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作教学” 在课文导入中的应用(共含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沉香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 曾芬
摘要:“ 合作教学”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合作教学” 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器”,而是如何设置语言环境,以诱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合作教学”特别适宜于课文导入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教学 互动
一 传统教学的弊端
大家都知道,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间信息传递大多是教师的单向灌输,教师包揽了许多本可以由学生主持和负责的活动。表现在课文导入上,教师常常“长驱直入”- 照本宣科地提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老师讲解语言点,学生记笔记。这样的上课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道理很简单,因为这种交际方式是单向的,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其效果恐怕与坐在礼堂里连续听几个小时的报告感觉并无二致。
二 “合作教学”的基本含义
“合作教学”( cooperative instruction ) 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合作教学” 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器”,而是如何设置语言环境,以诱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老师讲授的多少,而在于如何发挥老师的“媒介”作用。教学采用启发式,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学习积极主动。
三 “合作教学”在课文导入中的应用
“合作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的特点体现在教师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语境(即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的场合),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义上,而不是在语法结构上。正是因为这一点,“合作教学”特别适宜于课文导入中的应用。
⑴ “师生互动”导对话
对话课的导入往往令老师感到头疼,原因恐怕在于对话可读性不强,难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吧。在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师生互动”这一原则,让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把对话中将要出现的生词以较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高三英语(上)Lesson 13,该课对话共有生词14个,常用句型6条,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内容。
T: Did you go to a cafe during those days?(注:学生刚放过假) What did you order/have ?
I went to a cafe too. Here is my experience in a cafe. Look and watch carefully. I'd like one student to play the part of a waitress. (Give her a hat and an apron so that she looks like a waitress.)
One day, I got up very late and went without breakfast. By 12 o'clock, I was so hungry that I could eat a horse. So I had to go to a restaurant for something to eat.
Dialogue between a waitress and a customer.
W(Waitress): Good morning, sir. Can I help you?
C(Customer): Yes. I 'd like something to eat. Would you like to show me your menu?
W: Ok, here you are.
C: Thank you.
(A few minutes later)
W: Can I take your order now?
C: Yes, I'd like a hot dog and some tomato salad.
W: Anything to follow?
C: Yes, beancurd with chilly sauce.
W: You are from Hunan, aren't you.
C: Yes, and we like to eat hot food. Mmm, delicious.
C: How much does it cost?
W: 45 Yuan.
C: Here is 50 Yuan. Good-bye.
W: Good-bye, sir. Thank you very much. Let me show you out. This way please.
该对话中,共呈现生词和短语9条,基本上包含了该课的语言要点,对话中所用的东西如tomato、sauce 等 在市场都能够买到,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品尝一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另外,该对话的编写还为下一步作了较好的铺垫。接下去,我说道:Now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 what food is referred to in the dialogue. Tick the food that is referred to in the dialogue. Play the tape once or twice as necessary and check the answer.
⑵“全员互动”导阅读课
英语中有句谚语说得好,一盎司的练习胜过一磅的理论。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坚 持“精讲精练”和“少讲多练”,尽量减少老师讲话的时间,而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如高三英语(上)L46 winter sleep,我是这样导入课文的:
T: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Miss Winter. I usually come in November or December. When I come, I bring about cold and strong wind. So some of the animals don't like me. They go to sleep in all kinds of places. Can you tell me your life in winter? e.g.
Where do you sleep? What do you eat? How do you manage to live without eating for so many months? 然后,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表演一种动物,如Miss Snake Miss Squirrel Mr. Bear Mr. pig 等。小组根据需要可以是4人一组、6人一组,不一而定。小组活动形式多样,如一人问,众人抢答、轮答。在学生七嘴八舌讲话过程中,教师可走下讲台,与某几组或某几个同学进行对话,真正做到“全员互动”。我还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张表格,这样做,可使学生较快地抓住要点,而不胡说乱道。最后,对话结束,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自己的冬天生活,老师进行适当归纳.
