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语文如何有效预习(共含10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xi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一,提纲预习法
把所预习的内容列成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观点突出,文字精炼,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列出文章的重点、要点,经过这样的预习,课文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识记,为课文听讲铺平道路。而且也便于课后复习。对记忆性、逻辑性强的科目都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第二,符号圈点预习法
阅读课文时找到重点、难点,并用一套符号代表字、词、句、段圈点勾画。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读 、想、记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标上记号为听课、复习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激发思维,增强记忆。
1,初读标记。可用铅笔进行标注,勾画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基础。
2,重读整理。化解第一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具体的说,也就是该删除的删除,该增加的增加。
第三,快速阅读预习法
1,通读前言;
2,浏览目录;
3,翻阅有关知识的书页,重点是标题、插图、图表等引人注意的地方。
4,对重点内容做好摘录。
5,依据阅读材料给自己提问题。
预习课文,我们要明确这篇课文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发生的,最后如何解决,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
第四,温故知新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联系就知识,学习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第五,扫除障碍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相关资料以及请教他人等方式扫除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课前预习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的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继续前进,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本,找到问题后不仅要标上记号,而且要努力分区解决,尤其对于一般地知识,在预习中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则应自行解决。因此,务必开动脑筋去想问题,或者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去解决。
1、预习时间
课前预习所花费的时间和预习成都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因为成绩较好的同学在上课听课的过程中很少遇到听不懂或者是不明白的情况,预习的目的只是为了理清只是体系和听课的条理。所以,抓住每节课的空档时间预习世纪初较好的同学应该应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对于学习较薄弱的同学,预习应该更细致和深入一些,应在头一天就进行。
2、预习过程
通常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课程全部预习一遍,把预习的时间安排在每天的复习时间之后,因为只是是环环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坚持每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把书本内容详细看一遍,插图、插图下面的标题或解说、每页底部的注脚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预习的过程中先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过程。有遇到疑难题时,力求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疑难,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铅笔画上记号,提醒自己在上课时注意听考试在这一点上的讲解。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不思考就等于没预习。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在对知识的思考上而非仅仅对书上知识的浏览、记忆,这样对只是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预习的时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课或课下的时候,把还不太懂的地方赶紧找老师或同学询问,消灭这些学习上的障碍。
3、预习结果
怎样才算预习好了呢?那就是预习之后,对知识的体系和知识本身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只是的应用方法也有一个初步的感觉,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联系自己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
