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白日梦想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共含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白日梦想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

篇1: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

教师事先安排的问题中涵盖着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通过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学生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远比教师直接在英语课堂中直接地教授知识能够让学生掌握得更多[2]。学生思考出来的答案就是教师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主动思考出来的答案能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更深,可能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成为长久的记忆。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学习。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教学课堂上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地位,主动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一、游戏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在处于爱玩的阶段,教师充分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点,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游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记单词的小游戏,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哪一个学生能够记忆最多的英语单词,并且教师给记忆单词最多的学生以鼓励[3]。教师通过在英语课堂上,展开游戏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知识,能够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水平。

因此,游戏教学的方式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游戏的场所,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就将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掌握住了,游戏教学法的理念就是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从而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二、合作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合作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的合作式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交代下去的任务,让学生一起探讨合作的完成[4]。此种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地谈论,自主地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处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在旁边观察学生,或者解决学生在讨论的时候遇到的困难,而主要的任务需要学生自主合作去完成。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大家一起的探讨下、交流下,将教师交给学生的.任务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的方式将教学交代给的任务完成,进而促进了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从而了解到,要想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游戏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通过以上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发展进步[5]。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定位,通过教师之间的不断交流与学习,相信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一定能够寻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学习方法。

篇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探讨论文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判断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重视成绩的原因,数学课堂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及主动性的发挥。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构建充分发挥和促进学生主动性发挥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为学生积极学习提供环境支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的发挥教学的作用,因此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使其通过自身实践将学习活动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智力活动,从而更加积极的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机会,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来参与到知识及课堂的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环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个圆圆的硬纸板,然后让学生在其中画出半径10厘米的圆,然后计算出其面积。之后,再让学生画出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并剪下,让学生直观了解环形,并立即环形的面积是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通过直观的参与。感知环形及其面积的计算。这种活跃的参与,不仅可以消除传统课堂中仅仅是听的呆板,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等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给学生积极的讨论空间,更能够促进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和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班级的民主及平等,同时能够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供平台和可能,不仅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够加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及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某个新的概念,学生大都知识一种感性的认识,理解还较为肤浅,需要进一步的'剖析,教师这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找到概念的本质,促进学生自己发挥自我主动性,探究知识的内涵及本质,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加成就感。如在学习梯形时,教师提出去掉概念中的“只”和“四边形”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去掉“只”字,梯形的概念就变成了“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如此的话长方形及正方形也会满足这一条件。如果去掉“四边形”,就变成了“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是梯形”,而五边形、六边形也可以满足这一条件。因此通过多方讨论和判断,明显梯形概念中不能去掉“只”和“四边形”。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喜好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促进学生爱学、好学、自学,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该门学科的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法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性的设置学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妙的设置各种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完成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善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形象化的理解,将静态的数学知识使其动态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比例尺时,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张上能不能画出中国的地图?让学生来想象怎么画出来?在这种问题引导下,学生就会主动的进行思考,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了这一欲望,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积极进行探索、研讨,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探究、发现,增加学习体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化。教师要首先清楚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数学能力,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组,不仅要实行组内的合作和竞争,同时也兼顾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小组合作教学中,既要体现合作,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究,加强团队合作,让学习好的带动和帮助学习差的,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及你追我赶的竞争学习氛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小组及个人学习中不能解决问题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来解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充实到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学习中。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必须的材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确,同时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量一量、剪一剪,然后进行拼接等,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比哪组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一堆写着三角形某个角度数的卡片中找出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卡片,来将其拼成三角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拼图来加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理解,同时能够提高合作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来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发挥自我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学好数学,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嫱.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19).

[2]宋利娟.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赤子,2016,(19).

[3]黄勤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6,(36).

篇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应用

文胡景云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应用,要体现在学生先学先问,教师后导后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现有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篇4: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加到各项英语活动中来。教师要采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先学先问,后导后教

1.先学先问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并通过教研组的研讨设计导学案。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完成导学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前预习对新知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不太明白的问题标注在书本上,以便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2.后导后教

在学生通过导学卡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教学重难点。对学生在课前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有选择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针对学生的现有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师要想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要把新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经具备的英语能力有机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或者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要能够准确了解班内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及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在原有的英语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根据同组异质以及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合作小组的分配。而在合作小组内,教师要选择动手、动脑能力、英语综合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让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创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辽县实验中学)

篇5: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文/徐 惠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还要努力形成大英语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6: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以生为本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引发学生积极努力,思考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新接到一个新班集体的时候,要善于通过各种活动掌握学生

现有的英语能力以及英语基础,并确定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英语层

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确定学生的英语水平,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准进行教学策略的安排。

2.以学定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特点确定能够适应学生现有知识水准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退居课堂的引导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重点探究。

二、努力形成大英语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在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认清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教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通过努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增加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英语能力。

2.努力形成大英语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形成大英语观,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交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在各种英语

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不仅能够在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英语交际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课前一两分钟的时间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作文,让学生讲一讲身边的故事、讲一讲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这样通过对话、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而在单元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英语单元作文、进行演讲比赛。学生在各种英语活动中提升了英语能力,也更加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前置性作业,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1.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学会预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就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可以设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课前完成。前置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利用自己已有的英语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让学生增加英语的实践量和信息输入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现有技能让学生进行课前思考,以便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指导,要安排学生对在预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并利用相关工具预习生字词。对课前不同的问题,在课堂听讲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沟通。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1.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教学情境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到英语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的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师利用多媒体进入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渗

透,要能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加大课堂训练力度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式加大课堂的容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训练突出学生的英语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进行互动式探究,学会运用语言,并不断获取语言技能,提升英语运用

能力。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生为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英语层次组织教学,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独立思考中提升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坤。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07)。

[2]冯露艳,孙琳。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干扰作用的表现及其对策[J]。高教与经济,(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篇7:论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内容提要:

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理念已为广大英语教

师所接受。但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大家还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 索。专家同行及笔者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成果表明:良好的、平