Winter sleep
Animals reason for winter sleep Where How to live through the winter
cat dog pig wolf
birds They have enough to eat
They have fur or thick skin covering themselves
They will fly away to the south pigsty People feed us with leftover food.
squirrel
bear They can't find enough food
It's very cold outside inside the trees
in a cave
under a tree The squirrel hides large quantities of nuts inside trees.
The bear has a thick covering of fat and fur.
snake
frog its body temperature drops as the air temperature is below freezing, so it can't move. under the mud It stores supplies of fat in its body.
It reduces movement far below the ordinary level, as a result, it hardly needs any food.
⑶“生生互动”导复习课
M.韦斯特指出: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又有人说“会说就会写”。对于复习课,高三老师往往十分重视,因为复习课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重要战场,常规做法无非是讲讲练习或复习一下词汇。高三英语(上)Unit 8 有一篇课文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局部-整体处理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作为导入复习的材料。
T: Now I'd like two students to 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captain. The dialogue is set in the port of Liverpool. The writer expressed his thanks to the captain when he hurried off the ship.
T: Who is going to play the part of the captain \ writer?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students.
W(Writer) : Thank you very much, Sir.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But for your help, all of us on board would sink with the ship. Thank you again.
C(Captain): You're welcome. Sir. Don't you recognize me ?
W: Oh, I'm sorry. I'm now old and forgetful. Who are you ?
C: My name is William Hartley.
W: William Hartley? Are you the son of one of my good friend?
C: Let me remind you of my story. Sir. Some thirty years ago, I was a boy about 12. One day I came into a bookstore to ask whether they had any geography books for sale. At that time you were also in the same bookstore.
W: Oh, yes. Now I remember. Your name is William Hartley. You wanted to get a geography book, didn't you?
C: Yes. At that time my family was very poor… ( 以下略)
该段对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在(基础较好)二人表演之后,笔者把学生分为2人一组,进行生生互动式对话,对话时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轻语法规则的正确性。允许学生有一定自由发挥的余地。对话操练完毕后,请若干组同学上台表演,最后我布置作文“Suppose you are William Hartley, try to rewrite the story in less than 150 words. The first sentence is given to help you: “My name is William Hartley…”
四 体会
1 “合作教学”使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主导”变为“从旁指导”,教师的一切活动
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多说多练。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此,要想上好这样一堂课,教师化大量时间备课是必然的,同时,教师要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2 课文导入贵在导得自然,使学生感到骨鲠在喉,非说不可。因此,导入的“时机”十分重要,如在一个炎热夏天,谈论“Winter sleep”,恐怕没有多少同学会感到“有话可说”;如学校刚好举行运动会或电视上正在转播重要赛事,这时,如能谈一下“Gymnastics”,学生一定会兴趣大增,导入也就容易下手了。
合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宋正玉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素质人才,更需要懂得共同合作、相互补充的人才。在高中教育中则体现为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相对于“独立教学”存在的。合作教学能够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扬和放大,缺点得到改正。合作教学强调主动性、互补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互补学生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带动整体课堂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在知识难度上有所增加,在考验学生的耐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情绪、学习技巧等。本文根据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利用合作教学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师生合作教学
所谓高中语文教学,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高中语文教学不应该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合作来共同完成。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切不可进行单方向的传授教学。在我国很多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课程的繁重和升学压力的负担,很多老师为了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往往省去了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的时间以及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节约了时间,实则剥夺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让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只剩下语文老师一个人的讲解和说课。真正高效率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学生的互动合作是课堂必不可少的部分,这部分互动是老师一个人不能完成的。比如说,在高中阅读课《红楼梦》选读“林黛玉进贾府”这个重点章节中,老师不能仅仅靠自己给学生去讲解和分析,而是应该和学生合作完成。比如,老师提问:“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呢?”学生回答:“因为林黛玉的母亲去世了,贾母心疼林黛玉,便把她接过来住。”老师又问:“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林黛玉进入贾府之后先后见了哪些人呢?同学们能够按顺序把这些人物写出来吗?”学生回答:……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和结果,但是又巧妙地引领学生自己融入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还有利于在合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合作教学中的一分子。
