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雨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雨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1: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

摘要:水果产业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一方面成本上升, 局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 面临着栽培模式管理技术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本文介绍了山东水果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立足国际、国内水果产业发展形势, 客观分析了山东水果产业的竞争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水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水果产业; 现状; 对策;

山东是水果生产大省, 水果栽培历史悠久, 品种资源丰富, 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的美誉, 在国民经济发展及全国水果生产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水果产业本身的生产形势、要素配置及其所处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科学研判山东水果生产形势,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 搞好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山东水果产业现状

1.1 地理气候条件与主要栽培树种

山东地处东部沿海, 黄河下游, 位于北纬34°22.9'~38°24.0', 东经114°47.5'~122°42.3'之间。东部为半岛, 西部为内陆。全省山地占15.5%, 丘陵占19.4%,平原占55.0%, 湖泊占0.8%, 其余为9.3%。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 雨热同季, 春秋短暂, 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 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 mm之间,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9.5 mm,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全省平均光照时数为2 300~2 890 h。

山东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绝大部分落叶果树生长, 目前有记载的栽培果树有90种, 分属16科34属, 其中主要树种有苹果、桃、葡萄、梨、大樱桃、枣、柿子、杏、山楂、猕猴桃等。

1.2 面积、产量稳中有增

山东水果总面积65.33×10hm, 较上年增加652 hm, 产量1 728.5×10t, 较上年增加25.5×10t[1]。

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水果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图1) :一是1978年至1984年的恢复性发展阶段, 水果面积由27.2×10hm发展到28.8×10hm;二是1985年至的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由28.8×10hm发展到96.2×10hm, 增加了2.3倍,平均年增长率10.6%;三是至的调整阶段, 面积由96.2×10hm调减到58.1×10hm, 减少40%,平均年递减4%;四是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 由58.1×10hm发展到65.3×10hm。

与规模的起伏不同, 山东水果总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图1) , 由1978年的153×10t, 先后于1993、、连续突破500、1 000、1 500×10t关口;666.7m平均单产由1978年的374 kg, 先后于1995、和连续突破500、1 000、1 500 kg关口 (图2) , 20达到1 764 kg[2,3]。

图1 1978—年山东水果面积产量变化情况

1.3 区域分布

全省17市均有果树栽培, 胶东半岛及泰沂山区为水果相对集中的地区;其中烟台市是传统的水果生产大市, 是著名的“烟台苹果”、“福山大樱桃”、“莱阳梨”的集中产地, 水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25.0%和32.8%。

图2 1978年—2016年山东水果平均单产变化情况

全省水果生产区域化分布趋势明显。形成了以烟台、威海为主的半岛地区和沂蒙山区苹果优势产区, 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3%和72%;以临沂、莱芜、潍坊、泰安为中心的桃优势产业带, 面积、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7%和74%;以滨州、东营、德州为主的枣集中产区, 占全省枣产量的80%以上;以烟台、潍坊、泰安、枣庄、济宁、日照、淄博七市为主的大樱桃集中产区, 规模占全省的80%以上。

1.4 主要树种的生产情况

1.4.1 苹果

2016年全省苹果面积30.13×10hm, 产量978.1×10t, 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56%和64%;主要栽培品种有红富士、嘎啦、红将军、美国八号、元帅系、乔纳金、国光、珊夏等。其中红富士是主要的栽培品种, 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苹果总面积、总产量的76%和79%。

1.4.2 桃

目前全省桃栽培面积11.31×10hm, 产量293.6×10t, 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17.3%和17.0%。主要栽培品种有上百个, 从3月到10月都有桃果上市。据抽样调查, 3—4月份上市的设施栽培品种占总面积的2.2%;5—6月份的早熟、中早熟品种约占14.3%;7—8月份的中熟、中晚熟品种约占71.4%;9—10月份的晚熟品种约占12.1%[4]。

1.4.3 大樱桃

2016年全省大樱桃栽培面积7.73×10hm, 产量约58×10t, 成为种植规模上仅次于苹果和桃的第三大栽培树种, 全省除东营市和滨州市以外都有栽培。烟台、泰安、潍坊、枣庄、济宁、日照的栽植规模都在4 000 hm以上, 主要栽培品种有红灯、先锋、美早、拉宾斯、黄蜜、意大利早红、旱大果、雷尼、布鲁克斯、萨米脱等。