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丰富多彩的课堂学生活动,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以及赠鱼授渔的能力培养即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体现

Abstract: The idea has been accepted by many English teachers that the subjective status of the students must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ir subject character must be expanded and developed , their enthusiasm, activity and creativity

in English learning must be stimulat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But it is still underactive studying and probing

how to emdody the students'subjective status while teaching.The writer's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experts and other teachers have shown that a good, equal and harmonious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the

stundents' various colourful activities , the graduational teac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udents' different

aptitudes and knowledge background and helping th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earning abilities by not only giving them fish

but also helping them fishing can embody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status very well.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 students’ subjective status ,embody

一 主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

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主体’的英语单词是 ‘subject’,来源于拉丁词 ‘subjectus ’, 它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马克

思哲学认为,主体是人。”(1)这个人是指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交际活动的人,或者说是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参

与者和承担者。客体指作为主体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人的对象性活动, 即主体在自觉意识下进行的有目的的

、而且总是把自己与自己活动的对象变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变成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的活动。”(2) 主体具有意识性、积极性、主动性、

自觉能动性等基本特征。

二 英语教学中主体的确定

英语教学活动(the activity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language)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素

质,具体来讲就是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一个多面体的统一体,既有主客体的统一,又有主体之间的统一,还有客体不同

层次的统一。广西师大王才仁教授认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有两个主体:学生与教师;有两种活动方式;教与学。有一个共同的对象:英语。

这里的英语,表层结构相同,深层结构却不一样。当学生作为主体时,被认识的是英语,即英语符号系统及其功能;当主体是教师时,英语作

为教学对象并不是英语这个符号系统本身,而是与英语有联系的一种抽象规律,即学习英语的规律。他还认为英语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交际

活动,教即交际,教靠交际,教为交际(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 by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因为教学不是简单的

你教我学,而是教学双方的交流和互动;教学效果既不全决定于教,也不单决定于学,而是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

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双方的认识水平都是通过这一交际活动得以提高。

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教学活动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

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老师和学生都是这一交际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体。

三 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他关注的是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学生的学是为了获得英语的能力,他注意的是关于英语的信息。英语教学的成效主

要在于学生的学,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投入,看学生的手、脑、眼、耳、口等智能器官是否全部调动起来,

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的程度。教师的各种努力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教师的劳动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能收到实效。这正

如哲学中所说的,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说课堂是舞台,那么舞台上的演员

应当是学生,教师只是导演, 一出戏的效果如何,主要是由演员的表演来决定的。所以,学生才是英语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

英语学科很强的实践性更能说明学生的主体性,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

自实践。就好象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英语学习者也必须投身到英语的使用实践当中。 “ 全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学院

刘润清教授说:‘English can'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David Nunan 在 The Self-directed Teacher一书中运用了这句话:

‘I dunno’ Jimmy said, ‘ I forget what I was taught. I only remember what I've learnt.’( Patrick White ) 。”

(3)这进一步说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不是老师水平的高低和付

出劳动的多少。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guide “或者“helper”。他的作用是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好英语,发挥学

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已经从知识本位向主体本位转变,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

编者之一的张献臣在《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书中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明确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想方设法促

进教学民主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

能力。

四 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强化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现从英语教学方面,谈谈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有助于人们的沟通、理解,合作共事要基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只

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表现出来。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使教师把自己赤诚的爱献给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发挥最大的热情,积极

地和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另外学生对教师的爱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他们会勤奋、努力、积极配合老师,使师生在课堂上实现情感的合

作。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 尊重学生, 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是完全平等的社会成员,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把学生当成”人“,

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人,是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与他们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师生关系, 当教师给学生

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要诚心诚意的鼓励和信任学生。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五层需要,其中”尊重需要“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重视,并已经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是一些期待着教师把他们当作”大人“的青少年,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是”小孩“,学生的期待就得不到满足,教师也会产生“居高临下”的态度,

如果教师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那就看不到学生的潜能和主动精神,也就不会把学生看成值得尊重的人。教师尊重学生并对他们充满

关心和期待,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期待通过言词交际和非言词交际传达给学生,会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得到

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因而提高学习效益。重视人的主体意识不仅是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英语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罗森

塔尔效应( Rosenthal Effect )和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 )都证明了人是需要关心和尊重的。”(4)第二、对学生要充满热爱的情感,

众所周知,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热

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尊心。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眼神、手势、

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等方式去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要通过这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去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在课

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对学生微笑和点头,专心听学生的表达就是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更不要

忘了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美,有句英语名言是这样的:Praise makes a bad man worse and a good man better. 因此要使用好“OK,

yes,good,right,excellent,great,magnificent,marvellous,well done ”等赞美性的语言。

其次,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只是实现课堂上情感合作的基础,要真正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还必须掌握激发学

生情感的技巧。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情感是最能感染人、影响人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每时每刻都能微妙的悄

悄的进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迸发出思考的活力。教师的情感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

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教师语

言应当生动、风趣、 真切感人, 做到既有科学性、 启发性,又具有感染力、号召力,从而达到感染学生、启迪心智的目的。记得有一次在

讲“in danger”这个词组时,笔者对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Now , many people in the city enjoy eating the meat of wild animals,

so many people in the mountains are hunting the animals and sell them to the city.Many precious wild animals are in

danger.The number of them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Some years later , we will see none of them.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stop this.As the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we should not eat them and do what we can to protect the valuable

animals,to save our world.Don't you think so?这不仅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了“in danger”这个词组,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上课时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满腔热情的组织课堂教学,并不断的鼓励学生探求真理,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 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

影响,使学生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他们会体会到和教师协同一致获得知识的乐趣,师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始

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的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

总之, 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的是学识的不对等,但教师必须从

“人--人”关系上理解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既作他们的

老师, 更要作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和安全感。

(二)、 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 为学生主体的体现提供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在个人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

