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我不去江湖骗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共含12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不去江湖骗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

篇1: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

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

足球运动是一项具有高能量消耗的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好的体能,才能够顺利的应付高强度的足球比赛。因此在当前的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能上的训练,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展开训练,是我国中学生的整体体能得到提升,改善我国当前足球运动项目的不足。

一、我国当前中学生的体能状况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应当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引起较高的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应有的锻炼,使得许多的中学生呈现出肥胖的特征,在体能上面呈现出持续性下滑。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质要求。为此在中学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竞技类型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机会进行体能上的训练。

二、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足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认识不足

当前在许多的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教师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教师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育学生一些足球运动技巧上面,认为这才是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根本。其次,许多教师在体能训练中表现出训练理念落后的问题。他们在教学中使用的体能训练方式过于单一,训练的内容过于教条化,对于国外一些先进的训练理念盲目的进行引进,并没有根据我国当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得这些体能训练理念很难真正的发挥出效果。

(二)体能训练不够规范

在针对当前中学生展开体能训练的时候不够规范,使得最终的训练效果受到影响。在足球运动教学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和缺陷,在体能训练上面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没有对学生的体能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如何在足球场上保存自身的体力?如何让自己的体能在比赛场上持续更长的时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做出指导和教育,这也是足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足球整体水平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

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后,身体各部分器官都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恢复,才能够让其变得更加的强健。但是在当前的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中学生在经过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后,会使得身体内部的各器官感觉到疲劳,如果不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补充和恢复,将会对各部分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这种情况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立完善的恢复机制是当前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

三、中學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足球运动对于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训练的方法,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训练的效果。

(一)对中学生进行力量的训练

在足球运动项目中对运动员的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在进行球的争抢和射门时都需要较强的力量,因此应当在中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加强学生的力量训练。对学生力量的'训练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快速力量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充分把握符合和动作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自身对肌肉力量和速度的控制能够更强。在训练中可以通过俯卧撑、卧推、杠铃剪蹲等方式来提高。其次,对力量耐力的训练,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可以通过循环训练的方法来进行,旨在提高当前中学生的心肺功能,让学生所具备的力量能够更加的持久。

(二)对中学生进行速度的训练

速度也是足球运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足球运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对中学生进行速度的训练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移动速度的训练。快速的移动速度能够让运动员做出快速移动和快速防守等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对进攻和防守都有较大的帮助。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通过反复的百米冲刺训练来加以锻炼,使中学生的移动速度得到提升。第二,加强反应速度的训练。反应速度在足球运动的起动和摆脱防守时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训练中可以采取光声反应训练的方式。第三,加强动作速度的训练。在足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控制好自身的动作速度,才能够更好的与队友形成配合,对此可以让中学生进行运球绕杆训练。

(三)对中学生进行柔韧训练

在足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柔韧度,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些较大幅度的动作,如:大幅度摆腿射门、侧踢腿等动作都需要经过专门的体能训练才能够顺利的做出。因此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应当安排一些柔韧性练习,然后让学生开展其它的运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柔韧训练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以免对学生的肌肉造成拉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的训练中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整体体能素质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水祎舟,黄竹杭,耿建华.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体育科学,,01:67-78.

[2]孙灿江,林晓辉,冯雨晴.浅析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各种方法——以郑州市中原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19:198+256.

[3]龚波.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4]水祎舟.足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设计理论与实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6.

[5]毛晓峰,李献青,李秋良.足球运动员核心体能训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2:64-66.

篇2: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原则特点及力量训练方法论文

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原则特点及力量训练方法论文

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中学篮球教学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体能是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是运动员各种能力的综合,关系到中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水平,是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能力,通过中学生篮球队员的体能训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原则和特点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高中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主要任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参加篮球训练。参加训练的高中学生,年龄相差大,运动水平不齐,训练条件差,队员流动频繁。高中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中学生各种竞赛,向篮球专业队和高校篮球队输送人才。高中学生篮球队的教学训练必须依据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促进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1.加强思想教育

高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喜欢突出自己,不符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正确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打球的意义,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球员。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及著名球员的故事,组织队员观看比赛,观察比赛中精练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敢于拼搏、遵守纪律、勇于进取的思想,从全局出发的整体意识。对于比赛中暴露出来的思想弱点,及时教育和制止,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篮球教练员要多和学员沟通,严格的纪律是胜利的保障。

2.明确量化指标

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必须加强篮球训练的科学性,用技术量化指标衡量训练效果,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延长人才运动年限,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高中学生篮球训练时间短,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次数不多,不能照搬专业队的训练模式,练习方法和技术组合的练习要依据高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和接受理解能力,明确量化指标,采取少而精的练习手段,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佳训练效果。具体的量化指标为高中学生的训练指定了目标要求,训练更加自觉和认真。为了完成规定的指标,中学生的积极性都主动调动起来,训练按计划进行,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随时检验计划的完成情况,促进了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3.基本技术动作训练要规范

技术是篮球比赛的基础,高中学生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动作容易掌握,但缺乏稳定性,篮球技术训练要从实际出发,重视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提高动作的灵活性,把单一技术训练与其他技术相结合,面对难度较大的动作,教练要在讲解的基础上分解练习,多次重复后再综合训练,使动作更加规范化。