1.4.4 梨

目前全省梨栽培面积4.57×10hm, 产量133.9×10t, 主要栽培品种有黄金梨、鸭梨、茌梨、丰水、新高、长把梨、新兴、圆皇、黄冠、爱宕、香水、大果水晶、绿宝石、秋黄等。

1.4.5 葡萄

目前全省栽培面积4.10×10hm, 产量114.2×10t, 主要栽培品种有巨峰、玫瑰香、泽香、红地球、夏黑、藤稔等。

篇2: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

2.1 竞争优势

2.1.1 水果风味独特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使得山东水果具有不同于其他产区的独特品质与风味。烟台苹果以其“肉质松脆、汁多爽口”的特点, 畅销国内外;蒙阴蜜桃以其“果肉细腻、汁甜味香”的特点享誉大江南北;沾化冬枣以其“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而被誉为“天下奇果”。

2.1.2 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2016年, 山东以占全国5.0%的面积, 贡献了9.5%的.水果产量, 666.7m平均单产1 764 kg, 是全国平均单产的1.9倍;苹果单产2 165 kg, 是全国平均单产的1.7倍;以苹果为代表的水果出口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2016年鲜苹果出口55.2×10t, 出口额6.18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41.7%和42.6%。

2.1.3 产业化水平较高

全省现有各类果品分级包装流水线800余条, 年处理能力超450×10t;果品贮藏能力480×10t, 其中气调贮藏120×10t;登记在册的各类果品专业批发市场64个, 年流通量500×10t[5]。

2.1.4 品牌号召力强

山东是最早引进栽培西洋苹果、欧洲大樱桃的地区, 是我国现代果业生产的发祥地,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传统名品, 如烟台苹果、莱阳梨、峄城石榴、无棣金丝小枣、大泽山葡萄、曹州柿饼等, 在消费者中拥有众多的拥趸。

2.1.5 现代果园发展初具规模

“十二五”期间, 山东出台了“水果产业振兴规划”, 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果产业项目”, 先后投入财政资金3.8亿元, 建设各类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近7千公顷, 带动全省新发展苹果矮化集约栽培果园4万公顷, 同时示范推广了生态栽培模式、果园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果园的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近几十年来, 我国和世界的水果种植规模、产量快速增加。2016年全国水果面积12 981.5×10hm, 产量1.81×10t, 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分别较1978年增加5.8倍和26.5倍,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3%和9.3%;至间, 我国水果产量增加1.04×10t, 占世界同期水果增加量的51.2%;20我国苹果、桃、梨和红枣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50.6%、59.5%、71.3%和49.6%, 人均水果占有量121.9 kg, 是同期世界人均水果占有量 (不含中国) 86.5 kg的1.4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今后水果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表1 我国主要水果世界占比及人均占有情况

2.2.2 生产成本持续攀升

据山东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抽样调查, 666.7m苹果生产成本由20的5 440元增加至2016年的6 843元;雇工价格由年的60元/天增长至2016年的140元/天 (图3、图4) 。

2.2.3 生产效益降低

以主栽树种苹果为例, 2010年以来, 苹果生产效益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据山东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调查, 2016年山东苹果666.7m纯收益4 517元, 较、2014年、分别下降633元、5 075、3 819元;成本收益率 (收益/成本) 66.01%, 再创历史新低 (图5、图6) 。

图3 2010—2016年山东苹果生产成本变化

图4 2010—2016年山东苹果生产雇工价格变化

图5 2010—2016年山东苹果生产666.7m2收益变化

2.2.4 经营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小规模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性改变。经营分散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生产效率低下, 果农既要生产又要销售、既要懂施肥又要懂植保、会修剪;一方面是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2.5 动力强的企业和品牌较少

相对于影响力较大的区域公用品牌, 山东缺少带动力、影响力强的企业和品牌, 很多地区优势明显的水果产品长期以贴牌销售或供应原料为主, 难以形成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图6 2010—2016年山东苹果成本收益率变化

2.2.6 基础设施落后, 装备水平低

大多数果园立地条件差,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果园机械化水平不高, 效率低下。

2.2.7 观念与基础性研究相对滞后

传统的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观念仍大有市场;如何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质量安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统筹规划紧密结合的措施还不够到位;因地、因树精准施肥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 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等现象仍然突出。