才能得到良好发展。”(5)离开了活动, 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教学活

动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主动参与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被动参与是一种非自由的状态。从这

个意义上说,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 没有自由的学生, 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仅把已有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创造一定条件,提供一定辅助

材料,通过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ougles

Brown 在1983年就为外语教学下了定义:‘Teaching is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6) 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

合起来才构成教学整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

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

求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充分表现自己。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王才仁教授 说:活动是转变

教学方式的关键。 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多种活动来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甚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终也只有通

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实现,所以 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真正做到: 突出重点难点; 突出精讲巧练;不搞满堂灌;从课堂的主角位置上退下来,

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不要把知识作为思维的结果去教, 而是让学生作为思维活动的过程去学,

在学习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归纳总

结的尽量让学生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可以经常让学生带读生

词、领读课文;让学生板书;让学生批改作业;有时甚至让学生来模拟出题、改卷;让学生提问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充分的参与教

学活动。同时,尽可能的把教学内容活化为生活交际,以保证课堂教学交际化,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际,“将单一的T → Ss 模式转换为

T → Ss ;T → S ;Ss → T ; S → T ; S → S ; S → Ss ; Ss → S ;Ss → Ss 立体的、多方位的、网络式的课堂英语交际型结构

,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7) 只有让学生最大限

度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兴趣才能持久,知识才能牢固掌握。在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的同时,教师首先要相

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其次要认识到多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最后,要认识到提供学生时间和空间不是课堂上的

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三)、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信心

以人为本,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新世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素质,一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充分发展的优良个性。

从人的发展看,没有个性就没创造性,没有个性,人不成为其人。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

个性。而且由于各自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千差万别,不仅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是这样,就是同一个班的

学生也相去甚远,一个班同学虽然都同样坐在教室里听课,每天做同样的练习,表面上接受着同等教育,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适合于他们的

教育。因此,为了使我们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了使我们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们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使他们具有更强的英语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实行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适合教育,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自由的”概念,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促进有差异的学生的普遍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一 是学生分层。 这就是说作为老师, 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分层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而是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采取相应的策略,这里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目标的高低、学习方法的优劣等等,如果是低层次的,允许他们学习较

容易的内容,放慢学习的速度,达到较低的目标,同时在学习的方法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分层最好的办法是把学生按他们的成绩来

分成不同的班级,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很难做到,特别是我们还无法做到小班教学的今天,更是只能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认真的调查、了解和分

析,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笔者今年所带的两个班(或是说一个半班)的情况就是十分特殊,4班是从三个理科班中挑选出来的,英语成绩

相对来说也是最好的,但就是在这个班里,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千差万别。而另一个(或是半个)班情况就更突出,这是从一个文科班1班里分

出来的各科成绩较差的30位同学组成的一个班,为了让学生不自卑,我们不把它叫作新班,而叫作1(A)班,因此又叫作半个班。他们的英语

成绩比起4班来,又是一个很大的差距。教师同时面对英语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心里无数,上起课来,肯定一塌糊涂。

二是目标分层。这是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而采取的第二个步骤, 所谓目标分层 ,就是将划一性教学目标,改为由学生自由选择的的弹性

目标;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成基础性目标、 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三层。目标的分层并不是和学生的分层一一对应的并对所有学生都是适

应的,低层次学生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开始,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提高性目标,甚至发展性目标的学习。高层次学生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开始。也可

以从提高性目标开始,甚至可以直接按发展性目标要求学习。目标的分层主要是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选择作准备, 对好生,课程内容太简单

, 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而对差生,课程内容太难,更会大大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更不用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一句话,不相

适应的内容都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主表现,也就无法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来,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鼓励学生‘跳起摘桃’,即把教

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跳起摘桃’中感受到成功后的欢乐和自豪。事实证明,凡经过自己奋斗取得的成功

最能激励人、鼓舞人。”(8) 因此笔者在这两个班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完全不同的增删,以适应他们不同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教育部最近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就将教学目标分为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一级目标是高中毕业的水平,二级目标

是较高水平,这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三是施教分层。这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同样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也要采用不同的

方法,即使是采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内容,其详略也会有所区别,其方式方法也有差异。这同时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问

题,比如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否适切,学生采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是否有待改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应当给予什

么样的支持和帮助,全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那些共同的问题需要组织讨论以及如何讨论等等。

四练习分层。为了巩固堂上所学内容,教材后面常常配有一些练习题,有时教师还要设置一些练习题给学生练习。练习的设置和选择就要照顾

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又有面向学习困难的准备题,还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

水平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获得成功体验。课堂练习要常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就会

更加乐于表现自己。如果练习不是太难,有时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用抓阄的方式来选择自己要做的题目。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给了学生表现自己的自由,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五是评价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但是除了毕业考和中高考是相对的终结性评价外,其他的评价都是形

成性或发展性评价,教师应当把评价作为手段,用它来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指出对学生英语

学习的评价要有益于树立和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形成继续进步的能力。为此,建议教师采用形成

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教师要放弃互相比高低的单一常摸参照终结性评价,注重目标参照的形成性评价,

通过考查、观察、交谈和学生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进行全

面综合的评价。如果可能,应该强化激励机制,以学生纵向自我评价为主。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问答、作业练习中分出

一定的层次,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或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同一问题, 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就更

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层次和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因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的最重要的

目标。再举笔者所上的两个班为例,虽然教材一样,但上课进度不一样,所布置的作业也不一样,对他们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而遇到同样的

作业,评分的尺度就有差异。其目的就是激励这两个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都更好的发展。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主体增强实力

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必须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符合英语学科的认识规律,在研究”学“ 法的基础上探索”教"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

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符合英语学科的认识规律。教学的意义首先应该是“教学习”(to teach how to learn),即教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怎

样学习, 进而善于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国

古代也有“受人鱼,供一餐之用;受人渔则享用不尽”这种说法,这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

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个人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的获得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素质化的

课堂教学,知识具有双重属性。知识既是知识本身,又是训练思维的材料。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

