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wwwsunshen

下面给大家分享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共含5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wwsunsh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

篇1: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策略听力能力提高

论文摘要: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英语听力教学近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听力能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开展更多适合学生的听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学生在听力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学生听力的一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而听又是排在第一位,起到先锋的作用。英语新课标中也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在各种英语考试中首先进行的是听力部分的考试,继而是笔试部分的考试。这体现了听力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听力理解能力比较弱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当前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语音的辨别能力低

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笔试上面,对于发音不是很重视。有的学生甚至连国际音标都读不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情况;一个单词如果只是单纯地读出来,学生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单词,可是等在纸上写出这个单词的时候,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认识的单词。为什么不能靠声音分别出单词呢?主要就是自己读那个单词的语音同别人的有点不一样。这就是学生语音学习基础不牢,语音辨别能力低,因而很难辨音。

2:词汇量不够大

每次在听力的过程中,总有学生说我一个单词都听不懂,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太少了。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速度。在听力训练中,词汇量也起着同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占有大量的词汇量的同时,在听力资料中也肯定会出现一定数量大家所不会的单词,那么就要求大家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在听力培养训练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词义的语境判断能力。要会根据所听资料内容,根据上下文、背景、说话人的语气、语调上来猜测一些生词的意思。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根据出现的单词和句型孤立地判断其意,而不善于根据上下文及语法结构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因而顾此失彼。

3:主要内容抓不住

在听的过程中,要每个词都听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只要听懂中心内容,就能理解领会全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会去找关键词。有些学生力求听懂每个单词,实际上在真正的应用中,这种方法不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些技巧。在听力中,首先学会的就是抓关键词。但部分学生不善于在听时抓主要内容。他们只根据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不能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理解快速找到上下文间的联系,结果对整段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得出错误的结论。

4:缺乏正确的听力习惯

有些学生觉得听力就是用耳朵听东西的问题。他们习惯于在听的过程中只用耳朵,不喜欢去做一些小笔记,也不喜欢在听之前看看选项或是猜猜话题什么的。实际上听力是眼,耳。手三者都要全身心投入地一个操作过程。另外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

以上是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语音辨别能力

学生若不能正确地辨音,就会听不清考场上英语录音中的话语,理解力也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说收看广播电视上的节目了。所以,要想在听力上有所提高,学生首先要排除语音识别方面的障碍。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以及句中的意群、停顿、连读、不完全爆破、弱读、语调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原版书籍和电影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定时收看cctv9的英语节目。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多让学生听教学听力录音磁带,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听力专项训练录音带等。同时,学生在练习时应有意识地聆听录音材料中的语音现象,注意同化、重读、弱读、连续、失去爆破等现象,还要注意句子的重音、语调、语气、语速等。

最后,教师应利用好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好单词发音,多音节词的重读音节,英美语在发音上的区别。同时教师也要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句型和习惯表达法等用英语进行组织教学,这样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就能产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同时也能为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积累词汇

英语的词汇

是英语语言中的最小单位。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却都是由词或词组组成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若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一一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意义。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作为学生只有扩充自己的词汇量,积累关于各个方面的英语词汇,才能在听力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也才能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3:扩充背景知识,提高推理策略能力

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但是由于学生知识面太狭窄,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结果影响了理解。所以英语学习者应当博览群书,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积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丰富的背景知识,会对听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起到积极的效果。

4:培养正确的听力习惯和策略

在平时进行的听力练习时,经常有学生对我说,内容他们听得懂,但是听到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针对这一现象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有意识的记忆,学生要强迫自己对听力材料进行记忆。因为记忆能力是提高听力的重要保证。比如可以采用速记这个方法。如果学生对听到的`内容速记一下,其效果比“只听不记”好得多。渐渐的也就可以改掉听了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这一坏毛病。另外,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要点记忆、联想记忆、概略记忆等方法,不断提高记忆质量。当听单句或对话时,作者肯定会对wh疑问词的一个重点进行测试。在听短文时,我们若把一些重点词串连起来,便可得到短文的基本情节或线索,再加上短文的最后一句带有结论性的话,便可获得短文的基本大意。因此,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对比选项,预测短文内容及重点后,着意听出关键词语及结论性语言,而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听懂或翻译。当听语篇时,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个单词或单句都听得很清楚。学生可以根据选择项推知材料的大致内容,同时通过捕捉段首句、主题句和过渡性词语等来了解段落内容、中心思想,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完整理解整个语篇。

5: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

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在第一遍听新材料的时候,必须高度集中思想,力图听懂每个词语、句子,捕捉信息。具体的训练方法是先把录音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再重放,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的倒放功能,倒了再听,一遍不行两遍,甚至三遍,直至听懂为止。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遍,这样就可以听懂整个文章的内容了,精听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泛听不求听懂每个句子,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即可。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泛听也就是求量的增加与积累,以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这样英语听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可以翻开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总之,英语听力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听力练习。在国际交际日益频繁和对英语听力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提高英语的听力能力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策略在平常的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文山,郭慧,刘桂岩.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

[2]贾文军.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3]王瑞丽.在听力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j].天中学刊,1994(3).