二、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演绎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相当枯燥和沉闷的,如果高中语文教学仅仅靠语文老师的单方面传授,学生很容易在长此以往的教学中失去对语文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这就要求广大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乐趣。为了更高地实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高中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实现看似老师在教课,实际是学生自己在探索前进。比如上文提到的“林黛玉进贾府”的重点故事情节,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对一些细微情节的关注,老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分角色朗读对话,一个人扮演贾母,一个人扮演王熙凤,还有一个人扮演林黛玉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情节进行演绎。情节的演绎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这样就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一起探索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行小组合作教学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这句话告诉我们,合作力量可以让人取得更大的进步。古语也曾说过: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也告诉我们团体的智慧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奇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还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前的合作。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等综合素质方面将学生分为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老师作为评委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同的任务,根据每个小组完成的情况予以评判。比如说,在测验学生背诵古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同的试题,根据每个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评比,答对最多的小组即可获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应该努力改进自身,为小组团体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对那些上课不愿意听讲的学生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在大环境的带动下,个别容易开小差的学生也能够投入到课堂的思考和教学活动中去。作为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保证学生保持正确的思考方向,并且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合作教学必不可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实践好合作教学,让合作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刘俊。高中语文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J]。学园,(15)。
浅谈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董国辉
(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
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减少,图表分析、探究活动增多。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形成以课内外活动为主线,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要手段,培养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为主要目的。求知欲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探究能力是提升地理技能的有效措施。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合作、探究式学习被关注。这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的理念,符合新课改的教改要求,突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对科学的学习态度,发展地理思维分析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合作情景之中。以往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人的成功取决于考试成绩。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都是协同合作的过程,相互配合、分工协作是大多数工作的特征。合作学习是对社会工作的适应与准备,是为培养社会型的人才。传统教育过多地强调竞争,忽视合作。评价成功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竞争氛围下,学生容易形成不良的利己行为,缺乏合作意识,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独生子女比重增大的环境下,这种教育方式令人担忧。教师要把合作学习理念与公平竞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位综合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按不同性别或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内容,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课堂教学。
二、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准备阶段
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过程力求简洁清晰、时短量大、任务明确,有较强的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首先分成若干合作小组,由性别、学习成绩、技能差别等方面可互补的学生构成,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各小组总体水平差别小。组内成员的异质是合作的基础,而小组间技能水平差别小有利于展开公平竞争。一般以班级小组为基础,每小组分成两个学习合作小组,学习时无需调整学生的座位。
(二)实施阶段
合作学习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挖掘教材潜力,设计合理的小组活动,设计好学习过程情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员和辅助者的身份出现,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把七大洲的轮廓图剪下来,贴在画有赤道、回归线、经线的纸上。总结时展示各组成果,并让其他组成员评价。评价中注意根据经纬线定大洲位置,根据海陆间相对位置来确定各洲分布。在教学《天气》时,屏幕展示中国城市天气图,让他们模仿央视作天气预报,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三、合作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提高了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课前充分准备和精心构思必不可少。如果设计不当,会造成一团糟现象。因此,教师要做好准备。(1)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是否适合合作学习的策略。设计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预估应当取得的.效果,课前做好充分准备。(3)准备适当公平的评估方法,既能反映出小组的合作成就,又能体现出小组各成员的贡献,促进共同努力。(4)个别学生合作学习时可能会产生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老师要多多关注。(5)小组成员之间应多沟通,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交互合作和自我展示,使学习过程形成一个乐学善思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默契合作的过程。
合作学习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不但体现了地理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而且把课堂学习与实用的地理联系拓展,在教学组织方法上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杜威曾说过:教育哲学的理念是使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使教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联系起来。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使学生为今后参与社会的复杂工作提升技能,在今后的社会建设工作中有效地发挥集体合作之能力。
郭振华 陈磊