4、文理科的预习侧重点不同
文科:对于文科,预习的时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问题的实质;例如:语文、历史、政治要通过看书本,了解文章的内容、概要和观点等实质性问题,向英语的要求就多一些,首先要看、读单词表,然后是看课文。在看课文时把本课生词着重标记出来,在课文中理解单词的意思,除了看之外,还要听配套的朗读磁带,并朗读课文,虽然一下子不能把生词记住,但也要达到可以流利朗读这一标准。另外,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1. 听:听听新闻,尽可能多的积累新闻标题;听听“百家讲坛”(或者是很多类似的节目),文史不分家,尽可能多的积累哲思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2. 说:每天跟家长做好沟通交流,把每天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流畅、生动、自然地表达出来。
3. 读:读书充电。推荐书目:《读者》、《青年文摘》、《杂文》、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易中天的《中国智慧》等。摘抄、打印或粘贴好的语句文段,整理成精美丰富的素材本,以备开学作文使用。
4. 写:每天坚持写一篇钢笔字,一笔一划,认真练习,力求整齐、干净、美观、漂亮、大气,整理成习字本,高考胜算之先决条件。
5. 背:背诵初中所有要求背诵的基本篇目(高考必备篇64篇中,初中占50篇)和高中的必修一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
6. 练:可以先浏览一下相关省份的高中试卷,初高中训练题型不一样,请同学们提前了解训练题型。
7.必备书: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第六版),《成语大辞典》,《语文知识手册》(高中最新版),临摹字帖一本,(以古诗词为主)。
第一单元
qìn(沁)园春 分mì(泌) 百gě(舸) zhēng(峥)嵘 寥kuò(廓) 万户hóu( 侯 ) 挥斥方qiú(遒) màn(漫)江 màn(谩)骂 xié(携)来 浪è(遏)飞舟
漪lún (沦)páng(彷)徨 寂liáo(寥)惆chàng(怅)凄wǎn(婉) 颓pǐ(圮)青xǐng(荇) 浮zǎo(藻) 长gāo(篙) hāo(蒿) 草 枯gǎo(槁) 斑lán(斓) shēng
(笙)箫 青tāi(苔) 漫sù(溯) 荆jí(棘)火bō(钵) niǔ(忸)怩 麦zāo(糟) 发jiào(酵 )dùn (炖) 肉 团jī(箕) 凌wǔ(侮)chì(叱)骂 踟chú(蹰) duò(舵)
手 qióng(跫)音 春wéi(帷)窗fēi(扉) 流lán (岚) 雾ǎi(霭) 和ǎi (蔼)
第三单元
洗dí(涤) 尸hái(骸) 浸zì(渍) 立Pū(仆)
风尘púpú(仆仆) gàn(干) 练 (诧)chà异 长歌(当)dàng哭 桀ào (骜)(赁)lìn屋 chuāng(创)伤
zhǎn(辗)转 作yī (揖) (倘)tǎng使 解pōu (剖)
步lǚ(履) 谦xùn (逊) (屏)bǐng息 (堕) duò入 (呢)ní帽
(熙熙)xīxī攘攘 殒身不xù (恤) (莅)lì临 激kàng (亢)
(鳏)guān寡
第四单元
紫jīng (荆) 易zhì (帜) 停bó (泊) 超zài (载) 登zǎi (载) (蒙) mēng骗 (蒙) měng古 婆suō (娑) (噩)è梦 (嬉)xī笑 (撰)zhuàn写 (雏)chú菊 (窒)zhì息
(剥)bō夺 (剥)bāo皮 夏yǎn (衍) (弄)lòng堂
游shùi (说) (契)qì据 (锭)dìng壳 (拗)ǎo断 (拗) ào口 执niù (拗) (哄)hǒng骗 起hòng (哄)
气hōnghōng (哄洪) ruò(偌)大 污miè(蔑)
(揣) chuǎi测 (揣)chuāi着 挣chuài (揣) (翌) yì年 (横)héng亘 (横)hèng财 酝niàng (酿) (作)zuō坊 一鼓(作)zuò气
一、粗读课文 解决字词
粗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主旨预习课文,应对课文有一个大概了解。为此就应首先粗读课文,解决字词,扫清障碍,弄清课文的主旨,知道课文围绕什么而写,写了些什么,线索是什么,文章好在哪里。
二、划分层次 抓住主体
了解课文重点,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应抓住文体特点,进行层次划分,了解段落大意,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进而对全文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层次划分的时候,还要把握重点,知道文章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
三、尝试分析 掌握重点
对课文重点进行尝试性分析在掌握课文的重点之后,应在教师讲解之前,进行尝试性分析,而不要被动的等待老师讲解。通过分析,找出课文是怎样突出主旨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这些方法,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合课文 解决问题
在对全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充分的预习之后,要尝试性地解决课后题,以检查自己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先画下来,当作自己的难点,以备听课时认真听讲,当堂解决。
五、扩展想象 巩固运用
扩展、联想、想象、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预习课文,不要只停留在课内,还应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达到巩固、运用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上预习方法,对中学生朋友的预习会起到一定作用。希望广大中学生朋友在预习时,多思考,多动脑只要认真扎实,就一定能够收到实效,就一定能够达到预习的目的!