4.加强整体战术训练

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培养他们的战术意识。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要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篮球技术通过一定的战术发挥出来,利用全队的优势,发挥整体水平,通过比赛,提高他们正确比赛情况的能力,队员之间默契配合,提高应变能力,在训练中,加强战术的运用训练,增强配合意识,讲解篮球比赛的理论知识,反复实践,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篮球队员的力量训练策略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攻守对抗活动,是高度与速度、身体与技术、进攻与防守、智力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要有协调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协调性、灵敏性好,弹跳力强,加强篮球队员的力量训练至关重要。

1.踝关节训练

篮球比赛中急起急停、高速变向、抢篮板球等技术动作的完成是从脚步开始的,完成这些动作,踝关节需要承受巨大的负荷,加强踝关节的力量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员损伤,提高技术水平,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训练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通过柔韧性练习增加关节和肌肉的伸缩性,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针对性地加强踝关节的肌肉力量练习,减少和预防踝关节损伤。如,肩负扛铃原地提踵,跳绳等。踝关节柔韧性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增加踝关节柔韧性训练,提高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踝关节的灵活性影响队员起跳时的应变能力,训练踝关节,预防在跑跳中踝关节肌肉韧带受伤,队员的跑跳能力大幅度提高。篮球队员的踝关节训练是一项系统任务,依据队员的'特点,循序渐进,提高队员的身体力量,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掌握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和现场急救措施,保证训练顺利进行。

2.上肢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趣味性强,通过运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抉择能力,健康身体,改善体形,提高应变能力。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直接影响篮球运动中传接球、投篮和强打球技术,中学生篮球队员要掌握更高的篮球技术。训练上肢力量是基础,例如,举杠铃活动,练习各种抓举动作,杠铃重量逐渐增大,引体向上运动也是锻炼上肢力量的有效方法。

3.下肢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的训练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弹跳力的决定因素是爆发力的大小。根据中学生队员的肌肉和骨骼特点,以训练速度力量为主,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突出训练的动力性,例如,跳绳运动、跳深运动、跑跳手触篮板、负重练习等,安排适宜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训练运动速度和动作的连续性。

总之,篮球运动是群众性的体育项目,深得高中学生的喜爱,篮球队属于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团结协作,荣辱与共,通过训练提高篮球队员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唐煜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人民体育出版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3]曹兵.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初探,山东体育科技 2000

篇3:浅析中学生速度训练论文

浅析中学生速度训练论文

摘要:根据几年来运动员取得的成绩,以及对短跑工作的实践体会,笔者总结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短跑成绩的经验。

关键词:训练距离,速度障碍,间歇时间,节奏感,韵律感

普通中学田径队的训练不同于专业队,纯属业余训练,多是利用赛前5―6个月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笔者通过六年来对短跑训练工作的实践体会,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速度训练决定性的条件是高至极限的动作强度,运动员以最大的力量和适于自己特点的动作频率、动作幅度达到最高速度。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训练中采用了较高的速度训练强度,认真抓好每个队员每次跑的动作质量。而这需要选用不致使跑的技术动作结构遭到破坏的跑的距离,最高速度训练的跑距过长,则会由于疲劳,使速度、步长、步频、重心起伏和跑的技术动作都发生变化,影响最高速度的发展。因此,在速度训练中,距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根据训练的目的、队员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根据人体的无氧非乳酸供能一般为8――10秒,一百米跑的运动员发挥最高速度的时间一般在5――6秒,所以,我们采用的距离一般为30――60米。有时在特定目的的条件下,可灵活掌握选用其它距离,如为了提高100米后程冲刺能力,可加110――120米冲刺跑。

速度训练必须预防和解决“速度障碍”问题。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肉的伸展力、弹力、放松协调能力和生物化学机制是构成速度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在队员疲劳时安排速度训练,不但以上各种因素都得不到充分施展,而且神经系统不兴奋,对运动尤其是速度会产生抑制作用,肌肉弹性下降,动作反应迟钝。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安排训练,不但对速度的提高起不到促进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形成速度障碍,给提高速度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速度训练的安排上,一般把速度训练安排在周一和经过适当调整恢复后的第一次训练课进行,大大提高速度训练的质量。速度训练手段和安排方法既要注意相对集中的稳定,又要防止过分单调。长期使用一种或几种训练手段与方法,机体就会产生适应,机体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会使“速度障碍”进一步巩固。因此,训练中应多采用逐渐加速和可以控制的速度来进行训练。通常我们采用跑跳结合、长短结合、强弱结合、男女结合以及让距跑、追逐跑和接力跑等手段进行训练,通过不断地变换训练手段,使队员不感到厌倦和疲劳。这样既有负荷,又有简短的调整恢复过程,在自然、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达到了训练效果。

速度训练要科学安排长、近、短期的训练计划,运动负荷的加大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根据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的不同特点,要严格掌握每一练习的运动强度和间歇时间。速度取决于运动的最佳兴奋状态,而兴奋状态的高低,与机体的恢复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两次跑之间的间歇时间短,体力得不到较充分的恢复,将导致机体出现疲劳;间歇时间过长,机体的兴奋性就会下降,强度不够,使训练达不到良好效果。我们在训练中根据不同距离、不同强度,采用了不同的间歇时间,如:3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1。5分钟;6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3――4分钟;100米重复跑,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美国优秀短跑选手刘易斯在谈100米成功秘诀时说,在50米以前我加速,然后只需要放松肌肉。愈是放松,速度下降就愈慢,因此他在70米至终点这一段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快得多。这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动作节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队员按有规律的节奏跑动时,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韵律感,能使队员在整个跑程中发挥速度、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使其技术发挥得更加合理和完善。例如:在起跑训练中,要求队员在起跑后5――6步主观上用最高的动作频率,而后放松2――3步再继续加速。但是这两次加速在技术上有所不同,前一次单纯地要求发挥高频率,而后一次是经过2――3步的放松调节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更有弹性和放松感。又如通过一定距离的定程跑,在培养节奏感的同时又相对加大了步幅。实践证明,通过对节奏感的训练,使队员的加速能力、放松能力以及跑的弹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速度素质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结合过程,必须把速度练习同快速力量、爆发力、灵敏协调等素质结合起来发展。对于少年运动员来讲,必须重视多种手段的全面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不要过早地进行单一的速度专门化练习。因此,为了打破速度障碍发展速度,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发展身体素质,改进跑的技术,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改变习惯了的动力定型等,以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联系,建立新的运动技能条件反射。