(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合作学习概念及作用入手,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我国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围绕着共同的课堂教学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而开展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单一的形式,能够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合作与竞争共存局面,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并勇于发言,且尊重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十分必要。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重视课前预习,突出学生主体性
课前预习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知识深化的基础,将其与合作学习相互融合显得尤为必要,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布置断句、翻译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学生答案不尽相同,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方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最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将合作学习渗透至课前,让学生事先理解教学内容,有效节省课堂时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推荐优秀文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需要掌握的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在课后积极阅读,并安排每天一个小组总结其认为优秀的文章,并阐述其优秀所在,推荐给全班同学。
3.抓住合作时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盲目地利用合作学习方法,要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合作学习,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恰恰提供了机会。由于重、难点很难达成共识,因此,当遇到教学中的重、难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古文《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论点这一重点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了解和掌握学生内心想法,同时针对此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来,还能够深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为日后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提供支持,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过程,在调整教学方法、掌握学生情况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需求,建立并完善新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教师不能仅关注成绩,更需要侧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即便学生成绩并不优异,但是相比较以往,在课堂上其愿意发言就是一种进步。另外,还需要丰富评价形式和主体,如,学生互评等。例如,在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朗读作文,让小组就每篇文章进行总结,并让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教师将这些建议汇总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根据上文所述,合作教学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开展听、说、读、写教学,并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最大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郑保民。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03)。
浅析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钟云梅
(重庆市渝北区华蓥中学校)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从做好优质分组、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等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措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通过相互间的合作来提高各自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优质分组为前提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要以优质的`分组为前提,从而保障合作学习发挥最大的效果。优质分组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做到全方位的了解,根据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成绩、参与课题活动的积极性等多方面进行分组。分组需要做到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做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达到一定的平衡,从而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教师在不同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此外,通过优质的分组,每个小组内既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又有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这样将他们组合到一起,可以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积极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在他们的引导下转变对学习化学的固有看法。除了有利于学习之外,合作学习的开展还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
二、教师发挥适当的引导作用
经过初中阶段对化学的学习,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但是对于一些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讲,他们很可能会不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就要从全班的教学进度出发,及时参与到本小组的讨论中,鼓励这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可以考虑一下其他人的说法是否正确等来逐步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
三、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合作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教师需要在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得到提升。例如,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在实验当中具有积极态度、爱护实验设施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等,使他们能够在表扬中激发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阴惠珍。浅谈高中化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7)。
[2]冯峰。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探讨[J].商业文化,(5)。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重点在于设计能够引导出教学内容的'病例,加强病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 者:唐伟 崔丽 白鹰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21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12) 分类号:G424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神经病学 教学模式问题导入法在《旅游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为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针对当前<旅游学概论>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探讨和实践过程中,坚持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问题导入法上做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与一定程度的应用.
