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王志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共含17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王志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1:用整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用整十数乘

教学目标

1.用整十数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样口算?

二、探究知识.

1.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2)“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9=45(个)

(3)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刚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个.再增加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0=50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

(5)反馈:

4×10= 6×10= 7×10= 9×10=

使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乘10,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

(6)类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学例4:口算6×40【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出示投影,使学生明确:每盒有6个皮球,20盒共有多少个皮球?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个皮球?

即2个6是12, 10个12是120.)

(3)反馈练习:12×20= 31×30= 11×50=

(4)小结:用整十数乘,先用0前面的数与这个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0.

三、随堂练习.

结合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要求,全体同学起立,手里都举着一张可写数字的卡片,老师举起一个算式,如果你写对得数,就可以坐下来,请周围的同学帮助和监督.好吗?(如果最后还有站着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学们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说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了我们的进步,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过乘法口诀,学会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找到了口算规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比赛,练习看谁的口算最准确.

五、布置作业.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师买排球用了40元,买篮球用的钱数是排球的3倍.王老师买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篇2:用整十数乘

教学目标

1.用整十数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篇3:用整十数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样口算?

二、探究知识.

1.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2)“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9=45(个)

(3)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刚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个.再增加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0=50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

(5)反馈:

4×10= 6×10= 7×10= 9×10=

使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乘10,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

(6)类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学例4:口算6×40【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出示投影,使学生明确:每盒有6个皮球,20盒共有多少个皮球?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个皮球?

即2个6是12, 10个12是120.)

(3)反馈练习:12×20= 31×30= 11×50=

(4)小结:用整十数乘,先用0前面的数与这个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0.

三、随堂练习.

结合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要求,全体同学起立,手里都举着一张可写数字的卡片,老师举起一个算式,如果你写对得数,就可以坐下来,请周围的同学帮助和监督.好吗?(如果最后还有站着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学们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说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了我们的进步,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过乘法口诀,学会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找到了口算规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比赛,练习看谁的口算最准确.

五、布置作业.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师买排球用了40元,买篮球用的钱数是排球的3倍.王老师买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篇4: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0×5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14×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复习题14×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

(3)反馈练习:

16×2= 26×3= 25×2=

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口算:140×3=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2)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是300,4个十乘以3是120,300+120=420;

③ 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小结:我们知道了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3只要在42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便.

三、随堂练习.

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

(1)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3)夺红旗:

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20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3    18×2    12×5    14×4    17×4

35×2    220×4   240×3   25×4    40×6

310×3   32×3    26×2    160×6   700×8

活动过程

1.三人为一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拿○,一个拿□,放在起点,另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片.谁先算对就把自己的○或□向前移一格.这样连续做下去,谁先回到起点谁胜.

2.做完一轮后,再换另一人出题练习.

篇5: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0×5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14×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复习题14×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

(3)反馈练习:

16×2= 26×3= 25×2=

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口算:140×3=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2)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是300,4个十乘以3是120,300+120=420;

③ 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小结:我们知道了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3只要在42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便.

三、随堂练习.

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

(1)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3)夺红旗:

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20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3    18×2    12×5    14×4    17×4

35×2    220×4   240×3   25×4    40×6

310×3   32×3    26×2    160×6   700×8

活动过程

1.三人为一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拿○,一个拿□,放在起点,另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片.谁先算对就把自己的○或□向前移一格.这样连续做下去,谁先回到起点谁胜.

2.做完一轮后,再换另一人出题练习.

篇6: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计算:

14×22 14×3

2.口算:

3l×30 6×40 24×10 13×20

14×2 14×20 28×3 28×30

24×3 19×24 2×3 214×3

说明:指名板演2道笔算题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练习中使学生知道,用整十数乘得多少个十.

3.贴出画有3盒彩笔,标明“每盒24支”的彩图,指名编题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现两种情况: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引出例1:教师在原彩图左边再贴出一摞彩色笔,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笔?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明确: 24×13表示13个24是多少?

(2)揭示课题:

观察:这道题中的一个因数与刚才的笔算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2.学习例1.【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1)看图比较,理解算理.

①指彩图,问: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明确:复习题只是求3盒的枝数,而例1是求13盒的枝数,比原来多了10盒.

②怎样计算24乘13?

教师提示:我们已经知道3盒彩色笔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笔有多少枝,然后把两部分枝数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明确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笔的枝数.

3盒的枝数:24×3= 72(枝)

10盒的枝数:学生能口算出240,即:24个十.

