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职中英语教学论文(共含1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rometheu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职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职中学生学英语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职中 现状 策略 效果
摘要:分析职中学生的英语现状,从树立自信、重视英语、掌握知识点、开设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持之以恒等五个方面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到职业高中,几乎所有人都嗤之以鼻,确实近几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高中段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对职中的偏见,引发了高中的增容和私立高中的崛起,再加之生源总数的减少,使目前的职中教育陷入困境,形成一个瓶颈,生源情况和学生素质堪忧。从文化课角度,好多职高生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中职教师普遍感到组织教学困难,尤其是英语教学。下面就我在教学中所面临的职中学生的英语现状做一个分析。
一、心理现状。职中的学生本身存在着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这种心理可能是自己觉得能力低下形成的,觉得自己没有学英语的天赋,也可能是由于初中老师对他们不够重视甚至鄙视形成的,或者是家庭因素造成的。这种心理带来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一种是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沉迷于网吧、游戏、打架斗殴,扰乱正常的学校和课堂秩序。这样就形成了比较恶劣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学习现状——职中生英语基础差。职中的学生本来文化课基础就很差,更不用说作为外语的英语。有些学生掌握的初中部分的英语单词寥寥无几,语法更是一窍不通。“I is”“He at home.”的现象不足为奇,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还有一种偏见,觉得中国人没必要学外语。因此,英语课上这类学生因为没兴趣,常打瞌睡或做与英语无关的事,给老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
针对职中学生的`这种状况,我们就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的心理因素,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背单词、记语法、做题目,它不仅造成这些学生更加失去学习兴趣,加重学习负担,泯灭学生创新精神,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其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更低,各种能力发展更缓慢。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停留在抱怨和叹息的状态下,应该尽快地适应形势,调整自己的思路,尽快地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学生跨入职中大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帮助他们从以前不被人重视的角色中走出来,抛弃自卑感,从新摆正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意识到在职中他们并不差,即使成绩落后,他们也有各自的闪光点,况且职中文化课还是从基础开始,特别是职中的英语除词汇外等于从最简单的学起,只要有信心他们完全有能力把英语学好。
二、重视英语。帮助他们把英语这门学科放在一个比较正确的位置上,让他们知道英语是一种世界语言,掌握了它就等于有了成功的钥匙,而且掌握一门外语本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所以首先你只有重视它才能把它学好。
三、掌握知识点。对职中的学生不能按照普通高中的要求来要求他们,应该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弱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轻松有趣地带动学生来掌握词汇、语法、 篇章等知识点。
1、词汇的掌握。单词是一个句子最基本的要素。单词不会就根本无法去理解一个句子一篇文章,就谈不上学好英语。由于初中阶段基础的薄弱,针对这群学生而言,单词是他们的一大障碍,所以首当其冲的是让他们恢复对以前单词的记忆。但是如果让学生死记住这一大堆英语单词,他们不但会感到厌烦而且即使记住了,这种强迫记忆的效果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所以我就尝试用一些比较活泼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比如说猜词竞赛,让学生用已学的单词来描述一个单词让其他的同学猜,并实行积分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不但很高而且记忆的效果也较好。当然也要进行一些机械记忆,两者相结合然后老师再组织各种游戏、比赛等强化记忆效果。
2、语法的掌握。职中学生的语法基础非常薄弱,对句子的结构、时态和语态等的掌握微乎其微。而新编英语教材正是针对这些学生的弱点编写的,新教材给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又一个新的起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新开始满怀信心地去学语法,而语法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如果一个学生主、谓、宾都不懂,更谈不上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了。所以我认为只有理解句子的结构才能为学其他语法打下基础。
3、 篇章。有些学生单词记不住,语法学不会怎么办——朗读 篇章。英语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一直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花点时间读英语文章。朗读文章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这样不仅记住了单词的用法,了解了句子的句型结构,还增强了语感。
4、语境中掌握知识点。单纯地去记单词、学语法、读课文会感到枯燥无味。我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带动学生带着一种乐趣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学习。这就是课前口头表达这种特殊形式,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己生活、自己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发展、主动地学习。课前口头表达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演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课文复述(应该鼓励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单词和语法自己组织内容,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找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内容)。学生讲完后,给予其简练、恰当地点评,以鼓励为主,同时婉转指出用词、句式和语法方面的不足。条件具备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简要小结。这种课前口头表达,需要当众亮相,是优是劣,既有当堂“公”评,又有前后比较。无须老师多言,学生自有压力和动力。教师只要不厌其烦,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适时点拨、鼓励、指导,就能把这项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推动学生学好英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严谨的学风,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设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英语是一种信息载体,一种交流工具,不断地听说读写,尝试用英语来表达生活感受和理性思考,是学习与掌握英语的有效方法。第二课堂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学校播放的英语广播,英语角,单词兴趣小组,语法兴趣小组等。这样主动地去组织学习,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远比听教师详细讲解,记诵单词、句型、语法要有趣、容易得多。我校这学期就开设了第二课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五、持之以恒。任何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做不好的,所以老师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做法,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都应该持之以恒,如果遇到一点麻烦、挫折或者说时间长了就感到厌烦而中途放弃退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并且取得了一些进步,学生们能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了,学习的劲头也与日俱增了,不再为自己能否学好而担心、不再为是一名职高生而自卑了。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职中英语教学以及职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职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主,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到了日常的交际中,才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该模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了。因此,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代接轨,进行教学创新。提出改革方法,形成具备现代创新意识的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英语的道路依旧曲折。以前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句子结构的剖析,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方法,以及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实用性,将活生生的语言学死了,造成很多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厌恶,影响了其英语成绩的提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剔除以前陈旧、腐朽的教学方法,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并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英语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从中专、技校,或者职业中学毕业;另一部分是参加普通高中考试的学生。这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没有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能力,甚至惧怕学习英语,对应于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
2.高职院校老师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的招收范围的不但加大,对老师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因而对招收的老师的质量就难以保证。现在高职院校的许多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因而就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英语教学就长期处于低水准状态,与时代脱节,培养出来的人也是社会需求相脱离的。因此,高职院校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现代创新意识与高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和老师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多地将英语教学时代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1.跨专业同步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外语,无法完全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解决“学得多,忘得快”的难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专业设置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学习friendship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文史老师配套讲中国历史上的友谊事件,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也可以深入到现在的`国际合作,多国的贸易、洽谈;影视鉴赏的老师直接将这方面的内容形象化,画面、声音给人的影响会更加深刻;而英语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地加深巩固,既是对其他老师的内容的再现和汇总,有需要有适度的拓展,使之更加深刻。因此,各专业的交替关联,构成知识网框架,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学习当然也会顺风顺水。
2.英语课堂用语英语化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往往存在汉英交杂的现象,英语老师通过汉语的辅助来教授英语,学生更多的注意的是汉语的事宜,忽视了原本应该重视的英语。因而,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应尽量避免汉英交杂现象,英语课堂上全用英语,遇到难以解释的,可以通过同义词的解释来使学生理解。另外,常用的、简单的词汇要多运用到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增加师生互动
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稀里哗啦的听
