的领域。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紧密相联,构成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用割裂的眼光,把人的生命活动肢解得支离破碎。   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曾经对上海市72位校长和720名教师作过一次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学校学生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56%的校长和48%的教师认为是厌学。而只有5%的校长和10%的教师认为是违纪。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看有升学的压力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原因,从中观层面看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从微观层面看有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等。课堂中的动机激发主要针对后两种情况。   课堂学习动机激发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这点出发,我们提倡以内部动机激发为主、外部动机激发为辅。因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具有更为持久的激励作用。一般来说,我们的教师比较长于外部动机激发,而疏于内部动机激发。内在动力与信念,是有意义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取得体面的分数,而却丧失了求知的兴趣,试问这样的分数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四中最近在探索课堂中的动机激励,提出“共建自信于课堂”,笔者非常赞同,因为它不仅让学生自信,还让教师自信。在具体操作中,该校开展“表扬单”、“进步卡”活动,很受师生欢迎。学校要求教师填写的表扬单必须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抽象。有一位学生收到这样一张表扬单,“你每天做广播操总是很认真,动作到位,精神饱满,希望继续保持。”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让该生深受感动,他写道:“我十分吃惊,老师竟然连这点小事都看在眼里,这张表扬单是真真切切地在我手上,并不是说说而已,原来老师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我们……心里不知不觉涌上一股暖流。”教师通过写表扬单活动,发现了学生许多闪光点,教育观念也渐渐地得到改变。有位教师说,表扬单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不仅让学生变得自信起来,也让老师变得自信起来。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迅速变革的社会里,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善于学习的人会落伍。而有效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有一种误区,即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学习方式,以为倡导探究性学习,就可以不要接受式学习。事实上,基础教育的大部分课程是需要接受式学习,没有接受式学习,学生怎么能够传承几千年人类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反对的是被动的、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式学习,而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不外乎是通过学习获得两种知识经验,即间接知识经验和直接知识经验,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有意义接受式学习获得,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因此,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只会讲授的教师就将受到现代课堂的严峻挑战。   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本质上就是和谐的课堂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课堂里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其实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   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与情感的共鸣。尊重―真诚―理解,这是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也是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的基本原则。   学会倾听是掌握理解的一把钥匙。佐藤学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   学会倾听要求教师面对学生时,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心灵交融的课堂意义就在于,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   作者简介   吴增强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篇2: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呢?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下简称课堂心理辅导),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课堂心理辅导的关注点

课堂心理辅导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活动。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不断深入,许多材料表明,不少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是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一部分教师不当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为造成的(有人称之为师源性心理问题)。可见要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健康的教师人格。俄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

如何关注师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活动?如何让教师积极的人格力量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这就需要认识、理解和建构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情感、动机、态度、价值信念,以及人际互动环境等。这些问题恰恰是课堂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领域,它既能够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又能够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

课堂心理辅导的实施重点

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师生积极的心理和精神活动,注重人文关怀,从生命的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从这点出发,课堂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有: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学习观和积极的人性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多元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有序的课堂管理、和谐的课堂文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问题,等等。

在上述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中,我以为有四项尤为重要。

读懂“天生我才必有用”

积极的人性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童年是生命旅程的开始,而不是比赛的终点。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辅导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激发创造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包括自我意识、动机、情感与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有心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这是过去的课堂教学经常忽视的

[1] [2] [3]

篇3:心灵感受与交融散文

心灵感受与交融散文

闲暇无事随意在网上漫步,看到几篇关于情感和爱情的博文,遂有了一些零碎的思绪。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有情感做为基础的。随着这种情感的深入而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到底是保持着一种什么样的亲密程度和关系。

进入中年的人应该不象年少时渴望那些海誓山盟,激情如火的爱情,大都慢慢地觉得只有细水长流的情感,才有力量和时间抗衡,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才能有望并肩或携手走完人生的夕阳路。

一位朋友为我讲述了一对老夫妻在几十年夫妻生活中所经受过的磨难,其间经历了被错误的对待,剥夺其工作的权利,下放到农村,痛失爱子,走南闯北的多次搬迁等诸多磨难而不离不弃,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共同走到了幸福的晚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这则故事着实令我感动。相信这样的事例应该是非常普通的和微不足道的,在大千世界里也不会是少数,但是她确实让我感动,让我思考。是什么理念支撑他们能走到今天?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没有产生“私心杂念”吗?

本人感觉到这对老夫妻能够做到这一点应该是一种心的交融,双方已经把对方融入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相依为命,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心灵深处把对方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所以他们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艰难度日,跋涉于人生的低谷,走向幸福的晚年。

人与人的交往与交流是需要用心的,不要有意和无意的轻易去做伤害他人心灵的错事。

当两人四目相视什么都不用说,其实“心”在交谈,不管远隔万水千山,也能感受到在双方的心里都在挂念着对方。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双方已经在对方的心灵中占据了很高的位置,所谓的心照不宣,所谓的'心有灵犀,所谓的牵肠挂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他们之间可以没有山盟海誓,可以没有风花雪月的妆点,可以不用甜言蜜语,但她必然有着真实、宽容、理解和体谅,有着互相的支持、帮助与爱护。但是遗憾的是能够做到这些的又有多少人呢?

也许在北京香山静翠湖畔的依山亭,暖暖的阳光下各自读心爱的书;也许一上午没有几句话,但你能说“心”没有在交流么?人有时侯真的需要这种氛围,需要相互深层次的欣赏、理解、沟通。这样一来心灵才不会孤独。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生活的阅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有心灵距离和物理距离之区分的。物理距离近在咫尺的人也许心灵距离远隔千里万里,而心灵相近的人虽远隔千上万水也似近在眼前。

人与人的距离真的可以达到极至的程度,由此才明白为什么《廊桥遗梦》中的金。凯利要离弗兰西丝而去,却又终生惦念着她;为什么“失乐园”的主人公要以那一种方式走向生命的最高峰!