篇2:提高日语听力能力之我见的论文

提高日语听力能力之我见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听力水平反思探索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培养的粮食系统大学生的外语水平仅限于阅读文献是远远不够的,进行口头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针对目前我国日语人才听力水平普遍不高的现象,我们必须重视并且反思这个问题,探索提高日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学习日语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在一开始的时候都踌躇满志,但一段时间后,就会渐渐失去热情。这一点上除了学生的自身问题之外,老师的正确引导也非常重要。

1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日语听力问题

中国的大多数学生看文章、背单词都没有问题。但是听力对他们来说却是个难题。但同时听力又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学了日语却听不懂,那等于没有学。在网上得知一个数据,在报考能力测试的日语人才中我国日语听力平均水平30-40分。这个数字太不可思议了。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学日语汉字部分占了很大便宜,初学者短期内就能看懂很多日本文章。但是听力没有汉字,那时真正的较量。你能不能听懂日文人在说什么,能不能流利地进行对话,这就是检测你日语正真强悍的明证。也有人做过做过一个这样试验,找出一篇千字左右的日语短文,先让日本同学帮他用日常会话的语速念出来我录音然后听,只听懂了30%左右。然后自己读原文,居然80%的词能看懂,99%能理解。

2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听力呢?个人认为要从基础抓起。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起来。

2.1教师的听力教学要循序渐进听力要做到广、新、宜,内容一定要广泛,包罗万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听的条件。可采用的方法:①在教学中教师应常借助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电视机、多媒体教学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要求学生认真听,大胆模仿日本人地道的语言和语调;②选一些比较优美的日文歌曲和通俗易懂的`幽默故事,在课堂上抽出一定时间穿插播放,提高学生听的兴趣;③对录音带进行重新录制,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灌录合适的背景音乐,把音乐的美和语言的美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听说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每单元的听力练习并进行听写训练。听录音之前教师先用日语介绍环境,提出具体任务,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这样学生会专心致志地通过听,寻求所需要的信息。做完练习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重复其中某些段落,坚持下来,学生的语感增强了,听力也随之提高;④每单元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教师选择与课文难度相当的短文作为听写材料,用正常的语速读三遍,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听的技巧,并引导他们参与讨论,把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2.2学习要有阶段性、有目的的学在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就要学会每天大声地朗读,朗读单词和课文。不需要太大声,但至少要让自己的耳朵听到,而不是默读。一天、二天,日积月累,耳朵听得多了,以后再听到同样的内容马上就能马上反应过来。其次是要背单词和语法。单词就像是一个人的血液,血液浓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类的健康,单词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而语法就像是一个人的骨架,你的血液能否正常流通,也需要骨架的支撑。

那么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储备之后,鼓励大家可以去看日剧(对话比较简单的)。因为大家在看日剧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娱乐身心。如果在听力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渴望载上一层楼的话,建议可以去看看动画或者是听新闻。日剧的节奏远远不如动画。日剧节奏实在太混乱了,这是因为我们再看日剧的时候心理状态也是混乱的。比如一个情节,需要好几分钟的慢条斯理来抒发感情,这段时间也是留给观众为感动进行消化的,也就是说日剧是迎合观众心理状态的。而动画不是,节奏都是很快的,因为中间不需要动辄留出空隙让人消化,前一句跟着后一句,紧凑的节奏自然是非常适合听力的训练的。新闻它的语速比较均匀,发音更加优美动听,其次它的用语比较固定。

那该怎么听呢。首先,要明白日语能力考试的听力有2个大题。一是有图题,二是没图题。有图的就要先搞清楚每幅图的区别,然后再听它提出的问题,最后带着问题听内容。没图的要先听懂它的问题,再听内容。不管是哪一大题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围绕着问题来听。同时听力还需要作笔记。很多的学生每次都光坐着听不作任何笔记。还有一些学生说老师我一听到听不懂的单词就会一直想这个单词,后面就听不到了。其实不然,有听不懂的单词你也不必紧张。你不是有笔记么?你可以用假名的形式把它写出来。可能你一写下来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有时有些单词即使写下来还是不懂,那也也没关系。可能它根本不是什么关键词汇。你可以暂时放下,继续往后听。刚学日语时,老要加强阅读训练,要精读、泛读一起抓。训练听力也不妨“精听”、“泛听”双管齐下。只要大家做到这两点,我相信提高听力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总之,在日语学习中,听力居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首,是衡量一个人日语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听不懂日语,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完全掌握它。同时,听力也是诸项技能中最难训练和获得的,大凡从事日语教学的,大凡学过三五年日语的,无不知道个中滋味。不少人记了一大堆单词和语法规则,可是一听起日语来,都成了“一锅粥”,因为听得不够多。不少人不可谓听得不多,但听力仍无多大提高,因为不会听。所以,提高听力的关键是:多听、会听。正确的思维方向加上正确的训练方法。相信大家都能顺利过关!