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老师应尽量多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另外,可以举行英语竞赛,比如户外的交流大赛:学生到超市、车站等人口密集区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且用英语进行活动小结的演讲。在活动中,学生既要克服与外人交往的胆怯,又要尽量开口说正确的话,不断纠正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断重现学过的英语词汇,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能力;另外,还可以是英语习俗大揭秘:学生自己私底下探索英语俗语,将其中好玩的、奇怪的找出来进行展示,在互相展示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拓展了知识面,又获得了英语学习的乐趣,还了解了外国文化,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开放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也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了,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革新,需要将现代化创新元素加入进去,让英语学习深入生活,充满乐趣,这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姣娇。浅析创新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15)。
[2]王笃勤。高校现行教学评估的无助性:以英语教学为案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04)。
[3]张红红,孙磊,徐斌。浅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浅谈职中英语教学教育论文
职业学校的学生常说:“我的英语学得好就不来职业学校了。” 相对而言,职高生的英语基础比普高生要差得多,学习习惯与学习意志力与普高生相比也有一定距离。因为职高生的生源是一般普高学校所放弃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要么是因为学习习惯差导致成绩差,要么是因为智力差导致的,要么是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要么是根本不学习导致的,要么是染上不良习惯导致的,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在职业学校教授英语课,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本人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对职业学校英语课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感到格外的身心疲惫,加之耳闻目睹其他教师同样的困惑、烦恼、牢骚满腹,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职业厌倦、心理失衡等种种反应,在常感焦虑的同时,亦感到应当为职专英语教学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本人平时收集了教育实践素材和实践感悟,对职业学校英语课教学提出一些对策:
一、教学游戏化
英语教学游戏化是指把职中英语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职中学生在游戏中发掘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不断地学习,不断去探究、理解、掌握英语知识。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职业中学的学生有着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同的特点,他们大多数是从小学开始被逐级淘汰的学生,所以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普通中学的学生有着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对英语课堂的要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能够引起并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上改变以前沿用的单调的教学方式,尝试使用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几年的职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英语教学游戏化不仅创设了逼真、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引人入胜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创造了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英语水平。
二、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一个学生所必备的素质,只有具备这一条件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对他们多督促,课堂上多提问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不遗忘和歧视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课后加强对他们的检查,以便他们及时回忆和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对他们的`作业辅导,促使他们独立完成作业。逐步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争取发言,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同时对他们多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记忆单词的方法,课文阅读的方法指导,听课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针对各个阶段的新授内容,预先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以正确的方法来有效地学习。
三、从基础开始,夯实英语音标、语法基础知识
职高学生基础差,但到底有多差, 就需要调查摸底,了解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对于职高英语的教学,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夯实音标、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进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造英语的情景,鼓励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职高新生普遍存在着学习英语上的困难障碍,职业高中的学生往往是刚刚经历过中考的挫折,学习心理发展的成熟水平还不足,特别是对经历学习的艰难过程的心理准备还不足。要使职高生有扎实的英语文化基础知识和毕业后上岗就业或升入高职院校深造时,能有效地运用英语,且具有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就必须要清除这个障碍。
另一方面,职业高中的学生的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望旺盛,对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反应敏锐,并富于想象,勇于创新,但有时职高的英语学习并不能让他们表现出这一点来。同时在思维方面,他们的意义识记(理解识记)有了显著的发展,单纯的机械识记已不能适应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爱好。
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改变职高生消极多于积极、悲观多于乐观的不良心态,形成勤奋、勇敢、坚强、自信、积极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引起职高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习英语。其次,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抓住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开口、也乐于开口的语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够吸引学生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同时保证了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
有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使用新的适合班级的英语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终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在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游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相信我们用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方法来优化职中英语课堂教学,以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那么我们职业中学的英语课堂一定会红红火火。
职中语文教学论文
职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务必遵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和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宗旨。职中学生以学习专业课为主,以学习文化课为辅,在这种特殊的语文学习环境中照搬普通高中那套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探索能适应职中学生学习语文特点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职中语文教学;“三让”之法;综合能力
“三让”之法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务必遵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并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宗旨。不过职中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其特点由职中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和环境所决定。一是职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活动中的配角地位,因为职中学生以学习专业课为主,学习文化课为辅;二是其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用来学习专业课。语文课只限于每周的四个课时而已,除此时间段外,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很难保证。在这种特殊的语文学习环境中照搬普通高中那套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探索能适应职中学生学习语文特点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三让”之法值得一试。
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并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知识,用了哪些新颖的教学手段,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全国著名特色中学语文教师魏书生上语文课不留作业、不考试,而教学质量总是跃居地区之首。我认为,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注重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教多少,学生能掌握多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特别多。他把时间和活动让给了学生,学生才有可能掌握。此法对我们很有启发,职中语文教学要真正把学生当主体、当主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三让”不失为一法。
所谓“三让”简言之,即在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让学生说,在这三让活动中贯穿着思维训练和兴趣培养。具体做法是:
一、让学生读
就是读课文导读、课文、注释,重要词句反复读,生字、词及词意反复读,直到当堂记住。学生一读就懂的,教师不必重复再讲。当堂读当堂检查。当然要注意量的.问题,应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强调,内容包括文学常识、生字词及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内容要精当,课文片段不一定记,只体会即可。
二、让学生写
即当堂让学生动手写,写生字词,做课堂笔记。凡动手写的内容就要求学生掌握,视难易程度决定写的量的多与少,宁可少而能写完并掌握,不可多而写不完不能掌握,力争做到让学生学一个掌握一个。
三、让学生说
说即讨论提问,说对职中生来讲尤为重要,应重视培养。课堂上确定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先讨论,可分组,也可不分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这一活动难度较大,教师要降低问题的难度,分解难度,多鼓励巧启发,让学生敢说、能说、乐说。只有在说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做到“三让“必须注意:(1)精心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课文中有什么就讲什么,有多少知识点就教多少。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时间,在内容上有舍方能有得,只有大胆舍弃,忍痛割爱方能瘦身靓丽。(2)有主有次,主次有别。主要的重点要掌握,次要的仅让学生了解而已,知道一下就行。(3)课堂活动时间应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讲及其他活动要少而精。
“三让“之法,仅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是否得当还有待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再求证、再改进。
1)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2)试背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3)熟背
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检查方式,除了个人和集体背诵外,还有对背,即两人面对面同时背诵,因为有对方干扰,可锻炼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提背,即打哪提,从哪背,提到哪,背到哪,可锻炼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4)默写