3 发展对策

3.1 创新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 提升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新型社会化综合服务体或专业化的生产服务组织, 开展果园托管、半托管或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是既适应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 又适应规模化生产的产业服务方式, 值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推广。各地出现了以单户经营为基础成立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和公司组建技术服务队等诸多成功的运作模式, 要通过政策、资金、培训等提升这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力与市场号召力。

3.2 鼓励发展新业态, 延伸产业链条

重视地方特色优势树种 (品种) 的发展, 将城市近郊果业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区分开来, “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 探索产业与旅游休闲业有机结合, 与生态绿化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管理水平、投入水平、生产模式,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开展差异化生产、精准化营销。努力在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占得先机。

3.3 大力推广现代栽培模式,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二十多年前推广的以苹果乔化密植早期丰产为代表的栽培模式, 在果品市场供应短缺时代, 对于提高果园早期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和市场形势。实践证明, 以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操作为主要特点的矮砧集约高效栽培, 是适应目前果品生产形势的新模式, 应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3.4 继续推进老劣及郁闭果园的更新改造

按市场规则淘汰管理不善的老龄低产低效果园。在苹果郁闭果园改造行动的基础上, 按照“三改三减” (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 的技术要求, 继续做好适龄郁闭果园的改造工作, 腾出人工和机械作业的空间, 以适应下一步逐步提升机械化率、改善果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益的要求。

3.5 研发推广与新型栽培模式相匹配的关键栽培技术

加大省力简约化栽培管理技术及果园需肥机理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力度;完善配套技术措施, 从改善果园土壤质量入手, 大力推广果园生草、壁蜂授粉、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农药减量减施等与现代栽培模式相配套的技术体系;加大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的推广应用;对果实免套袋、定向促花等技术进行研发攻关;做好高标准水果种苗繁育技术的研发工作, 进一步夯实果业发展基础[6]。

3.6 注重品牌创立与推广, 进一步提高山东果品的市场形象

作为品质和信用的载体, 品牌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一个有影响力品牌的树立, 需要十年、几十年的信誉积累。要加大公用品牌培育力度, 着力培育市场影响大、信誉好的企业品牌。引导生产者树立生态、绿色发展理念, 种 (地) 养 (地) 结合, 量入为出, 着力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经营者守信经营, 精准营销, 维护好水果区域公用品牌, 做强企业品牌。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统计年鉴 ()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山东省农村统计年鉴 (1990—2012)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山东省统计年鉴 (—)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王志刚, 于彩云, 马明兴, 等.山东省桃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落叶果树, 2015, 47 (2) :16-18.

[5]张开春, 闫国华, 张晓明, 等.中国甜樱桃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落叶果树, 2017, 49 (6) :1-5.

[6]赵瑞雪, 崔秀峰, 于国合.桃品质提升技术集成[J].落叶果树, 2016, 48 (1) :50-51.

篇3:我国动漫产业营销策略与竞争力分析的论文

我国动漫产业营销策略与竞争力分析的论文

摘要:中国动漫产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但欧美、日本的动漫产业资质浑厚,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之下,我国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在动漫市场探索及营销策略方面。中国动漫产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政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等,若想在中国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在开拓传播渠道、培育动漫消费市场、大力开发营销市场等方面加大力度。本文首先介绍了动漫产业的传播途径,同时还需要培养动漫人才,加强中国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不断在市场中开发新天地,本文笔者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营销策略;传播途径;开发营销

中国动漫产业围绕的中心为设计者的创意,载体为卡通、漫画,应用了现代的文化及数字技术为基础,创造出具有高度的文化产品,商业、旅游等行业融于一身的现代产业。在美国,动漫产业已成为了美国第六大支柱产业,日本的第三大产业。我们应将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特别是在市场营销的策略及开拓市场方面加大力度,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动漫产业。