上述是本人对短跑训练工作的一点体会,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栾敏学《大学生速度训练的探讨》。田径,2000/2。

2、袁运平王保成《短跑》。

篇4:对巴中市中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

对巴中市中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

【摘 要】通过对巴中市一些中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巴中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为中学生足球事业发展进行基础性研究。了解和掌握中学足球普及与业余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 足球运动 教学 现状调查

1 前言

现代足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项目。而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无论是足球强国还是足球发展中国家,均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作为发展本国足球运动最重要的措施。中学生足球是足球后备力量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中学生提前进行足球运动的教育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如何普及与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是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对巴中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掌握中学足球普及和业余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调查对象

本文以20所参加巴中市第八届田径运动会的学校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覆盖全市各区县中学,具有地域代表性。

3 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三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学校足球运动统计资料及国内体育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

3.2问卷调查法

向参加运动会的教师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达100%;向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达90%。

3.3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并进行数据百分比处理。

3.4访谈法

对随机抽取的一些老师和学生进行访问并做好纪录。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各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

4.1.1各中学足球场地设施情况

开展足球运动肯定要有活动场地,许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场地或场地很小,也就制约其活动的开展。在调查的20所学校中无足球运动场地的学校占20%,其中都是农村中学,这与当地的经济条件有较大关系。只有200米足球场的学校占40%,有400米足球场地的学校占20%。调查还发现,在这20所学校中都没有室内场地,当遇到天气不好时,如刮风下雨等,足球训练内容不能正常进行。可见,场地器材设施是阻碍巴中市中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1.2足球专业教师情况

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兼职,足球专业教师则是少之又少。在所调查的 20所学校中共有16名足球专业教师,平均每所学校不足一人。40%的学校没有足球专业体育教师,35%的学校只有一名足球专业教师。由于足球专业教师的欠缺(农村中学尤为突出),导致足球运动在中学生中的普及很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巴中市中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4.1.3各学校领导对足球运动开展的重视情况

校领导对体育、对足球是否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校足球运动的开展,领导重视并支持的,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然而领导是否重视不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调查中校领导一般都会表示支持或重视,但真正为场地、为教练和经费等去认真落实的却并不多。所以,各中学校领导对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是直接影响到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领导一般重视占25%,很重视占10%,不重视占65%。可见,巴中市中学校领导不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是阻碍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2各学校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情况

4.2.1足球运动在校园中各项活动中所占的地位

调查显示,在篮球、足球、田径等中学生喜欢的常规体育运动项目中,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最多。反映出足球运动已被更多的中学生所接受,并且喜爱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可见,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愉悦性及对抗性,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在中学校园中易开展和普及。正是由于足球运动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决定了它成为校园生活中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4.2.2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频率及不参加的原因

由于中学生不同的生活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因素,以及各个学校、家庭、社会为他们提供的条件不同,虽然他们都对足球运动充满兴趣但他们参加足球活动的频率却有很大差异。为此,我们对不参加或很少参加足球活动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由表1-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男生都是由于没有场地或缺乏指导而不参加或很少参加足球活动,而女生对足球不感兴趣的比例还很高。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中学开展足球运动的经费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单靠教委、学校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5.1.2我市中学足球教师偏少,教练水平整体偏低。

5.1.3我市足球场地不足,严重制约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5.1.4足球训练的规模和数量在逐步减小,学校足球普遍不被重视。

5.2建议

5.2.1普及和开展中学生足球运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足球“希望工程”的中学生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应有更多部门、更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更努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我市中学进行足球活动推广,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2.2切实解决学校足球活动经费不足的困难,除自筹资金外,应当最大限度的借助于商业运作。首先,教委要应健全中学足球竞赛体制,举办市、县各级足球比赛,才可能通过广告形式获得企业、个人的.赞助和支持,进而解决经费来源问题。

5.2.3国家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中小学体育师资结构,为中学足球普及工作奠定基础。加强训练和学业管理,为接受训练的学生提供优质全面的文化课辅导,拓展学生进一步接受训练的渠道,提高成材率,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同时解决好升学问题,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5.2.4提高学校对足球的认识,树立青少年是足球未来的观念,从长远出发扎实作好学校足球的普及工作,足协应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制定相关措施,改革竞赛机制,淡化比赛成绩,以提高足球人口的比例。争取把比赛办到学校去,场地不够的可利用小场地进行4人制、5人制比赛。

5.2.5总之,足球后备人才是足球事业的基础,也是足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和完善中学足球建设和管理是新形式下巴中足球改革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尽可能的发挥教育部门的优势,加强协作力度,调整好业余足球训练各方面的利益,切实解决中学足球经费不足的问题,加强学校业余训练,提高足球人口的比例。因此,全社会应提高对学校足球工作的认识,从长远利益出发,作好中学生足球的普及工作。

参考文献:

[1]朴哲松,张艳芬.中国足球环境问题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1):19-22.