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另外,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学习者还应注意两点:一是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既要有堂堂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堂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二是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注意安排过度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背诵程度就中止的学习。而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背诵之后还继续进行学习。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用录音或录像并结合一些其它多媒体直观教具为学生们创设一些情景,将他们要学的内容融于其中,就能达到较好效果。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学校功能室的对话时,用录像机先拍下学生在功能室活动的情景再出现英语标志牌,这样,学生们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学生们感到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又如,让学生听录音机预先录下的下雨声音,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课堂情景和英语气氛,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另外教师经常利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在教my clothes时,老师指着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告诉学生white shirt, blue pants, green skirt等,然后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使他们很快得到直接概念,并流利地唱出编有各种衣服名称的歌曲。再如,讲到my room时,先出示一个房间的挂图,向学生介绍这个房间的摆设。教师边用英语介绍,便用手指给学生们看,使他们在视觉、听觉上得到统一,然后让他们学说、学唱表示物品方位的歌曲。挂图的直观启示,为学生们在学说学唱时扫除了不少障碍,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掌握新知识。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 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 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生本理念下英语作业没计的加减法
口王晓琴
(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310023)
一、引言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工具,也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新课标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讨开展得丰富且有成效,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了,学生“乐学”了,可是作业改革却受到忽视,于是在传统的“师本”“考本”教育思想指挥下,作业设计存在诸如内容单向性、形式单一性、要求机械性、评价片面性等诸多问题。繁重、枯燥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对作业失去了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降低、教学和复习的效果减弱。改变这些现状的方法何在?怎样的作业才是最有效、最适合学生的?生本理念为此给出了答案,教师要在作业设计时做好加减法。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让生命自己行动。”它的核心理念是对教育行为本质的回归,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生本教育启发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旨归,以合作为形式,要设计为学生好学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设计为学生好做的作业。
二、生本理念下作业设计的加减法
1.作业总量做减法,优化整合做加法
作业量过大可谓作业最大的一宗罪了。罪因在于传统师本教育的许多规范是用于防止学生不学习的,教师们总习惯把学生设想成懒于学习的,于是用作业“迫使”学生学习。诚然,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但他们同时也具备学习的天性。事实证明,儿童有着学习天性,而学习天性的自由展现,必然带来真正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学习效率。
因此,作业总量必须做减法。作业太多,学生会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以至于敷衍了事,不仅达不到教师布置作业的预期效果,而且还从时间和心理上抑制了学生学习天性的发挥。然而,很多教师担心作业量减少后学生练得不够会影响巩固效果和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内容的优化整合上做加法,这也是“减负”给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教学论文 )而不是把学习当成负担,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一味采取题海战术,学生的大脑很容易疲劳,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在这种情形下作业效果不佳是不言而喻的。而教师对作业进行优化整合、精选精练,学生便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希望他们关注的学习内容上,思路便会很容易得到贯通,思维热情会不断高涨,学习质量也会迅速提高。
2.机械作业做减法,作业类型做加法
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无法保证学生各项学习技能的均衡发展,因此生本理念下的作业要在作业类型上做加法。作业类型应该涵盖笔头作业、听说作业、表演作业、课外阅读、制作、社会调查等;既可以是练习型的活动,也可以是拓展型、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丰富多样、充满乐趣的作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对作业保持新鲜感,从而提升作业效益。
作业类型多样了,传统作业中占主要地位的练习型作业就要做减法。许多教师总是固执地认为,多做几道题、多抄几遍课文总比少做少抄或者不做不抄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通常会对某个知识点做反复、机械的练习,觉得这样做就可以“熟能生巧”。殊不知,单调乏味的作业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也会“熟能生厌”,从而违背了生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价值原则。
3.硬性规定做减法,个性选择做加法
传统的师本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常把自己的意志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意志办事,比如今天一定要完成某一章节的哪些习题等,讲究“齐步走、一刀切”,一是出于教师的方便,二则教师觉得自己教的学生都应该达到同样的程度。如有学生完成不好,还要补做甚至罚做。
而生本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作为主体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学习基础、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方法等。要全班学生做同一个要求和难度的作业是不合理的,而且易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而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状况发生。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习是自发的,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因此,生本作业要在硬性规定上做减法,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和布置难度适宜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只有个性选择上做加法了,才能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使他们拥有更大程度上的自主发展空间。
4.被动输入做减法.前置探究做加法
基于师本体系的教学是单向传递的,通常采取“课上讲解、课下练习”的刻板模式,学生消极被动地接收,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被剥夺,学习的天性被抑制。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合作学习。这些与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致的。而前置性作业便是实现“先学”的有效方法。
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即在教学之前先由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前置性作业使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初步感受、浅层理解及较深入的探究,自主寻求解决的途径,在前置作业上做加法,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表1是《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5SectionA的前置作业。
在这份作业中,后置作业的被动输入转变为前置的自主探究,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不仅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主动习得和发掘语言运用规则,而且也使教师可以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知识状况,从而可以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以学定教”。
5.教师评价做减法,学生评价做加法
师本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自我、主动的权益和能力,作业评价全凭教师的经验感觉和一支红笔,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知识技能,较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习惯、作业过程、学习情绪、创新精神等方面,因此具有一定片面性。而且学生被剥夺了参与评价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意识越来越淡化。
生本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的尊重,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评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学生对作业的责任心。学生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加法。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消除被评者的对立情绪和疑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认识自己,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学《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5Canyoucometomyparty?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对一个邀请写一篇回复。同时笔者设计了一份让学生在写作后对文章进行自我评价的评价表(见表2)。
表格中的项目不仅可以使学生非常清晰和全面地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评,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更加清楚作文的评分要求,更明确写作达标的方向,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合作评价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成员间互评作业,学生在批改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可以加深对作业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从他人的`作业中吸取优点指导自己,从而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作业。
例如,寒暑假期间通常作业量大,教师如果逐一批改需要大量时间,往往力不从心。笔者曾尝试在开学返校后的第一节课安排合作小组进行作业互评。学生们兴趣很浓,对每份作业的每一页、每一题都进行仔细检查,生怕哪个同学的小错误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而且如果有谁的书写不整洁,几份作业在一起一比照便十分明显。在最后的评语环节.学生们也毫不吝惜地对每个组员作业的优缺点作出详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所产生的激励或督促的效果比教师批改要好得多。
(3)展示与共享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或同伴的肯定和赞赏。将优秀的作业、作品进行公开展示,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可以让更多人共享优秀的作业资源。书写整洁的作业、具有独创性的解题方法、设计精美的海报、优秀的测试卷、和其自身相比有明显进步的作业等,都可作为展示的内容。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有了学习的模范,从另一方面激励了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三、结束语
随着对教育主体问题的关注,人们开始重视教育的生命机制,希望教育能够激扬生命。作为教育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也应能够提升生命、丰富生命,成为学生自然而快乐的成长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压抑和束缚生命,成为孩子们的枷锁和负担。教师们必须改变思维、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生本理念,做好作业设计的加减法,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天性和巨大潜能,调动他们的兴趣,拓宽学习的空间,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总之,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作业,就在一加一减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娟娥.浅谈优化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3):35-37.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丽珍.有效作业设计的“四性”取向[J].新课程,2011(6):98-99.
