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aaaaaa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共含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aaaaa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篇1:《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减法》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

“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活动,极具开放性。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数学故事,针对数学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并说明含义。这样一道题变成了一组题,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现象的思维弱点,使不同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从质上有了一次飞跃,养成了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篇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说课稿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4、教具、学具准备:玉米卡片、口算卡片、小棒等。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

1、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2、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又拿给小明2瓶,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先摆8根,再摆2捆。

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

[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两题的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

2.做第43页的第6题。

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自己起来说一说)

篇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1、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2—33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把这些计算与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组成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小猴摘桃(摘了三筐桃子,每筐有10个,旁边又放了4个桃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1、筐里有30个桃子,筐外有4个桃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一共有34个桃子,筐里放了30个桃子,问筐外有多少个桃子?3、一共有34个桃子,旁边放了4个桃子,问筐里有多少个桃子?)然后教师选择30+4和34—30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然后结合这两道算式向学生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告诉学生每个小朋友都有名字,当然我们数学中的算式也有它的名字,你们想和它交朋友的话,就一定要记住它的名字。让学生了解:相加的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里是第一次出现,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可,在今后的的学习中注意经常使用,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求不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4=34和34—4=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4就是把3筐桃,每筐10个,和筐外的4个桃合起来,也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合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2、还可能出现列竖式的算法,对于这种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扬,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的组成上来)。再让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借助学具,有的不是从数的组成的角度说计算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启发学生结合图意从数的组成角度来解释。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试一试”中的两道题,培养他们的迁移学习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把认知的过程还给学生,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要讲究练习方式,讲究实效。例如:本节课采用看图写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这些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系中提高了计算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做练习时不枯燥乏味,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爱玩游戏的性格,每道练习都创设了一些情境来吸引小朋友,有的是小游戏,有的是比赛,有的是帮助别人等等,让学生在玩中解决了练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十位这个数位的理解,同时也为练习第二题打下了基础。第二题我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跳舞大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参赛的小兔子有多少,从而很快的解决问题。第五题我创设了大家来比一比,看谁是算题小博士,激起了学生竞争的兴趣。第六题我创设了闯关和他做朋友的情境,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计算当中,解决问题。第七题我创设了帮帮小熊和小猴,激发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4: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铺孕伏【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填空:

(1)40是(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 ②5+8=

③9-4= ④15-7=

⑤8+9= ⑥15-6=

⑦14-6= ⑧4+6=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能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教师边口述边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出现课题.) 下载

篇5: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45-5=?说一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组成的,也就是4个十和5个一,减去5就是去掉5个一,还剩4捆,就是剩下4个十,也就是40.所以 45-5=40.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45是4个十和5个一,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还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学生试算   63-3  (板书:  63-3=)

引导学生说出:63是6个十和3个一,63-3就是从6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3个一,还剩6个十,也就是60,所以 63-3=60(板书“60”)

(4)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2小题.让学生看书摆小棒填书,启发学生说出想法.

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想一想: 5+40=□,应该怎样计算?

(1)可以启发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引导学生明确:

5+40表示5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得45.与例9:“40+5”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反馈练习:

①试算 2+50,并叙述计算方法.

②自己编几道同类加法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

(三)全课小结

让学生结合例9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随堂练习【继续演示课件“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下载

1.填空:

2. 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3.看图写算式:

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6题.

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80+6=

板书设计

篇6:数学教案-整十数加一位数 相应的减法

(1)用小棒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摆出4捆小棒,明确:它们代表4个十.(板书:4个十)

再摆出5根小棒,明确:5根小棒代表5个一.(板书:5个一)

请同学们把两部分汇到一起,讨论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导学生明确: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个十是40         (板书:“40”)

5个一是5          (板书:“5”)

教师讲述: 40加5(边口述边板书上“+”)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所以 40+5=45   (板书:“45”)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40+5的计算方法.

把40看成4个十,5看成5个一

40+5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

所以  40+5=45

(3)教师出示:60+3

引导学生思考用小棒怎样表示,学生叙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把60看成6个十,3看成3个一

60+3就是把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63

所以   60+3=63

(4)反馈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1小题(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摆小棒).

明确:5捆小棒是5个十,也就是506根小棒是6个一也就是6,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56

列成算式是:50 + 6=56(填书)

②让学生边说算法边计算出结果.

30+4= 20+8= 50+2=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2020年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范本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