[2]薛伟,倪宏竹等.浅析中国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J].科技咨询导报,,(08):82.

[3]杨兰升.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01):22-24.

篇5:农村中学生作文训练之我见论文

农村中学生作文训练之我见论文

自古以来,农村都是贫瘠的。时至今日,农村仍改不了贫瘠的根本,只是眼下的贫瘠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贫瘠、文明上的贫瘠。因为这些,所以农村中学生普遍作文能力不强,写作水平不高。鉴于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下,有了以下一些想法。

一、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

农村尽管是贫瘠的,但农村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悠悠南山、暧暧墟烟、依稀人家都是农村特有的风光,平静、宁和、幽静的环境使农村中学生具有淳朴的天性、无知的童心,广大纯朴善良而愚昧的父老乡亲又教导得我们农村中学生有着一双无邪的眼睛、懵懂的良心。因而这片土地很需要引导,引导他们思考:思考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处境,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每年父母的年初出年底回,每年高考、中考后学姐学弟们的去向,每年的收成,每年村里的变化以至于现在越演越甚的风,都是值得广大农村中学生思考的。思考让人深刻,思考让人成熟,思考也能使一双双天真的眼睛深邃起来。

而深邃的眼睛又能看出更深刻的问题,更能写出深刻的文章。  曾在一次作文训练课上,一个学生在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中,写出了当今农村新年时喜欢聚众,而此时的孩子就没人照料了,也就自己疯玩,结果闹出了一幕惨剧,起火了,烧伤了一个孩子。事情很普通,但是他身边发生的实事,写作不就是记叙生活吗?再加上他对农村新年的景物描写。的场面描写以及事情发生后受害家庭的呼天抢地的场景描写,活灵活现了当时的情景,简直可以与一名家的短篇相媲美。这样的`文章城市孩子不一定能写出,唯有亲自经历过的农村孩子才能以自己朴素的笔描绘出来。

二、引导学生热爱阅读。

阅读在城市孩子眼里是件再平常不过事,因为他们从很小开始,父母就会给他们买“撕不乱”的图书,而且城市的图书馆、书店、超市到处都有书,可以说,对城市孩子来说,书是再稀松平常的事儿了。但对农村孩子来说,书就不是那么常见了,并不是说他们穷得买不起书,而是从他们的祖辈开始,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看书的习惯。所以,农村中学生中有阅读习惯的微乎其微。不爱阅读怎么能写好作文呢?这也是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农村中学语文老师责任就很重要了,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爱阅读。

怎么引导呢?用现实需要引导,不阅读就写不好作文啊;用故事引导,很多奇妙的故事都是书上有的啊;用思想引导,很多前卫的思想都是名家创作的啊;用时尚引导,很多名人的作品就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啊……事实证明,只要语文老师大力宣传,我们的学生总是有一部分开始慢慢喜欢阅读的,有的还把一些大部头诸如四大名著搬来看。结果证明,阅读对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象今年上半年我所任教的高二(九)班,因为从高一就开始引导学生阅读,到二下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把四大名著中的一到两本看完了,有的还对《红楼梦》或《三国演义》很有研究,象江忠益同学看过《三国演义》后还写了很多评价三国英雄的古体诗,有的还在《鄂东晚报》上刊登了。

三、从课本中学习写作。

篇6: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探讨论文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21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化学在很多的应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现今的社会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的存在化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了,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化学的存在。人们也渐渐地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学习表面的知识,本文围绕的对象是中等职生学校,这对该类学校的化学教学进行介绍,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培养。

关键词:中等职生学校;化学;学习思维

一、引言

在不同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学习思维可以说存在着很大的多变因素存在。因此当中职学校设计化学教材的实验过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课程的教学相互融合起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早日达到学习的目标。

二、中职学生的思维特点

(一)由于很多学生在中考中考试没成功,而且这些学生占据着多数,从而这些学生经历过了重重的打击之后,个人的控制能力以及个人的意识能力都已经基本产生轮廓,该群体的主要年龄集中在16岁到18岁之间,这个过程是少年到青年的'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这种时期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以及因果逻辑思维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运行方式可以采用运算的方式行为,而且还能够开始尝试运用形式运算思维,同时对事物进行分析能够按照学生本人的想法去思考问题。要深入地掌握知识,可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十分地有效。中职学生的思维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的方面,主要包括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学生的一些经历,比如情感,此外还和学生的个性有关,所以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提高不能盲目,应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学生的性情的不同,从而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化学学科对学生思维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处于中职教学的时期,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已经完全摆脱了辅助的教材,而且在程序方面以及策略方面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操作从而获得相关的化学的规律以及化学的一些概念性的介绍。而且还要掌握思维的变化,思维发生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这可以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实现过程。这样一来除了能够掌握住相应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有用的学习思维方式。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发现。处于中职阶段的时候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的时候拥有是的适当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掌握是很重要的。

三、训练思维的教学设计

(一)将教与学进行相互地结合,这十分有利于化学实验的掌握,而且这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教学的核心不可以全部是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因为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而且所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多,甚至可能会教师所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所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要结合教与学,教师进行教授,学生进行学习,然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围绕着学生近期的状况设定的,而不是根据最新的状态,只有时刻了解学生的动态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虽然教师会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然而这样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理力量,一切应该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重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规划,使学生可以迅速融入到这个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地活跃起来,如此才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化学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的教材的理论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同时化学实验的作用是学习辅助作用。

(二)思维训练的途径思维训练的途径。化学实验中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己动手的能力,通过亲自动手从而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根据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变化以及神奇的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思维,教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边做实验,一边进行实验原理的介绍,这样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眼界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十分有效的,在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使得问题由复杂实现简单化。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关于中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视化学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而且还介绍了关于中职学校中教师对待化学的观点,正确地看待化学实验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验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世兵.中专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实验设计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03(12):42-44.