摘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茶文化英语教学也是以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尽管如此,我国各大高校仍然把传统的授课理念和模式应用于茶文化英语教学中。不可否认,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于英语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全方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要求。本文立足于社会需求,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开展以职业胜任能力为目标的茶文化英语教学内容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茶文化;英语;教学实践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国民的整体英语水平较过去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国家对各大高校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英语教学有了更多的教学方向。而茶文化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其中的一条分支更是承担了其特殊的教学使命。各大院校对于茶文化英语教学的要求是最终实现茶文化英语的双目的性转化:一,由以英语语言输出为主要目的向以英语文化输出为主要目的转化;二,由以目的语为教学指引向以母语为教学指引转化。由此看出,茶文化英语教学需要实现的是由过去单一知识输出向综合英语教学转变。这种转变既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英语教学模式自行升级的内在需求。另外,由就业需求引发的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模块也在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的就业水平。从长远发展上看,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茶文化英语教学间接地也为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1职业能力培养
1.1职业能力的内涵
广义上的职业能力是指作为一名职业人在工作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在社会职业圈子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而狭义的职业能力是指作为一名职业人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能力。由于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意识能动性,职业能力也应涵盖职业潜能的内容。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员工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程度上;对于学校而言,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成果上;而对于医院而言,医生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病症的治愈程度上。然而,由于不同的工作领域对人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尽相同,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人不仅在某一项工作领域中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更要有在多种工作领域中体现出出类拔萃的工作胜任能力。因此,职业能力从本质上而言体现的是一个人在社会职场中的综合竞争实力。
1.2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的分类
大体上,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分为基本职业技能和关键职业能力两方面。其中,基本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实际运用以及熟练程度等等;而关键职业能力则重点体现在思维结构和社会能力上。如果我们把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比作一个做蛋糕的过程,那么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就像是一个准备材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材料的挑选是关键。而所谓的关键职业能力就等同于做蛋糕的技巧,不同的蛋糕师傅做出来的蛋糕口感都会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职业基础知识内容是基本职业技能的重点;而关键职业能力的重点在于“授人以渔”。
1.3英语能力对于职业能力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英语能力日渐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更加明显地区分求职者的职业能力,进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许多大型招聘单位陆陆续续地提高了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要求。过去对英语能力没做要求的企业也开始要求英语水平至少四级;过去原本对英语要求四级的企业现已将标准抬高到六级;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外资企业甚至不再以英语四、六级水平为参考依据,而采取自主英语考试制度来检测求职者真实的英语水平。以上这些都表明英语能力正在逐渐被划定为职场上的一种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求职者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
2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看茶文化英语教学
2.1教学层次自我定位较低
茶文化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创新教学内容模块最初是为了实现英语文化教学这个最终目的而开展的。但是由于英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完全被落实到位,导致茶文化英语教学最终也只是作为英语语言教学来开展。而英语文化教学方案没有被完全落到实处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参与教学的群体对教学层次的自我定位较低,缺乏主动意识。有关于茶文化教学的每一篇相关教学内容都是由编撰者从海量英文材料中经过仔细斟酌以及研讨商量才最终确定的。因此,涉及到的茶文化英语教学内容不仅仅包含有大量值得学习的单词、语法,更涵盖了许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英语文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一名通晓丰富英语文化的求职者非常容易被视同为稀缺的人才而被保留下来。然而,由于英语文化的重要性还没有在广大师生中普及,茶文化英语教学仍然和其他一般性的英语教学一起被当作英语语言教学为师生所用,英语教学层次的自我定位依然还是英语语言教学。
2.2茶文化英语教学难以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而言,所谓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基本的就是指听得懂英语、能用英语写作、用英语与人进行无障碍交流以及熟习地道的英文思考习惯等。但是,就目前的茶文化英语教学来说,仅仅能达到的程度只是勉强应付考试。每年各大院校都争相报道本学院今年四、六级的通过率是多少,同比去年上涨了多少个百分比等等。就上传的数据而言,整体上,四、六级的通过率的确每年都在提高。但是,真正应用型的英语能力水平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提高。据部分外资企业反映,他们每年都会给应聘者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平均100名求职者中仅有3到4名求职者可以勉强及格。而很多求职者表示,自己只善长做英语的选择和判断题,而对于填空甚至英语游戏完全是陌生和抗拒的。这从侧面上体现出我国的英语教学极具有片面性和虚假性。大部分的英语能力仍然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转变英语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2.3缺乏综合英语能力的师资力量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都是以本国教师为主,外教的占比很低,几乎充当了“摆设”作用。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通过研究各个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普遍特点:一,英语教学的'重点课程依然是交由本国教师操刀,外教的课程仅仅局限于最基础的英语常识;二,尽管如此,但是外教课程的占比依然很低,据不完全统计,本国教师的课程和外教课程比例约为“6:1”。其实,不可否认,本国老师的英语专业性并不比外教差。但是作为同样从我国英语教学模式走过来的本国教师,其英语的综合能力是否如人们想象中那么高,这个问题有待考究。这反映了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师资投入还有所欠缺。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3.1从书本中“走出去”
从书本中“走出去”的理念是在于倡导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北京某所高校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特为学生开设以茶艺为学习内容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课程。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茶艺展示,考试的内容也是跟茶艺有关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使用的唯一的语言是英语。无论是在茶艺的讲解上还是考试题目的语言使用上,英语都是作为唯一存在的语言。学生们一方面抱着对茶艺的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整个教学过程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北京这所高校在这门课程开设6个月后对该学年的学生进行了英语全套能力测试。通过测试成绩教师发现,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中,有6名就来自参与到茶艺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而所有参与茶艺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按成绩排名最后一名的学生在整个英语全套能力测试的成绩也是在前40%之内。这种教学成果在体现兴趣教学优势的同时也体现了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更有利于培养英语综合实力人才,从而更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职业综合竞争力。
3.2将“关键职业能力”培养植入到教学内容中
前文中介绍了“关键职业能力”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我们主要谈植入策略。“关键职业能力”并不如“职业基础技能”那样可以变为具体化的内容,它更加带有抽象主义色彩,因此更加灵动。但是“关键职业能力”的大方向还是在于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能力这两方面。对于茶文化英语教学而言,一方面,茶禅文化的“通透”精髓可以帮助人完成自我思维方式训练;另一方面,茶文化英语的学习过程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一种锻炼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由此可知,茶文化英语教学是为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的课程。在茶文化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3.3重视外教对于教学的推动作用
社会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而国家是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外教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语言的学习上,更在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上。职业能力也不仅是适应本国社会竞争的能力,更是代表本国在与全世界竞争的能力。外教能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地道的英语语言教学,还包括真实的外国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习惯以及职业素养。因此,我国高校不应该为了节约师资成本而吝啬于对外教的聘请。并且由于我国的茶文化闻名于全世界,聘用外教进行茶文化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外国人眼中的茶文化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样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拉近了我国同世界的距离,为培养国际化的职业能力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群益,王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以级茶文化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旬刊,2011(1):160-161.
[2]朱晓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4):138-140.
[3]殷书姣,陈磊.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66-69.
[4]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31):202-203.
[5]鄢向荣.茶艺与茶道[M].天津大学出版社,.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也是联合国五种官方语言之一。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想要与国际接轨,不被世界潮流所淘汰,熟练掌握英语沟通能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谈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短小而精悍的微视频是高职生喜爱的收看方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文章对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教学;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载体,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时间及学习的地点不受限制,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发挥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优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记录教师关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用于说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突出重点、碎片化、多元化等特点。
时间一般是8到10分钟,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或核心内容的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
二、微课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类型多样,英语基础相差较大,教师的教学手段传统且单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
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人人家中有电脑。
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途径,学生可以在家里、学校里学习还没有弄懂的重点知识及难点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微课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它有效地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几小块,将知识零存整取,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职公共英语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现状
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材难度与学生水平不匹配,教材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这样的学习状况,使用微课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途径,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老师要将一个知识点讲得详细又生动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难。
微课制作过程中既有动画又有声音,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学生通过这种碎片化方式学习,更乐于参与英语教学活动。
课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或手机上学习下次课重点内容,让学生乐于提前预习。
在课中,可以将本次课的知识或相关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集中学习及模仿。
利用微课就能更好地让学生提高英语的听力,通过微课展示的内容,让学生模拟并重复,也可以通过仿真环境的营造,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英语生活及日常交际用语。
[1]课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性地学习相关的微课,从而定制英语学习内容个性化。
学生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英语。
大多数高职生认为大学里的生词很长很难记住,通过微课中的动漫叠加法,让学生记单词不再困难。
微课也可以给高职生查漏补缺,反复学习,并将知识点及重点内容加以固化,从而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2]教师可以对基础英语知识与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基础发音、词汇、语法、句型等制作一系列的微课视频,打牢基础,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逐渐提高英语基础。
五、高职英语微课的开发及制作
(一)高职英语微课制作要求
英语教学微课的制作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及英语课程的特点,制作出适合学生的英语微课。
微课在选题上应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在设计上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新颖,设计色彩要得到美术老师的指导;内容上要突出重点、难点,主题凝练,短小精悍;在信息化技术上要熟练运用一些软件,如prezi软件等。
高职英语ppt课件制作模版要求整体美,体现时代特色,字体、字号、颜色要协调;在知识点及内容的讲解上要求运用双语讲解,普通话和英语都要发音标准;音调要生动活泼;讲解时适当质疑学生,恰当提问;英语教师的讲解要深刻,知识点的分析思路要清晰。
微课视频讲解时长为8至10分钟,麦克风要事先调试好,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要有杂音;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观看,微课视频图像不能变型,
效果要好,声音、图像、内容及动画要融入一体,将难点问题通过直观及生动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这个知识点,从而增强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职英语微课内容的选取要求
高职英语微课内容的选取要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双向结合。
高职英语教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对英语教学的脉络要很熟悉,通过微课的特点通过专题型、分块性等组织形式来录制微课,让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习和理解难点,灵活运用微课教学的多种形式,以满足阶段教学内容安排。
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
如,将英语微课系统化,可分成英语语法篇、写作篇、口语篇、听力篇、阅读篇。
还可分成:高职英语能力考试篇、英语四六级考试篇、口语考试篇等。
另外,还要保证内容的精品化,将英语知识点串联后,取其精华,做到精而简,难化易。
精品化的微课开发提升高职生学习英语的专注度及教育和学习的效率,并达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可以利用已有的微课资源,通过整合和提炼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这几年微课刚刚出炉,热度上升,许多具有前瞻性的院校及教师团队已经开发了英语微课资源,对于一些在硬件设施与师资队伍实力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说,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选用现有的英语微课资源就可以达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制英语微课,在制作中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展示成果。
如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让学生自制shopping一刻的微课,学生通过重点句型、视频展示等环节掌握关键句型和表达语,在学中练,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
六、小结
英语微课能在8-10分钟内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充分、有趣地分析讲解,学生通过手机下载相关的英语微课,随时随地反复学习与训练,将化难为易,教师要求高职生观看英语微课,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及听力、口语的模拟训练任务。
学生在课后对英语微课的学习和整合过去的知识,远远大于在有限课堂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实现了高职生源不一,分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平.基于“慕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J].职教通讯,(17):10-12.
