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meady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共含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mead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篇1: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9~15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看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进一步巩固学过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第14题的问题或条件的'纸条。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板书)

二、巩固基本方法。

1、  做练习第9题。

小结口算时可以按哪道题推算。

2、  加法和减法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400+200    70+50    +400  700-300    130-50    2400-2000

4000+2000  700+500  500+3000  7000-3000  1300-500  2400-400

三、综合练习

1、口算练习二第11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2、列式计算。

(1)       出示第12题,说明要求。

(2)       左图左边一部分表示多少?右边一部分呢?要求什么?

(3)       指名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4)       问:为什么用加法算?

右图教法同左图。

指出:线段图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看线段图列式时,先要看清条件和问题,再想要用什么方法解答,然后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四、练习应用题。

1、出示第14题。

(1)       让学生读条件。

(2)       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那些能求的问题?

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解答或不解答)。

2、做练习二第15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组织各组在班内交流,其中第(2)题应让学生明白,前三种商品任选两种都行,要买电脑,就只能买收音机。

一、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0、13题。

篇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的灵活性.

3.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篇3: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5、例6,练习二第5~8题。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培养学生思考、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4个十是多少?150是多少个十?1400是多少个百?

2、口算,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600+300              70+80        300+60

6000+3000            700+800      3000+600

3、  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例5。

问:900-300可以怎样算?(板书9个百减3个百得6个百)就是几百?

谁再来说一说,算900-300是怎样想的?

(2)那么,9000-3000可以怎样算出得数?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指出:整百数减整百数、整千数减整千数可以想几个百减几个百是几个百,就得几个百;几个千减几个千是几个千,就得几个千;也可以按几减几得几来算几百减几百和几千减几千。

2、教学例6。

(1)出示例6。

提问:150是多少个十?

让学生讨论:150-70要怎样想,得数是多少?

指名说说,师配合板书。

(2)请大家自己算一算1400-900得多少?填在书上。说说你的想法,可以讲给你的同桌听。

(3)小结:算一百几十减几十时,要怎样想?一千几百减几百呢?

4、  教学“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然后说一说想的过程。

3、做“想想算算”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大会,集体订正。

4、口算

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算练习二第5题。

5、做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分组算,说说可以按几减几口算。

6、口算下面各题。

400+300       700+600     300+60

4000+3000     800+400     3000+600

700-300       1300-600     360-60

7000-3000     1200-800     3600-3000

提问,指出。

7、口算练习二第7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7、8题。

篇4: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案示例

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的灵活性.

3.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演示课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1)13个十是多少?

(2)25个百是多少?

(3)5个千呢?

(4)80里面有(    )个十.

2.简答题.

700里面有(    )个百.

130里面有(    )个十.

4000里面有(    )个千.

二、进行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一)学习例3.

1.出示①400+300=

思考:口算这道题可以怎么想?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解法:

A.400是4个百,300是3个百,4个百加上3个百是7个百就是700.

B.400加300等于几,因为4加3得7,所以400+300最后等于700.

C.用笔算的方法,从个位加起,最后得700.

教师板书:400+300=700

想:4个百加3个百是7个百.

2.出示(2)700-300=400.

学生发言.可能会出现多种做法,教师均要给予肯定,特别要肯定这种想法:因400+300=700,所以700-300=400.

3.出示(3) +6000=

小组讨论.出现几种方法后,说出计算结果.

4.出示(4)9000-4000=

学生推理出:9个千减去4个千等于5个千

(二)学习例4

1.出示例4 200+30=

230-30=

230-200=

学生可自由选择一道题向大家介绍快速口算的方法.

2.学生汇报:

200+300=230 2个百加上3个十等于2个百3个十是230.

先减整十数       先减整百数

3.小结:几百几十减几十,可以用整十数先减去整十数再加整百数.也可以几百几十先减去整百数,再加上整十数.