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规律,学习和掌握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学生也只有在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之后,才能更有效的体现自己

的学习主体地位, 自觉主动和科学有效的学习, 从而更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在谈到教师的指导作

用时指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

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有位教师说的好:教师教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打开金库的钥匙,而不是锭锭金山。因此英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研究学习英语的规律、特点和方法,让学生会学与学会。如形容词的排序问题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个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

主(观)前客(观)后;客观为SASCNM。”一句话帮助记忆,即表达主观看法的形容词在前,客观描写的形容词在后, 客观形容词按大小

(SIZE)、 新旧(AGE)、形状(SHAPE)、颜色 (COLOUR)、国籍(NATIONALITY)、材料(MATERIAL)的顺序排列。学生记下了这两句话后,大部

分的形容词排序问题都可解决了。又如,定语从句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语法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都感到困难。笔者教给学生“

抓中间,看两头”的策略。中间就是连接主句与从句的关系词,两头之前头就是从句的先行词极其修饰语,两头之后头就是其在从句中的作用

。因为影响关系词的关键因素就是先行词极其修饰语和其在从句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去解题,对定语从句的关系词的选择就觉得容易

多了。又如,可数名词复数和规则动词过去式或者过去分词的读音问题难倒很多学生,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这句话就是“清清浊元浊

”,即所加后缀在清辅音后读其清辅音,在浊辅音和元音后读其浊辅音,这样学生在做这类习题时就不会觉得困难了。同时,教师的教法应当

符合学生的学法,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要按照量力性原则安排每节授课内容;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听

、说、读、写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果,教师要有效地使用直观教学手段, 根据记忆规律, 教师

不仅在讲新课时要有计划地以新带旧,使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还要指导学生平时如何进行复习,达到温故知新,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 结束语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通过创

设一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和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他

们的潜能,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英语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需要, 更

是未来社会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注释:

(1)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师大出版社 11月,第48页

(2)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师大出版社 1911月,第74页

(3)陈泽诞:《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k12教育网站 教师论坛

(4)陈泽诞:《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k12教育网站 教师论坛

(5)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 第8期

第15页

(6)陈泽诞:《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k12教育网站 教师论坛

(7)陈泽诞:《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k12教育网站 教师论坛

(8)伍 杰:《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情景和途径》,湖南省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 广西师大出版社 年11月

王 升 :《关于主体参与教学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第12期

王 升 张晓静: 《谈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的功效》,《教育理论 与 实践》

年20卷

吴惠钧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天津教育》 第3期

张玉坤 : 《问题--探究--实践》

《 --论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天津教育》20第4期

韩清林: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 《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庞景特 : 《谈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天津教育》 2000年第9期

武思敏 :《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教育研究 》2000年第5期

张天宝: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 2000年第8期

张献臣 :《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训班学习资料

孙改仙 :《论师生合作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年21卷

陈泽诞:《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 k12教育网站 教师论坛

姚晓明 :《“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实验报告》,《教育 研究》

2001年第1期

伍 杰:《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情景和途径》,湖南省20优秀论文评选

活动论文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2001年8月 广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编

广东省高中新课程计划培训资料

转自周清老师个人主页

篇8: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入门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且通过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培养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一、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小学生总是能从各种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因此我们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英语实践活动,通过说、演、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二、让小学生有时间多想多问

以往教师给学生留的英语作业,都是机械地、重复地抄写几行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对这个是最没兴趣的`了,他们大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老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比一比看谁能把作业做得更漂亮、更便于记忆,并把它画出来。这个作业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每学一课,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回家设计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形象,第二天拿来向同学炫耀,那种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地满足和无形地鼓励,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完成设计想象作业,学习的积极性可就提高了。

三、多层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因此,我们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性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层次作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样,作业内容分层、数量分层、时间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在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断提高其层次,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目标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四、引导学生多向“生活”中学习

小学阶段所要学的英语,与日常生活密紧相关,例如日常所见的水果、学习用品、家庭成员、人的身体部位名称、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学习这些单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看着这些物品,边看边学,给他们一种实体的印象,如b、pen、able等,我们就可以看着书、笔、桌子等让学生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单词,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等,我让学生随时留意,布置他们自己去收集,摘抄。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十分丰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意识。

为了更好促进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设计教与学的模式上所做的探索努力。我们相信,充满着童趣、充满挑战性的英语教学一定能帮助学生克服在语言学习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们找到乐趣,找到自信,不断进步。

篇9: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生能否学好国际音标?我一直在尝试教英语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音标。音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怎么样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的发音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谨慎对待,认真地从教学入手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英语。

一、自然导入、正面迁移

音标概念的导入要自然,教师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联系像所熟悉的汉语拼音注音一样,英语单词可通过音标拼读出来,并且像汉语拼音有前韵母与声母之分一样,音标有元音与辅音之分。教师可以在第一个学期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开始逐步接触音标,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例如:在教字母发音归类时,教师就跟小朋友玩一个司令和小兵的游戏。先把五个元音字母Aa Ee Ii Oo Uu选出来做司令,然后根据每个字母的发音分别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小兵,或者把字母卡片发给小朋友,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司令。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找,玩得不亦乐乎。可正当玩的高兴时,小朋友们为难了Oo和Rr怎么办?不知道何去何从。这时教师才告诉他们,原来他们一个是光杆司令,一个是光杆小兵。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对字母的发音有所领悟,而且记忆犹新。

二、趣味教学、摆脱枯燥

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确实比较乏味。如果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就能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

1、摘水果游戏?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果树,树上挂满了果子(苹果、梨、芒果等),每个果子上都写有一个单词,如pen,desk,big,this等,再画几个篮子,每只篮子都画有一个音标,[e],[I]等,然后找几名学生上前面来,把果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将含有相同元音的单词放入相应的篮子里,如:将写有pen,desk的果子放在贴有音标[ e ]的篮子里,将写有big,this的苹果放入贴有音标[ I ]的篮子里,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读出音标,最快最准确的.获胜。