[2]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99-101.
[3]余永欢,代东东.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路径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33-134.
[4]霍红,刘妍.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8):43-45.
[5]陆汶.“微课”在中高职贯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6):94-96.
新课程改革下的职高英语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发展下,职高英语课堂需要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高英语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应付考试的手段,职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十分陈旧,难以有效的适应素质教育需求。
寻找符合实际需求的职高时期的英语课程授课方式,能够更加形象的将知识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
本文根据我国城镇英语教学状态进行探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现代教育体制,县城,职高,英语教学
一、县城职高的.学生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
(一)存在的不良现状
县城职高的学生(少数优等生,其余均为高考落榜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背景简单而又复杂,家庭世俗的生活观念很浓重且根深蒂固。
英语教学论文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目前,不少职业中学学生认为学英语很费功夫并且也很泛味,还有些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英语可学可不学,所以大多数学习对英语不感兴趣。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有种种因素,首先是大多数学生忽略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其次由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致使长期学习效果不佳,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有些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教学内容全部“灌”给学生,使学生缺少了主动性,还有就是上了职业中学后,学生们把大多数精神花在了专业课上,对英语这门文化课兴趣就不大了。
综上不利因素,如不采取有效办法控制,对教师的教学是极为有碍的,而我认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培养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英语教学中的不利局面,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想谈谈我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有效办法。
一、了解学生,采取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他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所以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学艺术。
我每教一个新班,第一周中就常与学生闲谈,了解他们对教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易于接受,对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希望和要求,通过交谈,他们对以往教师的教学作了辩证的评论,认为哪些方法可取,哪些效果不佳,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讲解清楚而有条理,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谈谈对我的教学的反映和要求,以逐步改进。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再感到困难和乏味,渐渐地还产生了兴趣。
二、在课内外创造英语环境,给学生以锻炼英语机会
英语课内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课堂与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习惯,开展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技巧,并能巩固、加深、扩大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内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我常用的一些形式。
1、训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要达到熟练使用的目的,不少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做汉译英,但却说不好即便是最简单的英语会话,这就是因为旧的习惯妨碍学习,若教师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词汇是毫无补益的,学生仍然用其本族语言来思维,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大量反复操练来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除了课堂上大量操练句型外,我还让学生
1)、用英语介绍自己、家庭、学校等情况
开始大多数学生只是用笔列提纲,没有人主动起来讲述,于是我先作了示范,让学生理解我说的每一句话,再把一些对讲述有帮助的词组、句型,如:My name is……;Iam from……;I graduated from……;My father is……;I’m good at……;My favorite sport is……;ect;写在黑板上,以请几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试讲,到结束,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讲述,有的学生还使用了在课文中学过的新词汇、词组。
2)、每日小演讲
每节课开始,按序号由一位同学用英语讲一讲今天的天气、班级情况,再讲一则事先准备好的小故事,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我把他故事中的key words(关键词)写到黑板上,等他讲完后,我向全班同学提问,并请大家复述他的故事。虽然每次只用 七、八分钟,但对同学们说英语的能力及听力、注意力都有不少帮助。
3)、用英语讨论问题
把学生分成四个组用英语讨论我提出的可以引起不同意见的问题,如What qualifications does a good teacher need?(什么是你心目中合格的教师),Will you continue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 ?(毕业后是否继续学习),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graduation?(毕业后你打算干什么?)等问题的讨论后,由每组派一位代表讲述他们的观点,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地参加讨论,通过讨论,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交际水平,也使师生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做英语游戏
做英语游戏是发展口语技巧和巩固词汇、训练发音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增进学生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使课堂教学多样化,也有助于缓和课堂上的紧张学习气氛,消除学生疲劳,具有比赛性质的游戏,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这些游戏如:
1)、默单词比赛
课堂上用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默写单词,看谁默得最多,或规定默写以某一字母如“O”开头的单词,既然是游戏,学生也没有思想负担,所以很受欢迎,也促使他们自觉记忆生词。
2)、Smith says(史密斯说)
由教师发命令,如:eyes on head,books in the bag,point to your nose等,当命令前加上Smith says 时,学生就执行命令,如不加,则静止动,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学生为优胜,这个游戏对培养听觉理解能力有帮助。
3、扩大知识面
学习英语这种语言,也应让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国家有所了解,我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给学生进了:
1)、写英文信。写英文信的格式和信封均与写中文信不同,我把写英文信的基本格式,常用的开头语、结束语、问候语、称呼、落款都教给学生,并要求他们试着写,他们表示要常给同学写英文信以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
4、欣赏、学唱英语歌
唱英语歌有助于训练语音和记忆单词,也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为此我教了学生们很多英语歌。有儿歌如《Ten Little Indian Boys》、《Happy birthday to you》,有流传广泛的电影歌曲如《Do―Re―Mi》、《Say you,say me》也有如《The colour of The Night》《Careless Whisper》等学生们喜爱的流行歌曲,通过学歌学生们都觉得英语学习并非死板,乏味而是充满乐趣的。
5、课堂上灵活调节
英语课上,学生常处于积极紧张状态,容易感到疲劳,教师除了注意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多数授新内容外,还可以用一、两分钟讲一些幽默故事如《absent―minded professor》(心不在焉的教授)的系列故事,也可问一些有趣的Silly question(笨问题),这些小安排往往能起到出人意料的`调节效果,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构筑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
我在英语教学中,十分注意构筑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
首先,我注意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因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通过情感因素的培养,尽可能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各种心理障碍,创设良好、轻松、民主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愉快感,没有精神压力和负担,这样可激扬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我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与学生情感方面的交流。我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潜力的发挥,所以上课时注意以流利的口语、美观的板书、高尚的师德和情操,良好的人格魅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对后进学生耐心帮助和偏爱等,都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潜能。
其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在学阅读Famous People时,我鼓励学生谈他们所知道的中外名人,有的同学讲了他们的国籍,有的讲了他们的作品及科研成果。我不断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不管讲多讲少,都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人人都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大大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有时候学生在讲话中有些错误,我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加以指正,或通过启发引导由其自行纠正,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以上我粗略地谈了自己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的一些体会,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稳定、自发、持久的兴趣,是一项有意义、值得探讨的工作,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改进和提高。
文/张明雪
摘 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运用课堂教学、阅读课外读物、鼓励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课外读物;阅读速度
中职学生英语教学原则是“打好基础,立足使用,才能够强化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有的学生连日常用语都不知道几句,阅读英语文章更是难上加难。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而来,但是,无论学什么专业,无论走到哪儿,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21世纪,无论他们在什么工作岗位都会接触英语,都会运用英语,都会走在与世界接轨的大道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交往领域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投资、旅游,这就促使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较高英语素质的人才。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纸杂志,从中获得必要的信息,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者,中职学生可以有就业和升学双向选择,除了大部分学生就业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准备考上大学以便继续学得更多的本领。那么,针对这一群体,培养他们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就成为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二、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英语阅读从课本的教学入手。中职英语课本起点较低,内容简单易懂,课文有连贯的语言,并有明显的情景、情节、词汇、语法等知识。在授课时向学生明确提出读懂课文的标准是:不一定要正确读出每个单词的读音,但必须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采用“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巩固”五步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较有帮助的。下面以中职英语教材Unit 7 A Healthy Lifestyle Reading and Writing中的课文Are you a Couch Potato?一文为例。