一、拓展动漫产业的传播途径

传统的动漫产业多以报纸、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体来进行传播,立体平面传播多以电视电影等影视传播。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中国通讯技术的不断完善,3G、4G网络不断发展到各家各户,许多动漫作品均可以在电脑、手机等数字网络媒体中传播。新的传播媒体出现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式便捷终端,能够直接方便的连接互联网。因此科技的发展,动漫产业可通过以上的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与展示。如动漫手机游戏、智能手机的动漫屏保及接受各种信息的动漫图片等。摒弃了传统动漫展示及传播的局限性,在新时代媒体中的应用,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观看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动漫作品等,将传播的自由性,主动性、互传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偏远的山区或是新疆内蒙等均可以不分地域、不分国家的自由传播。动漫影视作品是动漫产业中比例较重的内容产业,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许多相关部门对动漫产业愈来愈支持,将许多动漫影视播映渠道不断疏通与开通,如北京卡酷卡通频道、上海炫动卡通频道、辽宁动漫频道等,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均可通过影视传播。

二、积极培育成人动漫消费市场

传统的思维观念认为动漫产业受关注的只有或只能是青少年儿童,其实并不然,从动漫文化来看,通俗易懂的艺术表现形式、夸张与神奇色彩并存、浓厚的游戏色彩及略微的搞笑色彩应受到各年龄层次的需要。美国的动漫产业如此强大,不仅因为其儿童动漫作品较多,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成人动漫作品,比如像著名的漫画改编《超人》《蜘蛛侠》等,更是受到成年人的喜爱,动漫产业受到了全球的瞩目,以后的动漫消费市场不应该受限于任何年龄段人群。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很多人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往往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成年人刚刚步入社会,在物质精神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追求者更高的精神世界,中国动漫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充满着喜剧色彩,心里压力过大的人进入到动漫世界,将自己想象成动漫人物,远离现实社会的纷扰,减轻人们心中的压力。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动漫开发者应创造出不同色彩的动漫作品。

三、加强动漫市场的开发与营销

美国、日本的动漫产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其在动漫市场开发及营销方面有巨大突破。我国动漫产业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严重缺乏衍生品的开发与营销、动漫的衍生品即为以动漫作品中的人物为核心,经过设计者的创作设计出一系列的可售卖的产品。如电影、书籍、玩具、服装图案、日常用品、家用电器等。在市场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多向旅游产业、商业等方向发展,此衍生产品的出现在营销环节可产生巨大的利润。动漫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与推广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动漫城的小商铺及某些地域动漫区都为动漫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电子商业的不断壮大,如天猫、淘宝、1号店等商务平台都为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网站的修饰及装修,消费者可通过店铺视频,可展示动漫产品及动漫衍生品多样性,电子商务平台不仅仅是一个销售的平台,更是动漫爱好者的交流平台,网站上我们可以随时更新动漫新产品,详细的介绍新产品特点。专业动漫实体店或是动漫城销售的动漫衍生品是具有针对性的销售,可锁定消费的人群,从而提高动漫产业的销售范围,且在动漫城销售的物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可真实的了解到每一个动漫产品。消费具有连锁性。电子商务及专业实体店两大方面必将成为中国动漫产业营销的重要场所。

四、动漫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国家产业的能否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取决于国家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动漫市场与国际的市场息息相关,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能够在市场中带动我国的动漫产业。动漫的营销与推广是动漫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动漫实体店、网络营销、手机观看等市场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一定角度来看是值得被肯定的。中国动漫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要想高速发展,必将采用新的营销思想及完整的营销策略。中国动漫产业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在基础上自主创新、多加推广,在营销此链条部分加大力度。根据我国自身的营销发展方向,调整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使中国动漫产业的营销策略与自身营销方向相融合,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及专业实体店两大主要方面开展,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计出不同的动漫产品,扩大营销范围,将我国动漫产业推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殷俊、论铸造中国动漫品牌的三维合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33(10):157—160、

2、陈少峰、起点多元化——试论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有效启动[J]、中国电视,2013,5(1):83—86、

3、周晓丽、从《动画剧场》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J]、中国商贸,2013,3(10):161—163、

4、李优,熊花、产业链视角下对中国动漫市场营销的思考——以《魁拔》《秦时明月》《阿狸》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4,(14):136—137、

5、杨廷廷、中美动漫产业比较及国产动漫的缺失与出路[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8(12):68—69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评价论文

如何提升双低油菜产业竞争力论文

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思考论文

网络课程设计现状分析论文

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

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恩施州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苍南茶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生成分析的论文

产业分析报告

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山东省水果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