2、看音标抢读单词游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教师逐个出示一些单词的音标卡片(如[ kEik ]),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单词,拼出来并说出词义,读得对、说得对的给该组记分,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3、找朋友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单词卡片(如this),在另一组必定有一人持有一张含相同元音音素的单词的卡片,(如sit),游戏开始,教师说一个音素,如[ I ],手持含有此音素的单词(即this和sit)的两位学生应迅速站起来,并读出这两个单词,最先站起来的人得分多,后站出来的得分少,没站出来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4、Bingo游戏?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写音标的游戏,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并在上面画一个井字,将纸分成九格,然后教师随便念九个学过的音标,学生边听边将音标写在格子中,随便填在哪格里都行,学生填好后教师再打乱次序逐个念九个音标,学生一边标号边喊“Bingo”,最先喊“Bingo”并写得准确的获胜。

三、教会学生查词典,熟悉音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学会了查词典,如虎添翼,学起来就更加自由了。他们可以从词典上发现一个新单词的多种意思,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拓宽了知识面。有时会话教学中的三会词,就可让学生当堂通过查词典自己独处,并告诉他们“这是你们自己学会的”。还可利用课堂和课外经常进行查词典比赛,而且在班级里开辟“小词典”栏目。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每周扩展四五个单词。如:教到动物,就出kangaroo,snail等词。查查练练,不必要求学生记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会查词典后,教师还可提出提前预习的要求,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了良好的预习和自学的基础。

四、强化音标教学

1、保证时间:每个学生早读课上大声朗读音标,然后再对学生说一些有规律的单词的读音,让学生们根据读音猜出单词的拼写,让学生们感到背单词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说:date,face,car,park,cap,hat。

2、对音标的掌握必须人人达标,利用时间逐个检查。平时在默写单词的时候,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

3、进行分层次教学,对那些畏惧学音标的学生给予帮助和辅导,以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使之尽快赶上队伍。

4、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一些音素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dash;—dash;—letter——little。这时,我们就要多加练习,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语音障碍。

5、我们可以给学生归纳一些音标发音规则,便于他们预习课文或

做练习,如:字母组合“oo”在k,d,t前一般发短音,除food,noodles等发长音[u:]。room,sitting—room,dining—room中字母组合“oo”发长音[u:],而classroom, bedroom, bathroom中字母组合“oo”发短音;字母组合“er”在单词结尾一般发短音,而“her”中“er”要发长音;单词中元音字母加辅音字母加“e”,元音字母一般发本音,而“e”不发音;单词结尾加“s”的发音规则又有:①k, p + s, s 发②t + s, ts 发 ③d + s, ds 发 [dz ]④s, x, ch, sh + es, es 发 ⑤y 变 ies, ies 发 [iz ]⑥其余单词结尾 + s, s 一般发 [z ];还有像字母“n”的发音规则等等。

五、归类记忆、音形对接、程序化学习。

将学习的单词分好类,比如学水果,我们就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水果全部集中起来。利用读音规则,大小卡片,口诀、歌谣,词串等进行快速记忆。就好比吃葡萄,一吃一串,学生一记记一串。辅音字母与辅音音标基本同形,怎么读就怎么写;怎样写就怎样读。我们只要掌握元音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常用单词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听音能写,见词能读。

听到/p/马上就会写出来字母p,见到字母p马上就知道读/p/,出现频率比较高的16个,怎样读就怎么样写的辅音字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r/ /v/ /s/ /z/ / f d t n l g k h r v s z ust,看到字母m,s,t就直接对应/m/,/s/,/t/,不用去考虑,直接就读出来。我们只要知道u的发音在闭音节中发/Λ/。must的读音就马上出来了,音形对接在配合开闭音节,单词记忆就易如反掌。

利用母语正迁移,联想法,顺口溜,拟声法,配对法,手势法等帮助学生快速学会48个英语音素。

// /n/ /?/ 妈妈,奶奶,再去掉韵母,然后eng,就发出这三个音了。

一个淘气的小小朋友,惹得妈妈,奶奶不高兴了,交妈妈,奶奶时,他们没有答应,只是eng了一声,这是小朋友乐坏了,于是就有“妈妈,奶奶,eng,我也乐呵若”。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家长的认可。音标的学习又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有利于音标教学的时机,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应该及时发现并给与表扬肯定。每个孩子都喜欢听表扬,听到表扬就精神振奋。即使是一朵小小的红花,一张小小的贴纸,都能让一个调皮的孩子在40分钟的课堂上表现得非常完美。表扬时不能笼统带过,而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诚恳及对音标学习的重视,让学生对音标学习形成一定的观念,并能够自觉地把音标学习纳入英语学习的一部分。老师在课堂上练习一次,下节课再强化,会发现知道的小朋友会更多。其次,阅读练习也是必不可少。在孩子们认识完他们的区别后,让小朋友读一读,读给同桌听,读给老师听,从而加强孩子们对单词的音、形、义的理解,真正做到带着思考读,读而会意。总之,教是为了不教。利用“拐棍”是为了今后能丢掉它。因此,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篇10: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模板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模板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探究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了忠实的观众,学生的思维总是限于老师设计的圈子中,无法扩展。

这样的课堂不仅显得缺乏生气,而且忽略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潜能。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育教学中,我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视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的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商讨。

一、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敢”学

教育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的被动局面,使学生从“怕”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融洽师生关系,树立学生的参与愿望;营造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我常充当“孩子王”,与学生一起动一动,唱一唱,玩一玩,引导学生大胆、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乐”学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上,我采用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教法与手段。