[2]易小蓉.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1):173-173.

篇7:浅谈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论文

摘 要:针对目前中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详细探讨了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事宜。

关键词:足球;球感;控球

一 、前言

足球控球技术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合理部位对球进行支配、处理的动作方法。它不单是指盘带过人,还包括传接配合和临门一脚,是用来衔接传、突、射等几项进攻技术的一项主要技术。是一切进攻技术的先导,是影响足球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想掌握高超的球艺,就必须有超强的控球能力,它是运动员支配球的基础,是提高球艺的关键。通过自己几年来从事学校中学生足球训练的实践,本人在中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及能力的训练和陪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尝试,收到了显著效果,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认识。

二、探索与尝试

1、以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为切入点,强化基本技术的训练,促进学生全面、熟练地掌握足球基本控球技术,提高控球能力。实践证明,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前提,中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尚未形成兴趣中心。因此,对中学生的已有足球兴趣必须要加以培养、激发和保持,以形成稳定的兴趣中心。通过场地、器材布置,积极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氛围,以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强烈爱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训练。如在熟悉球性练习中,通过结合颠球才艺展示、颠球接力、颠球比赛等游戏,引导学生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球感”明显增强。

2、以增强“球感”为核心,切实提高足球控球技术和能力

良好的“球感”是控制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缺乏这种“球感”,学生就很难在足球训练中获得任何成功体验和成就,而这种对球的感觉,如果不进行接触球的训练是很难掌握的,只有大量的接触球,才能尽快掌握球,也只有通过正规的、全面的和有目的地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球感”。一旦产生“球感”,学生就会很容易学会正确的踢球方法,提高身体各部位对球的控制能力,因此,在训练初期要尽可能地发展“球感”,并且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如在学生基本掌握各种练习方法后,可通过一人一球的在诸如中圈或规定区域的盘带球练习来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并可通过运球时间、范围及增加适当干扰、重心降低,余光看球等要求来调整练习难度,教师及时提示注意点、要领等,不断改进提高控球技术及能力。

3、以对抗情况下的控制球、处理球为突破,提升、完善学生控球技术和能力。

只有在快速激烈的对抗中,全面、熟练地掌握控球技术才能在争夺激烈、拼抢凶猛的比赛中有目的、有把握地完成各种战术要求,赢得比赛。训练中可借助1对1、2对2、3对3、4对4等形式的单球门和小球门的比赛,使学生认识控制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去争夺控球权。同时,可通过一定范围(如1/2球场、1/4球场等)的抢截球练习不断强化提高学生的控球技术和能力,在这种有紧逼、有对抗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控球技术一定要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角度、高度和速度的来球,使之能熟练自如地将球控制在自己范围内,以连惯传、带、射等技术。

三、结论与建议

控球技术是足球技术基础的基础,是攻击性极强的技术之一,控球技术掌握运用的好坏,对其他技术的发挥和战术的实施都有很大影响。就个人来讲,控球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学生个人的足球活动能力,从全队来讲,控球技术水平是一个队整体水平的反映。因此,在这里我建议我们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应从学生开始抓起,认真贯彻加强他们个人控球能力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足球控球技术和能力,切实推动中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光。《足球运动员控制球技术初探》。内蒙古体育科技,

[2]潘泰陶、沈福洪编。《绿茵攀登――足球训练方法汇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荷兰] 维尔・库柏著 赵振平译。《攻击型足球训练》。人民体育出版社

[4]孟宪武、李富胜等。《1316――足球成功有路》。新华出版社

篇8:浅析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求教育论文

浅析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求教育论文

摘要: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在现代运动训练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在运动训练中应如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 长跑训练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与体能训练及技战术训练一样,是构成现代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青少年长跑运动员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具有某些超常的身体技能、极大的生理潜力和遗传优势,而且还具备了发挥上述优势的超常的心理优势能力,例如善于激发积极的心理能量、善于控制紧张和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等。这些能力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和训练才能获得,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才能更好地训练他们。现代体育训练更是离不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指导,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务必善于运用心理教育,用这样方法去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紧扣运动员的心理情况,正确指导,克服其心理障碍,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觉投入到训练中,以提高训练质量。本文试图从中学生运动员心理入手,剖析其在不同运动水平阶段的`心理变化,为今后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一、心理训练的含义

心理训练是对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意识的影响,使其发生有利于活动的变化。心理训练首先出现在20世纪初期,是从病理心理学的应用开始的。当时,德国精神病理学家舒尔茨用瑜珈的放松动作、催眠性暗示对病人进行以松弛机体和精神状态为特征的治疗,获得了极大的心理疗效。此后,放松治疗方法在体育运动中被广泛使用,对缓解运动员的临场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心理训练的手段也趋向于具体化、科学化,并使用现代仪器进行记录和监控。概括地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使其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运动行为的过程。

二、了解体育运动员心理品质的项群特征

按照项群训练理论,可以把运动项目分为技能主导类项群和体能主导类项群。每一类项群中又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项群的运动员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比如长跑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耐力性项群。