qìn(沁)园春 分mì(泌) 百gě(舸) zhēng(峥)嵘 寥kuò(廓) 万户hóu( 侯 ) 挥斥方qiú(遒) màn(漫)江 màn(谩)骂 xié(携)来 浪è(遏)飞舟 漪lún
(沦)páng(彷)徨 寂liáo(寥)惆chàng(怅)凄wǎn(婉) 颓pǐ(圮)青xǐng(荇) 浮zǎo(藻) 长gāo(篙) hāo(蒿) 草 枯gǎo(槁) 斑lán(斓) shēng(笙)箫 青
tāi(苔) 漫sù(溯) 荆jí(棘)火bō(钵) niǔ(忸)怩 麦zāo(糟) 发jiào(酵 )dùn (炖) 肉 团jī(箕) 凌wǔ(侮)chì(叱)骂 踟chú(蹰) duò(舵)手 qióng(跫)音 春
wéi(帷)窗fēi(扉) 流lán (岚) 雾ǎi(霭) 和ǎi (蔼)
洗dí(涤) 尸hái(骸) 浸zì(渍) 立Pū(仆)
风尘púpú(仆仆) gàn(干) 练 (诧)chà异 长歌(当)dàng哭 桀ào (骜)(赁)lìn屋 chuāng(创)伤
zhǎn(辗)转 作yī (揖) (倘)tǎng使 解pōu (剖)
步lǚ(履) 谦xùn (逊) (屏)bǐng息 (堕) duò入 (呢)ní帽
(熙熙)xīxī攘攘 殒身不xù (恤) (莅)lì临 激kàng (亢)
(鳏)guān寡
紫jīng (荆) 易zhì (帜) 停bó (泊) 超zài (载) 登zǎi (载) (蒙) mēng骗 (蒙) měng古 婆suō (娑) (噩)è梦 (嬉)xī笑 (撰)zhuàn写 (雏)chú菊 (窒)zhì息
(剥)bō夺 (剥)bāo皮 夏yǎn (衍) (弄)lòng堂
游shùi (说) (契)qì据 (锭)dìng壳 (拗)ǎo断 (拗) ào口 执niù (拗) (哄)hǒng骗 起hòng (哄)
气hōnghōng (哄洪) ruò(偌)大 污miè(蔑)
(揣) chuǎi测 (揣)chuāi着 挣chuài (揣) (翌) yì年 (横)héng亘 (横)hèng财 酝niàng (酿) (作)zuō坊 一鼓(作)zuò气
暑假了,初升高语文如何提前预习?
学生应当从基础做起,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十分必要,从字音、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等方面进行整理,搜集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内容,构建起自己的语文知识框架体。
高中语文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着重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因此,学生应当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在暑假的语文学习当中,甚至整个高中学习当中,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方法就要留意体察自然、社会和人生,关注文化生活,获得许多发现,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
高中的文言文,相较初中难度增加不少,暑假里也应花一些时间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积累”。而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背诵,把若干重要的文言 篇章熟记于心,文言的实词意义、虚词应用、各种句式的变化就已经包含其中了。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言文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从而能够自己阅读比较浅显的陌生文言文。
暑假里,时间比较多,学生应当有计划地读一些高中教学大纲规定的参考书目上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优秀作品时,要学会品味语言,感受作品思想、艺术的魅力;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提出自己的新看法。对自己的新发现,要学会不断追问,懂得联想和想象。多阅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区别
1、选文上的区别: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区别。初中语文的选文较简短,到高中不仅长度加长,深度也明显增加,有时甚至要从哲学、人生的角度来解读,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须在个性化体验、感悟和审美上加强,因为高中生接近成年,应具备这种能力和修养。
2、文言文的区别:初中的文言文大多为浅显的、有哲理性、有情节的小故事、寓言、短诗、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则是长篇人物传记和论述文章等,需要有较强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3、作文的区别: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于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每少于50个字就要扣2分,从中明显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区别。据了解,现在高考中常出现犯思维幼稚病的作文,因此高中生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考,学会成长,对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扬弃。
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现在语文教学有两种尴尬局面:一些老教师教得“散”,不注意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将充满灵性的作品拆散成段落章节,着重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而不少年轻老师误解了新课程理念,不注重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解读,教得“空”、“飘”,这些教学方法都需要解决。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高中语文量大面广深度更深,要寻找学习某一篇、某一类作品、作文的规律,学会反思,掌握学习方法,要不然高中学习就难以应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辟谣/鞭辟入里 恫吓/杀鸡吓猴 参劾/参透机关
B.躯壳/甲壳动物 划价/划一不二 档次/安步当车
C.果脯/惊魂甫定 翘楚/翘首而望 剽悍/骠勇善战
D.提挈/锲而不舍 阆苑/琳琅满目 洗濯/擢发难数
1.B(A.p,h/xi,cān;B.qio,hu,d C.fǔ,qio,piāo/piD.qi,lng/lng,zhu)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内阁府近日发布一项灾区重建的重要方案,打算用35年时间彻底处理灾区的所有废墟和海啸所产生的垃圾。
B.欧盟13日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处以总额近3.2亿欧元的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
C.奥巴马称,他将力图以控制国内开支、节省国防预算、减少过度医疗保障开支和改革税收制度的方式降低赤字水平。
D.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2.C(A.搭配不当,处理废墟不搭配,可将处理改为清理B.成分残缺,在家用洗衣粉后添加价格D.语意不明,应将切勿调到携带之前)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海囤族。(5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看了新闻,说什么都在涨价,反正以后也要用的,能囤就赶快囤点货吧!