1. 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都有好奇、好动的天性。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趣味化、多样化、游戏化。如:教学 Primary English(小学英语)Book 1 Unit 5 Lesson 2(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我让女同学扮演做“Pizza”(比萨饼)的“Cook”(“厨师”),戴上头饰,演一演,做一做,并当小老师,其他学生跟着他们说英语。这样,学生在演中学、乐中学,整个身心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 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食物类英语单词时,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实物和自制图画,并带到课堂上来。当我说到自己饿了或渴了的时候说:“Bread/Apple/..., please.”引导学生把它递过来,并对我说:“Here you are.”(“给你”)操练会话时,允许学生找出自己的搭档互分角色进行操练。我还利用有趣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真正动起来,说起来,唱起来,画起来等。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其“会”学

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常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意的渗透与指导。

1. 学习语言知识,要温故而知新。

2. 学用结合,合作互动,相互交际。

3. 敢于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发展个性与能力。

学生学会了学习,老师的教育教学就会更有劲头,师生在教学中就会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与喜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篇11: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文/白贺楠

摘 要: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让农村小学英语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实效。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环境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重在说,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高考做准备。小学就应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农村小学生初学英语,有害羞、怕出错等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说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敢说。教学气氛要轻松愉快,也就培养了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增强,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习方法适合自身

对小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小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较熟练地掌握汉语,他们习惯用汉语思维交际。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要自觉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汉语联系起来。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时,先注重发音。比如,有的学生学习bus时,会用汉语注上“爸死”,这严重影响了单词的正确发音。在我发现之后,严加制止,反复地纠正发音,让他们多听录音。(www.fwsir.Com)教师不要仅仅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还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练,在活动中多接触英语知识。小学英语没有高考的压力,更是改变学习方法的好时候。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少讲多练多重复,让学生多听、多说、多参与,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如果让小学生在美国呆上几年,肯定能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可见语言环境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缺少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创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在课堂上要尽量讲英语,创造语言环境。学校里的英语课成了农村小学生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去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来表达,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世界都是汉语的世界,要尽量传递英语知识,使农村的小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就掉队,当他们不能跟上队伍的时候要停下来等待,要伸手拉一把。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方英。高中英语教学心得[J]。新课程:教育学术,(02)。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小学)

篇12: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1新课改下小学英语生活化的意义

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上课开始至课程结束,教师占用着课堂全部时间,对英语字母、单词等进行讲解,由于小学生孩子天性的驱使,课堂上很难长时间的精神集中,对于教师的讲解也是处于懵懂状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打破这种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事业的热点话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生活引入学习,教师可以巧妙的将英语教材内容与生活进行融合,使其相互作用,让师生共同感受生活、感受英语的乐趣;将学习带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英语更贴近生活、让学习围绕生活,陶冶情操,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2新课改下如何实施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

2.1采用生活化教材:教材,是教学不可缺失的主要教学依据,虽然教材内容都是固定死板的,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多样可变的。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求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知识,从生活点滴着手,使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课堂气氛。

2.2借用现代化设备:多媒体的运用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在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声、图、影、表于一体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

2.3引用生活中场景: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密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4选用生活化评价:新课改背景下,不但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而且评价系统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传统形式化、单一化的教师评价系统正在退出教学舞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对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接受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尝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小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的能力。对于小学教师而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将英语更好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会到英语所带来的更多乐趣,这不仅顺应了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学的新要求,而且也是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必然结果。

作者:宋华婧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六小学

篇1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一、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学习情景

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语言,也是陌生的学习内容。要让英语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学习理解英语学习内容,教学中就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去常设英语学习场景。通过影像、录音、图片去展示真实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感性认识。因为英语学习的内容是在特定的英美国家的生活背景中中产生的,我们不可能把学生都待到英美国家去学习,所以只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创设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语言学习情景

小学英语学习的重点是语言学习,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学习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英语小学生刚学习英语,没有英语基础,也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同时学习能力也不高。对每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达到能会读会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据我们调查,现在3~4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熟练的朗读英语,熟练的运用英语单词去说英语的学生还只占学生总数的70%,还有30%以上的学生对英语阅读和英语表达存在困难。要达到学生对英语学习达到会读会说的教学目的,就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在英语的生活场景中去反复练习。在课堂上,要利用生活场景去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练习。帮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学,在运用中练,更好地提高学生说和用英语的能力。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在课堂上还要专门创设对话练习的场景,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去加强学生的英语说的练习。英语学习情景是指利用生活资源,根据教学内容为学习创设的课堂学习情景。在生活中,学生英语学习生活资源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错误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失误与错误,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去加以分辨和认识。把错误的认识作为正确认识的起点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错误,要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情景中去认识和纠正。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再出现错误,也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一定的语言情景,需要在生活的场景中去理解课文和加深理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英语学习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感到真实,形象。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情景中去学习英语和语言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英语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篇14: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一、全面课前现象引入,上好英语引言课

小学英语的教学总是会伴随很多生活对话的引入,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对话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在引言中体会到英语的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产生学习的兴趣,避免相反的事情发生。授课教师可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容,将知识在教案中转化成其他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一种与知识相关问题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观察思考,试着寻找适合的不同方法,积累对所学知识点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并不是问题琐碎,而是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突出重点,启发思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促进课堂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现生活化课堂,上好长短对话分析课

教师在授课之前,做好几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的教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引入环节。有的学生对现象引入感兴趣,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获得知识,对实验与理论混用的方式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教师需按照需求进行有序的讲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并应用这些小学英语知识。课外教学并不是课后也要上课,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使其课后也能像课堂上一样高效地学习,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就能发挥课后对课堂的延续作用,不单单是课堂,而是课内外大课堂。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针对课堂或者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设问,但不作答复,当作是探索性的问题,既可以总结当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启发学生产生学习下一节的兴趣,为上好下一节课创造条件。

三、开展合作式教学,上好自主探究课

教学模式是多样性的,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提问的同时,学生通过课堂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一定会显示不同的效果。对于小学英语的理解,我们都能想到它的生活实用性。将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将课堂当作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讲解,开展玩伴式学习,与自己的朋友在玩耍中学习。从实际问题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地引入英语知识,是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提高教学趣味性,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此有实际的认识以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讨论中。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的桥梁