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大都表现出反映速度、思维敏捷、行动效果、朴实直率等特点。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具有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长跑运动的训练和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发展的心理耐力,能够以超强的耐心忍受生理和心理的极度疲劳,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潜力。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满足比赛的需求。

1、强调动机、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运动员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其学习、训练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和主管动因。强烈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无疑是成才过程中最宝贵的东西。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训练目的教育,启发队员的自觉性;利用训练结果的反馈作用,树立训练的信心和决心;保持训练内容和方法新颖、生动、具有启发性;适当开展竞赛,激励队员的进取心等等。总之,体育教师只要用心,即可发掘出很多方法,来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和兴趣。

2、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每一个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共同心理特征,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少儿时期是意志品质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意志品质训练。但是,意志是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的,意志行动不是光靠讲解、示范就能加深认识、推动行动的,而要结合到体能和技战术的训练中。

3、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也是运动员的“灵魂”。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即使有优秀的身体条件也不会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技战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绝对不会有好的效果。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积极启发运动员的思维,正确提供多种直观材料,从抽象到具体,促进运动员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并鼓励运动员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加强注意品质的培养

注意品质在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发育良好的注意品质一定要从小开始。这一阶段,注意品质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项对注意品质的不同需要,有重点地对运动员注意品质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

篇9:中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策略初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写的技能在外语教学中有重要意义,是外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以及高考命题的改革,书面表达已在试题中占有相当比重。写作是英语知识学习的需要,更是交际的需要。

目前,中学外语写作基本处于 correct writing (正确写作)阶段。严格地讲,correct writing 还不属于real writing (真实写作)。真实写作必须是 effective writing (有效写作)。它要求作者利用各种修辞、造句和谋篇手段有效地表达见闻,情感和思想。而 correct writing 只需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限定的写作内容,如看图作文、提示作文或补充原文等。这种写作不需要作者构思及组织文章,只要文章的单词拼写无误、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面内容完整,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要求。 Correct writing 的目的是学习使用书面语言,它为下一步 effective writing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迈向真实写作的重要一步。鉴于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correct writing 将不能满足中学外语教学的需要,篇章写作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更重要的目标。中学生英语写的能力总的发展训练过程应依次为:字母书写训练、单词拼写训练、句子结构训练、写段与作文训练。相应的 具体练习方法由 controlled writing 到 guided writing 及 free writing 。

1. Controlled writing

教师在这一阶段设计的练习不宜过难。通常以 combining 和 substitution 的形式出现。例如:

Task 1: Rewrite these descriptions using “and”, “as well as” and “with”

a. He has grey hair. He has long beard.

b. She is a slim blond woman. She has blue eyes.

c. She has an round face. She has wavy hair. She has brown eyes. She has a healthy body.

Task 2: Reordering words: Write the sentences correctly.

We / six o'clock / and / tea /drink / get up / at

Sometimes / medicines / injection / them / we / or / give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上面的句子描述了一个护士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做完练习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写几个句子。

Task 3: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例如学习了 Albert Einstein 一文后, 可以让学生把有关爱因斯坦的生平列出如下, 然后教师让学生用 relative clauses 连句成段.

a.. Einstein was a great physicist. b. He was born in Germany in 1879

c. He developed an important theory. d. It is call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e. He went to live in the USA in 1935 to escape the Nazis. f. He continued his work in the USA.

g. The Nazis took power in Germany. h. He died there in 1955..A.

2. Guided writing

Guided writing 起到了 controlled writing 与 free writing 的桥梁作用。因此,它通常出现在 prewriting 与 controlled writing 之后。在 guided writing activities 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 model 作为参考,也可以给一个 outline 让学生补充,还可以给一个 partly--written version.。 在让学生明确了如何将其完成以后,将这个语篇完成。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由度比在 controlled activities 中有所 增大,为下一步进入 free writing 作好准备。

Task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把 Abraham Lincoln 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分析出每部分的中心思想:

Part 1: his childhood, family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

Part 2: His career

Part 3: His major achievements as a president

Part 4: Reason for fame

教师可由此帮助学生总结出人物传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出生时间、地点、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本人性格、主要经历、成名原因等,并让学生以此为范文,写他们熟悉的为人。

教师也可以用下面 outline 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Task 2:

Name : __________________

Born : ( wher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he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ckgrou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mily lif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did she / he d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ed : ( wher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he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y is she / he famou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3 :

Jopley is a small town in the nothe of England. It is on the River Ouse, not far from Leeds. The town has a wide main street, with a stone church, the town hall and a cinema. There is a large supermarket in the town center, and many smaller shops and cafe's. Most people in Jopley work in the local factory, which produces farm machinery..

( 1 ) Write a similar paragraph about your hometown. Use these notes :

small village ---- south coast / Narrow street ---- two shops ---- playground

Most people ----- Farmers / Grow vegetables , wheat, flowers

Task 4 : Imagine you are on holiday. Answer the questions below in note form.