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在工资赶不上CPI速度的时代,民众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是生活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但更令人担忧的,恐怕不是游资的炒作,而是垄断搭车涨价以及中间商从中作梗。
3.海囤族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1分),以便宜为标准(1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1分),以满足其安全感(1分)的群体(1分)。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不同角度续写两句结论性的话,不超过50字。(4分)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一、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意义和作用
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
《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
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的任务及方法
平时,许多同学一听老师说要预习,就把课文看了一遍了事,他们认为这就是预习了。那么这算不算预习呢?我想,这仅仅是预习的一个步骤,但还不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预习呢?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总的来说,预习可以先从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做起。预习就是在看的过程中,找出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看不懂,哪些地方感到困难,哪些地方觉得有问题。至于具体的步骤应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
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而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作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线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2、查阅。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
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
例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似乎”与“确凿”两个词意思相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而在这里,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线划出来,再打上问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你就可带着问题听,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
再比如“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张晓风)这个句子,句中的“堕落”一词如果没有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就应该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它的原义及引伸义等,阅读时可结合上下语境进行理解,再不能理解的话上课时就应有所侧重地听老师讲解,
3、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
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在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记笔记是的扩大和延 伸,便于以后夏习、查找。越是高等的,越是以记为主。在上边边记笔记,能处于动脑、动手、动耳的最佳状态,可抑制“思想溜号”,使注 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加深印象。记笔记还能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应该教学生写笔记。学生从小就学会记笔记,能为今后 的和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形成自学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当时受益,而且能终生受用。
怎样记语文笔记呢?应该把 学生的笔记、课堂笔记和部分语文作业合起来都写在一个本上,统称“语文笔记”。这样可以化繁为简,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考试技巧,又减轻老师的批改负担,既有 学生情况的检查,又有课堂教学的反馈,还有基础的验收。老师批改语文笔记,可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语文笔记本最好用十六开 的“格备课笔记本”,在每页的两边竖着画二道直线,分成三份。左边一份约有两个字宽,记项目用,起目录索引的作用;右边的一份约有一寸宽,做备注用,这部 分供学生灵活运用,记些疑难问题、自己的评价、感想、等,这部分记的内容不要求一致;中间的一份最宽,最重要,学习的内容都记在这一部分。
准备做完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记了。记语文笔记可以分做三个阶段来进行:
1.课前预习记
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预习,把预习会的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在语文笔记的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字、词等内容都在这时完成,这是语文笔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2.课堂听课记
这是语文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课上,学生要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新学的内容记在中间栏,把预习中理解不准确的现在得以更正的内容记在右边备注栏。这 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记或老师把要记的内容写黑板上学生抄;二是学生不能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在听懂理解的基础 上,边听边,总结出要点,概括成重点句子或重点词语,然后再写到语文笔记上,只要意思对怎么写都可以。刚着手训练时,要把需要记的内容说慢点,长 句子和重要之处重复一、二遍。要记的关键词、生辟词、同音词和易混、易错的字,要板书,防止学生写错。
3.课后巩固记