不管是什么学科的教学,师生关系始终是讨论的话题,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授课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而不管不顾,更应该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授课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这门课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教师应该将学生看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他们知识,而且也是在和他们做朋友式的传授知识。教学内容偏向抽象,学生实践操作时间不充足,教学内容重复性高,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存在质疑,不能及时地将这些困惑解决,授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学科主题讨论会,探讨趣味教学的方案,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生活化式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也要使课堂贴近自然,努力提高全体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5: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而言,学习者(即说话人)在说话时的心理状态往往影响着语言表达的效果。要想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一点就是要促成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物化的刺激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反应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于熟知的`、有兴趣的事物可以形成亲近感。为此,生活化的教学首先必须要运用实物模型、实物图片、教学挂图等营造出英语交流的情境。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光声电的配合下共同营造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场景。

二、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参与

著名语言学家克鲁姆曾经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小学英语课本中的学习内容,大多立足于生活实际,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为此,教师应该着力使学生成为书本中的人物,充分扮演担当书本中的角色,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三、立足书本,让学生主动加工

书本无疑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点。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书本仅仅是教学的出发点,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的全部。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要把书本上的词汇、句型和语法变成学生掌握的技能。实际上这种想法无疑是片面的。如果没有生活化教学的思想,不仅会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且就算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到生活中也不会加以应用,“书本英语”“哑巴英语”即是其代名词。由此,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从书本出发,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就是自己生活的一种工具,在运用中进行加工。

四、立足课外,让学生主动实践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仅包括了课堂,还应该包括课外的一些练习。《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对照这个要求,生活化的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布置,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既在丰富的形式中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在趣味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我设计出了不同的作业形式。比如根据不同的节日,我要求学生自己制作贺卡。如三八妇女节贺卡要写上对妈妈的祝福,圣诞节的圣诞卡要写上对同学朋友的祝福,万圣节时,同学间合作完成一张手抄报等。学生在制作中体会到了快乐,锻炼了能力。又如,对于一些记忆类的内容,我安排了一些合作型的作业。如给家长讲个英语故事,将学到的英语歌曲唱给家长听等,这既融洽了感情,也检验了学习成果。再如,对于一些任务型的教学内容,我安排了做一次采访,做一次市场调查、设计一个旅游规划等作业,使学生在人际交往提升了英语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以立足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成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使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过程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思维,用最多样的、最广泛的英语教学方式实现英语的回归生活。

作者:卢小艳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青萍小学

篇16: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一、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联系――爱老师更爱英语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新课标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轻松、活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因为老师的教学而爱上老师、爱上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们觉得英语并不是陌生的课程,也并不是只有在遥远的国度才可以说的语言,它就在我们的周围。通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学生也会更加喜欢老师,喜欢英语课。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爱生活更爱英语

英语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内容的英语化,将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更懂得如何运用英语,掌握英语语言的技巧,扩大英语知识面和词汇量,熟练英语的句型,这才是学习英语的实质,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英语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懂得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以及生活中创造使用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只有将英语的语言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才能更加喜欢英语,才能更加流利地说出英语。

三、教学素材与生活相联系――爱课堂更爱英语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将教学素材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素材的生动性和生活性,以及英语课堂的活泼性,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课堂。教师在搜集素材时,应注意多搜集学生身边的英语素材,从而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英语运用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教师想让学生喜欢英语,喜欢上英语课,就应当将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之前的“哑巴英语”中解脱出来,学会开口说英语,从而使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英语。

篇17: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一、建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小组

为了让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学校应建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小组。学校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迈入社会的年轻教师。老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对于新型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理解能力较低,而年轻教师虽有新型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但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学校应将两者进行中和,建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小组。让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探讨,从而制定出既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又要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生活化教学效率,教师不应仅限于校内的研究与探讨,还需要到优秀的学校与其英语教师进行交流和学术的探讨,从而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的制定生活教学情境,将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轻松、愉悦的学习英语。教师在制定生活化教学情境时,既要符合现代的生活环境,又要符合现代教学特点,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小学生天生好动、好玩,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生活化教学内容。

三、强化生活化教学内容

为了使生活化教学与小学英语更好的结合,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巧妙的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景融合在一起,避免学生出现厌恶的心态,提升教学效果。课外的活动还有很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类的电视节目、阅读英语故事书籍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合理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知识水平。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法是运用较为广泛,效果最佳的英语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巧妙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将实际生活情况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来实现生活与教学的统一。

篇18: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一、创设情景进行教学

英语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而缺乏外在的语言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故而,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如此,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对此,在课堂中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就是促使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有效地理解英语课本中的感情与知识点,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非母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英语教学生活化中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英语中的许多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故而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义。

三、将英语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促进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将英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较为重要的一步。它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提升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以上就是笔者对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所进行的探究,希望通过这些探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课堂英语教学效率。当然,要进行生活化教学,笔者的这些分析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英语教师进行探究与实践。

篇19: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活化教学手段打造魅力课堂――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作者/林建山

【摘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小学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式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运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1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积极探求、思考的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学生的活动,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害羞和焦虑心理,乐于帮助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创设融洽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许多事例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教师精神愉快,学生听课轻松,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成绩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好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有所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新标准英语》第一册Module 5 Unit 1 How many? 时,根据这套教材的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我制定出教学目标:1.学生们能熟练掌握数字1―10。2.学生们能听懂会用How many? 这个句型。3.复习学过的单词:red, yellow, blue, black, green, dog ,cat. 重难点:1.重点:数字1―8的掌握。2.难点:five的发音。在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尽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2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落实各项能力目标,《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提高英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我在教《新标准英语》第二册“Do you like pears?”这单元时,设计一个当小记者的任务,让学生进行饮食习惯调查采访,学生便带着任务饶有兴趣地通过采访,完成了调查表。这样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能做某事”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

由此可见,“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当地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要,积极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当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就会感到学习英语不枯燥、不乏味,也不感到负担重,觉得学习英语就是一种乐趣,越学越想学,可见,兴趣对英语学习有多么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呢?