Where are you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long have you been on holida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o are you wit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you having a good tim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ich sights have you visite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ve you done any activities / sport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are you going back hom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老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练习: Use the notes you have made and write a letter to a friend or family describing your holiday. 这样练习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

参考文献: 刘上扶 : 《英语写作论》 , 广西教育出版社 ,

包育彬 : 《 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篇10:高中英语“四能一体”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 杨 苏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一种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英语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92年下学期起,我在本校高182班进行高中英语“四能一体”训练,这是一项以英语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改实验。经过三年的摸索,逐渐掌握了能力训练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以及一些可行的操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本思路

高一英语“四能一体”训练就是按照教学大纲对英语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依据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训练的合理顺序和目标,在重点进行某一单项能力训练的过程一,高效率地进行四能综合训练,快速而和谐地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英语素质。

1、在能力培养中,注重整体。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看重列入考试范围的读写,忽视不纳入考试的听说,人为地割裂英语能力的整体性。“四能一体”训练强调四种能力为有机的整体。

2、在一体的训练中,突出一面。“四能一体”并非每节课都搞“四能并举”。而是每堂课以某方面的能力训练为重点,其他方面则处于从属和服务的位置。

3、在一方面训练中突出有序。听说读写任何一方面的能力都是多面

有序的,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都按大纲和教材要求的顺序进行。

4、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效率。“四能一体”综合训练对不同年级的听说读写要有具体的速度目标和质量目标,把效率问题摆到重要位置。如对高三下学期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阅读难度略低于教材的文章,每分钟80字,且正确率要求在85%以上。

二、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上,四类基本课程保证四种能力训练的具体实施;规定的单项训练时间保证四种能力的全面落实,切实做到:每早一听,每日一读,每周一写,每课一过关。具体操作方式因课文体裁、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能力训练的侧重点不同而灵活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基本课型和相应的操作方式:

一)主听型

这种课型以“听”的能力为重点。主听型训练包括记听、辨听两种方式。

1)记听式:放课文录音----听中记忆----复述要点。操作过程是:教师提出能力训练要求后,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心记或笔记。听后复述主要内容,以培养记听能力和专心听讲的习惯。它主要适用于较低难度的课文教学。如:听 The Blind man and the Elephant ? (SB I) 两遍。复述主要内容。记听式重在“记”。如:听课文录音能根据主要内容说出中心思想;听说明文能记下要点;听故事能复述故事情节等

2、辨听式:听中思辨一说出想法。具体操作过程是:教师在提出听的能力训练要求后,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或判断正误,其他学生认真辨听,注意说话是否清楚、简洁、连贯、完整。然后口头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 At Home in the Future (SB I)

T: What would our home be like in the future?

S1: Our home would be like a hospital.

S2: I don't agree with him. I think our home would be like a service center.

二、主说型

这种课型以说的能力训练为重点。主说型训练包括问答谈论和演讲两种 形式。操作方式如下:

1、回答谈论式:提出问题----理解课文。具体操作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阅读或听课文,口头回答问题。

如 At a Tailor's Shop (SB I)

T: What happened when the owner learned that the man was a “million are”?

S: He took a look, gave a low whistle, then made a dive for the rejected clothing and began to snatch it this

way and that, talking all the while excitedly, as if to himself

回答式教学的提问必须准确、简明、集中;回答必须符合说的能力训练要求,除正确外,还要做到语言流畅,语音语调准确。

2、演讲式:确定主题----登台演讲。具体操作过程是:教师根据课文提出演讲主题,让学生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进行演讲。课堂上,推选学生登台演讲,最后评议演讲效果。演讲要求主题明确,语言流畅,有表情,注意语音语调,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如:学了 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SBI) 之后,以“How I learn English” 为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演讲。这种方式还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

三)主读型

这种课型以阅读能力训练为重点。主读型训练包括:感受、领悟、欣赏三种形式。基本操作方式如下:

1、感受式:通读课文----捕捉信息----得出感受。操作过程是: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训练要求后,让学生通读课文,并迅速抓住相关的语言信息。经过初步思考做出回答(选择)。

如:Watching Ants (SB I)

Ants “talk” a great deal by means of _______.

A. talking with mouths B. tap-talking with legs.

C. tap-talking with feelers D. talking with stomachs

感受式教学要求用速读和黩读的方法阅读课文,以培养速读和快速理解能力。从知识角度看,它主要解决“是什么”、“怎么样”和“说明什么”等问题。

2、领悟式:精读课文----处理信息----悟出道理。操作过程是: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道理,并通过习题表现出来。

如: The Great Wall (SBI)

The Great Wall was made not only of stone and earth, but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illions of men. 要求学生说出划线部分的含义。领悟式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培养领悟和揣摩能力。从知识角度而言,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总是。

3、欣赏式:赏读课文中优美句、段----融会信息----产生共鸣。操作过程为: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以欣赏的形式品读课文中优美、精彩、巧妙的句、段,从中学到地道的英语,获得美的体验。如:Napoleon's Three Questions (SB I )

... Napoleon was surprised. He looked at the tall man and asked, “How old are you, then?” ... Napoleon was astonished, “Either you are mad or I am?”

At a Tailer's Shop (SB I)

The owner took a look, gave a low whistle, then made a dive for the rejected clothing and began to snatch it this way and that.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可参照下列目标序列进行训练:

训 练 序 列

感受

1、用一定速度(每分钟70-80字)阅读文章。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大意。

3、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思想。

4、感受课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领悟

5、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6、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7、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欣赏

8、欣赏课文中优美、精彩、巧妙的句、段。

篇11: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篮球的身体素质训练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篮球的身体素质训练论文

【摘要】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和运动成绩的好坏,都要受置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状况,技战术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篮球运动员也是如此。为提高中学生篮球业余训练的训练水平,我们首先要改善身体素质,注重力量练习增强对抗能力,不间断的进行速度素质的训练,有节奏的发展速度耐力素质,使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篮球水平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为落后层次上,我个人认为身体素质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此,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对提高中学生篮球业余训练的竞技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1前言