1.提问
要求学生自己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出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What are the Couch Potatoes?How can we keep healthy and fit?教师提供三幅配有对白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Couch Potatoes的意思,积极热烈地讨论、猜测,给出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渴望阅读这篇文章的欲望,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2.阅读
这篇阅读文是与中职烹饪班的学生密切相关,结合本专业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Couch Potatoes,什么是Healthy food,引导学生要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这些关键词进行交流、猜测、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对阅读材料相关知识的一定构建,并对文章主题产生初步了解。在此阶段,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旨在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其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相互作用,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仔细阅读每一段落,阅读的难点在于生词、短语和难句的理解,根据上下文去猜测那些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的意思,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词汇猜测的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针对课文设计出四个判断题:
Decide true(T)or false(F)
1.Couch Potatoes are big potatoes. ( )
2.Fast food can give us much more than we need.( )
3.A healthy diet doesn’t contain fator sugar.( )
4.Couch Potatoes spend too much time in front of the TV.( )
当学生对课文进行了第二次阅读后,让他们做出判断。
3.思考
在阅读全文后,可以让学生提出几个难懂的句子,全班一起讨论,教师也就趁机讲解一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的含意所在。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思考上面提出的几个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4.复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及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口语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段或全文进行复述的方法,并给学生提供主题句,以便让学生复述时进行参考。例如,Couch Potatoes,Fast food,A healthy diet,out door activity,slim,smart,lazy,keep healthy等。
5.巩固
这一步是复习巩固课文内容及课文难点、语法等。如,将文章改编成完形填空,或将课文缩写后让学生填上关键词或语言点。还可让他们完成课文后面的阅读理解题目,以此达到完全消化课文内容的目的。
“五步”阅读法体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这几个步骤的教与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依赖教师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利用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仅以课文为材料来提高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加上课文教学篇目少,且阅读课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课文生词较多,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那么,要求学生增加课外读物来弥补课本上面阅读教材的不足,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从文章的难易程度来看,如果所读材料生词过多,难免要不停地查阅字典,如果句子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推敲,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所选材料应以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基础。遇到少量的生词可以猜测其意义,猜测对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从文章的体裁来看,所读材料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也必须十分注意。阅读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将会迅速提高。
四、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阅读方法
可利用略读来提高阅读速度,略读,指读者以最快的速度粗略地对文章的内容获以梗概。而查阅,指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淘沙捡金,获取读者所需的材料或信息,包括查找人名、地名、事件发生的事件或地点等。查阅,要快速浏览文章的前面几段,以便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写作的风格以及作者的观点等有所了解,而对后面的一些段落可以只读每段的主题句。主题句一般位于句首、句末,也有少数插入段中。
五、注意正确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阅读的过程中,头不要在阅读过程中来回移动,不要读出声,尽量不回视,要一口气读完。不懂时,可根据问题的要求再回头重读,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阅读时,以意群为阅读单位,不要逐词地读。要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训练才会有效果。而且,要注意将提高速度、丰富词汇量、扩大知识面与提高阅读能力、灌输阅读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诱导,并用实例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已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例如,11级烹饪5班的学生李龙,在开始的阅读训练中,阅读习惯不好,总是喜欢急于查字典,并在阅读时习惯读出声,我及时对他进行正确引导,并要他联系上下文猜测不认识单词的意思,仔细默读。这样他由训练前阅读速度为每分钟35words,训练后提高到每分钟60words,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了,英语成绩也随之稳步提高。尤其是上次的分年级进行的英语演讲比赛中,他把自己写的演讲稿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演讲,竟然以压到文秘班的分数而取得了冠军的宝座。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因此,在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吸收英语教学理论,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使学生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35)。
[2]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5)。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职高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职高英语教学质量之我见吉林省桦甸市职业教育中心 张兆云
一、英语教学中,运用新颖别致的导课来吸引学生。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导课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例如我在讲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第三册第6单元《TheOlympics》时,我是这样来导入新课的。首先在奥运会主题歌《You andMe》的音乐声中将几幅代表中国特色的场景图片如奥运鸟巢、福娃、卷轴、水立方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进入奥运会现场,感受着热烈的气氛,接着提出问题:
Who can tell me what it was about?
When and where it has been held?
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地引出《The Olympics》这一主题。启发式教学,自然的过渡,多媒体图片的辅助,这些都使全体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在情景对话教学中,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导课。例如在讲职业学校英语第一册第6单元,《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这一课时我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教师提出问题:
Where do you live?
Do you often go out?
When yous lose your way whatwmyou do?学生会马上认真听起来,利用图片、投影仪把教学内容介绍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回答(1´ 11 ask thedirections.1 will look at the map.I´ 11ask the stranger and so on.)Let´s lookat the writer when he loses his way whatwill he do?引出How can I get to thepost offlce?这一主题。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The fox and the grapes》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师英语第五单元,我认为它只是一则教学故事。因此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Today I'11 tell you an interestingtale story.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tale of“The fox and the grapes”?
And then do you further want toknow the means of “the grapes aresour?”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再通过播放动漫寓言故事来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引出课文主题。
二、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创设情景。激发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按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教师应借助图片、实物、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述《How can I get to the post office》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最感到枯燥的单词,(Japan日本;Japanese日本人,日语;Greece希腊;Greek希腊人;Los Angeles洛杉矶;Mexico墨西哥)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利用多媒体图片将这些国家的风景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日本的富土山,希腊的雅典神像,墨西哥湾等等。让他们猜是哪个国家,然后再将英语单词呈现出来。形象直观的画面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记单词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课文Suppose you are aJapanese /Greek /American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upermarket?
让学生分组活动采访的`方式进行,谈话方式可以自由发挥。接着以他们熟悉的当地的旅游景点提问题。如从学校出发去白桦林怎么走;从自己家去枫叶谷和松花江应该怎样走。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制路线图,教师给出精美的旅游景点的图片,增强课堂的气氛。
2.注重发散思维,发展创造思维
以幼师英语第五单元《The Foxand the Grapes》这一课为例,我是以故事的发展情节为一条主线,层层设疑,吸引他们探知的欲望。
①What was the matter with thefox?(狐狸怎么了?)