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3.1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说“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very good”,“Sit down, please”。

3.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如,“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3表演法。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压力,如:Hi, Jim. Hello, Mike,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 am fine, too.另外,在巩固新课时,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4儿歌说唱法。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儿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Dog, dog 是小狗,小狗dog 汪汪汪。Panda, panda 是熊猫,熊猫panda爱吃竹……(动作 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非常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

4借助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电脑网络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1用简笔画、挂图和卡片,突破教材重点、难点,变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简笔画、挂图和自制的英语卡片直观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轻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使学生在反复仔细观察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教“职业”类内容时,我先出示医生、护士、教师、农夫身份的挂图,接着边指着彩图,边用英语向学生介绍doctor, nurse, teacher, farmer等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

4.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计算机教学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进行探索。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例如,我在教授颜色单词时,就利用多媒体自制课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我创设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主页:雨后,天空中出现了彩虹。并让其伴随轻快悦耳的音乐。当学生看到这新颖的画面,听见动听的乐曲,就产生了好奇心,就很想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主页上,我还设计了“歌曲欣赏”,同学们可以一起跟着音乐齐唱“Color Song”这首歌曲;还有“Let’s learn”,(生词学习),屏幕上会依次出现该课的单词及标示该单词意思的图片与动画,学生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自然想知道这个单词的发音,只要点击“小喇叭”按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单词的拼读和发音,等学生对单词有了总体意象之后,学生的兴趣开始被调动起来,再加上小组竞赛的方式,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丰富生动,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竞争意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了培养,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5实施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评、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地使用这些评价。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 Great…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对是神采奕奕。此外,我还采用书后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地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书后的“印绩”,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

通过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驱使下,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在任务中不知不觉感受了英语,喜欢上了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手段,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是主角,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都觉得英语课是一种享受。

总之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改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姚立新。“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4-5

[2]鲁子部。“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

篇20:小学英语教学反思论文

兴趣是点燃伶俐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生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工具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不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孕育发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老师的作育和引发, 更多精致结业论文来自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作育和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多年来,我在这方面举行了不停的探索。

一、 抓好入门教学是开展兴趣教学的'要害。

“好的开头是乐成的一半,”每届月朔我都注意作育学生良好的学英语风俗,勉励学生大胆开口讲,不耻下问;认真模仿,并养成整洁范例的誊写风俗。无论板书照旧作业、试卷的修正,我都严酷要求自已范例地誊写,争当学生的模范。凭据初中生的年岁特点,先后举行“月朔英语书法角逐”和“中英文朗诵角逐,”请学生当评委,并把角逐效果及获奖作品张贴于月朔教学楼下,供全校师生展览,树立典型,从而引发学生爱学英语的热情。

二、 课堂上积极建立英语景象,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引发学习动机,作育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建立景象,营造气氛,尽快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景象”后举行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睁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头脑,前进学生的明确力和语言表达本事。如在book�� lesson 23“问路”一课中,我使用拉动式幻灯片移动“问路人”,要求学生形貌准确的蹊径;接着又叫一论理学生指路,另一学生移动“问路人”按准确的形貌去到目的地。这种边听边演示的要领吸引了学生,许多同砚跃跃欲试。这样,使教学活动酿成生动、直观、愉快的历程,加快了信息转达和反馈,既解决了难点又使学生的听说本事都得到了锻炼。

三、开导学生善于视察和总结,力图使学生亲身地发明兴趣。

(1)教单词学谚语。单词如果不意会于句子当中是很难记牢其寄义的,为了便于识记,我教单词时,都力图用上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谚语或词组资助学明确、识记这个单词,效果非常好,很受学生接待。如在教failure时,团结曩昔学过的success,教学生“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乐成之母。)教学nothing的用法时,让学生记着“nothing is difficult to the man who will try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医生阔别我,)“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等等……学习名词dog时,我又陈诉学生,含有dog的词组或谚语也不少,而且很滑稽。如“a lucky dog”(荣幸儿),“hot dog”(热狗)“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并尽可能用最简略的英语去略作评释,让学生明确、吸取。课后有几个学生问我“老师,英语的狗比中文的狗强多了,中文的狗多是贬意的,你可有同感?”“对啊!只要你多看些英语课外书,你会发明更多更强的狗。”我开心地回复他们。 更多精致结业论文来自

(2)诱导学生去发明题目,并开导学生解决题目,增长知识。

在学习colour(颜色)时,许多学生都发明外国人习用颜色来作姓。我首先表彰这些同砚善于视察、总结,并陈诉他“black tea”(红茶),“green tea”(绿茶),“black coffee”(斋啡),“a blue/white-collar worker”(蓝/白领工人)等等。这些知识引发了学生无边的兴趣。在教学动词时态时,我议决中英相比,诱导学生去找出异同,让学生明确时态的念义,知道动词有人称和数、时间上的区别,而这些区别是中文所没有的,以后每学一个动词都应捉住它的这几种厘革作为学习的重点。

(3)勉励学生探求并掌握我们身边的英语,深化所学内容。

革新开放给人们吹来了不少“洋”味,告白、商品、游乐场所、旅馆、旅游胜地、电视广播媒体等等,对我们的学生孕育发生了极大的影响。我总是勉励学生去搜索这方面的质料,并讨论所学的知识,去深化吸取。比喻有个学生问人“张德培卖洗发水告白时说了句‘头皮?no way !’是什么意思?”又有学生问“‘日日食白箭,keep fit你块脸’是啥意思?生命有take �⒂质鞘裁醇囊澹俊泵媪僬庑┨饽浚�我一样平常都不立刻作答,而是引导学生讨论所学的知识,勉励学生讲出自已的明确,然后加以增补。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高职英语教学旅游管理教育探究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的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小学教育管理探究论文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探究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究论文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论文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共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地位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