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iruzhi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共含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ruzh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1: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或几百几十数相乘的口算乘法算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相乘(每位结果不满十)的乘法,并具备一定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2个十、8个一组成几?

(2)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240里面有几个十?

(4)490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

2.口算

二、指导探索: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师叙述引出例子:小红在桌上摆了一排12个木块,摆这样的3排一共有多少块?

问:这个问题是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这个问题就是要求3个12是多少,列式是  )

板书:

师:  等于几呢?我们也用木块来摆一摆,边摆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再把你的想法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得出:要算  ,可以先把12分解成12和2,先算3个十是30,再算3个2是6,然后把30和6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  的结果36.

教师演示动画“口算乘法(例3)”验证.

板书:想:

问:不摆方块,你能口算下面各题吗?

要求学生独立写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2.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掌握算法.

(1)出示例4:120×3,问: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会算吗?

(2)分组讨论:这道题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

①先把120分解成100和20,100×3得300,20×3得60,再把300和60合并在一起就得360,所以120×3得360.

②因为12×3=36,那么120×3就是12个十×3得36个十,就是360.

师强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算,就用哪种方法.

(3)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题:

120×4     140×2    230×3

问:还有不同算法吗?(还可以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算几百几十各个数位上的数,再接顺序写出来.如:120×4,个位0×4得0,十位2×4得8,百位1×4得4,从右往左顺序写得数即480.)

(4)比比谁算得又准又快.

130×2    410×2    430×2   110×7    130×3    20×4

三、巩固提高:

1.填空:

(1)32×3=(   )

想:32等于(    )加(    ),30乘3得(    ),

2乘3得(    ),(    )加(    )是(    ).

(2)240×2=(   )

想:(    )乘2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展开思维,只要结果正确,方法合理,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篇2:数学教案-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

思考:36×2该怎样算,应注意什么?(进位的问题即哪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以前一节课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算法,并通过迁移类推深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理解。

小猴摘桃

活动目的

使学生熟练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活动准备

1.准备一张“一棵大果树”图.

2.制作若干“桃子”(每个桃子上有一道口算题).

3.制作若干小猴子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在黑板上张贴“一棵大果树”图,树上挂满“桃子”.

2.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接力赛的形式参加这个游戏.

3.游戏时学生戴上小猴子的头饰.

4.游戏开始时,老师说得数请每组各派一名同学同时去摘相应的算式(即桃子),哪组同学找的又准又快,哪组就是获胜组.

篇3: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的例3、例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例3.

1.沟通旧知.

(1)出示复习题,学生口答.

240里有(   )个百和(   )个十,也可以看作是(   )个十.

3000里面有(   )个千,也可以看作是(   )个百.

(2)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2.主动探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教师强化 24÷2的计算方法后出示例3.

(1)出示例3.口算  240÷2=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教师在复习题“24÷2”的后面添加一个0,使算式变成240÷2.

问:想一想,该怎样口算呢?

学生分小组研究讨论.

(1)小组汇报口算的方法及得数.

(2)动手操作验证得数.

(3)师生小结算法:先算百位,想2个百是200,200除以2得100;再算十位,4个十是40,40除以2得20;然后用 100+20得120.

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3.练习提高.

独立完成第31页做一做,并指名说口算方法.

390÷3     6400÷2     480÷4

7700÷7    550÷5      8600÷2

二、以旧带新,学习例4

1.沟通旧知,促进迁移.

(1)口算40÷2= 、20÷2= 并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强化思维过程.

(2)出示例4:120÷3=

问:你知道的数是多少吗?这道题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指名汇报说出口算方法:把120看作12个十,然后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120÷3=40 想: ÷3= =40

追问:1200÷3=? 怎么想?得多少?

(4)练习:

① 160÷2 300÷5 200÷4

1600÷2  3000÷5  160÷8

② 280÷2 550÷5 8800÷8

280÷4 350÷5 4000÷8

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明确:上下两题的口算方法不同.上:可以用除数依次去除被除数每位上的数;下:可用口诀求商再添0.

(5)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结果.

① 把64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② 320里面有多少个4?

2.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学校一年级有200人,二年级有240人,三年级有243人,每个年级设置4个班.问:根据上面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几个问题并根据生活实际回答吗?

三、全课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26÷2  63÷3 45÷5 30÷6

260÷2 630÷3  450÷5 300÷6

2.一间教室大的一片草地每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三年级有120人,要有多少间教室大的草地产的氧气才够用?

板书设书

教案点评:

1. 本节课教学的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类推出口算方法的,是对上节课知识的迁移。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了“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与“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联系,由 24÷2引出240÷2强化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设计上,采取自主探索的方式,给学生思考、讨论的空间,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然后再通过“做一做”的练习,类推出一位数除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方法。

篇4: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填空:

(1)6个十是(    ),12个十是(   ),12个百是(    ).

(2)40是(   )个十,800是(   )个百.

(3)  表示(              ),结果得(      ).

3.师列式  ,  ,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主动参与学习例1.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

问: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1个十)

师:怎样表示  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  表示3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3份,共6捆.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1)”.

问:看图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  )

说明:  表示把3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6个十,所以得60.

师板书:2个十  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3等于60.

(2)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①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  ,  ,  .