芸芸众生中的男男女女,如果有了心的交融,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种境界,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崎岖的人生道路不能跨越。

但是人们缺少和不倦追求的不正是这些吗!

篇4: 音乐是心灵的沉浸与交融散文

音乐是心灵的沉浸与交融散文

咖啡在音乐里开始热腾着,一支燃着的烟沉浸在音乐的讲述中,很钟情这样的方式与音乐的交流......十年?二十年?......?我已经记不清这样的交流始于什么时候,沉醉于这样的情境中,适于我。或许也不仅仅适于我......

音乐是我生命的伴侣,过去、现在、将来......乃至我最后终老。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是不是可以达成心里最为真切的感受,但我始终认为,平淡的日子里或者抑郁的空间中,一首首音乐在耳边响起的时候,心扉,自然被透彻起来,思绪,羽化般地飞抵辽远和向往的地方......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能够替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那娓娓道来般的音律,那一个个缓缓流淌而来的音符,与你进行着心灵的交流,那些纯粹的音色,在不断洗刷着你的心灵,让你沉浸,也让你心灵空间变得如此清澈。

动容着你心灵最为柔弱的部分时,音乐似流经孩子的小手攥起的拳头般的卵石,激起的一小朵一小朵浪花,前尘、过往、思念、怀念......都在这样的小浪花里重现了光影;低回曲折,舒缓高亢,仿佛你走过的路和正在行进的思想,音乐就这样携着心灵的思绪,助力你回顾什么憧憬着什么;

那些看似平常的过往,一经音乐的洗礼,就会翻涌起滔天的情绪,让你留恋不已或生成感动与愧疚......也许,徜徉在音乐之中,那些阴霾的日子会以抽丝剥茧的形式一点点地散去,留下阳光和蔚蓝的天色......

相对于交流的对象,一个人的空间里,那些呆板的摆设,也许会牵引着你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但,大多的时候,面对这些摆设,只是发呆,大脑空白;可是,音乐不同,音乐在我的思想里始终是灵动着,她与你的交流,会使你处于僵硬的思维一点点地舒活起来,宛然初春的那一轮暖阳,每一个太阳的分子温情地与坚冰对话,让那一处处坚硬,骨质疏松,逐渐释然,融成一泓清澈流动的春水;由是,我的思维也是随着音乐的照射,变得逐渐生动起来......

激活,我想音乐相对我来讲,是这样的。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语言,能像音乐这样,能让一个人在孤寂和沉静的时候敞开心扉,付诸真切的'告白,传递自省的声音;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予你潜能的开发,引领你一个明晰的方向。

因为音乐的陪伴,那些沉静的夜晚抑或风轻云淡的白日,在心灵的深处里衍生出的许多情愫,犹如暗夜闪烁着又在白日里隐去的星宿,撩开你的思绪,或沉湎或陷落......只要闲置了忙碌,只要摆脱了纷扰,音乐便自然地“浮出水面”,升格为闲情雅致,升格为心灵清新的洗礼......

夜色淌出来是时候,咖啡的热气逐渐散去,烟头的微光也淡了下来,此时音乐却依然安闲在安静里那么舒缓地流着,倾听你在咖啡里和串串的烟圈里述说的心事,然后,轻轻地絮语,告诉你一些什么,提醒你一些什么,俨然心灵相依的伴侣......

篇5: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

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

人类历史发展方向是走向共和共通的'世界.在当今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理性主义、超越主义、意志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谐主义、包容主义,应该彼此更好地组合,需要进一步沟通、了解和协力.而且,在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应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融合的、创造新文明的角色,这是中西文化研究、中西文化相互理解的最终目标.

作 者:成中英  作者单位: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美国,夏威夷,檀香山,1107信箱 刊 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4 关键词:全球化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文化交融  

篇6:初二历史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堂教案

初二历史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堂教案

【摘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下面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初二历史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案”。

课程标准:

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等基本史实,说出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简述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列举古代文明之间交往方式的类型,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亚历山大、马可。波罗的材料,讲述他们的故事。

分组讨论:暴力冲撞与和平往来,哪一种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通过讨论,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平交往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文明之间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典型事例的学习,认识各文明之间和平交往对文明扩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古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学生自习了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讨论暴力冲撞与和平往来哪种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先让学生阅读第五单元序言,再引入新的一课:

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二、新课:

(一)、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

本节学生自学。

(二)、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根据《古代亚欧国家》地图,学习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等内容,突出强调亚历山大所征服的埃及、巴比伦、波斯和印度都曾是东方文明古国,这必然会带来东西方两种文明的大碰撞。

再由学生讲演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

最后用希腊自然科学的发展、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科学成就来说明暴力冲撞之后的文明交往成果。

篇7: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交融与整合

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交融与整合

按照恩格斯和当代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划分和认识,可以把意识形态区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而可以多视角地观察和认识意识形态.同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多重性,是多种特性交融的产物.由于现代化的政治过程是民族国家不断强化和国家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因而国家意识形态也随之得到了强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强化,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它们提出了“爱国主义气”“现代化”、“科学”“民主”等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则和口号,但这些价值选择还未深入地内化到人们的价值和行为中去.理性的解读这一问题,为我们从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了依据.

作 者:李路曲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2004 26(4) 分类号:B036 关键词: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   现代化   整合  

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的交融与整合

心灵中的美作文

疫情中的课堂作文

地理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生活中的课堂作文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化”

心灵中的梦作文300字

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山谷中的谜底》的课堂教案设计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反思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合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课堂中的心灵交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