13盒的枝数:72+240=312(枝)

(2)竖式计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样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竖式里呢?

板书:

①刚才第一步我们求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求3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 因此“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积与百位对齐.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数72和10盒枝数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数.

(3)反馈练习.

将下列竖式补充完整.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学校买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价钱是15元.根据左边的竖式在里填数.

2.判断并说明理由.后三道题的竖式中有两个64,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8×30 32×30 26×3 150×5

3×7+6 4×9+8 8×8+8 7×7+4

2.思考:用11去乘两位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设计

篇7: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案设计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准备题。

① 口答。

20是几个十?40是几个十?60、70、80呢?

② 准备题2。

10个1是( ),怎样列式? 1×10

10个2是( ),怎样列式? 2×10

反馈,找规律,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口算:14×10

① 指名回答:10个14是多少?

②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③ 自学课本例1,和你想的一样吗?

④ 说说如何算,板书:

10×10=100

4×10=40

100+40=140

2.练习。

独立完成后,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

3.教学例2。口算:23×30

① 尝试练习。

② 说一说,怎么算?

③ 试一试。

90×50 31×20

④ 口算

30×3 90×6 19×4 24×2

30×30 90×60 19×40 24×20

独立完成,比较分析。

4.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步骤: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40×80 26×30 34×20 12×50

13×70 15×40 30×60 29×20

2.书中练习。

四、作业

作业本p4

篇8:口算除法用整十数除(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 用整十数除

课题:用整十数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6÷2,请学生读题.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题发生变化,你们还会计算吗?看谁答得快,(边问边板书).

如被除数添一个0得几? 60÷2=30

如除数也添一个0得几?60÷20=300.30.3(此处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

师:咱们先看看这道出现不同答案的题和前面的两道比较有什么不同?(除数是两位),这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新授

(一)教学例3.口算:60÷10=6

60÷20=_____

1.学生讨论.60÷20=300.30.3,这道题有三种结果,那么哪种结果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1)60÷2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谁能告诉大家?60是几个十?用小棍表示是几捆?请你拿出6捆小棍,动手分分看,60里面有几个20.

(2)学生动手摆小棍.

(3)小结.谁把分的结果告诉大家?

你们是这样分的吗?(老师演示分小棍的过程)

2.巩固.师:你们再分一遍,边分小棍,边说分的过程.

60里面有几个20? 60÷20=几? 60÷20=3(把复习题中60÷20=300.30的结果擦掉)

3.师:还是分60根小棍,你们知道还可以怎么分吗?也就是说60还可以除以几十?  60÷30  60÷10  60÷60  60÷40

你们动手摆摆小棍,看60÷30=几,谁说你是怎么想的?

4.通过摆小棍,你们知道了怎样算,如果不摆小棍,让你们计算题,你能说说结果和怎么想的吗?

出示卡片: 80÷20  80÷40  90÷30  100÷30

(二)教学例4.有儿童服装150件,每50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1.学生自由地出声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用插图表示出来.

2.学生观察插图.师:要求150件可以装几箱,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应该怎样想出结果?

学生回答:求150里面包含着几个50?150÷50=3想:3个50是150,150除以50得3.

请2~3名同学回答后,教师板书:150÷50=3(箱)想:3个50是150,150除以50得3.

3.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180÷30=  240÷60=  210÷70=

订正时请学生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这类习题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4.先说说每组上下两道题的关系,再迅速说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

1.读题说结果.

(1)40÷20 (2)60÷20 (3)80÷20 (4)100÷20 (5)( )÷20=6

师:看(1)(2)这两道题,除数都是20,商为什么(2)题比(1)题多1.(被除数多1个20,商就多1).

2.60÷20=3,61÷20=几余几?(3……1)

62÷20=几……几?(3……2)

你能说出象这样除数是20,商是3,余数不同的题来吗?(被除数范围61~79)

为什么这么多被除数不同的题,商都是3呢?(因为被除数里都包含了3个20)

3.试一试.

90÷30   42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

4.同学们计算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做一个小游戏:比比谁最多(过程参见探究活动).

篇9: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

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

教案示例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 用整十数除

课题:用整十数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6÷2,请学生读题.说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题发生变化,你们还会计算吗?看谁答得快,(边问边板书).

