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课后训练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ivan1128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课后训练题(共含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van112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司马光》课后训练题

篇1:《司马光》课后训练题

《司马光》课后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éréndàochùnàlǐ

()()

dōushìjīnɡxiàjiàoshēnɡ

()()()

二、把字换一个偏旁,成为本课的生字。

收——()球——()轻——()

坡——()快——()谎——()

三、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水缸  一(  )石头一(  )毛巾

一(  )水一()孩子一()假山

四、写出反义词

里()有()假()

大()哭()进()

五、连一连

看虫子使劲地叫

捉电视高兴地跑

背石头飞快地笑

拿书包大声地砸

篇2:《嫦娥奔月》课后训练题

《嫦娥奔月》课后训练题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tā lǎn jiān zhà qǐ pàn níng shì

( )( )( )( )

p bù jí dài hào yuè dāng kōng jīe jì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解散( )解放( )解释( )

解决( )解救( )解剖( )

解除( )机智地( )( )的祝福

接济( )深情地( )( )的夜空

企盼( )焦急地( )( )的月亮

三、照样子写词。

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篇3:落花生课后训练题

落花生课后训练题

一、拼音小关卡。

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妈妈在后园的半mǔ空地上种了花生,并fēn fù( )我们兄妹要好好照看。

(2)我很爱吃shí liu( )。

(3)我家新买了一个zhà( )汁机,让阿姨来品cháng()苹果汁。

2.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得知要去首都(dū dōu)北京参加夏令营,我们都(dū dōu)开心地跳了起来。

(2)这个便(biàn pián)利店的`东西很便(biàn pián)宜。

(3)我对这个好(hǎo hào)心人很好(hǎo hào)奇。

二、词语游艺厅。

1. 先根据语境用恰当的词语填空,然后写句子。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 )地说:“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 )地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 )地说:“花生可以榨油。”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画“ ”的部分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便宜:①价钱低;②使……得到便宜;③不应得到的利益。

(1)妈妈教育我们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 )

(2)花生的价钱便宜。 ()

(3)这本书我有,送给你吧,这下便宜你了。 ()

篇4:正比例课后训练题

正比例课后训练题

一、判断题: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

二.判断对错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 )

(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 )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 )

三、选择题

(1)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 B.底面积 C.表面积

3、a÷b=c,当c一定时a和b( );当a一定时b和c( );当b一定时a和c(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四、应用题

(1)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来制造60个的时间现在能生产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

篇5:葡萄沟课后训练题

葡萄沟课后训练题

☆猜一猜: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谜底是_____)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谜底是_____)

☆说一说:新疆还有什么特产?你的家乡呢?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什么特产吗?

☆画一画: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串串的葡萄吗?画好后张贴在教室里,布置成葡萄园

☆填一填:

1、葡萄沟的.葡萄种在山坡的_________上。_________的枝叶向四面_________,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

2、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很多,______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3、葡萄沟的人,是一群_______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葡萄干是在_________里制成的,颜色______,味道______,非常有名。

4、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那里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

篇6:《黄河颂》课后训练题

《黄河颂》课后训练题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屏障( ) 哺育( ) 发扬滋长( )

澎湃( ) wǎn( )转 高山之diān( )

体p( ) zhuó( )流 一xiè( )万丈

2. 《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词,________曲,由________个乐章组成。

3.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巨大的波浪。( )

(2)辗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

(3)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也指声势浩大。( )

(4)喂养,通过教育培养。( )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熟读《黄河颂》一诗,回答以下问题。

4. 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究竟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全诗运用了什么明显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论语课后训练题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 ) 吾日三省吾身( ) 诲女知之乎!( )

不亦说乎( ) 殆( ) 人不知而不 yun( )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⑴ 温故知新( ) 。

⑵ 见贤思齐( ) 。

⑶ 任重道远( ) 。

⑷ 三人行,必有我师( ) 。

⑸ 学而不思则罔( ) 。

⑹ 思而不学则殆( ) 。

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

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 学而时习之( )

⑵ 人不知而不愠( )

⑶ 思而不学则殆( )

⑷ 择其善者而从之( )

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⑴ ⑵ ⑶/⑷

B、⑵ ⑶/⑴ ⑷

C、⑵ ⑶/⑴ ⑷

D、⑴ ⑶/⑵ ⑷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⑵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篇8:论语课后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 》,这本书是记录 的书。这本书是 家的经典著作,与《 》、《 》、《 》合称“四书”。

2、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 “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 。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第5条语录的观点相矛盾?

答: 。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 。

5、以上五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 。

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

────────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⑴ 孔子过泰山侧( )

⑵ 夫子式而听之( )

⑶ 然( )

⑷ 昔者吾舅死于虎( )

⑸ 何为不去也( )

⑹ 小子识之( )

8、“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

9、“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A、顺接 B、转接)

10、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

11、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

12、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 。

13、“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 。

14、文中哪句话可做本文的主题?请翻译这句话。

三、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荒无人烟

最悬殊的区别──最反常的气候──

最昂贵的稿费──最难做的饭──

最短的季节──最绝望的前途──

最高的巨人──最长的脚──

最难走的路──最大的地方──

Unit5MyDay课后训练题

《泉城》课后同步训练题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课后训练题

语文飞向月球课后训练题

小学语文一分钟课后训练题

《春》课后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课后训练题

《浅水洼里的小鱼》课后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课后训练题

《司马光》课后训练题(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司马光》课后训练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