作 者:孙忆辛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34) 分类号:G642 关键词:问题导入法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形式,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促进学生进行互助教学,以团体成绩为依据来进行评价,从而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本文从合作学习的含义出发,结合当前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对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大学语文;应用
萧伯纳说:“你我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是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这充分说明了合作学习给教学带来的益处。大学语文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及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一门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
1 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具有实效和创意的教学理论。而且,早在多年前,我国古典教学著作《学记》中就有“相关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强调了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合作学习以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技能为目标,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对于合作学习的含义,中外教育学者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习,并根据小组成绩来进行综合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的总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方式是该种方式的特点,小组是班级中的学习单位,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学习。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达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体系。因此,可以得出合作学习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活动;
②合作学习是以互助合作为学习动力的学习活动;
③合作学习是以共同目标进行学习的学习活动;
④合作学习是既明确分工又协助合作的学习活动;
⑤合作学习是以团队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学习活动;
⑥合作学习是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挖掘其非智力潜力的教学活动。
2 当前大学语文中合作学习的现状
2.1 分组不科学
很多教师采用平均式或自由组合式进行分组,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造成小组间能力失衡。研究表明:只有在交往、知识和经验方面存在差别的情况下,小组合作质量才会提高。因此,小组的划分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是不能随意决定的。
2.2 分工不明确
在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赋予小组长特别的权利,操纵整个小组的活动。小组长大多是能力强、成绩好、性格外向、爱好表现的学生,他们以权威的身份掌控着小组的大局,打破了平等交流的局面,阻碍了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各抒己见,造成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使原本的平等交流变成了固守的'服从。
2.3 规则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教师布置任务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是立即让他们作出判断。时间长了以后,容易让差生产生依赖性,缺乏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4 时间设置不恰当
小组学习通常要根据教材来设计,如果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合作学习缺乏准备和兴趣,合作的积极性不强。使得一些只需简单讲解就可让学生掌握的技能偏要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小组合作,课堂实效性不强。
2.5 时间不充分
有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由于时间掌握不当,学生刚进入角色,刚展开思维,就终止了学生的研究,使得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只流于形式。
2.6 教学评价不全面
表现在只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合作程度的评价,造成了合作学习评价的单一性。
3 实施合作学习的途径
3.1 合理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前提。合作学习要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进行合理搭配。每个小组的人数应控制在4~6人,学生也可以自行进行组合,保证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要保持小组的动态合作,允许学生进行换组学习,这样,既可以调节合作的氛围,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同不同背景、不同能力和不同思维的学生进行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同时,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切实高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定的角色,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3.2 明确合作目标
合作学习要顺利进行,必须确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必须通过分工合作、角色转换、资源共享、小组奖励等方式形成有效的依赖关系。小组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共同目标的形成是小组凝聚力的保障。
3.3 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和学生成为主导和主体的协作关系。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要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必要时刻给予启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4 营造宽松的合作氛围
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小组的学习效果,因此,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合作氛围显得至关重要。要减轻学生的压力,在精神上受到鼓舞,要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切身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他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品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3.5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任何学习方式都是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形成的,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教师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合作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这要求教师要选择有价值的合作项目来为学生布置任务,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价值。要重视合作学习在大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防止形式化。