如被除数添一个0得几? 60÷2=30

如除数也添一个0得几?60÷20=300.30.3(此处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

师:咱们先看看这道出现不同答案的题和前面的两道比较有什么不同?(除数是两位),这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新授

(一)教学例3.口算:60÷10=6

60÷20=_____

1.学生讨论.60÷20=300.30.3,这道题有三种结果,那么哪种结果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1)60÷2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谁能告诉大家?60是几个十?用小棍表示是几捆?请你拿出6捆小棍,动手分分看,60里面有几个20.

(2)学生动手摆小棍.

(3)小结.谁把分的结果告诉大家?

你们是这样分的吗?(老师演示分小棍的过程)

2.巩固.师:你们再分一遍,边分小棍,边说分的过程.

60里面有几个20? 60÷20=几? 60÷20=3(把复习题中60÷20=300.30的结果擦掉)

3.师:还是分60根小棍,你们知道还可以怎么分吗?也就是说60还可以除以几十? 60÷30  60÷10  60÷60  60÷40

你们动手摆摆小棍,看60÷30=几,谁说你是怎么想的?

4.通过摆小棍,你们知道了怎样算,如果不摆小棍,让你们计算题,你能说说结果和怎么想的吗?

出示卡片: 80÷20  80÷40  90÷30  100÷30

(二)教学例4.有儿童服装150件,每50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1.学生自由地出声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用插图表示出来.

2.学生观察插图.师:要求150件可以装几箱,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应该怎样想出结果?

学生回答:求150里面包含着几个50?150÷50=3想:3个50是150,150除以50得3.

请2~3名同学回答后,教师板书:150÷50=3(箱)想:3个50是150,150除以50得3.

3.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180÷30= 240÷60= 210÷70=

订正时请学生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这类习题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4.先说说每组上下两道题的关系,再迅速说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

1.读题说结果.

(1)40÷20 (2)60÷20 (3)80÷20 (4)100÷20 (5)( )÷20=6

师:看(1)(2)这两道题,除数都是20,商为什么(2)题比(1)题多1.(被除数多1个20,商就多1).

2.60÷20=3,61÷20=几余几?(3……1)

62÷20=几……几?(3……2)

你能说出象这样除数是20,商是3,余数不同的题来吗?(被除数范围61~79)

为什么这么多被除数不同的题,商都是3呢?(因为被除数里都包含了3个20)

3.试一试.

90÷30   42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

4.同学们计算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做一个小游戏:比比谁最多(过程参见探究活动).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除法和以前学的口算除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由一位数变为两位数)这不同的地方就是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比比谁最多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比赛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1.学生每3人为一小组.

2.将下列12道口算题(40页3题)制成口算卡片.

81÷3 840÷7 780÷3 920÷2

38÷2 96÷8 68÷4 70÷5

650÷5 640÷4 87÷3 960÷4

游戏过程

1.一个同学出口算题,另外两个同学口算,谁先算对,谁就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面小红旗.

2.口算完以后,看谁的桌面上放的小红旗最多,谁就算胜.

3.做完一轮后换另一人出题继续练习.

游戏:谁先排好队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口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1.学生每6人左右为一小组,每组制作一张游戏卡.

2.教师准备12道除法口算题.

游戏过程

1.教师报出12个得数,让学生记在本组的游戏卡里.

2.用幻灯出示12道口算除法算式(题的次序与得数的次序不同).

3.以组为单位,每计算一题,便在游戏表中找到这一题的答数,并把算式和得数写在同桓裰校?/SPAN>

4.哪组排列的又对又快,哪组为胜.

篇10:《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题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题

一、我知道,我会填。

1、30是个十,3个十乘4得()个十。就是()。

2、600是()个百,6个百乘5得()个百。就是()。

3、表示6个80的算式是(),结果是()。

4、计算200×8时,想法是:2乘8得16,在末尾添写()个0,就得到200×8的`积了,积就是()。

二、口算,我最棒。

40×6=300×4=50×9=300×1=50×0=700×7=

700×6=900×4=9×70=4×600=2×400=3×30=

三、我是公正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4个70相加与70个4相加得数不同()

2、600×3就是:6个百×3=18个百=1800()

3、900×4,可先用9乘4得36,再在36末尾补上两个0得3600

四、解决问题。

1、蔬菜公司卖出花菜600千克,卖出的白菜是花菜的5倍。卖出白菜多少千克?

2、妈妈要买20千克大米,每千克大米4元,妈妈带90元钱够用吗?

以上就是数学二年级上册试题:《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1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教案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

1、听算:

20×530×64×70100×53×200

3×00×31000×623×212×3

7×115×6050×422×3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个十?