随着我国篮球竞赛的改革和国际篮球竞赛的发展,中学生业余篮球联赛比赛次数呈增多的趋势,比赛表现为攻防节奏的加快、篮下空间位置的争夺,力量、速度等方面的对抗异常激烈,比赛千变万化。因此在中学生篮球业余训练中必须抓好身体素质训练,要根据当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科学训练,才能使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能力,提高竞技水平。

2身体素质在中学生篮球运动中起到的作用及训练

2.1力量素质及训练

篮球运动本身所需要的快速力量取决于肌肉迅速收缩和伸展的能力,而且有很高的灵活性。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盼为最大力量。力量素质是人体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是篮球比赛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对于身体正处在发展期的中学生来说,力量训练就应当从全面肌肉的练习开始,并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因为只有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才能与大肌肉群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在做任何动作的时候都不至于动作变形。也为中学生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中学生身体正处在发展期因此力量训练不宜采用大强度的负重训练,这样会影响学生身体发展。应针对其身体发展特点来制订训练。例如:很多学校的教练员在腿部力量练习时大多采用杠铃后蹲来帮助提高学生腿部力量,这一练习方法有背于篮球运动中的腿部发力方式并不能很快的提高腿部力量,应多采用一些如原地蛙跳,连续半蹲纵跳等动作帮助提高其腿部力量。腹部力量练习应多采用如对墙掷软球,连续收腹跳及悬垂举腿等动作。上肢力量就应多采用一些各式动作的俯卧撑练习及具有对抗性的双人拔河来帮助其提高力量素质。

2.2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是篮球运动中最为重要的素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或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素质的训练要首先着眼于节奏的训练,并以快速节奏为主。这一点在中学生比赛中由为明显。篮球运球后的跳起灌篮、篮球接球过人等等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适时地增加跑动的距离和强度,可使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稳固地发展。速度训练每组练习建议控制在10秒钟左右多以爆发力训练为主如短距离加速追逐跑,多项移动跑等。

2.3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所表现出的是机体对氧的代谢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的基本身体素质之一。篮球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强的速度运动的能力取决于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专项速度耐力在篮球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才能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以保证技术、战术的正常发挥,但是首先我们要和体能训练区别开,认为它们的概念是不同的。现代篮球比赛需要在长时间高速度的移动,在激烈的对抗中完成各种动作。我们一定要在耐力素质训练中采用多组数、短时间间歇的大强度和高速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稳定性,从而增强身体各方面的素质。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激烈对抗程度的增加,队员的代谢特点已是以无氧供能为主,因此耐力已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递进负荷’,训练法是负荷量恒定、间歇时间固定、负荷强度逐渐增加的训练方法。训练时的间歇时间以脉搏恢复至120次/mln左右为基准,再进行下一次训练。此方法训练的强度相对较小,但对身体的刺激程度却很大,产生的疲劳程度小,恢复快,其供能特点与当代篮球比赛的要求非常接近。耐力训练较为枯燥中学生运动员在训练中就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教练员在篮球训练中应多变化方式,如个人移动、个人运球往返上篮、二三人传接球往返上篮,甚至在训练中控制进攻的时间(包括后场向前场推进的时间)等,均可采用“递进负荷’,训练法,这有利于选手在比赛中发挥机体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耐力。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差距,了解了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及方法,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是我们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最基本要求,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在发展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要从理论上区分于不同素质训练的目的,尤其是素质训练水平的提高,可以帮助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克服身体素质训练中的盲目性。

3.2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案设计,使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趋向专项化并与技战术紧密结合,同步发展。

3.3中学生篮球身体素质训练的负荷,要因人而异,考虑其身体发展特点加以区别对待,避免运动员在素质训练过程中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雷富刚.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2]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7月

[3] 王树金,翟强.对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4] 冷天勇.浅谈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吉林工学院学报12月

[5] 朱昌容.浅谈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十堰大学学报第2期

[6] 梁建平.篮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特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7] 夏吉辉.论如何正确认识篮球训练中的三大关系.

篇12: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论文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论文

摘 要:

心理疾患是当前危害我国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作为教育中的教师应当开展心理训练,解决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及挖掘心理潜力等问题。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引导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心理训练;原则;方法

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心理教育对多数当班主任的教师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不知如何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各种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只有遵循自身的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训练。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中学生心理训练有他自身的原则和方法。

一、中学生心理训练的原则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应遵循的原则有:

1.目标性原则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最高需求是来自于个体内部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心理训练的目标在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他们自主发展的潜能。有了目标心理训练才有内容。因此,我们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训练时必须首先明确训练的目标。

2.发展性原则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低级与高级两个阶段,只有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爱与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是一个依次发展的过程。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确定心理训练的内容时应注重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

3.差异性原则

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与差异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年龄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比如,离异家庭的子女、留守学生等。有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

4.活动性原则

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教育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二、中学生心理训练的方法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扩大的趋向,班主任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

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2.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比如,处理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等等。

3.要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攻克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自己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4.进行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巧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

教师在指导与训练时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要多学习别人的、好的、有效的方法,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训练。现代心理学十分注重运用和移植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物理—心理法”“生物—心理法”“信息加工方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心理训练的方法。

班主任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义务,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掌握的。教师只有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才能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

靠检查促进足球运动能走多远的美文

力量训练方法 怎样进行有效的力量训练

托福阅读这些训练方法一样能提升词汇量

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探讨论文

朗读训练之我见论文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学生科技论文

信息技术赋能教学论文

篮板球技术动作要点与训练方法的论文

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锦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方法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