3参考文献:

[1]张宏.闲聊日语[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李德奉(韩).高静,译.即听即说动漫日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3:高中生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cyber crimes have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facing us. Nowadays cyber criminals seem to be everywhere on the Internet. To illustrate, some commit fraud or lift intellectual property, others snatch passwords or disrupt e-commerce, and still others unleash viruses to crash computers. As a result, these crimes destroy network security greatly and make computer users suffer great losses.

However, we shouldn’t tolerate these cyber criminals any more. It’s high time for u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fight against cyber crimes. First, we should reinforce the cyber laws to punish cyber criminals strictly. Moreover, we should develop high techniqu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improve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 cyber crimes. Besides, more talented people should be trained and more effective firewalls should be built up so as to make the net immune to all kinds of viruses.

As college students, we have responsibility to join the battle against cyber crimes. For one thing, we should not use others’ computers unless we get permission. For another, we should be honest to others on the Internet and not release or spread unreal information. In a word, it takes our common efforts to defeat cyber crimes.

篇4: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动手能力论文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动手能力论文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动手能力训练的内容要素,指出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动手能力的训练要适度把握才能相得益彰。

关键词:新课改 阅读教学 动手能力 训练

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笔者发现不少教师都把听、说、读作为阅读教学训练的重点,对动手去写的训练却少之又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教学习惯,明显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分析一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动手能力训练的有关问题。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近来,我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而且相当普遍的倾向:一是字词教学的弱化。在一些高年级阅读教学课中,常常会发现老师很少对生字进行书写指导,学生很少对新词进行探究和运用。许多老师这样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自学生字词的.能力,生字学习在课堂中可以淡化,以便省下时间完成其他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常见到教师这样进行字词教学:读一读,读准字音;写一写,记住字形。至于字词的意思只在读课文时蜻蜓点水般提一提,或者只是读一读,“一滑而过”。二是读与写的割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从繁琐分析走向了以读为主,但是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常常忽略了写的训练。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不够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课堂中出现了读写割离。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这些“值得注意而且相当普遍的倾向”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依然还是一些“值得注意而且相当普遍的倾向”:教师们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听、说、读能力的训练,舍得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反复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却很少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去写一些东西。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都把上课的时间用在讲解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分析课文的重点、难点之上。课堂上要么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点拨、评议,要么学生轰轰烈烈地阅读、思考、议论,整节课倒也显得热闹非凡,似乎这就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了,似乎这就全面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这种做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过分强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严重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从而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基本功不强的严重后果,其后果的直接体现就是语文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的现实。

二、阅读教学中动手能力训练的内容要素

那么,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怎样训练动手能力呢?

1.教师适当引导,随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乱写乱画。如记生字时,他们可以把容易写错、笔画较多的字在上面写写;课堂提问时,可以让学生用“笔”思考,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提高回答的严密、准确与流畅。此外,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简笔画画一画,效果则更好。学生在写画期间,教师适当巡视检查,可以有效唤回个别学生上课“开小差”的现象。 2.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概括段篇主要内容,借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概括段篇主要内容的练习是阅读教学中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一篇(段)课文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写出它的主要内容。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更能逐渐有效提高学生思路清晰地与人交流的能力。

3.教师依据阅读内容,有计划地锻炼学生续写、补写、仿写、扩写、缩写等能力,补充作文教学的不足。续写、补写、仿写、扩写、缩写,明显是学生作文能力方面的要求,但是真正具体到作文课上,这些方面的锻炼机会其实很少。因此,教师依据阅读内容的特点,在阅读教学的备课上,可以有计划地制定并落实系统而灵活的能力训练,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相得益彰的目的。

4.教师让学生尝试改写课文中的特色句段,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作者用语的精妙。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我让学生将“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有力,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这段话自由更改,然后进行比较。学生更改后有:“黄山的松真奇啊!像主人,首先迎接客人的到来,然后陪同客人观赏风景,最后把客人送下了山。”“黄山的松千姿百态,有的伸出手臂欢迎游客的到来;有的站立不动,像好客的主人陪同客人观赏风景;有的伸出长长的手臂在欢送客人呢!”……但是,学生们通过比较分析后,都认为还是原文的表达有气势、有规律且形象生动。