(3)9个十是()?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60×10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

(2)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新知。

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2、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六、作业:第61页第5、6题

七、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教学反思:

篇1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评课稿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评课稿

有幸在蚌四小听了两节计算教学课,两位教师虽执教时间不长,但个人基本功较扎实,教学效果较好,是两节成功的课。每一次听课,都是一次学习过程,也激发自己进行一些思索。

听课后,有几点最深的感受:

1、要在对比中让学生得到提升。计算学习过程不仅是计算技能的不断丰富,也是学生知识结构不断丰富的过程,而对比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有效策略。一是要在多样化算法的对比中实现优化,多样化的算法不是为了多样而“多样”,它的价值应体现在多种算法的对比中,从而引发学生的探讨,找出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两位老师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二是在“想想做做”的第1、2题中完成对比,教材精心设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题组,两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这些题组练习,引导学生分析异同点,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多样化算法的前提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知识迁移为基本思考方法,所以在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活动中,老师要对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了然于胸。教材呈现的10箱牛奶的摆放状态,是对不同层次学生产生不同解决问题方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对情境图的有效观察和利用是很必要的。相比较,第二节课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更细致,老师的引导也更到位。

3、算法的教学应建立在对算理的理解上,要有算理作为支撑。计算12×10,先算12×1,这里的1是十位上的1,所以乘得的结果是12个十,在这里老师要对学生做必要的交代。两位老师对这一点强调的不够。

篇1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郭家堡乡中心校潇河湾小学 张金环

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结合实物图教学一位数乘10.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我在教学中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已有知识经验,观察发现规律。

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有的.学生这样想:9盒是54个,再加一盒就是54加6一共60个。有的学生这样想:10个6和6个10同样多,所以6×10=60,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计算:5×10= 9×10= 18×10= 40×10=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中的规律,掌握口算算理,并及时总结口算方法:一个数乘10,就在这个数的后面填写1个0.

二、重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巩固算理。

在学生掌握了口算的方法基础上,为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要加强巩固练习,在练习中,注意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巩固对算理的理解。如在学生练习计算

12×30= 120×30= 31×30= 310×30= 14×20= 14×200=

学生在独立思考,寻找两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总结出口算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口算活动有时枯燥,为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可以将口算练习设计为游戏活动。将全班分为四组,每组选派4名同学,利用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其中一列题目,展开小组比赛。在提高学生联系性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篇1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而要使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对主题图的理解很重要,但是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细致,导致学生的思维狭隘。

在新课前先带着学生复习以前的口算,以此唤起学生的旧知。新授部分在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两个环节节奏较慢,层次也有些零乱,主要是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准,对学生引导性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不到位,而我又未能及时、机智地对学生进行再引导,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体现。对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汇报出多种不同算法,在学生理解每种算法的算理后,在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这样教学层次可能会更清晰,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课标》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的提问要具方向性,教师的引导要具有效性。

在练习的设计上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练习题目设计具有层次性,适合于各层次的学生练习。练习题采用多种形式出现,学生的参与率高,让学生在喜爱的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一下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非常仔细解答,在这环节,不仅达到了设计目的,学生的参与率高,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中的事息息相关,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所以,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钻研,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可以跳跃的平台,因为学生的思维需要搀扶。

篇15:《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掌握口算方法,找出计算规律,能正确进行口算。

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教学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本节课的练习中也发现,学生虽掌握了口算的方法,但计算速度、计算的准确率并不是很高。对于整十数乘整十数学生还可以,而遇到整十数乘两位数学生的口算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说明学生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在今后的练习中,应加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速度及准确率。由此也提醒我,数学教学它的衔接性非常强,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新知打下结实的基础。

篇16:《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而要使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对主题图的理解很重要。但是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细致,导致学生的思维狭隘。

在新课前先带着学生复习以前的口算,以此唤起学生的旧知。新授部分在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两个环节节奏较慢,层次也有些零乱,主要是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准,对学生引导性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不到位,而我又未能及时、机智地对学生进行再引导,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体现。对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汇报出多种不同算法,在学生理解每种算法的算理后,在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这样教学层次可能会更清晰,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课标》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的提问要具方向性,教师的引导要具有效性。

在练习的设计上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练习题目设计具有层次性,适合于各层次的学生练习。练习题采用多种形式出现,学生的参与率高,让学生在喜爱的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一下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非常仔细解答,在这环节,不仅达到了设计目的,学生的参与率高,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中的事息息相关。

所以,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钻研,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可以跳跃的平台,因为学生的思维需要搀扶。

篇17:三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案

三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通用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