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瞿麦的栽培与加工技术(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甜面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瞿麦的栽培与加工技术
瞿麦别名野麦、十样景花、石柱花、竹节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丛生,直立.瞿麦适应性很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暖湿润环境,忌干旱和低洼积水.其无休眠期,可随采随播.播种后8~10天即可出苗.瞿麦有清热利尿、破血通淋之功能,为常用中药.全国均有分布,主产东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及山东等地.现介绍栽培技术如下.
作 者:滕雪梅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农业学校,134001 刊 名:北京农业 英文刊名:BEIJING AGRICULTURE 年,卷(期): “”(22) 分类号:S6 关键词:桔梗规范化栽培与加工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吉林等省.桔梗有肥大肉质根系,是我国常用根类中药,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之功效;延边朝鲜族加工的桔梗咸菜是著名小菜.
作 者:胡延生 董丽华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 刊 名:特种经济动植物 英文刊名: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年,卷(期):2009 12(11) 分类号:S5 关键词:木瓜栽培与管理技术
木瓜(Choe nomoles speciosa)蔷薇科木瓜属,落叶乔木、小乔木或灌木. 1 生长习性 木瓜树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不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栽植生长最好.木瓜树萌芽力和成枝力强,多以2a生枝条成花,2-3a生的粗壮短枝结果率较高.
作 者:鲁敬增 李铁军 LU Jing-zeng LI Tie-jun 作者单位:白河县林业局,陕西,白河,725800 刊 名:河北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S667.9 关键词:含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1、苗圃地土壤的选择与苗床制作 含笑的'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栽培含笑的泥土,须疏松通气,排水良好,肥沃且富含腐殖质.否则,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根部腐烂,甚至发病死亡.
作 者:高峰 作者单位: 刊 名:农村实用技术 英文刊名:NONGCUN SHIYONG JISHU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S6 关键词:灰毡毛忍冬金银花的栽培加工技术
介绍灰毡毛忍冬金银花的'特征特性、种苗培育、基地建设、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技术等.
作 者:邹苏秀 龙福东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县中和镇农业服务中心,409900 刊 名:南方农业 英文刊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年,卷(期): 04(3) 分类号:S5 关键词:灰毡毛金银花 栽培 加工 技术一品红栽培管理技术
一品红常用于盆栽观赏或作切花材料,根据一品红生态习性,介绍了其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作 者:胡军荣 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006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685.23 关键词:一品红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繁殖方法 栽培管理一、 田间管理:
1、大蒜根系属肉质根,特别喜欢土壤潮湿,点种后需先浇1水,出苗后再浇1水,长出第1片叶子后,细致划锄土壤,进行蹲苗,促进根系生长。地表显露干土时,再次划锄,锄后浇水,这样反复进行,并要逐渐增大浇水量,追施第2次肥。
二、 蒜苔生长期管理:蒜苔露尾时,是大蒜需肥需水临界期,此期要肥大水勤,一般5~6天浇水1次,每2次水追施1次肥,每亩可追施复合肥15~20千克,共追肥2次。蒜薹采收前3~5天停止浇水,使植株稍现枯萎,以使“口松”易菜薹。
三、 蒜头生长期管理:菜薹后立即浇水1次,并亩施高氮复合肥15~20千克,以满足蒜头膨大对养分的需要。以后4~5天浇1次水,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使蒜头组织老熟,提高其耐贮性
四、 采收:
1.采收蒜苔。采收蒜苔的,以蒜苔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即可采收。最好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
2.收蒜头。收蒜苔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
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
五、病虫害防治:
1、 大蒜叶枯病:大蒜生长期及时清除被害叶,收蒜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严禁将残株落叶随意遗弃;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每隔5天喷1次,连喷3~4次,效果良好。
2、大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交替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 大蒜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 大蒜锈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大蒜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 红蜘蛛:发现为害,及时用50%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喷杀。
--摘自徽祥记瓜蒌网
天柱山野瓜蒌籽瓜蒌苗吊瓜 瓜蒌种植技术 野葫芦籽子 安徽徽祥记瓜蒌培育部
概述:瓜篓全株都能药入药,其果实中药材名全瓜篓,果壳中药材名瓜篓皮,种子中药材名瓜篓仁,根中药材名天花粉,均为常用中药材。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江苏等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
形态:瓜篓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蔓最长可达10米。块根粗壮肥厚,肉质,长圆柱状,茎多分枝。瓠果,宽椭圆形或近球形。种子多数,扁平,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1、选地整地:瓜篓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瓜篓是深根作物,能深入土中1-1.5米,故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低洼地不宜种植。
在选好的地块中,按株行距1米×1米的距离,挖30×30厘米的种植穴,每穴施0.1-0.2公斤左右的复合肥,深翻,使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
2、栽种:在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8 度以上时,开始栽种。方法是用瓜篓母根截成7-8厘米的段,按株行距1米×1米栽种,穴深6-8厘米,放入截好的根段/覆土,浇足水即可。
3、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当瓜篓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催苗,加强浇水、追肥。重点是追施氮肥,增加养分。每株穴施30克尿素。方法是在距瓜篓苗20-25厘米处,开5-8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撒在沟内或穴施,后填好压实,效果最好。要视商情浇水。
去分蘖定苗:在瓜篓苗长到20-25厘米时,要及时将较弱的芽苗除掉,每株保留2个芽苗即可。
中耕除草: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以免杂草与瓜篓苗争夺营养。
4、花期管理:
施肥:瓜篓进入花期后,应重点补充磷钾肥,以穴施三料复合肥为好。也采取环形沟施肥方法,每株30-50克。
打尖:花期当瓜篓茎蔓长到1.5米左右,要及时摘除茎蔓的顶尖,可充分提高坐果率。
浇水:一般根据土壤商情进行浇水。
人工授粉:为提高坐果率,可以采取人工授粉方法。在无风的上午8-9点,用毛笔蘸
取雄花花粉,逐朵涂在雌花的花柱上。增加坐果率。
果期管理:果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落果、烂果。
防止落果:瓜篓后期养分不足容易形成落果,要在这一时期,及时追肥。要增磷、补钾、控氮。以适量穴施磷钾肥为宜。如果茎蔓过密、过细,不仅影响通风透光,且坐果能力差。管理方法是:及时摘除过密的细弱分枝及腋芽,将茎蔓的所有顶尖摘除。
防止积水:瓜篓的果期在雨季,因此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不形成沤泡果实现象
5、采收;
瓜篓一般在霜降前后成熟。在瓜篓果皮开始泛黄和有白霜时即可采收。由于瓜篓的成熟时间不一致,应采取分期分批的采收方法。
主要技术指标
密度:每亩种植450-600株
亩产量:亩产鲜果第1年800-1000公斤,第2-5年1500-2000公斤。
种植年限:5年
折干率:鲜果的折干率为15%-20%
出籽率:干果的出籽率为36%-41%
种子千粒重:250-280克
出仁率:55%
单果种子数:152粒 果实直径:9乘10.5厘米
单果鲜重:450克
★ 机械加工技术简历
★ 大蒜食品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