2.迁移类推学习例2.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2)”.问:这幅图表示什么?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300是多少,列式为  ).板书:

问:你是怎样想的?板书:3个百×4=12个百=1200

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  的积,因为300的3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①读算式说得数.

②出示:

讨论: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填空:

(1)  读作( )乘( ),想:( )个( )乘7是( )个( ),是( ).

(2)3乘600得( )个百,就是( ).

篇5:用整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用整十数乘

教学目标

1.用整十数乘的口算算理及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用整十数乘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口算:

15×3  18×2  12×5 14×4 16×2

25×2  35×2  32×3 26×2 25×4

150×2 280×2 240×3  160×6  220×4

2.140×3可以怎样口算?

二、探究知识.

1.教学例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2)“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9=45(个)

(3)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刚才有9袋乒乓球,一共有45个.再增加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10=50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

(5)反馈:

4×10= 6×10= 7×10= 9×10=

使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乘10,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

(6)类推:

11×10= 12×10= 24×10=

2.教学例4:口算6×40【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二)”】

(1)出示投影,使学生明确:每盒有6个皮球,20盒共有多少个皮球?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每2盒是一摞,先求一摞是多少皮球;再求十摞有多少个皮球?

即2个6是12, 10个12是120.)

(3)反馈练习:12×20= 31×30= 11×50=

(4)小结:用整十数乘,先用0前面的数与这个数相乘,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一个0.

三、随堂练习.

结合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要求,全体同学起立,手里都举着一张可写数字的卡片,老师举起一个算式,如果你写对得数,就可以坐下来,请周围的同学帮助和监督.好吗?(如果最后还有站着的同学,请别的同学帮助找到答案.)

13×4= 43×2= 28×3=  250×2=

5×30= 12×30=  9×3+8=  8×6+5=

21×20=  34×20=  11×70= 12×50=

同学们都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说明大家都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了我们的进步,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整十乘的口算乘法,大家通过乘法口诀,学会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找到了口算规律.课后大家可以互相比赛,练习看谁的口算最准确.

五、布置作业.

1、157+16×5  500-342÷2 (234+198)÷8

8×(27-7) 246÷6×30 430-(216-198)

2、王老师买排球用了40元,买篮球用的钱数是排球的3倍.王老师买求一共用了多少元?

板书设计

篇6: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0×5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14×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复习题14×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

(3)反馈练习:

16×2= 26×3= 25×2=

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口算:140×3=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2)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是300,4个十乘以3是120,300+120=420;

③ 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小结:我们知道了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3只要在42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便.

三、随堂练习.

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

(1)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3)夺红旗:

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20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3    18×2    12×5    14×4    17×4

35×2    220×4   240×3   25×4    40×6

310×3   32×3    26×2    160×6   700×8

活动过程

1.三人为一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拿○,一个拿□,放在起点,另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片.谁先算对就把自己的○或□向前移一格.这样连续做下去,谁先回到起点谁胜.

2.做完一轮后,再换另一人出题练习.

篇7:口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用的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学生用的42根小棒,(4个整捆,2个一根),小红旗若干,大红旗一面.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十数两种类型让学生任选一题说口算过程.

3.口算的8道小题的被除数末尾各加一个0,继续让学生口算.

看题直接写结果,订正时,一位数除整百数,除整百整十数各选一题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

1.42÷2你是怎样口算的?

2.板书:42÷2=21(40÷2=20,2÷2=1,20+1=21)

3.师:如果我们把除数2改成3,42÷3等于多少呢?

同学用刚才的方法试算.

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这时会发现被除数十位上的4不能被除数3整除.

教师板书部分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二)教学例1,口算:42÷3(演示课件“口算除法”)

1.教师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生可能回答:(1)42是3的几倍;(2)42里面有几个3;(3)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2.师:我们把42平均分成3份,到底该怎样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42根小棒,分分看,每份是多少根?

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讨论,初步理解算理.

3.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先分3捆,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一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再把剩下的一捆拆开是10根,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

师:实际上,我们是分几次来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把42根分两次分,先分30根,再分12根.)

4.教师边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边说明.

先把3捆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30÷3的1捆,即:10根,再分剩下的1捆零2根,即:12根,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12÷3=4,每份是4根,最后再把分得的10根和4根合起来是14根,即:10+4=14

板书: 30÷3=10, 12÷3=4, 10+4=14

5.看板书比较42÷2=21和42÷3=14的口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算法并启发学生看算式互相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6.反馈练习:

32÷2= 48÷3=    60÷5=

同桌互相说口算过程,然后直接写得数,订正时,指名说口算过程.

(三)教学例2,口算:420÷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

1.导入.

如果老师将42÷3的被除数42末尾添一个0,除法就变成了420÷3,同学们观察,这是一道怎样的除法?

板书部分课题:除整百整十数

2.我们会计算42÷3了,那么420÷3应该怎样想?大家讨论一下.大家经过讨论交流:

(1)300÷3=100, 120÷3=40, 100+40=140,所以, 420÷3=140

(2)420是42个10,3除42个10,得14个10,即:140,所以,420÷3=140

(3)42÷3=14,计算420÷3,只要在14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了,420÷3=140.

(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容易解决新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发现口算的方法.)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一)(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练习题

数积木教案设计参考

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数星星作文二年级

《数星星的孩子》的教案设计

数的意义教案设计参考

《猜数游戏》优秀教案设计

数 学 教 学 大 纲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推荐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