②what was he thinking about?What did he find out?(那么他想什么?他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找出关键的动词词汇(lie down find some shade saw a fence, approach,hangdown red big grapes)可以分别找同学,根据提示的词汇绘声绘色的描述狐狸的动作。
③What did he want to do then?Did he realize his desire. How did hefeel?(接下来狐狸想=做什么了?他实现愿望了吗?感受如何?)各组将当时的情况通过情景短剧的形式展示给大家。看哪一组演绎的更形象生动,充分给学生自由空间。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的感受。( want to taste grape;sweet andjuicy; good;cool and soon)
④How delicious the grapes are! Didhe want them again? How did he do?(葡萄真是甜美无比啊!他还想再吃吗?怎样做的?)(多媒体展示,在书中找出关键词语,展示给大家。( action:jump;snap;miss;back up;charge)
⑤In order to get the grapes,how did he do? Did he continue to carryforward the spirit?(为了得到葡萄,狐狸有一种什么精神?他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了吗?)同学们自由讨论,通过课文内容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辅助多媒体来展示这则寓言的结局。
⑥At last,to conclude what thefox did and said(学生总结狐狸的所作所为,用各部分所给的词汇复述课文。)并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三年级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由于它缺乏语言独有的情景和实践的基础,变得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学生是难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如何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通过五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五种教学策略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巧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如投影仪、实物、挂图、卡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譬如:在教购物时,我利用实物把讲台布置成一间商店,创设一个买东西的情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买有卖的交流。使学生学习起来加倍亲切,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教第二册(PEP三下)的 “Happy birthday!”时,我把讲台布置成为一个生日晚会模式,上课时,组织学生为自己的生日学用英语互相祝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外国人过生日的气氛,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学习了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后,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从 Hello!Nice to meet you!到Bye—bye.See you later.从姓名 What’s your/his/her name?到年龄How old are you?亦或其它的问题,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预订的教学目标进行情景表演。除了真人表演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玩具、木偶等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表演木偶戏,自己配音,这样效果也很好。因为充当配音小演员及造型可爱的小玩具同样是孩子们喜欢的事与物,学生们在说说笑笑、玩玩跳跳中,即感到轻松愉快,不仅达到了“动手又动脑”的目的,也达到了以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
二、形式多样,游戏激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通过比赛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操练时,比赛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复习时,比赛使学生不会觉得老师是在“炒旧饭”。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从“课桌”上解放出来,大胆让学生主动自己动起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让学生站起来,做一做,摸一摸,仿一仿,说一说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几个人一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练一练,画一画等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多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我在外研版英语小学三年级下册《I have got a bike.》一课中,运用了以下三个游戏进行教学:
(1)采访
先找三位同学向全班展示,三位同学手中各拿自行车和汽车的单词卡。其中两位同学对话,指着第三位同学问:“Has Amy / Tom / Sam got a bike/ a car” 回答:“Amy / Tom / Sam has got a bike/ a car”3位同学可以轮流对话。 对话可以再加一组:Dose Amy / Tom / Sam go to school by bike/ car/ bus还可以把班级同学分成小组相互对话。
(2)打乱,排序
先准备相关的单词卡片,如:Amy, Sam, got, has, a, bike, car, bus, hasn't, goes, to, school, work, walks, by等。 再把单词卡片打乱顺序,老师大声读句子:“Amy has got a bike.”要求学生快速找出单词卡片并排序。
(3)传话
教师将语句告诉每一组的第一个学生。如:“Amy goes to school by bus.” 然后让学生按顺序向后面一个学生传话,重复自己听到的语句,最后一个学生向全班说出他或她听到的话,看是否与教师告诉第一个学生的话一致。
三、用简笔画,显示情景。
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教学资源缺乏,学校没有现成的教学挂图,所以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画出教学挂图,并让学生画出简单的图片,写出相应的单词卡片。有时候一幅画就可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记得有一次上观摩课,我是这样做的:画出一个大大的雪球,用What’s this提问,学生回答“It’a big snowball.”然后我又画一个小雪球,并说出句子:Then, put the small snowball on the big snowball.在大雪球上画出两个树枝,教授单词“stick”,画出胡萝卜用来做鼻子,教授单词“carrot”,画出石头用来做眼睛和牙齿,教授单词“rock”,最后画出帽子和围巾,教授单词“scarf”“cap”。这样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漂亮的雪人图片,学生看到这幅简笔画图就会说出本课所要掌握的句子和单子,并且能像我一样边画边用英语描述。还有在教《fruits》的时候,我让学生们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在黑板上画出来,如apple,banana,mango,watermelon,peach,pear,strawberry等等。然后,学生们看着自己的画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对话活动,他们学起来兴趣盎然,达到了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将教学内容编成chant、song,创设情境
学生喜欢读节奏感强的chant, 更喜欢唱好听的歌曲,他们对chant、song的内容记忆力特别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教学内容编成chant、song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十模块第一单元的方位词时,我把方位介词编成了: in 在里面on在上,under under 下面找,in the box 在盒中,on the bed 在床上,under the desk 在桌下,时间前面用at。又如在教三年级有关颜色一课的单词时,我编了这么个歌谣:画片蓝天用blue,画朵白云用white,画片草地用green,画串香蕉是banana,画个茄子是purple,黑板黑板black,我们靠你来学习。当学生们学完“I like ....”“ Do you like” 这两个句型时,我编成了这样:fish,fish, I like fish. Do you like fishYes, yes, I like fish. 并带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一遍,又带学生以歌曲的节奏唱了一遍,可见学生们兴趣浓厚,余味未尽!随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知识内容自编自读自唱,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双人合作,单独创作等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可见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五、师生表演,直现情境
表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给学生区别Excuse me和Sorry这两个短语时,如果仅仅把它们的解释当作知识传授给学生,当他们处于交际环境时,仍然不知道到底哪种情况下的“对不起”是Excuse me或Sorry。我先让两个学生读书,在他们正在读的时候,我走过去说:Excuse me,what’s the time,please?回答:Sorry,I don’t have a watch。无须多解释,学生已经能很好地掌握这两个短语。又如在教学《It's hot in s.》一课中,对于每个季节的天气特征和每个季节的运动项目,我都是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单词和句型表述出来。我在教室里跑着做踢足球状,并表演出大汗淋漓的状态,引导学生说出“It's hot in summer.I play football in summer.”我抱着肩膀,表现出很寒冷的样子,并做出打乒乓球的姿态,引导学生说出“It's cold in winter. I play table tennis in winter.”这样重复表演、引导,学生便能熟练地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型,达到教学目的。
六、运用多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境
多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有一次在教完快餐店里的食品和饮料后,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蓝猫开的快餐店开业了,欢迎会讲英语的小朋友惠顾。看到可爱的蓝猫和诱人的实物,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举手说:“I can!I can!”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能把所学知识在实际交际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在新课改的今天,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反对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在教学单词时,我设法根据学生的特性,在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实物名词时,我认为让学生看图片读,不如拿实物让学生自己问:这是什么课堂英语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在第一节课起,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急用的几句: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 Sit down, please. 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的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并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得有兴趣的方法,则是教学英语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商务英语教学论文
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文/葛有进
摘 要:研究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历史发展与前景,为教学实践和就业指导提出有益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发展前景
商务英语是在原有英语学科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既保留了原有英语学科的优势和合理部分,又有很多新的跨学科领域。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条件的高校结合国内外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本校人才培养条件,依托高校现有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优势,增设商务英语,开设国际商务语言、商务文化和商务交际课程,培养急需的商务外语人才。
商务英语属应用语言学范围,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的`一种,但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律和文化等人文学科。
一、学科定位
1.历史
部分英语专门词汇和术语出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早期教材有《银行实务英语》(1971年弗斯(Firth)编写)。第一种教学法是:根据特定题目,在书面语或对话中提供履行任务的专门词汇,如,在《银行实务英语》中汇兑、汇兑管理、公司、账户等。内容是课文理解、词汇练习及任意选择句型训练。要求学生具有中等英语水平,无需掌握商务知识,不考虑学生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语言以及在商务交往中提高语言技能。第二种教学法是BBC录像及1972年出版的《商务英语教程》,情景中训练听、说、读写技能,包括听力、句型练习、对话实践和角色模仿,仍属结构-视听教学法,为商务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第三种教学法到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商务英语教学开始重视功能教学法,例子是Knowles和Bailey合著的《商务中的功能》。自80年代以来,商务英语教学吸取了以前教学法的优点,商贸人员必须掌握交际技能,对商务英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2.现状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培养既精通英语又了解商贸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700所院校开办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是代表性的院校。始,这三所院校陆续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成功设立,意味着商务英语将作为一门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独立专业继续发展,成为传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外培养英语人才的又一模式和途径。
二、课程设置
1.设置标准
大纲:商务英语课程有明确的目标和大纲。
目标:商务英语旨在履行交际任务或运用交际技能。
教材:包括课本、视听材料和多媒体教材。
教学法:商务英语教学法很多与普通英语相同,(www.fwsir.Com)特别是句型、词汇和社交英语的教学。
评估:在大学有固定考试(口试和笔试),非正式的评估通常关注交际是否成功。
2.基本模式
各院校都在争先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受办学思路、目的和师资条件限制,有四种模式:(1)英语和商务知识组合的课程。(2)商务英语(旅游方向)。(3)英语和商科组合的课程。(4)英语和商科方向组合课程。