②指导合作过程。合作学习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要参与这一过程,耐心指导,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③制定合作评价。小组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总结。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小组自评主要评价小组成员在合作中的表现;小组互评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组织凝聚力;教师点评不仅要看到先进,更要注意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慎重,防止对学生产生消极作用。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将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好这种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周金声,江少川.大学人文语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文/杜秀玲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应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很显然,要做到这一要求,有些教师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以前的物理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参与者。即便是成绩好一些的学生,面对如此单调的课堂,一节课也很难集中精力,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巩固,而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课堂上更是心不在焉,不愿动脑、动口、动手。这种课堂模式造成差生队伍不断壮大,结果到了高三,能跟上老师教学步伐者更是寥寥无几,课堂上真的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摸索实践新课程思想的方式、方法。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提出“合作学习”的教学观正在被大家所认同。该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从教学应用的角度谈谈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合作的认识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复杂、多变、互赖的社会,他们不仅应从学校学得如何竞争、如何生活,更应当掌握如何合作。合作是集体生活的润滑剂,是事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重要。”
二、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新课程实践的产物。它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将其所学所能应用到合作情景之中。过去我们过重地强调分数是唯一重要的,每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在测试中的成绩。但现实生活中的T作都是协力合作的结果,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有效地调节和分工是大多数工作的特征。所以合作学习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人数可在3-6人),小组成员分T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并由此推进教学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合作学习兼顾教学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任务明确,有较强的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首先要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该小组以异质小组为主,即南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班级的缩影或截面。同时,各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这样全班共分出九组,每组六人,明确各小组责任人,并宣布组成这样的小组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交流、倾听、解释、思考,在分享、协商、碰撞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们都能接受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阶段。
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创设好合作学习的情景,制定好各组完成任务的程序,并在课堂上督促各小组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我在教学《大洋与大洲》一节时,准备了十个地球仪,在上课时分发下去,每个小组一个。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地球的表面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哪个部分多,哪个部分少? 2、你如何根据地球仪来验证你的判断?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但第二个问题把他们难住了,各小组讨论了几分钟也没有结果。此时,我提醒各组,能不能用概率来验证。有个小组的成员立刻叫起来,“知道了,老师,你不要说!”我因势利导,“那你说说看如何验证”,可他说:1‘等我们小组验证出来再告诉你”,我无可奈何地说:“那其它组就看他们来验证吧”。那位同学把他的想法与同组同学说了,并作了分工:一个同学用手把另一个同学的眼睛蒙上,还有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用一个手指在转动的地球仪上到处“乱”点,其它同学在认真地记录点到的地方。就在这组同学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其它组同学也悟出来了,纷纷开始活动开了。过了十分钟,我叫各组停下来,并汇报各组的点到海洋与陆地的次数,尽管各组的数字不同,但都是点到海洋多于点到陆地。接下来,我又问,“能不能算一下点到海洋的比例”各组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的比例。我又请刚才的那位同学把名组点到海洋的总数加一加,再算一下全班同学点到海洋的总比例,结果发现约是70%,大多数组的结果也接近这个数字。于是,我又问:“为什么出现这种大致相同的数据?这说明了什么?”此时学生都已领会白已刚才活动的意图,同声说:“那是地球上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
接下来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我也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每个组用简笔画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图,并用剪刀剪下来,然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并把刚才剪下的七大洲轮廓图帖在上面。各组的同学自行分T后,就开始了操作。在下课前,我将各组合作学习成果一一展示,并让其它组成员来评价。学生点评得很专业,也很精彩,不仅注意到用经纬线定各大洲的位置,还说出应根据海陆间相对位置来确定各洲应分布在哪里。以至于个别完成得不够理想的学习小组表示“课后我们好好合作,重做一张更好的。”果然,没过两天,我看到我的办公桌七放着一幅精美的七大洲帖图画!
在这节课上,每位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强化了自身的责任感,并对同伴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中增进了友谊,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也更喜欢这种形式的学习。
(三)对合作学习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挖掘教材、生活中的素材,精心构思每一节课。如果设计、控制不当,会造成“一团糟”现象,反而不能完成学习目标。 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准备。
1、首先要考虑本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是否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在合作学习前应使学生清楚,小组内各人的任务,以及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只有当每个成员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时,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
3、应准备适当的和公平的评估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既能反映出小组的合作成就,又能体会出小组各成员的贡献,促进大家共同努力。
4、个别学生习惯于教师的传授或由于自控能力差,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茫然不知所措,可能会产生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老师、同学要多多关注。
5、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信任,多沟通,减少内部冲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杜威曾说过:教育哲学的理念是使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使教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联系起来。合作学习的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更是使学习者为今后的团队工作作好准备,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以及团队生活中更能有效地工作。
合作学习在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合作学习在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可行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特点,指出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激发情感因素、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合作精神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 者:刘阳 牛跃辉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口语教学 合作学习 基本原则 操作方式谈合作学习型教学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型教学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型教学的.内涵、适用性,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提出合作学习型教学在<材料力学>中的的具体实施方法,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材料力学>教学中重要性.