4.练一练

200+400 3000+6000 9000-7000

450-50 4500-4000 3400-400

(三)教学例5

1.出示例5 80+50=

130-80=

130-50=

思考:这三道题怎样又正确又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80+50等于多少?是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计算130-80和130-50这两道题时,可以看到减到想加法递推.

因为80+50等于130,所以130减去80就等于50.或因为80+50等于130,所以130减去50就等于80】

2.出示:900+600=  1500-600=

师问: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3.练一练

70+50= 400+600= 800+900=

120-50= 1000-600= 1400-800=

(四)总结.

让学生观察板书后讨论,今天学的是什么样的口算?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整百整千加减法的口算)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

900-300 540-300 2900-800

2000+5000 640-200 7200-200

4300-300 5200-200 360-360

2.接力赛.看算得又对又快.

四、布置作业 【继续演示课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口算(3分钟完成)

700+500 3000-2000 7000-1000

400+50 7000-2000 400+500

600+500 90+50 3000+2000

1700-800 1200-700 360-70

4600-500 50+700 630-30

2.直接写出答案.

500+30= 7000-1000= 550-50=

700-200= 60+30= 370-80=

4500-200= 70+80= 720-20=

3.扩展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1).( )+350=750 400-( )=80

( )-70=210 280+( )=780

(2).菜店有萝卜350千克,卖了一些,还剩80千克,卖了多少千克?

4.思考题.

用10、20、30……80八个数,分别填在小圆圈里,使每个大圈上五个数的和等于210.

板书设计

篇5: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练习题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计算“8000-2000”,想:个千减()个千是()个千,等于()。

2、计算“2400+500”时,想:()个百加()个百是()个百,等于()。

二、计算我能行。

400+300=700+500=900-300=90+60=800+600=800+600=200+900=1800-900=6000-3000=130-70=5000+3000=9000-2000=300+800=1300-800=2000+7000=1800-1000=1000+2300=1200-600=1800+2000=

三、想一想,填一填。

1、由3个千、2个百、6个十组成的数是()。由5个千、8个百组成的数是()。

2、七千五百零二写作(),它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3、小于1000的.整百数有()个,最大的是()。

4、大于5000又小于10000的整千数有()个,最小的是()。

5、找规律填数。

①996,997,998,,。

②9995,9996,9997,,,。

③,6732,6832,,,7132。

篇6:认识整千数

认 识 整 千 数

一、教学内容: p16~18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

三、教学重点: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感受大树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以学生知道的话题进入学习,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新知识。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感受几千的实际含义;数到“九千”之后下一个是“一万”并说明“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直观感知一万的含义。

通过借助计数器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整千数的构成。并认识数位表。

着重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并进行充分交流。

鼓励学生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教学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独立解答。

一、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班上有多少人?我们年级有多少人?我们学校呢?以上这些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我们以前学过什么数位呢?它们有什么意义呢?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出示课件)

二、探究、认识新知。

1、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引导:一万是不是有很多呢?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依次数下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问: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现在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一万有10个一千)

2、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1)如果在计数器的千位拨上3颗珠,表示多少?谁能写出这个数?

板书:3个千是3000

(2)如果在千位拨5颗珠,表示几个千?是多少?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

(3)在小组中拨一拨,说一说。

请同学们在你们的计数器上拔一拔,考考同桌看能不能说出是多少。

(4)要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你会怎样拨珠?让学生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

怎么写一万:在万位上写“一”,在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上写零。

读做:一万。板书:1个万是10000

3、认识数位顺序表。

谈话:现在我们学会了一万,你们可还记得万以前的数位吗?让我们一起把书上的数位表填出来。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一题。

谈话:每个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位置,我们来看看这个数轴,方框里分别填上什么数字?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读出横线上的数,再读一读图中的句子,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图中的句子,现写出横线上的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口算6000-4000,+3000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其余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共同校对结果。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交流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自己列式解答。

6、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表格,从中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数学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后反思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二年数学下:《第五单元-整百、整千加减法》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练习,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