总之,小学高年级阅读课上的动手训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小学高年级阅读课上的动手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

篇5: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语篇分析能力论文

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语篇分析能力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语篇分析;体裁分析;语篇模式;语境分析

作者简介:欧阳连生,任教于江西省于都中学。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省高考试评专家组成员,省骨干教师,省优秀班主任,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学术月刊》等杂志上。

近年来,在高考中,英语阅读理解分值大、难度高,对语篇理解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为适应高考阅读理解在命题上的不断改革,强调学生交际运用,重视语篇能力的培养,老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翻译一遍、分析一下,甚至为了证明答案的合理性而牵强附会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运用能力。

一、语篇与语篇分析的内涵

语篇(discourse)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刘辰诞在《教学语篇语言学》中将语篇定义为“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

从“语篇”的概念来看,我们便可了解到“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语篇分析和理解应该注重整体性,不可独立地对句子的句意和语法功能进行片面解析,应有“语篇分析”意识。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指对比句子更长、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片段所作的语言及交际功能的分析。具体地讲,语篇分析的内涵就是使读者科学、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章中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语篇以传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意义的完整性要求阅读者高屋建瓴,立足全局,融入语境,从语篇的结构,体裁及语篇模式等方面指导。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运用能力的新路径

1.要在语篇的体裁分析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根据不同的语篇特征进行解构,才能迅速准确把握语篇的内容。就语篇体裁而言,常见的有说明型(expository)、议论型(argumentative type)、描写型(descriptive type)和叙事型(narrative type)等。不同的体裁在写作风格、篇章形式上往往不同。说明性文章常用比喻与举例,议论性文章常常是说理与例证相结合,叙述性文章则按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其中的人物与事件。

让我们来看一篇阅读理解短篇。

Decision-thinking is m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The mental process is similar. Naturally, this card game has often been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people who are, by any standards, good thinkers.

The great mathematician John von Neumann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game theory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there are what he calls games of ‘perfect information ’, games like chess where the player can’t hide any tricks: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but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Then there are game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like poker, in which 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in advance that one course of action is better than another.

One mistaken idea about business is that it can be treated as a game of perfect information. Quite the reverse, business, politics, life itself are games, which we must normally play with very imperfect information. Business decisions are often made with many unknown and unknowable factors, which would even puzzle best poker players. But few business people find it comfortable to admit that they are taking a chance, and many still prefer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playing chess, not poker.

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旨在说明两种不同的判断过程。为了使这一抽象的过程显得浅显易懂,作者在第二段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这两种判断过程分别比作下棋与打牌,即一种可以靠推理能力做判断,另一种则要靠机会或运气。第三段则具体说明,人们通常以为在商战、政治中主要靠推理能力,这是错误的。相反,这两种活动常常是靠运气。然而,很多学生混淆了作者的说明对象和为说明该对象而列举的例子,误以为作者是在讲下棋与打牌的区别。

因此,教师在对阅读理解题的分析中要提醒学生注意篇章的体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是说明文就去找作者的.说明对象,是议论文就要多注意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叙述文就把阅读的重点放在人物与事件上,从而在阅读与解题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又快又准。

2.要在语篇的主题与语篇模式分析中提高学生把握主题的能力

高考阅读题的设题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种题型多年未变而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主旨大意题。这一类型的试题,一般是针对某一语段或某一语篇的主题(subject)、主要意思(main idea)、标题(title)和目的(purpose)而设题。要做好这种类型的试题,就要准确把握篇章的主题,重视对语篇结构的分析。

语篇结构的安排并非随意的,而是为一定的目的和体裁服务的。分析语篇结构的目的是发现语篇的发展模式,分解语篇的组织形式和逻辑结构。语篇的结构分析为阅读者快速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具体可行而又容易把握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语篇,都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模式(pattern),这就导致章节安排、段落关系各有不同。分析语篇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于要解读的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中的隐含意义和作者潜在的态度或倾向。

3.要在语篇的语境分析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语境”(context)这个词用得较广,也有不同内涵。它可以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上下文”(linguistic context, co-text);它可以指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即“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st);它还可以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属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即“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st)。这三者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从而使语篇保持连贯性。

总之,要学好英语,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等。

综上所述,语篇分析能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章,从而有效地提高其阅读能力。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语篇分析教学法,并与其它理论、方法相结合,从而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状况,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外语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能力?

小学听力有效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听力

提高中专生听力水平的对策论文

提高听力初中英语作文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论文

个人总结能力提高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论文

怎样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浅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听力能力的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