作 者:尹冰 作者单位: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G424 关键词:合作 动机 互动 适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江苏海门●杜桂方
摘要:实行课改之后,为了使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更好地体现,许多中学都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其中尤以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实施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教学;应用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在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知识,并提高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其合作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必要,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注意一些问题。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是小组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成员间的团结合作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勇敢、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各个成员之间的思维有碰撞,甚至激发出其创造的灵感。教师不仅要让组员之间的思想有交流,还要让组与组之间的思想也得到交流,通过思想的交流与讨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2. 要重视弱势群体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习好的学生,也要重视较弱势的.学生。具体做法:在提问时,要有针对性、有层次,建议不要采用以往的自由回答或代表回答,应该让小组的各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才能把学习搞好。
3. 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
教师除了把小组的各个成员都带动起来外,还要促进各个小组竞争机制的形成,只有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机制,才能让课堂更具活力与生机。
二、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教师在小组合作课堂中的扮演角色
在小组合作的课堂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路人、引导者、指导者,作用是给学生更多平等、公平的机会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必然会存在不同,但不管学生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并接受学生的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的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并作整理。在课堂上,教师可做如下提问: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什么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是什么?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个实验,现在大家都来说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
2. 学生在小组合作课堂中的扮演角色
在课堂的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该具有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超前的学习感及其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据相关研究表明,人在拥有充沛的问题意识时,其创造性思维会异常活跃,许多平时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在此情境下得到了有效解决。所以,当学生脑子里出现了许多问题时,其求知欲会增强,有一股非把问题弄清楚的强烈意识。此时,其大脑会十分兴奋,思维非常活跃,许多好方法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了。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的光合作用该节内容时,通过阅读材料――英格豪斯1779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有谢尼伯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尽管学生认真阅读了材料,但由于没有进行实验,还是会有疑惑,如为什么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吸收的是CO2,释放的是O2 等。由于学生此时存在很多疑问,会使其想要去探索并求得解答,教师可在此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亦可让其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互惠。
3. 师生在小组合作课堂中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师生合作。具体合作包括共同完成对每个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共同分析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等。如在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时,经常会不成功,师生在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时,有学生会说“实验装置有问题”“没有选择合适的天气”等……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可将实验失败的原因找出来。此外,在进行各小组学习成果评价时,要做到从多方面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思维表现水平及其情感体验等。师生通过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可让学生对自身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有更充分的认识,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不断进步,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好处与重要性。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是课改的需要,应该不断改进,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姜兴明。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J].生命世界,2010(7)。
[2]何登文。中的小组合作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4)。
(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一)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采取小组协作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研究小组内协作则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有趣的组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同学们有了学习兴趣,不用教师提点学生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研究,而正是由于学生自己主动研究,记忆才越牢靠。而这种小组协作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很容易就带着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徜徉,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小组评价方法,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所以作为物理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环节,并创新课后作业内容,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和班级干部做好监督和督促工作,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都能顺利进行。
(一)培养学生小组意识与能力
鼓励高中生自主搜集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和信息,高中物理知识涉及方面广泛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要激励学生中主动寻求各种工具的帮助,提高搜集有用资料的能力,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高中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团结协作成组解决,小组协作教学模式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成员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知识基礎与知识储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此时就需要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电磁场的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计算,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各小组长在统计过程中了解组内每位成员的具体问题,由此进行针对性教学。如果组长无法解决,可在组内讨论,一起攻克学习难关。此外,组内还可进行一对一训练,将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方法在组内总结出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来进行小组的划分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差异为基础,那么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小组协作教学模式中小组划分时,教师应准确了解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与物理知识基础,如此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能进行均衡划分,就像教师面对学生差异时做到因材施教,在小组划分时,高中物理老师应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对每位学生的综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这些依据来确定每组人数以及每组中有哪些人员组成,做到合理适当划分学习小组,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学生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准备材料、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成果展示等,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人。教师在对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时要能够从学生的特点进行整合发挥小组内学生不同的特点。
(三)完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每一节课程都有其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只有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才不会落后,而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定,因此高中物理老师要统筹完善课堂教育目标,在明确自己教学内容的同时留一些学生自己本身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小组协作讨论,提高自己学习物理的信心,促进自己物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也能更好地展开教学。
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自由落体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由落体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分组完成。通过教学情境的设定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