3.教学实践
大多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没有商务英语学历背景,不了解真实商务工作,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差距,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来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对基本理论课程,如,对外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商法、公共关系、商务洽谈、单证制单、市场调查、电子商务等一系列应用型实践课程了解得不是很系统。这种语法加翻译教学法难以帮助学生获得商务交流的能力。
4.教学改革
各院校都非常重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其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增设了专业知识类课程和背景类知识类课程。各校课程、名称和构架大致相同。语言类: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视听、语音、专业英语、英语函电、外经贸会话洽谈、口译、商务英语翻译等;经贸知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企业管理、国际经济化、工商等;文化知识:英美文化、经济地理、国别介绍等。这一课程设置在英国商务专家尼克・布里哲(Nick Brieger)提出的观点上增加了文化背景知识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
三、趋势与前景
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懂英语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从事外贸工作,在涉外饭店、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在80%以上。
1.国际合作
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借鉴上海外贸学院做法,通过引进、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了解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2.引进国外软件
引进英语国家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所选择,为我所用。
3.引进优秀课程
引进有关院校开发的课程,如,上海外贸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课程,进行一般常规性教学,使有一定英语基础、准备从事国际商务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4.建设特色课程
调研本地实际,选用优秀课程,创建特色课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商务英语教学方兴未艾,越来越受广大师生青睐,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履行任务的交际能力。通过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广大学生就必定能学好并掌握商务英语,从而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05)。
[2]咸修斌,唐文龙。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2005(02)。
[3]鲍文,纪淑军。高职商务英语人才能力体系的调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02)。
[4]王绚。论商务英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01)。
作者简介:葛有进(1964年5月―)男,隆昌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宜宾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外国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宜宾市翻译协会秘书长。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学院)
一、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1.课前备好课。认真学习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2.课堂上努力创造和设计英语语言情景。把课堂当作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场所,鼓励学生多讲英语,并经常启发和组织学生用英语简单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或大家都共同关注的话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又深化了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多提问英语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学生,避免他们在上课时走神。
3.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如在一个Topic的听写中没有达到80分的学生,我会给他们两次重新听写的机会,并叫他们到办公室背诵UsefulExpression。
4、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单元的学习上都积极与其他老师商讨,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在汇报课上得到了其她老师的积极肯定。
5.学生的成绩。在期中考试和月考中,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基本上都在前十名以内。尤其是六班,在第二次月考中的英语平均分年级第三,优秀率第一,有2个不及格。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坚持兴趣教学,加强课堂的组织管理。
2)新授课文中对知识点讲解还不够细,不够透。
3)课后检查还不够。
4)还要继续加大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三、今后工作中的措施
1)扬长避短,不断改善课堂教学。
2)多向同事请教。
3)特别注重目标教学,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要让差生吃得了。
上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缺乏经验,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本学期要重点学习《基础教育代写论文课程改革纲要》、《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代写论文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是代写论文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针对本组教师年轻化的特点,组织本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学好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基本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有关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英语教育代写论文教学论文。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代写论文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
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代写论文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代写论文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校教研组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每周四第二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3、抓好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代写论文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代写论文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代写论文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英语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三、加强初三班工作的研究代写论文,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
组织初三英语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和《中考说明》,扎扎实实教好第一遍,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口语表达、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四、其他工作
1、精心组织,认真辅导,组织初一学生参加全市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并且获得一等奖。
2、组织初一、初二学生的各种技能(默写、写作及口语)的校内竞赛活动。
3、合理安排和组织初三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口语模拟考试
一、教学方面
我参加工作的这几年,可以说是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市、区教育局不断提倡改革,鼓励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尝试,大胆尝试,在各位领导和同仁特别是我的老师张英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提高教室教学的效益,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牢牢把握英语音标和说的环节。
教学的这几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英语音标如同汉语的汉语拼音一样是识字的必备工具,音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乃至以后的学习成绩。所以学生初一入学时我几乎利用1学期的时间不间断的教授音标和发音。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在会读的基础上才去记忆单词和句子,课文只有在能诵读的基础上才教授语法。
单词也是利用语音记忆法记忆,不让学生去抄单词而是让学生根据音标去拼读单词并记忆,为此我还做了题为英语单词语音记忆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并顺利结题。这为我以后的语音英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2、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课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英语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完全是你学了多少单词,而是一种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断的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新的课型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思维能力。
从教的几年来我不间断的探索里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如30秒活动,对错猜测活动,讲故事,解决实际问题,阅读理解的做题技巧沈式代入法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教室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热爱。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上这样的课,这也是我以后继续探索、努力的方向。
3、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英语教室教学的效益。
多媒体教学由于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感性和趣味性,所以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先后参加敏特英语培训向胡航老师和朱正中老师请教学习做FLASH课件、截图和音频下载等技术,逐渐掌握了这种新兴的授课方法,适当的加以利用,让英语课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在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英语教学关键是一个活字,死扣书本和靠背单词是出不了成绩的。对活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有上课时幽默的语言,联系实际的机智,英语组织教室的运用,有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教学手法上的更新。我在教学中能活字当先,不拘一格,所以我的英语课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这几年的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教室领导工作
在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任现职以来,我担任了三年教室领导,其中2年初三教室领导。我在教室领导工作中,主要做到两个字爱和严,我始终坚持以下原则: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严格要求,措施得力这是做好工作的保证。这使我在教室领导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由于我工作的成绩,得到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肯定,__年我所带的初二(4)班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中队。__年,我所带的初三(4)班被评为集团公司文明教室。
三、教科研工作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忘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参加了南师大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社会自考并于__年_月顺利毕业,__年暑假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美国人MRCHALUS任教的引智培训班学习并获得A+的好成绩。主动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论文竞赛和课题。论文整体语言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尝试,心育教案在市、区获奖。我的市级课题英语单词语音记忆法的实践研究也顺利结题,多次参加区级和校级公开课和评优课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其他方面
1、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并且__年跨年级代课,这几年我一直在忙忙碌碌和充实中度过,我也一直深深地感到越忙我越爱这个事业和这所学校了。
2、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的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多年来矿工数为零。
3、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能和同事们相处融洽,无论是老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还是后勤人员都能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感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关怀使我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知道我工作才刚刚开始,我惟有勇于进取,连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 英语教学论文
★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 高职英语教学论文
★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 职中自我鉴定