语文课上过以后,学生要整理笔记,课文中已经解决了的疑问要追记,落下部分要补上,心得体会最好是概括地记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凭摘抄。通过 课后的整理和修改,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认识得到升华了。课后要记的内容还包括该课书后面的部分练习题,如要抄写的词语,要解释的字、词,要理解的重 点句子的含义,填括号,造句等。这样做,每课的内容都集中在语文笔记上,便于知识归类,便于查找;学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写作业,可把语文笔记当做作业 交;老师在批改语文笔记时,不但验收了该课的基础知识,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听课情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做 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强求一致,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求异
高一语文单元预习三法
1.根据该单元的体裁,回顾有关知识
如高中第一册第一单元,它包括《荷塘月色》、《绿》、《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四篇文章。这个单元是散文,初中第四册的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介绍了散文按表现手法分为叙事、抒情两类;介绍了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介绍了散文揭示中心思想的独特方式。通过回顾这些新知识来掌握新知识
2.分项列表,比较该单元中各篇课文异同
如高中第一册散文单元的四篇文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少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把它们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对我们上课听讲、下课复习,大有好处。
表中还可列出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项目。总之,不同单元,可根据不同特点,在预习时列出若干项目来作比较,以加深对该单元各课的理解。填出表中内容,即可达到预习的目的。
3.把该单元的疑难问题搜集、整理出来,以便在课内及时得到解决
高一语文记忆方法
1.特定形象
即为了记忆的要求,特设事物一具体形象。
例①:唐宋八大家。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此八人散文有很高成就而得名。
为便于记忆,给其一特定形象:在唐朝的“韩柳”下,宋朝的欧王争(曾)三苏。
例②:英国文艺复兴时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给其喜剧一做梦的形象来记忆:在《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做了个《仲夏夜之梦》,梦见《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真是《皆大欢喜》。其四大悲剧则以一愤怒的形象来记忆:《哈姆莱特》被贬为《李尔王》,他对着麦克风愤怒地说(《麦克白》):《奥瑟罗》!
2.特定口诀
例③: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的分类:副词、连词、助词、叹词、介词、拟声词。
加以调整,成为口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宜于吟诵,容易记忆。可记为:
名、动、形,数、量、代;
副、连、拟,助、叹、介。
3.特定联想
例④: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1936年10月19日逝世。
这枯燥的生卒时间不易记住,但只要联想到鲁迅的性格和身份就好记了。“81”建军节,是枪杆子的象征。鲁迅是反帝反封的主将,他以笔作刀枪,他的文章似子弹,他向国内外反动派毫不妥协地战斗。
鲁迅一出生,就架着两支“81”(1881年)永久(9月)地战斗,把国内外两方面的敌人打得“鸣”声大哭(25日)(出生)。他像不少中国人那样,36(1936年)而逝(10月),但在人们心中依旧(19日)(去世)。
4.特定字头记忆
有时只记字头,提纲挈领,效果很好。
例⑤: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只记为: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例⑥:我党的代表大会地址:从一大到七大分别为:上海、上海、广州、上海、武汉、莫斯科、延安、八大会以后都在北京。
只须记:上上广上武莫延,八大以后皆北京。
语文鉴赏性阅读的几个步骤
一、注重语感
阅读作品,离不开的语言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却缺乏语感的人,是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活动的。任何作品,首先是以语言的直观表达,通过人的大脑而形成的意境的迹象,产生一定的联想和个人的感触体会,它往往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分析的思考,而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但同时会形成强烈的明显的“感觉”印象,比如语言的流畅,语词的新颖,描绘的生动,议论的精辟,演说的精彩等都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而又非常重要的印象---------语感的印象。
二、展开想象
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了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往往具有概括性。读者在赏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想象,去不断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即从有限的描写中推测、联想,对原作品进行补充、扩展、联系、对比的想象,在作者的头脑中形成更加丰富、鲜明、丰满的的人物的形象。
三、深入体验
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他是进行鉴赏性的阅读的重要环节。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真正深入到作品的生活场景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会作者感情爱憎,感受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幸福与痛苦等。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
四、力求领悟
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鉴赏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如果深入体味作品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的话,那么,领悟无疑则是理智认识的要求与结果。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的高度结合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
★ 高一物理如何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